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本站能运行下去,就支持下➤➤

李明扬简介

+A -A

投身革命

李明扬,字师广,江苏萧县李石村林赛镇(今隶属安徽省)人。他生于1891年正月十九,1907年进入江苏陆军小学。同年,受辛亥革命影响,崇尚孙中山“三民主义”、立志投身报国的他毅然奔赴湖北参加革命,被派往九江,进入海军舰艇见习。因表现突出颇具军事指挥才能,又被推荐调任安徽都督府参谋,随后调任援鄂北伐第2军总部(总司令为李烈钧)直属机关炮大队长。民国元年晋升为江西陆军步兵第10团团长兼任湖口要塞司令。

讨袁护国

1912年,袁世凯盗窃革命成果,复辟称帝。李明扬与李烈钧发动湖口战役,打响了反袁复辟的第一枪。讨袁失败后,他先后赴日本大森浩然学社和德国柏林大学研习军事。1916年回国后,先在广西梧州参加讨袁活动,且担任了护国第2军少将高级参谋、建国赣军司令、国民革命军第3军第9师副师长兼26团团长、东路军先遗司令官、31军副军长、17军副军长兼第2师师长等职。后由时任江苏省主席的顾祝同保荐,他任省政府委员兼保安处处长。1936年,韩德勤在庐山会议上大肆攻击李明扬,他被迫下台暂时退出军政界,在上海办起了“人和”药厂。

举旗抗日

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他抱定“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信念,弃商从军,出任第五战区(徐州)游击司令总指挥兼江苏省第九行政区督察专员,与当地保安旅共同抗日。其间,他率部参加了着名的台儿庄战役,后由李宗仁(战区司令长官)委任苏北第四游击区指挥官。他率部辗转淮阴等地后,选择驻扎泰州,在西山寺设总指挥部,李长江、张翼为副总指挥。在泰期间,他住在陈家桥西凌宅大院内。1939年,由于他人气旺、号召力大,他的队伍迅速扩大为七个纵队,三万多人枪。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再次援手,将李部改编为鲁苏皖边区游击总指挥部,李明扬仍任总指挥整训调教部队。泰州成为抗日的一方热土,沦陷区的爱国人士,进步青年纷纷投奔泰州参加抗日。一时间,泰州的军队练兵热烈,宣传抗日、保家卫国的报纸杂志也纷纷出版,泰州地区的抗日激情传遍大江南北,声名远扬,不少自发抗日的小股部队慕名投奔李明扬。

联共中立

“陈毅三进泰州城”,早已成为我党统战工作的光辉典范,也为新四军东进抗日、发展壮大奠定了基础。作为中间派的李明扬部系国民党的杂牌军,他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与新四军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陈毅将军与其会商团结抗日事宜后,他即命人调拨步枪200支、子弹若干发,还有布匹、毛巾、牙刷等军需物资送给新四军,以表抗日的诚意。在事关新四军生死存亡的黄桥决战中,他严守中立,其辖下紧邻黄桥的四个团始终未参加顽军的“剿匪”行动,使新四军大获全胜,一举歼敌1.1万余人,军长李守维溃逃时淹死在河里,旅长翁达绝望自杀。陈毅在回忆整个战况时深有感慨地说:黄桥决战,如果李明扬动一动,咱们就要喝长江水,就要被消灭。他强调指出,最后我们在苏北打败韩德勤,在苏北突破,就取决于李明扬、陈泰运对我们的态度,也取决于我们对他们的态度。李明扬“亲共”与陈毅交往不避嫌疑,不惧韩德勤打击报复。陈毅等人到泰州谈判时,他在城内公开张贴“欢迎四将军”的大幅标语,以表对陈毅的诚意;他过60岁生日时,新四军前来送寿礼,他派出仪仗队隆重欢迎。他专程赶到江都吴桥新四军的驻地,学习新四军从严治军、公平买卖的好作风,还请求陈毅选派一批政工干部帮助他的部队培训政工人员,提高政治素质。

誓死不降

泰州是里下河的门户,是苏北物资集散地。日寇对泰州垂涎已久,但慑于李明扬部驻防不敢贸然行动。扬州、泰兴等地沦陷后,日伪勾结派江苏省伪省长缪斌与李明扬、李长江接触,用威逼利诱的手段多次劝降。李明扬只要答应投降便委以高官,泰州也免遭涂炭。同时,日机先后4次轰炸泰州及朱庄、港口等地,李明扬不畏日寇的侵辱,始终不当臭名昭着的“忠义救国军”。从1939年到1941年,由于李明扬部扼守住泰州,使南至长江边,北到港口,东自海安曲塘,西达江都宜陵的区域内,百姓安居乐业、商业繁荣,秩序井然。泰州成为抗战以来江北的一块福地,受到社会各界的称赞,但李明扬却成为日寇的眼中钉、肉中刺。

1941年春节后,迫于敌强我弱的形势,二李分道扬镳:李长江宣布易帜投降敌寇留守泰州。李明扬率侍从室、参谋处、副官处等愿随其下乡游击者和电台报务人员99人,乘船到下河叶甸、边城一带,总部设于叶甸。陈中柱率4纵队、丁作彬率教导队随后赶往叶甸,还有邱立祺率县保安团和其他不甘当亡国奴的官兵,也陆续集中在下河。同年3月,日伪军集中2000人的兵力扫荡里下河,企图一举歼灭李明扬为首的抗日力量。陈中柱的4纵在坂轮蚌蜒河堤与日寇发生激战,战况惨烈,日寇伤亡达200人,4纵伤亡约600人。战斗中,陈中柱率先杀敌,身中数枪壮烈牺牲。

抗战期间,李明扬“不修”边幅,“蓄须明志”,只等战争胜利才打算容貌一新。可惜,1945年5月距抗战胜利不足3个月,日寇调集千余人突然包围了他驻扎的唐家甸村,手持留着长须的照片四处搜捕李明扬。27日夜里,他被俘后辗转囚禁于上海国际饭店旁的一座日军特务机关的楼上。任凭日寇怎样劝降,他坚贞不屈、旗帜鲜明地不当汉奸,连日本人也不得不竖起大拇指夸他是“中国人的这个!”抗战胜利后他又一次弃政从商。

起义和新生

民国38 年春,蒋介石隐退,李宗仁任代总统。是年夏,李明扬应召为总统府国策顾问。他热切盼望当局能以民心为依归,停止内战,以免生灵涂炭。后奉李宗仁之命,赴苏北就近与解放军商谈和平事宜。过江后,先到扬州见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副司令粟裕,又到淮阴第三野战军司令部见到了陈毅司令员。陈毅立即电告毛泽东。毛泽东回电说:“欢迎李明扬,来我处亦可,留在你那里也可。”后李明扬见和平无望,终于起义。9 月,他赴北京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任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后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委员、政协江苏省第一届委员会副主席、江苏省人民政府委员兼农林厅长、华东行政委员会委员,及第一、二、三、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团结委员会委员等职。他关心台湾回归祖国,并为此竭尽全力。 1978 年11 月,李明扬突发脑血栓症住进医院,因年事已高,治疗无效,于11 月17日病逝。

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