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典籍屋
摘自老法师《2014净土大经科注》第集2015年6月14日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
请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宝:
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请看《大经科注》第五百零一页倒数第三行,最后一句看起:
【解】“行道”,经行也。行道诵经,乃天台常行之三昧。乃于行道时诵经也。
天台家在浙江 天台山,过去祖师大德们,提倡“行道诵经”。这个“行道”,我们世间人叫散步,是一个很好的运动。散步的时候念咒诵经,现在很值得提倡,现在人工作繁忙,很少运动。所以这个“行道”,对于锻炼身体有很大的好处,尤其是“行道”的时候,没有杂念、没有妄想。
现在科学技术进步,可以听经,把《法华经》、《华严经》都做成有声书,经行的时候可以听经,经行一个小时、一个半小时,对于身心都好,这一个半小时完全在听经,听经跟读经功德是一样的。用这个方法好,为什么?经没有念漏掉,没有念错,一部经长短不一样,短的半个小时,几十分钟;长的不要超过两个小时,这个方法值得提倡,非常好用!
【解】“钟”,梵语“键椎”之一。乃鸣集之法器。
或者我们叫它做乐器,梵呗所使用的乐器,有钟有鼓。
【解】鸣钟乃集众之号命。又鸣钟有胜功德。《增一阿含》云:“若打钟时。一切恶道诸苦,并得停止。”
三恶道的众生听到钟声,他受苦可以暂停。
【解】又《佛祖统纪六》曰:“人命将终,闻钟磬声,增其正念。”
所以助念的时候要有木鱼、要有引磬,这两种就够了。引磬就是属于钟磬,“钟磬木鱼增其正念”,把他的妄想杂念打掉。修净土的同学一心专注佛号,有同修在旁边助念,劝他跟着念,还有力气,出声;没有力气,默念,对他有很大的好处。
【解】“语如钟声”者,谓说法人,声如洪钟,中正宏广,持续远闻。
我们想到古时候,大众聚会没有扩音器,而释迦牟尼佛的道场是在野外,没有围墙,人数有多少?有三千多人。常随弟子有一千两百弟子;不是常随的,临时聚集的,跟佛一天两天、三五天的,我们相信这样的人会很多,所以佛这个僧团 ,我相信不会少过三千人。
经书里面记载,孔夫子当年在世教学,弟子三千。我们相信释迦牟尼佛也应该有这样的盛会,那音声比什么都重要。
这种音声从哪里来的?真诚恭敬心里头生的,这是自性的性德。眼睛远能看得清楚,近也看得清楚,耳能远闻,很远的音声能听得到,这心地清净,他说法,他的音声同样能远闻,不需要仪器帮助,这些扩音的设备非常齐全,甚至于上万的道场,也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下面是说它的作用。
【解】震醒长夜,警觉昏迷,
这是第一个作用,前几天我收到一份报告,来佛寺寄来的,还有一个录音机,是那一边有附体的,把附体所说的录下来,一共有三十多分钟。告诉我们,海贤老和尚用了一生的经历,九十二年为我们表法,几个人相信?所以老和尚流泪、佛菩萨叹息。到来佛寺去的人多了,比以前多了,都是来观光旅游的,不是来求法的。这个半个小时、三十几分钟,完全告诉我们现前社会佛门的状况,佛弟子已经把佛法丢掉了,真正在搞斗争坚固。
经上告诉我们,“一切法从心想生”、“相由心生,境随心转”,这经文很重要。我们今天居住的什么环境、社会的动乱,这个地球上有史以来从来没有像现前这个动乱,历史上没有;地球上的这些灾变,我们讲自然灾害,也是过去历史上找不到的。原因从哪来的?我们现在的思想、言行,与古圣先贤的教诲,与佛菩萨的教诲,完全相反,造成我们今天居住的环境。今天弘法,比历史上任何时代都艰难,没有人听,没有人相信。现在人相信科学技术,这个东西很现实,不知道做人,不知道什么叫“仁义、道德”,不知道什么叫“仁爱和平”。
在佛门里面“五戒”、“十善”,我们讲“三皈”、“五戒”、“十善”,有没有?真的没有了。
真正学佛,“三皈”,无论你修学哪个宗派、哪个法门,必须要遵守的,不遵守“三皈”不是佛弟子。
我们学习 经教,一开头先念“三皈依”,提醒大家“佛”是什么。“佛”是自性觉,“法”是自性正,“僧”是自性净,“觉、正、净”。
六祖能大师在《坛经》里面,为人授“三皈依”,他不是讲“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他是讲“皈依觉、皈依正、皈依净”。那个时候佛法到中国七百年,七百年的时间,不算长也不短,佛教在中国承传逐渐逐渐有了偏差,要不然能大师为什么不教人念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大家一定是把解释误会了,“皈依佛”就会想到泥塑木雕的佛像,“皈依法”就会想到经典,“皈依僧”就会想到出家人。这个错了,这个与皈依的本意完全相悖。而是什么?皈依觉、正、净,皈依自性三宝。寺院里面供奉的佛菩萨、经典、出家人这些形相,这叫“住持三宝”。自性三宝是真的。“三皈依”的意思,是让我们从住持三宝,回归到自性三宝。
见到佛像就想到自性觉,自性本觉。为什么会迷了?为什么不觉了?这是一念“不觉而有无明”,从无明生出三细六粗,这个不觉就是个妄心,是自性迷了就叫不觉了,佛学的名词叫“阿赖耶”。阿赖耶的三细相——业相、转相、境界相。业相就是不觉,不觉它是个波动的;自性是不动的。能大师告诉我们,“何期自性,本无动冶,这自性不动,没有动遥这一动摇就叫阿赖耶,动摇就有生灭;不动摇不生不灭,那是真的。我们说得更白一点,自性就是真心,阿赖耶是妄心。妄想分别执着是从阿赖耶起来的,妄想是第八识,执着是末那识,分别是第六意识跟前五识。
佛在经上讲得清楚、讲得明白,我们要真正懂得、要能体会到,知道怎样学佛得佛法的殊胜功德利益,帮助我们解脱,这学佛的目的。解除烦恼,脱离六道轮回,再往上提升,脱离十法界,回归自性,回归自性就成佛了。我们学佛的目标在此地,每天不能忘记,净宗也不例外,净宗是信愿持名求生净土,生净土就是回归自性,这是无比的善巧方便,阿弥陀佛慈悲到极处,开这个法门,他想到了开这个法门。佛佛道同,佛跟佛完全平等的,没有两样的,但是其他的佛没想到,他想到了,他成就这个法门了,所以诸佛赞叹。
诸佛度众生怎么度法?保送他到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来教他,必定一生成佛。诸佛很轻松,佛在十方世界,像释迦牟尼佛一样,一生当中讲经教学,什么经都讲,应机说法。
极乐世界的这些往生去的人,到极乐世界都叫菩萨。这些菩萨们有能力分无量无边身。分身干什么?分身到十方诸佛刹土,跟佛结缘,去拜佛供养、听经闻法。他那分身真管用,无量无边身供无量无边佛,你说那福报有多大!听一切诸佛讲经说法,智慧很快圆满。
这个地方要认识,遍法界虚空界没有第二家,要认清楚,决定要发愿求生净土,一生圆满成佛,这个经讲得好、讲得透彻。尤其是黄念祖老居士的注解,经,是会集的;注解,也是会集的。世尊一生讲许多经,有时候也谈到净土,念老把这些谈到净土的东西,统统会集到此地,八十三部经论,讲到净土的全会入这个,真的这个经是净土的集大成。
念老一生到最后,在晚年、往生之前,做了一个报告,这个报告他一生学佛的总结,就是《净修捷要报恩谈》。《净修捷要》是老师做的,夏莲居老居士,也是往生之前最后的著作。念老在晚年用谈天的方式,毫无拘束跟大家闲话家常,来解释这一部《净修捷要》,太好了。
现在我们把它整理出来,写成文字,还找了个同学,把这些文字从头到尾念一遍,做为有声书。这次胡 小林到这来看到了,听了几段,佩服得五体投地,是真的,不是假的。
我们修净土宗,我们学一部经,其他的都不学,你要我介绍一部给你,我一定会介绍《报恩谈》给你,这一部保证你往生极乐世界。这个里头他所讲到的范围,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教,显教密教、宗门教下,统统包括在其中,没有漏掉一法,太稀有了,太难得了。
我叫它做我们“净宗三宝”,第一个《无量寿经》,念老的注解;第二个《净修捷要报恩谈》;第三个海贤老和尚的《永思集》。我们现前净宗三宝,三宝具足,你要不能成就,那你不能怪人,你要怪自己业障习 气太重,为什么?说得这么清楚明白,你还听不懂,你还半信半疑,你自己妄想杂念还那么多,这一生去不了,必定要搞六道。六道再打一圈,不知道何年何月,不是开玩笑的,堕入六道再堕人身,时间上讲要很多劫,你才再有机会遇到人身,这一生,这三样东西都在我们面前,我们怎么能够疏忽?!怎么能不认真?!
毕竟认真的人太少了,佛菩萨都流眼泪,真的是所谓众生难度。他不能接受,他真正是心浮气躁,浮躁到极处;甚至于几分钟,他都没有办法安静。叫他专注,专注的时间,一般大概是十五分钟,十五分钟之后就专注不了了,这怎么能学道?!能够专注几个小时、十几个小时的人,没有一个不成就的,榜样都在我们眼前。所贵的你要能看到,有这个缘分看到了、听到了,要有真诚恭敬心,向他们学习 。
我记得上一次,自了法师有一份报告,写得好,我们也学习 过了。里面最主要的提醒我们一句话,我们为什么“信愿持名”功夫不得力?不知道“死生大事”,对这桩事情不知不觉,如果能知道这个事实,你还敢放逸吗?印扁大师一生把“死”贴在额头上,你看他的关房,不大,我去参观过,桌子上只供一尊佛像,阿弥陀佛;一对蜡台;一个小木鱼;引磬;一个香炉;一杯供水,其他没有了。佛像后面,老法师自己写的一个“死”,大字,让自己时时刻刻看到,我就要死了,这时候怎么办?还有什么留恋的?真正是万缘放下,一心称念阿弥陀佛,《无量寿经》讲的这句话,完全兑现了——“发菩提心,一向专念”。
“发菩提心”是什么?真相信有净土、有阿弥陀佛,真正发愿求生净土,真信切愿就是无上菩提心,蕅益大师说的,一心称念就能往生。蕅益大师说得好,
发菩提心是什么?真相信有净土,有阿弥陀佛,真正发愿求生净土,“真信切愿”就是无上菩提心。蕅益大师说的,“一心称念就能往生”。蕅益大师说的好,不必“功夫成片”,不须“一心不乱”,经上讲的很清楚、很明白,“只要信愿持名,求生净土,佛就来接引你”。
我们今天功夫不得力,是放不下,杂念太多了,忘想太多了,欲望 太多了,烦恼习 气太重了。不要说佛祖师来我们回不了头,释迦、弥陀自己来,恐怕我们还是回不了头,为什么?如果能回头他就真来了,他没有架子,我们真心哀求,他就跟我们见面,现身给我们看了。所以一切都要放下,至少我没有方法帮助别人往生,我自己要往生净土,这一生这个机会、缘分一定要牢牢的抓祝
所以这是你看“震醒长夜,警觉昏迷”。我们总是在昏迷当中,警觉不了,一旦寿命到了,你有没有想到马上就是六道轮回。六道轮回到哪一道去?在我想像当中,地狱道的成分最多,为什么?我们遇到这样好的法,没有认真修行,这个罪就很重。没有遇到不要紧,他没有缘分,我们遇到了。遇到了不能依教奉行,不能在这一生解脱往生成佛,还搞六道,那我们可以想像,我们造作地狱的业肯定有,就在学佛当中就造地狱业,自己不知道。我们有没有障碍别人学佛,有没有让别人在佛法里面生起疑惑、退转信心?如果有的话,这就是地狱因。我们没有认真依教修行,让外头人看到我们这个样子,你看学佛,假的不是真的,这个罪名就是地狱。
所以不要以为学佛一定会生极乐世界,不会堕地狱。慈云灌顶法师在《大势至圆通章疏钞》里面最后的一页,列入念佛人一百种果报,第一个就是地狱,他说得好,说的有道理,我们不能不知道,不能没有警觉。
【解】震醒长夜,警觉昏迷,引生善心,停息诸苦,音声功德,并如钟也。
钟声,其他的音声也有,讲经的功德、念佛的功德、念咒的功德,都有这个无比殊胜的利益,这个地方讲的“引生善心”,它有没有把我们的善心引发起来,有没有帮助我们“停息诸苦”,就是离苦得乐,离苦得乐现在就得到,真正契入境界,法喜充满、欢喜。
下面又说:
【解】又钟身铸有真言、种子字、大乘经偈。
钟上一定有这些,真言就是咒,像往生咒,净土宗的常常用这个,一般用大悲咒最多,藏传里面普遍的,我们到处能看到的六字大明咒,还有刻的大乘经偈,这个钟撞一声,这些经咒随着音远闻,法音遍法界,普度一切众生。
【解】鸣钟一声,即如转诵钟身,所具一切显、密经法。
这个钟我没有见到过,但是我听人说过,过去这些大德们说过,大陆 上贤首宗大殿上的钟,大钟里面所铸的文字是一部《大方广佛华严经》,铸在钟的上面,那敲一下就是一部《华严经》,不少。《法华经》的也多,随着天台宗,天台宗是《法华经》,密宗道场多半是咒语,所以这是“鸣钟一声”。
【解】以喻说法人一一声中,皆寓无量妙义也。
钟敲一下,无量妙义,说法人亦如是。所以说法的人要用真心,至少没有名闻利养,远离七情五欲。七情五欲离了,当然还有习 气。虽然随缘,所谓恒顺众生,但是心里头不落印象,这一点比什么都重要,也就是说不放在心上。六道凡夫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全放在心上,所以他的心是染污的。
真正修行人他修什么?像修行人真有功夫,他不放在心上,他心地清净。海贤老和尚给我们表这个法,一天到晚、一年到头,他心上只有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什么也没有,他跟大众接触一团 欢喜,满面春风,恒顺众生,随喜功德,心上一尘不染,这叫真功夫,这真修行人。
佛所教我们的,我们以我们净宗来说,“三福”、“六和”、“三学”、“六度”、“十大愿王”,全部都落实在生活当中、落实在工作、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心怎么样?没染,没放在心上,这就对了,心保持这经上所说的“清净、平等、觉”。放在心上就迷了、就染污了,就不平等,就迷了。不放在心上,心永远是“清净、平等、觉”,一切时、一切处都保持着,心里只有一尊阿弥陀佛,其他的什么都没有,说法人这样说修行的说法人。
我们可以从黄念老的《报恩谈》里面完全体现。你听《报恩谈》愈听愈有味道,舍不得放下,它有这么大的摄受力量,让你听到法喜充满,让你听到断疑生信,让你听到会跟他一样,一心专念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