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本站能运行下去,就支持下➤➤

简介

+A -A

本书为中国东汉魏伯阳关于炼丹理论的著作。简称《参同契》。公元2世纪成书,是现存中国炼丹史方面最古的著作。

参,三也;同,通也;契,书契。《周易参同契》谓大易、黄老、炼丹炉火三道相通。魏伯阳借汉易学、黄老道描述金丹的理论,这使《参同契》在道教思想史上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该书以华美的文笔、众多的譬喻,描写炼丹的思想。它认为万物的产生和变化,皆阴阳的交媾、精气舒发的结果。欲求得长生不死,必须顺从阴阳的变化,掌握坤乾六十四卦运行规律,从属修炼,方可得成。《参同契》说,金丹的作用,远比草木药优胜,金丹的性能永远不会败朽,故服之得以长生不死。

此书中首次把《易》理和炼丹术联系起来,并对炼丹家的经验进行了概括和总结。例如,本书记载了汞具有挥发性,能够和硫化合;铅丹(四氧化三铅)能够被炭还原成铅;还记载了促使某些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配方比例。虽然魏氏对物质化学特性的认识仍较原始,但是作为最早的炼丹理论著作,其历史地位是不可取代的。

学术界多数人认为《参同契》主要属于外丹的学说。但也有学者依据宋元时期有人对于《参同契》作过内丹解释而主张内丹说,也有主张《参同契》兼含内丹与外丹说的。

现存《参同契》的版本,以明洪武十三年(1381)张本真刻俞契《周易参同契发挥》为最早。明《正统道藏》所收注本颇多,后蜀彭晓撰《周易参同契分章通其义》为最早。又有宋朱熹撰《周易参同契考异》。清《四库全书》还收明蒋一彪《古文参同契集解》等。

《周易参同契》。东汉魏伯阳着,简称《参同契》,道教早期经典。全书托易象而论炼丹,参同“大易”、“黄老”、“炉火”三家之理而会归于一,以乾坤为鼎器,以阴阳为堤防,以水火为化机,以五行为辅助,以玄精为丹基等等,从而阐明炼丹的原理和方法,为道教最早的系统论述炼丹的经籍。历来注家很多,著名者有后蜀彭晓《周易参同契分章通真义》,宋朱熹《周易参同契考异》(化名空同道士邹欣),宋陈显微《周易参同契解》,元俞琰《周易参同契发挥》等,均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

参考文献:

任继愈主编《宗教大词典》第1076页,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年版、任继愈主编《中国道教史》第25-31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史》第一卷第123-145页,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第二卷第128-130页,上海知识出版社1994年版、牟钟鉴等《道教通论--兼论道家学说》中编第344-346、356-364、367-371页,齐鲁书社1991年版、胡孚琛主编《中华道教大辞典》第353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李养正《道教概说》第51-57页,中华书局1989年版。

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