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中国道教学研究
朱越利
国内开始把道教研究称为学,是比较晚的事。20世纪初年,国学的名称渐起,道教研究包括在国学之内,但也是偶有人略涉及。“五四”运动之后,近现代研究方法逐渐推广,研究文史哲及医学史、化学史的人遇到道教问题时,有人攻一攻“拦路虎”,有些收获。
从20世纪初到1949年,作为道教学研究的第一阶段。
1950年至1966年,是第二阶段。
内地道教学研究真正开展起来,是1977年至今二十多年的事,此为第三阶段。
第一阶段(1900-1949):筚路蓝缕
本阶段是道教学研究的初始期,多为非道教学专业的学者兼及道教学研究,论着署名160余人。从总体上看,虽然涉及到许多问题,但主要还是集中在探究《道藏》源流、道教历史和外丹术几方面。文章不多,专着也少,据粗略统计,本阶段关于道教学研究的论文约有200多篇,专着约10多部。
一、道经出版及研究
本阶段在《道藏》的出版方面卓有成就。1923年10月至1926年4月,田文烈、李盛铎、赵尔巽、康有为、张謇、董康、张元济、梁启超、钱能训、熊希龄、江朝宗、黄炎培和傅增湘等13人发起重印明版《道藏》。当时的民国总统徐世昌出俸支持此项宏举,教育总长傅增湘总理其事。用北京白云观藏本作为底本,将原本缩为石印32开本,改梵夹本为线装本,由上海涵芬楼影印。每部1120册,共印350部。此外,因《道藏》卷帙浩繁,阅读不便,《道藏辑要》亦有近千卷,不易研读,故守一子丁福保从明《道藏》、清代道书以及近人著述之中选择道书百种,分为10集,每集10种,共计148卷,编纂成一部《道藏精华录》,以方便读者。此书原版书所存不多,现有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年影印本。
对《道藏》的研究已经起步。清末宣统庚戌年孟冬,刘师培旅居白云观,披阅《道藏》,对37种道经加以勾玄提要,随笔记录,计37篇,录成一帙,名曰《读道藏记》(《国粹学报》第7卷第1-5期,1911年),是为近现代最早的《道藏》提要。该《记》又被收入《刘申叔先生遗书》第69册以及丁福保编《道藏精华录》、胡道静等主编《道藏要籍选刊》等书中。1931年,曲继皋与顾颉刚一起于青岛崂山太清宫读《道藏》,曲继皋撰成《道藏考略》(藏于天津南开大学图书馆、中央民族学院图书馆)。书中介绍了阅藏经过,简述《道藏》内容,指出摩尼经被收入《道藏》。哈佛燕京学社于30年代刊行翁独健(1906年-1986年)编《道藏子目引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9月重印)。全书分为四部分:分类引得、经名引得、撰人引得和史传引得。此书编制精审,资料详明,并且纠正了此前中、西文《道藏》工具书存在的缺点和错误,因此在很长时间内是一部适用、完备和可靠的《道藏》检索工具书。此外还有许地山着《道藏通检》等。
中华书局1949年初版印行陈国符着《道藏源流考》。
全书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三洞四辅之渊源及传授》,分别对上清经、灵宝经、三皇经、太玄经、太平经、太清经、正一经之渊源、成书、着录、类集、真伪、传授等作了深入的剖析考证,并且考察了三洞四辅经之孽乳及《道藏》分部法。
第二部分《历代道书目及道藏之纂修与镂版》,详细考证了自汉至明道教经书的编目、成藏、亡佚与重修等状况。末有附录七种为《引用传记提要》、《道藏札记》和《道学传辑佚》。此书除深研道经全藏外,还旁涉道教名山志、宫观志、佛藏传记、正史、类书、各省方志与唐以来各家文集,凡与《道藏》有关者均着力搜求。该书资料翔实,考证绵密,结论可靠,对《道藏》之形成与演变,均能溯本穷源,条分缕析,在国内外学术界影响很大。
对专经的注释、整理与考证开始。胡适《陶弘景的真诰考》(《蔡元培先生六十五岁论文集(下)》,1935年1月)、汤用彤《读太平经所见》(《国学季刊》第5卷第1期,1935年)、王国维着《长春真人西游记校注》(文展阁,1937年)都很有影响。蒙文通通过辑佚恢复了《老子成玄英疏》和《老子李荣注》,并做了一些校正考证工作,写出《校理老子成玄英疏叙录》、《辑校老子李荣注跋》和《坐忘论考》、《陈碧虚与陈抟学派--陈景元老子、庄子注校记 附陈图南学谱》等文,刊登在《图书集刊》第8期(1948年)上。王明撰《论〈太平经钞〉甲部之伪》(《史语所集刊》第18本,1948年)、《周易参同契考证》(《史语所集刊》第19本,1948年)、《老子河上公章句考》(《国立北京大学五十周年纪念论文集》第18种,1948年)、《黄庭经考》(《史语所集刊》第20本,1948年)都是很著名的。
二、道教史研究
本阶段在道教学各分支学科中,关于道教史的著作要算最多了。大家熟悉的有陈教友的《长春道教源流考》(《亚洲学术杂志》第2-4期,1921-1922年)、傅勤家的《道教史概论》(商务印书馆,1933年)、顾颉刚的《秦汉的方士与儒生》(群联出版社,1935年)、许地山的《道教史》上编(商务印书馆,1941年)、傅勤家的《中国道教史》(商务印书馆,1937年)、陈垣的《南宋初河北新道教考》(辅仁大学,1941年)、刘鉴泉的《道教征略》(《图书集刊》第7-8期,1948年)等著作。
论文也相对较多,如陈抟《战国秦汉间方士考论》(《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17本,1948年)、高梅《战国时代楚地的宗教》(《齐大月刊》第1卷第4期,1931年)、高梅《战国时代秦齐燕赵魏的宗教》(《齐大月刊》第2卷第2-3期,1931年)、吕思勉《道教起源杂考》(《齐鲁学报》1941年第2期)、陈寅恪的《天师道与滨海地域之关系》(《史语所集刊》第3卷第4期,1933年)、陈垣《李志常之卒年》(《辅仁学志》第12卷第1-2期,1943年)等论文至今仍有参考价值。除了这些具有代表性的论着外,学界名流诸如钱穆、余嘉锡、张荫麟、陈独秀、梁启超、范文澜等人,也偶尔撰文论及老子、阴阳五行、神仙方士、谶纬、先秦道家、《太平经》等。
三、道教思想与道教神学研究
研究道教思想的论着不多,皆属于初步探索。许地山《道家思想与道教》(《燕京学报》第2期,1927年)和《道教之根本思想及其对于人生的态度》(《读书季刊》第1卷第2期,1935年)认为中国一般的思想就是道教的晶体,一切都可以从其中找出来。姚从吾《金元全真教的民族思想及其对于人生的态度》(《治史杂志》1939年第2期)、《金元全真教的民族思想与救世思想》(四川青城山常道经书社,1946年)对道教思想评价很高。闻一多《道教的精神》(《闻一多全集》,开明书店,1948年)认为东汉道教有一个前身,称之为古道教。其它还有黄季刚《仙道平论》(《雅言》第1卷第2期,1914年)、余逊《早期道教之政治信念》(《辅仁学志》第12卷第1-2期,1942年)等。
民俗家们对神仙的介绍和考证文章较多。最为后人重视的是浦江清《八仙考》(《清华学报》第11卷第1期,1936年)、许道龄《玄武之起源及其蜕变考》(《史学集刊》第5集,1947年12月)、闻一多《神仙考》和《司命考》(《闻一多全集》,开明书店,1948年)等。其它还有刘澄圆《东岳庙七十六司考证》(东岳庙,1919年)、梁绳《灶神的研究》(《东方杂志》第23卷第24期,1926年)、罗香林《碧霞元君》(《民俗》第69-70期,1929年)、钱宝琮《太一考》(《燕京学报》1932年第12期)、贺次君《文昌帝君考》(《逸经》1936年第9期)、周国亭《唐道教考中之元始天尊》(《经世》第47-48合期,1939年9月)、杨《灶神考》(《汉学》1944年第1期)、程憬《泰一考》(《文史哲季刊》1944年第2卷第1期)等等。
四、道教科仪符咒研究
关于道教的斋醮科仪、符箓咒诀法术等的研究,本阶段一些道教史论着有所涉及,但尚未深入开展。于飞《重庆的道士与坛门》(《民俗》第11卷第85期,1929年)和《再谈重庆的道士与坛门》(《民俗》第11卷第85期,1929年)略谈到一些。
五、道教音乐研究
陈国符教授是近现代道教音乐理论研究的开拓者。其撰《道乐考略稿》一文,被收入《道藏源流考》(中华书局,1949年)。
六、外丹术研究
本阶段的外丹术研究属于开创和译注原着时期。20年代初,化学家王在《科学》杂志第5卷6-7期上,一连发表了《中国古代金属原质之化学》和《中国古代金属化合物之化学》两篇关于金属元素和化合物的论文,为中国炼丹术研究奠定了基础。它们构成他后来出版的《中国古代金属化学及金丹术》(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7年)一书的重要内容。王评论了儒、道、工匠三家对科技的态度和贡献,说明了外丹和内丹的类比。在讨论中国古代化学的各种金属化合物时,利用的主要是炼丹术的资料。他不但解释了很多炼丹产物,还提出了它们的化学反应式。特别值得指出的是,他报道了由张子高和张江树按照古法制备氯化亚汞的实验,这实际上已开通过实验研究炼丹术的先河。1932年,吴鲁强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戴维斯教授全文翻译了《周易参同契》(An Ancient Chinese treatise on Alchemy,Entiteled Tsan Tung Chi,Isis 18(1932),210-289.《〈参同契〉--中国古代的炼金术著作》),使得世界炼丹史上现存的第一部理论著作,为世人所知。二人还翻译了《抱朴子内篇》中的《金丹》和《黄白》两篇。戴维斯还做了许多工作。《科学》第17卷第1期又于1933年发表另一位化学家曹元宇的重要论文《中国古代金丹术的设备及方法》。曹元宇研究了十余种炼丹术文献,从中收集了大量古代炼丹仪器设备图的资料,从炼丹所用的屋室坛鼎,到蒸馏、研磨、升华、泥法等操作过程,阐明了炼丹术实践的基本规范体系。他援引《参同契》,总结出铅和汞是中国炼丹术的两翼。曹元宇在另一篇论文《葛洪以前之金丹史略》(《学艺》第14期,1935年)中,详尽研究了中国炼丹术的起源和早期炼丹书《参同契》。王、曹的研究于本世纪初在世界上掀起了一次“中国炼丹术热”.此外,劳干《中国丹砂之运用及其推演》(《史语所集刊》第7本,1938年)、薛愚《道家仙药之化学观》(《学思》第1卷第5期,1942年)、黄素封《中国炼丹术考证》(《中华医学杂志》第31期,1945年)等文进一步从医药、化学方面考察了道教的炼丹术。
七、内丹术阐释
本阶段重要的内丹人物,当属蒋维乔和陈撄宁二人。本阶段的内丹术以突出“静坐”功夫为特色,揉合佛教禅修法和近代医学科学,因而有所发展。蒋维乔(1873-1958),字竹庄,号因是子,江苏武进人。他于1914年出版《因是子静坐法》,阐发了内丹静坐之秘。1915年又撰写了《因是子静坐法续篇》,转为研究佛教止观静坐修行术。他还组织了静坐法研究团体,并翻译介绍了一些日本静坐法书籍,影响极大。陈撄宁(1880-1969),道号圆顿子,道教龙门派第十九代传人。1932年前曾用十年时间炼制外丹,此后转向专研内丹之学,着有《孙不二女功内丹次第诗注》(1926年)一书。他还着有《黄庭经讲义》(1941年)、《灵源大道歌白话注解》(1938年)等,对内丹术的研究和把内丹术发展为内丹医学新气功,用以疗病养生,作出了重要贡献。除蒋维乔、陈撄宁二人外,还有张松谷着《丹经指南》(1925年)、周述官着《增演易筋洗髓内功图说》(1930年);王竹林编有《意气功详解》(1931年);丁福宝(1874-1952),编着《丁氏医学丛书》、《道藏精华录》、《静坐法精义》等;陈乾明(1899-1971)编有《静的修养法》一书,早期强调凝视丹田,晚期主张放松;刘亚农编辑的《二十世纪伤寒论》中载有《静坐疗病法》,以内丹静坐法疗病。
八、道教医药与养生介绍
上述内丹术往往用于养生,二者有密切关系。此外,蒋维乔《老庄之养生法》(《青鹤杂志》1934年22卷16、17期)、杨静庵《道家的延寿与长生》(《古今》第3卷第18期,1943年)等对道教养生做了介绍。
九、宫观山志编纂与宫观考察
主持编修本世纪第一部宫观志《白云观志》的学者是日本学者小柳司气太(1870-1940年)。他于1921年来中国考察,曾进白云观当道士。通过实地调查和文献研究,在中国道士的帮助下,于1927年编成七卷本的《白云观志》,历史资料价值甚为宝贵。一些学者对宫观的碑刻及出土文物进行考察。黄仲琴《宋神霄玉清万寿宫碑》(《语历所周刊》第10卷第118期,1930年2月)、蔡守《宋神霄玉清万寿宫诏石考释》(《国学论衡》1936年第5期)、罗桑彭错述《北平白云观道学渊源考》(《正风半月刊》第1卷第24期、第2卷第1期、第3卷1-3期,1935年12月-1936年10月)、杨大膺《龙虎山上清宫考》(《光华大学半月刊》第5卷第3-6期,1936年12月-1937年3月)等。
陈国符撰《道馆考原》和《楼观考》二文,考证道观起源与演变以及天师道设治等,为开创之作,被收入《道藏源流考》(1949年7月,中华书局)。
十、道教文学研究
早在本世纪二、三十年代,一些学者已开始对道教经籍中富有文学色彩的作品开展研究。1929年魏应麒的《福建三神考》和1933年潘昶的《金莲仙史》两部著作,何伟1926年发表于《东方杂志》的《灶神的研究》,以及赵景琛、叶德钧、浦江清等人对于八仙故事传说的研究成果,都对道教神仙人物形象进行了分析。1935年上海邑庙翼化堂书局出版的常遵先的《吕祖诗解》,对道教神仙诗进行了搜罗、整理、探究。李长之的《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文集书店,1939年)对道教信徒的诗词及思想内容展开了文学研究。
十一、道教刊物
本阶段的道教刊物主要是《扬善》和《仙学》。《扬善》为半月刊,于1933年7月1日创刊发行,到1937年8月停刊,共出99期,是中国第一个道教养生刊物。主编陈撄宁,主办人上海翼化堂末代堂主张竹铭。《仙学》为月刊,又称《仙学月报》,于1939年1月创刊,到1941年8月停刊,共发行32期,由上海翼化堂书局出版。主编陈撄宁,创办人张竹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