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典籍屋
同治陕甘回变
在同治时期,可以说内忧外患一直不断,从咸丰年间持续过来的太平天国起义不说,各个地方还有着很多的农民起义,其中著名的就有同治陕甘回变,这场动乱从1862年开始爆发,是发生在陕甘两地的回民的叛乱。
回民指的是信仰伊斯兰教的民众,在当时很多回民在别有用心的穆斯林领袖的带领下,希望趁着清朝末年,时势动荡的时候在中国建立起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这件事其实只是起始于一个小小的争端,当时一个回民在经过战争回乡的时候来到了陕西的一个小村庄里,看到村子里的竹子长得很好,就想要买下一点,就和园主的儿子定下了价格收购,正在砍竹子的时候,园主回来了,得知了双方商议的价格之后觉得价格低了,竟然污蔑这个回民是偷竹子,于是双方产生了冲突,之后长久以来回民和普通老百姓之间从矛盾也爆发了出来,最后竟然演变成了这么一场死伤惨重的大战。
在战争爆发的初期,回民还是占据着绝对的优势的,但是随着清朝逐渐开始重视这儿,清朝政府逐渐挽回了局势,短短两年的时间就击败了当时在陕西一代的回民叛乱,但是很多陕西的回民都趁势到了甘肃,在那儿继续起义,而在甘肃的形势更加的严峻,直到了很久之后清朝政府才算将回民起义镇压下去,这场战争之中死伤不计其数,在当地的回民、汉民都死了很多人,总数不下几千万。
大清同治年制款
大清同治年款有铜钱和瓷器等等,这些物品流传下来后,都具有鉴赏价值和研究价值。同治年间,身产的瓷器,会有“同治年制”四个印花大字,基本上都刻在瓷器的底部,这样一来既可以保证瓷器的美观程度,又可以让瓷器有迹可循。
清代年间,官窑生产的瓷器大多是四字或六字纪年款。咸丰皇帝之后,包括同治和光绪等皇帝,都喜欢在瓷器上题楷书,这样的话,瓷器底部一般的格式会为“大清某某年制”款,六个大字整齐书写,突出有序排列的美感,加上字形比较修长,看起来会觉得美观而不失大气。官窑生产的瓷器会有比较严格的规定,如题词样式、题词形状等等,相比于官窑的瓷器,民窑就显得随意多了,样式也比官窑生产的瓷器样式多,民生产的瓷器,底部一般会有“同治年制”四个标志。后来,随着瓷器技术的不断改造,瓷器上会有吉语款、抹红款等等。
同治年间所流通的货币,比如铜板,上面都有“同治通宝”这四个大字。1862年,“同治通宝”正式开始生产,多见于“宝浙”、“宝昌”、“宝川”等铸造铜币,在不同大小上,会刻有不同的汉字字形,因为由多家单位铸造而成,所以重量和质量也不一样,大多重3克,直径为22毫米。
现在,同治年间生产的物品仍然可见,有的被博物馆所收藏,有的在拍卖行被拍卖。
同治皇帝怎么死的
一直以来同治皇帝的死因都是一个谜,关于这一点的争论也是非常的多,很多人也都搞不清楚同治到底是怎么死的,官方的说法虽然是说同治死于天花,但是现在民间同治死于梅毒的说法太过流行以至于很多人都混淆了。
同治的雕像
那么同治到底是怎么死的呢?民间认为同治是因为到处寻花问柳,经常在一些小巷窑子里风流快活,所以一时不慎感染了梅毒,而这种说法又太难听了,所以才对外说是天花,但是其实对于绝大部分不懂医理的老百姓来说他们根本分不清楚梅毒和天花的区别,再加上当时对于清朝政府已经非常的反感了,所以编出这么一些喜闻乐见的小道消息也是非常正常的。
其实根据当时清朝宫廷的情况来说,一般的人根本不可能随意外出,更何况同治皇帝,他可以说一直是受到慈溪的秘密关注,怎么可能说出去就出去,还在外面玩到了感染梅毒的程度。从当时的《万历爷进药底簿》中可以看出当时的同治皇帝的病情、脉象等情况,而且根据当时很多的大臣的记载比如《翁同酥日记》等都可以看出来同治应该是死于天花的,毕竟翁同酥的为人还是值得信任的,不会在这种事情上作伪。
综上所述,同治帝应该确实是感染天花而死的,当时甚至慈禧还专门为之祈福,御医也都尽心尽力的医治,但是因为病情来的太过猛烈了,所以最后同治皇帝还是不治身亡。
同治甲戌年
同治甲戌年是同治一生中唯一亲政的一年,也是同治生命中的最后一年,但是可悲的是,即使是已经亲政了,慈禧这个母亲依旧不愿意放下自己的权势,通过各种方式依旧把持着朝政,让同治就算想要努力振作也改变不了什么,更何况在这一年的年末同治帝就去世了,那么在这一年发生了哪些大事呢?
同治甲戌年就是1874年,也是同治的最后一个年头,在这一年三月份的时候,日本就找了个借口在龟山占据了一块地方,意图长期占据台湾,当时清朝政府还坚持抗争,在台湾当地进行了强势的军事部署,让日本没法进一步进入台湾,处于一种进退两难的地步,但是日本看出清朝实力羸弱,所以一点都不慌张,非常嚣张的威胁清朝,要清朝赔偿军费,开始的时候清朝政府还据理力争,认为日本这是不道义的入侵行为,所以坚持不赔偿,但是随着英国的介入,最后清朝还是选择了投降,签订了赔偿的条约,并且还承认了不存在的错误,直到十月底的时候拿到好处的日本才撤军。
在同一年同治帝为了方便让慈禧颐养天年,开始修建颐和园,结果最后因为很多大臣的反对,最后这个计划不得不中途而废,在这段时间,同治其实并没有真正掌握实权,虽然有着一定的权利,但是真正的话语权还是在慈禧手中,慈禧让他做什么他也反抗不了,而且因为慈禧对他后宫生活的干涉,同治就经常在外面玩,结果染上了梅毒,最后在这一年的年末病逝在了养心殿之中。
同治名字叫什么
同治皇帝是清朝入关之后的第八位皇帝,在清朝后期的历史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同治是清穆宗的年号,原名叫做爱新觉罗·载淳,是咸丰帝的儿子。
同治是咸丰帝的长子,在咸丰帝的另一个儿子去世之后,同治就成为了清朝最正统的继承人,在同治继位的时候,他才只有6岁。根本没有什么治理国家的能力,所以朝廷里的大小事务都是由八位顾命大臣和慈禧等人一起决定的,然而在同一年的年底,慈禧发动了政变,废除了八个顾命大臣,开始了正式的垂帘听政,将整个大清的最高掌控权都掌握在了自己的手中。
在同治登位之初八个顾命大臣商议的年号是“祺祥”,但是随着他们的倒台,整个朝政的权势倾斜,慈禧就打起了改年号的主意,有人建议改为“同治”,寓意着太后临朝共治,也是在变相的拍慈禧的马屁,慈禧果然非常开心的改年号为“同治”,从此以后“同治”也就成为了爱新觉罗·载淳的称号。
同治在位的时期,经历了很多震撼人心的大事,比如说镇压太平天国、苗民起义等等,大大的延缓了清朝的衰亡时间,同时积极的任用洋务派来增强国力,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使得清王朝在将要灭亡之际焕发了新的生机,被称为是“同治中兴”,不过在这段时间,清朝的实权掌控者不是同治,而是慈禧太后,这样作为“吉祥物”般的生活也让同治帝非常的不满,年纪轻轻的就去世了。
同治是谁的儿子
清穆宗爱新觉罗·载淳是清朝第十位皇帝,他在1861年继位为皇,年号为“同治”,因此也将他称作同治。同治的生母是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也就是人们熟知的慈禧太后,那么同治是谁的儿子呢?
同治是清文宗咸丰皇帝的长子。清文宗爱新觉罗·奕詝是同治的父皇,他清朝入关后的第七位皇帝,也是清朝最后一位有实际统治权的皇帝。咸丰皇帝是道光皇帝的第四个儿子,出生于1831年,在1846年被立为储君。
他通过秘密立储继位的皇帝,他的生母是出身低微的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在他十岁的时候,生母过世了,后来他便由静贵妃来抚养。在1851年的时候,爱新觉罗·奕詝正式继位成为皇帝。
继位之后的他,一直勤于朝政,但是那个时候的大清帝国早已处在内忧外患之中。在刚一继位的时候,他就面临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威胁,虽然最终在曾国藩、左宗棠等人和外国侵略者的援助下,将太平天国运动镇压住了,但是之后又爆发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他被迫同各侵略国签定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瑷珲条约》等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使得中国被进一步打开国门。
爱新觉罗·奕詝一共在位十一年,在1861年的时候便在承德避暑山庄逝世了,享年31岁。谥号为协天翊运执中垂谟懋德振武圣孝渊恭端仁宽敏庄俭显皇帝,被葬在清定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