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典籍屋
孙焕英
《孔乙己》是一篇选入学校教科书的有影响的文学作品。它的作者,是当代著名文学家鲁迅。在这部短篇小说中所塑造的那个穿着脏兮兮的长袍、留着长长的指甲的迂腐文人艺术形象,给读者留下了鲜明而深刻的印象。
作者是怎样想起了用“孔乙己”这三个字的呢?或者说“孔乙己”这三个字是从哪里来的呢?在《鲁迅全集》关于《孔乙己》这篇小说的注释中和小说的几句文字中,都作了说明:它是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一些字中来。这批字,往下还有“化三千七十二尔小生八九子佳作仁可知礼也”诸字。当时,作者在断读这一段文字的时候,是用“三字经”式的方法,即三字为一句。这样一来,“孔乙己”三个字,便是一个单元了。鲁迅虽然这样断读,但他也承认,这些话“半懂不懂”:“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做孔乙己。”(《孔乙己》)
这里,谬误有二:第一,此段文字不是“半懂不懂”的无讲的单字随意拼凑,而是一段富有哲理的文章;第二,此段文字不是“三字经”式的断读,而是要按语意、语法来断读。
这段文字的语意和断读的标准是:
“上大人孔乙,己化三千、七十二。尔小生八九子佳,作仁,可知礼也。”
“上大人孔乙,己化三千、七十二。尔小生八九子佳,作仁,可知礼也”这句话完整的现代语译意是:“孔子二大人自己一个人就教育出了弟子三千、大贤七十二。其中产生了极少数的特别优秀者,他们发展了孔子的‘仁’、‘礼’思想。”
《孔乙己》按照“三字经”模式来断此句话,从而断出了“孔乙己”,这是不正确的。
记得前些时候有人曾在《北京晚报》上发表文章涉及并试解这段文字,把“孔乙己”解释为“孔一己”。且不说此处之“乙”非“一”之通假字,此解仍然没有脱出“三字经”模式的旧巢。
“上大人孔乙……”这段话本来是散文,可是,一些人按“三字经”模式胡乱发展,居然还成了一种顺口溜牌局。这种版局的具体编制是:全局共24个字,3个字一组,每个字4张牌,共96张牌。这24个字是:“上大人、孔乙己、八九子、化三千、七十二、佳作仁、福禄寿、尔小生”。至今,在我国的江南地区,还有流传,称为“上大人牌”。对圣人的赞美诗,居然成了赌经。这种变异,真有点儿令人不可思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