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本站能运行下去,就支持下➤➤

孟子学说讲述了什么 孟子人性论

+A -A

孟子学说

孟子本来的名字叫作孟轲,因为他的思想观点影响远大,所以被后代人们成为孟子。他是战国时期儒家大贤,他也效仿孔子讲学,教出了许多学识渊博的学生。孟子去过许多诸侯国推行自己的仁政学说,在这期间他的言论都是非常精彩的。那么让我们来看看孟子都有哪些学说呢?

总的来说,他的学说都是从人性本善出发的,主要有“仁政”、“王道”学说,他主张德治,不提倡用战争的方式解决问题,而是主张和平。

首先,对我们今天最为认同的是民本思想。孟子说过:“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把人民、社稷、均值按照重要性排序,最重要的是人民,接着是国家社稷,最后是国家的君王,他认为君主是为人民服务造福的。所以孟子认为君主应该爱护自己国家的人民,保护他们不受到伤害,保障他们的权利。

其次,仁政学说。孟子将孔子学说的“仁”发展为仁政学说。他主张君主张实行仁政,用宽厚的政策使人民得到修养和发展,这样国家也才会越来越富强,君主也才会得到人民的爱戴,国家的统治根基才会更加稳固。当然我们看看在古代实行仁政也是有很大好处的,仁政可以缓和阶级矛盾,避免一些内乱。仁政学说是孟子思想最重要的部分,是核心。

第三就是,道德伦理。孟子被后来朝代运用最多的就是他的道德伦理了,孟子认为仁、义、礼、智是我们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孟子最看重的是仁和义,它们最为重要。仁和义的基础是孝、悌,他认为如果每个人都坚持这些道德规范,那么我们的社会就会非常和谐了,人们的生活也就更加幸福了。当然孟子的道德伦理学也有利于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孟子人性论

众所周知,儒家重要的代表人物孟子是主张性善论的,他相信人性本善,对人性抱有积极乐观的态度。

孟子把性善论当做他的最重要的学术思想四端的出发点,孟子认为人都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他认为人皆有不忍之心,如果看到别人有为难、有人受苦就会想要帮助他,这是人与生俱来的品德,是人区别于动物禽兽的一个重要的标志。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是自发形成的,是人天生就具有的美德。比如,一个人孝敬父母、尊敬老人,不是因为他们是长辈,比自己的年纪大,而是自己心中对他们有崇敬之心,自然而然地就想去那么做。人天生就具有向善的本能的。

不过孟子也承认人性的弱点就是食色性也,他并不主张人要时时刻刻压抑自己的本性,那也是不可能的。但是孟子特别强调要克服人性的弱点,特别是在特定的条件下要战胜自己的弱点,比如为了等到仁义,就可以放弃自己最宝贵的生命。生命是很宝贵的,人人都要爱惜它,但是如果舍弃了仁义道德而苟且偷生也是没有用的,这不是一个君子的所作所为。所以孟子才说君子是少见的,就是因为他们能战胜人性的弱点,用人性本来带有的善良的本性来克服心中的恐惧。

孟子虽然认为人性本善,但是他也认为人性也是会变的,比如受到后天的环境驱使,人也会做出不善的事情来,所以孟子特别强调环境对一个人的塑造作用,跟贤德的人在一起即便是庸俗的人也会变成君子,相反与小人在一起,那人也很有可能会变成小人。

孟子对孔子的评价

孟子与孔子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鲁国人,也就是现在的山东人,算得上是老乡,而且孔子身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孟子是孔子再传弟子子思的学生,那么孔子就是孟子的祖师爷了。这样特殊的渊源下,孟子自然对孔子是十分敬仰的,他曾经评价孔子是古今集大成者,是真正的大圣人,是古今先贤的楷模,对孔子的评价是非常高的。

孟子把孔子看做是自己心目中的圣人的代表,是非常完美的古代先贤,孟子认为所有的圣贤都比不上孔子,孔子是儒家理想人格的化身,对孔子推崇备至。他曾经非常遗憾自己晚出生了几十年,无法亲自当面向孔子讨教学问,无法亲身领会孔子的智慧。于是孟子就效仿孔子周游历国,当然了他的声望比不上孔子,所以无法带着众多的弟子一起,但是他不辞辛苦,常常形单影只与各国的国君和大臣们辩论,极力推销儒家的学说思想,虽然最后跟孔子一样以失败告终,自己也闷闷不乐,郁郁而终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

不过孟子的辛苦没有白费,他好学不倦,勤于思考,不仅继承了孔子的理论,而且通过自己的学习扩展和发扬了儒家的思想,使得儒家学说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提高了儒家思想的境界,将儒家学说带到了一个新高度,受到后人的尊敬。后世常以“孔孟”将他与孔子相提并论,而且被尊称为“亚圣”,仅次于孔子,在儒家学派里威望很高,他的著作《孟子》也是儒家经典之一。

孟子生平

我们都知道在古代尊称某个人,通常将他的姓氏后面加一个“子”,孟子也不例外,孟子原名叫孟轲,战国时的邹人,他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也是先秦儒家的代表人物,与先贤孔子齐名,后世将他们并称为“孔孟”。

孟子的学说大多都教君主如何推行仁政,不适合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孟子才有了周游列国的经历,他一生所走的道路都是求学、教书、周游列国。

相传孟子是孔子的孙子孔汲的再传弟子。他大约出生于公元前372年,大约死于公元前289年。孟子本来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代,在他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是他母亲将他抚养长大的。在他学业有成之后,便开始了他周游列国的旅程,孟子想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曾去过魏国、齐国、宋国、鲁国等诸侯国。

当然我们知道在战乱纷飞的战国时代,只有图强才是长久之计,所以大都推行富国强兵的改革政策。所以孟子的仁政学说也就没了现实可行性。孟子多年无果后,最后只能退居讲学,孟子著有《孟子》七篇。

孟子成就最高的当然是他的文章,他的的代表作主要有《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寡人之于国也》等等。

政治上,孟子主张法先王、实行仁政,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后人都尊称孟子为亚圣,可见孟子在人嘛心目中的地位还是非常高的。他的学说在宋代备受推崇,当然在当今社会也深受人们重视。

孟子的仁政思想

孟子在孔子的基础上,继承和发扬了儒家学派的“以德治国”的政治理念。孟子的政治核心理论是以王道治国,但究其本质,还是为封建地主阶级服务的。

孟子把君臣庶民的关系比作父母和子女的关系,他认为君王和士族,都应该像关心自己的子女一样,去关心他们的人民,而人民也应像子女对待父母一样去尊重他们的君王。但在这同时,孟子也模仿周制制定了一套严格的等级制度,他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的仁政思想,是从春秋时期逐步完善发展而来的。其中包括政治、经济等许多方面。他认为统治者如果施行仁政,就会得到人民的用户,如果施行暴政,君王就会被人民推翻。他的政治思想的核心是“省刑罚,轻徭薄赋,不违农时”,只有在人民富裕的时候,国家才能征收到可观的税收,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和日常收支等。

孟子要求统治者可以施行仁政,“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他认为统治者对他们的人民应该有同情仁爱之心,这和墨家的“兼爱”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

孟子的这种思想,对于两千多年的战国时期,是有其一定的先进性和肯定性的。他提出的“重农不抑商”的理论,也对当时的经济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他的“井田制”理论,对限制土地兼并和缓解阶级矛盾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

孟子三乐

孟子三乐说的是在《孟子》一书中,孟子提到君子有三种快乐的一段话。原文如下: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者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者不与存焉。”

第一乐,指的是亲情。父母健在,兄弟没有病患,一家人和睦团圆,对于孟子来说是一种快乐。他教育子女应懂得感恩父母,珍惜亲情。

第二乐,指的是孟子的为人处事的态度,他告诉人们做人应该正直坦荡,对得起天地和身边的人。

第三乐,指的是孟子的教育态度,得到优秀的人才并教育他们。如果能遇上这样的人才,孟子将自己的毕生所学全部传授给他们,也是一种快乐。

初见孟子三乐,实在不算要求太高。但是细细品味,却实在难得。这些平常的要求,看似朴素,可你一旦失去,生活便如履薄冰。试想一下,如果父母不在,你孑然一人活在这个世上,没有兄弟亲人,孤苦无依,那何来快乐可言?如果平日里做了许多亏心事,每天怕被人上门寻仇,活在惴惴不安之中,又何来快乐可言?如果你满腹才华,却得不到好的传人,只能把自己的才华随着生命的失去,埋进土里。又何来快乐?

往往纯朴的都是真挚的,而真挚的却是最珍贵的。孟子三乐表现了孟子为人的一种态度,也闪烁着其博学智慧的光芒。

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