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成均,在浙之滨,浙西博雅之传,浙东专家之学,萃聚于此,这就是浙江大学中文系。浙江大学中文系滥觞于1897年成立的求是书院和育英书院的国文课程,发端于1920年的之江大学文理学院国文系和1928年的浙江大学文理学院中文系。1998年前的主体是杭州大学中文系,1998年四校合并后建立新的浙江大学中文系,并由中文系和古籍研究所融合而成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浙江大学中文学科语言、文学与文献并驾齐驱,形成以文献史料为基础,将文学与语言、传统与现代、文献与文物、文学与影像、编纂与研究融为一体的研究格局,古今汇通,中西兼融,是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中既有悠久的历史底蕴又有强烈现代气息的学科。
一 百年悠长的学脉
位于杭州钱塘江北岸的秦望山上、西邻著名景点六和塔的浙江大学之江校区,是原之江大学所在地。校园依山而建,高低错落,藏于青松翠柏之间,是中国保存至今最为完整的现代大学校园之一。“之江大学旧址”2006年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20年,之江大学成立国文系,这是浙江大学中文系的发端源头之一,到今年2020年,正好100周年。若追源溯始于1897年求是书院与育英书院国文课程的开设,距今已有123年。之江大学是现代大学的缩影,创建伊始,以西式教育为主,设文、理、商、建筑四科,成立国文系以后,始中西合璧,成为一所综合性大学。著名学者夏承焘、张允和、周有光、施蛰存、锺泰、戴望舒、苏汶、张天翼等人都曾在之江大学任教。1928年,浙江大学文理学院成立,设置中国语文学门,进而成为中文系,这是浙江大学中文系的又一发端源头。抗日战争爆发后,浙江大学西迁,中文系也辗转于广西宜山、贵州遵义等地继续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后,浙江大学与之江大学办学格局都发生了巨大变化。1952年院系调整,浙江师范学院成立。其文科的主体由浙江大学文学院与之江大学文学院构成,中文系成为主干系科。浙江师范学院中文系设立汉语言文学专业,夏承焘、姜亮夫、任铭善、王焕镳、胡士莹等众多学识渊博的教授都在此任教。1958年在浙江师范学院的基础上成立综合性大学杭州大学。其时教师有夏承焘、姜亮夫、王焕镳、胡士莹、孙席珍、任铭善、胡永声、陆维钊等著名学者。新时期以后,杭州大学中文系得到蓬勃的发展。1981年11月,中文系入选国务院批准的全国首批博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和学科、专业,其后覆盖有中国古代文学、现代汉语、汉语史、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文艺学、世界文学等学科。1995年,中文系中国语言文学学科被批准为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1983年,杭州大学古籍研究所成立,并成为教育部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所属的全国二十四家古籍整理研究机构之一。杭州大学于1996年9月通过“211工程”评审,成为面向21世纪国家重点建设的一百所大学之一。杭州大学中文系的学科基础、师资力量、学术实力、人才培养等也均居于全国同类学科的领先地位。
1998年9月,新浙江大学成立。新浙江大学由原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和浙江医科大学合并组建。四校合并后,由原杭州大学中文系为主体组成了新的浙江大学中文系。中文系在新的平台上进入了全面发展的新阶段。1999年12月,成立了文艺学研究所、汉语言研究所、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研究所、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文化研究所、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所。1999年新增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2000年获得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原杭州大学古籍研究所更名为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中文系与古籍研究所二者融合为中文学科,逐渐建立起学科会通、师生交融、学术各有侧重、发展携手并进的关系。新浙江大学中文系已发展成为居于全国同类学科领先地位的优势学科。在古代文学、古代汉语和古典文献学诸领域,拥有一批学术界公认的老一代学者和新一代学术带头人,在国际国内学术界具有明显优势和较大影响,并且形成与文艺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等学科的良性互动。构建了文学与语言、传统与现代、文献与文物、文学与影像、编纂与研究融合无间的多元立体的教学研究体系。
二 古今兼融的学统
浙大中文学科值得大书一笔者是它的学统。百年历史,浙学影响,名师垂范,使它逐渐形成了求是、求实、求真的学术传统。这一传统,在中文系的“三古”即古代文学、古代汉语、古典文献领域表现最为突出。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传统的“三古”在方法论和思想观念上有不断的创新和突破。
中国古典文献学是国家重点学科,是由著名学者姜亮夫、沈文倬等先生创建和发展起来的,专注于经学文献、礼学文献、诸子文献、古代语言文献、敦煌吐鲁番文献、古代职官科举文献、佛教文献和道教文献、东亚文献等领域的研究,同时注重学科交叉和创新研究领域的探索。尤其是在礼学文献、楚辞文献、敦煌文献、汉语史文献、宋学文献等五个领域的研究成果,在历届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评选中都保持领先水平。
中国古代文学与中国古典文献学联袂而行。该学科经著名学者夏承焘、胡士莹、王焕镳、徐朔方、吴熊和等先生的努力,形成了良好的学术传统,其唐宋文学、明清文学、词曲学研究在全国同类学科中处于领先水平,并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目前具有先唐文学、唐宋文学、元明清文学和中国文学批评史四个稳定的研究方向。
汉语史研究中心是国家重点研究基地,特色在于中古汉语、汉语词汇史、近代汉语及传统训诂学研究。该中心是新组建的浙江大学在汉语研究方面的一个面向全国的、开放性的研究机构,古今沟通,传统与现代结合,实力之雄厚居全国前列。下设上古汉语研究所、中古汉语研究所、近代汉语研究所、汉字信息处理研究室。
现在的中文学科,在总体格局上更有了重大的拓展,文艺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应时而起,与“三古”传统相得益彰,影视与动漫编导、编辑出版学发展迅猛,形成了古今会通、中西兼融、语言与文学并包的多元立体的格局,研究方法上也呈现出新兴学科“历史化”与传统学科“现代化”的研究态势。
中西兼融,古今会通,基础与应用结合,产生了众多的标志性成果。如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的《东汉疑伪佛经的语言学考辨研究》《汉语词汇核心义研究》《新出石刻与唐代家族文学研究》《汉语核心词的历史与现状研究》;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的著作有《敦煌俗字研究》《甲骨文校释总集》;集大成与开拓新领域的学术成果有《敦煌经部文献合集》《中华礼藏》《中国当代文学史料问题研究》《外国文学经典生成与传播研究》等。
三 引领性人才培养新体系
雄厚的师资队伍与科学研究成果支撑起中文系的研究型人才培养格局,形成了本硕博衔接的引领性人才培养体系。一流本科:本科生培养方面,中文系设有汉语言文学与古典文献学两个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1994年即建设国家级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2019年获批国家首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古典文献学专业是全国高校古委会直接联系的教学单位,长期处于全国同类专业的领先地位。特色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2009年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培养具有深厚人文精神、良好道德素养、扎实理论功底、熟练专业技能、务实求真的专业人才。拔尖计划:根据《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的意见》,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自2019年起实施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版,培养能扎实掌握汉语言文学知识体系,具有高度的人文素质和深广的研究能力,富于创新精神与精英气质,以厚基础、宽口径、复合型为特征的引领性人才,同年获批国家首批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强基计划,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是教育部批准的在部分高校进行综合招生改革试点的专业之一,本方向依托古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在全国同类学科中的领先优势,培育以古文字学与出土文献为核心,具备坚实的古代汉语基础、完善的古典文献学训练、深入的古典文学修养以及义理、考据、辞章相统一、志在“冷门绝学”领域锐意创新的专门人才。
研究生培养方面,以培养本学科尖端人才为目标,强化成果创新,实施多方面的创新计划和重要举措。诸如:长期坚持学位论文答辩前的全部盲审和各方向预答辩制度;坚持二级学科为基础的每年一次的研究生专题学术论文报告会和一级学科层面的论文综合报告会;各专业每周定期开展专题研讨会和读书会。为了提高研究生的生源质量,实施本科生学术培育计划和研究生学术创新计划相结合的举措,让本科生提前进入研究生导师的科研项目,做好从本科生到研究生的有效对接;扩大直博生和硕博连读生的招生比例,选择较好的生源提前参与前沿、重大的科研项目进行研究;从2014年开始,实行博士生招生“申请—审核制”;提供各种机会,促进研究生进行国内国际的学术交流。
四 大中文学科发展新格局
浙大中文系为国家级“大中文”人才培养实验区,立足于教改及其“大中文”教学和人才培养理念对全国的大学文科教学改革,具有很好的借鉴和示范作用。同时关联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与宋学研究中心、浙学文献编纂中心,使得深厚强劲的中文学科更好地为国家与地方建设服务。
作为“大中文”人才培养成效标志者最集中表现在专业设置方面。浙江大学中文系原有汉语言文学专业和古典文献学专业。2002年中文系增设编辑出版学专业,2004年原汉语言文学(影视文学方向)改为汉语言文学影视与动漫编导方向。2019年编辑出版学专业改为汉语言文学编辑出版方向。目前,中文系设有汉语言文学、古典文献学两个专业,以及影视与动漫编导、编辑出版两个方向,从而构成以“一体两翼”为主要特色的专业格局,即以汉语言文学为“体”,以“求是科学班”“强基计划班”“基地班”为“基础高端翼”,以“文学班”“编辑出版方向”和“影视与动漫编导方向”为“专业素质翼”。既重视强化基础、培养符合国家战略需求的高端人才,又注重应用创新和社会服务。从而形成了长线专业和短线专业、冷门专业和热门专业、基础专业和应用专业分层培养、互相促进的良性局面。
“大中文”实验区为新文科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发展契机。近年来中文系的新文科建设,立足于四个方面:首先是通识教育,浙江大学中文系长期重视通识教育,2010年起,配合浙江大学的通识教育改革,开设首批通识核心课程,设置大班理论课、小班讨论课结合的模式,进而线上线下课程的教学,形成了影响较大的浙大模式,促进教育进一步全面、协调与平衡发展,由中文系教师作为骨干的《文史哲通识课程建设的精品化与公开化》获教育部第七届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其次是名师、名课、名教材,就名师而言,长期坚持教授、名师给本科生授课制度,同时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就名课而言,不断优化课程体系,打造金课,其中“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被评定为国家精品课程,“当代文学前沿问题研究”被认定为国家首批一流线下课程,“唐诗经典”“宋词经典”被认定为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析词解句话古诗”被认定为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程,目前在“中国大学MOOC”上线的课程达12门;就教材而言,《中国当代文学史写真》《训诂学概论》《文献学概论》《文学原理》《现代语言学导论》被评定国家规划教材。再者是跨学科,大中文的发展,一是做到以文为主,文史哲融合,二是做到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融合,即以2020年获得教育部优秀科研成果奖而言,就有语言学研究成果《汉语词汇核心义研究》《古代文化辞义集类辨考》《汉语运动事件词类化的历时考察》《Interrogative Strategies:An Areal Typology of the Lan⁃guagesofChina》,文学研究成果《新出石刻与唐代文学家族研究》《中国当代文学史料问题研究》,历史学研究成果《宋代登科总录》等;最后是国际化,“大中文”的格局促进了国际化的发展,中文系尝试在教学科研方面进行多种途径的探索:一是文学著作外译与学术著作外译并驾齐驱;二是加强中文学科与中外著名作家的交流,甚至尝试柔性引进作家作为中文系教师;三是有关中国文学与世界对话中,将中国文学著作向外推进作为重要使命;四是与海外著名高校合作建立研究平台,如与美国哈佛大学地理分析中心共建“学术地图发布平台”;五是大力推进本科生与研究生进行海外学习和交流。
五 上下求索:百年中文新起点
回顾正式建系的百年历程,浙江大学中文系孕育集聚了大批名师硕儒,培养了无数英才,创造了精深的学术成果,建立了传承有序的学统,树立了谨严纯正的学风。这种学脉又通过一代又一代气质博雅、格局弘阔、富有人文精神的毕业生得以延伸和扩展。
站在下一个一百年的起点上,浙江大学中文系将以更加深沉广大、博雅专精的学术气象,继续奋进,勇立潮头。充分发挥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百年传承的传统优势,形成古代文学、古代汉语、古典文献学和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文艺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等学科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在人才培养、科研创新和队伍建设方面实现全面提升,重点突破,打造“精”“特”“强”的一流学科,并取得一批具有重大影响的标志性成果;综合实力居于国内学科的第一方阵。
聚焦到人才培养方面,中文学科关乎民族的母语和文学,是传承中华民族精神血脉与文化基因的关键所在。浙江大学中文系将以百年积淀为起点,在优秀文化传统继承的基础上努力开拓创新,服务于新时代的国家战略需求,培养在中国语言、文学、文献等领域具有扎实基础、宽广视野与人文精神的创新性人才。集中到学术研究方面,致力于浙大中文学统的拓展。由宋至清开启的浙东学派、浙西之学,经夏承焘、姜亮夫诸大师的弘扬,一直传承至今。“浙西尚博雅”“浙东贵专家”二者融合的学风,在浙大中文的百年传统中得到了很好的凝聚和体现。中文人将努力在学统传承中开拓新的领域,建立新的学派。凝结到思想创新方面,中文作为人文学科,贯穿着人文精神和思想,更要在学术研究的基础上创新思想观念,提倡独立精神,不断求索,以探掘母语、文字与文学中承载的中华民族的灵魂。
(浙江大学中文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