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本站能运行下去,就支持下➤➤

造纸专家蔡伦的故事

+A -A

蔡伦是我国东汉时期着名的发明家,他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从小就跟随父亲一起种田。蔡伦相当聪明,做什么事情都很勤快,大人们都非常喜欢他。

汉章帝即位后,常到各个郡县挑选年幼的小孩到皇宫里去当太监。蔡伦也被选中了,并开始在洛阳宫中接受培训。当时他只有十五岁,但他学得很认真,很快就会读书识字了。于是,第二年,蔡伦就开始在宫中担任黄门侍郎。

黄门侍郎是宦官中职位较低的职务,负责宫内外公事传达,还有引导来拜见皇帝的人如何朝见、安排就座等事情。后来,窦皇后废除了宋贵人的儿子的太子地位,立自己的养子刘肇为太子。蔡伦在这一场宫廷斗争中起了重要作用。汉章帝死后,十岁的刘肇登基成为汉和帝,窦皇后也成为窦太后。蔡伦也被提拔为中常侍,跟随在年幼的皇帝左右,参与国家大事。此时的蔡伦还兼任尚方令,主要负责宫内御用器物的制造,监督宫廷御用手工作坊中的工匠。因此蔡伦与工匠们接触较多,劳动人民的精湛技术和创造精神对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那时候还没有利于书写的纸,字不是写在竹子或木头做成的竹简或木简上,就是写在丝绸做成的丝帛上,但竹简和木简太笨重不易携带;丝帛又太昂贵,不可能大量生产。蔡伦便决定研究造纸的方法。

由于职务上的方便,蔡伦有观察、实践的条件。每当空闲的时候,他就亲自到作坊进行技术调查,学习工匠们多年积累的丰富经验,然后再加上自己的创新,他总结了西汉以来的造纸经验,改进了造纸工艺,带领工匠们用树皮、碎布、麻头和破渔网等原料来造纸。他们经过反复实验、研究与改进,造出了一种既便宜又简单的造纸方法。

蔡伦先把所有的原材料剪碎或切断,然后放在水里浸泡,直到所有的原材料都变得很软,再用力捣成浆状,然后再蒸煮,最后在席子上摊成薄片,这样经过阳光照射晒干以后,直接从席子上取下来,纸张就制成了。蔡伦带领工匠们改进的这种造纸方法,是造纸技术的一大进步。因为采用的原料来源广泛,有的原材料还可以废物利用,所以造出的纸张价钱便宜,可以大量生产。

用这种方法造出来的纸又薄又轻巧,很适合写字,因此受到了人们的欢迎。从此,全国各地都开始用这样的方法造纸。纸张逐渐取代了竹简、木简和丝帛,并一直沿用了下来。

造纸术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作出的宝贵贡献。纸的大量生产,以及以后印刷术的创造,使纸本书籍成为传播文化的最有力工具,大大促进了科学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历史的进程。

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