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典籍屋
1亲,衬也,言相隐衬也。
2属,续也,恩相连续也。
3父,甫也,始生巳也。
4母,冒也,含生巳也。
5祖,祚也,祚物先也。又谓之王父王暀也。家中所归暀也。王母亦如之。
6曾祖,从下推上,祖位转增益也。
7高祖,高皋也,最在上皋诸下也。
8兄,荒也;荒,大也。故青徐人谓兄为荒也。
9弟,第也,相次第而上也。
10子,孳也,相生蕃孳也。
11孙,逊也,逊遁在后生也。
12曾孙,义如曾祖也。
13玄孙,元悬也,上悬于高祖最在下也。
14玄孙之子曰来孙,此在无服之外其意疏远呼之乃来也。
15来孙之子曰昆孙,昆贯也,恩情转远以礼贯连之耳。
16昆孙之子曰仍孙,以礼仍有之耳恩意实远也。
17仍孙之子曰云孙,言去巳远如浮云也。皆为早娶晚死寿考者言也。
18父之兄曰世父,言为嫡统继世也。又曰伯父伯把也,把持家政也。
19父之弟曰仲父;仲,平也,位在中也。
20仲父之弟曰叔父;叔,少也。
21叔之弟曰季父;季,癸也,甲乙之次癸最在下季亦然也。
22父之世叔父母曰从祖,父母言从巳亲祖别而下也。亦言随从巳祖以为名也
23父之姊妹曰姑;姑,故也,言巳为久故之人也。
24姊,积也,犹日始出积时多而明也。
25妹,昧也,犹日始入历时少尚昧也。
26姑谓兄弟之女为侄;侄,迭也,共行事夫更迭进御也。
27夫之父曰舅;舅,久也,久老称也。
28夫之母曰姑,亦言故也。
29母之兄弟曰舅,亦如之也。
30妻之父曰外舅,母曰外姑,言妻从外来谓至巳家为妇。故反以此义称之夫妻匹敌之义也。
31妻之昆弟曰外甥,其姊妹女也。来归巳内为妻,故其男为外甥之甥。甥者,生也。他姓子本生于外,不得如其女来在巳内也。
32姊妹之子曰出,出嫁于异姓而生之也。
33出之子曰离孙,言远离巳也。
34侄之子曰归孙,妇人谓嫁曰归侄,子列,故其所生为孙也。
35妻之姊妹曰娣;娣,弟也,言与巳妻相长弟也。
36母之姊妹曰姨,亦如之礼谓之从母为娣而来则从母列也。故虽不来犹以此名之也。
37姊妹互相谓夫曰私,言于其夫兄弟之中此人与巳姊妹有恩私也。
38舅谓姊妹之子曰甥,甥亦生也。出配他男而生故其制字男旁作生也。
39妾谓夫之嫡妻曰女君,夫为男君,故名其妻曰女君也。
40嫂,叟也,叟老者称也,叟缩也,人及物老皆缩小于旧也。
41叔,少也,幼者称也,叔亦俶也,见嫂俶然却退也。
42夫之兄曰公;公,君也;君,尊称也。
43俗间曰兄章;章,灼也,章灼敬奉之也,又曰兄忪是巳所敬见之怔忡自肃齐也俗或谓舅曰章又曰忪亦如之也。
44少妇谓长妇曰姒,言其先来巳所当法似也。
45长妇谓少妇曰娣;娣,弟也,巳后来也。或曰先后以来先后之也。
46青徐人谓长妇曰稙长,禾苖先生者曰稙取名于此也。荆豫人谓长妇曰熟;熟,祝也,祝始也。
47两婿相谓曰亚,言一人取姊,一人取妹,相亚次也,又并来至女氏门姊夫在前妹夫在后亦相亚而相倚共成其礼也。又曰友婿言相亲友也。
48妇之父曰婚,言婿亲迎用昏,又以昏夜成礼也。
49婿之父曰姻;姻,因也,女徃因媒也。
50天子之妃曰后;后,后也,言在后不敢以副言也。
51诸侯之妃曰夫人;夫,扶也,扶助其君也。
52卿之妃曰内子;子,女子也,在闺门之内治家也。
53大夫之妃曰命妇;妇,服也,服家事也。夫受命于朝妻受命于家也。
54士庶人曰妻;妻,齐也,夫贱不足以尊称故齐等言也。
55天子妾有嫔;嫔,宾也,诸妾之中见宾敬也。妾,接也,以贱见接幸也。
56侄娣曰媵,媵承事嫡也。
57配,辈也,一人独处一人往辈耦之也。
58匹,辟也,往相辟耦也,耦遇也,二人相对遇也,嫡敌也,与匹相敌也。
59庶,摭也,拾摭之也,谓拾摭微陋待遇之也。
60无妻曰鳏;鳏,昆也;昆,明也,愁挹不寐目恒鳏鳏然也。故其字从鱼鱼目不闭者也。
61无夫曰寡;寡,踝也,踝踝单独之言也。
62无父曰孤;孤,顾也,顾望无所瞻见也。
63老而无子曰独;独,只独也,言无所依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