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关闭
当前位置:典籍屋 > 杂谈 > 古代人物

朱升:九字国策定江山

历史上最厉害的帝王师是谁呢?

在毛泽东看来,不是“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张良,因为张良尽管帮助刘邦夺取了天下,但他从未提出过纲领性的国策。也不是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因为诸葛亮虽有纲举目张的《隆中对》,但并没有使刘备统一天下,只是三分天下有其一,还是鼎立之三国中最弱的一方,自己也最后落了个“出师未捷身先死”。更不是被民间高度神话的刘伯温,因为历史上真实的刘伯温并无太大的作为,朱元璋1370年大封开国功臣的名单中就没有刘伯温的名字,直到封赏完毕后的二十天,才补封了两位三等伯,其中的最后一名才排到了刘伯温

毛泽东眼中最厉害的帝王师是朱元璋的谋士朱升,并赞其“九字国策定江山”。

1969年国庆即将到来时,中国笼罩着一片愁云惨雾,可谓是山雨欲来风满楼。当时我国面临的国际形势确实是非常严峻的,核大战的乌云笼罩在中国的上空。美苏两霸都挥舞核大棒,恐吓和威胁我国。面对一触即发的核战争,毛泽东又重读《二十四史》,他从《明史》中又受到了许多启示。1969年8月27日,毛泽东在中南海。对周恩来说:“恩来,你读过《明史》没有?我看朱升是个很有贡献的人。他为明太祖成就帝

业立了头功。对了,他有九字国策定江山,‘高筑墙,广征粮,缓称王’,我也有九个字是‘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语毕,素来临危不惧、处变不惊的毛泽东还忘不了幽上一默:“有没有剽窃之嫌啊?”

就这样,在那个“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年代,毛泽东把朱升的“九字策”略加改动,便成了“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最高指示”,成了新中国那段特定时期妇孺皆知的的最高国策,中国凭藉这一国策安然度过了那段难熬的岁月。刘继兴认为,朱升也成了对新中国国策有影响的唯一的古人。

朱升,安徽休宁人,生卒年为公元1299—1370年。字允升,号枫林。元末的1357年举乡荐,为池州学正,避弃官隐石门,得知朱升遁居石门,朱元璋亲自到朱升去拜访他。朱升就给他提了包含了一整套的策略的三句话:“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什么意思?“高筑墙”就是巩固自己的根据地,不要让根据地丢掉;“广积粮”就是要有充分的给养,要有经济实力做支撑;“缓称王”是策略,不要过早地出头,过早地出头就成为别人攻击的目标,你想称王,别人还想称王呢!谁想称王先灭了谁。朱元璋一听,心中豁然开朗。这便是后来天下闻名的“九言策”。这“九言策”是明王朝开邦定国的国策。

朱升献“九言策”后,即被拜为中顺大夫,备受朱元璋器重,连年被征召问策,助朱元璋克饶州,下处州,捣江州,在鄱阳湖大战中,朱升知彼知己,以先发火器、次发弓弩、再短兵击之等计,大败陈友谅,创造了以少胜多的战例。朱元璋南征北战十余年,终于在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都于南京,朱升被征召入京充当谋臣,先后被授侍讲学士,知制诰、同修国史、翰林学士,并与诸儒编修《女诫文》、《斋戒文》。明王朝建立后,朱升深知伴君如伴虎的道理,毅然决然地选择了退隐。果然,朱升离开南京后,南京有了血腥之灾。朱元璋在20年不到的时间里,由于看到功臣占据高位,儿孙十分文弱,为保万代江山,害怕开国元勋扰乱,制造了一系列冤案。他将原封的64名国公、列侯、大将等,杀了34个,受株连的竟达十几万人之多,许多功臣死于非命。而朱升却因及早抽身得以保全,终老于乡间的林泉之下。

朱升性情洒脱,超然物外,其诗颇有陶渊明的风格,元末第一次退隐时,他写下了“两河兵合尽红巾,岂有桃源可避秦。”他的一生都在读书,却不弃耕作,他写道:“春深雨足长青草,数亩山田自可耕”。明朝建立不久,他又第二次退隐,并写下了生命的感悟:“百战一身存,生还独有君。越山临海尽,吴地到江分。暮郭留晴霭,荒林翳夕曛。归途当岁晚,霜叶落纷纷”。他的另一首诗“送僧归南岳寺”则体现了其淡泊名利、一心向佛的情怀:“山路花香上衲衣,云深南岳一僧归。尘生古像开寒殿,风度闲房掩夕扉。踏雨棕鞋苔藓滑,炊香野饭稻粱肥。禅余犹转千声偈,总有游人得见稀”。

朱升着述甚丰,有《枫林集》十卷传世。

(快捷键:←) 上一个 回目录 下一个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