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是节令名。清明这个节气的第一天是清明节。但是,在商代和西周早期,很可能只分春、秋两季;到成书于战国的《左传》中,才有了“二分二至”的说法,即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编于战国末的《吕氏春秋》明确提到的节气是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与后世完全相同的二十四节气的名称,最早见于《淮南子·天文训》。没有清明这个节气就不可能有清明节。因此,我认为清明节是到汉代才开始逐步形成的。而且,汉代的惊蛰在雨水前,清明在谷雨后(《汉书·律历志》),反映那时二十四节气尚未完全定型。
清明节的节令活动主要有踏青、折柳;扫墓、祭祖;改火、修禊;荡秋千、放风筝等。但支配这些活动的原理是什么?
先谈踏青和折柳。一般认为,这是为了迎接春天的到来。可是,清明所在的农历三月是季春之月,而不是春天开始的孟春之月。所以,我认为踏青和折柳的本意是送春,并不是迎春。我们不妨拿季冬之月的十二月作比照。据《礼记·月令》和《唐月令注》,该月的民俗活动一是“出土牛以送寒气”,一是“磔犬于门”。其意为把代表十二月的丑牛送走,又杀死属于金畜的狗,通过压制金气来扶助木气。这两项活动相辅相成,都是希望顺利地实现冬尽春兴。同样,在季春之月踏青、折柳,其内在目的也是要“以毕春气”,通过进一步“舒阳”,让节令及时过渡到夏天。踏青、折柳的关键词是“踏”和“折”,人们相信,借助这些模拟和象征性动作,就能使春天的木气成为过去,使夏天的火气旺起来。
季春之月,生气方盛,阳气发泄,勾首曲颈、缩于地下的幼苗一齐破土而出,新萌发的枝芽使劲地伸着脖子往上长。故而,这个月只能发泄布散,不能闭塞收纳。顺发宣之气而动,才能让草木和农作物生得快、长得好。而荡和放都是布散的动作。荡秋千时,秋千上坐的是象征春天的少女,女子头上又簪柳插花;放风筝时,风筝往往做成春燕,或画上艳丽的彩绘;荡开放掉的皆为春气。这样做,既为了使自然界生气充盈,又为了帮助春天在进入夏天时不出差错。由此可知,荡秋千、放风筝与踏青、折柳竟有异曲同工之效。
再谈扫墓和祭祖。清明所在的农历三月是辰月,卦象是泽天夬,即一阴五阳,阴在上。下一个月即四月,卦象已是乾为天,一阴也没有了,六爻全是阳,即盛阳所在之月。阳气太盛,灵魂是无法留在人间的,因此,在四月到来之前的清明这一天祭祖、扫墓,实带有送祖先暂回冥界的意蕴。清明后,农忙就要开始了,辛苦劳作中的农夫,可能已无暇照顾家族中的亡灵,所以才借清明之际奉上供品,不仅要让自己的先人饱餐一顿,还要带足盘缠上路。唐开元二十二年玄宗皇帝敕曰:“清明上墓,礼经无文,近代相传,浸以成俗。士庶有不合庙享者,何以表其孝思?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据此,清明扫墓、祭祖似乎是从唐朝开始的,实则来源更早。《孟子》中即有一女子的丈夫到东郭墦间向祭者求食的故事,蔡邕的《独断》记有“秦始皇出,寝起居于墓侧”,《后汉书·光武记》说,刘秀于“武建十年八月幸长安,有事十一陵,盖躬祭也”。很可能《周礼》及汉、唐礼经的规定是“墓藏而庙祭”,皇家及士大夫家族的正规祭礼也在庙中进行,但普通人家的墓祭和皇室临时性的拜墓也一直与庙祭并存。到唐代,清明墓祭愈加流行,便由皇帝颁诏,正式编入五礼。从此,墓祭不仅取得了合法地位,而且,随着宗族的解体和宗庙的毁弃,到今天实已完全取代庙祭了。
改火和修禊本是寒食和上巳节的民俗活动,寒食在清明前二日,上巳原定为三月上旬的第一个巳日,自曹魏后,固定为三月三日,因都与清明很近,所以便由混淆、交叉逐渐走向合并。寒食流行禁食与改火,太原、上党等北方地区尤甚。据范晔《后汉书》记载:周举“迁并州刺史。太原一郡,旧俗以介子推焚骸,有龙忌之禁,至其亡月,咸言神灵不乐举火”,竟终月寒食。周举乃移书于子推庙中曰:“寒食一月,老少不堪。今则三日而已。”从此,禁火的时间大大缩短。其后,魏武帝又下令废除,然终不能尽改。民间以为此风俗缘于纪念介之推,至今人多信之,细究其实,则应源自《周礼·夏官·司爟》的“四时变国火,以救时疾”,还可追溯到原始社会的钻燧取火及火种的保存,所用的原理则仍是抑阴而助阳。季春之月虽已远离冬天,但代表冬的一阴仍然存在,且居阳之上,对阳有压制作用,吃掉冷食就是要最终消灭冬天潜伏的力量,点燃新火则含有让夏天尽快兴盛之意。在欧洲,也有春天点燃篝火的习惯,常于复活节的头一天或五朔节当天举行。届时,村庄的全体居民都拿了火把分散在整个田野。远远望去,到处是移动的火光,人们彼此追逐着,横过平原,绕过山腰,走下山谷。此类活动后世已完全被宗教化了,《金枝》的作者詹·乔·弗雷泽却认为它们必定有着更古老的非宗教起源。寒食与清明合并后,每年点燃的新火又被称为清明火。唐宋时期,皇帝皆取榆柳之火,赏赐近臣、贵戚,故前蜀韦庄《长安清明》诗有“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间分白打钱”之句。至于修禊,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在流水边洗涤尘垢,一般都说意在祓除不祥,其实,个中奥秘也是希图用除旧布新的动作,通过天与人的交互感应,以促进季节的转换,顺利实现由春入夏。
现在,各地都很重视清明的节庆活动,有人还想赋予它一定的政治内容,用意当然是很好的。在这种情况下,我只讲节庆活动的原理,似乎过于学术化,不切实用。但实际上,恐怕只有厘清学术原理,才能使研究变得科学和深入,以便更好地为现实服务。我国是个农业历史十分悠久的国家,所有的节庆活动都是在农业发展过程中逐步相沿成俗的。这些活动尽管内涵不一,但都是在阳气生长的季节,多作助阳抑阴之事,在阴气生长的季节,多作助阴抑阳之事,以便促进阴阳正常的消息。古人认为,如果这样做了,就能使人与自然达成高度的和谐,四季即可顺利转换,风调雨顺,霜雪应时而降,万物也可按节气生长和收藏,从而带来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的局面。单从注重顺乎自然这一点讲,就非常值得我们反思、学习和弘扬,在不断反思中,人与自然、人与人才能真正地变得和谐起来。(作者:赵世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