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本站能运行下去,就支持下➤➤

万章章句下 见国君的条件

+A -A

万章曰:「敢问不见诸侯,何义也?」

孟子曰:「在国曰市井之臣,在野曰草莽之臣,皆谓庶人。庶人不传质为臣,不敢见于诸侯,礼也。」

他们师生的辩论,一直没完,还在继续下去。而且万章的问题,越来越直接,也越明显了。他问:老师,你周游列国,到每一个国家,都不去拜访他们的国君,这又是什么意思呢?

万章曰:「庶人,召之役,则往役;君欲见之,召之,则不往见之;何也?」

曰:「往役,义也;往见,不义也。且君之欲见之也,何为也哉?」

曰:「为其多闻也,为其贤也。」

曰:「为其多闻也,则天子不召师,而况诸侯乎?为其贤也,则吾未闻欲见贤而召之也。缪公亟见于子思曰:‘古千乘之国以友士,何如?’子思不悦曰:‘古之人有言,曰事之云乎,岂曰友之云乎?’子思之不悦也,岂不曰:‘以位,则子君也,我臣也,何敢与君友也?以德,则子事我者也,奚可以与我友?’千乘之君,求与之友而不可得也,而况可召与?」

万章说:那么好了,你自己说的,居住在那里,算是那里的一个市民,国家有命令要你服役,或做某一件事,必须要听命令。现在国君要召见你,派人叫你去见面,而你借口生病等等原因而不去,这又是为了什么呢?

孟子说:在客居的国家,虽然国籍不同,但「往役,义也」,为社会服务是应该的;「往见,不义也」,至于国君召见,就应召去见了,好像是为了谋图一官半职似的,这是不合理的,所以不可以去见。再说,你们的国君,又是为了什么要召见我呢?

万章说:可能是知道老师你学问渊博,多闻广见,为了向你请教;也可能是为了老师你道德高尚,有所心仪,想跟你见见面。

孟子说:假如说是为了我学问渊博,有事想要问我,那是向我请教,按照中国的古礼,就算是天子,也不能下命令召见老师,这是传统文化的师道尊严;更何况你们齐国的国君,还只是一个诸侯,假如他认为我有道德,也不可以下令召见,从来没有听说曾有国君,下命令去召一个贤者的。

接着他又举出历史上的事例来说明,就是鲁国缪公与子思的故事。

在春秋战国时代的诸侯们,都是讲权力、威势的,对人所持的态度,都是「老子我的威权大」,都是以气势凌人的。不过,孔孟始终维持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知识分子的气节与道德,并且建立人格的教育。虽然,鲁缪公想见子思的时候,也是用召见的姿态,所以子思不去见。

鲁缪公派人来对子思试探性地询问说:古代千乘之国——约等于现在一个省大小的诸侯——想和一个有学问、有道德的知识分子做朋友,在上古的礼制上,是怎样说的?子思很不高兴地说:古时候的人只曾经说过:有一件事情,要请一个知识分子去做,把权力交给他,给他一个职位去做事,哪里有说做朋友的?

孟子说,子思的不高兴是有理由的,他那样引用古人的话做答复,就等于说:如果以地位来说,是位置不适当,你鲁缪公是一国之君,我只是一个普通老百姓,是你的臣民,当然不敢和你做朋友,应该守你的政令,听你的管束。如果说是认为我有品德,学问好,而想和我交往,那对不起,你虽然是国君,想跟我学习,那我是老师,你又怎么可以说要与我做朋友呢?

于是孟子说:这样看起来,以一个千乘之国的国君,想和子思做朋友都不行,更何况是召唤他呢?

他举出子思这一段史实,来答复万章「召之,则不往见之,何也」的问题。换言之,也等于对万章说,你们的国君想召见我,他算老几?我又是老几?他像叫唤家里的狗一样——「来福!过来!」我就会去吗?这是不可以的。

孟子又继续举出齐景公的史例来做答复。齐景公在春秋时代,还算是一位好的诸侯,他下面有许多好的助手,名宰相晏婴,就是在这个时代。

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