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本站能运行下去,就支持下➤➤

“东坡初恋”让苏轼情诗喷薄而出

+A -A

从成都以南的眉山市区出发,入境青神县,一块大幅形象宣传牌扑面而来,蓝天白云映衬的“青神——苏东坡初恋的地方”十个红色大字,赫然夺目,同样引人留意的是牌上两行橙黄色署名:“中共青神县委、青神县人民政府(立)”。

岷江之滨的青神,笔者曾经多次到过。在此之前,同一个地方,树立的是“开明、诚信、高效的青神欢迎您”的广告语。在更早之前,这里或大或小的广告、标语是统一的中国造:招商引资、计划生育、“文革”、大炼钢铁之类。

“东坡初恋”广告牌已经树立多年,出品者是青神县委宣传部。二〇〇七年初,当该县决定设立形象广告牌后,宣传部组织一帮秀才煞费苦心,想要推陈出新,突破常规,吸引眼球。在全县公开征集广告词后,从几十条中筛选、加工,将包括“青神——苏东坡初恋的地方”在内的三条报送县委领导。各位常委细加斟酌,画圈表态,“初恋”方案脱颖而出。

让人始料不及的是,广告牌被有目的地拍照上传互联网后,热议、跟帖不断。这年五六月份,在百度可搜索到相关信息达二十余万条之多。网上“窜红”之际,其他媒体也迅速跟进,海内外近百家报纸、台相继报道。央视二套《马斌读报》对此事的关注和评论,更引起强烈反响。一时间,网上的点击量超过一千万!

骤得大名,赚到如此之多的注意力,于青神史无前例,当时在四川也属罕见。

在此之前,青神人还总为在外地常常被当做“青城”人苦恼,处在川西坝子和丘陵交界处的青神县面积不足四百平方公里,人口近二十万,曾经的繁华随着岷江水运的衰落而荡然无存。如今,聚光灯下,舆论在称道青神的开放、开明、聪明、有创意、会打“名人牌”营销地方之外,“善者不来”的网上口水、砖头却让青神人多出若干不快与委屈。这种状况,持续至今。

种种讥讽、恶搞归纳起来大致有两类:一是认为拿苏东坡的“初恋”来“说事”,尤其以政府的名义来做,是无聊、媚俗、作秀、炒作、没文化。另有更多人认为,打历史牌不是不可以,但“苏东坡的初恋”子虚乌有,莫名其妙。

作为东坡先生多年的忠实“粉丝”,本人也有话要说。

在我看来,反方网语,实是无根枉言。不识东坡初恋事,只缘身在青神外。当然,也该怪青神人,把他们习以为常、熟视无睹的东西误以为天下皆知,一股脑儿端上桌来,让客人一时间消化不良。

作为与孔子一道在二〇〇〇年被公认为“十大世界人物”的苏东坡,其千古风流,既在其丰功伟绩,也在其传奇人生。近千年来,甚至派生出了“景(仰)苏”的诗文书画专类,以及遍布神州的“苏景(观)”名胜。东坡行迹,可谓举步皆芬芳。

作为人气从未衰减过的中华大名人,苏氏其人其事其作品,基本上是清晰明白的,无须引经据典加以太多考辨。苏东坡一〇三六年生于眉山。一〇五四年与青神乡贡进士王方之女王弗结婚,婚后三年内相继考中举人、进士。夫妻离乡赴京,王弗陪伴初出茅庐的丈夫在官场小心应对、艰难奔波,六年后,于一〇六五年五月二十八日去世,时年二十七岁。次年,苏东坡千里扶柩返乡,将王弗葬于苏坟山老翁泉旁。

苏东坡与青神的缘分并不仅止于此。

实际上,青神可以称得上是苏东坡的第二故乡,这里留下了他少年青春人之初、文之始、情之花无数难忘的印记。青神与眉山一道,奠定了苏氏金字塔的坚实底座。

流传已久并被地方史志采纳的东坡初恋的青神版本是:一〇五一年,十六岁的苏东坡游学于青神中岩寺,拜在此主讲的王方为师。求学期间,通过“唤鱼联姻”,于一〇五四年与王方十六岁的女儿王弗成亲,传为千古佳话。中岩是佛家第五罗汉、青神人诺巨那的道场与圆寂地,俯踞岷江之滨,气度不凡,宋代便有“西川林泉最佳处”的美誉,上世纪八十年代,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至今,中岩上寺尚存东坡读书楼遗址,下寺摩崖壁上仍留有苏东坡亲笔题书的“唤鱼池”三个大字,池畔相依着青年苏东坡与王弗的塑像。

苏、王之恋,更为确切的地点,是在中岩一江之隔的瑞草桥与程家嘴,这里分别是王弗家和苏东坡的外婆家。史料上以贤良著称的东坡之母是程家嘴人、大理寺丞程文应之女,在素有“郊游”之风的当地,每年带着小东坡从二十八公里之外的眉山,回他那“外婆的彭湖湾”去撒把野是轻而易举的事。而桥、嘴一衣带水,两家的炊烟也连在一起,苏、王二人青梅竹马的耳鬓厮磨也不言而喻,他们之间的缘分可以说是与生俱来。苏、王的婚姻,纵有父母、媒妁的形式,也是他们相互倾心的结果——这便是“东坡初恋”所以存在的原因。

苏、王之恋的意义,还是让苏学权威来评说吧。

苏轼诗文集编校、《苏轼年谱》撰写者孔凡礼先生认为:“王弗在‘少相弟长,老相慈诲,肃雍无间’(苏文)的良好环境中成长,苏轼对这一点了解甚透”;“苏东坡在和夫人王弗结合以前,当有过直接接触”;“东坡和王弗的结合,自主因素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这在当时,是十分不寻常的。”

专家之言,与青神版本不谋而合。

有网友说初恋是个人隐私,不该用来张扬。其实,最早公之于世并因此让苏、王之情流传千古的恰恰是苏东坡本人。王弗去世十年之后,那首表达对亡者之恋难以割舍的中华第一爱情诗《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终于喷薄而出: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首词惊天地,泣鬼神,让一代又一代国人“不思量,自难忘”,为之感动,它定格了青神这片美丽家园上东坡初恋、苏王爱情的经典地位。

皮之所存,还用得着对“东坡初恋”吹毛求疵吗?

需要提及的是,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乐山(当时青神隶属乐山市)、青神便有了为苏、王建楼(中岩读书楼)造像(唤鱼池塑像)的“组织”行为,分别由团委集资和政府拨款。如今的“初恋”广告牌,无非是青神人承传开拓的正常举措。始料不及的轩然大波,既说明网络的影响力不可小视,也表明好些人(哪怕是资深网民)思想深处,并未如青神人那样与时俱进。

“初恋”广告耐人寻味,它所依托的新观念、新内容、新传播手法值得宣传、营销同行仔细咀嚼。

三苏文化是人类精神财富的瑰宝与奇葩,“孕奇蓄秀”(陆游诗句)的东坡故里建设是四川对外文化旅游、交流极具升值潜力的“绩优股”。青神有理由后来居上,从“初恋”人性化、人情化的视角进入,开发好“只此一家”的独有东坡资源,正当其时,得其所哉!

当然,题材好未必就是文章好。在钩沉、梳理有关文史资料、民间传说的基础上,需要规划与“打造”的大手笔,否则,冲着“初恋”充满憧憬的游客乘兴而来,会找不着北。

思蒙河汇进岷江入口处的瑞草桥、程家嘴,是东坡夫妇留给青神百姓的绝佳风水宝地。笔者曾专程前往探寻,大为所动。斯桥虽逝,而伊人宛然“在水一方”。延绵的河滩草地、竹盘茂林,远近的数只渔舟,俨然东坡笔下的不朽时光重又一一闪回。

这处旧貌依然的岷江江岸田园,具有塑造历史文化生态休闲区(而非一般农家乐)的高品质资源,它包括历史遗存、自然景观以及与之相融的民俗风情,小心开发,大美在其中。

苏学研究的新成果也值得吸纳:长期被视为定论的“明月夜,短松冈”场景,已有考辩认为不在苏坟山而在昔日王家大院一带,那是两位少男少女春心萌动的定情约会之所。苏东坡在《江城子》中将悼亡的悲凉与青春幸福时光的回首冰炭交融,表达了自己强烈的情感冲突。而同首词中的“小轩窗,正梳妆”,更有学者研究得出新论,它不是夫妻生活的写照,而是少男东坡由屋外向房内看到少女王弗,深深烙在心目中挥之不去的美好意象。换言之,“小轩窗”就在瑞草桥边王弗的闺房墙上。

大江东去,小桥流水,豪放、婉约,各显风流。“青神——苏东坡初恋的地方”,值得钩沉,广而告之。

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