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的儿子
包拯有两个儿子,长子为包繶,生母是董氏,但是年轻的时候就去世了。他的次子叫包绶,是包拯身边的妾侍所生。那么接下来让我们分别来看看他的两个儿子的相关详细的介绍。
包繶是包拯的长子,生母是董氏,在包繶十九岁的时候娶了崔氏作为自己的妻子。崔氏的三朝宰相的吕蒙正的外孙女,所以跟包家也算是门当户对。包繶因为父亲的职位,从小就收到了很多保护,年少的包繶就已、被封为太长寺太祝,但是在婚后的第二年却病逝了。崔氏伤心欲绝,谁想到几年后,他们的儿子也夭折了。包拯夫妇还是很开明的,为了不让崔氏这么年轻就守寡,却她再嫁,但是崔氏却拒绝了。此后,崔氏在守节二十年之后,被宋哲宗封她为永嘉郡君,来表彰她的事迹。
包绶,小名为包綖,是包拯的次子,生于仁宗嘉佑二年,死于徽宗崇宁四年,享年为四十七岁。包绶的生母是包拯的妾侍孙氏,但是孩子还没有出生,包拯便把孙氏打发回了娘家。大嫂崔氏知道孙氏有了身孕,于是便瞒着包拯夫妇,在私底下给孙氏送去钱财和衣物,等到孙氏生下包绶之后,崔氏又将他抱养到自己的房里,虽然名义上崔氏是包绶的嫂子,实际上是他的养母。过了一年,在包拯六十大寿的时候崔氏将襁褓中的孩子送到了包拯的面前,包拯夫妻两个非常高兴,于是为他取名为包綖。
包公审乌盆
《包公审乌盆》是中国的剧情电影,在1967年上映的,电影讲述了瓦缸店主人丁万想要李浩身上的钱,就把他毒死了,之后李浩的尸体被扔到瓦窑里烧成一个乌盆,有人来买夜壶的时候,丁万就顺便把这乌盆也送给他。
该电影由《包公传》改编,瓦缸店的主人丁万看中了李浩身上的巨款,就下毒手把李浩毒死了,人死后为了毁尸灭迹,丁万把尸体扔到烧窑的瓦窑里烧成一块乌盆,还把这乌盆送给了前来买夜壶的陈清。
陈清晚上睡不着,突然听到有人叫他陈公子,看到是白天送的乌盆,乌盆把自己惨痛的经历告诉了陈清,希望陈清能为他上报包大人,让包大人为自己做主。
陈清夫妇带着乌盆去见包大人,在桥头遇到丁万,指责丁万谋财害命,但是乌盆在白天不能说话,陈清夫妇只能等到晚上再带着乌盆去拜访包大人。
包拯听完陈清的话,想时间竟然还有如此诡异的事,他决定审问乌盆,勿喷不说话,陈清被打出衙门,乌盆说衙门前有门神,我的魂魄不能进入。
晚上的时候,陈清击鼓伸冤,他带着乌盆从后门进入,包大人问乌盆有什么冤屈,乌盆又什么都不说,陈清快急疯了。原来李浩死的时候什么都没穿,他不能这个这样子见包大人。
包拯就脱下哎自己的官服盖在乌盆上,李浩的冤魂这才像包拯汇报了自己的悲惨遭遇。包大人听了下令捉拿丁万夫妇,并将他们依法处置。
包公夜审郭槐
在仁宗年间,有一个盲眼老妇李氏带着一个名叫梅娘的义女在乡下生活,她们主要靠卖菜为生。李氏总是自称为“哀家”,梅娘只是认为李氏可能精神上有些问题。其实李氏就是真宗的妃子,在产下龙子之后被刘氏算计,不但将她的儿子换掉,还差点被打入冷宫。刘氏忍辱负重二十多年,只是想再看一眼自己的儿子。
当年的刘妃现在已经是太后了,在去烧香的路上遇到了刘氏,觉得她特别像当年的李氏,于是郭槐趁刘氏眼盲,便将她骗入了宫中。虽然李氏眼睛瞎了但是她还是有智慧的,在郭槐和刘后面前装疯卖傻,太后对她也没有办法。
包拯因为杀了八贤王的舅舅而惹怒了八贤王,于是八贤王怂恿皇帝让包拯罢官。展昭为了包拯,潜入宫中向郭槐求情,谁知知晓了秘密,于是设下机关,将李氏带回了开封府。李氏向包拯证明了自己的身份,但当时遇到郭槐来访,决定偷偷离去。郭槐知道后,大为惊恐。包拯发现郭槐可能隐藏着一个大秘密,于是便想求得八贤王的帮助。但是八贤王却没有帮助他,反而勒令包拯离京。
包拯趁着仁宗在烧香的时候让他们进行会面,这才让他们得以见上了一面。之后,包拯又知道了八贤王也知道此事,于是就上门拜访,最终打动了八贤王,八贤王将事情全部告诉了皇上。但是郭槐却不承认自己的罪责,包拯让人假扮鬼魂来试探郭槐,郭槐最终招供。
包公是哪里人
包拯是庐州合肥人,也就是今天安徽合肥人,包拯中进士之后,做过一段时间的监察御史,之后又担任三司户部判官,包公多次弹劾大臣,为扫去朝中恶势力努力,后被授予龙图阁学士。
嘉祐六年的时候担任天章阁待制的时候被人们尊称为包待制。包拯清正廉洁,他敢于替百姓申冤,所以有包青天的美名,后人将他当作神明来崇拜,认为包拯是文曲星转世。包拯生平在国家治理上做出杰出贡献,他主张改革,主张对现有的体制进行改变,他注重生产发展,认为生产力是国家富强的基础,要提高生产力才有资本谈论国家建设。他认为要巩固国防,加强对边疆的把守,只有防止外部干扰,才能专心治国,一心一意发展经济,建设国家,富强民族。他主张选贤举能,选拔有才能的人才,成为朝廷中必不可少的力量,他提倡为民请命,为民办事,是老百姓眼中的大清官,是杰出的清廉的代表。
包拯善恶分明,是真正为民的好官,包拯因为他的功绩和品行被人爱戴,在包拯去世的消息传出后,全城上下一片哀悼,都感叹包拯的去世是当朝的一大损失。
包拯在社会享有盛誉是因为人们对他的事迹的广泛传诵,加上艺术化的渲染,南宋的时候有一包拯为主题的戏曲,元杂剧里更有大量赞美包拯的段落。
包拯取得这样辉煌的成果和他自身所坚持的为官之道密不可分,他把百姓的利益放在自己利益之前的想法,是为官人该遵守的法则。
包拯笑话
关于包拯的笑话非常的多,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来调侃包拯,尤其是关于他脸黑这件事就有很多的冷笑话。这些笑话也只能当作是饭后闲谈时的乐趣,历史上的包公对百姓和国家做出的贡献,还有他的清廉正义、为国为民的思想还是值得我们所关注的。那现在就从包拯黑这个事情上来分享一些相关的笑话吧。
1、面对喊冤的百姓,展昭激动地说:“你们放心吧,我们包大人是打着灯笼都找不到的好官呐!”包拯不高兴了,说:“展护卫,我有这么黑吗?”
2、上早期的时候,宋仁宗扫视全场,大怒:“包拯怎么不在?”八贤王听后,便指着包拯说:“回皇上,包拯不是在这里吗?”宋仁宗看了之后,说:“哦,朕看他的头像是黑的,因为他不在线。”
3、展昭在王超和马汉面前讲了自己英勇的事迹:“那天我打探逍遥楼,获得了重要的情报,但是却不幸中了机关,我身受重伤,但我强提一口气撑到了开封府,突然眼前一黑。”马汉急忙问:“你晕倒啦?”展昭说:“不,是包大人出现在了我面前。”
4、包拯急急忙忙地去找公孙策,说:“公孙先生,你快看看我的手机,我新买的手机怎么黑屏了阿?”公孙策接过手机,仔细观察后,说道:“大人,你又把你的头像当桌面了吧?”
看了这么多笑话,你的嘴角是否上扬了呢?不过这都是笑话,大家看了就当开心一下就好,不要太过于当真。
包公陈州放粮
包公陈州放粮是古典名著《三侠五义》里面的其中一个故事,出现在小说中的第九回合到第十四回合里,主要是讲述包公奉命去陈州考察赈灾的情况,用龙头铡铡杀安乐侯庞昱的故事,后来被世人广为流传。
那我们来看第九回合中所讲述的主要内容。因为陈州三年大旱导致了百姓颗粒无收,过着十分贫苦的生活。包公让公孙策写誊清,里面的内容是为陈州放粮,同时还直言皇帝用人不当,有顶撞皇上的意思,公孙策看到之后非常惊慌,但是又不得不从,已经想好明天要辞官了。
等到第二天,包公上朝上交了折奏,没过多久,就召见了包公。皇帝在看了包公的招于之后,刚开始非常生气,但是后来一想包公也是为了国家,忠心为主的份上,从怒气又转到了喜悦,立马召见了包公。在相互交谈之下,如果直接说去陈州放粮会有很多的弊端,因此皇上又加封包公为龙图阁大学士,同时仍然是开封府事务,前往陈州考察放赈的事情,并且关心一下民情。包公对于加封并没有谢恩,跪下启奏说:“我没有权柄,百姓并不会服我,恐怕很难奉诏。”于是,皇上又裳了他御札三道。
公孙策自从包公入朝之后,便变得提心吊胆,心里是想要收拾包袱走人,但是又会觉得自己妖言惑众,于是只好等待消息。忽然听到一声叫喊,以为有不好的事情发生,却听到说包公加封了龙图阁大学士的职位,皇帝派他去陈州查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