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本站能运行下去,就支持下➤➤

乡饮酒礼:年高德劭者的荣誉

+A -A

【乡饮酒礼简说】

乡人在特定的时节聚会、宴饮,也需要一定的礼节来维持秩序,这就是乡饮酒礼。《礼记·射义》说:“乡饮酒礼者,所以明长幼之序也。”乡饮酒礼的意义要在于序长幼、别贵贱,通过集体的活动,来成就孝弟、尊贤、敬长养老的道德风尚,达到德治教化的目的。

乡饮酒礼可以分成四类:

第一种,是三年一次的大会,诸侯的乡大夫向诸侯国君举荐贤能之士,在乡学中共 同饮酒,享受宾礼的待遇,这主要是为国家(诸侯国)推荐人才;

第二种,是乡大夫自己组织的宴饮,也是表彰国中的贤者;

第三种,是州长在春、秋两季的运动会上,比赛前要饮酒;

第四种,官名在冬腊祭的时候饮酒。

饮酒聚会的时候,乡大夫要身着朝服来议定宾介的人选,宾介就是指的乡中贤能之士,宾是将来会在国君身边的贤者,介是辅佐宾行礼的人,也是乡中贤者。他们一般都是有文化的人,一般不用做提前的礼仪培训。

筵席的桌子是用黑布镶边的蒲席,酒尊上盖粗葛布的盖巾,等到宾客到席时撤去。吃的肉是狗肉,要在堂外东北边烹煮。献酒用爵,其他用觯(音志)。

放在宾席上的肉食有:脊、胁、肩、肺;

主人的餐盘中所载的肉食有:脊、胁、臂、肺;

贵宾上所载的肉食有:脊、胁、肫、胳、肺。

干杯的时候,也要行礼。坐着干杯的人干杯后要拜,站着干杯的人干杯后则不拜。酒杯不用的时候,放置于左边;如果想要站起来敬酒,就放置于右边。

告退的时候,要奏《陔夏》这首曲子。

【饮酒礼在近代】

到了宋代,乡饮酒礼又称为“饮酒礼”,开始由政府组织,并且在明清两代非常盛行。从表面上看,这似乎是一种简单的餐饮宴请活动,但是在当时,是有着非常重要的政治作用的。

饮酒礼实际上是在弘扬与宣传主流的社会观点:为臣尽忠、为子尽孝、兄弟相亲、邻里和睦、朋友有信、长幼有序等,这一套道德伦理规范,也是社会得以健康运转的保证。

这种以宴饮为形式的礼仪,要求各府、州、县行政长官代表朝廷亲自到场参加,以表示对宾客的尊重,就像开奥运会时,最好是各国的元首都出席一样,显得比较隆重。

被邀请参加饮酒礼的宾客,均是身家清白、口碑良好,其中有官职的被称为大宾,年高有德的被称作僎宾,中年有德的被称作介宾。这些被邀请的人必须经地方长官的考核,并且查看他们三代之内表现是否体面,然后逐级上报到省督核准,才能准许邀请参加。

在乡饮酒礼中,主人与大宾象征天地,僎介则象征陰陽,三宾又象征日、月、星三光。为了表彰乡饮宾在地方的德行义举,除了颁发给他们乡饮证书之外,地方官员们还要赠与牌匾。这些人的姓名还会被载入地方史志,名垂青史。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人们感受遵纪守法、为人正派的荣耀。

这种聚会在每年的正月十五与十月初一分别举行一次,所需要的经费必须由官钱中开支。礼仪活动中的人员设置、座次安排与物品陈设都有严格、细致的规定。在行乡饮酒礼过程中,有一个重要的司礼人员,就是执掌觯案的扬觯官,他负责监督在场所有人员的一举一动是否按照礼仪规制进行。如果有人高声喧哗、坐错位置,或者出现其他违礼行为,扬觯官便会立即给予制止、纠正,同时罚酒。

数百年来,乡饮酒礼一直没有任何变化与发展,辛亥革命以后,乡饮酒礼也与其他礼仪一起,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