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饥,陈臻曰:「国人皆以夫子将复为发棠,殆不可复?」
孟子曰:「是为冯妇也。晋人有冯妇者,善搏虎;卒为善士。则之野,有众逐虎,虎负嵎,莫之敢撄。望见冯妇,趋而迎之。冯妇攘臂下车,众皆悦之。其为士者笑之。」
这里先要解决文字上的几个问题:第一、「冯妇」是个人名,今人乃至有些古人,往往解释为一个姓冯的妇人,而「重作冯妇」这句成语,有人解释为「姓冯的妇人再嫁」。这种解释是误解的笑话了。因为冯妇是一个男子的姓名,他姓冯名妇。在古代常有人以「妇」字命名的。第二、「卒为善,士则之野」,是有问题的,古人的断句是「卒为善士。则之野」。第三、「众皆悦之。其为,士者笑之」,这样断句也有问题,古人的句读是「众皆悦之。其为士者笑之」。这两处古今标点不同。我的意见认为今人错了,最初以为是我的「专利」,不久前读到明朝人的一本书,里面的看法和我的一样。从这点看,一个人不可以轻视天下的人和事,前人也有过同样的主张,由此也证明应该多读书。
齐国有一年发生大饥荒,老百姓有饿死的。当时孟子在齐国为客卿,齐宣王还会听听孟子的话,所以孟子看到这种情形,认为如果继续下去的话,将会不得了。于是劝齐宣王,把「棠」这个地方的国家仓库打开,放粮救饥度荒年。因孟子的一句话,救活了齐国无数的老百姓。
后来大概孟子要离开齐国的时候,齐国又遭大饥荒,孟子的学生陈臻对老师说:我们齐国的老百姓,心里都在想,孟老夫子还在我们齐国,或者会再劝齐王开仓救灾吧!不过,您现在只是齐国的客人,恐怕不愿意再说话了吧!
孟子说:「是为冯妇也。」假使我再去说,那就同「冯妇」一样了。晋国有一个名叫冯妇的人,「善搏虎」,很会打老虎。冯妇也像历史上晋朝有名的周处一样,最后洗手不干了。冯妇与几个弱不禁风的人,到野外去郊游,遇到一大批人,追逐一只老虎。这只老虎,最后跑到一个山角里,就是现代战术上所称的死角,采取「负嵎」抵抗的形势。所有追逐的人,都不敢逼近去捉。这时突然看到已经改过迁善的冯妇,和几个读书人来了,就赶上去欢迎。「冯妇攘臂下车」,冯妇一看到老虎,又有这么多人前来欢迎他去打虎,于是手臂一张,下车打老虎去了,大家都鼓掌欢呼。
可是他的这个行为,后来被一般人知道了,都笑他的习气还是不改。等于一个爱打牌的人,宣布戒赌以后,又偷偷去打牌,被人家讪笑一样。
孟子讲这个冯妇的故事,就是对陈臻说:我再也不会做这个傻事了,我不会像冯妇那样。
看来,孟子这样的做法,似乎有问题,让人很难理解。陈臻说大家饿得快要死了,你去跟齐王讲一句话,也许有效。但是孟子知道,这时的齐王,不会再听他的劝告了,如果他再伸手出去,也许这「老虎」要咬他一口,现在的「冯妇」已经老矣,不能再做了。
从这件事情,可以看到孟子处世的许多道理。第一个道理:一个人说话,要看时间、空间。孟子深知道「时」(时间)与「位」(立场)的重要。就像法家韩非子的文章「说难」,具有两个意义:一是说话很难,孔子说过,不该说的时候而说是失言,该说的时候不说就会失人;另一意义是「质难」,就是质问很不容易,也就是问难的意思。
第二个道理:冯妇这个人,虽然好勇斗狠,但有侠义精神。就好像司马迁写《史记》,特别写了《游侠列传》中的人一样。不过要注意,游侠和刺客不可以混为一谈。司马迁也写了《刺客列传》。游侠是云游四海,好侠仗义型的人物,有他的精神;刺客是专事行刺的人物,刺客有他的动机。若干武侠小说,将游侠与刺客混为一谈,这是错误的。游侠精神,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并不坏,而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见义勇为」的。这种精神,在中华民族社会,是被大家喜爱、崇拜、尊敬的。但是,只喜欢别人有这种精神,而自己则躲避,不去做这种事情。这是人性的一个弱点,值得研究。
再看冯妇,原来是个侠客,刚才说了侠客并不坏,但侠得太过分,则成为好勇斗狠了。所以韩非子以法家的精神看他们,就觉得侠客这种人物很难办。他认为「侠以武犯禁」,社会上拳头硬,力气大的人,脑子里根本没有法令,自认我的拳头就是法令,我力气大你就得听我的,所以武人犯法的就多,就很难办。对于儒家,读书人,韩非子也认为很难办,所以韩非子同时说「儒以文乱法」,知识分子,书读得太多了,脑子灵活得很,一条法令到了读书人的面前,用自己的一套理解来辩论解释,他都有理,所以也很难办。在韩非子的心目中,「侠」与「儒」都是一样的难办,是推行法治的最大障碍,都要排除掉。
当然,这个「儒」不是指学孔孟之道的儒,而是指一般过分爱好思辩的读书人,所以秦始皇就把这样一批人坑了。开始的时候,秦始皇对这批人也很好,还封他们「博士」的官位,近于满清时代的翰林院位子。后来秦始皇有事情向他们咨询,问他们的意见,或者要他们提建议,他们当面唯唯诺诺,背地里又瞎批评,「腹诽」——肚子里反对,阳奉阴违。还有「处士横议」,这批人不走直路,不说正话,遇到事情,鸡蛋里挑骨头,横行霸道。所以秦始皇一气之下,把他们统统活埋了。但也只是活埋了这批「腹诽」、「横议」的人,并不是把所有的读书人都活埋。
在这个故事里,说到冯妇「卒为善士」,是他像周处除的三害一样,改好了,或者去读书了。而那些弱不禁风的书生们,看见老虎,束手无策,他们又对国家社会有什么用处?所以这个故事,也说到正反两面的道理。因为后来说到冯妇,看见这些同学对老虎怕成那个样子,至少心里在嘀咕:「你们这批窝囊废」!一定走过去说:「老虎有什么了不起,大猫一只而已,不要慌嘛!等它张开口,伸手抓它的舌头一扭,它也咬不下了,这有什么难!」这就是真勇。冯妇这样救人的侠义行为,却被一些读书人笑他旧习未改,依然好事。这就是前面说的「处士横议」,你做了坏事,他要讥笑;你做了好事,他也要讥笑,那些读书人就是喜欢批评别人。
前面孟子说的「士憎兹多口」,知识分子的是非特别多,不合他意的这一面,他批评;合他意的那一面,他不说。你对人好了,他说不可以,不分是非黑白;如对人不好,他又说你不慈悲。反正都是他对,书读多了,歪理有千条,说不过他。碰到这样的情形,只有「拳头大」来对付,打落他的门牙,不跟他讲理由,他也就讲不出歪理来了。
我这样解释《孟子》,连古人的句读也推翻了,似乎「胆大妄为」。但事实上,书要这样读,从正反两面,上下各方,各个角度去推敲研究才对,道理自然就会通了。
孟子说的「其为士者笑之」,也有责备齐国那些「横议之士」的含义,说他们的批评是不对的,这也就知道孟子快要离开齐国了,因为齐国可能有很多人在批评他。
由这个冯妇的故事,我们引用清朝末年几个文学家的诗,来作一番解释,可见对于读书人的看法,虽隔数千年,仍有相同之处。
(一)李星沅的对酒诗:
眼前睥睨傲群公 昨梦惊看海日红
世事登场原傀儡 书生放步即英雄
蛟龙卷甲藏霖雨 雕鹗梳翎待朔风
毕竟唐衢非俊物 向人垂涕哭途穷
孟子所谓冯妇的故事,也等于诗中「世事登场原傀儡,书生放步即英雄」两句所说;一部二十四史,也不过是一部二十四幕的脚本而已。孟子表示不愿再来演这出戏,当这个主角。而「书生放步即英雄」则是冯妇的写照,人有时候要做书生,但有时要做英雄。知识分子读多了书,就没有勇气,如果有丰富的知识,勇气又壮,毅力又强,那就是「书生放步即英雄」了。古人还有一句诗——「英雄退步作神仙」,是说英雄退休以后,可以去修身养性了。
(二)孟子讲冯妇的故事,也是说每一国家、每一政权,真正关心国家安危、老百姓福祉的,究竟有多少人?这是第二首诗的感叹。这首诗是清末光绪年间,李鸿章与苏俄办交涉失败的时代背景,题名《愤言》,共有八首,写得非常好,作者只署名「痴人」,真实姓名已经难以查考。其中一首说:
尽多优孟袭元冠 不少遗贤咏考盘
万里行师筹饷急 十年树木叹才难
谁能国事如家事 莫便偷安作治安
夜半鸡声真不恶 隔窗灯逼剑光寒
谁能够把国事当家事一样去办?那才是对国家民族的精忠。我们可不要把苟且偷安,当成了天下太平那样。诗中「谁能国事如家事,莫便偷安作治安」,可以说是道尽了当时的国情,也道出了历史上的许多辛酸。(三)冯妇的故事,还可引出一首诗来。这首诗是光绪以后,一位名儒吴瀚涛写的。他的学问也很好,是中外闻名的留学生,比辜鸿铭还早。当时他正在华盛顿,对北京光绪皇帝被逼瀛台的一事写了八首诗,其中一首写道:
归来久分闭柴关 风卷闲云又出山
得意要须及年少 抚心讵肯避时艰
英雄肝胆千秋壮 儿女情怀一例删
沧海无情天地窄 驰驱容易误朱颜
像冯妇再出来打虎,为了救大众,死在虎口也不怕的那种精神,就是「英雄肝胆千秋壮」。在这个时候「儿女情怀一例删」,心里不会软绵绵地谈情说爱,春花秋月,都一剑挥断,统统抛弃了。这也就是上面一句「抚心讵肯避时艰」的精神。抚心自问,遇到国家民族艰难的时候,决不退避,宁可再做冯妇,就决定站出来了。
《孟子》冯妇这一段,放在人要用心一段的后面,是有非常深刻含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