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本站能运行下去,就支持下➤➤

卷一

+A -A

太祖御札 【「太祖御札」,原本作「御札」,无「太祖」二字,据明藏说小萃本补。】

江阴侯停封追券在靖难时,其裔孙所藏,惟太祖高皇帝未定鼎以前御赐四札在焉。此史册所不载者,谨录之以为世宝。 【札中国兴是侯初名。】 「密旨教江阴卫指挥吴国兴知会:即日我用马军往淮上取濠州安丰,你那里则是守城,不须与人野战。你那城中马军,可拨一百精锐的,教忽雷王元帅领来厮杀。你料着不妨,便拨将来。」

龙凤十二年二月十九日亲笔:「吴王令旨教连阳卫吴指挥:如今贼寇近我境界下营,不问多少,则是掣军的法。而 【缺】 你则是牢固守城,不妨可战即战,不可战,等大军来与他厮杀。」十二日:「吴王令旨教连阳卫指挥吴国兴:既是贼兵来,近境界边厢,须要严兵固守城池,我城中粮食草料广有,不必便与他战,不必便望应兵。你且守两个月日,我方来救。贼人此行,不过则是要解泰州之围。这等计量,如何解得?我既是要征他城子了,如何无堤备,教他解了围?他若要来时,江南船都休出来,惹放来上面,深入我境,我自有分晓。泰州早晚下,你守两个月时,泰州先下,不要轻意与他战。你不见浙东胡参政儿子率兵守城如此谨慎,长兴小耿指挥也那般谨慎。你兄弟二人及大小头目,如何不强似他每?则是牢守。亲笔。」闰十月十六日:「徐相国差屠千户报到捷音,当日辰牌时分克复泰州城池了当,全城军民尽皆俘获。亲笔。」

祭庙馒头

祭功臣庙,用馒头一藏, 【五千四十八枚也。】 江宁、上元二县供面二十担,祭毕送工部匠人作饭。

太祖驾幸君山 【「太祖驾幸君山」,原无「太祖」二字,据明藏说小萃本补。】

闻父老相传,太祖皇帝曾幸江阴,有驻跸意。登君山,望气谓主山卑客山高,遂已之。诩少年犹见山有红墙遗迹在也。是时江阴侯家以鲚鱼为上供,盖江阴之贡鲚始于此。主山谓君山,客山谓由里山。临幸为征石牌朱锭。 【锭,张士诚之左丞也。】

梁栋注油

工部修太庙,梁栋皆竖立于厂,每根头凿一窍,以滚桐油注之,逐水且牢。

凤阳父老

太祖时,凤阳父老,亲自上寿,以比丰沛。至太宗迁北京,大朝年亦举行,后渐废弛。府县督遣,近年有至中途逃归者,命严其禁,至锁项批解上京,殊失祖宗之意。陈学士石亭说。

正德仪卫

武宗在南京,仪卫有铜铸人手掌连臂者,或人拳者,皆柄长二尺,马上荷之,后大白旗有「威武」二字。

辇毂巡更

北京皇城四面巡更诸铺,周流传警,每夜内发大铃,从东华门出,至后宰门收。一一交递,尽七十二枚,天明矣。

宫女护领

宫女衣皆以纸为护领,一日一换,欲其洁也。江西玉山县贡。

拣花舍人

南京旧制,木犀开时造饼,有拣花舍人五百名。

古阴阳地字

干凿度云:元皇分,虽测问((日)巫)((几))。 【注云古阴阳字。】 坤凿度云:孕灵坤((一勿)土)。 【注云古地字。】

梁四公

梁四公记云:梁天监中,有蜀闯、 【上音携,下琛去。】 需勉杰、 【上万。】 (麦戊)(端)、 【上赎,下湍。】 仉(上(石又)下目) 【上掌,下笉。】 四公谒武帝。

太祖驾幸顾龙山 【「太祖驾幸顾龙山」,原无「太祖」二字,据明藏说小萃本补。】

金坛城外顾龙山,太祖高皇帝时,有于高五郎作乱,亲征曾驻跸于此,今有御制词刻石碑。

罩甲

罩甲之制,比甲稍长,比披袄减短,正德闲创自武宗,近士夫有服者。

琼花镇

浮休薛章宪先生曾至南京淳化镇,主人谓曰:「我每家被江阴人害。」问其故,曰:「太祖时取张编修到此,坠金死,以地方不即救护,四十家俱发充军。」淳化镇今多讹为琼花镇云。编修乃张藻仲宣也。

江阴异鱼

弘治三年九月,邑之江滨有大鱼横死,长十余丈,首沈不可见,腹仰而无鳞。众脔割之,纯膏腥重不可食,烹其油点灯。未几,复为潮荡去。

?鸡鸣寺镇寺经像 【「鸡鸣寺镇寺经像」,原无「鸡鸣寺」三字,据明藏说小萃本补。】

南京鸡鸣寺,太祖时有金字华严经一部,沈香观音一尊,长二三寸,以金棺银椁盛之,俱遗镇寺者。主僧,住持交代,则送礼部易封用印,不可辄开。武宗至南京取去,知太祖所留,复归于等。

念佛刻石

鸡鸣寺外石壁一带,嵌石十块,俱刻南无阿弥阿佛。云马皇后幸寺,念佛一声,则刻一石。

验月体

先儒言,月体本圆,受日之光。 【「受日之光」,原作「受之日光」,误,此据明藏说小萃本、清顺治本乙正。】 今可验者,予得三事:人夜坐月色中,身亦黑,一也;月缺时有晕皆圆,二也;安南及西域寻斯干城,月初已见其半,三也。

阴阳互藏

绵纸有软弱而声甚哑者,问其人,曰:「此夏天所造,名为阴纸,若冬天造者,则有声。」因可见阴阳互藏之义。先儒言水生燥,火生湿,曾试观黏之物,以水或汤涤之,则索然干爽,生燥之谓也。干物火边?久,则转潮润,生湿之谓也。亦可见阴阳互藏之义。

五行生克

五行相生,一顺而生,随时不闲,五行相克,皆闲一物,此亦自然,不待安排。今人论竹云「公孙不相见,子母不相离」,亦有此理。

礼纬含文嘉

礼纬含文嘉三卷,共六十篇,天镜经上篇卷之一,自一至十五;地镜经中篇卷之二,自十六至三十四;人镜经下篇卷之三,自三十五至六十。序云绍兴辛巳年十一月二十九日,东南第三正将观察使张师禹受多言天文灾异占验之说,与各史五行志相类。

宣德御画

宣宗皇帝画五花马、白燕二幅,俱亲题赐太监袁琦者。燕上柳叶飘洒,用粉分筋,柳干颤掣,学南唐李后主金错刀法。此徐尚书晞家物,旧大街戴氏收,又归伞墩曹氏。

天台奇迹

天台山奇峰甚多,寺池中有无肠鱼、无靥螺蛳。相传昔有僧治此二物欲食,人见者讥其释家伤生,僧辄放之池中,而活至今。相生如此。

张乖崖论阴阳 【「张乖崖论阴阳」,原无「张」字,据明藏说小萃本补。】

太极注中张忠定公语,公谓李畋曰:「子知事有阴阳否?」对曰:「未也。」曰:「凡百公事,未着字前则属阳,阳主生也,通变由之;着字后则属阴,阴主刑也。刑贵正名,名不可改。」

唭(口疑)

太玄经唭(口疑)俱去声,无闻见也。

木皮代瓦

以木皮代瓦,今陕西秦州等处房屋犹然。

宸濠元宵纸船 【「宸濠元宵纸船」,原无「宸濠」二字,据明藏说小萃本补。】

宸濠曾因元宵,用纸造旱莲船一只,头作二狮子,口俱衔钱,傍列五道士,冠皆斜侧,一竿半青,至尾则否。?游各街,问人有晓其意者召来。忽遇一秀才见,云此甚有意,召去问之,对曰:「好一白莲船,两司俱要钱。五道官不正,一竿清不全。」大喜,留宴,赏元宝一个。盖江西有五道太守姓甘,初政颇清,故云。

江西蚌眼谣 【「江西蚌眼谣」,原无「江西」二字,据明藏说小萃本补。】

童谣云:「若要江西反,除非蚌生眼。」后城中小儿俱以蜊壳磨穿贯手指中为戏,虽官府严刑禁之不止,果有宸濠之乱。

举逆祸兆

宸濠举逆日,霹雳大震,苍蝇无数集头上。舟行至江中,见风不利,欲转,问至何地,对曰:「黄石矶。」音协「王失机」,怒斩舟人。

江西两科并取 【「江西两科并取」,原无「江西」二字,据明藏说小萃本补。】

正德十四年己卯科,江西以宁藩之乱,缺乡试,嘉靖元年壬午科,并取一百九十人。

陆墓促织盆

宣德时苏州造促织盆,出陆墓、 【俗呼元音。】 邹莫二家。曾见雕镂人物,妆采极工巧。又有大秀、小秀所造者尤妙,邹家二女名也,久藏苏州库中。正德时发出变易,家君亲见。

江阴三胜事

江阴虽不称剧邑,然有三事敻然绝伦者,余为拈出。地非帝乡,而有太祖皇帝故人焦千户高尚如、严光,事见寓圃杂记。景泰七年丙子秋榜,?启文举以春秋学生发解应天,徐泰士亨以书经监生发解顺天,两榜首皆邑人同学,今学前有坊额。徐公晞以吏员登八座,初授缮工经历司都事,历工部郎中,进兵部右侍郎,迁南京户部左侍郎。正统初,以征云南功升兵部尚书,曾为殿试读卷官,刻录惟书江阴人而已。事在国史。此三事,四方鲜有其一,惟合得之益奇。

江阴徐世英异宠 【「江阴徐世英异宠」,原无「江阴徐」三字,据明藏说小萃本补。】

徐世英,尚书晞之孙,其娶妻乃英宗母孝恭皇后之姊所出,少时宫禁相习,正统某年追忆?问,知配与徐晞孙。传奉驰驿来京朝见,用平头巾,即今里老戴以接官者。谕吏部曰:「朕岂有白衣亲?与他九卿堂上官做。」科道交章论列,圣旨批:「今后再有来说者,打掉牙齿。」仅授中书舍人。天顺初,遂升通政使司通政,前后阅四十年,至弘治初始致仕,盖异宠云。

妓巧慧

三杨学士当国时,有一妓名齐雅秀,性最巧慧。一日被唤,众谓之曰:「汝能使三阁老笑乎?」对曰:「我一入,就令笑也。」进见,问何以来迟,对曰:「在家看些书。」问何书,对曰:「列女传。」三阁老闻之果大笑,乃戏曰:「我道是齐雅秀,乃是脐下臭。」盖因其姓名之声而讥之,应声曰:「我道是各位老爹是武职,原来是文官。」以文为闻也。三公曰:「母狗无礼!」又答曰:「我是母狗,各位老爹是公侯。」侯者猴也。

沈括论字体 【「沈括论字体」,原无「沈括」二字,据明藏说小萃本补。】

沈括论书曰:「寡在左,则取上齐,寡在右,则取下齐,如从口从金,此多寡不同也。唫则取上齐,扣则取下齐。如从尗从又及从口从胃三字,合者多寡不同,则叔当取下齐,喟当取上齐。」

论神光经 【「论神光经」,原无「论」字,据明藏说小萃本补。】

神光经,术家妄作之书也,无稽之甚。

论路史 【「论路史」,原无「论」字,据明藏说小萃本补。】

路史,宋干道中庐陵罗泌长原撰,多载仙经谶纬茫昧之说。

字音读误 【「字音读误」,原无「读误」二字,据明藏说小萃本补。】

贾胡藏珠,都少卿玄敬读作假而不为古音;泛驾之马,陈学士鲁南读作泛而不为播,音学其难矣哉。

流贼题驿

流贼赵风子就擒,经河南,题驿云:「魏国英雄今已休,一场心事付东流。秦廷无剑诛高鹿,汉室何人问丙牛。野鸟空啼千古恨,长江难洗百年羞。西风吹散穷途客,一夜游魂反故邱。」

歌童书算奇遇

镇江杨阁老邃庵家小仆杨芝,江阴徐葵亭某所送歌童也。武宗临幸,见之,问其名,改赐为羊脂玉,携至京,后发回。又有镇江于鹏书算,初字克举,美容仪。是时杨令鹏接待武宗,见而问其名,对曰:「于鹏。」赐字曰万里,其图书文曰「天赐万里」。二人之遭际,何其幸与!

郡庠银杏火发 【「郡庠银杏火发」,原无「郡庠」二字,据明藏说小萃本补。】

常州府学银杏,西南一株,嘉靖元年正月二十一日火发窍中,焰焰水不能沃,至二十六日而止,树亦无害。说者言本府解元之应,是科华钥也。

听松寺

无锡听松寺为二泉公所得,有人揭其门云:「此日暂为新相地,百年还是旧僧居。」

游春黄胖诗

白獭髓记,开禧权臣因赐南园新成,会诸朝士,席闲分题,有赋游春黄胖诗云:「两脚捎空欲弄春,一人头上又安身。不知终入儿童手,筋骨翻为陌上尘。」以为一朝士姓俞所作。又怡颜录载韩侂冑以冬日游西湖,寘宴南园,席闲有献迎春黄胖者,命其族子院判赋诗,云:「脚蹋虚空手弄春,一人头上要安身。忽然?断儿童手,骨肉都为陌上尘。」二诗一也,而不同如此。丁晋公同夏英公看弄水?,丁属夏赋诗,曰:「舞拂跳珠复弄丸,遮藏巧便百千般。主公端坐无由见,却被傍人冷眼看。」三公之末路,盖兆于诗矣。

靖江漂没

嘉靖元年七月二十五日,风潮大作,是夜靖江漂没万人,崇明并沿江亦然。

国初讳用元字

余家先世分关中,写吴原年、洪武原年,俱不用元字。想国初恶胜国之号而避之,故民间相习如此。史书无所考见,姑记之以询之熟典故者焉。

八岁知画

元岳柱字止所,八岁观画师何澄画陶母翦发图,柱指陶母腕上金钏,诘之曰:「金钏可易酒,何用翦发为也?」何大惊异。观此可以知画理矣。

论存经议经

三皇之书,伏羲有易,神农有本草,黄帝有素问。易以卜筮存,本草、素问以方技存,其天乎?新安王晦叔云: 【「程子曰素问必出于战国之末。】 大戴记之夏小正、管子之弟子职、孔丛子之小尔雅,古书之存者,三子之力也。」浚仪王伯厚云:「陆务观曰,唐及国初学者,不敢议孔安国、郑康成,况圣人乎?自庆历后,诸儒发明经旨,非前人所及,然排系辞,毁周礼,疑孟子,讥书之胤征、顾命,黜诗之序,不难于议经,况传注乎?」

大雄黄

安远侯柳文家有雄黄一块,重五十斤,每年五月用金盆架置堂上,过夏乃收。沈戒庵说常见云。

辨珠法

试大珠,以漆圆盘掷下,连跳起不定者佳,一下直转者伪。

腊字

市肆有脯腊,当只白煮为之。初不晓腊字之义,易噬(口(太皿))六三「噬腊肉」,谓兽全体骨而为之者,周礼腊人注:小物全干为腊。

文士润笔

嘉定沈练塘龄闲论文士无不重财者,常熟桑思玄曾有人求文,托以亲昵,无润笔。思玄谓曰:「平生未尝白作文字,最败兴,你可暂将银一锭四五两置吾前,发兴后待作完,仍还汝可也。」唐子畏曾在孙思和家有一巨本,录记所作,簿面题二字曰「利市」。都南濠至不苟取。尝有疾,以帕裹头强起,人请其休息者,答曰:「若不如此,则无人来求文字矣。」马怀德言,曾为人求文字于祝枝山,问曰:「是见精神否?」 【俗以取人钱为精神。】 曰:「然。」又曰:「吾不与他计较,清物也好。」问何清物,则曰:「青羊绒罢。」

烧成骰子

南京顾英玉瑮知许州时,掘地中得烧成骰子一窖,约两三石,每以六枚作小匣置之,归遗亲友。苏州沈辩之与文曾得之。

古冢厚蛤壳

青州城北四十余里丰山下,麦地古冢得厚蛤壳 【俗谓之绵歪?者,苏人谓之仓蒲。】 四五千枚,以锦绮重重间铺,锦皆毁化,壳背随尖阔就脐作嘴、二目、双角,短长异状,皆为鸟形,以漆画之。每壳中各色画树木人物,竹篮纷错,如妇人采桑之状,有在树上者,有倚树下者,坐卧行立,种种皆备。亦有僧掷篮满地,亦有人顶篮树底。余率众行男女交感,横斜俯仰,上下异态,不可具言。男闲有作回回貌并椎髻者,妇人或散发在后,长乳尖足,毛窍阴阳之物显然,抱持牵挽。一壳多者至十数对。正类今之春画,然不知作何用耳。沈辩之得百枚回。又云冢中他物甚多,木梳尚存圆背,亦异今制。铜器皆商金银者,疑为三代物。然僧不始于三代,或是北朝时魇镇物为近。

倒挂鸟

倒挂鸟大如雀,绿色,宿则倒挂,常置笼中。以好香熏之,则展毛羽受香,毕而饮。客至,置几案闲,仍以香引之,如前展羽,一室芬馥。

接脚

武宗夏后居五花宫,今上陈皇后立,夏后乃退居小二宫而让之。时御史叶锺、监修江阴、办事吏王实常随出入,见宫殿皆不甚高大,中置龙龛,朝廷所坐有金交椅,又方木墩甚众。问内官所用,乃宫人祗候传班,短者以此木之令齐,名接脚。

杀边乐

武宗皇帝深解音律,亲制杀边乐,南京教坊皆传习。余尝闻之,有笙有笛有鼓,歇落吹打,声极洪爽,颇类吉利乐。

戴文进不遇 【「戴文进不遇」,原无「戴」字,据明藏说小萃本补。】

宣德间,昆山画士谢庭循虽以画蒙宠,终日侍御围棋。时钱塘戴文进画法极高,与等辈十八人行取至京,皆不及戴者。考试,令戴画龙,戴本以山水擅名,非其本色,随常画龙皆四爪,呈御,上大怒,曰:「我这里用不得五爪龙,着锦衣卫重治,打御棍十八发回。」余十七人皆得用命也。盖为谢所轧云。苏州周东村说。宣宗又尝问谢曰:「还有一戴文进,闻画得好。」对曰:「是秀才,画欠精致,是隶家画也。」卒不得进。上海陆子渊司业亦云,戴曾画山水进呈,宣宗称善,令谢视之,谢指擿其失,曰:「好固好,但舟中岂有穿红袍钓鱼之理?」遂弃去弗用。

画士二吕

孝宗朝画士,吕纪以翎毛,吕文英以人物,皆被恩宠。纪,宁波人,文英,处州人,人呼为小吕。

石鸽石斑鱼

浦城有石鸽,大如青蛙,待客最贵之物,龙游谓之石鸭。西安有石斑鱼,生石池冷水,味佳甚。

江阴人题昭君图

「骊山举火因褒姒,蜀道蒙尘为太真。能使明妃嫁胡虏,画工应是汉忠臣。」此邑人题昭君图,名时,忘其姓。

江阴北门周烈女 【「江阴北门周烈女」,原无「江阴」二字,据明藏说小萃本补。】

邑北门顺化三坊周仲义妻崔氏生女,十岁时,正德六年,许赘锁巷曹黼男益,益后屡以不才绝婚,父母改议他姓,女誓不愿而止。嘉靖元年五月闲,曹闻女尚居室,忽送礼,复寻前盟,周辄拒,逐担盒之夫,且讼于官。女闻,惧贻辱,自是茹素礼神。母前托疾,婉词令鬻棺,密治衾服,凡置灵之所及身后事,一一整备。六月初三日夜,沐浴更衣,书诗二首,至别室易新鞋,缢死,年二十一岁也。其诗曰:「奴命皆因运不通,双亲一念几时空。夜闲得梦能分晓,此事须知不苟同。」又曰:「贵家数次欲求姻,罚誓坚心拜世尊。正直无私未明事,只从一死不须论。」邻人周天祥,女之从祖,言其曾祖周效忠本江西南昌县人, 【「言其曾祖周效忠本江西南昌县人」,「曾」字原作「尊」,据明藏说小萃本、清顺治本改。】 任福建道廉使,降江阴税课大使,洪武二十四年遂占籍云。

嘲李杨二相 【「嘲李杨二相」,原无「嘲」字,据明藏说小萃本补。】

闻有为诗嘲李、杨二相者云:「堪叹涯翁与邃翁,两人皆起自神童。文章政事不多异,诡谲奸邪大略同。考试卖题涯怎恕?选官受贿邃难容。皇天莫道无阴报,个个教他绝后宗。」巷议之口,亦可畏哉。

夏考功辏联 【「夏考功辏联」,原无「夏」字,据明藏说小萃本补。】

苏州夏考功愈,清介而贫,松江钱学士溥在京时,除夜同沈粲在夏宅,当作一春联,求沈写之,曰:「座上无毡,且喜身安心内乐」, 【「且喜身安心内乐」,「内」字原作「自」,非,「自」与下联之「中」不对,作「内」是,据明藏说小萃本、清顺治本改。】 方构思下句,夏遽云:「吾已得之矣。」对曰:「门前有粟,谁怜眼饱肚中饥。」盖其家对仓而居故也。钱至新正三日,送米六十石。

奸盗皆以诗免

苏州月舟和尚犯奸,长洲知县闻其能诗,以鹤为题,诗曰:「素身洁白顶圆朱,曾伴仙人入太虚。昨夜藕花池畔过,鹭鸶冤却我偷鱼。」释之。又一妇以夫盗牛事犯,上县尹诗云:「洗面盆为镜,梳头水当油。妾身非织女,夫倒会牵牛。」免其罪。

端阳竞渡图

元黄振鹏 【一作震朋。】 赐号孤云处士,绣端阳竞渡图像,如白描,甚精妙。大德九年作,在苏州张家。 【徐子扩曰孤云与施宜生同时,端阳竞渡即清明上河图也。】

不落英不落荚

朝廷每年四月初八日,赐文武百官午门外吃不落英,曹御史方湖弘云不落英是?食也。 【四月八日为佛节,朝中皆崇尚,故有此赐。然周正建子,释迦生之四月,即今二月也。】 镇江医官张天民在湖广荣王府,端午赐食不落荚,云即今之粽子。

辨鹿鹤雌雄 【「辨鹿鹤雌雄」,「辨」字原无,据明藏说小萃本补。】

鹿初生鼻边有缺者是雄,鹤初生雄者眼傍别有红点。

南都打春

金陵春前一月,沿街鸣锣,跳唱乞米,名打春。相传太祖见田野中有此,命翰林撰词,使城中亦为之。至今及其时,江宁、上元两县给批,举行不废,谓之村田乐,然所唱非旧词也。

男子生产

苏州府吴县九都一图人孔方,年五十四岁,嘉靖二年十月内晚行旷野,两次闻呼其姓名,视不见人。后每夜睡梦中觉有一小儿在傍,如此数次。至十一月闲,腹内觉有肉块,日渐长大,嘉靖四年正月内,肚腹时加搅痛,至二十四日谷道出血不止,二十六日巳时产下一包,当即晕倒。妻沈氏惊异,随将磁瓦划开看,有一男子小躯在内,身长一尺,发长二寸,耳目口鼻俱全。邻妇徐氏看,称怪异,即弃撇太湖中,浮盹而去。里老宋盛等申呈巡按御史朱实昌,牌仰县丞戴珍拘送体勘。孔方因病,于五月二十日该县纔申送到府,覆审俱同,实为灾异,具本奏闻,仍引宋宣和六年都城卖青果男子事,以祈修省。

江阴乡贤名宦

延陵季子札。宋兵部侍郎葛公宫公雅。宋太常博士葛公密子发。宋太师清孝葛公书思进叔。宋兵部侍郎耿公秉直之。宋极密文定邱公?宗卿。宋宝谟待制胡公瑑叔章。宋右丞相文定葛公邲楚辅。宋司农卿?公当可时文。宋校书赵公发达夫。宋知宝庆府胡公镗伯远。南宋处士吴公欣之。元平江路府判宋公仁辅。元睦州同知李公士龙。元廉访庄简陆公垕仁重。元庸斋先生梁公益直之。元君山先生杜公友开阳父。 【「元君山先生杜公友开阳父」,「阳父」原作「伯阳」,误,据明藏说小萃本改。】 元时斋先生俞公奕曾仲山。元空谷先生俞公远之近。元梧溪先生王公逢元吉。元苔石先生缪公鉴君宝。元州判张公端希尹。编修张公宣藻仲。司业孙公作大雅。巩昌知府孙公亶叔诚。大理寺正严公本志道。右乡贤二十六。宋知军崔公立本之。宋知军王公棠。宋知军徐公蒇子礼。宋知军楼公锷巨山。宋知军戴公溪肖望。 【「宋知军戴公溪肖望」,「肖望」原作「肖坚」,误,据明藏说小萃本、清顺治本改。】 宋知军赵公彦适。宋知军颜公耆仲。宋知军史公寯之。元州尹张公绍祖可久。元州尹李公师善复初。元同知韩公搏。梁县令司马公筠。唐县令赵公和。宋知县杨公孝孺达甫。宋知县林公庚。宋县丞于公□□□。宋县丞楚公执柔。宋县尉袁公燮和叔。宋教授郑公漻。宋教授尤公袤延之。宋教授郑公应申。宋教授郭公庭坚。宋教授史公蒙卿。宋水军经制李公宝。元万户蒙古公丑吴静如。江国吴公国兴,赐名良。海国吴公国宝赐名桢,干臣。右名宦二十七。 【已上乡贤名宦,系先高祖考定,今据县志续入者,并得备载,以便览。孝子赵公文鼎讳铉御史贡公克仁讳安甫大廷尉汤公新之讳沭文学薛公尧卿讳章宪宪副薛公应登讳甲御史黄公士尚讳正色司成张公补之讳衮廪彦张公云程讳汝翼谕德谥文贞缪公当时讳昌期御史谥忠毅李公仲达讳应升大参顾公尚实讳言中丞袁公季友讳一骥光禄卿刘公克柔讳干武选赵公道隆讳与治御史史公禹臣讳良佐少参贡公国祺讳修龄孝廉夏公茂卿讳树芳右乡贤十七。国博周公□□讳恩,黄岩人进士蒋公文惠讳宥,钱塘人儒士王公□□讳子伦,南海人进士周公国用讳斌,昌黎人举人王公好德讳秉彝,巴县人进士谢公安世讳宁,惠安人进士黄公汝器讳琏,济阳人进士黄公梦弼讳傅,兰溪人进士涂公宾贤讳祯,新淦人进士刘公景瞻讳弦,安福人进士王公文渊讳泮,磁州人进士李公仁甫讳元阳,云南人进士吴公峻伯讳维岳,孝丰人进士赵公元朴讳锦,余姚人进士钱公鸣叔讳錞,荆州人进士金公中石讳柱,上虞人进士王公克济讳承芳,宁羌州人进士李公文淑讳芳,嘉兴人进士刘公交甫讳守泰,麻城人进士胡公尔潜讳士鳌,诏安人进士钱公用甫,原姓卜,讳汝梁,乌程人进士刘公翼辰讳学周,武昌人进士郝公仲舆讳敬,京山人进士余公才伯讳士奇,东筦人已上县令。县丞李公景仪讳凤,阳曲人,监生。县丞贺公子翚讳子徽,庐陵人,举荐。县丞俞公□□讳凌云,丰城人,监生。县丞黄公和之讳霆,洧州人,监生。主簿曹公□□讳廷慧,山东人,贡士。县丞郭公□□讳一坤,安远人,选贡。主簿曾公汝焕讳仲文,泰和人,监生。县丞张公简安讳醇儒,崇德人,选贡。已上县佐。训导王公宗器讳镐,雒阳人,监生。训导赵公□□讳储,兰溪人。教谕林公孔承讳烈,东筦举人。训导范公秉义讳承宠,山东人。教谕汤公尧文讳焕,仁和举人。教谕王公子一讳之夔,丹徒岁贡。教谕戴公眉阳讳士杰,昆山举人。教谕张公雨峰讳化原,昆山举人。已上教职。右名宦四十。】

钱宁晒衣

武宗时, 【「武宗时」,原作「武德时」,误,据明藏说小萃本、清顺治本改。】 钱宁六月六日晒红绿衣服,用裁缝十六人,折衣半月。曹方湖云。

论眉须

发属心,眉属肝,须属肾。故风疾多脱眉,宦官皆无须,此理之验也。

兽皮

夜闲穿羔儿皮,二更寒透,狐狸皮可过三更,貂鼠皮直至四更,北人试验如此。貊皮色似鹿,当颈有白毛,俨如瓮形, 【「俨如瓮形」,「瓮」字原为墨丁,据明藏说小萃本补。】 取以为褥,卧之可醒酒。苏州许国用一褥,曾求唐子畏画,遂为所得。豹以小而文散者名艾叶文,其价尤贵于连钱。

江阴邱氏兰亭 【「江阴邱氏兰亭」,原无「江阴」二字,据明藏说小萃本补。】

陶南村辍耕录第六卷载兰亭集刻一百一十七刻,壬集一十四刻,中江阴邱氏二。余借观友人兰亭一本,会萃十余刻,中一刻题云:「兰亭诗序,定武旧本既不易得,而世俗所传,类不强人意,模搨者多弱,临写者或杂以己意,甚者妄意。旧本转相模勒,字画寖瘦,遂作一等肥字,其波磔乃类今时人书,不知晋时人未有此法也。此本出于新昌石氏,虽不敢望定武旧本,而视今所传为近。故家遗物,其有所自来耶。淳熙戊申二月五日邱寿?书。」上一钱形图书,篆东堂二字,下一方图书,篆暨阳邱氏四字。按暨阳即古江阴县名,此帖必邱氏二刻之一也,录之以备参考。

牙牌排衙

外任官与京职官相遇,外任官曰我爱京官有牙牌,京官曰我又爱外任有排衙。

一乳三子

邑石头港巡检任忠,陵县人,年五十七岁,妻王氏三十五岁。嘉靖五年七月初三日子时,一胞产三男。

玄妙观宋时钟磬 【「玄妙观宋时钟盘」,原无「宋时」二字,据明藏说小萃本补。】

县西门玄妙观道士汤秋泉房旧传钟磬二物,钟一边有「汉编钟」三字,一边有「太清宫」三字,皆阳文小篆。磬碧玉,边上一头有「大晟」二字,一头有「太簇」二字,皆阴文古篆。按唐明皇天宝为太清宫祀老子。淳化四年修真宗祥符六年行幸宋太宗大晟殿,元丰七年始造玉磬。谓汉编钟者,如汉之制,非汉铸也。大晟是祀太宗庙,太簇是此磬应此律耳,皆宋物也。

京城雨钱

嘉靖六年六月十九日夜,京城雨电交作,次早东江米巷大街南李学等家房上拾有铜钱八十四文,每个一一壁立在瓦陇中。御史张璠具奏灾异,钱进入库。

郭戴幼颖

江西郭希颜,十三岁中乡举,在场屋作文甚捷。监场布政见其递卷尚早,呼前,出一对云「纸糊屏风千个眼」,对曰「油浇蜡烛一条心」。福建戴大宾十三中乡举,十一二时出考科举,同辈见其少,谓曰:「小朋友如此年就要做官,做到何官?」答曰:「做阁老。」众戏出一对云「未老思阁老」,应声云「无才做秀才」。众哄然大笑,知反为所伤也。

箜篌

大明会典载,朝廷乐器中有二十弦,即箜篌也。

南京谣

南京谣云:「国子监里听讲,武定门外炮响,是这等演武修文,只费朝廷粮赏。」

诺皋记

姚宽西溪丛语曰:「段成式酉阳杂俎有诺皋记,又有支诺皋,意义难解。春秋左氏传襄公十八年秋,齐侯伐我北鄙,中行献子将伐齐,梦与厉公讼,弗胜,公以戈击之,首队于前,跪而戴之,奉之以走。见梗阳之巫皋,他日见诸道,与之言同。巫曰:『今兹主必死,若有事于东方,则可以逞。』献子许诺。疑此事也。」晁伯宇谈助云:「灵奇秘要辟兵法,正月上寅日,禹步取寄生木三,?曰:『喏皋敢告日月震雷,令人无敢见我,我为大帝使者。』乃断取五寸,阴干百日为簪,三七循头还着中,人不见。』晁说非也。成式诺皋记序曰:『夫度朔司刑,可以知其情状,葆登掌祀,将以着于感通,有生尽幻,游魂为变,乃圣人定璇玑之式,立巫祝之官。考乎十辉之祥,正乎九黎之乱,当有道之日,鬼不伤人,在观德之时,神无乏主。若列生言?下之驹掇,庄生言户内之雷霆,楚庄争随兕而祸移,齐桓?委蛇而病愈,征祥变化,无日无之,在乎不伤人不乏主而已。成式因览历代怪书,偶疏所记,题曰诺皋记。街谈鄙俚,与言风波,不足以辨九鼎之象,广七车之对。然游息之暇,足为鼓吹耳。』」

周髀算尺

苏州马怀德?星板一副十二片,乌木为之,自小渐大。大者长七寸余,标为一指二指以至十二指,俱有细刻若分寸然。又有象牙一块,长二尺, 【「长二尺」,明藏说小萃本作「长二寸」,未知孰是。】 四角皆缺,上有半指半角一角三角等字,颠倒相向,盖周髀算尺也。

仙游祈寿

蒲田林守衷为父求梦于仙游九仙,以祈寿限,时年六十岁,梦人持一碗肉,谓曰:「仔细吃此一碗肉,再无肉吃了。」其父闻之曰:「吾还有十年。」问何故,曰:「『七十者衣帛食肉。』又曰『非肉不饱。』言再无者止此耳。」后至七十,亲家饮酒食桃,痛骤下,无疾而终,果七十岁。

斑般字韵诗

匏庵吴公宽书体学苏,西涯李公东阳尝试效其体,作斑字般字韵律诗相戏,诗引有「勿怪搀夺苏家行市」之语,于是往复各五首,中多警联。西涯斑字曰:「心同好古生差晚,力欲追君鬓恐斑。搨遍吴笺犹送锦,搦残湘管半无斑。换羊价重街头帖,画虎心劳纸上斑。云闲天马谁争步,水底山鸡自照斑。」匏庵斑字韵曰:「砚沼百波空对影,管城一孔但窥斑。长爱弱毫能瘦硬,戏将浓墨故斓斑。马形始悟当书尾,羊鞹无劳强索斑。寒蛩入户声初咽,拙鸟成巢羽独斑。」西涯般字曰:「聊以师模归有若,敢将交行比颜般。郑师乍许三降楚,墨守终能九却般。文心捧处惭施女,笔阵围时困楚般。」匏庵般字曰:「临模恶札劳唐纸,结构奇材得鲁般。屡屈汉庭陪绛灌,远输齐粟荷姚般。廉颇谢罪宜先蔺,赵鞅行军已殿般。聊复据鞍如马援,不因夺邑愠劖般。」西涯诸联已自载于诗话中,余特并载匏庵之作,以见二公之竞藻于一时者如此云。

宋时江阴刘谷

经义所检讨江阴布衣刘谷尝献书于朝廷,元佑庚午冬,有欲中熙宁大臣者,讽村民以田事进状讼谷,事下淮东宪司推治。时苏子瞻守扬州,淮宪内怀观望,谷惧祸见翁,书天字七以示之,其文如此: 【天天天天天天】 天。并列者三,而一缀于六字之下。谷默领其意,乃变姓皇甫逃于庐山。尝至饶州安仁?蒋公静之官所,淮宪以闻,有旨治静匿谷事。谷逃三年,至绍圣而田事直,静亦会恩乃免。此载徐神翁语录。神翁姓徐名大,更名守信,泰州海陵人,居冲真坊乐真桥之侧。嘉佑初,执役天庆观,持帚洒扫十数年,人无识者,止呼为徐二翁。蒋公之奇号为神翁。

辨奸论族谱亭记

苏老泉辨奸论、族谱亭记,叶石林避暑录话、周公谨齐东埜语二书中载当时作二文之情实,余录之,为索隐者助焉。叶云:「苏明允本好言兵,见元昊叛西方,用事久无功,天下事有当改作,因挟其所著书,嘉佑初来京师,一时推其文章。王荆公为知制诰,方谈经术,独不喜之,屡诋于众,以故明允恶荆公甚于仇雠。会张安道亦为荆公所排,二人素相善,明允作辨奸一篇,密献安道,以荆公比王衍、卢杞,而不以示欧文忠。荆公后微闻之,因不乐子瞻兄弟,两家之隙,遂不可解。辨奸久不出,元丰闲子由从安道辟南京,请为明允墓表,特全载之,苏氏亦不入石,比年稍传于世。荆公性固简率不缘饰,然而谓之食狗彘之食囚首丧面者,亦不至是也。」周云:「沧洲先生程公许,字季与,眉山人。仕至文昌,寓居霅上,与先子从容谈蜀中旧事,历历可听。其言老泉族谱亭记,言乡俗之薄,起于某人,而不着其姓名者,盖苏与其妻党程氏大不咸,所谓某人者,其妻之兄弟也。老泉有自尤诗,述其女事外家不得志以死,其辞甚哀,则其怨隙不平也久矣。其后东坡兄弟以念母之故,相与释憾。程正辅于坡为表弟,坡之南迁,时宰闻其先世之隙,遂以正辅为本路宪将,使之甘心焉。而正辅反笃中外之义,相与周旋之者甚至,坡诗往复唱和中亦可概见也。正辅上世为县录事,县有杀人者,狱已具,程独疑之,因缓其事,多方物色之,果得真杀人者,而系者遂得释。他日役满家居,梦神告之曰:『汝有活冤狱之功,当令汝子孙名宦相继,为衣冠盛族。』至其子,遂擢第,其后益大如梦言。然多行不义,德馨弗闻。」

清明上河图

李阁老东阳清明上河图后记云:「右清明上河图一卷,宋翰林画史东武张择端所作。上河云者,盖其时俗所尚,若今之上冢然,故其盛如此也。图高不满尺,长二丈有奇,人形不能寸,小者纔一二分,他物称是。自远而近,自略而详,自郊野以及城市。山则巍然而高,隤然而卑,洼然而空。水则澹然而平,渊然而深,迤然而长引,突然而湍激。树则槎然枯,郁然秀,翘然而高,蓊然而莫知其所穷。人物则官、士、农、贾、医、卜、僧道、胥隶、篙师、缆夫、妇女、臧获之行者坐者问者答者授者受者呼者应者,骑而驰者,负者戴者,抱而携者,道而前呵者,执斧锯者,操畚锸者,持杯罂者,袒而风者,困而睡者,倦而欠伸者,乘轿褰帘以窥者,又有以板为舆无轮箱而陆曳者。有牵重舟泝急流极力寸进,圜桥匝岸,驻足而旁观,皆若交驩助叫,百口而同声者。驴马牛橐之属,则或驮或载或卧或息或饮或秣,或就囊龁草,首入囊半者。屋宇则官府之衙,市廛之居,村野之庄,寺观之庐,门窗屏障篱壁之制,间见而层出。店肆所鬻,则若酒若馔若香若药若杂货百物,皆有题扁名氏,字画纤细,几至不可辨识。所谓人与物者,其多至不可指数,而笔势简劲,意态生动,隐见之殊形,向背之相准,不见其错误改窜之迹,殆杜少陵所谓毫发无遗憾者。非蚤作夜思,日累岁积不能到,其亦可谓难已。此画当作于宣、政以前丰、亨、豫、大之世,卷首有佑陵瘦筋五字签及双龙小印,而画谱不载,金大定闲,燕山张着有跋。据向氏书画记,谓与西湖争标图俱选入神品,既归元秘府,至正闲为装池,官匠以似本易去,售于贵官某氏,某守真定。主藏者复私鬻之于武林陈彦廉氏,陈有急,又闻守且归,惧不能守,西昌杨准以重价购之,而具述其故云尔。后又为静山周氏所得,吾族祖云阳先生为跋其后,又有蓝氏珍玩、吴氏家藏诸印,皆无邑里名字。不知何年复入京师,予始见于大理卿朱文征家,为赋长句。后为少师徐文靖公所藏,公未属纩,谓云阳手泽所在,治命其孙中书舍人文灿以归于予。呜呼!韩退之画记,其所关系几何?旋复丧失,独其文奇妙,故传之至今。今有图如此,又于予有世泽之重,而予之文不足以发之,姑撮其要如此。」

半印勘合户帖

户部洪武三年十一月二十六日钦奉圣旨:「说与户部官知道,如今天下太平了也,止是户口不明白哩。教中书省置下天下户口的勘合文簿户帖,你每户部家出榜,去教那有司官将他所管的应有百姓,都教入官附名字,写着他家人口多少,写得真,着与那百姓一个户帖,上用半印勘合,都取勘来了。我这大军如今不出征了,都教去各州县里下着绕地里去点户比勘合,比着的,便是好百姓,比不着的,便拏来做军。比到其间,有司官吏隐瞒了的,将那有司官吏处斩,百姓每自趓避了的,依律要了罪过,拏来做军。钦此。除钦遵外,今给半印勘合户帖,付本户收执者。

一户某府州县乡都保附籍户计家口男子口 【成丁不成丁】 妇女口 【大小】 事产 【基田瓦草屋】 右户帖付某收执。准此。洪武三年十一月日。」此帖人罕得见矣,余从一处觅来,录之以备典故。周围梅花阑,大不满二尺,号数处用部印合同半钤,年月日下空处用全印,后有一大部字,印下花押,直连者三,又横并者三,无官吏职衔姓名。背后沿边,县刊一小牵长腔宕印于其上,首行云「江阴县提调官」,下分注「知县钱文德、县丞傅学。」第二行「司吏麋宗文。」第三行「典史朱贯道。」每人皆有花押。末行「洪武三年十一月日。」县印向前,不在年月处。今制科场有题调官名,府县考试正官亦称提调,余无称者,并不及之佐贰。按此,则以提调为通称矣。余邑志,弘治时兰溪黄公傅为令,慨前志简略,极力搜讨,以成之于洪武三年任,书知县?志远。按此则三年任,乃钱文德,非?也。钱、傅、麋、朱四姓名无一见者。邑尚未设主簿,黄于典史下注云初名掌史,按此岂掌史之名更在前耶?吏宜列于官之后,而此司吏云者,抑亦杂流类耶?岂当时吏固在典史上耶? 【「岂当时吏固在典史上耶」,「固在」原作「在固」,据明藏说小萃本、清顺治本乙正。】 今不可考矣。嗟嗟,据邑志之阙漏尚如此,则国史得失,谭又何容易也。凡片纸只字关典故者,断不可轻弃。

阍寺骚扰

成化癸卯三月,吾邑为阍寺王敬所扰,巨室珍玩,自此一空,赂足以餍其欲者,始得免。多窜迹以避之,有故老谈及,迄今犹令人色变。

东坡公据 【附节山谷跋语】

苏东坡有与李方叔公据,盖恐方叔卖所遗玉鼻骍,为之立公据以便之。公据,券也。 【黄山谷跋云:「子瞻妙墨作券,或责方叔当乘之,安用汲汲索钱?此又不识痒痛者从傍论砭疽尔。」】

犬怪

金陵姚宣寅斋闻见云:「无锡儒士朱公綖训蒙于妻宗徐养素家。月明,客中岑寂,倚楼闲眺,见一白犬向月而拜,至月午,抖擞化为一道士,腾空而去。公綖见之,惊惧不敢寝,坐以待旦。钟鸣,从西南回,至旧地又拜,却复本形而去。次日公綖密告养素,即呼众犬咸至,惟不见此犬,寻之,乃寐于静处,养素杀之而绝。

在官有族犯皆去职

邑训导张用斋庸送知县饶公免官还乡序云:「洪武九年秋八月,有司钦奉诏条,凡在官者,其族属有丽于法,听其解职还乡里。江阴令饶公玄德,其族属适于法有相值者,于是得白于有司,去归其乡邑。」余观用斋漫稿,摘此段以见国初之法云。在今则官势重而民命轻矣。

江阴人朱子同年

绍兴十八年同年小录,今题为朱文公同年录,第一甲第一人王佐。第五甲第九十人朱熹。第四甲第一百六人王欣字亨之,小名七斤,小字斤斤,年三十一,三月二十四日生。外氏蔡偏侍下第四兄弟四人五举娶韩氏。曾祖正路, 【故任比部郎中,知濮州,赠金紫光禄大夫。】 祖蘧, 【故任中宪大夫,赠正奉大夫。】 父庶, 【故任从事郎。】 本贯江阴军江阴县太宁乡就日里祖为户。

江令精察

咸通初,有天水赵弘者任江阴令,以片言折狱著名。由是累宰剧邑,皆以雪冤获优考。至于疑似晦伪之事,悉能以情辨之。时有楚州淮阴农者比庄,顷以岁丰而货殖焉,其东邻则拓腴田数百亩,资镪未满,因以庄券质于西邻,代缗百万,契书显验,且言来岁携本利以赎。至期,果以腴田获利,首以贮财赎契,先纳八百缗。第检置契书,期明日以残资换券,所隔信宿,且恃通家,因不征纳缗之籍,明日?余镪至,遂为西邻不认矣。且无保证,又乏簿籍,终为所拒。东邻冤诉于县,县为追勘,无以证明。邑宰谓曰:「诚疑尔冤,其如官中所赖者券,乏此以证,何术理之?」复诉于州,州不能辨。东邻不胜其愤,远聆江阴之善政讼者,乃越江而南诉于赵宰,赵宰谓曰:「县政地卑,且复踰境,何计奉雪?」东邻则冤泣曰:「此地不得理,则无由自涤也。」赵曰:「第止吾舍,试为思之。」经宿,召前曰:「吾计就矣,尔果不妄否?」则又曰:「焉敢厚诬。」赵曰:「诚如是言,当为寘法。」乃召捕盗之干事者数辈至淮壖,曰:「聚啸而寇江者,按劾已具。」且言有同恶相济者在某居处,名姓形状,俱以西邻指之,请械送至此。先是,邻州条法,唯持刃截江,无得藏匿。追牒至彼,果擒以来。然西邻自恃无迹,未甚加惧。至则旅于庭下,赵厉声谓曰:「幸耕织自活,何为寇?」江囚则号呼泪随曰:「稼穑之夫,未尝舟楫。」赵又曰:「辨证甚明,且姓氏无差。」或言:「伪而坚,则血肤取实。」囚则大恐,叩头见血,如不胜其冤者。赵又曰:「所盗率多金银锦绣,非农家所宜有也,汝宜籍舍之产以辨之。」囚意稍开,谓皆非所贮者,且不疑东邻之越讼也。乃言有稻若干斛,庄客某甲算纳到者,紬绢若干匹,家机所出者,钱若干贯,东邻赎契者,银器若干件,匠某锻成者。赵宰大喜,即再审其事,复谓曰:「汝果非寇江者,何为讳东邻所赎八百千?」遂引诉邻,令其偶直,于是惭惧灰色,祈死厅前。赵令桎梏往本土,检付书契,然后寘之于法。参寥子曰:「江阴邑之遐者,天水吏之微者,卓鲁之政,无由人知。史氏宜探此以广当朝循吏传。」此载宋参寥子高彦休譔阙史中。太平广记作唐阙史,天水赵休譔,弘作赵和,见一百七十二卷精察二。

褚先生

孔毅父珩璜新论云:「或疑褚先生为褚大,非也。按儒林传,褚大,董仲舒弟子也,平准书褚大为武帝使,而褚先生者,哀、成闲人也。孝武帝纪注,褚先生名少孙,为汉博士。」

倭国春画

世俗春画,鄙亵之甚,有贾人携倭国春画求售,其图男女,惟远相注眺,近却以扇掩面,略偷眼觑,有浴者亦在帏中,仅露一肘,殊有雅致。其绢极细,点染亦精工,因价高,还之。

科场贵善运善藏

施彦执北窗炙輠云:「黄致一初进科场,方十三岁,时出『腐草为萤』赋题,未审有何事迹。同场皆以其儿童易之,漫告之曰:『萤则有若所谓聚萤读书,草则若所谓青青河畔草,又若所谓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皆可用也。』其事皆荦落不羁,同场姑以塞其问,元非事实也。致一乃用此为一隔句曰:『昔年河畔尝叨君子之风,今日囊中复照圣人之典。』遂发解。利无言年十七岁,在太学时称俊才。先季试读司马穰苴传,曰:『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乃谓同舍曰:『某明日策中必有用此句。』明日问神宗实录,其问乃与昨日事殊,无言乃对曰:『秉笔权犹将也,虽君命有所不受。』此一策奇甚,诸长者皆拱手,遂作魁。此皆一时英妙可喜。故事无工拙,顾在下笔如何耳。」宋蔡绦撰铁围山丛谈云:「大科始进文字,有合则召试秘书省,出六论题,于九经、诸子百家、十七史及其传释中为目,而六论者以五通为过焉。以是学士大夫,自非性天明洽,笔阵豪异,则不能为之也。盖六论犹足完,独以不记出处为苦。昔东坡公同其季子由入就御试,共白厥父明允:『虑一有黜落,奈何?』明允曰:『我能使汝皆得之,一和题,一?题可也。』繇是二人果皆中。故知场屋要诀,全在善运笔,善藏短。」

胡端敏自赞 【附论公奏疏 【「附论公奏疏」,原无此五字,据明藏说小萃本补。】 】

仁和胡公世宁自题其像曰:「信而未孚者,多言也;正而未谅者,多戏也;周而若比者,好称人之善也;恕而若刻者,多发人之奸也;过而有甚于此者,轻贱麤疏也。然则无一长可取与?曰瞒人之事弗为,害人之心弗存,有利于国之事虽死弗避,三者吾将持是以终身焉。而前数者,气质之偏,则亦庶乎其有改也。」此在南兵部为主事时作。 【魏庄渠云:「近世奏议,往往是举业,否则吏牍,或一篇古文词。胡端敏公论事剀切,读之令人心开目明,宜究心焉。」】

梁武宋祖诗谶 【按此条及下面「石田为卖骨董门对」、「邬驸马对」二条,明本原在「江阴乡贤名宦」条下。】

梁武帝冬日诗:「雪花无有蒂,冰镜不安台。」梁简文帝咏月诗:「飞轮了无辙,明镜不安台」。竟成台城之谶。宋太祖微时,田闲见日出,乃曰:「未离海底千山黑,纔到中天万国明。」后奄有天下,其兆验矣。又作日出诗曰:「日头出来赤搭搭,千山万山如火发。须臾拥出大金盘,赶退残星与晓月。」后一百八十七年,金虏入寇,徽、钦北狩,竟应其「须臾拥出大金盘,赶退残星与晓月」之谶。诗虽詹詹小言,其关休咎系盛衰岂小哉!

石田为卖骨董门对 【「石田为卖骨董门对」,原无「石田为卖」四字,据明藏说小萃本补。】

苏州卖骨董金克和尝求春联于沈石田翁,遂索纸笔亲书一对云:「小门面正对三公之府,大斧头专打万石之家。」盖其家对俞尚书士悦住云。

邬驸马对

邬驸马选时,吴白楼出一对云「御沟冰泮闻流水」,对曰「金谷春深见落花」。句虽佳,而识者知其失偶之兆,果三年丧公主。 【嘉靖四年闲。】 朝廷旧制,封杖责驸马二十下,减奉米八百石,说者谓驸马二百石,公主乃八百石云。

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