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典籍屋
李日华明代戏曲、散曲作家。字实甫,江苏吴县人。生卒年及生平事迹无考。约生活于正德、嘉靖前后,以剧作《南西厢记》闻名。宋元南戏中已有《张珙西厢记》(或称《崔莺莺西厢记》),明代前期的李景云(一说系元代人)亦作有传奇戏曲《崔莺莺西厢记》。上述剧本均已失传,仅存少量曲文。最晚在嘉靖初年,海盐人崔时佩又将王实甫的杂剧《西厢记》(通称《北西厢》)改编为传奇,李日华再加以增补,成为长达38折的大型剧作,嘉靖时已行于世。《南西厢记》人物情节与《北西厢》几乎完全相同,并大量袭用《北西厢》的词句,思想平庸,艺术表现上缺乏独创性,所以"时论颇弗取"(《衡曲麈谭》)。明代另一位作《西厢记》传奇的陆采认为李氏此作“取实甫之语,翻为南曲,而措词命意之妙几失之矣”,且“悉以己意自创,不袭北剧一语”。(《陆天池西厢记序》)清初李渔甚至比之为"千金狐腋,剪作鸿毛;一片精金,点成顽铁"(《闲情偶寄》)。然而,明中叶北杂剧已经渐趋衰落。《南西厢记》的出现,使脍炙人口的西厢故事仍能长期活跃于昆剧舞台上,崔时佩、李日华的主要功绩即在于此。后世曲坛流传的《南西厢记》,多为李本而非陆本。自清中叶以来,《南西厢记》的《跳墙》、《寄柬》、《佳期》、《拷红》等出,一直是颇受欢迎的剧目。京剧和各种地方戏改编的《西厢记》、《红娘》、《拷红》等,无不受到《南西厢记》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现存《南西厢记》较早的版本,是明代万历年间金陵富春堂本和周居易校刻本,《古本戏曲丛刊初集》第 30种即据富春堂本影印。明末《六十种曲》本和《六幻西厢》本是比较通行的版本,它们与早期版本的差别较大。此外,李日华还撰有传奇《四景记》,亦可观,今佚。所撰散曲,见于《南词韵选》、《南北宫词纪》、《吴骚合编》等,今已辑入《全明散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