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本站能运行下去,就支持下➤➤

平原君虞卿列传

+A -A

平原君赵胜,在赵国诸多公子中最为贤德有才,好客养士,门下的宾客约有几千人。

平原君曾任赵惠文王和孝成王的相,曾三次离开相位,又三次官复原职,封地在东武城。

平原君家有座高楼面对着下边的民宅。

民宅中有个跛子,总一瘸一拐地出外打水。

平原君有一位美丽的爱妾住在楼上,她从楼上往下看见跛子打水的样子,就大声嘻笑起来。

第二天,这位跛子找上平原君的家门,说:“我听说您喜爱士人,士人之所以不远千里投奔于您,就是因为您看重士人而卑视女色啊!我不幸身成残废,可是您的姬妾却在高楼之上公然耻笑我,我希望得到耻笑我的那个人的头。”平原君笑着答道“:好吧。”等那个跛子离开后,平原君又笑着说:“看这小子,竟因一笑的缘故就要杀我的爱妾,不也太过分了吗?”终归没杀美妾。

过了一年多,宾客及门下供事的食客陆陆续续地离开了一半多。

平原君对此不解,说:“我赵胜对待各位先生的方方面面不曾敢有失礼的地方,可是离开我的人为什么这么多呢?”一个门客走上前去回答说:“因为您不杀耻笑跛子的美妾,大家认为您喜好美色而轻视士人,所以士人就纷纷离去了。”于是平原君就命人砍下耻笑跛子的那个爱妾的头,亲自登门献给跛子,并借此机会向他道歉。

从此以后,原来离去的宾客又陆续地回来了。

当时,齐国有孟尝君,魏国有信陵君,楚国有春申君,他们都好客养士,因史记此争相礼遇士人,以使自己招纳更多的人才。

秦国围攻邯郸,赵王派平原君出使去求援,拟推楚为盟主,联兵同抗强秦。

平原君约定跟门下智勇双全、文武兼备的食客二十人一同前往楚国。

平原君说“:假使能通过客气的谈判取得成功,那就最好了。

如果谈判不能取得成功,那也要挟制楚王在大庭广众之下把盟约确定下来,一定要确定了合纵盟约才回国。

同去的文武之士不必到外面去寻找,从我门下的食客中选取就够了。”结果选得十九人,剩下的人没有选得上的,无法凑满二十人。

这时门下食客中有个叫毛遂的人,径自走到前面来,向平原君自我推荐说:“我听说您要出使楚国,让楚国做盟主订下合纵盟约,并且约定与门下食客二十人一同去,人员不到外面寻找,就在您门下挑选。

现在还差一人,希望您就拿我充个数一起去吧。”平原君问道“:先生寄居在我的门下几年了?”毛遂回答说“:至今已整整三年了。”平原君说“:有才能的贤士生活在世上,就如同锥子放在口袋里,它的锋尖立即就会显露出来。

如今先生寄居在我的门下至今已达三年,我的左右近臣们从没有称赞推荐过你,我也从来没听说过你,这是先生没有什么专长啊。

先生不能去,请先生留下来。”毛遂答道“:我就算是今天请求放在口袋里吧。

假使我早就被您放在口袋里,是会整个锥锋都脱露出来的,岂只露出一点锋尖呢?”平原君于是同意让毛遂一道去,那十九个人互相使眼色示意,暗暗嘲笑毛遂,只是没有发出声音来。

等到毛遂抵达楚国时,跟那十九个人谈论、争议天下局势,十九个人个个佩服他。

平原君与楚王谈判订立盟约一事,再三陈述利害关系,从早晨谈起,谈到中午尚未决定下来,那十九个人就鼓动毛遂说“:先生登堂试试!”于是毛遂握紧剑柄,顺着台阶走到殿堂上,对平原君说“:谈合纵不是‘利’就是‘害’,只两句话就可说明白。

现在从早晨就谈合纵,到了中午还决定不下来,是什么缘故?”楚王见毛遂握剑登堂就问平原君“:这个人是干什么的?”平原君告诉他“:这是我的随从家臣。”楚王厉声呵叱道“:还不给我下去!我是跟你的主人谈判,你来干什么?”毛遂握紧剑柄走向前去说“:大王敢呵叱我,不过是依仗楚国人多势众。

现在我与你只有十步,十步之内大王是依仗不了楚国的人多势众的,大王的性命就控制在我的手中。

我的主人就在面前,当着他的面你为什么这样呵叱我?况且我听说商汤曾凭着七十里方圆的地方统治了天下,周文王凭着百里大小的土地使天下诸侯臣服,难道是因为他们的士兵多吗?实际上是由于他们善握时势而全力发扬自己的威力。

如今楚国领土纵横五千里,士兵百万,这是争王称霸的资本。

凭着楚国的强大,天下谁也不能挡住它的威势。

秦国的白起,不过毛孩而已。

他带着几万人的军队,与楚国交战,第一战就攻克了鄢城郢都,第二战烧毁了夷陵,第三战便使大王的先祖受到极大凌辱。

这是楚国百世不解的怨仇,连赵王都感到羞耻,可是大王却不觉得羞愧。

合纵盟约是为了楚国,不是为了赵国。

我的主人就在面前,你凭什么呵叱我?”听了毛遂的数说,楚王立即改变了态度说“:是,是,的确像先生所说的那样,我一定竭尽全国的力量履行合纵盟约。”毛遂进一步逼问道“:合纵盟约算是确立了吗?”楚王回答说“:确立了。”于是毛遂用带着命令式的口吻对楚王的左右近臣说“:把鸡、狗、马的血取来。”毛遂双手捧着铜盘跪下把它进献到楚王面前说“:大王应先吮血以表示确立合纵盟约的诚意,下一个是我的主人,再下一个是我。”就这样,在楚国的殿堂上订立了合纵盟约。

这时毛遂左手托起一盘血,右手招呼那十九个人说“:各位在堂下也一块儿吮盘中的血,各位虽然平庸,可也算完成了任务,这就是所说的依赖别人的力量来完成自己的任务吧。”平原君订立了合纵盟约便返回赵国。

回到赵国后,说:“我不敢再以知士相士自居了。

我观察识别的人才多说上千,少说也有几百,自认为不会遗漏天下的贤能之士,现在竟然把毛遂先生给漏下了。

毛遂先生第一次到楚国,就使赵国的地位比九鼎大吕的传国之宝还尊贵。

毛遂先生凭着他那一张善言能辩的嘴,竟比百万大军的威力还要强大。

我不敢再识士选士了。”从此把毛遂尊为上等宾客。

平原君回到赵国后,楚国派春申君带兵赶赴救援赵国,魏国的信陵君也假托君命夺了晋鄙军权带兵前去救援赵国,可是援军都还没有赶到。

这时秦国急速地围攻邯郸,邯郸告急,将要投降,平原君极为焦虑。

邯郸驿馆官吏的儿子李同劝说平原君道“:您不担心赵国灭亡吗?”平原君答“:赵国灭亡那我就要做俘虏,为什么不担忧呢?”李同说:“邯郸的百姓,拿人骨当柴烧,交换孩子当饭吃,可以说是危急至极了,可是您的后宫姬妾侍女数以百计,侍女穿着丝绸绣衣,精美饭菜吃不完,而百姓却粗布短衣难以遮体,连酒渣谷皮也吃不饱。

百姓困乏,兵器用尽,有的人削尖木头当长矛箭矢,而您的珍宝玩器铜钟玉鼎照旧无损。

假使秦军攻破赵国,您怎么能照旧拥有这些东西呢?假使赵国得以保全,您又何愁没有这些东西呢?现在您果真能命令夫人以下的全体成员编到士兵队伍中,分别承担守城劳役,把家里所有的东西全都分发下去供士兵享用,士兵正在危急困苦的时候,是很容易对您感激不尽的。”于是平原君采纳了李同的意见,得到敢于冒死的士兵三千人。

李同就加入了三千人的队伍奔赴秦军决一死战,秦军因此而被击退了三十里。

这时也凑巧楚、魏两国的救兵到了,秦军便撤走了,邯郸得以保存下来。

李同在与秦军交战中阵亡,他的父亲被赐封为李侯。

虞卿想要以信陵君出兵救赵保存了邯郸为理由,替平原君请求增加封邑。

公孙龙得知此讯,就连夜乘车来见平原君,说:“我听说虞卿想要以信陵君出兵救赵保存了邯郸为理由替您请求增加封邑,有这回事吗?”平原君回答说:“有的。”公孙龙说“:这是很不合适的。

说来赵王任用您担任赵国之相,并不是因为您的智慧才能是赵国独一无二的;划出东武城赐封您,也不是因为您做出了有功劳的事情,只是由于您是赵王近亲的缘故啊。

如今信陵君出兵保存了邯郸而您要求增加封邑,这是无功时作为近亲接受了封邑,而有功时又要求按照普通人来论功行赏啊。

这显然是很不合适的。

况且虞卿掌握着办事成功与不成功的两方面的主动权。

事情成功了,就要史记像拿着索债的契券一样来索取报偿;事情未办成,又可拿着为您争功求封的虚名来让您感激他。

您一定不要听从他的主张。”平原君于是拒绝了虞卿的提议。

平原君在赵孝成王十五年(前251)去世。

平原君的子孙世代承袭他的封爵,他的后嗣终于在赵国灭亡的同时断绝了。

平原君对公孙龙很优厚。

公孙龙善于进行“离坚白”命题的论辩,到了邹衍访问赵国时,纵论至高无尚的正大道理,驳斥公孙龙的名辩命题,此后平原君便辞退了公孙龙。

虞卿,是个善于游说的有识之士。

他脚蹬草鞋,肩挂雨伞,远道而来游说赵孝成王。

第一次拜见赵王,赵王便赐给他黄金百镒,白璧一对;第二次拜见赵王,就当上了赵国的上卿,所以称他为虞卿。

秦、赵两国在长平交战,赵国没有取胜,损失了一名都尉。

赵王召见楼昌与虞卿说“:我军在战场上不能取胜,都尉也阵亡了,我要卷甲赴敌与秦军决战,你们看怎么样?”楼昌说:“没有好处,不如派重要使臣去求和。”虞卿说“:楼昌主张求和的原因,是认为不求和我军必败。

可是控制和谈主动权的在秦国一方。

而且大王您估计一下秦国的作战意图,是要击败赵军,还是只是吓唬一下呢?”赵王回答说“:秦国已经竭尽全力毫不保留了,必定要击败赵军。”虞卿接着说:“大王听从我的话,派出使臣拿上贵重的珍宝去联合楚、魏两国,楚、魏两国想得到大王贵重的珍宝,一定会接纳我国的使臣。

赵国使臣进入楚、魏两国,秦国必定怀疑天下诸侯联合抗秦,而且必定恐慌。

这样,与秦和谈才能进行。”赵王没有采纳虞卿的主张,与平阳君赵豹议妥求和,就派出郑朱先到秦国联系。

秦国接纳了郑朱。

赵王又召见虞卿说“:我派平阳君到秦国求和,秦国已经接纳郑朱了,你认为这事怎么样?”虞卿回答说“:大王的和谈不能成功,赵军必定被击败。

天下诸侯祝贺秦国获胜的使臣都在秦国了。

郑朱是个显贵,他进入秦国,秦王和应侯一定把郑朱来秦一事大肆宣扬给天下诸侯看。

楚、魏两国一见赵国到秦国求和,必定不会援救大王。

秦国知道天下诸侯不援救大王,那么和谈就不可能成功。”应侯果然把郑朱来秦求和一事大加宣扬给天下诸侯派来祝贺秦国获胜的使臣们看,不肯和谈。

赵军在长平大败,于是邯郸被围困,遭到天下人耻笑。

秦国解除了邯郸的包围之后,而赵王却准备到秦国拜访秦王,就派赵郝到秦国去订约结交,割出六个县求和。

虞卿对赵王说:“大王,您看,秦国进攻赵国,是因为打得疲惫了才撤回呢?还是它能够进攻,却因为怜惜大王而停止进攻呢?”赵王答道:“秦国进攻我,是毫不保留竭尽全力了,一定是打得疲惫了才撤回的。”虞卿说“:秦国用它的全部力量进攻它所不能夺取的土地,结果打得疲顿而回,可是大王又把秦国兵力所不能夺取的土地白白送给秦国,这等于帮助秦国侵略自己啊。

明年秦国再进攻赵国,大王您就无法自救了。”赵王把虞卿的话告诉了赵郝。

赵郝说“:虞卿真能摸清秦国兵力的底细吗?果真知道秦国兵力今年不能进攻了,这么一块弹丸之地不给它,让秦国明年再来进攻大王,那时大王岂不是要割让腹地来给它求和吗?”赵王说“:我听从您的建议割让六县,你能保证秦国明年不再进攻我吗?”赵郝答道“:这个我可不敢担保。

从前韩、赵、魏三国与秦国交往,互相亲善。

现在秦国对韩、魏两国亲善而攻打大王,看来大王事奉秦国的诚意一定不如韩、魏两国了。

现在我替您解除因背弃与秦国亲善关系而招致的攻击,开启关卡,互通贸易,与秦国交好的程度同韩、魏两国一样,若到了明年大王独自招来秦国的攻打,这一定又是大王事奉秦国的心意又落在韩、魏两国的后面了。

所以说,这不是我所敢承担的事情。”赵王把赵郝的话告诉了虞卿。

虞卿回答说“:赵郝说‘不讲和,明年秦国再来攻打大王,大王岂不是要割让腹地给它来求和吗。’现在讲和,赵郝又觉得不能保证秦国不再进犯。

那么现在即使割让六个城邑,又有什么好处!明年再来进攻,又把它的兵力所不能夺取的土地割让给它来求和。

这是自取灭亡的做法,所以不如不求和。

秦国即使善于进攻,也不能轻易地夺取六个县;赵国即使不能防守,终归也不会丧失六座城。

秦国疲顿而撤兵,军队必然疲弱。

我用六座城来收拢天下诸侯去进攻疲弱的秦军,这是我在天下诸侯那里失去六座城而在秦国那里得到补偿。

我国还可从中获利,这与白白割让土地,使自己变弱而使秦国强大相比,哪样好呢?现在赵郝说‘秦国与韩、魏两国亲善而进攻赵国的原因,一定是大王事奉秦国的心意不如韩、魏两国’,这是让大王每年拿出六座城来事奉秦国,也就是白白地把城邑送光。

明年秦国又要求割地,大王将给它吗?不给,这是抛弃了原先割地所换取的成果而挑起秦国进攻的兵祸;给它,也就无地可给了。

俗话说,‘强大的善于进攻,弱小的不能防守’。

现在平白地听任秦国摆布,秦军不费吹灰之力就可多得土地,这无异于强秦弱赵啊!让越来越强大的秦国割取越来越弱小的赵国,秦国年年谋取赵国土地的打算因而就不会停止了。

况且大王的土地有限而秦国的贪欲无限,拿有限的土地去应付无限的秦国要求,那势必不会再有赵国了。”赵王的主意还没定,楼缓从秦国回到了赵国,赵王与楼缓商议这个问题,说“:给秦国土地与不给秦国土地,哪种做法好?”楼缓推让说“:这不是我所能知道的。”赵王说:“话虽这么讲,也不妨谈谈你个人的意见。”楼缓便说“:大王听说过公甫文伯母亲的事吗?公甫文伯在鲁国做官,病死了,姬妾中有两个为他在卧室中自杀。

他的母亲听到此事,居然不哭一声。

公甫文伯家的保姆说‘:哪里有儿子死了母亲不哭的呢?’他的母亲说:‘孔子是大贤士,被鲁国驱逐了,可是他这个人却不追随孔子。

现在他死了而姬妾为他自杀的有两人。

像这样的情况一定是他对尊长的人情义淡薄而与姬妾的情义深厚。’所以由母亲说出这样的话来,就是个贤良的母亲,若由妻子说出这样的话,就免不了落个嫉妒之名。

所以说的话虽然都一样,但由于说话人的立场不同,人的用意也就跟着变化了。

现在我刚刚从秦国来,如果说不给秦国土地,那不是上策;如果说给它土地,又怕大王会认为我是替秦国帮忙;所以我不敢回答。

假使我能够替大王着想,不如给它土地好。”赵王听后说“:嗯。”虞卿听说此事,就入宫拜见赵王说:史记“这是虚假的托辞,大王切切不可给秦国六个县!”楼缓听说了,也去拜见赵王。

赵王把虞卿的话告诉了楼缓。

楼缓说:“不对,虞卿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秦、赵两国结下怨仇引起战事,天下诸侯对此都很高兴,原因何在?‘我们将借强国来欺弱国’。

如今赵国军队被秦国围困,天下诸侯祝贺获胜的人必定都在秦国了。

所以不如赶快割让土地讲和,来使天下诸侯怀疑秦、赵已经交好而又能抚慰秦国。

不然的话,天下诸侯将借秦国的怨怒,趁着赵国的困顿来瓜分赵国。

赵国就会灭亡,还图谋秦国什么呢?所以说虞卿知其一,不知其二。

希望大王从这些方面考虑决定给它吧,不要再盘算了。”虞卿听到楼缓的意见后,去拜见赵王说“:危险了,楼缓就是为秦国帮忙的,又怎能交好秦国呢?他为什么偏偏不说这么做就是向天下诸侯昭示赵国软弱可欺呢?再说我主张不给秦国土地,并不只是坚决不割土地就完事的。

秦国向大王索取六个城邑,而大王则把这六个城邑送给齐国,齐国是秦国的死对头,它得到大王的六个城邑,就会与我们合力攻打秦国。

齐王耳听大王的计谋,不等你话说完,就会同意你的作法。

这就是大王虽然把六个城邑交给齐国,却在秦国得到了补偿。

这样做,齐、赵两国的深仇大恨就可以消泯了,而且又向天下诸侯表明了赵王是有作为的。

大王把齐、赵两国结盟的事声扬出去,我们的军队不必到边境察看,我就可看到秦国送贵重财礼到赵国来求和了。

一旦跟秦王讲和,韩、魏两国听到消息,必定尽力敬重大王;既要敬重大王,就必定拿出珍贵的宝物争先向大王致意。

这样大王的一个举动就可以与韩、魏、齐交好,从而与秦国改换了处事的位置。”赵王听后说“:好极了。”就派虞卿向东去拜见齐王,与齐王商议攻打秦国的问题。

虞卿还没返回赵国,秦国派来的使臣已经在赵国了。

楼缓得知此讯,立即逃走了。

赵王于是封了一座城邑给虞卿。

过了不久,魏国请求与赵国订立合纵盟约。

赵孝成王召虞卿商议此事。

虞卿先去拜访平原君,平原君说:“我希望听您谈一下合纵之道。”虞卿进宫拜见赵王,赵王说:“魏国请求订立合纵盟约。”虞卿说“:魏国错了。”赵王说“:我本来也没答应它。”虞卿说:“大王错了。”赵王说“:魏国请求合纵,你说魏国错了;我没有答应,你又说我错了。

既如此,那么合纵盟约是不行的吗?”虞卿回答说“:我听说小国跟大国一起办事,有好处就由大国享用成果,有坏处就由小国承担灾祸。

现在的情况是魏国作为小国愿意承担灾祸,而你居于大国的地位却享用成果。

我所以说大王错了,魏国也错了。

我私下认为订立合纵盟约有利。”赵王说:“好。”于是就同魏国订立合纵盟约。

虞卿因为魏国宰相魏齐的缘故,抛弃了万户侯的爵位和卿相大印,与魏齐从小路逃走,最后离开了赵国,在魏国大梁遭到困厄。

魏齐死后,虞卿不得志,就著书立说,参考《春秋》,观察近代的世情,写下了《节义》、《称号》、《揣摩》、《政谋》共八篇。

用来评议国家政治的成败,世传之为《虞氏春秋》。

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