- 典籍屋
白色服饰历来被视为不祥之物,今天的很多人依然有这种偏见。三国时期,连年兵祸,加上天荒,百姓生活几乎难以保障,这也牵连到军队的供给。魏主曹操了解到情况,为了节约开支,创造了一种简单的首服(帽子),其制如上谷皮弁,惟以本色缣帛为之,不加印染,故名“白帢”。考虑到民间的“忌白”习俗,曹操只能带头使用这种首服,连礼见宴会时都不脱下,由此,白帢得以流行。然而,白帢的命运终究不及“胡服”,由于“白色不祥”的理论在民间实在是太根深蒂固了,因此,魏亡以后,曹操的这一举动还是遭到了公开的非议。甚至被写进后世正史,《晋书·五行志》记载:魏武帝……裁缣帛为白帢,以易旧服。傅玄曰:“白乃军容,非国容也。”干宝以为“缟素,凶丧之象也”。名之为帢,毁辱之言也,盖革代之后,劫杀之妖也。
到了后来的南朝梁时,干脆将魏武帝为了让全民渡过难关而设计的白帢定为丧服,“士庶男子日常闲居均不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