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们所熟悉的“百万雄师过大江”战役中,有一段小插曲却鲜为人知:究竟是哪支部队打下了南京、降下了国民党政府的青天白日旗?为什么历史书不太愿意涉猎这支部队的将军?
最先攻入南京的解放军部队是吴化文(1904年~1962年)所率领的第35军(下辖第103师、104师及105师)。说起吴化文,他的一生倒也非常传奇,被人称为“跳槽先驱”,因为他曾四度“叛变”。
吴化文从十七岁开始追随冯玉祥(1882年~1948年)将军,受到重用,步步攀升。到了1930年,手握一个手枪旅兵力的吴化文开始了他的叛变生涯,投奔冯玉祥的死对头蒋介石。但国民党政府并没有优待这支部队,士兵们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更谈不上武器装备的更新。
抗日战争爆发后,吴化文部队虽然也与日本军队周旋,但却非常吃力,再加上经不起日军所施予的诱惑,到了1942年12月,吴化文致电国民党重庆军政部,请示能否投靠日寇,得到的答复是:只要不投八路军,能保存实力,怎样做都行。于是,吴化文又于1943年1月18日投靠了汪精卫(此时汪已投靠日本),并很快任命为汪精卫政权的第三方面军上将总司令,协同日军打击八路军。吴化文投靠日本人后,成为山东日伪军的主力,总兵力达万余人,疯狂杀戮,制造“无人区”,这也为他以后遭唾骂埋下了伏笔。
1945年8月,日本战败后,担任汪精卫政府“蚌埠绥靖公署主任”的吴化文再度“变身”投入国民党,成了“抗日英雄”,并上任务国民党新编第五路军中将总司令,拥兵自重。但蒋介石对这位屡屡叛变的将军只是利用而非真正重用,他要用吴化文来对抗共产党。而在吴化文部队里,也早有反蒋之人——前面是解放军,后面是蒋介石,无奈之下,吴化文于1946年面见冯玉祥,寻求解决之道。
在冯玉祥的劝解下,吴化文改投共产党。可是,在接下来的战争形势中,吴化文为了保存自己的实力,又暗中与蒋介石联系,成为“两面派”。令人感到意外的是, 1948年9月19日,吴化文正式转投共产党,而历史也给了他一次机遇,在1948年的济南会战中,吴化文所率的两万人部队再度“倒戈”,使得没有心理准备的国民党部队大败,而解放军则大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