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本站能运行下去,就支持下➤➤

附 录

+A -A

《论衡》佚文武王伐纣,升舟,阳侯波起,疾风逆流。武王操黄钺而麾之,风波毕除。中流,白鱼入于舟。燔以告天,与八百诸侯咸同此盟。《尚书》所谓“不谋同辞”也。故曰孟津,亦曰盟津。《尚书》所谓“东至于孟津”者也。

(见《水经注》河水注卷五,《感虚篇》文略同。)

幽居而静处,恬澹自守。

(见《文选》卷二十五,谢灵运《酬从弟惠连》“幽居犹郁陶”句注。观《石门新营所住诗》注。疑出《纪妖篇》。)

呼于坑谷之中,响立应。

(见《文选》卷五十九,王简栖《头陀寺碑文》注。疑出《招致篇》。)孟尝君叛出秦关,鸡未鸣,关不开。下座贱客鼓臂为鸡鸣,而群鸡和之,乃得出关。夫牛马以同类相应,而鸡人亦以殊音相和,应和之验,未足以效同类也。

(见《艺文类聚》卷九一。疑出《乱龙篇》。《定贤篇》文略同。)

对曰:“见一匹练,前有生蓝。”孔子曰:“噫!此白马芦刍。”使人视之,果然。

(见《艺文类聚》卷九三。疑出《书虚篇》。)

兔在水中则死。夫兔,月气也。

(见《艺文类聚》卷九五。疑出《说日篇》。)

天门在西北,地户在东南。地最下者,杨、兖二州。洪水之时,二土最被水害。

(见《意林》卷三、《太平御览》卷三六。疑出《谈天篇》。)

天有日月星辰谓之文,地有山川陵谷谓之理。地理上向,天文下向,天地合气,而万物生焉。天地,夫妇也。

(见《意林》卷三。疑出《说日篇》。)

亡猎犬于山林,大呼犬名,则号呼而应。(《太平御览》卷九○五引作“其犬则鸣号而应其主。”)人犬异类而相应者,识其主也。

(见《意林》卷三。疑出《招致篇》。)

将有赦,狱钥动,感应也。(《初学记》二十引作“赦令将至,系室籥动,狱中人当出,故其感应令籥动也。”)

(见《意林》卷三。疑出《招致篇》。)

蚕合丝而商弦易,新谷登而旧谷缺。按子生而父母气衰。(《太平御览》引作“按子生而父气衰,新丝既登,故体者自坏耳。”

(见《意林》卷三。疑出《乱龙篇》。)

伯夷叔齐为庶兄夺国,饿死首阳山。非让国与庶兄也,岂得称贤人乎?

(见《意林》卷三。疑出《定贤篇》。)

农夫力耕得谷多,商贾远行得利深。

(见《意林》卷三。疑出《效力篇》。)

人命系于国,物命系于人。

(见《意林》卷三。疑出《命义篇》)

龙若遁逃在树中,为天所取,则非神也。若必有神,则不应有龙肝豹胎。(见《意林》卷三。疑出《龙虚篇》。)

鳌必长大,则女娲不能杀之,必被其杀,何能补天?

(见《意林》卷三。疑出《谈天篇》。)

按酒味从酸,东方木,其味酸,故酒湛溢。

(见《意林》卷三。疑出《乱龙篇》。)

土龙之事,何得不能致雨?刘子骏、董仲舒说龙不尽,乱龙者,乱有终也。

(见《意林》卷三。疑出《乱龙篇》。)

讳举五月子,言不利父母。按田文不害田婴。

(见《意林》卷三。疑出《四讳篇》。)

堂尽南向,何不择也?

(见《意林》卷三。疑出《诘术篇》。)

雷震百里,制以万国,故雷声为诸侯之政教。

(见《白氏六帖事类集》卷一。)

拘夷国北山有石驼溺,水溺下,以金、银、铜、铁、瓦、木等器盛之,皆漏;掌承之,亦透;唯瓢不漏。服之,令人身上■毛落尽,得仙。

(见《酉阳杂俎》卷十《异物》。)

雷二月出地,百八十日,雷出则万物出;八月入地,百八十日,雷入则万物入。入则除害,出则兴利,人君之象也。

(见《古今事文类聚》前集卷四、《合璧事类》卷三。疑出《变动篇》。)桓子《新论》曰:“关东语曰:‘人闻长安乐,则出门西向而笑。’”

(见《古今事文类聚》后集卷二十一。)

日月五星随天而西移,行迟天耳。譬若磑石之行蚁,蚁行迟,磑转疾。

内虽异行,外犹俱转。

(见《太平御览》卷二。《事类赋》卷一。疑出《说日篇》。)

桀无道,两日并照,在东者将起,在西者将灭。费昌问冯夷曰:“何者为殷?何者为夏?”冯夷曰:“西,夏也;东,殷也。”于是费昌徙族归殷。殷果克隆。

(见《太平御览》卷四、《事类赋·日部》、《博物志》卷七。疑出《是应篇》。《路史·后纪》十三注引作“对日并出,东者焰,西者沉。费昌问,冯夷答云:‘东者为商,西为夏。’乃徙族之商。)

周公时,雨不破块,风不鸣条。旬而一雨,雨必以夜,丘陵高下皆熟。

(见《太平御览》卷十一。疑出《是应篇》。《治期篇》文略同,《盐铁论·水旱篇》亦有此文。)

甘露味如饴,王者太平之应则降。

(见《太平御览》卷十二。疑出《是应篇》。)

子路感雷精而生,尚刚好勇,亲涉卫难,结缨而死。孔子闻而覆醢。每闻雷鸣,乃中心恻恒,亦复如之。故后人忌焉,以为常也。

(见《太平御览》卷十三,《事类赋》卷三。疑出《四讳篇》,《四讳篇》有“作酱恶闻雷”语。)

阳气动于下,而阴气应之也。

(见《太平御览》卷二十七引《风俗通》注。疑出《自然篇》。)

燧之取火于日,方诸取露于月。天地之间,巧历所不能与其数乎!然以掌握之中,引类于太极之上,而水火可立致者,阴阳固相动也。

(见《太平御览》卷五十九。《淮南子·览冥训》亦有此文。)

其智如倾,其德如山。智能之人须三寸之舌,一尺之笔,乃能自通。

(见《太平御览》卷四三二。疑出《效力篇》。)

宋臣有公孙吕者,长七尺,面长三尺,广三寸(一作尺),名震天下。

若此之状,盖远代而求,非一世之异也。使形殊于外,道合于中,名震天下,不亦宜乎?语云:“无忧而戚,忧必及之;无庆而欢,乐必还之。”此心有先动,而神有先知,则色有先见也。故扁鹊见桓公,知其将亡;申叔见巫臣,知其窃妻而逃也。荀子以为天不知人事邪?则周公有风雷之灾,宋景有三次之福。知人事乎?则楚昭有弗刲之应,邾文无延期之报。由是言之,则天道之与相占,可知而疑,不可无也。

(见《太平御览》卷七三一。疑出《变动篇》。)

当风鼓箑,向日燃炉,而天终不为冬夏易气。

(见《太平御览》卷七五七。疑出《寒温篇》。)

舂者以杵捣臼,杵臼鼓动地,动地临池水,河水震荡。

(见《太平御览》卷七六二。疑出《招致篇》。)

夫臼杵,木也。水与木、土,三者殊类而相应,首相叩动,其势然也。

(见《太平御览》卷七六二。疑出《招致篇》。)

芝草一年三华,食之令人眉寿庆世,盖仙人所食。

(见《太平御览》卷八七三、《合璧事类》卷十。疑出《验符篇》。)

儒者说麟为圣王来,此言妄也。章帝之时,麒麟五十一至,章帝岂圣人哉?

(见《太平御览》卷八八九。疑出《指瑞篇》。)

蝉生于复育,开背而出,必因雨而蜕,如蛇之蜕皮云。近蒲州人家,拆草屋,于栋上得龙骨一丈许,宛然皆俱。

(见《太平广记》卷四一八。载《感应经》引文)

三苗之亡,五谷变种,鬼哭于郊。

(见《路史》后记卷十二注。疑出《变动篇》。)

人五藏,以心为主。心发智慧,而四藏从之。肝为之喜,肺为之怒,肾为之哀,脾为之乐。故圣人节之,恐伤性也。

(见《五行大义》卷四《论情性》。疑出《本性篇》。)

芝英,紫色之芝也,其栽如豆。

(见刘赓《稽瑞》,疑出《初禀篇》。)

羿请不死药于西王母,羿妻嫦娥窃以奔月。托身于月,是为蟾蜍。

(见《事类赋》卷一。张衡《灵宪》、《淮南子·览冥训》亦有此文。)世人固有身瘠而志立,体小而名高者。于圣则否。是以尧眉八采,舜目重瞳,禹耳参漏,文王四乳。然则世亦有四乳者,此则驽马一毛似骥耳。(见《太平御览七三一。《长短经》卷一《察相》第六亦见此文。《艺文类聚》卷七五引作陈王曹植《相论》。)

杨璇为零陵太守时,桂阳贼起。璇乃制马车数十乘,以囊盛石灰于车上。及会战,从风扬灰向贼阵,因鸣鼓击贼,大破之。

(见《艺文类聚》卷九三。按:此事见《后汉书》本传及谢承《后汉书》,并为灵帝时事,则王充不及见,《艺文类聚》误。《北堂书钞》卷一三九、《太平御览》卷四四八皆引。)二、王充年谱东汉光武建武三年(公元27年),充生于上虞。

王充,字仲任,会稽上虞人也。其先自魏郡元城徙焉。《后汉书·王充传》。王充者,会稽上虞人也,字仲任。其先本魏郡元城一姓。孙,—(?)几世尝从军有功,封会稽阳亭。一岁仓卒国绝,因家焉,以农商为业。世祖勇任气,卒咸不揆于人。岁凶,横道伤杀,怨仇众多。会世扰乱,恐为怨仇所擒,祖父汎举家担载,就安会稽,留钱唐县,以贾贩为事。生子二人,长曰蒙,少曰诵。诵即充父。祖世任气,至蒙、诵滋甚,故蒙、诵在钱唐,勇势凌人。末复与豪家丁伯等结怨,举家徒处上虞。建武三年,充生。《自纪篇》。按:《汉书·元后传》:“陈完犇齐,齐桓公以为卿,姓田氏。十一世田和有齐国,三世称王。至王建为秦所灭。项羽起,封建孙安为济北王。至汉兴,安失国,齐人谓之王家,因以为氏。文、景间,安孙遂,字伯纪,处东平陵,生贺,字翁孺。为武帝繡衣御史,以奉使不称免。既免,而与东平陵终氏为怨,乃徙魏郡元城。”《王莽传》:“姚、妫、陈、田、王氏,其今天下上此五姓名藉于秩宗,皆以为宗室,世世复,无有所与。其元城王氏勿令相嫁娶,以别族理亲焉。”仲任特著“其先本魏郡元城”,其明为王翁孺之支庶欤?其先本魏郡元城一姓”,“一姓”疑为“王姓”之讹。“元城王姓”,以别于其他族望也。

又按:诸子类幽称仲任为“宛委子”,未见所据。盖因会稽宛委山而名,然亦太臆造矣。《书林清话》称明人刊书,喜改旧目,信然。

光武建武四年(公元28年),充二岁。

光武建武五年(公元29年),充三岁。

光武建武六年(公元30年),充四岁。

光武建武七年(公元31年),充五岁。

光武建武八年(公元32年),充六岁。

是岁大水。《后汉书·光武纪》。

光武建武九年(公元33年),充七岁。

六岁教书,恭愿仁顺,礼敬具备,矜庄寂寥,有巨人之志。父未尝笞,母未尝非,闾里未尝让。《自纪篇》。

按:《御览》三八五引《会稽典录》云:“七岁教书数。”与《自纪篇》差一年。光武建武十年(公元34年),充八岁。

八岁出于书馆,书馆小僮百人以上,皆以过失袒谪,或以书丑得鞭。充书日进,又无过失。《自纪篇》。

光武建武十一年(公元35年),充九岁。

手书既成,辞师,受《论语》、《尚书》,日讽千字。《自纪篇》。

按:八岁出于学馆,手书之成,尚须时日。受《论语》、《尚书》,当为隔年事,故志于此。

光武建武十二年(公元36年),充十岁。

光武建武十三年(公元37年),充十一岁。

为小儿,与侪伦遨戏,不好狎侮。侪伦好掩雀、捕蝉、戏钱、林熙,充独不肯,诵奇之。《自纪篇》。

充少孤,乡里称孝。《后汉书·王充传》。谢承《后汉书》同。

按:充六岁时,父母尚存,则其父殁,当在此数年间,故志于此。

光武建武十四年(公元38年),充十二岁。

会稽大疫,死者万数。《后汉书·光武纪》、《后汉书·钟离意传》。

光武建武十五年(公元39年),充十三岁。

光武建武十六年(公元40年),充十四岁。

始行五铢钱。《光武纪》。

光武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充十五岁。

道士刘春,荧惑楚王英。《雷虚篇》。

按:《后汉书·楚王英传》,建武十七年,英为楚王。

光武建武十八年(公元42年),充十六岁。

罢州牧,置刺史。《光武纪》。

光武建武十九年(公元43年),充十七岁。

光武建武二十年(公元44年),充十八岁。

班固年十三,王充见之,拊其背谓彪曰:“此儿必记汉事。”谢承《后汉书》(《后汉书·班固传》注。)司马彪《续汉书》(《书抄》六二引。)

王仲任抚班固背曰:“此儿必为天下知名。”《抱朴子》(马总《意林》卷四引)。按:班固生于建武八年(公元32年),固年十三,则为建武二十年,时仲任十八岁,长孟坚五岁,据理,不得以“儿”,称固。且是时仲任仍在乡里,未与彪晤,此不足信。光武建武二十一年(公元45年),充十九岁。

光武建武二十二年(公元46年),充二十岁。

光禄大夫刘琨,前为弘农太守。《初禀篇》。

按:《后汉书·儒林传·刘昆传》,建武二十二年,昆为光禄勋。

光武建武二十三年(公元47年),充二十一岁。

光武建武二十四年(公元48年),充二十二岁。

在县,位至掾功曹,在都尉府,位亦掾功曹。在太守,为列掾五官功曹行事。《自纪篇》。按:许慎《说文序》:“尉律:学僮十七已上,始试。讽籀书九千字,乃得为史。”《后汉书·百官志》:“郡太守、郡丞、县令若长、县丞、县尉,各置诸曹掾史。”是仲任为掾功曹,当在十七岁以后,二十一二以前。因二十三四以后,已诣洛阳,则其得为功曹,当在此数年中,故志于此。

仕郡为功曹,以数谏争不合去。《后汉书·王充传》。

按:此二句,叙在“后归乡里,屏居教授”后,盖并前事言之,非归乡里后,才为郡功曹也。《论衡》起草于明帝初年,据《自纪篇》、《讥俗》、《政务》之书作于《论衡》之前,而《讥俗》书又为废退穷居而作。其废退穷居,当即指罢功曹也。故知为功曹,必在此时。废退穷居,旧故叛去,故闲居作《讥俗节义》十二篇。既疾俗情,作《讥俗》之书,又闵人君之政,故作《政务》之书。《自纪篇》。

光武建武二十五年(公元49年),充二十三岁。

光武建武二十六年(公元50年),充二十四岁。

光武建武二十七年(公元51年),充二十五岁。

光武建武二十八年(公元52年),充二十六岁。

光武建武二十九年(公元53年),充二十七岁。

光武建武三十年(公元54年),充二十八岁。

后到京师,受业太学,师事扶风班彪。好博览而不守章句,家贫无书,常游洛阳市肆,阅读卖书,一见辄能诵忆,遂博通众流百家之言。《后汉书·王充传》。谢承《后汉书》略同。充幼聪明,诣太学。袁山松《后汉书》。

按:《后汉书·班彪传》:“光武雅闻彪才,因召入见,举司隶茂才,拜徐令,以病免。后数应三公之命,辄去。彪复辟司徒玉况府。”《光武纪》:“建武二十三年,玉况为司徒。”则叔皮于建武二十三年已在洛。但其时,仲任方二十一二,穷居乡里。《班彪传》又云:“后察司徒廉,为望都长,吏民爱之,建武三十年卒官。”是叔皮晚年,已离洛之官,则仲任师事叔皮,必在其二十三四以后,二十七八以前。

又按《水经·穀水》注:汉顺帝阳嘉元年立碑,文云:“建武二十七年造太学。”则仲任入太学师事叔皮,必在此数年。但《光武纪》:“建武五年,初起太学,车驾还宫,幸太学,赐博士弟子各有差。”与阳嘉元年碑说异,存之俟考。

光武建武三十一年(公元55年),充二十九岁。

蝗起太山郡,西南过陈留、河南。《商虫篇》。

按《后汉书·光武纪》:“三十一年夏蝗。”《古今注》:“建武三十一年,郡国大蝗。”(《后汉书·五行志注》。)

陈留雨谷,谷下蔽地。《感虚篇》。

光武中元元年(公元56年),充三十岁。

光武皇帝升封,天晏然无云。《宣汉篇》。

按:《光武纪》:“中元元年二月辛卯,柴望岱宗,登封泰山。”袁山松《后汉书》:“光武封泰山,云气成宫阙。”(《初学记》五、《御览》三十九。)《汉光武封禅仪》曰:“建武三十二年,封泰山,时天清和无云。”

光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充三十一岁。

明帝永平元年(公元58年),充三十二岁。

观天子临辟雍,作《六儒论》。袁山松《后汉书》。

按:《光武纪》,中元元年冬,起明堂辟雍。《明帝纪》,永平元年冬十月,幸辟雍。《翟辅传》,辅上言:“光武初兴,起太学,博士舍内外讲堂,诸生横卷,为海内所集。明帝时,辟雍始成,欲毁太学。太尉赵熹以为,太学辟雍,皆宜兼存,故并传至今。”据此,则辟雍起于光武,成于明帝,则此“观天子临辟雍”,当为明帝时事,故志于此。东海相宗叔庠广召幽隐。《程材篇》。

按:《后汉书·宗均传》,永平之年,迁东海相。

明帝永平二年(公元59年),充三十三岁。

后归乡里,屏居教授。充好论说,始若诡异,终有实理。以为俗儒守文,多失其真,乃闭门潜思,绝庆吊之礼,户牖墙壁,各置刀笔,著《论衡》八十五篇,二十余万言。《后汉书·王充传》。

王充于宅内门户墙柱,各置笔砚简牍,见事而作,著《论衡》八十五篇。谢承《后汉书》(据汪文台揖本)。

伤伪书俗文多不实诚,故为《论衡》之书。《自纪篇》。

按:《讲瑞篇》云:“此论草于永平之初。”《会稽典录》云:“《论衡》造于永平末,定于建初之年。”盖永平初,已属草,时辍时作,至永平末,方专精一志也。又《须颂篇》云:“《论衡》之人,在古荒流之地。”与本传谓仲任归乡里作《论衡》相合。明帝永平三年(公元60年),充三十四岁。

京师及郡国七,大水。《明帝纪》。

夏旱。《后汉书·钟离意传》。

明帝永平四年(公元61年),充三十五岁。

比来水旱饥馑,加有军旅。司马彪《续汉书》(《御览》九二),载永平四年诏。明帝永平五年(公元62年),充三十六岁。

班固为尚书郎。《别通篇》、《超奇篇》、《案书篇》。

按:谢承《后汉书》(《御览》四八四),永平五年,班固被召诣校书。范晔《后汉书·班超传》同。

明帝永平六年(公元63年),充三十七岁。

鼎见。《宣汉篇》。

按《明帝纪》,永平六年二月,王雒山出宝鼎,庐江太守献之。

明帝永平七年(公元64年),充三十八岁。

明帝永平八年(公元65年),充三十九岁。

虞廷为司徒公。《吉验篇》。

按《虞廷传》,事在永平八年。

明帝永平九年(公元66年),充四十岁。

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充四十一岁。

广陵王荆迷于。。巫,孝明三宥,王吞药。《恢国篇》。

按《明帝纪》,永平十年春二月,广陵王荆有罪自杀,国除。

明帝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充四十二岁。

庐江皖侯国际有湖出金。太守遣吏收取,遣门下掾奉献。《验符篇》。

明帝致麟、醴泉、白雉、嘉禾。金出。《宣汉篇》。

按《明帝纪》,永平十一年,漅湖出黄金。时麒麟、白雉、醴泉、嘉禾所在出焉。明帝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充四十三岁。

永昌郡有金。《验符篇》。

按《明帝纪》,永昌郡,永平十二年置。《郡国志》注云:“二年”误。杨子山为上计吏,见三府作《哀牢传》,不能成,归郡作上,孝明奇之,征在兰台。《佚文篇》。

按:《明帝纪》:“永平十二年,益州徼外夷哀牢王,相率内属,于是置永昌郡。”《西南夷传》曰:“罢益州西部所领六县,合为永昌郡,置哀牢、博南二县。”《郡国志》:“永昌郡哀牢县,永平中置,故牢王国。”

明帝永平十三年(公元70年),充四十四岁。

明帝永平十四年(公元71年),充四十五岁。

帝立广陵王荆子。《恢国篇》。

按:《明帝纪》,永平十四年封故广陵荆子元寿为广陵侯。

楚王英惑于侠客,王吞病。《恢国篇》。

按:《明帝纪》,永平十四年四月,楚王英卒。

明帝永平十五年(公元72年),充四十六岁。

蝗虫起泰山郡,流徙郡国,荐食五谷,弥衍兖、豫,过阵留、寿张界,飞逝不集。谢承《后汉书》(《后汉书·虞延传》注、《书抄》三十五)。

明帝永平十六年(公元73年),充四十七岁。

明帝永平十七年(公元74年),充四十八岁。

永平中,神雀群集,百官颂上。《佚文篇》。

按:《东观汉记》十八《贾逵传》曰:“永平十七年,公卿以神雀五采,翔集京师,奉觞上寿。上召逵,敕兰台给笔札,使作《神雀颂》。”范晔《后汉书·贾逵传》亦云:“永平中”。明帝时,致甘露、神雀、紫芝,离木复合。《宣汉篇》。

按:《明帝纪》:“永平十七年正月,甘露于甘陵。是岁,甘露仍降。树枝内附,芝草生前殿。神雀五色,翔集京师。”《东观汉记》:“明帝永平十七年正月,夜梦见先帝太后,觉悲不能寐。明日上陵,树叶有甘露,上令百官采之。”(《类聚》九十八)。明帝永平十八年(公元75年),充四十九岁。

章帝建初元年(公元76年),充五十岁。

建初孟年,北州连旱。《明雩篇》。

建初孟年,无妄气至。《恢国篇》、《须颂篇》。

岁遭气运,谷颇不登。《宣汉篇》。

按:《章帝纪》:“永平十八年,是岁牛疫,京师及三州大旱。诏勿收兖、豫、徐州田租刍槀。其以见谷赈给贫民。”又建初元年丙寅诏曰:“比年牛疫,垦田减少,谷价颇贵,人以流亡。”

地动。《恢国篇》。

按:《章帝纪》,事在建初元年三月。

第五司空,股肱国维。《恢国篇》。

按:《章帝纪》,永平十八年八月即帝位,十一月第五伦为司空。

隐强侯傅,县书市里,诽谤圣政,今上海恩,犯夺爵土。《恢国篇》。

按:《后汉纪》十一云:“建初元年三月丙午,傅坐骄溢,免为庶人。”章帝建初二年(公元77年),充五十一岁。

元二之间,嘉德流布。《恢国篇》。

建初孟年,中州颇歉,颍川、汝南民流四散。圣主忧怀,诏书数至。《论衡》之人,奏记郡守,宜禁奢侈,以备困乏,言不纳用,退题记草,名曰《备乏》。酒縻五谷,生起盗贼,沉湎饮酒,盗贼不绝,奏记郡守,禁民酒。退题记草,名曰《禁酒》。《对作篇》。按:《章帝纪》,建初二年三月辛丑诏曰:“比年阴阳不调,饥馑屡臻。”《后汉纪》十一,建初二年夏四月,太后诏曰:“今水旱连年,民流满道,至有饿馁者。”帝立楚王英子。《恢国篇》。

按:《楚王英传》,建初二年,封英子为楚侯。

章帝建初三年(公元78年),充五十二岁。

零陵生芝草五本。《恢国篇》、《验符篇》。

按:《章帝纪》,建初三年,零陵献芝草。

章帝建初四年(公元79年),充五十三岁。

夏六月,雷击杀羊五头,皆死。《雷虚篇》。

甘露降五县。《恢国篇》、《验符篇》。

按:《章帝纪》,建初四年,甘露降泉陵、洮阳二县。

章帝建初五年(公元80年),充五十四岁。

芝草复生泉陵六本。黄龙见,大小凡八。《验符篇》、《恢国篇》。

按:《章帝纪》,建初五年,零陵献芝草。有八黄龙见于泉陵。

章帝建初六年(公元81年),充五十五岁。

章帝建初七年(公元82年),充五十六岁。

章帝建初八年(公元83年),充五十七岁。

章帝元和元年(公元84年),充五十八岁。

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充五十九岁。

元和二年,始用四分历,时待诏张盛、京房、鲍业等以四分历请,与待诏杨岑等共课岁余。盛等所中多,四分之历,始颇施行。见《后汉书·章帝纪》及注引《续汉书》。《后汉书·律历志》云,在永平五年。

章帝时,麒麟五十一至。《御览》八八九引《论衡》佚文。

按:《东观汉记》,元和二年以来,至章和元年,麒麟五十一至。

元和、章和之际,此篇(谓《讲瑞篇》)已成。《讲瑞篇》。

按:《会稽典录》云:“《论衡》造于永平末,定于建初之年。”故至元和、章和之际,《讲瑞篇》稿已成。《论衡》各篇,据其征引史实,而可推定其造作先后者:《恢国篇》、《验符篇》言章帝建初六年事(芝草生六本,黄龙见)。《齐世篇》云:“方今圣朝,承光武,袭孝明。”《佚文篇》云:“孝明文雄会聚,今上即命,诏求亡失。”又云:“杨子山见三府作《哀牢传》不成,归郡作上,孝明奇之。”哀牢内属,在永平十二年。既云“孝明”,又称“今上”、“圣朝”,则《齐世篇》、《佚文篇》亦于章帝时作。《须颂篇》言章帝建初元二年灾。《讲瑞篇》、《指瑞篇》、《是应篇》、《治期篇》、《齐世篇》、《宣汉篇》、《恢国篇》、《验符篇》、《须颂篇》、《佚文篇》并为宣汉恢国而作,故并定为章帝时所撰。《谴告篇》避明帝讳,称楚庄王为严王;《明雩篇》言章帝建初元二年灾;《遭虎篇》言楚王英死,按英死于永平十四年,则《遭虎篇》当作于明帝永平十四年以后。《商虫篇》言蝗起太山郡,事在建武三十一年。《自然》、《感类》、《寒温》、《谴告》、《变动》、《明雩》、《顺鼓》、《乱龙》、《遭虎》、《商曰》等篇皆属于为汉应变论灾之作,则可据《遣告》、《明雩》等篇定为章帝时作品也。《程材篇》言宗均为东海相,事在永平元年,则《程材篇》必作于永平以后;《别通篇》称孝明;《超奇篇》言孟坚为尚书郎,事在永平五年,则《超奇篇》必作于明帝永平五年以后;《别通篇》作于明帝后,章帝时也。《答佞》、《程材》、《量知》、《谢短》、《效力》、《别通》、《超奇》、《状留》等篇,俱为校量贤佞知操之作,当属于一时,则并定为章帝时作。《实知篇》避明帝讳称庄襄王为严襄王,则亦为章帝时作。《实知》、《知实》、《定贤》三篇同一旨趣,当属于一时之作。九虚、三增、《谈天》、《说日》、《问孔》、《刺孟》盖属一时。《雷虚篇》,雷击杀羊五头,事在建初四年,则诸篇同为建初前后之作。《正说》、《书解》、《案书》、《对作》又属一类。《案书篇》言班固为尚书郎,事在明帝永平五年,《对作篇》载建初二年奏记郡守事,则此诸篇作于章帝建初前后。《逢遇》、《初禀》等篇,盖当为一时之作。《吉验篇》言虞延为司徒,事在永平八年,则《吉验篇》必作于明帝永平以后。《初禀篇》目见《恢国篇》,《恢国篇》作于章帝元和中,则知《逢遇》诸篇当作于永平以后,元和以前。唯《论死》、《祭意》等篇为祛迷讥术之作;无以推定。通览全书,可知其先后顺序之例。如《初禀》、《寒温》、《谴告》等篇属稿在先,则居于《自然》、《恢国》等篇之前。(《初禀篇》目见《恢国篇》,《初禀》第十二,《恢国》第五十八。《寒温篇》目见《自然篇》,《寒温》第四十一,《自然》第五十四,可证。)据此,则《论死》以下等篇,必成于《宣汉》、《验符》诸篇之后。总上所考。则知《论衡》大半作于章帝时。《讲瑞篇》云:“此论草于永平之初。”至和帝永元中,还改定旧稿。则仲任于此书致力前后凡三十年,亦云勤矣。

章帝元和三年(公元86年),充六十岁。

徙家辟难,诣扬州部丹阳、九江、庐江。《自纪篇》。

入州为从事。《自纪篇》。

刺史董勤辟为从事。《后汉书·王充传》。

按:《自纪篇》“入州为从事”句,次于“在县,位至掾功曹。在都尉府,位亦掾功曹。在太守,为列掾五官功曹行事”句下,乃通前后事言之,非为从事、为功曹并一时事也。“入州为从事”,即本传所云“刺史董勤辟为从事”。

《自纪篇》云“后入为治中”,即本传“转治中”。王充明言“徙家辟难,诣扬州部丹阳、九江、庐江,后入为治中”,则“入州为从事”当在此时也。

章帝章和元年(公元87年),充六十一岁。

后入为治中,材小任大,职在刺割,笔札之思,历年寝废。《自纪篇》。转治中。《后汉书·王充传》。

按:云“历年寝废”,则“转治中”与“为州从事”当隔一年,故志于此。元和章和之际,嘉瑞奇物,同时俱应。凤皇麒麟,连出并见。《讲瑞篇》。永平以来,讫于章和,甘露常降。《讲瑞篇》。

按:《后汉记》十二:“元和二年二月,凤皇集于肥。五月丙戌诏曰:‘凤皇、黄龙、鸾鸟比集七郡。神雀、甘露降自京都。’”《东观汉记》:“元和二年以来,至章和元年,凡三年,凤皇三十九见郡国,麒麟五十一,白虎二十九,黄龙三十四,青龙、黄鹄、鸾鸟、神马、神雀、九尾狐、三足乌、赤乌、白兔、白鹿、白燕、白鹊、甘露、嘉瓜、秬秠、明珠、芝英、华苹、朱草、连理,实日月不绝,载于史官,不可胜纪。”《古今注》:“元和二年,甘露降河南,三足乌集沛国,麒麟见陈,一角,端如葱叶,色赤黄,芝生沛,如人冠。”章帝章和二年(公元88年),充六十二岁。

罢州家居。《自纪篇》。

自免还家。《后汉书·王充传》。

友人同郡谢夷吾上书荐充才学。肃宗(章帝)特诏公车征,病不行。《后汉书·王充传》。谢夷吾荐充曰:“充之天才,非学所加。虽前世孟轲、孙荀,近世扬雄、刘向、司马迁,不通过也。”谢承《后汉书》(范晔《后汉书》本传注)。

和帝永元元年(公元89年),充六十三岁。

续《讲瑞篇》稿。

按:《讲瑞篇》云:“至元和、章和之际,孝章耀德。”则其续稿,已在章殁后,故志于此。

和帝永元二年(公元90年),充六十四岁。

年渐七十,时可悬舆,乃作《养性》之书,凡十六篇。《自纪篇》。

年渐七十,志力衰耗,乃造《养性书》十六篇,裁节嗜欲,颐神自守。《后汉书·王充传》。按:臧琳《经义杂记》四曰:《后汉书·王充传》:“充年渐七十,志力衰耗,乃造《养性书》十六篇,载节嗜欲,颐神自守。”案充所著《论衡》八十五篇,今本无缺,而《养性书》失传,隋、唐志亦无著录。《论衡》末有《自纪》云:“章和二年,罢州家居,年渐七十,作《养性》之书十六篇。养气自守,适食则酒,闭明塞聪,爱精自保,适辅服药引导(以上疑用十六篇之目),庶冀性命可延,期须不老。既晚无还,垂书示后。惟人性命,长短有期,人亦虫物,生死一时。年历但记,孰使留之?犹入黄泉,消为土灰。上自黄、唐,下臻泰、汉而来,折衷以圣道,析理于通材,如衡之平,如鉴之开,幼老生死古今,罔不详该。命以不延,吁叹悲哉!”读此,可想见其书之仿佛。

年渐七十,乃作《养生》之书,凡十六篇。《会稽典录》。

昔王充著述,制《养气》之篇,验已而作,岂虚语哉?《文心雕龙·养气篇》。年七十余,乃作《养性》一十六篇。韩愈《后汉三贤传》。

按:《会稽典录》作“养生”,“性”、“生”字通。《文心雕龙·养气篇》作“养气”,盖《养气篇》为《养性书》之目。“年渐七十”与“七十余”义异,韩氏失之。王充年在顺耳,道穷望绝,惧声名之偕灭,故《自纪》终篇。《抱朴子自序》。按:六十耳顺,云“六十”者,举成数也。仲任六十二罢州家居,年渐七十,作《养性书》,而《养性书》目,已见《自纪篇》,则其《自纪篇》非六十岁时作也。

和帝永元三年(公元91年),充六十五岁。

和帝永元四年(公元92年),充六十六岁。

和帝永元五年(公元93年),充六十七岁。

和帝永元六年(公元94年),充六十八岁。

和帝永元七年(公元95年),充六十九岁。

和帝永元八年(公元96年),充七十岁。

永元中,病卒于家。《后汉书·王充传》。

按:永元共十六年,其云“永元中”,故志于此。吴荣光《历代名人年谱》推定仲任为八十岁。梁廷灿《历代名人生卒表》因之,并未考也。

又按:清唐煦春《上虞县志》二十五下:“汉郡功曹王充墓,在县西南十四都乌石山(据《万历志》),嘉庆十二年,邑人林鉴修治(据《嘉庆志》),咸丰五年,林鼎臣、谢简廷重修立石。”

(录自黄晖《论衡校释》)

三、《论衡》版本卷帙著录《论衡》一书,在王充死后五六十年就逐渐流传开来。北宋庆历五年(公元1045年),进士杨昌文把当时的通行本与史馆藏本对照合校,并为之作序刊刻。南宋乾道三年(公元1167年),会稽太守洪适(kuò阔)又重刊杨刻本。目前保存下来的宋本只有残卷或经过后来修补的印本。

现藏于日本宫内厅书陵部图书寮的宋版《论衡》残卷(卷一至卷二十五),是宋代的刷印本。

抗日战争前,国立历史博物馆藏的宋版《论衡》残卷一册,(卷十四至卷十七),是元代用牍背纸印的宋刻本,今下落不明。

现藏于北京图书馆的宋本《论衡》,由于元、明两朝多次补修,版框高低不一,字体和版口的格式各异。其中一小部分每半页十行,每行二十至二十一字,版心顶端载本页字数,下端有刻工姓名,与日本宫内厅所藏的宋版《论衡》残卷相同。一部分是元代补刻的,绝大部分是明代补刻的。明刻部分版心上端分别有“弘治十七年补”、“正德十六年补刊”、“嘉靖元年补刊”、“嘉靖元年重刻”等字样。明代三次补刻,都没有序跋,只有正德十六年(公元1521年)刊本在首卷目录后有黑色图记两行:“正德辛巳四月吉旦南京国子监补刊完”。

现藏于北京图书馆的《新刊王充论衡》十五卷本,每半页十二行,每行二十四字,是翻刻南宋乾道三年的刻本。书中目录后重抄宋本序跋,仍称三十卷。首卷标题下,有浙江海宁蒋氏衍芬堂藏书印章,是明初坊间刻本,过去被称为“元小字本”。

明代以后的刊本很多,流传较广的是嘉靖十四年(乙未,公元1535年)

吴郡苏献可刊刻的“通津草堂本”,版心有“通津草堂”四字,末卷后有“周慈写陆奎刻”六字,卷一《累害篇》中“垤成丘山,污为江河”以下缺一页四百字。万历年间程荣刊刻的《汉魏丛书》本、何允中刊刻的《广汉魏丛书》本,还有后来的黄嘉惠校刻本、钱震泷刻本等等,都是根据“通津草堂本”刊刻的,所以《累害篇》都缺一页。天启六年(公元1626年),刘光斗等所刻《论衡》,序文声称是根据北宋杨文昌本校刻的,其实也是根据“通津草堂本”,《累害篇》同样缺一页。清乾隆年间,王谟刊刻《增订汉魏丛书》本、光绪年间湖北崇文书局刻的《子书百家》本,以及民国以后的许多刊本,包刮石印本、铅印本、影印本、缩印本,绝大多数都是根据“通津草堂本”或《汉魏丛书》本,其中有的补足了《累害篇》的缺页。

现存《论衡》版本目录《论衡》三十卷南宋乾道三年绍兴府洪适刻本元、明递修本,八册,清钱谦益批点,黄丕烈跋,叶昌炽题识,有“汲古阁”、“言里世家”、“铁琴铜剑楼”、“士礼居”等藏印。又一部,十四册装,有“涵芬楼”藏印。北京图书馆藏。《新刊王充论衡》十五卷明初刻本,八册,旧称“元小字本”。北京图书馆藏。

《论衡》三十卷。

明嘉靖十四年吴郡苏献可“通津草堂”本。北京图书馆所藏分十册装者有清陈揆校并跋。

《论衡》三十卷明万历年间程荣刻《汉魏丛书》本。北京图书馆所藏分六册装者有清陈揆校并跋。

《论衡》三十卷明天启六年刻本,明刘光斗评。

《论衡》三十卷明刻本,清王振声校并跋。北京图书馆藏。

《论衡》三十卷明何镗刻本。

《论衡》三十卷明万历年间黄嘉惠校刻本。

《论衡》三十卷明钱震泷刻本。

《论衡》明万历年间刻《百子类函》本。

《委宛子》明刻《诸子汇函》本,明归有光辑评。

《论衡》明崇祯年间刻《增定汉魏六朝别解》本,明叶绍泰、黄澍辑评。

《论衡》三十卷清刻明何允中辑《广汉魏丛书》本。

《论衡》三十卷清顾汝琏校刻本。

《论衡》三十卷清乾隆年间《四库全书》抄本。

《论衡》三十卷清乾隆五十七年金溪王谟《增订汉魏丛书》本。

《论衡》三十卷清光绪元年湖北崇文书局刻《子书百家》本。北京图书馆所藏分六册装者有章钰校并跋。

《论衡》三十卷清光绪二年蜀南卢氏红杏山房刻《增订汉魏丛书》本。

《论衡》三十卷清光绪二十年湖北艺文书局刻《增订汉魏丛书》本。

《论衡》三十卷清光绪二十一年石印《增订汉魏丛书》本。

《论衡》三十卷民国初年潮阳郑氏刻《龙溪精舍丛书》本。

《论衡》三十卷1912年鄂官书处重印《子书百家》本。

《论衡》三十卷1917年上海育文书局石印存古堂增辑《增订汉魏丛书九十六种》本。

《论衡》二卷1917年上海商务印书馆铅印《诸子文粹》本,李宝淦选。

《论衡》民国初年京师图书馆传抄《说郛》本,元陶宗仪辑,张宗祥重校。

《论衡》三十卷1919年上海归叶山房石印《百子全书》圈点本。

《论衡》三十卷1922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影印明通津草堂本(1943年中法汉学研究所以《四部丛刊》影印通津草堂本为底本,编成《论衡通检》)《论衡》1924年上海商务印书馆铅印本。

评注《论衡》三十卷1924年上海扫叶山房石印本,陈益评注。

《委宛子》1925年上海会文堂石印《评点百二十子》本,明归有光辑评。

《论衡》三十卷1925年上海涵芬楼影印明万历年间程荣刻《汉魏丛书》本。

《论衡》三十卷1925年上海梁溪图书馆铅印标点本,陶乐勤编。

《论衡》三十卷1927年上海商务印书馆铅印《说郛》本,元陶宗仪辑,张宗祥重校。

《论衡》三十卷1928年上海中华书局铅印《四部备要》本。

详注《论衡》三十卷1928年上海真美书社石印本,许德厚注。

《论衡》三十卷1929年上海商务印书馆铅印《万有文库》本。

《论衡》1929年上海新文化书社铅印标点本。

《论衡》三十卷1930年上海商务印书馆铅印本。

《论衡》三十卷1931年上海大东书局铅印《国学门径丛书》本,章依萍标点。

《论衡》1932年上海启智书局再版标点本。

王充《论衡》三十卷1932年上海大东书局重编再版。

《论衡》三十卷1934年上海商务印书馆铅印本。

王充《论衡》1935年上海大达图书供应社铅印标点本,朱鉴标点。

《论衡》三十卷1935年上海世界书局铅印《诸子集成》本。

《论衡》三十卷1935~1939年上海商务印书馆铅印《丛书集成初编》本。

《论衡校补》四卷《甲寅杂志》一卷三十七期,刘师培著。

《论衡》1935年上海商务印书馆铅印《学生国学丛书》本,高苏垣选注。

《论衡》英文本美国加利佛尼亚大学阜克泽译。

《论衡校释》三十卷1938年长沙商务印书馆铅印本,黄晖著。

《论衡集解》三十卷(卷首一卷)

1939年钞本,高魁光著。

《论衡通检》1943年1月出版,中法汉学研究所编。

《论衡》1947年上海商务印书馆铅印《新中学文库》本,高苏垣选注。

《论衡》三十卷1954年北京中华书局重印《诸子集成》本。

《论衡集解》三十卷(附录一卷,后记二)

1957年北京古籍出版社铅印本,刘盼遂著。

《论衡选》1958年北京中华书局铅印本,蒋祖怡选注。

《论衡》1974年上海人民出版社铅印校点本。

《论衡选注》1976年北京人民出版社铅印本。

《论衡注释》(附录五,全四册)

1979年北京中华书局铅印本。

《论衡导读》1989年成都巴蜀书社铅印本,田昌五著。

《论衡校释》三十卷(附编六,附刘盼遂集解,全四册)

1990年北京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铅印本,黄晖撰。

《论衡选译》1990年巴蜀书社铅印本,黄中业、陈思林译注。

《论衡》三十卷199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诸子百家丛书》影印本(明通津草堂刊本)。

《论衡》三十卷1991年8月岳麓书社铅印本,陈蒲清点校。

附:宋版《论衡》残卷(卷一至卷二十五)

日本宫内厅书陵部图书寮藏。

《论衡》三十卷日本延亨五年(1748年)弘简堂刊本(据明黄嘉惠校刊本刻),中国科学院图书馆藏。

《论衡》三十卷日本宽延三年(1750年)东京若山屋喜古卫门刊本(据明黄嘉惠校刊本刻),北京图书馆藏。

古代主要书目著录的《论衡》卷帙《隋书·经籍志·杂家》:《论衡》二十九卷,后汉征士王充撰。

《旧唐书·经籍志·杂家》:《论衡》三十卷,王充撰。

《唐书·艺文志·杂家》:王充《论衡》三十卷。

唐马总《意林》三:《论衡》二十七卷。

《宋史·艺文志·杂家》:王充《论衡》三十卷。

宋王尧臣《崇文总目·杂家》:《论衡》三十卷,王充撰。

宋尤袤《遂初堂书目·杂家》:王充《论衡》。

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十:《论衡》三十卷。

宋王应麟《玉海》六十二:《唐志》杂家,王充《论衡》三十卷。《隋志》二十九卷。今本亦三十卷,八十五篇,《逢遇》第一至《自纪》第八十五。元马端临《文献通考·经籍考四十一·子杂家》:《论衡》三十卷。

明杨士奇《文渊阁书目·子杂》:王充《论衡》。(一部七册缺;一部十册残缺)。

明叶盛《菉竹堂书目·子杂》:王充《论衡》(七册)。

范钦《天一阁书目·子部杂家类》:《论衡》三十卷刊本,汉王充著(宋庆历五年杨文昌后序嘉靖乙未后学吴郡苏献可校刊)。

《天禄琳琅书目》卷九《明版子部》:《论衡》三十卷,汉王充著(明通津草堂本,二函十二册)。

钱谦益辑《绛云楼书目·子杂》:《论衡》三十卷,王充撰。

黄丕烈辑《季沧苇书目》:王充《论衡》三十卷,八本。

瞿镛《铁琴铜剑楼宋金元本书影宋子部》:《论衡》三十卷。(宋刊元明递修本)。

陆心源《皕宋楼丛书·子部·杂家类三》:《论衡》,汉王充撰(明通津草堂本)

孙星衍《孙氏宗祠书目·诸子第三·杂家》:《论衡》二十九卷,汉王充撰(明通津草堂本、程荣本)。

《稽瑞楼书目》:《论衡》三十卷,校本十册。

《天一阁见存书目·子部杂家类》:《论衡》三十卷,汉王充撰(缺卷二十二至卷二十四)。

《世善堂书目·子部各家传世名书》:《论衡》三十卷。

《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二十《子部杂家》:《论衡》三十卷,汉王充撰。《述古堂藏书目·子杂》:王充《论衡》三十卷,六本。

莫友芝《郘亭知见传本书目》卷十:《论衡》三十卷,汉王充撰。

日本《岛田翰古文旧书考》卷二:《论衡》二十五卷。残。宋光宗时刻本。藤原佐世《日本国见在书目录·杂家》:《论衡》三十卷,后汉征士王充撰。四、历代有关王充及其《论衡》资料选目王充《果赋》(《太平御览》九六八任昉《述异记》引。《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辑录。)

葛洪《抱朴子》(一、《抱朴子·喻蔽篇》。二、《北堂书钞》九八、《太平御览》六○二引。三、《北堂书钞》一○○、《太平御览》五九九引。四、《初学记·天部·月》引。五、《意林》卷四引。六、《古今事文类聚·别集二》引。)

谢承《后汉书》(一、范晔《后汉书·王充传》李贤注引。二、范晔《后汉书·班固传》李贤注引。三、《艺文类聚》三五、五八引。四、《初学记》二一、二四引。五、《太平御览》四三二、四八四、六一二引。)

袁山松《后汉书》(一、范晔《后汉书·王充传》李贤注引。二、范晔《后汉书·班固传》李贤注引。)

范晔《后汉书·王充传》范晔《后汉书·儒林传·赵晔传》《会稽典录》(一、《三国志·吴志·虞翻传》裴松之注引。二、《太平御览》七二○引。)

贺道养《浑天记》(《事类赋·天赋》注引。)

刘勰《文心雕龙·论说篇》刘孝标《辨命论》(《文选》卷五四。)

樊孝谦《答沙汰释李诏表》(《广弘明集》卷二七。)

杨炯《浑天赋》(《唐文粹》卷四。)

卢肇《海游赋》前序、后序(《唐文粹》卷五。)

刘知几《史通·序传》、《史通·惑经》、《史通·自叙》韩愈《后汉三贤传》(《韩文公集》。)《晋书·天文志》《隋书·天文志》《旧唐书·吕才传》杨文昌《论衡序》晏殊《列子有力命、王充〈论衡〉有命禄,极言必定之致,览之有感》(《宋文■》卷十五。)

赞宁《难王充〈论衡〉》三篇(吴处厚《青箱杂记》卷六引。)

洪适《论衡跋》(《盘洲文集》卷六三。)

《临安志》(《事文类聚》卷十一引。)

吕南公《题王充〈论衡〉后》(《宋文■》卷一三一。)

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卷十二子类杂家《论衡》高似孙《子略》卷四《论衡》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论衡》王应麟《困学纪闻》卷十诸子《论衡》王应麟《玉海》卷六二《艺文门·论类》汉《论衡》黄震《黄氏日钞》卷五七诸子三《论衡》刘章《刺〈刺孟〉》(郎瑛《七修续稿》卷四《辨证类·书名沿作》引。刘章原篇已佚。)

《文献通考·经籍考》四一子杂家《论衡》韩性《论衡序》黄瑜《双槐岁钞》卷六《论衡》谢肇浙《文海披沙》卷一《论衡相背》、《汉时四讳》沈云楫《论衡序》(程荣本《汉魏丛书》。)

虞淳熙《论衡序》(程荣本《汉魏丛书》。)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卷二八《九流绪论·论衡》熊伯龙《无何集·叙录自述》、《无何集·读论衡说》、《无何集·读论衡法》、《无何集·或问》熊正笏《勿广余言集》(《无何集》后附。)

王清作《熊钟陵〈无何集〉序》傅岩《论衡序》(明天启六年刻本。)

刘光斗《论衡序》(天启傅刻本。)

施庄《论衡序》(天启傅刻本。)

阎光表《论衡序》(天启傅刻本。)

李贽《藏书》卷三七《儒臣传·词学儒臣·王充》臧琳《经义杂记》卷十六《论衡》杭世骏《古今史论大观》后编八《论衡》杭世骏《道古堂文集》卷二二《论王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二○子部杂家四《论衡》《四库全书》乾隆批语《读王充论衡》黄丕烈《士礼居藏书题跋记》卷四子类宋刊本《论衡》黄丕烈《荛圃藏书题识》卷五《论衡》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卷三六王谟《论衡跋》(《增订汉魏丛书》本。)

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卷六《王充》钱大昕《潜研堂文集》卷二七《跋论衡》章学诚《文史通义》卷三《匡谬》汪璐《藏书题识》卷二子部《论衡》孙星衍《平津馆鉴藏书籍记》卷二《论衡》恽敬《读论衡》(《大云山房集》。)

赵坦《保甓斋札记》《王充论衡》赵坦《保甓斋文录》卷上《书论衡后》梁章钜《退庵随笔》卷十七《王充论衡》刘熙载《艺概·论衡》梁玉绳《瞥记》卷五《论衡·问孔篇》陈鳣《策对》卷四《论衡》周中孚《郑堂读书记》中《论衡》(程荣本《汉魏丛书》。)

蒋光煦《东湖丛记》卷六《论衡》朱学勤《结一庐遗文》卷下《明钞本论衡跋》俞樾《论衡评议补录》(《诸子评议补录》。)

俞樾《湖楼笔谈》卷七《论衡·语增》黄式三《儆居集·杂著》三《对王仲任〈雷虚〉问》黄式三《儆居集·读子集》《读王仲任〈论衡〉》黄会来《读书札记·读论衡》周广业《意林注·论衡跋》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卷上《论衡》丁丙《善本书室藏书志》卷十九明刊卢文弨校本《论衡》瞿镛《铁琴铜剑楼藏书志》卷十六宋刊本《论衡》谭献《复堂日记·论衡》陆心源《皕宋楼藏书志》卷五七通津草堂本《论衡》曹元忠《笺经堂所见宋元书题跋》宋刊元修牍背纸印《论衡》残本跋叶德辉《郋园读书志》卷五通津草堂本《论衡》缪荃孙《艺风堂藏书续记》卷二通津草堂本《论衡》谭宗浚《论衡跋》(金锡龄编《学海堂四集》。)

杨守敬《论衡校录》陈揆校明通津草堂本跋陈揆校明程荣刻《汉魏丛书》本跋王振声校明刻本跋孙诒让《札迻》平步青《安越堂外集》卷四《书论衡后》王钺《读书蕞残·读论衡》章炳麟《国故论衡·文学总略》、《国故论衡·原道》上、《国故论衡·辨性》、《检论·学变》、《检论·原教》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论衡》孙人和《论衡举正自序》莫伯骥《五十万卷楼群书跋文》子部一《论衡》张元济《涵芬楼烬余书录》宋刊元明递修本《论衡》罗振常《善本书所见录·论衡》张九如《与章士钊书》(《甲寅周刊》1914年第一卷41号。)

章士钊《答张九如书》(《甲寅周刊》1914年第一卷41号。)

章士钊《逻辑指要》章钰校清崇文书局《子书百家》本跋悼庵过录杨校宋本题记朱宗莱《论衡校录》朱宗莱《校元至元本题记》唐兰《读论衡》胡适《王充的论衡》(《现代学生》第一卷四、六、八、九期。)

黄侃《汉唐学论》(《中天季刊》第一卷4号。)

刘文典《三馀札记》卷二《论衡》斠补》张右源《王充学说的梗概和治学方法》(1923年6月,东南大学《国学丛刊》二卷3期。)

董康《书舶庸谈》卷三《1926年3月14日日记·记日本图书寮藏书》《馆藏宋本〈论衡〉残卷校勘记小序》(《国立历史博物馆丛刊》第二册,1926年12月。)

张栩《〈论衡〉论》(《玉海堂杂著》北京大学图书馆藏稿本。)

刘盼遂《〈论衡〉注删要》(《北平图书馆月刊》,1929年第3卷4号。)刘盼遂《王充〈论衡〉篇数残佚考》(《学文杂志》,1932年第5期。)刘盼遂《论衡校笺》(《北平图书馆月刊》,1934年第8卷5~6号。)金德建《〈白虎通义〉与王充〈论衡〉之关系》(《古籍丛考》140~157页。)

容肇祖《〈论衡〉中无伪篇考》(天津《大公报·史地周刊》1936年6月26日。)

张宗祥《论衡校订》三卷附记张宗祥《校注论衡》序言黄晖《论衡校释》自序刘盼遂《论衡集解》序(苏)阿伯洛尼·彼得罗夫《王充——中国古代唯物主义者和启蒙者》(苏联科学院出版局,1955年1月出版。1956年,中国科学出版社出版了李时的译本。)

田昌五《王充及其〈论衡〉》(1958年三联书店出版,1973年修订再版题名《王充——古代的战斗唯物论者》。)

陈直《〈论衡·谢短篇〉疑难问题新解》(《文史哲》1962年第2期。)朱谦之《王充著作考》(《文史》第一辑,1962年10月。)

蒋祖怡《〈论衡〉篇数考》(《中华文史论丛》第二辑,1962年11月。)萌芽《评王充的〈实知〉、〈知实〉》(《中山大学学报》(哲社版)》,1975年第1期。)

袁烙《揭露儒家两面派“佞人”的战斗檄文——读王充〈论衡·答佞篇〉》(陕西日报,1975年5月29日,第3版。)

李海生《董仲舒的尊孔法古与王充的反孔批儒》(解放日报,1976年5月3日,第3版。)

周桂钿《王充反孔吗?》(光明日报,1979年1月11日,第4版。)

吴光《王充“效验”论浅析》(《社会科学研究(四川)》,1980年,第3期。)

黎振周《玄学与王充》(《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文科版)》,1980年,创刊号。)

曾立格《〈论衡〉中心理学思想初探》(《心理学报》,1980年,第12卷4期。)

方立天《王充的战斗精神——读〈论衡〉》(人民日报,1981年1月22日,第5版。)

邹■《王充的心理学思想》(《河北师大学报》,1982年,第1期。)

郑如心《王充的哲学思想与汉代的生物学》(《齐鲁学刊》,1982年,第4期。)

李汉松《王充〈论衡〉中的心理学思想》(《北师大学报(社科版)》,1982年,第4期。)

石文英《王充论“奇”——读〈论衡·超奇篇〉札记》(《厦门大学学报》,1982年,第3期。)

周桂钿《王充究竟属于哪一家》(《浙江学刊》,1982年,第4期。)

[台湾]田宗尧《王充对汉代迷信思想的驳斥》(《中国哲学史研究》,1983年,第1期。)

周桂钿《王充气论思想》(《社会科学(甘肃)》,1983年3月2日。)高汉声《论王充的心理学思想》(《社会科学战线》,1983年3月,第40期。)

周桂钿《论王充的宇宙观——与冯憬远、吕鸿儒等同志再商榷》(《郑州大学学报》,1983年4月,第62期。)

冯憬远《浅谈王充宇宙观的几个问题——再答周桂钿同志》(《郑州大学学报》,1983年4月,第69期。)

周桂钿《王充天论》(《求索》,1983年5月,第32期。)

吴光《王充学说的根本特点——“实事疾妄”》(《学术月刊》,1983年6月16日。)

王道行《简论王充的心理学思想》(《江西师大学报》,1984年1月,第19期。)

周桂钿《王充性命论探讨》(《北师大学报》,1984年3月,第55期。)王生平《王充和董仲舒针锋相对吗?》(《社会科学辑刊》,1984年3月,第32期。)

吴志雄《王充“证验”逻辑述略》(《中国哲学史研究》,1984年3月,第49期。)

郑文《荀况对王充的思想影响》(《河北学刊》,1984年4月,第63期。)

冯宝志《王充“效验”说辩析》(《中国哲学史研究》,1984年4月,第60期。)

朱绍侯《王充对诸子的评价》(《河南大学学报》,1984年4月,第49期。)

周桂钿《王充偶然论试析——同台湾学者罗光、徐复观先生商榷》(《浙江学刊》,1984年6月,第82期。)

朱绍侯《论王充对孔子及儒家学派的评价》(《河南大学学报》,1985年1月,第7期。)

黄开国《王充元气自然论简析》(《浙江学刊》,1985年1月,第75期。)

郑如心《王充的哲学思想与汉代的气象学》(《中国哲学史研究》,1985年1月,第43期。)

张祥浩《“王充批判董仲舒”辩》(《浙江学刊》,1985年5月,第71期。)

邵毅平《明代以前〈论衡〉评价综论》(《上海教育学院学报》,1986年2月,第106期。)

王举忠《“人有知学则有力矣”——王充论“知识就是力量”》(《辽宁大学学报》,1986年4月,第13期。)

刘亦冰《论王充对孔子思想的研究》(《绍兴师专学报》,1988年,第2期。)

周桂钿《王充效验论探索——小评台湾学者对王充的研究》(《学术研究》,1988年,第5期。)

尹文清《王充心理学思想新论兼议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史研究方法》(《心理学报》,1988年,22卷第2期。)

王举忠《论王充的优胜劣败理论及其对神学目的论的批判》(《辽宁大学学报》,1988年,第4期。)

朱亚宗《王充:近代科学精神的超前觉醒》(《求索》,1990年,第1期。)

郑如心《王充的哲学思想与汉代的天文学》(《东北师大学报》,1990年,第3期。)

赵希全《论王充的充满理性精神的道德规范论》(《牡丹江师院学报》,1990年,第3期。)

周桂钿《王充著作考》(河南高校《古籍整理》1992年第2期。)

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