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孔子仁的人生哲学思想究竟来自哪里?它的历史意义如何?现就这两个问题论述如下: 第一,仁的人生哲学思想的根源 要谈思想根源,特别是作为孔子这样庞大、复杂思想体系核心的仁的人生哲学思想的根源,决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
现从两个方面去探索和说明它:1.历史的根源。孔子一再说他“信而好古”,“好古,敏以求之”,这说明他 对古代文化的爱好和追求已经达到多么深的程巨。正因为如此, 《中庸》中所说的“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是符合孔子好古、崇占的思想的。我们现在就从孔子这个思想实际出发,在尧舜和文武这两个历史时期中去探求和评析仁的人生哲学思想产生的历史根源。 (1)传说中尧舜时代的原始民主平等精神是孔子“祖述尧舜”的缘由。孔子崇拜尧舜,仰慕尧舜时代的治绩达到了《中庸》所说的“祖述尧舜”, 即把尧舜当作人类“祖先”、把祖述“祖先”之道作为毕生任务的地步。孔 子这样做是有道理的。尧舜距离孔子已有一千五六百年之久,尧舜以前的情况有一些传说,但已十分渺茫,传说中尧舜的情况虽也很模糊,但 尚有端倪可寻 一定的历史根据。同时,传说中的尧舜时代正是中国历史上原始公社氏族社会后期,阶级和国家尚处于萌芽状态,所以,这一时期的社会生活中还保留 着一定程度的原始的朴素的民主平等精神和风尚,人与人之间都能和爱相处,亲如一家,即“黎民于变时雍”,意思就是在尧的治理和影响下黎民百姓都能雍雍和爱,亲如一家。孔子对传说中尧舜时代的原始朴素的民主平等、 和爱谐调的社会生活和风尚表示极大的爱慕与向往,因此,他对尧舜和禹做了热情洋溢的歌颂: 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下与焉。这里有一点应特别引起注意,就是“有天下而不与焉”,意即他们 虽然得了天下,但不以天下为私有,不传子而实行选贤禅让,即有名的“天下为公”。这正是孔子所向往的理想,特别是孔子仁的人生哲学思想的归宿。由于孔子对传说中尧舜时代的主要精神(天下为公、民主平等等)表示热烈向往,因而这种精神就不能不在孔子自己的仁的人生哲学思想中有所反映。例如:泛爱众,而亲仁。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些思想境界很高的言论,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有关尧舜时代原始 公社氏族社会某些风尚的传闻。当然,原始社会对“天命”、对祭把等的一 些原始迷信思想,孔子也接受了不少,前已谈过,这里丁冉多谈了。
(2)西周文武周公时代的仁政礼治精神足孔子“宪章文武”的缘由。如 果说孔子非常仰慕尧舜的话,那么,他对文武周公的仰慕较之对尧舜的仰慕 则有过之而无不及。这是因为孔子和尧舜相距一千五六百年,尧舜时代尚无 文字记载,那时的情况来自传说,依稀隐约,既不明确,也不具体;而文武 周公和孔子相距仅五六百年,有相当数量的文献资料,情况比较明确具体, 可资查考,加上文武周公的治国之道 (典章制度)已经相当完备,而且大多 保存在鲁都曲阜,孔子有机会看到,所以如前所述,孔子曾以赞叹的口吻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但两千余年前的孔子不可能真正掌 握西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本质和规律,他所说的“郁郁乎文哉”也只是对表面现象的描述,而没有也不可能接触到事物的本质。 用现代化的历史科学观点看,西周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划时代变革的起点,其主要标志是: 一、 废除了殷商的奴隶制,结束了奴隶社会的历史,开创了领主制封建社会。 二、 从总体而言,解放了奴隶,使之成为有一定人身自由 (人格)的农奴,大大 提高了生产力 (主要是农业)。
三、按宗法等级制原则,将主要的生产资料 的土地实行山天子对各级领主的层层分封,最后分到直接从事农业生产劳动 的农奴之手,根据“劳役地租”的原则从事农业生产和剥削。
四、相传周公以文王、武王建立起来的初具规模的治国的典章制度为基础.同时吸收了某些 殷商遗制,建立了一套较较完善的礼治典则,这一套礼治典则以突出尊重周 天子和忠君尊王为主导思想,详细规定了等级森严的封建统治阶级内部协调 关系的各种仪式 (包括外交、内政和婚、丧、嫁、娶等)以及祭天、祭神和 祭祖先等典礼在内。这实际上是一套力图维护和巩固封建统治秩序的完整的 西周政治制度。
五、西周统治者特别是周公吸收了夏商王朝灭亡的教训,总 结出一套如何更好地统治人民的经验,集中起来主要是“敬德保民”四个字。 文武周公等根据传说和当时的习俗认为民是天生的,他们自己则是天派下来保护民的,民的意见又代表人的意见,“天视自我民视,大听自我民听”, 因此,顺民心就是敬天命,就能保住自己的统治地位;而要顺民心、敬天命, 自己则须有道德修养(“敬德”),这就首先要了解种田劳动的艰难, 然后才能在安逸中知道种田人的疾苦, 即如《尚书·无逸》中所说的“先知稼穑之艰难,乃逸,则知小人之依”。
上述五点,特别是后两点集中体现了西周文武周公的所谓“仁政礼治”的精神。一生以宣扬文武之道 (即“宪章文武”)为己任并宣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 的孔子,根据文武周公上述“仁政礼治”的精神,又吸收了尧 舜时代原始民主平等精神,加以概括和提炼,形成了自己以文武之道为基调 的仁的人生哲学思想,这是很自然的,是可以理解的。 2.个人经历的根源。 孔子虽系贵族后裔,但三岁丧父,幼 少年时生活贫苦,曾从事过各种劳动,因而接触了较多的下层劳动人民,对他们的疾苦有所体会和同情。尽管他一心想恢复自己的贵族地位,为贵族统治阶级服务,但这一段经历对他往后同情劳动人民疾苦的思想不能不留有较深的影响。例如:“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马厩失火, 孔子关心的不是马,而是人。这里“伤人乎”的“人”,肯定指的是喂马之 类的下层劳动者,没有将心比心同情劳动人民感情的人,一般是不会这样做 的。又如,孔子主张“有教无类”,这里的“无类”显然没有贫富贵贱等的 区别,即包括贫苦下层人民在内。孔子所有弟子也确实有不少是属于贫贱的 人。正因为如此,他才能在自己的思想感情深处,把传统中尧舜时代的原始民主平等精神和文武周公“敬德保民”的思想吸收到仁的人生哲学思想中来,并将仁的哲学思想的政治实践大体上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实现小康世界 的西周之治;第二阶段为达到“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理想境界。前者是眼前奋斗目标,所以谈的较多;后者为遥远将来的目标,因为孔子是个 不尚空谈的人,所以谈的很少。 第二,仁的人生哲学思想的历史意义 孔子生长在封建社会,特别是生长在由领主制封建社会向地主制封建社会过渡的春秋时期,而他一生实际向往的又是他认为“郁郁乎文哉”的西同文武周公时朗的“仁政礼治”,因此他的思想就必然会出现当时以至后来的人所 难以理解的矛盾,即一方面他忠贞不贰地维护西周式领主制封建贵族统治阶 级的统治秩序,另一方面对封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即领主制封建社会必 然要发展到地主制封建社会,以及伴随而来的不可避免的一些混乱现象 (如周天子名存实亡、诸侯国之间频繁的兼并战争和礼崩乐坏等),他却感到极 为愤懑和不理解。在这种情况下,他不是向前看,看到地主制封建社会必然 到来,而是向后看,认为只有恢复西周文武周公的领主制封建社会贵族统治 秩序才是最好的出路。历史的车轮当然不会按照他的主观意愿向后倒退 (回 到西周领主制封建社会),而是滚滚向前,向地主制封建社会前进。历史是 无情的,而孔子也就不得不以一个保守的、倒退的形象出现了。 从某一段历史时期来看,在领主制向地主制急剧过渡时,他下足前进而是后退,因而他不得不被目为保守和倒退的人物;但从整个封建社会的历史看,在封建社会的第一代开明统治者文武周公治国之道的业绩中,除了某些局部的、临时起作用的、 瞬间即逝的因素外,确实还有一些有利于巩固整个封建社会的普遍因素,如文武周公“敬德裕民”的开明的贵族统治方法、封建贵族统治阶级内部礼乐 融融的和睦气象,以及刚得到解放的农民 (农奴)高涨的生产热情、社会秩 序的安定、人民安居乐业的生活,等等。这些因素的意义对整个封建社会(三 千年)中各个时期、各个王朝的盛衰、兴亡都直接攸关。
孔子正是抓住了这些,即前面所讲的“宪章文武”中宪章的就是这些内容。因此,虽然从某个 历史时期看他有保守的一面,但从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来看,他又是一位掌握 维护封建社会普遍因素的开明的大思想家。 不仅如此,我们更应当看到,身处封建社会初期的孔子,已经论及到诸 如人之所以为人、人生的价值和理想、人与人之间应当遵守的伦理道德以及 人类社会发展前景(大同世界)等现代人生哲学和社会科学所研究的问题(所 谓“人道”),并且在一定的程度上,在某些方面,已经越过封建社会的篱, 发现和总结出一些对整个人类都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生哲理,如孔子所说的“三军可夺帅也,匹大不可夺志也”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 从” ,“志土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这些格言难道不都 是可以当之无愧地称为有普遍意义的人生哲理吗!而孔子仁的人生哲学的主 旨及其实践精神,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加以批判继承,难道对于社 会主义建设事业中起决定作用的具有中国风格的人的培养上,不是很可以参 考和借鉴的一份珍贵的遗产吗?答复是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