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夕节”或“灯节”,是汉族的重要传统节日。每年阴历正月十五日举行。因是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圆之日,所以叫“元 宵节”。又因挂灯的时间往往不只一天,所以叙述元宵节有时也不限于阴历 正月十五日。 按《国民生活历》的记载,这天的主要习俗是:食灯圆。举行赛灯大会。举行乡饮酒,席间歌鹿鸣三章以侑饮。举行上元宴,有宗祠者集族人在祠宴 饮,社团集合同志举行元宵会。乡长前往添丁最多之家祝贺,男女主人招待, 并抱小孩出迎。晚间举行灯会,放河灯。农家以芦苇作火把,往来照耀田间。儿童跳百索,放烧火。妇女做纪念紫姑或七姑娘的游戏。后面具体介绍山西平定、河南泚源、浙江杭州、四川合江、贵州贵阳、广东广州和广西同正等地的元宵节习俗。 2.山西平定 平定在元宵节特有的习俗是“塔火”,俗称“棒槌火”。每年元宵节前两三天,平定城内外的街市两旁的商店、客栈及住户门前都要盘塔火。就是在靠近县城的大小村庄或远离县城的乡下,只要煤炭取之方便,也要盘几炉塔火。《平定州志》“岁时”中记述:“上元前后三日祀 三官,灯火辉煌,鼓乐喧天,里人扮演杂剧相戏,坊肆里巷士庶之家与街市铺面各家门前垒砌炭火焚之,名曰 ‘塔火’。”塔火一般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三夜随灯展与街市上的文艺活动点燃,俗有“耍十六、闹十八,十九起 来灰塌塌”之说。塔火是用打成半块的砖和黄土及泥垒抹的圆桶状,高约一米五六,直径 为50厘米左右。桶的周围留有100多个小孔,抹泥后用直径为五六厘米的木 棒槌做成圆孔,所以俗名“棒槌火”。一炉火装150斤到200斤炭块,每天装一次,点燃后火苗就从这百十个圆孔中喷出,既御寒又壮观。塔火的顶部 随着12生肖的年份变换,或用大石圈锅,或用黄泥做成老虎、兔子等的造型。 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火的质量与造型也有所发展,有条件的即用生铁铸成, 造型上则增有狮子、宝塔或者罗汉等等。 为什么平定县有点塔火的习俗呢?除了平定有丰厚的无烟煤可供燃烧 外,还与“女娲炼石补天”的传说有关,据说女娲曾在平定县城东南50里的 东浮山炼五色石补天,整个浮山的浮石和周围山中的熟矾石都是当年女娲炼 出的剩余石头。 3.河南泚源 泚源将正月十四、十五、十六三日称为灯节。届时各家用芋草捆成把, 上面插上纸花,再分散于各粪堆旁,称为“散花”。又以秫秸数根,将一端 劈成篾子,每篾尖端再札一短节秫秸,插于户外檐旁,称为“挞鬼棒”。晚 间用米面制成灯盏,添少许油点燃,放在各处,称为“灯山”。孩子们等到 无人时,便将灯盏偷走大吃一顿,称为“偷灯盏”。认为此灯是神用之物, 吃下去必能免灾病。点灯毕,男女老少无不华服靓妆,联袂出游,称为“大观灯”,又称“消百病”。各村都选一适中的地方,设立公共神棚,神棚内 预购各种烟花玩艺,如手筒花、泥筒花、两响炮、传掷帘、起火箭、炮打明 月、炮打五子等名目。富裕村还有花伞、花马、火旗杆等,五花八门,不胜枚举。等全村人集齐后,共取出四下分放,称为放烟花。火光耀地、锣鼓喧 天,到处人山人海,热闹非常。
4.浙江杭州 元宵节期间有灯市,一般在正月十二日开始,至正月十八日落灯。十二 这日,人们将新做成的灯笼 (两眼暂不点睛)抬至城隍山龙神庙,拜供后以 墨汁点其睛,称为“开光”,俗称“灯笼上山”。 十三日为上灯节,家家户户以糯米粉搓成小团,煮熟后供祖先,称为“上 灯圆儿”。 十五日以糯米粉搓成大团,其中的馅有切细的胡桃、花生、芝麻、枣子、 鸡油、豆沙之类,称为“灯圆”。民国后期,菜馆中还用油炸,称为“炸元 宵”。以灯圆馈送亲友,名为“灯节盒”。这天夜间灯火最盛,其中以灯笼 最为常见,此外有船灯,以细为骨,做成大船形状,或嵌玻璃、或糊纸, 其中燃烛多少不等;有马儿灯,以细竹扎成马形,但无四足,以纸糊之,分 为两截,每截之中均可燃烛一支,前半截系于儿童前身,后半截系于其后身, 像骑马的样了;有兔儿灯,制成兔形,中间燃烛,下面安一木轮,可曳而行 之;有鱼儿灯,做成各种鱼的形状,用细竹竿擎之而行;又有走马灯,中间 竖根麦杆,上为纸制的风车形,四边悬着纸剪的人马等,一遇风则风车动而 人马旋转不已,此灯与船灯只能悬挂不能行动,其他灯皆随龙灯喧闹于街巷。 大户人家请舞灯者在家里盘舞一番,称为“拦龙灯”。 十八日为落灯日,晚间祭神,祭毕,将神像前所供的杯筷全部收去。 5.四川合江 自“灯节”一开,城乡鱼龙、车马之戏纷起,有龙灯、虾灯、花灯、狮 于灯等项目,“至上元”之夜达到极盛,称为“闹元宵”。凡龙灯所过处, 主人争放纸炮,或熏黄烟,或烧花筒,一时间光焰迷离,众声喧嚣,使人忘 记身在何处。但最令人感兴趣的还是花灯,昔称“车车灯”。此时又有人涂 脂抹粉,或男扮女装,或扮成小丑,左执汗巾,右持葵扇,边舞边唱《采茶歌》,其他人击鼓合之,一直热闹到深夜。还在集市人多的地方,燃放烟花, 幻出各色人物、花草,一景将尽,又现一景,美不胜收。这天送年,俗称“过 大年”。午后,城乡妇女均结伴逛庙,有“游百病”之意。入夜,煮汤圆而 食,称为“吃元宵”。男人则窃人菁菜煮食,称为“偷青”。或私取人家檐 灯以送亲友,据说可生子,称为“送红灯”。文人们则在庙中猜谜,以中奖 为乐,称为“打灯谜”。这一天的另一习俗是,将上年吃年饭时留下的一碗饭从神橱中取出打开,察看其霉变的颜色,以红、黄、绿等色辨丰歉之年。自元宵节后有业者各就职业,而无业者颓然丧气,称为“晕药草”。
6.贵州贵阳 在贵阳,元宵节又被称为“过大年”。过大年须像除夕一样地焚香敬神, 当夜还得“燃天烛”以送诸神归天。诸神中只留下灶王,他要在本年的十二 月二十三日之夜才升天。这天,人们要吃一种特制的汤圆,名为“元宵粑”。 还要进行各种庆典活动,其中“龙灯”盛会最有特色。 这一天,大街上热闹非常,在沿街两旁的屋檐下高挂着明亮的灯笼,灯 笼下挤满了大人和孩子,他们开心地谈笑,等待着“龙灯”的到来。“龙灯” 是由庙中道士们主办的,所需的费用则由各家随意捐送。当龙灯到来时,人们不约而同地高叫着“龙灯来了!”只见率先来到的是一对很大的灯笼,上面写着:“××庙迎龙盛会”字样。接着来的是大锣大鼓与5尺长的大喇叭。 喇叭高声吹奏,声震大街。跟在后面的是身披法衣,手捧香篆的道士群。各大商号自扎的彩亭也加入盛会的行列中,纸扎的、绸扎的、通草扎的应有尽有,五彩缤纷,令人眼花缭乱。接着便是一张张帐篷,篷沿上缨络四垂,篷 下一簇人吹奏着乐器,一时鼓乐齐鸣。再后面是“五子鱼”,这是五个绸糊的大鱼,鱼肚内烛光闪烁,下有一长柄,5个健壮男子手持长柄,舞动鱼身,遇较宽阔地带,便上下左右摆动,好似鱼水中漫游。鱼身系有小铃,舞动 中铃铃作响,赢来阵阵掌声。“五子鱼”后面来的是“孙猴王”,猴子是由一个武艺高超的人装扮的,他在两人扛的竹竿上不停动作,一会儿竖蜻蜓,一会儿翻跟斗。他前面有一个人举着长竿,竿上悬一个红绸封着的“印”, 逗引猴子前去攫取。据说这象征着“封侯(猴)挂印”。最后是龙来了,这条龙制作得非常精细,巨大的龙头张牙吐舌,两个比碗大的眼睛闪闪放光,两根长须不住抖动。全身分为若干节,都用绫子糊成,每节中都燃着明亮的 油子捻,由一个男子执下面的长柄依次鱼贯而行。龙头前面,有人用长竿挑 一个被称为“宝”的彩球,龙头随“宝”的摆动而摆动,称为“龙抢宝”。 每至广场,舞龙者都将全龙高举,在众人头顶舞动。执龙尾的照例是丑角, 他们扮成古怪的女人或者其他引人发笑的形象,并且做出种种滑稽动作,使 欢乐的人们的情绪达到新的高潮。 7.广东广州 广州的元宵节是以灯为主要特色的。元宵节之前有各种各样的“开灯” 活动。如头年生儿子的家庭要开灯,称为“开新丁灯”;建造或购买房子也 要开灯,称为“开新居灯”;娶新妇也要开灯,称为“乘龙灯”。还有一种 叫“发财灯”,就是去年发了财或希望来年发财都要从初二到初五这几天中 选定一天开灯。又有一种灯是公众集钱开的,大约在元宵节前三四天盖一个 棚子,堂中挂一盏大花灯,大花灯由几百盏灯组成,其式样有一定的规定, 广州市的几个大灯棚都各自规定了形式,有的用树头灯,有的用莲花灯、大 珠灯和大银锭灯等。灯棚里还搭着歌台,雇请八音演唱三天三夜,人们都 来观看,称为“捐灯棚”。家庭用灯形式更多,如走马灯、水果灯和合二仙 灯等。有一种叫亚婆灯的,它和床头婆开灯的日期都在正月十二日这天。买 亚婆灯的沿街叫卖,灯用红、黄、蓝几色彩纸糊成6个圆筒,然后再粘合而 成。人们买了后把香枝挂在床头婆的香炉上,便算是替床头婆开灯。正月十五要请灯,因为“灯”和“丁”谐音,向庙里请灯可以添丁。因 此庙里挂了许多灯,各自编有吉祥名目,又分为几种价钱。人们根据自己的 愿望向司祝说明需要哪一盏,并用红笺写上“某宅敬请”字样,此称为“请 灯”。完灯的日子多在正月十六晚上,称为“座灯”。从开灯到正月十六天天 晚上都要把灯点得亮亮的,到了正月十六这天晚上,就用冥镪等焚拜神明, 以后不再点灯了,称为“完灯”。 元宵节后3天,司祝便邀请许多人拿着花灯,敲锣打鼓挨户分送,称为 “送灯”。到次年开灯时,受灯之家要买一盏同样的花灯,连其定价、香油和鼓乐金等一起送到庙里,称为“还灯”。 8.广西同正 元宵节期间,城镇及乡村有彩龙、水龙、彩狮、绒狮、麒麟、耕牛、斗 鸡或采茶、花鼓等娱乐活动。先行放帖,至夜则挨户戏耍,其彩封多少不等。 彩龙全是布身,不燃火,而多扎水族以为映照。水龙则糊纸燃火,各家多放 鞭炮以为大快。彩狮为纸头布身,一个在前挺腰持头,一个在后勾背摆尾。 会跳舞的在前举着天球或地球,又附之以武艺与彩狮嬉戏。绒狮也是两人耍狮,一人持球戏之。麒麟则纸扎头尾,空其中段,一个人手持两端旋转。耕 牛用络纱竹器,糊纸画眼,插两木为角,以被为身,覆以两人。另一个扛犁 并唱山歌,其歌词为临时编的吉语,多用方言。斗鸡是用禾草做身,外插鸡毛,两鸡之头和两鸡之尾分别系在丁字架上,操作者边扯动绳索,边唱歌。 采茶则用五六人,男扮女装,一手持灯,一手持扇,唱采茶歌,走三步则膝 一屈,扇一摇,中间又有长衣小帽一人,杂以道白,也很古雅。花鼓亦男扮 女装4人,小丑1人,所唱多湖腔小调。这些游戏都伴有鼓乐,只有花鼓间 以丝竹,耕牛为一鼓一锣,斗鸡为一小锣而已。而各家小孩子也都扎成各色 灯彩游行于街巷之间,与明月相照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