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巢之谜
迄今为止,黄巢的死都是一个未解之谜,在《新唐书》上所记载黄巢是自刎而死,但在《旧唐书》上说黄巢是死在别人的刀下,甚至还有人说黄巢在战败后并没有死去,而是削发为僧,过起了隐居的生活。那么,到底黄巢是怎样死去的呢?让我们一一来做分析。
对于黄巢死于他人手下的也有不同的观点。唐代学者崔致远所著的《桂苑笔耕录》中的记载,说黄巢是被时溥所引诱的起义军中的某个将领所杀,但是这又跟尚让杀死黄巢产生了分歧。因为从时间上推断,那时候尚让已经投降朝廷,时溥也不会再去引诱拉拢尚让,再则黄巢也不会对早已背叛的尚让没有防备,所以这个不可信。但是崔致远的文字是比较可信的,因为他与黄巢处于一个时代,可信度比较高。因此,可以推断出黄巢确实被他人所杀,最有可能就是死在他最信任的外甥林言的手上。
关于黄巢的死敦煌残卷上的记载不太可信,另外一个原因就是黄巢死在泰山附近的狼虎谷有很多史料都进行了相同的记载,相信这个记载不会有太大的差错。而且肃州离泰州相差甚远,肃州的官员是如何得知黄巢被尚让所杀呢?所以这点不可取。
但是,又有许多宋人在笔记中说黄巢并没有死,而是削发为僧,隐姓埋名。但是,试想一个叱咤风云的人物,在经历了数十年惊心动魄的战争生涯后,怎会甘于隐姓埋名,看似荣辱不惊呢?而且他是一个非常狂妄、固执的人,他怎会苟活于世上?因此,这种说法只是想给历史人物蒙上神秘面纱罢了。
黄巢是哪个朝代的
黄巢,唐朝末年的农民起义军领袖,出生于一个贩盐的富裕家庭,他所领导的黄巢起义推翻了封建统治的制度,动摇了唐朝的根基,沉重打击了唐朝的统治,导致唐朝国力大衰,加速了唐朝的灭亡。
干符二年,王仙芝等人发动起义,黄巢与众人在之后进行响应。接着黄、王一同作战,东面攻占沂州没有成功,于是就转战洛阳地区。唐军进行夹击,于是王、黄到了河南地区,之后在河南、湖南等地进行活动,多次与敌人进行交战。干符五年,王战死在黄梅,剩余军队与黄会合,推选黄为黄王,号称冲天大将军。从此,黄成了起义军的领袖。两军进行会合之后,黄的实力更加壮大。黄再度北上,攻克了沂﹑濮等州,东进无望便引兵南下,从浙江一直到了福建。
经过两个月的修顿,黄又决定北上,自号“义军都统”,宣布即将打入关中。当时他怒斥朝廷的腐败深得百姓的拥护,义军的数量非常庞大。于是,他从桂林出发,攻克了潭州,又到了江陵,在途中又招募了义军,多达百万人,最后攻下了京师长安。第二年唐军进行反攻但是之后又将唐军驱逐。
但大齐政权还不稳定,又陷入了缺粮的困境,黄被进行东撤,围攻陈州。但是陈州守将顽固,义军久久未攻下来,后来唐军又得到支援,义军撤离陈州,又遇到节度使的阻击,最后退至狼虎谷,在六月义军兵败黄巢自杀。
黄巢起义吃了多少人
在众多的苦难之中最大的人间悲剧就是吃人,而在历史上发生这种人间悲剧的事情却经常发生,尤其是唐末年间黄巢所带领的农民起义军,由于当时军队粮食的匮乏导致了人吃人的人间惨剧。
以黄巢为首的起义军,在起义失败的前夕在围攻陈州近一年的时间里,为了维持兵队的战斗力,采用过机械化的方式将人磨成肉酱来充当军队的粮食,同时也创造了让人毛骨悚然的吃人记录。这是一个非常令人可怕的事情,是中国之最,同时也是世界之最。按照历史的教科书上来看,黄巢是农民兵起义的领袖人物,他的起义推翻了封建王朝的统治,促进了时代的进步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对事物的探讨应该需要用全面的角度进行分析,不能因为他推进了时代的进步而忽略了他本身存在的缺点和不足。这位“伟大”的起义军领袖,在对普通老百姓的杀害方式上来看是许多历史上的人物所望尘莫及的,他的食人手段太过于残暴。
到底黄巢在围攻陈州的期间,吃了多少人历史中并没有明确地记载,也已经无法进行统计。但是有据古书记载,在黄巢围攻陈州的一年的时间里,黄巢军队俘虏陈州周边的百姓来当做食物,每天杀掉的百姓有好几千人,他们把抓来的百姓放入石臼中,然后用巨碓把人碾成肉泥,合着百姓的骨头一同吃掉。一天时间内就要杀掉好几千的百姓,再粗略地计算一下一年的时间里要杀掉的百姓数量,想想就让人不寒而栗。
上一页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