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昭甄皇后,中山无极人,汉太保甄邯之后,世吏二千石。父亲官至上蔡令。三岁失父,九岁喜书,视字辄识。经常用兄笔砚,并表示要知书学理,认识前世成败得失。后来时逢天下兵乱,百姓们皆卖金银珠玉宝物,可她家里储存了不少谷物宝贝。当时年仅十余岁的她对母亲说:“当今天下大乱,我们留着这些宝贝不仅无用,反而会招来杀身之祸,还不如把它们拿出来分给邻里乡亲,广为恩惠。”举家称善,便听从了她的意见。建安年,袁绍为次子袁熙纳之。熙出为幽州,甄氏独自留在冀州。曹军将冀州踏平,文帝将她纳于邺,有宠,生明帝及东乡公主。延康元年正月,文帝即王位,六月,南征,后留邺。黄初元年十月,曹丕灭汉。汉亡之后,山阳公奉二女以嫔于魏,郭后、李、阴贵人并爱幸,甄后从此失意,有怨言。文帝曹丕大怒,二年六月,遣使赐死,葬于邺。甄皇后不仅贤德,而且文才出众,留有《甄皇后诗选》,其中的《塘上行》堪称乐府诗歌的典范,脍炙人口,流传至今。
甄氏做了皇后,这个名份得来何其不易。
首先,天生丽质,回眸一笑百媚生。沉鱼落雁之容,闭花羞月之貌。这是自然条件,不是整容整出来的。
其次,要出身名门。中山无极人的甄氏,是汉太保甄邯之后,父亲甄逸做过上蔡令(出身不低)。甄氏性格好静,知书达理,好读书,掌故历史(文学修养有一定成就)。琴棋书画,吹啸弄赋(提高取悦人的技能)。每天都坐在镜子前梳妆打扮,琢磨衣服发式,还到处搜罗关于宫廷礼仪,认真模仿走路、发笑、吃饭等,里里外外以皇后的标准修炼自己(训练美的肢体语言,也就是姿态要有品味)。
最后,要有定力。把一切可能的早恋扼杀于萌芽状态。拒绝豪门路上的杂质,扫除一切绊脚石。甄氏家境富裕,加上艳名远扬,甄家的门槛几乎被求亲的人踩断了,甄氏就是不答应。终于把握住机会,等到袁绍的儿子袁熙来求婚。她总算是迈入了皇后的第一步。
她轻轻的吐了口气。总算是嫁到了皇宫大院。
可是那个虎头将军并不怎么懂得怜香惜玉。她是金笼子里鹦鹉,只在这深似海的候门消磨满身的绮丽。
书读多了,要求也多。她要自己在物质和精神上两全。倒成就了她那著名的《塘上行》:
浦生我池中,其叶何离离;果能行仁义,莫若妾自知。众品铄黄金,使君生别离;念君去我时,独愁常苦悲。想见君颜色,感结伤脾;念君常苦悲,夜夜不能寐。莫以贤豪故,捐弃素所爱,莫以鱼肉贱,捐弃葱与薤;莫以麻枲贱,捐弃菅与蒯;出亦复愁苦,人亦更苦愁。边地多悲风,树木何蓊蓊;从军致独乐,延年寿千秋。
和袁熙生活在一起,虽然成天阶兵荒马乱,她倒是偏安一隅,自娱自乐。豪华的生活锁不住那颗蠢蠢欲动的心。她想丈夫更多的疼爱,可是忙于战争的他并不在意这个倾国倾城的妻子。她终日郁郁寡欢。
从入门算起才两年,谁也没有想到,异军突起的曹操竟把她婆家的几十万大军打得落花流水。她的梦还没有做完,就成了俘虏。蓬头垢面,长发披散,哭得整个人儿像梨花遭了雨打,她慌乱极了!
“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哪里料得到这次竟然又是一次生命的转机——她的美貌意料之外救了她一命。
曹操虽然早慕她的美名,想收她为妾。哪里想得到儿子曹丕长驱直入把她先拉到了自己的身边。他对他老子说:“儿一生别无他求,只要此人在侧,此生足矣!望父亲念儿虽成年而无人相伴之分,予以成全!”做老爸的还和儿子争一个女人不成?
老爸的念头是绝了。可是半路又杀出一个貌似潘安文似相如,深情到痴的弟弟来。弟弟并不会和他动刀枪,但动用另外的武器——温柔。为她写诗,为她抚琴,听她低述,照顾她的点点滴滴。女人的心如被初夏的风儿轻抚,柔软得无力挣扎。
曹丕知道,长此以往,老弟非把那女人的魂给勾走了。为了切断曹植对她的思慕,他用非常手段把他赶出了她的视野。
公元220年,曹丕称帝,即魏文帝,国号黄初。甄氏夫荣妻贵,终于实现了自己儿时的梦想,成了皇后。
夫贵妻荣!传说当一个灰姑娘终于变成了公主,从此王子和公主便会过上幸福的生活。可生活到底不是童话。
事实上呢?她当上了皇后,那个年轻她五岁的皇帝就开始有些厌倦了。这个女人到手不容易——他想着。又怎么样?最后,父亲死了,弟弟走了,这个女人还是他的。他突然觉得没有人争抢还真是没有意思。连国家都是抢来的,不抢便乏味得寂寞,他大概想“与人斗其乐无穷”。况且,这个女人也没有了当初临水照花花似面的美丽容颜。可他还年轻。清纯亮丽或者妖冶多姿的女人在他的身边何曾缺少过。这个女人无论怎样已经是韶华已逝。
对于一个男人,占据着中原的地方,住着金壁辉煌的宫殿,女人就会像嗅着臭肉味的蝇子扑愣愣的飞扑来。他心里哪里还在乎这个“年老”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