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典籍屋
有些人将优质的财物贮存起来,而使用下劣的财物,妄想以后再使用优质的财物,但这些人往往没等到使用优质的财物,就遇到违缘而死去,这方面也有一个故事:
从前有一个猎人去打猎,他放出毒箭射中了一头大象,大象在临死前也杀死了猎人。不久,有五百个盗贼来到此处,他们看到了大象的尸体,因为当时正值饥荒年间,这五百人立即进行分工,一半人煮大象肉,另一半人去提水。这些盗贼还有些赃物要分,因此煮肉的那些人心怀鬼胎地想:我们把该吃的象肉吃了,在剩下的肉里下毒药,如果提水的人死了,我们就能拥有所有的财物。商议之后他们就这样做了。提水的人也生起同样的恶念,首先他们喝饱水,在剩下的水中下了毒药。最后五百个人全部命绝身亡。
此时,一只饥饿的老狐狸来到这里,它看见所有的尸体,生起强烈的贪心,将这些尸体据为己有。因为吝啬者的本性是将好的贮存起来而使用不好的,老狐狸心想:我现在拥有了大批食物,这些应当逐渐来吃。想到这里,它首先准备吃弓背上的皮革,于是将弓背放在嘴里一拽,结果弓弦断了,弓背触进它的上腭,老狐狸一命呜呼了。一位天人看到后说:“积累尚情可,不应过分蓄,且看因贪积,愚狐死弓下。”
贪欲者始终没有满足的时候,汉地流传着一个“人心不足蛇吞相”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农民,一次他上山砍柴,在山上见到一条冻得发僵的小蛇。农民动了恻隐之心,便把小蛇带回家中喂养,等到蛇的身体恢复以后,他又把蛇送到山上。后来,这条蛇长成了一条大蛇,它生活在一个山洞里,洞口长了一棵珍贵的灵芝。许多人都想得到这棵灵芝,但因为有这条大蛇在守护,谁都不敢去采。后来这事被皇帝知道了,皇帝贴出一道黄榜,说谁能献上这棵灵芝就有重赏。那个农民想得到赏赐,就去求大蛇把灵芝送给他,大蛇为了报答农民的相救之恩,便把灵芝给了他。农民把灵芝献给皇帝,得到了大批金银财宝,从此过上了富裕的生活。
又过了些日子,皇后害了眼病,御医说只有龙蛇的眼睛才能治好这种病,皇帝又想到了这个农民,就让他去挖大蛇的眼珠,并许诺:事成之后封他为宰相。这个农民有了钱又想当官,就又来找大蛇,央求大蛇给他一只眼珠,大蛇想到从前的恩情,还是忍痛给了他一只眼珠。皇后服用蛇眼配的药后,果然眼睛好了,农民也就当上了宰相。当了宰相后,他尽情享受荣华富贵,后来他害怕死后会丢下万贯家产,于是便想长生不老。他听说吃了龙蛇的心能长生不老,于是就又到山上去找大蛇,要求大蛇把心给他。大蛇见他如此贪心不足,终于生气了,就张开口要他到肚子里去挖,这个人真的去挖,结果被大蛇吞到肚子里了。这就是“人心不足蛇吞相”。
还有一个王婆酿酒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妇人叫王婆,她以酿酒为生,有个道士常到她家喝酒,喝了上百壶酒也没给钱,王婆也没跟道士要。一天,道士说:“我喝了你那么多酒,一直也没给钱,就给你挖一口井作补偿吧。”说完,院子里就出现了一口井,井中打上来的都是美酒。从此,王婆不用酿酒,只要舀酒卖就行了。过了一段时间,道士又来了,他问王婆酒好不好,王婆说:“酒是很好,可惜喂猪的酒糟却没了。”道士听后,笑着在墙上题了一首诗:“天高不算高,人心第一高,井水做酒卖,还道无酒糟。”写完后,这口井再也不出酒了。
看看这些故事中的人,当他们的贪心过于强烈时,不但不会如愿以偿,反而会失去已经拥有的财富。如果想拥有财富,与其向外驰求,不如向内积累福德。无有福德者不可能拥有财富,即使偶尔得到一些财富,很快就会以种种因缘耗尽,而以福德力所感召的财富是坚固的,可以自在地享用。
《毗奈耶经》中说:“若人不作福,常受于苦报,若能修福者,今世后世乐。”这是一种无欺的因果规律,谁能依此行持,今生来世都会快乐,即使今生没有现前果报,来世也一定会现前;如果不作福,今生不会快乐,来世也会遭受痛苦。大家应该对这个道理生起诚信,为了今生来世的安乐,要去努力修积福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