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本站能运行下去,就支持下➤➤

孟子的老师是谁 孟子见梁襄王

+A -A

孟子的老师

孟子的老师是孔子的孙子孔伋。严格来说,孔伋并非是孟子的直接授业恩师,而是孔伋的门人再传孟子。孔子生儿子孔鲤,然而孔鲤死得早,而且还死在孔子之前,所以孔子的衣钵传人成了孔伋。

孔伋和孔子一样,也是鲁国人,字子思,生于公元前483年,卒于公元前402年,去世时八十二岁。他和孔子、孟子、颜子、曾子共称为“五圣”,由于他和孟子、颜子、曾子又一起配祀于孔庙,所以又被成为“四配”。现在对于孔伋的记载很少,他的生平事迹已经很难考证。据说他曾师事曾子,孟子是他的再传弟子。根据《孟子》中记载,孔伋曾鲁缪公、费惠公等人尊为贤者,将他视为老师,但终其一生,也未被取用。

在韩非子的《显学》中认为,自从孔子死后,儒家学派分成了八个派别,而孔伋正是这个八个派别的其中一个。

在《史记》中说,四书五经的《中庸》正是孔伋所作。《汉书·艺文志》中说,孔伋作二十三篇,只是这些文章到现在已经基本上失传了。而司马迁认为孔伋作《中庸》,恐怕也不是他一个人写的。因为其中的文法和口气,都很类似于秦汉而非战国。

孔伋在宋代被宋徽宗封为“沂水侯”。明代,被明嘉靖皇帝封为“述圣公”。因此,后人皆称其为“述圣”。与“复圣”颜回、“宗圣”曾参、“亚圣”孟轲等人并称“四圣”。

孟子见梁襄王

孟子见了几次梁惠王后,又见到了梁襄王。这个时候梁惠王应该已经死了,他的儿子梁襄王即位。在他即位不久,孟子马上就找到了他。

两人见了面,谈了一会儿话,孟子就出来了,出来的时候,孟子说:我怎么看梁襄王这个人,怎么也不像一个国君的样子。我还没走到他跟前,他突然就问我,天下要怎么样才能安定呢?我回答说,只要天下统一了,自然就安定了。然后他又问我,那谁能让这个天下统一呢?我说,只有不喜欢杀人的国君,就能让天下统一。他又问我,谁会归附这样的人?我说,天下的百姓都会归附这样的人。大王你知道田里禾苗生长的情况吗?到了夏天,几天不下雨,禾苗缺水死了。遇到大雨,又重新开始生长,且长势喜人。你说,有谁可以阻止禾苗的生长呢?放眼天下,当今的国君中,没有不喜欢杀人的。如果你可以做到不杀人,百姓自然都会来归附你,而且还会翘首期盼你的到来。如果你真这么做了,老百姓都来归附你了,就好像往低洼处的流水一样,又有谁可以阻止这个趋势呢?

在这段对话中,孟子一如既往表达了他主张事实仁政的中心思想,以“王道”治国,针对新兴的地主阶级和劳动人民的矛盾,提出了解决方法。在孟子的文中,常以地主阶级的奢侈和农民阶级的苦难作出对比,表现出了其高超的谈话技巧,令人不得不折服。

孟子三迁

《三字经》里面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昔孟母,择邻处。说的就是一个典故,孟子三迁。孟子三迁实际上指的就是孟母三迁。这个故事出自西汉时期刘向的《列女传·卷一·母仪》:孟子生有淑质,幼被慈母三迁之教。

孟母三迁讲的是这样一个故事:孟子小时候父亲很早就死了,他的母亲为他的父亲守节,从未改嫁。刚开始的时候,孟子的家在墓地旁边,还是小孩子的孟子经常和邻居的小孩子一起玩耍,他们经常看到大人们到坟墓前去祭祀先人时跪拜痛哭的样子。孟子和其他孩子也一样学着他们的样子。孟母看到了,就皱起眉头说:“这下去不行,我再也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了。”于是她就带着孟子一起搬家。

新家搬到了集市上,而他们的家就在杀猪宰羊的附近。孟子重新结识了一群新朋友,他和这些朋友一起学着集市上的屠夫和商人的样子,玩起了杀猪杀羊和做生意的游戏。孟子的母亲知道了这事,又说:“不行不行,看来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们住啊。”于是他们第三次搬家,这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在这里,每年夏历初一的时候,都有官员来到这里的文庙,跪拜行礼,互相寒暄礼貌。孟子看到这些情况,都依照着他们的样子做。没多久,他就学会了不少礼仪。孟子的妈妈看到了,才满意地点点头,说:“这才是我的孩子应该住的地方啊。”

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人是随着周围的环境而成长改变的,在好的环境下,可以教出好的人才。

孟子的哲学思想

孟子在古代一直并不视为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哲学家,这是儒家学派共同的弱点,就是注重思想学说,但是不善于探讨人自身的发展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一点的成就比不上道家学派,道家的代表人物老子和庄子都是著名的哲学家,与西方同时期的古希腊的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相比也是毫不逊色的。

孟子只是在他的言论中,偶然谈到他的哲学观点。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认为人都有恻隐之心、不忍之心、是非之心和辞让之心,这是他的四端学说的理论基础,但是孟子的这一观点不是要讨论人为什么天生就是善良的,而是为他的政治观点——仁政,做理论准备,是为政治服务的。所以孟子的思想的哲学性就弱了很多。

孟子也是中国最早的民本思想家,他说“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这是很伟大的思想,但是却不是很严谨的逻辑观点,孟子往往直接提出他的观点是什么,但是却不说明为什么是这样的,为什么不是那样的,而哲学是最讲究逻辑的。

孟子善于辩论,往往很轻易地就驳倒了对方的观点,他很快就能找到对方的思维漏洞,从而进行辩论。但是仔细读《孟子》,里面经常是通过寓言故事,或是很强烈的修辞手段来达到目标的,很少有很严谨的论证,即便是像名家惠施那样的诡辩也是很少见的。这好像是被孟子刻意忽略的,或者说是他的弱点,所以故意避开的一点。所以说道家奠定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哲学基础,但是儒家在教育和思想方面就更胜一筹。

孟子的义利观

在《孟子》中,有这样一段对话,对话的双方是孟子和梁惠王。一开始,梁惠王发问:老先生不远千里来到我国,一定是有什么对我国有利的见解要指教了。孟子就回答道:大王为什么非要讲利呢?我们说仁义就行了。

这是孟子对于“利”和“义”的最直接的看法了。但是否孟子认为人应该一味地取义而抛弃利益呢?答案是否定的。首先,无论身处哪个年代,哪种生活环境,利益都关系到切身的利害。虽然孟子提到过“重义轻利”,但窃以为,他的原意是教导人们要在“义”的前提下才能取得“利”。他认为,“义”和“利”的冲突有三个方面:一是国家治理方面,当义和利发生冲突时,首先应该“先义后利”。二是民生方面,他认为只有当百姓都得到利益的时候,国家才有利益可言。第三是生死和利益的冲突。孟子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两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也。”他认为“义”可以高于一切,包括国家、利益,甚至于生死。

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七国之间战争不断,人们因为战乱常常食不果腹,他虽认为人民应该先保障基本的生活条件才能讲义,但民生的小利又岂能与大国之间的大义相比。只有君王首先对人民讲义,使人民安居乐业,再教化人民讲义。也就是说,义是要在建立一定的利益基础上的。

孟子在义利问题上的思想,在当时来说,是有一定的进步性的,也影响了中国数千年的文化。

孟子简介

一说起孟子,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就连很多外国人也是耳熟能详,孟子是战国时代的著名人物,他的思想和政治影响深远,他是一个可敬的学者,是非常伟大的思想家,也是一个政治学家,并且他也是儒家学派的代表,孟子出生的年代是公元前的372年间,是邹人,也就是我们今天的山东邹城市人。

说起孟子大家肯定第一时间还会想到另一个圣人也就是孔子,其实虽然经常说孔孟,但是实际上孟子与孔子之间距离大概有100多年之久的历史,我们从历史文献中了解到的孟子虽然出身在平民的家庭,但却是实实在在的贵族后代,他虽然在幼年的时候就没有了父亲,而且家庭很是贫苦,但是仍然勤奋而且很好学,以致成为后世所敬仰的大思想家。孟子的很多学说都受到孔派的影响,是儒家学说里面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

孟子一生主张推行仁政,他曾经在战国时各个国家间进行着游学,虽然没有被各个国家所采纳,但是仍然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一部分影响,推行政治主张失败后的孟子,开始退而求其次,开始进行开坛式的讲学,教授学生,曾著有闻名于世的《孟子》七篇,当然还有很多的我们都很了解的著作,其中我们比较熟悉的就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等,还有孟子的许多著作都编入语文教课书里面,深得我们现代人学习和借鉴。

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