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关闭
当前位置:典籍屋 > 秦汉 > 《四民月令

四民月令校注版

[按:中国最早的农书是西汉的《氾胜之书》(前1世纪),然后是东汉中叶崔寔的《四民月令》(公元2世纪中)。两书都已佚失,仅见于后世引用,尤其后魏贾思勰齐民要术》(6世纪中叶)征引最多。《四民月令》现存三千多字,逐月记述穀类、瓜菜种植、养蚕纺织、酱菜腌制等农事活动,涉及古代农耕生活诸多方面,因此极有价值。兹据石声汉《四民月令校注》(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续编”本,2013年第2版),并参酌缪启愉《四民月令辑释》(农业出版社1981年版),将《四民月令》白文抄录备用。数字编号为《校注》原有,方括弧内为《辑释》增添,注音系本人所加。通假字用黑体,如“齊”(斋)。个别字词依《辑释》改,如用“豍豆”不用“螕豆”,用“注药”不用“法药”,以楷体加粗标识。异体字仍其旧,如“??”不改为“炒”,“煖”不改为“暖”。一些字用繁体不用简体,如用“歷”不用“历”,用“虧”不用“亏”。部分标点有调整。]

1. 正月

1.1 正月之旦,是谓正日,躬率妻孥,洁祀祖祢(mí)。前期三日,长及执事,皆致齊焉。及祀日,进酒降神。毕,乃室尊卑,无大无小,以次列于先祖之前;子、妇、孙、曾,各上椒酒于其长,称觞(shāng)举寿,欣欣如也。谒(yè)贺君、师、故将、宗人父兄、父友、友亲、乡党耆(qí)老。

1.2 是月也,择元日,可以冠字。

1.3 百卉萌动,蛰虫启户。乃以上丁,祀祖于门,道阳出滞,祈福祥焉。又以上亥,祠先穑(sè)及祖祢(mí),以祈丰年。

1.4 上除若十五日,合诸膏、小草续命丸、注药及马舌下散。

1.5 农事未起,命成童以上入大学,学《五经》;师法求备,勿读书传。砚冰释,命幼童入小学,学篇章。命女红(gōng)趣织布。

1.6 自朔暨晦,可移诸树:竹、漆、桐、梓、松、柏、杂木。唯有果实者,及望而止。[过十五日,则果少实。]

1.7 雨水中,地气上腾,土长冒橛,陈根可拔,急菑(zī)强土黑垆之田。

1.8 可种春麦、豍(bī)豆,尽二月止。可种瓜、瓠、芥、葵、?(xiè),大、小葱,蓼(liǎo)、苏、苜蓿子及杂蒜、芋。可别?(xiè)、芥。粪田畴(chóu)。

1.9 上辛,扫除韭畦中枯叶。

1.10 是月,尽二月,可剥树枝。

1.11 命典馈酿春酒,必躬亲洁敬,以供夏至、初秋之祀。可作诸酱:上旬??(chǎo)豆,中旬煮之。以碎豆作“末都”,至六、七月之交,分以藏瓜。可以作鱼酱、肉酱、清酱。

1.12 自是月以终季夏,不可以伐竹木。——必生蠹(dù)虫。

1.13 收白犬骨及肝血,可以合注药。

2. 二月

2.1二月,祠太社之日,荐韭、卵于祖祢(mí)。前期齊、馔、扫、涤,如正祀焉。其夕又案冢(zhǒng)簿馔祠具。厥明,於冢上荐之。其非冢祀良日,若有君命他急,筮(shì)择冢祀日。

2.2 是月也,择元日,可结婚。

2.3 顺阳习射,以备不虞。

2.4 阴冻毕泽,可菑(zī)美田、缓土及河渚(zhǔ)小处。

2.5 春分中,雷且发声。先后各五日,寝别外内。

2.6 蚕事未起,命缝人浣冬衣,彻复为袷(jiá)。其有赢帛,遂为秋服。

2.7是月也,榆荚成。及青收,干以为旨蓄。色变白,将落,可收为???(mú tú)。随节早晏,勿失其适。

2.8 自是月,尽三月,可掩树枝。可种地黄。及采桃花、茜,及栝楼(guā lóu)、土瓜根。其滨山,可采乌头、天雄、天门冬。[二月采术。] 可糶(tiào)粟、黍,大、小豆,麻、麦子。收薪炭。

2.9 玄鸟巢,刻涂墙。

3. 三月

3.1 三月三日,可种瓜。是日以及上除,可采艾、乌韭、瞿麦、柳絮。

3.2 清明节,令蚕妾治蚕室,涂隙、穴,具槌(chuí)、?(zhé),薄、笼。

3.3 节后十日,封生姜。至立夏后,芽出,可种之。

3.4 穀雨中,蚕毕生,乃同妇子,以勤其事。无或务他,以乱本业;有不顺命,罚之无疑。

3.5 是月也,杏华盛,可菑(zī)沙白轻土之田。时雨降,可种秔(jīng)稻及稙(zhī)禾、苴(jū)麻、胡豆、胡麻。别小葱。“昏参夕,桑椹(shèn)赤”,可种大豆,谓之上时。榆荚落,可种蓝。[三月桃华盛,农人候时而种也。]

3.6 是月也,冬穀或尽,椹(shèn)麦未熟,乃顺阳布德,振赡匮乏,务先九族,自亲者始。无或蕴财,忍人之穷;无或利名,罄继富;度入为出,处厥中焉。

3.7 农事尚闲,可利沟渎,葺治墙屋,以待雨。缮修门户,警设守备,以御春饥草窃之寇。

3.8 自是月,尽夏至,煖(nuǎn)气将盛,日烈暵(hàn)燥,利用漆油,作诸日煎药。

3.9 可糶(tiào)黍,买布。

4. 四月

4.1 四月,立夏节后,蚕大食,可种生姜,取鲖(tóng)子作酱。

4.2 蚕入簇,时雨降,可种黍、禾——谓之上时——及大、小豆,胡麻。

4.3 是月四日,可作醯(xī)酱。

4.4 茧既入簇,趣缲(sāo),剖绵,具机杼(zhù),敬经络。

4.5 收芜菁(wú jīng)及芥、亭歷(lì)、冬葵、莨菪(làng dàng)子。布谷鸣,收小蒜。草始茂,可烧灰。

4.6 是月也,可作枣糒(bèi),以御宾客。可糴(dí)??(kuàng)及大麦,收弊絮。别小葱。

5. 五月

5.1 五月,芒种节后,阳气始虧,阴慝将萌;煖(nuǎn)气始盛,虫、蠹(dù)并兴。乃弛角弓弩,解其徽弦;张竹木弓,弛其弦。以灰藏旃、裘、毛毳(cuì)之物及箭羽。以竿挂油衣,勿襞(bì)藏。

5.2 是月五日,可作酢(zuò)。合止利黄连丸、霍乱丸,采葸(xǐ)耳。取蟾诸(chán chú)以合创药,及东行蝼蛄(lóu gū)。

5.3 夏至之日,荐麦、鱼于祖祢(mí)。厥明祠冢。前期一日,馔具、齊、扫、涤,如荐韭、卵。

5.4 时雨降,可种胡麻。先后日至各五日,可种禾及牡麻;先后二日,可种黍。

5.5 是月也,可别稻及蓝,尽至後二十日止。可菑(zī)麦田,刈(yì)茭芻。麦既入,多作糒(bèi),以供出入之粮。霖雨将降,储米、穀、薪、炭,以备道路陷淖(nào)不通。

5.6 是月也,阴阳争,血气散;先後日至各五日,寝别外内。阴气入,藏腹中塞,不能化腻;先後日至各十日,薄滋味,毋多食肥醲(nóng)。距立秋,毋食煮饼及水溲(sōu)饼。

5.7 是月也,可作??(mú)酱及醢(hǎi)酱。糶(tiào)大、小豆,胡麻;糴(dí)??(kuàng),大、小麦。收弊絮及布帛。日至後,可糴(dí)???(fū xiè麩??),曝(pù)干,置罂(yīng)中,密封涂之,则不生虫;冬至,可以养马。

6. 六月

6.1 六月,初伏,荐麦、瓜于祖祢(mí)。齊、馔、扫、涤,如荐麦、鱼。

6.2 是月也,趣耘耡(chú),毋失时。菑(zī)麦田。命女红(gōng)织缣(jiān)?(juàn)。

6.3 是月六日,可种葵。[可作麴(qū)。] 中伏后,可种冬葵;可种芜菁(wú jīng)、冬蓝、小蒜,别大葱。可烧灰,染青、绀(gàn)诸杂色。

6.4 大暑中伏後,可畜瓠(hú),藏瓜,收芥子,尽七月。

6.5 是月二十日,可捣择小麦硙(wèi)之。至廿八日,溲(sōu),寝卧之。至七月七日,当以作麴(qū)。必躬亲洁敬,以供禋(yīn)祀一岁之用。随丰约,多少无常。[可糶(tiào)大豆。糴(dí)??(kuàng)、小麦。收缣(jiān)?(juàn)。]

7. 七月

7.1 七月,四日,命治麴(qū)室,具薄、?(zhé)、槌(chuí),取净艾。六日,馔治五穀、磨具。

7.2 七日,遂作麴(qū)。是日也,可合药丸及蜀漆丸,曝(pù)经书及衣裳,作干糗(qiǔ),采葸(xǐ)耳也。

7.3 是月也,可种芜菁(wú jīng)及芥、苜蓿,大、小葱,小蒜、胡葱。别?(xiè)。藏韭菁(jīng)。刈(yì)芻茭。菑(zī)麦田。收柏实。

7.4 处暑中,向秋节,浣(huàn)故制新,作袷(jiá)薄,以备始寒。

7.5 可糶(tiào)大、小豆,糴(dí)麦,收缣(jiān)练。

8. 八月

8.1 八月,筮(shì)择月节後良日,祠岁时常所奉尊神。前期七日,举毋到丧及产乳。少长及执事者,悉齊;案祠簿,扫、涤,务加谨洁。是月也,以祠泰社;祠日,荐黍、豚(tún)於祖祢(mí)。厥明祀,如荐麦、鱼。

8.2 暑小退,命幼童入小学,如正月焉。凉风戒寒,趣练缣(jiān)帛,染采色。擘(bāi)绵治絮,制新浣(huàn)故。及韦履贱好,豫买以备隆冬栗烈之寒。

8.3 是月八日,可采车前实、乌头、天雄及王不留行。

8.4 是月也,可纳妇。

8.5 可断瓠,作蓄。干地黄。做末都。刈(yì)萑(huán)、苇及芻茭。收韭菁(jīng),作捣齑(jī)。可干葵。收豆藿。种大、小蒜、芥。[可种苜蓿。] 凡种大、小麦,得白露节,可种薄田;秋分种中田,后十日种美田。唯穬(kuàng),早晚无常。

8.6 得凉燥,可上角弓弩,缮治,檠(qíng)正,缚徽弦,遂以习射。弛竹木弓及弧。

8.7糶(tiào)种麦,糴(dí)黍。

9. 九月

9.1 九月,治场圃(pǔ),涂囷(qūn)仓,修窦窖。缮五兵,习战射,以备寒冻穷厄之寇。存问九族孤、寡、老、病不能自存者,分厚彻重,以救其寒。

9.2 九日可采菊华,收枳(zhǐ)实。

9.3 九月藏茈(zǐ)姜、蘘(ráng)荷。作葵菹(zū)、干葵。

10. 十月

10.1 十月,培筑垣墙,塞向、墐(jìn)户。趣纳禾稼,毋或在野。可收芜菁(wú jīng),藏瓜。

10.2 上辛,命典馈渍麴(qū)。麴泽,酿冬酒。必躬亲洁敬,以供冬至、腊、正、祖荐韭卵之祠。是月也,作脯、腊,以供腊祀。

10.3 农事毕,命成童入大学,如正月焉。

10.4 五穀既登,储蓄积,乃顺时令,敕丧纪。同宗有贫窭(jù)久、丧不堪葬者,则纠合宗人,共兴举之。以亲疏贫富为差,正心平敛,毋或逾越;务先自竭,以率不随。

10.5 是月也,可别大葱。先冰冻作凉饧(xíng),煮暴饴。可析麻,趣绩布缕,卖缣、帛、弊絮,糴(dí)粟,大、小豆、麻子。收栝楼(guā lóu)。

11. 十一月

11.1十一月,冬至之日,荐黍、羔。先荐玄冥于井,以及祖祢(mí)。齊、馔、扫、涤,如荐黍、豚(tún)。其进酒尊长,及修刺谒(yè)贺君、师、耆(qí)老,如正月。

11.2 是月也,阴阳争,血气散。先後日至各五日,寝别外内。

11.3 砚冰冻,命幼童读《孝经》、《论语》篇章,入小学。

11.4 乃以渐馔黍、稷、稻、粱,诸供腊祀之具。可酿醢(hǎi),伐竹木。买白犬养之,以供祖祢(mí)。

11.5 糶(tiào)秔(jīng)稻、粟、小豆、麻子。

[附补]冬至日,平量五穀各一升,小罂(yīng)盛,埋垣北墙阴下。冬至後五十日,发取,量之。息最多者,岁所宜也。

12. 十二月

12.1 十二月,腊日,荐稻、雁。前期五日杀猪,三日杀羊。前除二日,齊、馔、扫、涤,遂腊先祖、五祀。其明日,是谓“小新岁”,进酒降神。其进酒尊长,及修刺贺君、师、耆(qí)老,如正月。其明日,又祀,是谓“蒸祭”。後三日,祀事毕,乃请召宗亲、婚姻、宾旅,讲好和礼,以笃恩纪。休农息役,惠必下洽。

12.2 是月也,群神频行,大蜡礼兴。乃冢祠君、师、九族、友朋,以崇慎终不背之义。

12.3 遂合耦田器,养耕牛,选任田者,以俟农事之起。

12.4 去猪盍车骨及腊时祠祀炙箑(shà)。东门磔(zhé)白鸡头。求牛胆。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