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词-宋-黄庭坚
扇,钗掰黄金合分钿。”
④“天长”句:《长恨歌》:“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⑤“渺渺”句:《长恨歌》:“一别音容两渺茫。”鲸波:海水。
步蟾宫
妓女
虫儿真个忒灵利。恼乱得、道人眼起。醉归来,恰似出桃源,但目送、落花流水。 何妨随我归云际。共作个、住山活计①。照清溪,匀粉面,插山花,也须胜,风尘气味。
【注释】
①住山活计:谓归隐。
南柯子
东坡过楚州,见净慈法师,作南歌子。用其韵赠郭诗翁二首。
郭泰曾名我①,刘翁复见谁。入廛还作和罗槌②。特地干戈相待、使人疑。 秋浦横波眼③,春窗远岫眉。补陀岩畔夕阳迟④。何似金沙滩上、放憨时⑤。
【注释】
①郭泰:东汉时人,字林宗,善品题海内人士。
②廛:市。和罗:声迭荡相应。
③横波:李白《长相思》:“昔时横波目,今作流泪泉。”
④补陀岩:普陀岩,泛指僧居山林。
⑤金沙:谓沙之美。放憨:放闲无饰。
又
万里沧江月,波清说向谁。顶门须更下金槌。只恐风惊草动、又生疑。 金雁斜妆颊①,青螺浅画眉②。庖丁有底下刀迟③。直要人牛无际、是休时④。
【注释】
①金雁:筝柱。
②“青螺”句:谓远山眉。青山远望如螺,故称。
③“庖丁”句:《庄子·养生主》所记庖丁解牛故事。
④无际:无碍。
丑奴儿
夜来酒醒清无梦,愁倚栏干。露滴轻寒。雨打芙蓉泪不干①。 佳人别后音尘悄②,消瘦难拼。明月无端。已过红楼十二间③。(案宋本《琴趣》调名下原注云:“此词或者为秦少游所作,而公集中亦载,以是姑两存之。”今见《淮海居士长短句》卷中。)(此首别又作晏几道词,见《永乐大典》卷三千零零六人字韵引《小山琴趣外篇》。)
【注释】
①芙蓉:面庞。白居易《长恨歌》诗:“芙蓉如面柳如眉。”
②音尘悄:音尘绝,不通消息。
③红楼十二间:参见秦观《丑奴儿》“夜来酒醒清无梦”。
西江月
老夫既戒酒不饮,遇宴集,独醒其旁。坐客欲得小词,援笔为赋①。
断送一生惟有,破除万事无过②。远山横黛蘸秋波。不饮旁人笑我。 花病等闲瘦弱,春愁没处遮拦。杯行到手莫留残。不道月斜人散。(以上三十四首《山谷琴趣处篇》卷三)
【注释】
①作于元丰三年至元符元年之间。山谷于元丰三年赴德平镇任路过泗州伽塔,发愿绝嗜欲,到戎州防瘴举酒,共止酒十五年。
②“断送”二句:俱藏“酒”字,即惟有酒,无过酒。韩愈《遣兴》诗:“断送一生惟有酒。”《赠郑兵曹》诗:“破除万事无过酒。”
画堂春
年十六作①
东风吹柳日初长。雨余芳草斜阳。杏花零乱燕泥香。睡损红妆。 宝篆烟消龙凤②,画屏云锁潇湘。夜寒微透薄罗裳。无限思量。(案此首别又作秦观词,见《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四。)
【注释】
①作于嘉祐五年。
②宝篆:香名,即香篆,其文准十二辰,能燃一昼夜。
虞美人
至当涂呈郭功甫①
平生本爱江湖住②。鸥鹭无人处。江南江云北水连。莫笑醯鸡歌舞、瓮中天③。 当涂舣棹蒹葭外。赖有宾朋在。此身无路入修门④。惭愧诗翁清些、与招魂。
【注释】
①作于崇宁元年六月初,时领太平州事(治当涂)。郭功甫,字祥正,当亦官太平州。
②平生:《全宋词》本作“平王”,据四库本《山谷词》校改。
③醯(xī)鸡:酒中小虫。张耒《超然台赋》:“眇如醯鸡之舞瓮兮。”
④修门:《楚辞·招魂》:“魂兮归来,入修门些。”王逸注:“修门,郢城门也。”后泛指京都城门。
又
宜州见梅作①
天涯也有江南信②。梅破知春近。夜阑风细得香迟③。不道晓来开遍、向南枝。 玉台弄粉花应妒④。飘到眉心住⑤。平生个里愿杯深。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⑥。(案此首别误作晏殊词,见抱经斋抄本《珠玉词补遗》引《群贤梅苑》,盖《梅苑》卷十佚文。)
【注释】
①作于崇宁四年,时在宜州。这年九月,山谷逝于宜州。
②江南信:参见秦观《踏莎行》“雾失楼台”。
③“夜阑”句:苏轼《临江仙·夜饮东坡》:“夜阑风静纹平。”
④玉台:指梳妆台。⑤眉心住:指梅花妆。
⑥去国十年:山谷在绍圣元年十一月在陈留候命,至此正好十年。
两同心
巧笑眉颦①。行步精神。隐隐似、朝云行雨,弓弓样、罗袜生尘②。尊前见,玉槛雕笼,堪爱难亲。 自言家住天津。生小从人。恐舞罢、随风飞去,顾阿母、教窣珠裙③。从今去,唯愿银缸,莫照离尊。
【注释】
①巧笑眉颦:《诗经·卫风·硕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②弓弓样:谓美人纤脚弓鞋。
③窣(cù):拂引。
又
一笑千金①。越样情深,曾共结、合欢罗带,终愿效、比翼纹禽。许多时,灵利惺惺②,蓦地昏沉。 自从官不容针。直至而今。你共人、女边著子③,争知我、门里挑心④。记携手,小院四廊,月影花阴。
【注释】
①一笑千金:王僧孺《咏宠姬》诗:“再顾连城易,一笑千金买。”
②惺惺:聪明机警。
③女边著子:好。
④门里挑心:闷。
又
秋水遥岑①。妆淡情深。尽道教、心坚穿石,更说甚、官不容针。霎时间,雨散云归,无处追寻。 小楼朱阁沉沉,一笑千金。你共人、女边著子,争知我,门里挑心。最难忘,小院回廊,月影花阴。
【注释】
①遥岑:远山。
满庭芳
北苑龙团①,江南鹰爪②,万里名动京关。碾深罗细,琼蕊暖生烟③。一种风流气味,如甘露、不染尘凡。纤纤捧,冰瓷莹玉,金缕鹧鸪斑④。 相如,方病酒,银瓶蟹眼,波怒涛翻。为扶起,樽前醉玉颓山。饮罢风生两腋,醒魂到,明月轮边。归来晚,文君未寝,相对小窗前。
【注释】
①北苑龙团:茶名。
②鹰爪:茶名。《负暄杂录》:“北苑茶,凡茶芽数品,最上曰小芽,如雀舌鹰爪。”
③琼蕊:琼花之蕊,服之长寿。张衡《西京赋》:“屑琼蕊以朝夕,必性命之可度。”
④金缕鹧鸪斑:茶名。
又
明眼空青,忘忧萱草①,翠玉闲淡梳妆。小来歌舞,长是倚风光。我已逍遥物外,人冤道②、别有思量。难忘处,良辰美景,襟袖有余香。 鸳鸯。头白早,多情易感,红蓼池塘③。又须得,樽前席上成双。些子风流罪过④,都说与、明月空床。难拘管,朝云暮雨,分付楚襄王。
【注释】
①萱草:一称忘忧草(见《太平御览》卷996引《本草经》)。
②人冤道:人家冤枉说。
③红蓼:蓼草,多生水边。许浑《鹭鸶诗》:“何事归心倚前阁,绿浦红蓼练塘秋。”
④些子:少许,一些。
又
修水浓青①,新条淡绿,翠光交映虚亭②。锦鸳霜鹭,荷径拾幽。香渡栏干屈曲,红妆映、薄绮疏棂③。风清夜,横塘月满,水净见移星。 堪听。微雨过,媻姗藻荇④,琐碎浮萍。便移转,胡床湘簟方屏⑤。练霭鳞云旋满⑥,声不断、檐响风铃。重开宴,瑶池雪沁,山露佛头青⑦。
【注释】
①修水:山谷家在修水县(即分宁县)双村。县因水名。《方舆纪胜》载修水“在分宁西六十里,其源处郡城东北,流六百三十八里至海昏,又东流百二十里入彭蠡湖,以其远故曰修水。”
②虚亭:水上亭子。苏轼《绝胜诗》:“夜来秋涨水连空,上有虚亭缥渺中。”
③棂(líng):窗格。
④媻(pán)姗:蹒姗。
⑤湘簟:湘竹所编之席。
⑥练霭鳞云:白练般的烟霭,鱼鳞状的云彩。
⑦佛头青:染料名,又名扁青。林逋《西湖》诗:“春水净于僧眼碧,晚山浓似佛头青。”
蓦山溪
山围江暮。天镜开晴絮①。斜影过梨花,照文星、老人星聚②。清樽一笑,欢甚却成愁,别时襟,余点点,疑是高唐雨③。 无人知处。梦里云归路。回雁晓风清,雁不来、啼鸦无数。心情老懒,尤物解宜人④,春尽也,有南风,好便回帆去。
【注释】
①天镜:指澄江中的明净天影。
②文星:文曲星。老人星:南极老人星,即寿星。
③高唐雨:用巫山云雨典。
④尤物:特出的人物(多指女性)或奇异的物品。
又
至宜州作,寄赠陈湘①。稠花乱叶,到处撩人醉。林下有孤芳,不匆匆、成蹊桃李。今年风雨,莫送断肠红②,斜枝倚。风尘里,不带尘风气。 微嗔又喜。约略知春味。江上一帆愁,梦犹寻,歌梁舞地。如今对酒,不似那回时,书谩写,梦来空,只有相思是。
【注释】
①作于崇宁三年夏秋间,时至宜州贬所不久。陈湘:见前《蓦山溪·赠衡阳妓陈湘》。
②断肠红:《采兰杂志》:“昔有妇人思所欢不见,辄涕泣,恒洒泪于北墙之下,后洒处生草,其花妩媚,色如妇面,其叶正绿反红,秋开,名曰断肠花,又名八月春,即今秋海棠也。”
又
山明水秀,尽属诗人道。应是五陵儿,见衰翁、孤吟绝倒①。一觞一咏②,潇洒寄高闲,松月下,竹风间,试想为襟抱。 玉关遥指,万里天衢杳③。笔阵扫秋风④,泻珠玑、琅琅皎皎。卧龙智略,三诏佐升平⑤,烟塞事,玉堂心⑥,频把菱花照⑦。
【注释】
①五陵:汉代五个皇帝的陵墓。孤吟:杜牧《郡斋独酌》诗:“孤吟志在此。”
②一觞一咏:参见黄庭坚《满庭芳》:“北苑春风”。
③玉关:玉门关。这里借以指边远之地。天衢:京都。
④笔阵:杜甫《醉歌行》诗:“笔阵独扫千人军。”
⑤卧龙:《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⑥玉堂:宋人以玉堂指代翰林院。⑦菱花:菱花镜。
阮郎归
曾敷文既眄陈湘,歌舞便出其类,学书亦进,来求小楷,作阮郎归词付之①。
盈盈娇女似罗敷②。湘江明月珠。起来绾髻又重梳。弄妆仍学书。 歌调态,舞工夫。湖南都不如。它年未厌白髭须。同舟归五湖③。
【注释】
①作于崇宁三年春。时在衡州,迁徙宜州途中为衡州太守曾敷文留宴数日。
②罗敷:古代美女。汉乐府《陌上桑》:“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③“同舟”句:用范蠡功成退隐,泛舟五湖事。
又
茶词
歌停檀板舞停鸾①。高阳饮兴阑②。兽烟喷尽玉壶干③。香分小凤团④。 雪浪浅,露花圆。捧瓯春笋寒⑤。绛纱笼下跃金鞍⑥。归时人倚栏。(案此首《全芳备祖》后集卷二十八“茶”门作苏轼词。别又误作张子野词,见《张子野词》卷一。)
【注释】
①鸾:鸾吹。即伴舞的笙箫之声。
②高阳:谓酒徒也。郦食其(lìyìjī):汉初陈留高阳人,自称高阳酒徒。
③兽烟:兽形香炉燃起的烟。
④凤团:上等团茶。《石林燕语》:“建州岁贡大龙凤团茶。仁宗时,蔡君谟择茶之精者,为小龙团,千斤以献。”
⑤春笋:喻美人的手指。
⑥绛纱笼:用绛纱糊制的灯笼。
又
茶词
摘山初制小龙团。色和香味全。碾声初断夜将阑。烹时鹤避烟。 消滞思①,解尘烦②。金瓯雪浪翻,只愁啜罢水流天。余清搅夜眠。
【注释】
①滞思:思绪困顿。
②尘烦:尘世的烦恼。
又
退红衫子乱蜂儿①。衣宽只为伊。为伊去得忒多时。教人直是疑。 长睡晚。理妆迟。愁多懒画眉。夜来算得有归期。灯花则甚知。
【注释】
①退红:唐人喜用的一种粉红色(见《唐音癸签十九·诂笺四》)。
又
贫家春到也骚骚①。琼浆注小槽。老夫不出长蓬蒿。邻墙开碧桃。 木芍药,品题高。一枝烦剪刀。传杯犹似少年豪。醉红浸雪毛②。
【注释】
①骚骚:急疾,忙碌貌。
②雪毛:霜鬓。
定风波
把酒花前欲问溪。问溪何事晚声悲。名利往来人尽老①。谁道。溪声今古有休时。 且共玉人斟玉醑。休诉。笙歌一曲黛眉低。情似长溪长不断。君看。水声东去月轮西。
【注释】
①名利往来:《史记·货殖列传》:“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又
小院难图云雨期。幽欢浑待赏花时①。到得春来君却去。相误。不须言语泪双垂。 密约尊前难嘱付。偷顾。手搓金橘敛双眉。庭榭清风明月媚。须记。归时莫待杏花飞。
【注释】
①浑:全。
又
上客休辞酒浅深。素儿歌里细听沉①。粉面不须歌扇掩,闲静,一声一字总关心。 花外黄鹂能密语。休诉。有花能得几时斟。画作远山临碧水。明媚。梦为胡蝶去登临②。
【注释】
①素儿:歌妓名。
②梦为胡蝶:《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
又
客有两新鬟善歌者,请作送汤曲,因戏前二物。
歌舞阑珊退晚妆。主人情重更留汤。冠帽斜欹辞醉去,邀定,玉人纤手自磨香。 又得尊前聊笑语。如许。短歌宜舞小红裳。宝马促归朱户闭①,人睡。夜来应恨月侵床。
【注释】
①“宝马”句:《全宋词》校:“一作‘醉里还家明亦未。’”
浪淘沙
荔枝①
忆昔谪巴蛮②。荔子亲攀。冰肌照映柘枝冠③。日擘轻红三百颗④,一味甘寒。 重入鬼门关⑤。也似人间。一双和叶插云鬟。赖得清湘燕玉面⑥,同倚栏干。
【注释】
①约作于崇宁三年,时赴宜州贬所途经湖南。
②巴蛮:指戎州。四川东部古为巴郡。
③柘枝:《事物异名》:“花谱:荔枝,一名柘枝红。”
④“日擘”句:苏轼《食荔枝二首》之一:“日啖荔枝三百颗。
⑤鬼门关:古关名。在今广西北流县西。
⑥燕玉面:杜甫《独坐二首》之一:“老须燕玉。”《古诗十九首》:“燕赵有佳人,美者颜如玉。”
看花回
茶词
夜永兰堂醺饮,半倚颓玉①。烂熳坠钿堕履,是醉时风景,花暗烛残,欢意未阑,舞燕歌珠成断续。催茗饮,旋煮寒泉,露井瓶窦响飞瀑。 纤指缓,连环动触。渐泛起、满瓯银粟②。香引春风在手,似粤岭闽溪,初采盈掬。暗想当时,探春连云寻篁竹③。怎归得,鬓□将老④,付与杯中绿。
【注释】
①颓玉:醉酒的样子。
②银粟:茗花。山谷《以小团龙及半挺赠无咎并诗用前韵为戏》诗:“银粟翻花解破颜。”任渊注:“银粟谓茗花。”
③探春连云:探春人众如云。
④鬓将老:《全宋词》按,陆贻典等校汲古阁本山谷词校谓“鬓”字下缺一字。
惜余欢
茶词
四时美景,正年少赏心,频启东阁①。芳酒载盈车,喜朋侣簪合②。杯觞交飞劝酬□献③,正酣饮、醉主公陈榻④。坐来争奈,玉山未颓,兴寻巫峡。 歌阑旋烧绛蜡。况漏转铜壶,烟断香鸭⑤。犹整醉中花,借纤手重插。相将扶上,金鞍⑥,碾春焙、愿少延欢洽。未须归去,重寻艳歌,更留时霎。
【注释】
①东阁:东向小阁。汉公孙弘为相时开东阁以延揽贤士(见《汉书》本传)。
②簪合:元·林坤《诚斋杂志》载:汾阳女子吴淑姬有玉簪坠地而折,已而夫亡。父欲嫁之,女曰:“玉簪重合则嫁。”后遇士子杨子治,心动,一日启奁视之,簪已重合,乃与杨结为夫妇。此处簪合喻朋友相聚。
③“杯觞”句:《全宋词》校:“校本山谷词校语云:‘献’字上脱一字。”
④陈榻:东汉陈蕃守豫章,设一榻专侍名士徐孺子(紐),徐一离去即悬榻不坐,以示尊重(见《后汉书·徐紐传》)。
⑤香鸭:鸭形香炉。
⑥騕褭(yǎoniǎo):《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罥騕褭,射封豕。”张揖注:“騕褭马金喙赤色,一日行万里者。”
醉落魄
苍颜华发。故山归计无因得。旧交新贵音书绝。惟有家人,犹作殷勤别。 离亭欲去歌声咽。潇潇细雨凉生颊。泪珠不用罗巾裛①。弹在罗衫,图得见时说②。(案此首别又见《东坡词》卷下)
【注释】
①裛(yì):通“浥”,沾湿。
②“弹在罗衫”二句:武则天《如意娘》:“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西江月
崇宁甲申遇惠洪上人于湘中。洪作长短句见赠云:“大厦吞风吐月,小舟坐水眠空。雾窗春色翠如葱。睡起云涛正拥。 往事回头笑处,此生弹指声中。玉笺佳句敏惊鸿。闻道衡阳价重。”次韵酬之。时余方谪宜阳,而洪归分宁龙安①。
月侧金盆堕水②,雁回醉墨书空③。君诗秀色雨园葱。想见衲衣寒拥。 蚁穴梦魂人世④,杨花踪迹风中。莫将社燕等秋鸿⑤。处处春山翠重。
【注释】
①作于崇宁三年。惠洪:宋僧,宜丰彭氏子,字觉范。工诗,系黄庭坚知己,故被列入江西诗派。著有《石门文字禅》等。分宁龙安:分宁县龙安寺。
②“月侧”句:杜甫《赠闾丘师》诗:“落月如金盆。”
③醉墨:《国史补》载唐张旭醉后作书,狂放非常,举世无双。此谓雁阵自然成“人”字,像写在天空。
④蚁穴:用南柯一梦典。
⑤社燕:《格物总论》:“燕,春社来,秋社去,故谓之社燕。
又
宋玉短墙东畔①,桃源落日西斜。浓妆下著绣帘遮。鼓笛相催清夜。 转眄惊翻长袖,低徊细踏红靴。舞余犹颤满头花。娇学男儿拜谢。
【注释】
①宋玉短墙东畔:宋玉《登徒子好色赋》言其东家之子甚美,登墙窥玉三年,而玉未许。
木兰花令
当涂解印后一日,郡中置酒,呈郭功甫①。
凌歊台上青青麦②。姑熟堂前余翰墨③。暂分一印管江山,稍为诸公分皂白。 江山依旧云空碧。昨日主人今日客。谁分宾主强惺惺,问取矶头新妇石④。
【注释】
①作于崇宁元年六月,山谷六月初九领太平州事,九日而罢。
②凌歊(xiāo)台:在当涂。《舆地纪胜》:“凌歊台在城北黄山之颠,宋孝武(刘裕)大明七年,南游登台,建离宫。”青青麦:《庄子·外物》逸诗:“青青之麦,生于陵陂。”
③姑熟:当涂古名,因流贯姑熟溪得名。
④新妇石:即望夫山。《舆地纪胜》:“在当涂县,昔人往楚,累岁不还,其妻登此山望夫,乃化为石。
又
窜易前词①
翰林本是神仙谪②。落帽风流倾座席③。坐中还有赏音人④,能岸乌纱倾大白⑤。 江山依旧云横碧。昨日主人今日客。谁分宾主强惺惺,问取矶头新妇石。
【注释】
①与上首同时作,时在当涂。
②“翰林”句:李白曾任翰林供奉。
③落帽:用孟嘉事,形容人文雅倜傥。
④赏音人:知音人。
⑤岸乌纱:随意戴官帽。岸,戴帽露额,表示态度洒脱,不拘束。大白:酒杯。《全宋词》案:“‘纱’原作‘沙’,据《能改斋漫录》卷十七改。”
又
次前韵再呈功甫①
青壶乃似壶中谪②。万象光辉森宴席。红尘闹处便休休,不是个中无皂白。 歌烦舞倦朱成碧。春草池塘凌谢客③。共君商略老生涯,归种玉田秧白石④。
【注释】
①作于前词后不久,时在当涂。
②壶中谪:谪于壶中,壶中谓酒,又是道家仙境。
③谢客:即谢灵运,梁简文章《与湘东王书》:“谢客吐言天拔,出乎自然。”
④种玉田秧白石:《搜神记》记杨伯雍居无终山,汲水为义浆,为善三年,有一人就饮,送他一斗石子,言择好地种之可以得玉,并得好妇,后果如其言。
又
庾元镇四十兄,庭坚四十年翰墨故人。庭坚假守当涂,元镇穷,不出入州县。席上作乐府长句劝酒①。
庾郎三九常安乐②。使有万钱无处著。徐熙小鸭水边花③,明月清风都占却。 朱颜老尽心如昨。万事休休休莫莫④。尊前见在不饶人,欧舞梅歌君更酌⑤。
【注释】
①作于崇宁元年六月太平州任上。庾元镇:生平待考。
②庾郎三九:《南齐书·庾杲之传》载杲之清贫自业,食惟韮葅■〈艹瀹〉韮生韮杂菜,任昉戏之曰:“谁谓庾郎贫,食鲑常有二十七种。”即谓三九。
③“徐熙”句:指徐熙之画。徐熙系南唐人,善花竹树木虫鱼之画。
④休休休莫莫:唐司空图晚年修葺濯缨亭为休休亭,楹曰休休休,又题东北楹曰:“咄咄,休休休,莫莫莫,伎俩虽多性灵恶,赖是长教闲处著,休休休,莫莫莫……”(见《旧唐书》本传)
⑤《全宋词》本词尾附:“欧、梅,当时二妓也。”
又
用前韵赠郭功甫①
少年得意从军乐。晚岁天教闲处著②。功名富贵久寒灰③,翰墨文章新讳却④。 是非不用分今昨。云月孤高公也莫。喜欢为地醉为乡,饮客不来但自酌。
【注释】
①约与前词同时作。
②“晚岁”句:参见黄庭坚《木兰花令》“庾郎三九常安乐”。
③寒灰:心死。杜甫《喜达行在所》诗:“心死逐寒灰。”
④讳却:回避。
品令
茶词
凤舞团团饼①。恨分破,教孤令②。金渠体净,只轮慢碾,玉尘光莹③。汤响松风④,早减了、二分酒病。 味浓香永。醉乡路、成佳境。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
【注释】
①“凤舞”句:谓凤团茶。
②孤令:孤零零。
③玉尘:茶毫。
④松风:参见黄庭坚《西江月》“龙焙头纲春早”。
醉蓬莱
窜易前词①
对朝云叆叇,暮雨霏微,翠峰相倚。巫峡高唐,锁楚宫佳丽②。蘸水朱门,半空霜戟,自一川都会。虏酒千杯。夷歌百啭,迫人垂泪。 人道黔南,去天尺五,望极神京,万重烟水③。悬榻相迎④,有风流千骑。荔脸红深,麝脐香满,醉舞茵歌袂。杜宇催人,声声到晓,不如归是。
【注释】
①作于绍圣二月三月,改易前首《醉蓬莱》而成。
②《全宋词》案:“‘丽’原作‘俪’,改从汲古阁本山谷词别首。”
③万重:《全宋词》案:“重”原作“种”。校本山谷词校语云:“种”应从另一阙作“重”。
④悬榻:用陈蕃敬贤礼士事。
江城子
忆别
画堂高会酒阑珊。倚栏干。霎时间。千里关山,常恨见伊难。及至而今相见了,依旧似、隔关山。 倩人传语问平安①。省愁烦。泪休弹。哭损眼儿,不似旧时单。寻得石榴双叶子,凭寄与、插云鬖②。(案此首《古今词统》卷六误作金冯延登词)
【注释】
①“倩人”句:化岑参《逢入京使》诗:“凭君传语报平安。”倩:请。
②鬖(sān):头发。
又
新来曾被眼奚搐①。不甘伏。怎拘束。似梦还真,烦乱损心曲。见面暂时还不见,看不足、惜不足。 不成欢笑不成哭。戏人目。远山蹙。有分看伊②,无分共伊宿。一贯一文跷十贯③,千不足、万不足。
【注释】
①奚搐:无端抽搐。
②分:缘分。
③跷:跷垫,即唐人用钱,每千文扣去若干,以充公库(见《事物纪原·跷垫》)。
逍遥乐
春意渐归芳草。故国佳人,千里信沉音杳。雨润烟光①,晚景澄明,极目危栏斜照。梦当年少。对尊前、上客邹枚②,小鬟燕赵。共舞雪歌尘,醉里谈笑。 花色枝枝争好。鬓丝年年渐老。如今遇风景,空瘦损,向谁道。东君幸赐与,天幕翠遮红绕。休休,醉乡岐路,华胥蓬岛。
【注释】
①《全宋词》校:“‘润’原作‘闰’,从汲古阁本《山谷词》。”
②上客邹枚:汉代邹阳、枚乘以才辩著称,被帝王奉为上宾(见《汉书》本传)。
离亭燕
次韵答廖明略见寄①
十载尊前谈笑。天禄故人年少②。可是陆沉英俊地③,看即锁窗批诏④。此处忽相逢,潦倒秃翁同调。 西顾郎官湖渺⑤。事看庾楼人小⑥。短艇绝江空怅望,寄得诗来高妙。梦去倚君傍,胡蝶归来清晓⑦。
【注释】
①约作于元祐六年,时在京师史局。廖明略,名正一,元丰二年登第并结识山谷,元祐六年充秘阁校勘,故有“十载”之句。另,《全宋词》案:“词题‘廖明略’原作‘黎功略’,据明刊《山谷先生文集》改。”
②天禄:本汉殿名,为藏典籍校书之所(见《三辅黄图》)。
③陆沉:《庄子·则阳》:“(仲尼曰)是陆沉者也,是其市南宜僚邪?”谓不离世间而隐。
④锁窗批诏:谓任秘阁校理。
⑤郎官湖:在湖北汉阳县城内。李白迁夜郎,遇故人张渭出使夏口。汉阳宰觞于江城云南湖,谓白曰:“夫子可为我标之嘉名,以传不朽。白举酒酹水,号之曰郎官湖。”
⑥庾楼:晋庾亮携僚友登临之南楼,在今江西九江,后代指英杰集会之称(见《晋书·庾亮传》)。
⑦胡蝶:指梦,用庄周梦蝶事。
归田乐引
暮雨濛阶砌。漏渐移、转添寂寞,点点心如碎。怨你又恋你。恨你惜你。毕竟教人怎生是。 前欢算未已。奈向如今愁无计。为伊聪俊,销得人憔悴①。这里诮睡里②。梦里心里。一向无言但垂泪。
【注释】
①“销得”句:柳永《凤栖梧》:“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销得人憔悴。”
②诮:同悄。睡里:《全宋词》校:“一作‘梦里’。”
又
对景还销瘦。被个人、把人调戏,我也心儿有。忆我又唤我,见我嗔我,天甚教人怎生受。 看承幸厮勾①。又是尊前眉峰皱。是人惊怪,冤我忒撋就②。拼了又舍了,定是这回休了,及至相逢又依旧。
【注释】
①厮勾:亲昵。
②撋就:温存、体贴。
归田乐令
引调得、甚近日心肠不恋家。宁宁地、思量他,思量他。两情各自肯,甚忙咱。意思里、莫是赚人沙①。噷奴真个嘚②、共人嘚。
【注释】
①赚:骗。
②噷(xīn):吻。嘚:字书无此字。当同“得”。
望远行
勾尉有所眄,为太守所猜。兼此生有所爱,住马湖。马湖出丁香核荔枝,常以遗生。故戏及之①。
自见来,虚过却、好时好日。这訑尿粘腻得处煞是律②。据眼前言定,也有十分七八。冤我无心除告佛。 管人闲底,且放我快活嘚。便索些别茶祇待③,又怎不遇偎花映月。且与一班半点,只怕你没丁香核。
【注释】
①作于戎州任上。勾尉:负责拘捕人犯的小吏。马湖:在四川雷波县。距戎州不远。
②訑尿粘腻处:指荔枝产地。律:佛家戒口嗜之欲。
③祇待:安静等待。
鼓笛令
戏咏打揭①
酒阑命友闲为戏。打揭儿、非常惬意。各自输赢只赌是。赏罚采、分明须记②。 小五出来无事。却跋翻和九底。若要十一花下死。管十三、不如十二。
【注释】
①打揭:以双六为戏具的博戏。
②采:事。《尚书·尧典》:“畴咨,若予采。”传曰:“采,事也。”
又
宝犀未解心先透①。恼杀人、远山微皱。意淡言疏情最厚。枉教作,著行官柳。 小雨勒花时候②。抱琵琶、为谁清瘦。翡翠金笼思珍偶。忽拚与、山鸡僝僽③。
【注释】
①宝犀:犀角灵犀。
②勒花:抑住开花。欧阳修《初春》诗:“余寒尚勒花。”
③僝僽(chánchóu):嗔怪。
又
见来两个宁宁地①。眼厮打、过如拳踢。恰得尝些香甜底。苦杀人、遭谁调戏。 腊月望州坡上地。冻著你、影■〈身差〉村鬼。你但那些一处睡。烧沙糖、管好滋味。
【注释】
①宁宁:娴静。
又
见来便觉情于我。厮守着、新来好过。人道他家有婆婆。与一口、管教■〈尸外豕內〉磨①。 副靖传语木大②。鼓儿里、且打一和。更有些儿得处啰。烧沙糖、香药添和。
【注释】
①■〈尸外豕內〉(dū)磨:坐立不安貌。
②副靖:副净,宋杂剧中的角色。木大,亦杂剧角色。
好女儿①
春去几时还。问桃李无言。燕子归栖风劲,梨雪乱西园②。 唯有月婵娟。似人人、难近如天。愿教清影常相见,更乞取团圆。
【注释】
①作于元祐年间,时在史局。
②梨雪:梨花如雪。柳贯《寒食始见杏花》诗:“故园梨雪想缤纷。”西园:京师西郊的一个高雅园林,又名西池。《王直方诗话》:“元祐中诸公,以上巳会西池。”
又
粉泪一行行。啼破晓来妆。懒击酥胸罗带,羞见绣鸳鸯。 拟待不思量,怎奈向、目下恓惶①。假饶来后②,教人见了,却去何妨。
【注释】
①恓惶:匆遽不安貌。
②假饶:纵使、即使。
采桑子①
虚堂密候参同火②,梨枣枝繁。深锁三关③。不要樊姬与小蛮④。 遥知风雨更阑夜,犹梦巫山。浓丽清闲。晓镜新梳十二鬟⑤。
【注释】
①作于路四川至贬所。参下首“万里投荒”句。
②虚堂:空堂。参同火:参验同心。火,《正宇通》:“心,火藏也。”
③三关:口、手、足三大生命部分。《黄帝内景经·三关章》:“三关之内精气深。”
④樊姬、小蛮:代指美女。《云溪友议》:“居易有妓樊
⑤十二鬟:指巫山十二峰。唐人令狐楚纂御览诗录李端《巫山高》:“巫山十二峰,尽在碧虚中。”
又
投荒万里无归路①,雪点鬓繁。度鬼门关。已拚儿童作楚蛮②。 黄云苦竹啼归去③,绕荔枝山。蓬户身闲。歌板谁家教小鬟。
【注释】
①投荒万里:参见黄庭坚《醉蓬莱》“对朝云叆叇”。
②“已拚”句:谓可能世为蜀人。
③黄云: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风悲黄云起。”
又
樱桃着子如红豆①,不管春归。闻道开时。蜂惹香须蝶惹衣。 楼台灯火明珠翠,酒恋歌迷。醉玉东西②。少个人人暖被携③。
【注释】
①著子:长出果子。
②玉东西:酒杯,山峪《次韵吉老》:“佳人斗南北,酒杯玉东西。”史容注:“酒杯名。”
③人人:指称亲昵者。
又
城南城北看桃李。依倚年华。杨柳藏鸦①。又是无言飐落花②。 春风一面长含笑,偷顾羞遮。分付谁家,把酒花前试问他。
【注释】
①杨柳藏鸦:杨柳繁茂阴蔽。梁武帝《金乐歌》诗:“槐花欲覆井,杨柳正藏鸦。”
②飐(zhǎn):吹动。
丑奴儿
济楚好得些①。憔悴损、都是因它。那回得句闲言语,傍人尽道,你管又还鬼那人唦②。 得过口儿嘛。直勾得、风了自家③。是即好意也毒害,你还甜杀人了,怎生申报孩儿。
【注释】
①济楚:美妙。柳永《木兰花》:“心娘自小能歌舞,举意动容皆济楚。”
②鬼:怕。《翻译名义集》:“婆沙云:鬼者,畏也。”
③风:疯。
菩萨蛮
淹泊平山堂。寒食节,固陵录事参军表弟周元固惠酒,为作此词①。
细腰宫外清明雨②。云阳台上烟如缕③。云雨暗巫山。流人殊未还④。 阿谁知此意。解遣双壶至。不是白头新。周郎旧可人。
【注释】
①约作于贬谪黔州之后。周元固:生平待考。
②细腰宫:楚王宫,《晏子·外编》:“楚灵王好细腰,而国多饿人。”
③“云阳”句:参见黄庭坚《减字木兰花》“襄王梦里”。
④流人:贬窜之人。
鹧鸪天
重九日集句
塞雁初来秋影寒。霜林风过叶声干①。龙山落帽千年事②,我对西风犹整冠③。 兰委佩,菊堪餐④。人情时事半悲欢。但将酩酊酬佳节,更把茱萸仔细看⑤。
【注释】
①干:干枯。
②龙山落帽:参见黄庭坚《定风波》“自断此生休问天”。
③整冠:杜甫《九日兰田崔氏庄》:“笑倩傍人为整冠。”
④兰委佩,菊堪餐:《离骚》:“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夕餐秋菊之落英。”
⑤“更把”句:杜甫《九日兰田崔氏庄》:“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又
节去蜂愁蝶不知。晓庭环绕折残枝。自然今日人心别,未必秋香一夜衰。 无闲事,即芳期①。菊花须插满头归。宜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送落晖②。
【注释】
①芳期:花开的季节。
②“菊花”三句:均用杜牧《九日齐山登高》诗句。
又
闻说君家有翠娥。施朱施粉总嫌多①。背人语处藏珠履,觑得羞时整玉梭②。 拖远岫,压横波③。何时传酒更传歌。为君写就《黄庭》了,不要山阴道士鹅④。
【注释】
①“施朱”句:宋玉《登徒子好色赋》:“施朱则太红、著粉则太白。”
②觑(qù):伺视。
③远岫:指远山眉。横波:目斜视。《文选·傅毅舞赋》:“目流涕而横波。”
④“为君”二句:反用王羲之写经换鹅之事。《晋书·王羲之传》载山阴道士养好鹅,羲之固求购,道士曰:“为写《道德经》,当举群鹅相赠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黄庭》:道经名。
少年心
对景惹起愁闷。染相思、病成方寸。是阿谁先有意,阿谁薄幸①。斗顿恁、少喜多嗔②。 合下休传音问。你有我、我无你分。似合欢桃核,真堪人恨。心儿里、有两个人人。
【注释】
①薄幸:轻薄。
②斗顿恁:突然这样。
又
添字
心里人人,暂不见、霎时难过。天生你要憔悴我。把心头从前鬼,著手摩挲。抖擞了、百病销磨。 见说那厮脾鳖热①。大不成我便与拆破。待来时、鬲上与厮噷则个②。温存着、且教推磨。
【注释】
①脾鳖:憋气。
②鬲上:谓席上。
点绛唇①
几日无书,举头欲问西来燕。世情梦幻。复作如斯观。 自叹人生,分合常相半。戎虽远②。念中相见。不托鱼和雁③。
【注释】
①当作于贬谪戎州之后。
②戎:戎州。
③鱼和雁:代指信。
又
罗带双垂,妙香长恁携纤手。半妆红豆①。各自相思瘦。 闻道伊家,终日眉儿皱。不能勾。泪珠轻溜。裛损揉蓝袖。
【注释】
①红豆: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南乡子
重阳日宜州城楼宴集即席作①
诸将说封侯。短笛长歌独倚楼。万事尽随风雨去,休休。戏马台南金络头②。 催酒莫迟留。酒味今秋似去秋。花向老人头上笑,羞羞③。白发篸花不解愁。
【注释】
①作于宜州谪所。山谷于崇宁三年夏至宜,次年九月卅日卒。《全宋词》案:“‘宜’原作‘宣’,据《道山清话》所载本事改。”
②戏马台:又称项羽掠马台,在今徐州市。
③“花向”句:苏轼《吉祥寺赏牡丹》:“人老簪花不自羞,花应羞上老人头。”
南歌子
槐绿低窗暗,榴红照眼明。玉人邀我少留行。无奈一帆烟雨、画船轻。 柳叶随歌皱,梨花与泪倾。别时不似见时情。今夜月明江上、酒初醒。
更漏子
体妖娆,鬟婀娜。玉甲银筝照座①。危柱促②,曲声残。王孙带笑看。 休休休,莫莫莫③。愁拨个丝中索。了了了,玄玄玄④。山僧无碗禅。
【注释】
①玉甲:弹筝时套在指上的玉制拨子。
②柱:乐器上的弦枕木。
③休休休,莫莫莫:参见黄庭坚《木兰花令》“庾郎三九常安乐”。
④了了了:洞达。玄玄玄:玄而又玄。
好事近
汤词
歌罢酒阑时,潇洒座中风色。主礼到君须尽,奈宾朋南北。 暂时分散总寻常,难堪久离拆。不似建溪春草①,解留连佳客。
【注释】
①建溪:即闽江,在福建。春草:茶。
又
太平州小妓杨姝弹琴送酒①
一弄醒心弦,情在两山斜叠。弹到古人愁处,有真珠承睫②。 使君来去本无心,休泪界红颊。自恨老来憎酒,负十分金叶。
【注释】
①作于崇宁元年六、七月,时在太平州。
②真珠承睫:垂泪。
又
不见片时霎,魂梦镇相随著。因甚近新无据,误窃香深约①。 思量模样忔憎儿②,恶又怎生恶。终待共伊相见,与佯佯奚落。
【注释】
①窃香深约:私情约会。
②忔(qì)憎:厌恨、可爱的反语。
喝火令
见晚情如旧,交疏分已深。舞时歌处动人心。烟水数年魂梦,无处可追寻。 昨夜灯前见,重题汉上襟①。便愁云雨又难寻。晓也星稀,晓也月西沉。晓也雁行低度,不会寄芳音。
【注释】
①重题汉上襟:《汉上题襟集》十卷,收温庭筠、段成式、余知古等人唱和诗。
留春令
江南一雁横秋水①。叹咫尺、断行千里。回纹机上字纵横②,欲寄远、凭谁是。 谢客池塘春都未③。微微动,短墙桃李。半阴才暖却清寒,是瘦损、人天气。
【注释】
①“江南”句:杜牧《九日齐山登高》:“江涵秋水雁初飞。”
②“回纹”句:窦滔被贬流沙,其妻苏蕙织锦为回文诗,甚凄婉。
③谢客池塘:参见黄庭坚《南歌子》“诗有渊明语”。
宴桃源
书赵伯充家小姬领巾①
天气把人。落絮游丝时候。茶饭可曾忺②。镜中赢得消瘦。生受。生受③。更被养娘催绣。(案汲古阁本《山谷词》注:“一刻《淮海集》,略异。而《淮海居士长短句》及汲古阁本《淮海词》俱无此首。清王敬之本《淮海词补遗》始载之。)
【注释】
①赵伯充:生平待考。
②原注:“一本云:去岁迷藏花柳,恰恰如今时候,心绪几曾。”忺(xiān):适意。
③生受:麻烦、为难。
雪花飞①
携手青云路稳②,天声迤逦传呼③。袍笏恩章乍赐④,春满皇都。 何处难忘酒,琼花照玉壶。归袅丝梢竞醉,雪舞郊衢。
【注释】
①作于治平三年,时登第不久。
②青云:高位。扬雄《解嘲》:“当途者升青云。”
③天声:天子声威。《后汉书·窦宪传》:“振大汉之天声。”
④袍笏:官服、奏笏。恩章:恩书,即皇帝颁发升迁之诏。
下水船①
总领神仙侣②。齐到青云岐路。丹禁风微③,咫尺谛闻天语。尽荣遇。看即如龙变化,一掷灵梭风雨。 真游处。上苑寻春去④。芳草芊芊迎步。几曲笙歌,樱桃艳里欢聚。瑶觞举。回祝尧龄万万⑤,端的君恩难负。
【注释】
①与上词同时作。
②神仙侣:美好的伴侣。
③丹禁:仙宫。
④上苑:皇家园林。
⑤尧龄;犹尧年。相传尧过百岁,后以尧年指皇祚之久。晏殊《喜迁莺》:“共祝尧龄万万。”
贺圣朝①
脱霜披茜初登第②。名高得意。樱桃荣宴玉墀游③,领群仙行缀。 佳人何事轻相戏。道得之何济?君家声誉古无双,且均平居二。
【注释】
①与上词同时作。
②脱霜披茜:释白袍,穿官服。茜:绛红色,官服色。
③玉墀:对台阶的美称。
青玉案
至宜州次韵上酬七兄①
烟中一线来时路。极目送、归鸿去。第四阳关云不度②。山胡新啭③,子规言语。正在人愁处。 忧能损性休朝暮。忆我当年醉时句④。渡水穿云心已许。暮年光景,小轩南浦,同卷西山雨⑤。
【注释】
①作于崇宁三年,时刚至宜州贬所。此词答大兄黄元明永州送别所寄词《青玉案·和贺方回韵,送山谷贬宜州》。
②第四阳关:《阳关》第四声,苏轼《仇池笔记》:“旧传《阳关三叠》,今歌者每句再叠而已,若通一首,又是四叠。”此指贬窜边地。
③山胡:鸟名,苏轼《涪州得山胡》诗自注:“山胡,善鸣,出黔中。”
④原注:“旧诗云:‘我自只知常日醉,满川风月替人愁。’”
⑤“小轩”二句:王勃《滕王阁诗》:“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沁园春
把我身心,为伊烦恼,算天便知。恨一回相见,百方做计①,未能偎倚,早觅东西。镜里拈花,水中捉月,觑着无由得近伊。添憔悴,镇花销翠减②,玉瘦香肌。 奴儿。又有行期。你去即无妨我共谁。向眼前常见,心犹未足,怎生禁得,真个分离。地角天涯,我随君去。掘井为盟无改移③。君须是,做些儿相度④,莫待临时。
【注释】
①做计:算计。
②镇:常、总。
③掘井为誓:发盟有为。《孟子·尽心上》:“有为者,譬如掘井。”
④相度:观察、考虑。
千秋岁
少游得谪,尝梦中作词云:“醉卧古藤阴下,了不知南北。”竟以元符庚辰死于藤州光华亭上。崇宁甲申,庭坚窜宜州,道过衡阳,览其遗墨,始追和其千秋岁词①。
苑边花外。记得同朝退②。飞骑轧,鸣珂碎③。齐歌云绕扇,赵舞风回带。严鼓断④,杯盘狼藉犹相对。 洒泪谁能会。醉卧藤阴盖。人已去,词空在。兔园高宴悄,虎观英游改⑤。重感慨,波涛万顷珠沉海。(案此首别又见《晁补之琴趣外篇》卷二)
【注释】
①作于崇宁三年春,时途经衡阳。秦观以绍圣党籍放彬、横、雷三州,后放还,行至藤州卒,时元符三年八月。秦词为《千秋岁·谪虔州日作》。
②同朝退:元祐初,二人俱居官京师。
③鸣珂:马勒饰品。
④严鼓:急促的鼓点,此指京城六街宵禁之鼓。
⑤兔园:汉梁孝王华美的苑囿(见葛洪《西京杂记》)。虎观:汉白虎观,汉章帝曾与群臣议经于此,此代指国史馆。秦观曾为太学博士、秘书省正字兼国史编修官,山谷亦在国史馆。
又
世间好事,恰恁厮当对①。乍夜永,凉天气。雨稀帘外滴,香篆盘中字②。长入梦,如今见也分明是。 欢极娇无力,玉软花攲坠。钗罥袖,云堆臂。灯斜明媚眼③,汗浃瞢腾醉④。奴奴睡,奴奴睡也奴奴睡。(案此首别又误作贺铸词,见《词的》卷三。)
【注释】
①恁:这般。厮:相。
②“香篆”句:香名,其文准十二辰,能燃一昼夜。
③《全宋词》案:“‘眼’原作‘瞢’,据《古今词统》卷十所误引之贺铸词改。”
④瞢腾:晕乎乎。
河传
有士大夫家歌秦少游“瘦杀人、天不管”之曲。以好字易瘦字,戏为之作①。
心情老懒。对歌对舞,犹是当时眼。巧笑靓妆,近我衰容华鬓。似扶著、卖卜算。 思量好个当年见。催酒催更,只怕归期短。饮散灯稀,背锁落花深院。好杀人、天不管。
【注释】
①作于绍圣三年之后。秦观《河传·恨眉醉眼》各本俱作“闷损人、天不管”。
望江东
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思量只有梦来去,更不怕、江阑住①。 灯前写了书无数。算没个、人传与。直饶寻得雁分付②。又还是、秋将暮。
【注释】
①阑:通拦。
②直饶:即使。桃源忆故人碧天露洗春容净。淡月晓收残晕。花上密烟飘尽。花底莺声嫩。 云归楚峡厌厌困①。两点遥山新恨②。和泪暗弹红粉。生怕人来问。
【注释】
①云归楚峡:暗用巫山之云典。厌厌:精神不振貌。
②遥山:即远山眉。
卜算子
要见不得见,要近不得近。试问得君多少怜,管不解、多于恨。 禁止不得泪,忍管不得闷。天上人间有底愁①,向个里、都谙尽②。
【注释】
①底:何。
②个里:这里。谙:熟悉。
蝶恋花①
海角芳菲留不住。笔下风生,吹入青云去。仙籍有名天赐与②。致君事业安排取③。 要识世间平坦路。当使人人,各有安身处。黑发便逢尧舜主。笑人白首耕南亩④。
【注释】
①约作于进士及第后不久。
②仙籍:进士题名录。
③致君事业:杜甫《奉赠韦左丞相二十韵》:“致君尧舜上。”
④南亩:农田。《诗经·豳风·七月》:“彼南亩。”
浣溪沙
飞鹊台前晕翠娥。千金新买帝青螺①。最难如意为情多。 几处泪痕留醉袖,一春愁思近横波②。远山低尽不成歌③。(案此首别又见晏几道《小山词》)
【注释】
①帝青;梵语,珠宝名。《玄应音义》:“帝青,梵宫因陀罗尼罗目多,是帝释宝,亦作青色,以其最胜,故称帝释青。目多,此云珠,以此宝为珠也。”
②横波:目。李白《长相思》:“昔时横波目,今作流泪泉。”
③远山:指眉。
又
一叶扁舟卷画帘。老妻学饮伴清谈①。人传诗句满江南。 林下猿垂窥涤砚,岩前鹿卧看收帆。杜鹃声乱水如环。
【注释】
①老妻:妻子。杜甫《江村》诗:“老妻车纸为棋局。”
诉衷情①
小桃灼灼柳鬖鬖②。春色满江南。雨晴风暖烟淡,天气正醺酣③。 山泼黛,水挼蓝④。翠相搀。歌楼酒旆,故故招人⑤,权典青衫。
【注释】
①约与上词同时作。
②“小桃”句:韦庄《古离别》:“晴烟漠漠柳鬖鬖。”鬖鬖:下垂貌。
③熏酣:陶醉。
④挼(ruó):揉挲。
⑤故故:特意,故意。
又
旋揎玉指着红靴①。宛宛斗弯讹②。天然自有殊态,供愁黛、不须多。 分远岫、压横波。妙难过。自欹枕处,独倚栏时,不奈颦何。
【注释】
①揎(xuān):捋袖露臂。
②“宛宛”句:谓眉弯秀美。弯讹即弯蛾,眉。温庭筠《江南曲》:“横波巧能笑,弯蛾不识愁。
又
珠帘绣幕卷轻霜。呵手试梅妆①。都缘自有离恨,故画作、远山长。 思往事,惜流光,恨难忘。未歌先敛,欲笑还颦,最断人肠。(案此首别又作欧阳修词,见《近体乐府》卷一。)
【注释】
①梅妆:起始于奉阳公主的一种脸部化妆法。
昼夜乐
夜深记得临歧语①。说花时、归来去②。教人每日思量,到处与谁分付。其奈冤家无定据③。约云朝、又还雨暮。将泪入鸳衾,总不成行步。 元来也解知思虑。一封书、深相许。情知玉帐堪欢,为向金门进取④。直待腰金拖紫后,有夫人、县君相与⑤。争奈会分疏,没嫌伊门路⑥。
【注释】
①临歧:分别。
②去:语助词。
③定据:定准。
④金门:金马门,汉未央官前有铜马故曰金马门。《史记·东方朔传》:“金马门者,宦者署门也。”后遂代指官署。
⑤腰金:腰系金印。拖紫:《文选·扬雄·解嘲》:“纡青拖紫,朱丹其毂。”注:“良曰:拖,服也;青,紫皆贵者服饰也。”有夫人、县君相与:为官者母、妻均可封赠夫人、县君之号。
⑥嫌:接近。《吕氏春秋·贵直》:“出若言非平论也,将以救败也,固嫌于危。”注:“嫌,犹近也。”
一落索
谁道秋来烟景素。任游人不顾。一番时态一番新,到得意,皆欢慕。 紫萸黄菊繁华处。对风庭月露。愁来即便去寻芳,更作甚、悲秋赋①。(以上八十九首见明弘治刻嘉靖修本《豫章黄先生词》)
【注释】
①悲秋赋:宋玉《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因秋伤感。
满庭芳
雪中戏呈友人
风力驱寒,云容呈瑞,晓来到处花飞。遍装琼树,春意到南枝。便是渔蓑旧画,纶竿重、横玉低垂①。今宵里,香闺邃馆,幽赏事偏宜。 风流,金马客②,歌鬟醉拥,乌帽斜欹。问人间何处,鹏运天池③。且共周郎按曲,音微误、首已先回④。同心事,丹山路稳,长伴彩鸾归。(汲古阁本《山谷词》)(案此首别又见赵长卿《惜香乐府》卷八,疑非黄庭坚作,而汲古阁本《山谷词》误收,姑编于此。)
【注释】
①纶:钓丝。横玉:玉笛。
②金马客:指官员。
③鹏运天池:谓官运亨通。《庄子·逍遥游》谓鹏海运至于南冥(天池)。
④周郎;三国东吴大将周瑜。《三国志·吴书·周瑜传》:“瑜少精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唐人李端《听筝》诗:“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且共”三句用李端诗意。
西江月
用惠洪韵
细细风清撼竹,迟迟日暖开花①。香帏深卧醉人家。媚语娇声娅姹②。 姹娅声娇语媚,家人醉卧深帏。香花开暖日迟迟。竹撼清风细细。(《回文类聚》卷四)
【注释】
①迟迟:《诗经·豳风·七月》:“春日迟迟。”
②娅姹(yàchà):象声词。王安石《黄鹂》诗:“娅姹不知缘底事,背人飞过北山前。”
失调名
直须把、茱萸遍插,看满座、细嗅清香。(《岁时广记》卷三十四)
好事近
橄榄
潇洒荐冰盘,满座暗惊香集。久后一般风味,问几人知得。 画堂饮散已归来,清润转更惜。留取酒醒时候,助茗瓯春色。(《全芳备祖》后集四“橄榄”门)
瑞鹤仙①
环滁皆山也②。望蔚然深秀,琅玡山也③。山行六七里,有翼然泉上④,醉翁亭也。翁之乐也。得之心,寓之酒也。更野芳佳木,风高日出,景无穷也。 游也。山肴野蔌⑤,酒冽泉香,沸筹觥也。太守醉也。喧哗众宾欢也。况宴酣之乐,非丝非竹⑥,太守乐其乐也。问当时、太守为谁,醉翁是也。(《诗人玉屑》卷二十一)
【注释】
①此撮取欧阳修《醉翁亭记》文句而成。
②滁:滁州,今安徽滁州市。
③琅玡山:在滁州西南。
④翼然:展翅凌空貌。
⑤山肴野蔌(sù):野味。
⑥非丝非竹:不是音乐。
蓦山溪
春晴
朝来风日,陡觉春衫便。翠柳艳明眉,戏秋千、谁家倩盼①。烟匀露洗,草色媚横塘②,平沙软。雕轮转③。行乐闻弦管。 追思年少,走马寻芳伴。一醉几缠头④,过扬州、珠帘尽卷⑤。而今老矣,花似雾中看⑥,欢喜浅。天涯远。信马归来晚。(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四)
【注释】
①倩盼:《诗经·卫风·硕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②横塘:在今苏州西南。
③雕轮:美饰之车。谢惠连《长安有狭行》诗:“帟帟雕轮驰,轩轩翠盖舒。”
④缠头:缠头彩。是歌儿舞女演出完毕之后,欣赏者赠给她们的丝帛。
⑤“过扬州”二句:杜牧《赠别二首》之一:“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⑥花似雾中看:杜甫《小寒食舟中作》:“老年花似雾中看。”
捣练子
梅凋粉,柳摇金①。微雨轻风敛陌尘。厚约深盟何处诉,除非重见那人人。(《京本通俗小说·西山一窟鬼》)(《案《花草粹编》卷一载黄庭坚捣练子:“梅凋粉,柳摇金。池塘波暖动游鳞。扇和风、初昼永。 微雨后,敛轻尘。除非重见那人人。再叙厚约深盟。”疑即此阕别传而异,附注于此,不另出。)
【注释】
①梅粉:腊梅花。柳摇金:谓柳绽黄色新芽。白居易《永丰访园中垂柳》:“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失调名
屋角数声鸦噪柳。(郑元佐新注《断肠诗集》前集卷一)
又
旧家杨柳依依绿,长锁春来庭院。(郑元佐新注《断肠诗集》前集卷九)
菩萨蛮
轻风袅断沉烟炷①。霏微尽日寒塘雨。残绣没心情。鸟啼花外声。 离愁难自制。年少乖盟誓②。寂寞掩朱门。罗衣空泪痕。(杨金本《草堂诗余》前集卷下)
【注释】
①沉烟炷(zhù):沉水香燃起的烟。
②乖:背离。
渔家傲
题船子钓滩①
荡漾生涯身已老。短蓑箬笠扁舟小。深入水云人不到。吟复笑。一轮明月长相照。 谁谓阿师来问道。一桡直与传心要②。船子踏翻才是了。波渺渺。长鲸万古无人钓。(《金山县志》卷十九)
【注释】
①船子钓滩:在华亭。船子和尚,名德诚,遂宁府人,得法于药山,至华亭,泛小舟随缘度日,故名(见《高僧传》)。
②传心要:禅宗传法,以心传心证悟法要。
瑶台第一层
阆苑归来①,因醉上、瑶台第一层②。洞天深处③,年年不夜,日日长春。万花妆烂锦,散异香,馥郁留人④。便乘兴,命玉龙吟笛,彩凤吹笙⑤。 身轻。称逢瑞景,众中先识董双成⑥。佩环声丽,舞腰袅袅⑦,浓艳腾腾。翠屏金缕枕,绣被软,梦冷槐清。乐蓬瀛⑧。愿南山同寿,北斗齐龄。(此词见《诗渊》第二十五册,引自孔凡礼《全宋词补辑》。)
【注释】
①阆苑:仙人所居之境。②瑶台:神仙居处。
③洞天:道家称仙人所居之处。
④馥郁:香气浓烈貌。
⑤彩凤吹笙:语本《书·益稷》:“箫韶九成,凤皇来仪。”形容祝寿时的情形。
⑥董双成:古代传说中西王母的侍女。
⑦袅袅:细长柔弱貌。
⑧蓬瀛:指蓬莱、瀛洲,古代传说中海上仙山。
黄庭坚词
附錄:
山谷内集三十卷外集十四卷别集二十卷詞一卷簡尺二卷年譜三卷(安徽巡撫採進本)
宋黃庭堅撰年譜二卷庭堅孫■〈田〉撰庭堅事迹具宋史文苑傳■〈田〉字子耕從學於朱子朱子於元祐諸人詆二蘇而不詆庭堅■〈田〉之故也葉夢得避暑錄話載黃元明之言曰魯直舊有詩千餘篇中歲焚三之二存者無幾故名焦尾集其後稍自喜以爲可傳故復名敝帚集晚歲復刋定止三百八篇而不克成今傳於世者尙幾千篇云云然庭堅所自定者皆已不存其存者一曰内集庭堅之甥洪炎所編卽庭堅手定之内篇所謂退聽堂本者也一曰外集李彤所編所謂邱濬藏本者也一曰别集卽■〈田〉所編所謂内閣抄出宋蜀人所獻本者也内集編於建炎二年别集編於淳熙九年年譜則編於慶元五年葢外集繼内集而編别集繼内外兩集而編年譜繼别集而編獨李彤之編外集未著年月然考外集第十四卷送鄧愼思歸長沙詩愼字空格注云今上御名是外集亦編於孝宗時也三集皆合詩文同編後人注釋則惟取其詩任淵所注之内集卽洪炎所編之内集史容所注之外集則與李彤所編次第已多有不同而李彤編外集之大意猶稍見於史注第一卷溪上吟題下惟史季温所注之别集則與■〈田〉所編别集大有搘拄此則原本與注本不可相無者矣又觀外集第十一卷以下四卷詩凡四百有奇皆庭堅晚年刪去而李彤附載入者此則任史三注本皆未之有庭堅之詩得此而後全又其中有與年諸相應者■〈田〉編年譜時皆一一分注某年某事之次而今但据三集撿其目則年譜有而本集無故此四卷尢不可廢也■〈田〉之年譜專爲考證詩文集而作故刻全集必當兼刻年譜而近日刻本則或刪節年譜或刪併卷次或移易分類以就各體或專刻一集而不及其全此本刻於明嘉靖中前有蜀人徐岱序尙爲不失宋本之遺非外間他刻所及焉(四庫全書總目·集部·别集類)
山谷内集注二十卷外集注七卷(兩淮鹽政採進本)别集注二卷(編修翁方綱家藏本)
宋任淵史容史季温所注黃庭堅詩也任淵所注者内集史容所注者外集其别集則容之孫季温所補以成完書内集一稱正集其又稱前集者葢内集編次成書在外集之前故注家相承謂内集爲前集耳外集之詩起嘉祐六年辛丑庭堅時年十七而内集之詩起元豐元年戊午庭堅時年三十四故外集諸詩轉在内集之前黃■〈田〉所編庭堅年諸云山谷以史事待罪陳留偶自編退聽堂詩初無意盡去少作胡直孺少汲建炎初帥洪井類山谷詩文爲豫章集命汝陽朱敦孺山房李彤編集而洪炎玉父專其事遂以退聽爲斷史容外集序亦云山谷自言欲倣莊周分其詩文爲内外篇意固有在非欲去此取彼也譜又云洪氏舊編以古風二篇爲首今任淵注本亦云東坡報山谷書推重此二詩故置諸篇首是任淵所注内集卽洪炎編次之本史季温外集跋云細考出處歲月别行詮次不復以舊集古律詩爲拘則所謂外集者巳非復原次再考李彤外集跋云彤聞山谷自巴陵取道通城入黃龍山爲淸禪師遍閱南昌集自有去取仍改定舊句彤後得本用以是正其言非予詩者五十餘篇彤亦嘗見於他人集中輒已除去又云前集内木之彬彬諸篇皆山谷晚年刪去其去取據此而巳然季温跋稱其大父爲増注考訂在嘉定戊辰後又近十年則上距庭堅之殁已百有十年而外集原本卷次至是始經史容更定則所謂外集者並非庭堅自刪之本矣然則是三集者皆賴注本以傳耳趙與旹賓退錄嘗論淵注送舅氏野夫之宣城詩不得春網琴高出典然注本之善不在字句之細瑣而在於考核出處時事任注内集史注外集其大綱皆系於目錄每條之下使讀者考其歲月知其遭際因以推求作詩之本旨此斷非數百年後以意編年者所能爲何可輕也外集有嘉定元年晉陵錢文子序而内集鄱陽許尹序世傳抄本皆佚之惟劉壎水雲村冺稿載其大畧目錄亦多殘缺此本獨有尹序全文且三集目錄犁然皆具可與注相表裏是亦足爲希覯矣淵字子淵蜀之新津人紹興元年乙丑以文藝類試有司第一仕至潼川憲其稱天社者新津山名也容字公儀號薌室居士靑衣人仕至太中大夫其孫季温字子威舉進士寶祐中官祕書少監淵又嘗撰山谷精華錄詩賦銘贊六卷雜文二卷自序謂節其要而注之然原本已佚今所傳者出明人僞託獨此注則昔人謂獨爲其難者與史氏二注本藝林寶傳無異辭焉(四庫全書總目·集部·别集類)
山谷刀筆二十卷(編修汪如藻家藏本)
宋黃庭堅撰庭堅全集已著錄此乃所著尺牘也以年爲次自初仕至館職四卷居憂時三卷在黔州三卷戎州七卷荆渚二卷宜州一卷皆於全集中摘出別行者然是編向有宋槧本非後人所爲考宋史藝文志楊億亦以刀筆別行葢當時風氣有此一體云(四庫全書總目·集部·別集類存目)
山谷詞一卷(江蘇巡撫採進本)
宋黃庭堅撰庭堅有山谷集已著錄此其別行之本也宋史藝文志載庭堅樂府二卷書錄解題則載山谷詞一卷蓋宋代傳刻已合併之矣陳振孫於晁无咎詞條下引補之語曰今代詞手惟秦七黃九他人不能及也於此集條下又引補之語曰魯直間作小詞固高妙然不是當行家語自是著腔子唱好詩二說自相矛盾考秦七黃九語在後山詩話中乃陳師道撰殆振孫誤記歟今觀其詞如沁園春望遠行千秋歲第二首江城子第二首兩同心第二首第三首少年心第一首第二首醜奴兒第二首鼓笛令四首好事近第三首皆褻諢不可名狀至於鼓笛令第三首之用■〈身差〉字第四首之用■〈尸外豖內〉字皆字書所不載尤不可解不止補之所云不當行已也顧其佳者則妙脫蹊徑迥出慧心補之著腔好詩之說頗爲近之師道以配秦觀殆非定論觀其兩同心第二首與第三首玉樓春詞第一首與第二首醉蓬萊第一首與第二首皆改本與初本並存則當時以其名重片紙隻字皆一槩收拾美惡雜陳故至於是是固宜分別觀之矣陸游老學庵筆記辨其念奴嬌詞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愛聽臨風笛句俗本不知其用蜀中方音改笛爲曲以叶韻今考此本仍作笛字則猶舊本之未經竄亂者矣(四庫全書總目·集部·詞曲類)
山谷集十一卷 外集十一卷 别集二卷
陳氏曰黄庭堅魯直撰江西所刻詩派即豫章前後集中詩也别集者慶元中莆田黄汝嘉増刻(四庫全書·史部·政書類·通制之屬·文獻通考卷二百四十四)
山谷編年詩集三十卷 年譜二卷
陳氏曰山谷詩文其甥洪氏兄弟所編斷自進徳堂以後今外集所載數卷有晚年刪去者故任子淵所註亦惟取前集而已監丞黄■〈田〉子耕者其諸孫也即會稡别集復盡取其平生詩以嵗月次第編録且為之譜今刋板括蒼(四庫全書·史部·政書類·通制之屬·文獻通考卷二百四十四)
山谷詞
一卷陳氏曰黃太史庭堅撰鼂無咎言魯直間作小詞固高妙然不是當家語自是著腔子唱好詩(四庫全書·史部·政書類·通制之屬·文獻通考卷二百四十六)
山谷集三十卷外集十一卷别集二卷(案宋史藝文志外集作十四卷)
黄庭堅魯直撰江西所刻詩派即豫章前後集中詩也别集者慶元中莆田黄汝嘉增刻(四庫全書·史部·目錄類·經籍之屬·直齋書錄解題卷二十)
山谷編年詩集三十卷年譜二卷
山谷詩文其甥洪氏兄弟所編斷自進德堂以後今外集所載數卷有晚年刪去者故任子淵所注亦惟取前集而已監丞黄■〈田〉子耕者其諸孫也既會稡别集復盡取其平生詩以歲月次第編錄且為之譜今刋板括蒼青城史容儀甫近注外集外集者謂山谷曾欲以前後倣莊子為内外也(四庫全書·史部·目錄類·經籍之屬·直齋書錄解題卷二十)
山谷詞一卷
黄太史庭堅撰(四庫全書·史部·目錄類·經籍之屬·直齋書錄解題卷二十一)
黄庭堅字魯直洪州分寜人也幼警悟從舅李常見之以為一日千里舉進士為葉縣尉又為大名府國子監教授初蘇軾見庭堅詩於孫覺之坐上異之後過李常于濟南見其詩文以為超逸絕塵獨立萬物之表者由是名聲始震知太和縣又監徳安鎮召為校書郎為神宗實録檢討官集賢校理逾年為著作郎母喪服除除祕書丞提點明道宫紹聖初議者以實録多誣失實責涪州别駕黔州安置以親嫌移戎州監鄂州稅僉判寜國軍知舒州召為吏部員外郎丐郡得知太平州提點玉隆觀初庭堅嘗作荆南承天院記部使者觀望宰相趙挺之意以庭堅有幸災之言坐除名編管宣州卒年六十一始庭堅與秦觀張耒晁補之皆游蘇軾之門號四學士而庭堅於文章特長於詩獨江西君子以庭堅配蘇軾謂之蘇黄云(四庫全書·史部·別史類·東都事略卷一百十六)
黄庭堅字魯直分寧人徽宗朝知舒州以徳化民不事箠楚愛山谷寺林泉之勝築精舍於傍自號山谷道人(安慶府志)(四庫全書·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江南通志卷一百十六)
黄庭堅字魯直洪州分寧人幼警悟從舅李常見之以為一日千里舉進士為葉縣尉又為國子監教授初蘇軾見庭堅詩於孫覺之坐上異之後過李常於濟南見其詩文以為超逸絶塵獨立萬物之表者由是名聲始震知太和縣又監徳安鎮召為校書郎為神宗實録檢討官逾年為著作郎母喪服除除祕書丞提點明道宫紹聖初議者以實録多誣失實責涪州别駕黔州安置以親嫌移戎州監鄂州税僉判寧國軍知舒州召為吏部員外郎丐郡得知太平州庭堅嘗作荆南承天院記部使者觀望宰相趙挺之意以庭堅有幸災言坐除名編管宜州卒年六十一始庭堅與秦觀張耒晁補之皆游蘇軾之門號四學士庭堅特長於詩江西詩派祖庭堅世以配蘇軾稱蘇黄云(東都事畧)(四庫全書·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江西通志卷六十六)
黄庭堅字魯直洪州分寧人神宗時調葉縣尉居官有守王安石薦於朝進充館職(四庫全書·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河南通志卷五十六)
黄庭堅字魯直分寧人嘗寓襄垣有像贊及薄酒醜婦歌石刻士人至今寳重之(四庫全書·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山西通志卷一百四十七)
黄庭堅字魯直洪州分宜人舉進士調葉縣尉蘇軾見其詩文以為超軼絶塵由是聲名始震知太和縣歴國史編修官章惇蔡卞與其黨論實録多誣貶涪州别駕黔州安置忌者不欲其處善地遂移戎州蜀士從之講學不倦徽宗即位起監鄂州税辭不行復知太平州罷主管玉龍觀嘗與趙挺之有隙挺之執政轉運判官陳舉承風旨上其所作荆南承天院記指為幸災除名羈管宜州三年徙永州與蒋偉相友善時庭堅名在黨籍中士夫畏禍不敢徃還偉日陪杖履次年庭堅召還未行疾革偉徃見庭堅大喜曰身後事委君矣及卒偉為棺殮送歸時年六十有一(舊志)(四庫全書·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廣西通志卷八十六)
黄庭堅字魯直分寧人以覊管冝州過桂見諸山驚嘆竒絶遂賦之詩云桂嶺環城如雁蕩平地蒼山忽嵯峨李成不生郭熈死柰此百嶂千峰何惜庭堅是時以罪放所至督遣不得跨危峯攬飛翠如生平讀書石牛洞與徧署鳳栖巖諸石名(四庫全書·史部·地理類·山水之屬·桂勝__桂故卷七)
黄庭堅字魯直號山谷蘇子瞻見其詩文歎其獨立萬物之表舉進士為著作郎紹聖間為章惇蔡京所嫉謫涪州别駕嘗參黄龍菴晦堂語次舉孔子吾無隠乎爾請公詮釋累言俱不當意時暑退涼生秋香滿院晦堂曰聞朩犀香乎曰聞晦堂曰吾無隠乎爾公欣然領解在黔時止酒絶慾讀大藏經三年嘗曰利衰毁譽稱譏苦樂此八風於四威儀中未嘗相離雖古之元聖大智有立於八風之外者乎公有發願文曰我從昔來因癡有愛飲酒食肉增長愛渇八邪見林不得解脱今者對佛發大誓願願從今日盡未來世不復飲酒願從今日盡未來世不復食肉願我以此盡未來際根塵清淨具足十忍不由他教入一切智隨順如來於無盡衆生中現行佛事稽首如來等一痛切嘗答胡逸老書云君遂歸心於禪悦何慰如之可試看楞嚴圓覺二經反觀自己是何道理既為大丈夫須辦大丈夫事耳又與周才翁云思公窮悴守道不渝蓋古人所難也然已知求道於生死之際則世累自輕但未直下撥塵見已耳投子聰禪師海會演禪師道行髙重皆可親近若從文章之士學妄言綺語只增無明種子也(四庫全書·史部·地理類·古蹟之屬·武林梵志卷八)
黄庭堅
黄庭堅字魯直洪州分寧人舉進士熈寧初爲國子監主簿哲宗召爲校書郎徽宗即位起吏部員外郎善草書楷法亦自成一家自號山谷道人(宋史)追贈龍圖閣學士加太師謚文節
山谷云余學草書三十餘年初以周越爲師故二十年抖擻俗氣不脫晩得蘇才翁子美書觀之乃得古人筆意其後又得長史僧懐素髙閒墨蹟乃窺筆法之妙(黄山谷集)
山谷跋自書卷後云老夫病眼眚不能多作楷而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黄庭坚词-宋-黄庭坚
下一页 黄庭坚词-宋-黄庭坚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