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十善业道经成佛的途径
【尔时,世尊复告龙王言:若有菩萨依此善业,于修道时,能离杀害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长寿无夭,不为一切怨贼所害。离不与取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最胜无比,悉能备集诸佛法藏。离非梵行而行施故,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其家贞顺,母及妻子,无有能以欲心视者。离虚诳语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离众毁谤,摄持正法,如其誓愿所作必果。离离间语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眷属和睦,同一志乐,恒无乖争。离粗恶语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一切众会欢喜皈依,言皆信受无违拒者。离无义语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言不虚设,人皆敬受,能善方便断诸疑惑。离贪求心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一切所有悉以惠舍,信解坚固,具大威力。离忿怒心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速自成就无碍心智,诸根严好见皆敬爱。离邪倒心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恒生正见敬信之家,见佛闻法供养众僧,常不忘失大菩提心。是为大士修菩萨道时,行十善业,以施庄严所获大利如是。龙王!举要言之:行十善道,以戒庄严故,能生一切佛法义利,满足大愿;忍辱庄严故,得佛圆音具众相好;精进庄严故,能破魔怨,入佛法藏;定庄严故,能生念、慧、惭愧、轻安;慧庄严故,能断一切分别妄见。】
这段经文讲成佛的途径。要想成佛,先得修菩萨道,修习 菩萨道的法门,便是修六度。这一部分讲六度,说明在菩萨修六度法门中,十善道的基础依然很重要。
1.布施
六度的第一个是布施。布施,是一种施舍。布施,也叫舍,就是舍弃。布施的内容分为财施、法施、无畏施。财施,就是财富上的布施,包括吃的、穿的、用的、住的。人家缺吃少穿,我们有能力就应该布施给他,就像有此地方发生大水灾,此时我们应该把家里多余的吃的、穿的拿出来,支援灾民。如果有多余的房子,可以借给或送给没有房子的人住,这些是外财施。对一般人来说,能做到外财施,也不是很容易的事情。至于内财施,那就更难了。所谓的内财,就是我们的身体。内财施,把我们的身体,乃至生命布施出去。人家要眼睛,你能不能把你的眼睛布施给他?人家要你的手,你能不能把你的手布施给他?这个内财施只有菩萨才能做得到,甚至要地上的菩萨才能做得到。对于我们一般的凡夫来说,要做到内财施是非常困难的。而外财施,我们学佛的人,甚至不学佛的人,只要有一定的慈悲心、怜悯心或同情心,只要不是很吝啬的人,多多少少都能做得到。
布施主要表达了一种慈悲心意。如果我们有很多的钱,可以用钱来布施;如果没有很多的钱,我们可以随喜,五块十块都可以布施。实际上,在现实中可以布施的途径有很多,像我们在生活中,可以用微笑,用欢喜心去对待别人,这叫欢喜布施;有的时候人家很苦恼,需要找一个人诉诉苦,你如果有耐心听他诉苦,这叫耐心布施;还有在街上排队买票,或在路上行走,人家有急事,你能让他先买或先行一步,为他提供个方便,这叫方便布施。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时时处处都可以修布施。
法施,用佛法去开导他人,解脱他的人生痛苦;或传授给他人谋生的技能。法施的意义、作用、功德要比财布施更大。为什么呢?因为财施的作用是有限的,法施的作用是无限的。就像一个人有困难的时候,给他十块钱,或一百块钱,甚至一千块,一万块,即使再多的钱,也会有用完的时候。如果传授给他一项谋生的技术,他就可以终身受用了。如果我们用佛法去开导人家,使他明白因果道理,免受三途之苦,这个功德就更不可思议了。所以法施比财施的作用要大。
什么是无畏施呢?无畏施就是持五戒。当我们不杀生的时候,别人就不必担心被我们杀了。我们不偷盗,别人就不必时时刻刻提防着我们。我们不邪婬,别人就不必担心我们会强暴他的妻子。我们不妄语,别人就不必害怕被我们坑蒙拐骗。我们不饮酒,别人就不怕我们会佯装酒醉地胡 搅蛮缠。
我们修布施,有以下几方面的好处:
第一,布施能克服我们内在的悭贪和吝啬。每一个人都会有贪心,有吝啬心。对治悭贪和吝啬心的有效方法就是布施。
第二,布施可以克服我们对财物的贪着。一个肯布施的人,他对财物的贪着就会比不肯布施的人要校如果经常修布施,久而久之,贪着心就会越来越小,越来越淡,而一个贪着非常重的人,他看什么都好,什么都舍不得。
第三,布施可以增长我们的福德。一个人的福德从哪里来?只有通过布施,种福田,才能在未来的生命里得到福德。
第四,布施可以使我们把今世的财富带到来世。由于人的生命是无常的,“人生七十古来稀”,所以很多人就在今生今世醉生梦死,有钱就胡 花,吃喝嫖赌,样样俱全,惟恐一旦死了,自己的财富一文也带不走。不过,我今天可以告诉有钱人带走钱财的决窍,这个诀窍就是布施。布施就像做生意的人进行投资一样,会投资的人,他用钱赚钱,钱就会越赚越多。不会投资的人,一有钱就拚命地花,结果坐吃山空。会布施的人也是这样,因为一个人一生的福报是非常有限的,他这一生有多少福报,跟他前生种下的业力相关。假若不会布施,这些福报就象银行里的存款一样,用完就没有了,所以有的人前半生很富有,到后半生就穷困潦倒了。还有的人他可以活到80岁,但是由于没有福报,到40多岁就因饥饿而死了。所以我们学佛的人,要修布施,广种福田。
既然修布施有好处,我们就应该广修布施。布施如救火,刻不容缓。《大智度论》里讲了一则故事:有一大户人家失火了,火势很大,想扑是扑不灭的,在这种情况下,愚痴的人会拚命的救火,结果火没有扑灭,房屋和财产全部化为灰烬。而有智慧的人,不会急于拼命救火。他会赶快把贵重的金、银财宝搬出,至于那些不太值钱的东西烧掉就烧掉吧!把损失挽回到最小的限度之内。布施如同救火,因为人世间的万事万物都受到无常规律地支配,无常的火在不停地在烧着,无常的风在不停地在吹着。
生命无常,人的生命过了一天,就意味着向死亡靠近了一天,而且人的生命在呼吸之间。生命随时随地都有死的可能,一口气不来,虽有家财万贯,死时还是两手空空,一分钱也带不走。面对这种现实情况应该怎么办呢?唯一的办法,乘我们还健康,乘我们还有多余的财物,赶快修布施,赶快去救济穷人,赶快去孝敬父母,赶快去恭敬三宝。把这些财物尽量拿出去做好事,这样我们才能在将来获得无穷无尽的财富,才不会被冻死饿死。与此相反,那些愚痴的人,由于没有智慧,只知道自己享受,有钱就没有节制地乱花,就像有些暴发户一样,有了钱之后,就忘乎所以,不知道该怎么用了,甚至有吃一顿饭竟然挥霍了二、三十万块钱,结果是暴富暴穷。所以一个人赚钱是靠能力,靠机遇,靠福报。而一个人花钱却要凭智慧,有智慧的人才会懂得花钱。
在这部《佛说十善业道经》里,虽然讲了四摄、四无量、三十七道品,其中唯有对布施与十善业的关系介绍得最详细,可见布施在修学佛法中的重要性。经文说:“尔时,世尊复告龙王言:若有菩萨,依此善业于修道时,能离杀害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长寿无夭,不为一切怨贼所害。”这时,世尊告诉龙王说,如果有行菩萨道的人,能够通过不杀生赚来的钱修布施的话,将来招感的果报就是“常富财宝无能侵夺,长寿无夭”。也就是说他很有钱,同时寿命也很长,不会短命而死。与此相反,如果有人通过杀生来修布施,像杀鸡、杀猪、杀牛、杀羊、谋财害命等,也就是靠杀生作为职业,求得财富,然后拿出一小部分去作慈善事业。那么,有人会问,这种布施到底有没有功德呢?将来招感什么样的果报呢?
一个人不管他是从事什么职业的,只要他修了布施,都是有功德的,都会招感果报的。但是,问题就出在他是通过杀生而赚来的钱修的布施,他将来招感的果报是很有钱,很富有,有可能生在一个大富大贵的人家,物质条件很丰富,但他还没有长大成人 就短命而死了。所以修布施一定要在不杀生的基础上来修,这样才会“不为一切怨贼所害”。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靠杀生修布施,不是短命而死,也会被怨贼杀害。
“离不与取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最胜无比,悉能备集诸佛法藏。”不与取,就是不偷盗,我们用合法的手段赚来的钱去修布施,将来招感的果报就是“常富财宝无能侵夺”。那些强盗、土匪想抢劫我们的财富,也是办不到的。“最胜无比”,就是指我们将来得到的财富非常地殊胜,像吃的、穿的、住的都比别人要好,而且世间的财富“悉能备集”,同时还能闻到佛法,具备功德法财,即获得“诸佛法藏”。
“离非梵行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其家贞顺,母及妻子,无有能以欲心视者”。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经常发生不尽人意的事情,有些人很富有,但他们的家庭并不和睦,妻子跟别人跑了。这是什么原因呢?就是他在前世虽能修布施,因为种下邪婬的因,所以才招感了这样的果报。因此,我们在修布施的同时,要远离邪婬。非梵行是邪婬,离非梵行就是不邪婬。只有这样,我们将来招感的果报,不但很富有,而且家庭很和睦。
“离虚诳语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离众毁谤,摄持正法,如其誓愿所作必果”。虚诳语,是妄语。一个人在前生用正当手段赚来的钱修布施,在今生今世不但很富有,而且名声非常好。这种人信誉特别高,跟人家做生意,人家信得过,跟人家洽谈合同,一谈就成,这就是经文上所说的:“摄持正法,如其誓愿,所作必果”的现代含义。
“离离间语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眷属和睦,同一志乐,恒无乖诤”。离间语,就是挑拨是非的语言。一个人如果在过去是靠离间语赚来的钱修布施,他今世虽然很富有,但他不会有和睦的家庭,不能感受到人生的幸福。因为作为人生的幸福不仅仅是财富,还有家庭、人际关系、地位、良好的心境等各种东西。这各种的因缘,才构成了人生的幸福。一个光有财富或光有地位的人,或仅有一个和睦的家庭,还不足以构成完整的人生幸福。因为佛法讲的是因缘,就是说幸福由众多方面组成的。然而,一个人如果在过去不离间语,也就是说没搬弄过是非,他在这个基础上修布施,在今生招感的果报就是六亲眷属和睦,志同道合,彼此间没有争吵,相处得很和谐。
“离粗恶语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一切众会欢喜皈依,言皆信受无违拒者”。粗恶语,就是粗暴的语言,像挖苦,讽剌,尖酸之类的语言,还有那些泼妇骂街式的不堪入耳的语言。在现实社会中,有的人虽然非常乐善好施,但他待人的语言也十分刻薄尖酸,污秽不堪入耳,他将来招感的果报,虽然很富有,但惹人讨厌,不会受到人们尊重。一个人如果能够远离粗恶语而修布施的话,将来招感的果报就是“常富财宝无能侵夺”,而且在任何群众集会的场所,大家都喜欢以他为中心,他说出来的话大家都愿意接受,没有人反对。
“离无义语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言不虚设,人皆敬受,能善方便断诸疑惑”。无义语,就是绮语,没有意义的语言,邪知邪见的语言,或是带着染污心说出的话。像色情录音录像,武侠小说里的复仇语言,这些语言往往会影响人们的情绪和烦恼。一个人如果边修布施,边说绮语,将来他尽管很有钱,但没有信誉,说出来的话没有人相信。如果远离无义语而修布施的话,情况就不同了,将来招感的果报是:不但财富很多,而且说话有信誉。“言不虚设”,只要话一出口,大家都会认真地听。“人皆尽受”,话一旦讲出来,人家就会坚决执行。“能善方便,断诸疑惑”,还能用很多的善巧方便,解决人们的困惑。
“离贪求心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一切所有悉以惠舍,信解坚固,具大威力”。一个人抱着无贪求心的动机去修布施,他将来所招感的果报当然是财富很多,虽然拥有很多财富,但他还会继续修布施,就是“一切所有悉以惠舍”。这样连续不断地修布施,就使他的财富一日比一日多,一世比一世多,同时也使他的生命得到了良性循环。就像现代社会里的一些老字号公司一样,由于信誉特别好,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跟它做生意,这家公司的生意就越做越大。“信解坚固,具大威力”,一个无贪求心理的人,他会对因果的道理深信不疑,他在社会上的经济实力就会越来越强,在群众中的威信就会越来越高。
“离忿怒心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速自成就无碍心智,诸根严好见皆敬爱”。一个人如果离开忿怒心而修布施的话,他会有什么好处呢?“常富财宝无能侵夺”,就是他在来世招感的财富,不会被人家夺走。“速自成就,无碍心智”,无碍心,就是没有烦恼的心,没有挂碍心,能够很自在的一种心态,这是通过远离忿怒心修布施而招感的果报。如果带着忿怒心去修布施,将来招感的果报虽是有财富,但他的脾气不好,经常对别人发火,搞不好人际关系。“诸根严好,见皆敬爱”,一个人如果能够远离忿怒心去修布施,他将来就会招感有一幅庄严的相貌,人家见了都会喜欢。如果用忿怒的心态去修布施,将来招感的福报虽然很大,但相貌十分丑陋,像天龙八部里的龙王、夜叉、阿修罗、迦楼罗、乾闼婆、紧那罗、大鹏金翅鸟之类。无论它们的福报还是能力,虽然都比人大得多,但相貌却没有人这么庄严。究其原因,就是它们在过去因地修布施的时候,带有忿怒心。
“离邪倒心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恒生正见敬信之家,见佛闻法供养众僧,常不忘失大菩提心”。一个人如果能够离开邪倒心修布施,因修布施的关系,将来招感的果报就是“常富财宝无能侵夺”,并且能够“恒生正见敬信之家”。也就是说,一个人如果带着邪知邪见在因地修布施,像古印度的祭天、祭火外道,虽也能招感财富很多的果报,但生在邪知邪见的家庭,不能生在信仰佛法的家庭,他就没有机会听闻佛法。所以,只有信仰三宝,经过修布施,才能生生世世生在“敬信之家”。只有出生在信仰佛法的家庭的人,才能“见佛闻法供养众僧”,在现实生活中不会迷失方向,不会造很多恶业,甚至还有机会出家。“常不忘失大菩提心”,在生生世世中,不会忘失发菩提心。
“是为大士修菩萨道时,行十善业,以施庄严所获大利”。这是大士在修布施时与十善业的关系,在行十善业的基础上修布施,能得到上面讲的这些好处和利益。
一个人无论是修六度、四摄、四无量心,还是修三十七道品,都离不开十善的基矗只有这样修行,将来所招感的果报才没有缺陷,才能获得幸福美满的人生。如果离开十善去修行,那将来所招感的果报,总是有缺陷的。像一个人在因地广修布施,种福田,但没有认真地修十善业,这样他可以招感富有的果报,家里可能有很多的电器,但这些电器三天两头就坏了。同样的电器产品,一放到他家里就坏。买来的房子,不是厕所漏水,就是房顶漏水,门窗有毛玻在他的实际生活中,总会有缺陷,不是圆满的。
2.持戒
“如是,龙王!举要言之:行十善道,以戒庄严故,能生一切佛法义利,满足大愿”。六度的第二度是持戒。持戒在佛法里非常重要,整个佛法的修行不外乎戒定慧三学。三学又称为三无漏学,三无漏学就是三种解脱烦恼的法门或学问。在三学里边,以戒为首,戒是根本的。戒又分为出家戒和在家戒,或分为声闻戒和菩萨戒。
声闻戒是七众别解脱戒。七众指的是在家两众(优婆塞、优婆夷),出家五众(沙弥、沙弥尼、式叉摩那、比丘、比丘尼),出家、在家七众所守的戒律叫别解脱戒。什么叫别解脱戒呢?就是别别解脱。我们能够遵守一分戒律,就有一分解脱;能够遵守二分戒律,就有二分解脱。持戒就是通向解脱的途径,所以称为别解脱戒。在在家戒里,优婆塞、优婆夷要遵守五戒。五戒和十善的内容大体相似,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婬、不妄语、不饮酒。持每一条戒,大家都要注意两点,就是每一条戒都有轻重之分,可忏悔和不可忏悔之分,犯轻罪和重罪之分。
我们对五戒作一个简单的说明:就杀戒而言,如果杀的是畜生,如牛、马、猪、羊乃至蚂蚁、蚊子之类,这种犯戒是轻罪,是可以忏悔的。所谓犯重罪,就是不可忏悔的罪行,一旦犯了就失去了在家居士的资格,这个戒体就失去了,这叫重戒。像杀人,就是杀戒里的重戒,一旦犯了,后果就不堪设想了,在佛法里不通忏悔,在世间法里,不能赦免。
就盗戒而言,佛陀根据古印度摩揭陀国的王法而制重戒。凡是偷盗了五钱,就算是重戒,在佛法里就不能忏悔了。因为摩揭陀国的法律规定,一个人如果偷了五钱,就要判处死刑。所以佛陀规定,如果一个在家居士或出家比丘,要是偷了人家五钱,那就是犯了重罪。如果偷了五钱以下呢?或是想偷五钱而没偷成,这又属于什么样的情况呢?这属于轻罪,是可以忏悔的。忏悔的方法主要是:在佛菩萨的像前自我谴责,或跟其他人说。
邪婬,它的标准,除了法律所允许的夫妻关系,或社会道德所承认的夫妻关系外,所有两性关系都属于邪婬。邪婬也有轻重之分,想行邪婬,但没有结果,就是轻罪。想行邪婬,达到目的,就是重罪。
妄语,有大妄语、小妄语、方便妄语之分。一个人没有证得阿罗汉果,而他却对人家说,他已经证得了阿罗汉果。或是没有神通,而骗人家说他有神通。他说这话的目的,主要是想得到别人对他的恭敬,希望通过这种欺骗的语言得到别人的供养,这种妄语就属于大妄语。一旦犯了大妄语之后,就是重罪,不可悔。另外,还有小妄语,像在日常生活中,看到了说没有看到,没看到说看到了,这是比较轻的妄语。还有一种妄语,叫方便妄语,它的罪过就比较轻,如没有吃饭说已经吃饭了,吃饭了说没有吃饭,这种方便妄语就没有多大的过失。
饮酒,它属于一种遮戒。遮戒在原则上来说,它不属于犯罪。但饮酒戒主要是保护其它的四条戒。饮酒的本身并不是犯罪,但是一个人喝了酒之后,酒精会使他失去理智,克制不了自己,所以不喝酒主要的是保护其它的戒律。在家居士主要守的就是这五条戒。
还有一种戒,就是在家居士想要体验出家人的生活所受的戒律,这种戒律目前在南传佛教的国家非常盛行,这种戒叫八关斋戒。八关斋戒法,指的是七关戒法,即:①不杀生。②不偷盗。③不婬。④不妄语。⑤不饮酒。⑥不以香华曼涂身及装饰自身,不歌舞观听。⑦不坐卧高广华丽床 座。加上斋法,不非时食,共是八条斋戒。一般在一个月里,有六天可以受八关斋戒,这六天是初八,初九,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另外,在南传佛教的国家里,也有很多的在家居士,他们不结婚,终身住在寺庙里。他们虽然没有出家,但受八关斋戒,过着跟出家人一样的生活,跟出家人一样的修行。我们这次去泰国法身寺,就有五百名八戒女,她们在寺里过着跟出家人一模一样的生活。除了多做一些事情以外,另外就是亲近三宝,跟着出家人一起学习 ,一起修行。这种情况下的修行生活就叫近住,就跟出家人住得很近了,生活方式也已经很接近了,仅仅是没有出家而已。
八戒跟五戒的主要区别是第三条,五戒里,夫妻生活还是允许的,而作为八戒来说,正式的夫妻生活都是不允许的。但是受戒的时间比较短,只有一天一夜 ,所以叫一日戒,从今天早上日出以前到明天早上日出以前。受八戒的功德特别大,佛经里讲,一个人假若能受一天的八戒,他的功德会超过终身受五戒的功德,所以受八戒的功德非常大。八关斋戒也是在家居士的戒律。
出家五众的戒律。沙弥、沙弥尼有十戒,还有比丘戒、比丘尼戒。出家五众的戒比起在家二众的戒要复杂得多。所有的戒律都是对出家五众生活的规范,它围绕着杀、盗、婬、妄这个核心。所以佛陀对出家五众的戒律规定得特别微细,而在家二众的杀、盗、婬、妄戒相应的就粗糙一些。这些都是声闻的别解脱戒。
另外还有菩萨戒。菩萨戒是汉传佛教地区很盛行的一种戒律,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瑜伽菩萨戒》,另一种是《梵网菩萨戒》。而汉传佛教界千百年来弘扬的基本都是《梵网菩萨戒》,但是《梵网菩萨戒》的受持,非常难行,它是地上菩萨所行持的境界。我们现在有很多人在读,但是很少有人考虑到自身能够做到几条。与《梵网菩萨戒》相比,《瑜伽菩萨戒》的开遮就非常善巧。我们认真学习 后就会发现,只要我们愿意去做,每一条都可以做到。因为《瑜伽菩萨戒》所说的开遮持犯,就是针对我们凡人,初发心的菩萨所规定的,所以我们持起来就非常容易。近代的太虚大师就提倡《瑜伽菩萨戒》,所以我也希望我们佛教界有更多的人受持瑜伽菩萨戒,学习 瑜伽菩萨戒,这样才能使我们所受的戒律成为生活中的规范,而不仅仅是一种条文。
这段经文里讲的“以戒庄严”,当然指的是菩萨戒或在家居士的五戒、八戒。所有的戒其实都是摄在菩萨戒的范畴。如果我们能在十善道的基础上持戒,就“能生一切佛法义利”。可见,佛法的一切利益都是建立在持戒的基础上。如果一个人离开戒律而想修行,修止观,修禅定,这一切的修行都是不能成立的,想开智慧,也是没有门的。只有持戒的修行,才能“满足大愿”,就是满足我们通过修学佛法而最终成佛的这种愿望。
3.忍辱
“忍辱庄严故,得佛圆音具众相好”。忍辱,是六度里面的第三度。忍辱的意义是什么呢?忍辱就是指自己和别人都能得到一种安稳的修养。一个人如果没有忍辱的修养,他会使得自己和别人都处在一种不安的状态之中,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知道,一个人如果缺乏忍辱,他的嗔恨心很重。当他的嗔恨心来的时候,就把自己烧得不行了,坐立不安了,此时此刻说出来的话或做出来的事情,都会伤害到别人。
通常我们对忍辱认识不足。有人认为,忍辱是一种无能的表现,所以社会上流行着这样一句话,“大丈夫可杀不可辱”。因为有了这个观念,所以两个人一旦在街上吵起来,吵着吵着,吵到后来彼此之间就大动干戈。这都是缺乏忍辱的修养。反过来说,忍辱不是一种无能,真正具有忍辱修养的人,从他的身上会爆发出一种非常强大的人格力量。也就是说,一个人如果没有很高的修养,他是很难做到忍辱的。而一个真正要想在事业上能够有大成就的人,他就应该具备忍辱的涵养。如果没有忍辱的涵养,他只能是匹夫之勇,不足以成就大事,这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上有很多例证。
像我国古代的一些大人物,诸如韩信之流,就有很高的忍辱修养。据说韩信在没有得志的时候,他虽然有远大的抱负,但因家里很穷,他的抱负难以实现。韩信一天到晚总喜欢背着一把剑,有一次,在街头碰到一个无赖,这个无赖指着韩信的鼻子尖说:“你神气什么?你有本事就把我砍了,没有本事就从我的胯下钻过去。”韩信嘛,有忍辱的修养,他知道跟这种无赖是没有什么好计较的,于是就从这个无赖的胯下钻过去了。钻过去之后,韩信很坦然地站起来走了,他觉得这没有什么。后来他成为刘邦手下的一员大将,为刘邦打天下立下汗马功劳。由此可见,一个人成就的大小往往跟忍辱有很大的关系。在佛教里也很讲究忍辱,像天王殿里的弥勒菩萨就有很好的忍辱涵养。他作的一首偈子说:“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有人吐老拙,让它自干了。”这样“他也省力气,我也没烦恼”。勉得他要把我打倒在地上,这还很麻烦,“有人吐老拙”,他如果往我脸上吐口水怎么办呢?“让它自干了”,我擦都不要擦,他有这么高的涵养。另外象寒山、拾得两位大士,他们也有关于忍辱方面的对话,大意是说世间上的人要是谤我、欺我、骂我、诽我,我该怎么办呢?我就忍他,让他,等几年再且看他。这些都是忍辱的代表,忍辱反应了一个人的修养层次而不是无能,我们在观念上要认识清楚。
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忍辱修养非常重要!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称为娑婆世界,意思就是堪忍的世界。也就是说一个人要有忍辱的涵养,才能在这个世界上生活得好,要是没有忍辱的修养,就会生活得很难过。因为在现实生活中,需要忍辱,没有忍辱,修行就难以成就。譬如,我们在念佛打坐时,瞌睡来了,腿酸了,这个时候怎么办呢?哎呀,睡觉吧,今天辛苦了,明天再说吧,这样就不会再坚持修了。我们在生活中,对衣食住也需要忍辱。如对不可口的饮食,穿低档的衣服,住破旧的房子,也需要忍辱。如果没有忍辱的修养,痛苦就会随之而来。我们对大自然的气候像热呀、冷呀,也需要忍辱。我们对佛法的接受也需要有忍辱的修养,因为佛法跟我们固有的观念不一样,佛法的修行跟我们原有的习 气是相冲突的。譬如,我们喜欢吃好吃的东西,喜欢穿高档的衣服,我们有种种欲望 ,这些欲望 都希望得到满足,但佛法告诉我们,哪些欲望 是合理的,哪些欲望 是不合理的,“此应做,此不应做”。
我们要持戒,持戒就要有忍辱的基础,没能忍辱,我们持戒也持不好,所以忍辱对于学佛的人来说,显得非常的重要。我们只有在忍辱的基础上修行,将来才能“得佛圆音,具众相好”。为什么通过忍辱的修行才能得到佛的圆满音声呢?因为,一个人如果没有忍辱的修养,他在嗔恨的心态里发出的声音是什么样子呢?这种音声肯定是不动听的。但如果在忍辱的心态里,在一种慈悲的心态里所发出的声音,这种声音一定是非常悦耳的。所以说“得佛圆音”。所谓的“具众相好”,就是成佛时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都是要以忍辱作为基础才能修成的。
4.精进
“精进庄严故,能破魔怨,入佛法藏”。什么叫精进呢?精进就是一种努力,就是一种奋斗。任何一个人生存在这个世界上,都希望事业有所成就,这就需要努力,需要奋斗。一个人的成就,往往是经过百折不挠,不懈努力换来的。世间上人为的、暂时的人生幸福和快乐,都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去努力,去奋斗。那么,我们要想成就成佛的事业,普度十方众生,就更要付出精进和努力。
那么,是不是说所有的努力都叫精进呢?不是的。佛法的精进有它精进的内涵,精进就是断恶修善的行为。除了断恶修善的行为以外,像社会上的人拚命地赚钱,拚命地追求权力地位,这些都不可以称为精进。甚至像有些人努力地干坏事,努力地杀生,努力地偷盗,努力地邪婬,努力地说假话,这些都不可以称为精进。
精进要在佛法的指导下,改善自我,断恶修善,这才可以称为精进。佛法所说的精进,它有一个标准,就是要在中道、不着相这两个前提下的断恶修善行为,才可以称为精进。譬如,一个人用一种掉举的心态,过分地勇猛精进,着相地精进,反而会使他的修行不相应。在佛陀住世的时候,他的弟子里有一个叫亿耳的比丘,他出家后,在修行上非常地精进,修了几个月下来,一点进展都没有,而且心里很浮躁,他觉得烦恼,就想退心做一名居士,凭着自己家庭的富有,照样可以供养三宝,培养福田。于是他就向佛陀说明情况,想回家做居士去。佛陀问他,你在家里是干什么工作的?亿耳比丘回答说,是弹琴的。佛陀问他,你弹琴时,把琴弦绷得太紧会怎么样?亿耳比丘说,这样会把琴弦弄断。佛陀接着追问说,你把琴弦放得太松驰又会怎么样呢?亿耳说,这样琴就发不出声音。这时佛陀就告诉亿耳比丘说,修行也是这样,过分地勇猛精进,会增加掉举的情绪,与修行不容易相应,而过分的放松懈怠,就会增长懈耽放逸、昏沉、睡眠,同样跟修行不相应。所以真正的精进,是一种中道的、不着相的修行。
“精进庄严故,能破魔怨”,一个人如果能在十善业的基础上精进用功,就能破除魔怨。魔不仅仅是天魔外道的魔,还包括烦恼魔、生死魔。总之,能够障碍我们修行的一切障缘都可以称为魔。破除烦恼,破除生死,这一切都需要精进,才能“入佛法藏”,悟入佛法。
5.禅定
“定庄严故,能生念、慧、惭愧、轻安”。定,就是禅定。禅定跟禅宗不一样。禅定是一种定学,禅宗是一种慧学。禅宗直接从慧入手,而禅定从定入手。禅定是佛法与外道共有的。禅定并不是佛法所特有的东西。像古印度的外道,他们也都修禅定。中国的道家,也修禅定。现在社会上练气功的人,他们也能进入禅定状态。所以禅定不是佛法所特有。禅定的特点就是专注一境,定的本身乃是对心态的一种训练。把我们的心专注在一种境界上,这就是止。止在一个境界上,久而久之,就会得定。得定的方法很多,我们可以诵经,念咒,念佛,观呼息等等,都可以得到定的效果。
如果一个人有了禅定之后,他就可以引发神通。神通是在禅定的基础上产生的。通过佛法的修行可以产生神通。同样,通过外道的修行也能产生神通,所以神通也是佛法与外道所共有的。像天眼通、天耳通、宿命通、他心通、神足通,这些外道也能修得。佛法所特有的是观、慧。譬如无常观、无我观、缘起观、空观、唯识观,这些修观的方法是佛法所特有的。佛法所说的定,是止观双修,不可偏废,修止的同时,还要修观,修观之后,才能引发智慧。一个人如果光修禅定,没有佛法的这种智慧和认识,他虽然禅定功夫很深,能定上一百年,定上一千年,但没有用的,这并不能使他解除烦恼。但是话又说回来,一切功德都是在定的基础上生起的。所以要“以定庄严故”,才“能生念、慧、惭愧、轻安”。念,是正念相续,因为有定力才能正念相续。慧,是智慧。由正定就能产生智慧,有智慧才能断除烦恼,生起轻安。轻安是身心进入一种非常轻松、和谐、快乐的状态。这是修定有成效时,直接产生的感觉。
6.般若
般若,汉译慧。“慧庄严故,能断一切分别妄见”。慧,就是智慧。慧是佛法的特点,也是佛法的核心。成佛,就是智慧的成就。讲修行,就是要以般若为指导,要以慧为指导。我们修布施,修持戒,修忍辱,修精进,修禅定,修般若,在这六度里面,前五度都是佛法跟世间法所共有的。一个人他不学佛法,他照样可以修禅定,照样能持戒,照样能修布施,照样能修忍辱。但是由于没有般若智慧的指导,他所修的这一切,只能得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只能成就人天福报,不足以成为解脱生死的资粮。所以从佛法的角度说六度,前五度如盲,般若如导。意思是说,前五度就像盲人一样,般若就像向导一样,要有般若这个向导,才能把五度引向佛道,才能把前五度变成成佛的资粮。
《心经》说:“三世诸佛,以般若波罗密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过去诸佛的成佛,现在诸佛的成佛,将来诸佛的成佛,还有十方世界诸佛的成佛,都要依赖般若智慧,才能够成佛。假若离开了般若智慧,就不能成佛。《维摩经》里讲“智度菩萨父,方便以为母”,智度,就是般若。般若是佛的父母,诸佛菩萨都是依智慧产生的,离开智慧,佛菩萨就不成佛菩萨了,所以佛又叫觉者。成佛的最大特点就是成就智慧!可见,一个人学佛,从闻、思、修经教开始,就是为了树立对人生的正确认识,最终的目的是引发生命里内在的智慧,有了智慧之后,就能断除“一切妄见”,断除错误的认识,断除人生的一切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