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闻韶处
孔子是中国儒学派的代表人物,其儒学思想对整个后世的影响是巨大的,推崇孔子的热潮一波盖过一波,从未消退,与孔子相关的一切都成为人们了解孔子学习孔子的直达票。清嘉庆时,挖掘出来一个古碑,上面刻着孔子孔子闻韶处。
孔子闻韶处位于山东省淄博市齐都镇韶院村,早在嘉庆时就挖掘出土了这块古碑,继续挖掘挖出了好几块石磐,出土的地方位于枣园村,后来因为挖出了带有孔子闻韶处字样的古碑,于是改名叫做韶院村。到了宣统时期,古碑消失了,当地的老板姓害怕古迹没有传承,于是于1911年另立了一个石碑,石碑上面仍旧刻着孔子闻韶处这五个字。
现在的孔子闻韶处位于烧村的北面,是一座仿古建筑,规模不大,整体格调呈现浅灰色。在建筑的北墙上嵌着一块石碑,上面用隶书刻着孔子闻韶处五个大字。在石碑的左右两边,嵌着石刻,左边是舞乐图,图中两人坐在地上,一人吹管一人看,双双沉醉在美妙的音乐声中。下面则是两个舞女,长裙飘飘,伴着音乐翩翩起舞。而右边则刻着简介。大致内容是在虞舜时期,出现了一种乐舞,名叫“韶”,又被称为“箫韶”或“韶箫”。这个韶乐共有九章,是一种高雅的乐舞。后来传到了春秋时期,韶乐还深受喜爱。在论语中是这样评价的: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而这幅乐舞图和孔子在齐闻韶石刻是在1982年的时候政府出资嵌刻的。
孔子像
孔子是闻名世界的大儒,人们尊敬他爱戴他,为他做了很多雕像以此纪念他。可以说全国孔子雕像数不胜数,甚至有些学校也会在校园里建立一座孔子雕像。其中最正宗的雕像是石雕孔子像。
中国博物馆前的孔子雕像
石雕孔子像是最标准的雕像样本,它在神态上以唐代画家的孔子像为蓝本,在形象上以孔子行教图为依据。雕像中的孔子年龄在六十岁与七十岁之间,表情庄严慈祥。在雕像初稿完成后,负责人在2006年向海内外推出了标准的孔子雕像。正是定稿后,将在孔子诞辰2557周年向世界展出。
历史上有一些丑版的孔子雕像。据记载,孔子生下来有七漏之说,总的来说,不仅龅牙大鼻孔,还鸡胸驼背。孔子的七十五世孙对孔子的旧雕像非常的不满,认为这是对圣人的侮辱。在清华大学也有一座孔子雕像,现在被放在清华园荷塘畔。孔子故里也有至圣雕像。在天安门东侧几百米处也有一座孔子雕像,以青铜为材料雕刻,高达约十米,立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在雕像落成仪式上,馆长表示孔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这座孔子雕像作者是吴为山,是享誉世界的雕刻家。
孔子在中国盛名远播,在世界上也有着非同一般的荣誉。不仅大部分华人地区都将孔子的生日定位教师节,联合国也将孔子诞辰定位世界教师节日。孔子的文化是普世的文化,全世界的孔子学院恒河沙数,受到了当地学子的欢迎。
孔子见南子
孔子在周游列国的时候,曾多次拜访隐士,而到了卫国之后,卫国的男子就派人跟孔子说:“天下有品德的人只要是看得起我卫国,并且愿意跟我的丈夫称兄道弟的人,就一定要来见我,而我也很想见你。”孔子遇到这突来的邀请,先是辞谢,只不过屡次辞谢不掉,就只好登门拜访,去见南子。
在他们见面的时候,南子在两个人之间放了一张帷帐,避免跟孔子的直接接触,孔子进入大门之后,先是给她行了一个大礼,南子也给他回敬了两次礼。这一段“子见南子”描述,是在我们常说的《史记》中出现,并且记录的非常详细,详细到细节都很生动,给人一种联想翩翩的感觉,这才会有人把这起事件联想成两个人的风流韵事。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孔子周游列国,第一个去的就是卫国,谁都知道灵公对孔子那是相当不错的。但是灵公和南子这一对夫妻品德并不怎么好,南子是宋国人,只不过是嫁给了灵公,因为她的美貌深受宠爱,灵公为其新建了一所宫殿,灵公常常邀请各国来此探讨国事。而公子朝跟自己的妹妹南子是有过私混的,常常借着国事的名义,然后去宫殿里找妹妹私混。但是这件事情被卫国的太子发现,南子很担心他会登基之后找自己算账,因此她需要寻找更多的人来支持自己,而孔子就是一个精神领袖,是一个很不错的合作者。
孔子本不愿去登门拜访,但是觉得自己现在身在卫国,是想要让灵公推行自己的道义,而现在他的妻子邀我上门。经过反复的权衡之下,孔子只好前去拜见。孔子前去的时候,是带上自己的一个弟子,那就是子路,子路觉得老师去见这么一个人,对南子感到非常厌恶,深怕孔子会被拉拢过去,因此,子路非常的不悦。
孔子深知自己的不高兴,先是发一个毒誓,说自己并不想跟南子有任何联系,然后才是重点,并把自己的思想灌输到子路身上,跟其授课,在这种情况下,孔子都能从容的授课,可见他教书能力之强。
孔子提出什么学说
孔子生活在春秋时代,处于乱世之中,开太平是他的最高政治目标和社会理想,为此他在纷乱的时代里惊醒了艰辛的探索,构建了一套包括哲学等多方面的思想体系。其中就提出了“仁”的思想,并且这个基础上,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并且影响中国历史文化达两千年有余的政治观。
对于孔子的仁说,他的内容体现了人道精神,其中的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人道主义这一主题是人类永恒的目标,不论是哪一个社会,时代和政府都是适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会则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孔子的这种人道主义和秩序精神正好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精华。
在政治思想上,孔子主张的政治思想核心内容是“礼”与“仁”,并且在治国方略上,主张“为政以德”,认为利用道德和礼教来共同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在经济上,他最要的就是主张重义轻利、“见利思义”的义利观与“富民”思想。在教育上,他提倡“有教无类”,并且还创办私学,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还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顺应了历史社会发展的趋势。他主张“学而优则仕”,劝告人们在学习后还有余力,就去做官。他的教育主要目的是要培养从政的君子,而君子必须具有较高的道德品质修养,所以孔子强调学校教育必须将道德教育放在首要地位。
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孔子是个怎么样的人,历史上儒生都将孔子看作是极其伟大的圣人,对孔子的言行都极为推崇,就好比西方人信奉上帝那般信仰孔子。的确,孔子在各方面的成就之大足以被世人尊称一声圣人,然而其实孔子也是一个人,他也会有犯错,也有不足之处。
孔子是历史上著名的伟大人物,在思想、教育等各方面的成就都无比巨大。他为实现政治理想坚持游历各国十余年,即使碰壁,即使多次差点丧命,他也不曾放弃他的政治理想,从中可以看出孔子是个坚持、乐观、积极向上的人;他主张与人为善、热心助人的人生观,从中可以看出孔子是个善良、富有同情心、热心的人。他曾拜师于与他学识相差不远的老子为师,多次不远千里问礼于老子,据传他还曾拜七岁儿童为师,从中可以看出孔子是个热爱学习、虚心向学的人。
孔子优点无数,但其实他也有缺点。孔子不光彩的身世与少年时期上门去鲁国一贵族府上讨吃喝却被轰出府的受辱经历使他有了自卑感,而他的自卑感使得孔子在他爬上高位后用杀人的手段来巩固地位时变得专横、独断;从孔子问礼于老子后辞行时,老子赠给他的几句忠言中,也可以看出孔子喜好揭穿别人的缺点,为人有点自我的缺点;从历史记载中孔子繁复奢华的生活方式中可以看出孔子其实比较虚荣,比较看重别人对他的看法。
虽然孔子的缺点有不少,但是那掩盖不了他的优点、他的成就,总而言之,孔子担得起圣人这个尊称。
如何评价孔子
孔子,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集大成者,是我国儒家思想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一生留给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文化资源,是当之无愧的东方文化代表。
孔子出生在礼崩乐坏的西周,他的理想是恢复西周的礼乐秩序。为了实现这个理想,孔子一生历尽坎坷。尽管政治理想抱负无路施展,却不愿意与奸臣同流合污,始终坚定自己的立场,坚定对的德政追求;反对苛政,反对刑法,反对法治。孔子关心爱护百姓,教育大家懂得“爱人”,希望构建和谐社会。在实现理想的坎坷道路中,推行了“仁”、“礼”。始终坚持在仁礼思想基础上,建立了儒家学派。孔子的儒家学说,是我国几千年文化思想的核心主脉。
孔子一生推行教育思想,是开设私人学气第一人,提出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教学内容,开展了“平民教育”局面。孔子是一位称职的好老师。拜在孔子门下的弟子有上千人,孔子针对他们不同的特点进行“因材施教”指导,培养出颜回、子路、子夏等多名“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弟子。
晚年,孔子还著作、整理了《春秋》《礼》等书籍,让我国传统文化的得到完善保存及传播。
孔子一直使我们尊崇的榜样,他不仅栖身在著名的典籍中,还端坐于庙堂之上,更是深深的存在于中华民族的灵魂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