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典籍屋
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黄金时期,后世留名的诗人就有两千二百多人,留诗近五万首,实际上唐代写诗的人和写的诗肯定远不止历史记载的数量,但由于当时的传播手段落后,而且时代久远,很多诗人和诗都逐渐湮没于历史长河。是以按此推测,唐代的诗歌世家应有很多,有可能会出现“夫妻”诗人,“父子”诗人,“兄弟”诗人等。限于史料,大多所知不详,不过在有限的记载里,我们还是找到了两对非常著名的“爷孙”诗人。
王绩和王勃都是初唐著名的诗人,王绩是王勃爷爷王通的弟弟,也就是王勃的叔爷。王绩是唐代的第一代诗人,被公认为唐代山水诗的先驱者,他的诗风接近于陶渊明,他的《野望》被认为达到了入选唐诗三百首的水平。而王勃则相对更为出名,他是初唐四杰之一,代表文作有《滕王阁序》,而代表诗作《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则入选了唐诗三百首。王通是隋末唐初著名的大儒,虽然不曾见其诗作留世,但是据说他曾“学诗于会稽夏典”,可见他定是写过诗的。
不知是受爷爷王通和叔爷王绩的影响,还是遗传基因的作用,据《旧唐书》记载,王勃六岁就能写出流畅的文章,是历史上有名的“神童”,在十六岁时,王勃就参加“幽素”科举并及第,授从七品的朝散郎。
但是天妒英才,在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王勃去交趾探望父亲归途中,不幸渡海溺水,惊悸而死,时年才二十六岁。
二、杜审言和杜甫
诗圣杜甫是大家都熟知的,而他的爷爷杜审言也是初唐著名的诗人。杜审言累官修文馆直学士,也就是皇帝的御用文人,他和李峤、崔融、苏味道被称为“文章四友”,其诗作朴素自然,擅长写五言律诗,被认为是唐代格律诗的奠基人之一。
杜审言原有诗集,已散佚,明人辑有《杜审言诗集》,其代表诗作是《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这首诗以拟人手法写江南早春,对仗工整,结构细密,字字锤炼,是律诗的典范。
杜甫少年时期家境尚好,又遗传了爷爷的优秀基因,他“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也就是说,杜甫七岁就能写诗了。不过当杜甫出生的时候,杜审言已经去世四年了,所以想来杜甫只能靠读爷爷的诗作来学习写诗了。
三、诗风家传
王绩是在野诗人,所以其诗作不同于上官仪的宫廷诗,诗风自然清新,而孙子王勃的诗选材开阔,气象阔大,神韵灵动,也远非同时代的沈宋可比。
杜审言工于律诗,孙子杜甫自然也工于律诗,杜审言诗风朴素,杜甫的诗虽沉郁,但也是洗尽铅华,诗风一脉相传。
王勃和杜甫都是神童,但天道平衡,予其才必不予其运,王勃早年二次被贬,杜甫虽是天才,却屡次落第,仕途不顺。
后来的杜甫也一直未曾有好日子过,不过他能将个人经历和所见所闻沉淀了下来,化成千古不朽诗句,所以成就了诗圣。
而王勃,终究是熬不过那口气,英年早逝了,如若他能活到五十岁,唐代的第一诗人是谁,尚未可知。
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