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墓
王安石于1086年病逝,享年66岁,死后王安石被葬在钟山南麓东三里的地方,也就是原先的宝公塔与草堂寺之间。王安石墓可以说的上是一个王氏墓葬群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除了王安石的父亲王益和王安石的大哥王安仁没有葬在这里外,其他的王氏成员都是埋葬在这里的,包括王安石的母亲吴氏,王安石弟弟王安国和王安礼,还有王安石的儿子。钟山南麓可谓是王氏家族的家族墓葬群了。
王安石墓前有华表(就是标志或者装饰用的大柱子),坟庵(设于墓地的庙庵),两侧种着树木。明朝初期,钟山南麓这块墓地被朱元璋所看重,于是在这块陵寝附近的古迹都被搬迁了,其中王安石墓也在被迁的名单中。至于王安石墓最终被迁往何处了,说法历来不一,一种说法是迁至麒麟门了,一种说法是迁回江西老家,也就是江西临川。
但是后期陆续发现王安石墓的踪迹。1509年,太监石岩在为自己建造墓的时候发现墓砖不够,于是就近取材拆了附近的一座古墓来取砖,看到墓志发现是王安石墓,但是这份资料中没有明确记载这个墓的地址。
另有一种说法:民国初,在麒麟门考古出土一座古墓,其中的墓志上写着:安石三莅江宁,卜居钟山,子姓兄弟,多著籍焉。看其墓志记载讲述的就是王安石的生平事迹,所以大部分人认为王安石墓迁至麒麟门处。但是奇怪的是在此处没有发现任何陪葬品及文物痕迹。
第三种说法:王氏家谱中记载王安石墓迁到了老家临川月塘中。
王安石评价
后世对于王安石的评价可谓是褒奖不一,有人骂亦有人夸,历史名人苏洵,张方平等人都在不同程度的黑王安石,但是后世的教育体系中都是王安石的赞美词。在史书资料记载中,王安石也是一个性格奇怪,不招人喜欢的人,究竟对王安石评价如何呢?
对王安石评价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北宋到近代这段时期,第二个阶段是从近代到后世这个时期。第一阶段均是贬损为主,第二阶段均是赞扬声。特别是1949年后,对于王安石的评论转变之大,都以褒扬为主。
王安石骂名开始是从王安石变法之后,王安石推动了一些列的新法,旨在改变积贫积弱的社会格局,从而改善北宋的国家经济,从理财和整军两个方面下手。颁行了青苗法,均输法等在内的一系列新法。但是最终造成了一个局面就是国家富了,百姓穷了,这是一场与民争利的变法,能不遭受骂名吗?
历史上的所有变革是为了富国强兵,王安石做到了,但是他却忽略了人民这一因素,但是并不能否认王安石的功。王安石是一个改革家,他的初衷是好的,改变整个社会的积贫积弱,改变整个社会的土地兼并现象,改变整个社会的三冗问题。王安石最大的失败原因就是理论与实际不符,最终导致了整个变法的失败,百姓生活困苦,能不骂吗?
到了改革开放时期,王安石变法成为了对抗地主的一个有力措施,所以人们对于王安石逐渐改观,王安石从一个乱国者变成了 一个改革家。
王安石伤方仲永
王安石伤方仲永是出自王安石的一篇散文作品中,名叫《伤仲永》。王安石是北宋年间的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王安石不仅在诗歌上成就颇高,其散文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王安石的散文体式大都是论说文,其体式包括书、表、记、序等。这部分散文雄健简练,奇崛峭拔。内容主旨上表达了诗人对于政治的看法与主张,所以题材大都是针对时政即社会现象。
《伤仲永》出自《临川先生文集》,讲述的是一个名叫方仲永的神童的故事,方仲永是江西金溪人,5岁的时候突然能作诗,但是后天没有好好的学习最终沦为普通人的故事。
《伤仲永》是一篇议论文,其主要讲述了以下故事:方仲永江西金溪人氏,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世代务农。方仲永5岁的时候还不知道笔墨纸砚是用来干什么用的。突然有一天,啼哭着想要这些东西。方父无奈只能从邻居家借。
方仲永拿到笔墨纸砚后提笔就创作了一首诗,最后还题款落名。方仲永的第一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宗族为主要内容。父亲将这首诗拿给乡里的秀才看,大受赞扬。此后人们络绎不绝的来找方仲永,让其作诗,其作品深受人们的喜爱,不论是文采还是其道理都值得揣摩和观赏。
渐渐的邻里乡亲对方家的态度改变了,人们用宾客的礼仪招待方父,甚至还有人花钱请方仲永作诗。
方父觉得发财的时机来了,于是就每天拉着方仲永四处拜访四处作诗发财,不让他接受后天的教育。一年,我跟着父亲回到家乡拜见舅舅时见到了这个昔日神童,那时候方仲永是个十二三岁的孩子了,那时候作出来的诗已经稍有逊色了,再过了7年,他已经成为另一个普通人。
王安石伤方仲永的故事就是要告诫后人就算天资聪慧如果没有后天的再造学习,也会蜕变,后天的教育和学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从而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后天教育与学习对成就人才很重要。
上一页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