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恩令背景
中国西汉武帝为削弱诸侯王势力而颁行的重要法令。西汉自文、景两代起,如何限制和削弱日益膨胀的诸侯王势力,一直是封建皇帝面临的严重问题。文帝时,贾谊鉴于淮南王、济北王的谋逆,曾提出“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建议。文帝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这一建议,但没有完全解决问题。汉景帝即位后,采纳晁错的建议削藩,结果吴楚七国以武装叛乱相对抗(见西汉七国之乱)。景帝迅速平定了叛乱,并采取一系列相应的措施,使诸侯王的势力受到很大的削弱。但至武帝初年,一些大国仍然连城数十,地方千里,骄奢淫逸 ,阻众抗命 ,威胁着中央集权的巩固 。元朔二年( 前127),主父偃上书武帝,建议令诸侯推私恩分封子弟为列侯。名义是上施德惠,实际上是剖分其国以削弱诸侯王的势力。立即为武帝所采纳。同年春正月,武帝颁布推恩令。
简介
推恩令
吴楚七国之乱平后,汉景帝将王国任用官吏的权力收归朝廷,“令诸侯不得复治国,天子为置吏。改丞相曰相。省御史大夫、廷尉、少府、宗正、博士官、大夫、谒者、郎诸官。长丞皆损其员。”汉武帝继续这一做法,又取消王国郎中令。至此,王国治权虽减少,而拥地仍广,依然成为对西汉朝廷的威胁。为了进一步削弱封国势力,主父偃向武帝建议:“古者诸侯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武帝采纳他的建议,于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行“推恩令”,下诏“诸侯王或欲推私恩分子弟邑者,令各条上,联且临定其号名。”允许诸侯王推“私恩”把王国土地的一部分分给子弟为列侯,由皇帝制定这些侯国的名号。按照汉制,侯国隶属于郡,地位与县相当。因此王国析为侯国,就是王国的缩小和朝廷直辖土地的扩大。推恩令下后,王国纷请分邑子弟,“于是藩国始分,而子弟毕侯矣。”朝廷“不行黜陟而藩国自析”。武帝以后,王国辖地不过数县,其地位相当于郡。这样,诸侯王强大难制的问题,就进一步解决了。
诸侯王问题解决后,全国还有列侯百余。汉制每年八月,举行饮酎大典,诸侯王和列侯献“酎金”助祭。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武帝以列侯酎金斤两成色不足为名,削夺一百零六个列侯的爵位。其余列侯国各种原因失爵的还有不少。
基本概况
推恩令
汉朝时虽已是大一统的封建王朝了,但仍实行诸侯分封制。虽然自刘邦死前规定“外姓不得为王”,但帝王的地还是被不断地分封出去。原因很简单,皇帝们都很高产,而且不停有人建功封侯的。本来封侯赏地也没什么大问题,可是大汉诸侯国动不动就是城池几十座,土地几千里。如果这些诸侯听话倒还没什么不好管理的。如若哪天这些个诸侯中有几个吃饱了没事情干,突然间想猎猎奇,合力起来搞个造反。那皇帝就得焦头烂额了,其中的例子就有景帝时的“七王之乱”。汉朝前几个皇帝们都意识到这是个大问题,可是直到雄心勃勃的汉武大帝掌权,都没有找到合适的解决方式。又不可能废除分封制,毕竟祖制不可逾。
文帝时贾谊率先提出了“众诸侯而少其力”的方法来削弱诸侯的势力,也就是说多分诸侯,把他们的权力分到更多人的手中,让诸侯们互相掣肘。毕竟诸侯这个林子大了的话,就有了各种各样想法的鸟。办法听起来虽让人兴奋,可是怎么个“众”法?汉朝的诸侯可都是可继承的,诸侯死了土地和权力只会落到他们的太子手中,而不会重新回到皇帝手中。除非被皇帝废了、自己断子绝孙了或者自己的邦国覆灭了。而且汉朝的诸侯的势力不会减弱,因为汉朝遵循的仍是嫡长子继承制度。一个邦国当初分封了多少,一代代继承下来只会增加而不会减少。因此,不可能凭贾生一句话就能把诸侯们的封地细化的。
汉景帝刘启即位后﹐采纳晁错的建议削藩﹐结果吴楚七国以武装叛乱相对抗(见吴楚七国之乱)。景帝迅速平定了叛乱﹐并采取一系列相应的措施﹐使诸侯王的势力受到很大的削弱。但至武帝初年﹐一些大国仍然连城数十﹐地方千里﹐骄奢淫逸﹐阻众抗命﹐威胁着中央集权的巩固。因此﹐元朔二年(前127)﹐主父偃在向武帝的上书中提出了新的建议。汉初﹐诸侯王的爵位是由嫡子继承的﹐庶出的子孙没有继嗣的资格。主父偃认为﹐诸侯骨肉子弟无尺地之封﹐仁孝之道就得不到播扬。因此建议令诸侯推私恩分封子弟为列侯。这样﹐名义是上施德惠﹐实际上是剖分其国以削弱诸侯王的势力。这一建议既迎合了武帝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又避免激起诸侯王武装反抗的可能﹐因此立即为武帝所采纳。同年春正月﹐武帝制诏御史:“诸侯王或欲推私恩分子弟邑者﹐令各条上﹐朕且临定其号名”﹐这就是 “推恩令”。
推恩令下达后﹐诸侯王的支庶多得以受封为列侯。《汉书·王子侯表》所记载的王子侯﹐大部分是在元朔年间受封的。由于实行推恩令﹐河间王国先后分为兹﹑旁光等十一个侯国﹐淄川王国分为剧﹑怀昌等十六个侯国﹐赵王国分为尉文﹑封斯等十三个侯国。此外﹐城阳﹑广川﹑中山﹑济北以及代 ﹑鲁﹑长沙﹑齐等诸侯王国也都分为几个或十几个侯国。按照汉制﹐侯国隶属于郡﹐地位与县相当。因此﹐王国析为侯国﹐就是王国的缩小和朝廷直辖土地的扩大。这样﹐汉朝廷不行黜陟﹐而蕃国自析。其后﹐王国辖地仅有数县。
主要内容
汉武帝
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子弟分割王国部分土地为列侯,列侯归郡统辖。允许诸侯王推“私恩”把王国土地的一部分分给子弟为列侯,由皇帝制定这些侯国的名号。按照汉制,侯国隶属于郡,地位与县相当。因此王国析为侯国,就是王国的缩小和朝廷直辖土地的扩大。推恩令下后,王国纷请分邑子弟,“于是藩国始分,而子弟毕侯矣。”朝廷“不行黜陟而藩国自析”。武帝以后,王国辖地不过数县,其地位相当于郡。这样,诸侯王强大难制的问题,就进一步解决了。关于 “推恩令”,据《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载:主父“偃说上(武帝——引者)曰:‘古者诸侯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今以法割削之,则逆节萌起,前日晁错是也。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适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寸之地封,则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史记·建元以来王子侯者年表序》载:武帝“制诏御史:‘诸侯王或欲推恩分子弟邑者,令各条上,朕且临定其名号。’”《汉书·武帝纪》载:元朔二年,“春正月,诏曰:‘梁王、城阳王亲慈同生,愿以邑分弟,其许之。诸侯王请与子弟邑者,朕将亲览,使有列位焉。’于是藩国始分,而子弟毕侯矣。”《汉书·景十三王传·中山靖王刘胜》中说得更清楚:武帝 “用主父偃谋,令诸侯以私恩裂地,分其子弟,而汉为定制封号,辙别属汉郡。汉有厚恩,而诸侯地稍自分析弱小云”。
目的
汉高祖开国初期,在统治方式上,实施分封同姓王,以确保刘家天下的错误决策。结果王国势力大增,严重威胁中央,并最终爆发“七国之乱”。公元前127年(汉武帝元朔二年),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以推恩将自己封地分给子弟,由皇帝制定封号。使诸侯王多分封子弟为侯,使王国封地被分割,以进一步削弱诸侯王国势力;其次建立中朝削弱相权,巩固了皇权的神圣地位;“推恩令”是汉武帝时期思想变革与政治变革统一的标志。它表明:汉武帝不仅正式采用了儒家思想治国,而且取得了成功,从而完成了汉代分封制向郡县制的过渡。国之乱后,中央政府决定消减诸侯国的实力。汉武帝即位后的第三年冬天,开始实行“推恩令”计划,当时诸侯王的子弟众多,但是只能有嫡长子一人继承王位。如果以推广皇帝恩泽的名义把土地再分封给诸侯的子弟,那么看起来是皇帝厚待他们,实际上却使每个封国的面积都化整为零,渐渐缩小,再也不足与中央朝廷抗衡。并且,“推恩令”的整个过程都清楚明白,有案可查,不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谁——是田蚡还是董仲舒提的建议,武帝采纳了没有,诏令何在?一千年来,虽经众多学者反复考证,但至今仍是一笔令人迷茫费解的糊涂帐!
影响
七国之乱后,中央政府决定消减诸侯国的实力。汉武帝即位后的第三年冬天,开始实行“推恩令”计划,当时诸侯王的子弟众多,但是只能有嫡长子一人继承王位。如果以推广皇帝恩泽的名义把土地再分封给诸侯的子弟,那么看起来是皇帝厚待他们,实际上却使每个封国的面积都化整为零,渐渐缩小,再也不足与中央朝廷抗衡。
并且,“推恩令”的整个过程都清楚明白,有案可查,不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谁——是田蚡还是董仲舒提的建议,武帝采纳了没有,诏令何在?一千年来,虽经众多学者反复考证,但至今仍是一笔令人迷茫费解的糊涂帐!
影响:王国越分越小,中央集权加强。
主父偃
谈到推恩令,首先我们要来解释一下,什么是推恩令。推恩令是中国西汉武帝时期推出的一项旨在削弱诸侯王势力而颁布的一项重要法令。高祖刘邦建立汉朝以后,将秦国的郡县制,由改回了周朝时期的分封制。到了文,景时期,各个诸侯王在自己的封地,都拥有独立的行政,税收,立法和征兵的权利。有的大国的实力与当时天子的封地差不多,这种情况大大威胁到了汉朝的中央集权。如何限制和削弱日益膨胀的诸侯王势力,一直是封建皇帝面临的严重问题。文帝时,贾谊鉴于淮南王、济北王的谋逆,曾提出“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建议。文帝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这一建议,但没有完全解决问题。汉景帝即位后,采纳晁错的建议削藩,结果吴楚七国以武装叛乱相对抗(见吴楚七国之乱)。景帝迅速平定了叛乱,但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这场战争也导致了汉朝国力大损,无力抵抗北方另外一个大国匈奴的进攻。汉朝政府不得不采取联姻和进贡的方式,连年向匈奴示弱。即使如此,到了武帝初年,一些大国仍然“连城数十,地方千里,骄奢淫逸 ,阻众抗命” ,威胁着中央集权的巩固。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封建皇帝,他从小立志驱除匈奴,为此,武帝需要整个国家的力量。怎样又能削藩又不要向他老爹一样导致国力受损,成了一个关键的问题。因此公元前127年正月,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行“推恩令”。推恩令吸取了晁错削藩令引起七国之乱的教训,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余诸子在原封国内封侯,新封侯国不再受王国管辖,直接由各郡来管理,地位相当于县。这使得诸侯王国名义上没有进行任何的削蕃,避免激起诸侯王武装反抗的可能。于是“藩国始分,而子弟毕侯矣”,导致封国越分越小,势力大为削弱,从此“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十余里”。至此,汉武帝兵不血刃的解决了诸侯王的问题,为以后对匈奴的战争积累了力量,也让他成为中国历史少有的“千古一帝”。
中国人之所以用汉朝的名字来命名自己的民族,其实是有根据的。大家都说秦始皇对于中国的贡献是统一六国,统一了文字,货币和度量衡。但是大家忽略的一点,那就是秦始皇让原本互不认同的七国人民生活在一个国家里,由此,萌芽了一个新的民族。可以说,秦朝是一个民族大融合的过程。可惜,由于秦朝暴政,秦二世而亡,而汉朝作为春秋战国这个中国第一次大分裂之后的第一个统一安定的王朝,它不仅形成了一个伟大的民族,汉族,而且它的很多制度都被以后的王朝继承下来,比如:“罢挫败家,独尊儒术”当然,也有推恩令。
推恩令不仅在后续王朝的贵族之间奉行,这个传统也流传到了民间。从此以后,父亲的遗产都是由他的儿子们分享,再也不仅仅是他嫡长子的特权了。而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国家,上一代最大的遗产是什么?不是金银珠宝,不是砖瓦楼阁,而是土地。父辈的土地分给他的儿子们,然后再分给他的孙子们,然后再是孙孙子们,那一块本来可以使全家人温饱的土地,随着传宗接代的延续,土地被越分越小。而且,中国历来的多生儿子就等于多一个劳动力的思想,更加加剧了这个情况。那越来越小的土地最后已经不可以再满足一家人的温饱了,那怎么办了?答案是卖土地,土地卖掉了,生活怎么维持下去呢?于是就有了地主和佃户。地主当然是要剥削佃户的,这就是有钱的越来越有钱,穷得越来越穷。越有钱,土地就越多,地越多,就越有钱,如此恶性循环,食不果腹的穷人越来越多。大家都知道,税收是国家的财政来源,而越是有钱的人的税,十越收不到的,没钱的人,税也是收不到的,古今如此。只有作为社会的中产阶级,才是税收的中坚力量。而随着土地大量流向少数人手中,作为纳税大户的中产阶级,都变成穷人了,那国家就没有了财政来源。没有财政,国家的职能就开始下降,国力就开始衰弱。国力衰弱就会受到外族的侵略。受到侵略,就要抵抗,对外战争就爆发了。一打仗,花钱的地方就越多了,那么只有增加税收的项目来平衡。在这种情况下,战争的结果也往往是失败的。战败就要赔款,赔款的钱何来?最后还是转嫁到老百姓头上。但是刚才说过,穷人是收不到税的,而皇帝又需要钱来维护自己的统治,于是,对外战争的军队,开始对内暴力征税。他们往往会抢走老百姓的最后一点口粮,即使这点口粮根本于事无补。没有了粮食的老百姓就只能去啃树皮,遇到个什么旱灾,水灾的,连树皮都没得啃的时候,中国社会所独有的一个现象——农民起义爆发了。中国的农民起义,经常是开始的时候轰轰烈烈,结束的时候凄凄惨惨。我们看看历史就知道,农民起义开始的时候,往往是一呼百应,拉起一只十万人的大军轻而易举,打下几座城池,也是易如反掌。但是遇到挫折后,也是树倒猢狲散,都跑回家老婆孩子热炕头了。这是中国农民起义的局限性。(唯一的例外李自成,最后也倒在了京城的糖衣炮弹之下)。农民起义虽然不能成功,但是他们会严重的打击封建王朝的统治根基。这个时候,中央集权势弱,权利会集中在那些镇压农民起义的将领或者官员手中,他们用兵自重,不受皇帝调遣,人人都觊觎那个皇帝的宝座。于是,这些人受到新兴地主阶级支持的人,开始了争霸战争。(为什么是新兴地主阶级呢,因为大地主阶级往往是旧有势力的支配者,作为既得利益集团,他们当然要维护旧有统治,好保护他们自己的利益,而那些新兴地主阶级都希望推翻旧有体制,可以使得自己成为新的既得利益集团)。争霸的最后结果,以他们其中一个的胜利而告终。这个胜利者,通常都有一个特质,就是他能很好地解决农民的温饱问题,也就是给农民新的土地,从而取得农民对他的支持,有了这个,一个新的封建王朝也就诞生了。所以,一个新的封建王朝的兴起,往往代表着新利益集团取代旧有的既得利益集团和全国土地的重新分配。农民得到新土地后,自然就不会闹事,社会安定了,太平盛世自然也就来到了。所以,大家可以看到,历朝历代,太平治世都是在这个王朝的前期,达到顶峰后,那些王朝都会不约而同的走下坡路,而且再也不会回到原来的高度,即使有所反弹,也不会改变下滑的趋势。
从上面的分析,大家可以看到,为什么秦朝之前,中国的王朝都是延续一千年以上的。到了汉朝之后,中国的王朝都只有几百年的,那是因为一个王朝经历了数百年以后,土地往往都集中到了少数人手里,当没饭吃的人大于有饭吃的人的时候,也就标志着这个王朝寿终正寝的时候来到了。而推翻这个旧王朝的人就是人民,而建立新王朝的人,也是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