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风云乱世,滚滚红尘中谁主宰着三国命脉?群雄逐鹿,茫茫诸侯中谁引导着局势风云?三国向来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在这个年代中总有一些英雄让我们至今难忘。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那么对三国局势影响最大的十个三国人物都是谁呢?稼轩有“生子当如孙仲谋,……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之语,想来是认为这三人是前三甲。后来又有首元曲写到“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紫盖黄旗,多应借得,赤壁东风。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阵图中。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东。”此曲则道天下英雄,仅操尔。以他看来,赤壁之战只是偶然性占了上风,“使竖子成名”。“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显然也是这个意思。而与毕生与曹操周旋的刘备他更连提都不提(或是不屑吧),直接说为刘氏呕心沥血,惨淡经营半生却回天乏术的孔明。且也只是拿孔明作曹操的陪忖。一个“惊”只说操之威,震慑天下,惊动卧龙,仓促上阵。高下已然分明。这自然有失偏颇,曹操虽是“非常之人,超世之杰”但并不能将其他人物的风采都掩盖了。这才能有:“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毕竟三国是个豪杰并起,人才辈出的时代。
而要说这影响三国格局的头号人物我想曹操当之自然是无可争议的。可以说从群雄割据以来,曹操一直是争霸的主角,而其在北方的争霸战场也一直是斗争的中心,这种情况直到赤壁之战才有所改变,争霸的重心开始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且曹操也是三国首屈一指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文武兼资,时人无出其右。而官渡一战,以弱胜强,实是决定整个北方格局的一战,也是三国时期的第一场著名的大战。而后他统一北方,已然为后来三国局面的出现迈出了第一步,且为后来的统一打下了基础。三分天下这实力最强的曹魏一方确实是由曹操一手开创。
那么这三国第二人,我认为是直接导致了天下三分的赤壁主帅周瑜。可以说三国的前期决定的天下格局的是曹操和周瑜,一个统一北方,一个导致天下三分。《三国名臣赞序》赞周瑜:“晚节曜奇,则叁分于赤壁”,“卓卓若人,曜奇赤壁。三光参分,宇宙暂隔。”以前的正统派史学家都以《隆中对》为依据,把三分功劳归于诸葛。其实不然,《隆中对》只是一种预见,而但对于决定三分的那场“赤壁之战”,诸葛亮唯一的贡献就是促成孙刘联盟,但这已是大势所趋,(派谁去都一样)而且还是孙权一方是主动的。曹、孙、刘赤壁之战(208),乃中古史上一大事。曹胜则汉末二十年分裂之局,可复归统一;孙、刘胜,则三国鼎立之形势以成,战争再延长七十年。且不论对错功过,赤壁之战的主帅周瑜确实是一手缔造出了这三分局势。而他早年辅佐孙策平定江东,也是吴国开国立业的最大功臣。孙权称帝时就感叹说:“非周公瑾,孤不帝矣。”可见这第东吴第一人当数公瑾。
这三嘛,就是一手建立蜀汉帝国的刘备。因为其未能像曹操,周瑜那样对当时格局带来决定性的改变,(夷陵一战更决定了统一无法由蜀汉来完成。)且其所创基业在三国中又为最弱(还有窃国嫌疑)故而他只能排名第三。但他一生转战南北,一直处于当时割据斗争的前沿,“折而不挠,终不为下,”“虽颠沛陷难而信义愈明”诚然一世之雄。虽不及前二人,但胜他人远矣!
第四自然是吴主孙权,终其一生虽是守成之主,但他或联刘抗曹,(有赤壁之战);或联魏拒刘,(有夷陵之战)均获大胜。(能同时战胜这当世两大枭雄的又能有谁?)割据江东,最后终成帝业,曹操都不得不叹到:“生子当如孙仲谋”。其雄才可见。况吴越向来属于蛮荒之地,自春秋吴越风云后,自此江东才又一次成为历史舞台的前沿阵地。
第五当数一代名臣,蜀汉丞相诸葛孔明,他是刘备死后蜀汉的实际统治者,在内政军事等方面都有所建,平定南方少数民族和北伐都巩固了蜀汉政权,延长了三国的局面,是三国后期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但他的功绩在后世确实被夸大了,在《三国演义》中更是成为一代“智圣”。其实观其一生,虽数次北伐,但都无功而反,只是东支西绌,搞搞拉锯战而已。
第六则是诸葛的对头司马懿,他最大的贡献自然是逐步掌握了曹魏的政权,让他的子孙最后夺位当上皇帝。而最值得称道的自然是在五丈原拖死了诸葛孔明。曾考虑过将其列在孔明之前,但观其一生,可圈可点的毕竟不多,综合不如孔明(尤其治国上建树不多)。且其执政也晚于孔明,孔明前三次北伐遇上的都是曹真,郭淮,张合,等人,直到最后与司马交手实在已是强弩之末,快灯枯油尽了。况且他的胜利多半仰仗魏国本身雄厚的国力,并非他的能力超群。但不管怎么说,他毕竟是西晋始作俑者,且平乱孟达,公孙渊等举措都相当漂亮。
第七又回到了一个三国的前期人物——小霸王孙策。不用说,在群雄割据时期,他是不多的风云人物,依靠父亲留下的几千人马打下东南大片河山。一生未曾败绩,曹操都叹:“狮儿难与争锋”可惜其英年早逝,不然……当然,历史不容假设,但以其吴国始创者的身份,在此居一席之地实不为过。
第八就是孙策的女婿——陆逊。一代枭雄刘备就败亡于他手,他指挥的夷陵之战可以说是使三国进入后期的关键,也是三国三大战役之一。他在内政方面也是好手,堪称吴国的诸葛。也是后期维系吴国大局的关键人物。
第九我要说的人大家也许都想不到,那就是《三国志》蜀书第一篇所说的益州牧——刘焉。说他的一个重要原因自然是他首创的益州基业,这是后来刘备建立蜀汉帝国的根本。然而他的手段不止如此,汉中的割据势力张鲁就是他一手扶植的。而其他大小割据势力都和他有关联,为什么这么说呢?汉末管理地方的本是刺史,但刘焉却进言将它改成了垄断军政经济大权的州牧,而后几个宗亲大臣各拒一州,才有了后来的军阀混战。而他则占据了据说有帝王之气的益州,这才有了蜀汉基业的雏形。
第十个又得到曹魏一方寻找,最后觉得当数贾栩。他虽然不是曹操的亲信,但在各次战役的策划上都出力不少,更重要的是他曾先后早先成效力多人,早先事董卓,作乱京城,后来煽动李,郭二人造反,致使汉室的威望彻底扫地。后来又在曹袁关键之战时让张绣站到曹操一边。官渡又提出四胜原则,可以说官渡之战贡献最大是他。且在众多谋士当中,数他活得最久,又帮曹丕保位,最后连献帝都给赶下台,真正结束了汉朝,进入了“三国”时期。不得不说三国中他是一号厉害人物,然而他功绩毕竟与前面九个差得太远,所以把他列入十大人物之末。
在乱世中,他们同天下诸侯共同构成了一幅波澜壮阔的三国史,整个三国战史因此而丰富多彩、绚丽多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