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典籍屋
人性的问题
【原文】
子曰:“性相近也,习 相远也。”
【译文】
孔子说:“人性本来是相近的,只因为教养的不同,便相差很远了。”
【读解】
《三字经》一打头就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 相远。”
这里的“性相近,习 相远”就是孔子的语录了。
《莱根谭》说:“人人有个大慈悲,维摩、屠刽无二心也。只是欲情封,当面错过,便飓尺千里矣。”这虽然是用禅宗的语气在说话,但其表达的意思却仍然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 相远。”
其实,真正关于人性的话题,孔子谈得并不多,要到孟子的时代才有深入的性善性恶探讨,并由此形成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作为仁者,作为教育家,孔子更看重的是后天教养的一面,所以他苦口婆心地叮咛我们“学而时习 之”,并现身说法他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述而》)
就是这里说“性相近,习 相远”,也仍然是强调后天教养的重要意义。这是我们应该特别注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