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本站能运行下去,就支持下➤➤

孔子的教育思想是什么 孺悲欲见孔子

+A -A

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身为教育家的名声与作为思想家的名声一样大,他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为教育事业付出一生精力的人,他所提出的教育思想对后世的教育行为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

孔子是历史上最早提出因材施教这个概念,他认为每个人的个性和能力都会有所差异,在对每个人的教育方面不能“一视同仁”,应该要根据每个人个人的特点以及能力来施行教育,对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同时他还提倡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受教育的对象没有富贵贫贱之分。孔子还强调在教育学生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把道德教育放在首位。

孔子还重视启蒙教育,认为学习应该从小时候就开始。他还强调作为学生就应该保持认真努力的学习态度,虚心向学,在学习新的知识的同时还要经常复习早已学过的知识,毕竟温故而知新。孔子认为学生要学会自我思考,而不是仅靠老师的教导,老师也不能只把注重知识灌输给学生,要让学生自己思考,并加以恰到好处的引导。

孔子不仅提出了不少优秀的教育思想,他本身还是个教育家。他广收学生,据说门下弟子有三千。他通过跟学生聊天以及仔细观察学生的言行的方式来判断学生的具体情况,然后根据学生的情况来施行教育。孔子在作为老师时,还以身作则,把自己当做学生的榜样,供学生学习。也正因为孔子正确合适的教育方法,使他培养出众多有才又有德的人。

孺悲欲见孔子

自从孔子被汉儒们簇拥着,孔子形象的装饰与塑造,就成了历朝历代统治战略的一部分。关于“孺悲欲见孔子”这个故事就展现了孔子的另一面。

在这个故事中,主要涉及了两个人物:孺悲和孔子。关于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是:孺悲想要见孔夫子一面,于是找人通传,自己站在门外等着回话。孔子知道是孺悲,于是就以有病为理由而将了他一军,负责传话的学生刚刚出了门口正向孺悲回话,孔夫子却取来瑟一面弹一面歌,目的是让孺悲听见而有所悟。

孔子为何不见孺悲,却没人知道。一般道理上说,孺悲肯定有什么地方令孔子不满的地方。当初就像“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就因为阳货想要篡权,所以才会讨厌阳货。现在也极有可能是相同的情况,可能是孺悲在向孔子学习“士丧礼”过程中,有一些孔子不喜欢的的言行。所以孺悲才会请见,孔子上演了这么一出。根据合理的推测是在初学“士丧礼”之后。不过,对孺悲“辞以疾”和对阳货“不见”的俩件事情记载是不同的,从两个内容上看孔子对两者拒见的态度有所不同。“辞以疾”较为客气,“不见”则干脆、决绝。故可断定,孔子对孺悲未至厌恶地步。那到底又是什么原因呢?

事实上孔子这样做也是为了教导孺悲,只不过方法不同罢了。这件事情中,孔子主要是采用“以不教为教”的方法,是要让孺悲通过自己的反省,检查错在哪里了,然后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得以改正。这也是在劝告后人,要时刻的“吾日三省吾身”。

孔子诗经

对于任何一个读到先秦文字的读者来说,孔子和《诗经》是这一时代文学的重要符号.《诗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赋予了我国文化的源头的美誉。换一种说法说《诗经》甚至可以与西方人的《圣经》相媲美。

《诗经》不但在先秦文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在整个中国文学中也享有很高地位,可以说是中国诗歌的发轫,也是当时最高文学成就的代表。

孔子与诗经的关系是密切相连的,据历史记载,原来的诗经就有三千多首,后来经过孔子的修订,就剩了305首了。孔子最是重视诗的作用,他说诗歌能够启发人的心智,礼制制度能够使人的言行规范,当然学习诗,不仅可以帮助人们启发想象,还可以观察事物,会合群体,表达哀怨。也正是应为他对诗有如此的评价,使他成为最早的文艺批判家。后来,孔子大力推荐及倡导阅读《诗经》,他曾还问自己的儿子孔鲤有没有学习诗经,孔鲤说没有,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可以看见,孔子是多么的重视《诗经》。

关于对它的评价,孔子曾说过:“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他认为像诗经、书经和如何执守礼制,都是雅言。反过来说,诗经的语言,是孔子非常欣赏的,认为很典雅,很文明。对于诗经中的关雎这首诗,孔子认为它的风格,比较平和,恰到好处。孔子向来主张中庸,能够对关雎有如此评价,应该是很高了。

孔子嫡孙

距离孔子的出生,至今已经有2千多年了,并且之后的朝代对他的尊敬,可以说保证了他后代的繁衍。根据有关部门的统计,孔子的后代已经遍布于海内外,早已不局限于我国,达到了了4百多万的人数,而在曲阜居住下来的就有11万,可见孔子的后世子孙数量是极其庞大的,而他的嫡孙已有80多代,也反映出我们对其的重视。

在中国历史上,孔子的嫡孙都是生活在曲阜的孔府,到了宋朝的时候,宋仁宗就下达了一个命令,将孔子嫡孙的封号改成衍圣公,并且世代沿袭下去。给衍圣公还造了一所属于他们的府邸,这一封号是在第46代,然后传到第77代,到了孔德成身上,传承了31代,已经有了1千多年的历史。

第76代嫡孙是孔令贻,他生下来就是个独生子女,并且幼年丧父,年纪轻轻就继承了衍圣公这个爵位。但是48岁的时候,就早早去世,幸好他育有三名子女,其中一名就是孔德成,而孔德成是在他的父亲去世之后,他的母亲早已怀有他,是一名遗腹子。他比他的父亲还更早继承爵位,在满足百日之后就继承爵位。孔德成自出生以来,就一直跟随着自己的姐姐一直在孔府居住。

其实在孔子到第77代嫡孙,其中就有三代就离开了曲阜。例如第八代得知秦始皇要来曲阜,被吓的,连夜逃跑,投奔到陈胜的帐下,做了陈胜的军师,后因病逝。第二个是第48代,他奉了皇帝的旨意,就迁居到浙江衢州。

由于孔子的子孙众多,但是只要报上自己的名号,就能推断出其的辈分,这也算是一种规划。

孔子七陋

古来对于圣人面相的描述,都是有异于常人的地方,例如,黄帝的相貌像龙颜,尧的眉毛是八彩,舜是重瞳,等等。孔子是圣人,而且还是有着至圣的称号,相传他的面部有着“七露”,也叫做“七陋”。

孔子“七陋”指的是孔子的面部特征,“七陋”指的就是孔子的七窍。传说孔子生下来其丑无比,他的七窍都非常的不协调。相传,孔子的“七陋”分别为“鼻陋,嘴陋,眼陋,耳陋”四个器官,七个窍孔。

“鼻陋”,是指鼻孔露出,也就是两个鼻孔朝天,平视过去都能看见鼻孔。“嘴陋”就是嘴中牙齿露出,也就是俗称的龅牙。“眼陋”就是两颗眼球突出,露出了很多的眼白。“耳陋”就是耳朵下垂,两只耳朵大而下垂。这个面相,让我们想到了电视剧《西游记》里面,阎罗王的样子。

相传,孔子除了面部“七陋”外,其他的部位也生的比较奇异。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在和弟子周游列国的时候,与弟子走散,子路向路人打听孔子的去处。有一个路人告诉他,城东门有一个面相奇异之人,他身材高大,上身长下身短,双臂过膝,七窍豁露。子路赶到城东门,果然找到了孔子。

当然,孔子和我们相隔几千年,离司马迁也相隔好几百年,我们都没有见过孔子,他的相貌我们只能通过一些文字和图画来进行了解。所以会产生很大的分歧,有的人说,孔子是一个身材俊美的山东大汉,不是一个丑陋的人,后世流传的“七陋”,只是为了将孔子和普通人区别开来。

孔子的礼

中国素来被称为礼仪之邦,礼一直都是我们中国崇尚的文化,它代表一个国家的内涵、深度及强大。俗话说“礼尚往来”,“先礼后兵”……,礼已经成为我们中国文化不可割舍的一部分。孔子的礼一直是我们尊崇的文化,也是我国礼文化的奠基石。孔子的礼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孔子的礼

首先是“克己复礼”,要看一个人的文化素质修养及所谓的家教,那就要观察他平时的行为交往,礼一般都是隐蕴其之中。懂得克制自己的行为,在礼的范围内做规范的事,从而使自己成为一个有学识、有内涵的人。在自尊的基础上还要学会尊重理解他人,懂礼用礼是必不可缺的,这是前提条件。

其次“以和为贵”,一个人有修养内涵还不都,在人人往来的社会环境中,以礼待人,以礼和人,特是极其重要的。家庭、社会,上至国家,最重要的就是一个“和”。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家庭和谐了,人人交往和谐相处,社会也会跟着和谐,国家就会达到一个太平盛世的境界。

最后是“以礼治国”,生活在春秋末期的孔子,拯救和恢复西周的“礼”一直是他的梦想和追求,他主张以礼治人,以礼服人,反对“法治”,他相信道德的力量比刑法更有说服力,更能使人民信服。这一思想在他的种种行为中皆有体现。

孔子的“礼”一直是我们推崇的文化,“礼”从古存留至今,是一种摸不着看得到的文化。它对我们生活文化乃至方方面面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