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本站能运行下去,就支持下➤➤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前蜀·杜光庭

+A -A

左右街弘教大師傳真天賜紫廣成先生杜光庭註

太上老君

太者,大也。上者,尊也。高真莫先,眾聖共尊。故曰太上老君。老者,壽也,明老君修天修地,自然長壽,故曰老也。君者,尊號也,道清德極,故曰君也。以明老君為眾聖之祖,真神之宗,一切萬物莫不皆因老君所制,故為宗祖也。

說常清靜經

此明清靜之理。且常者,法也。常能法則此經清靜也。清者,元也。靜者,氣也。經則法也,一則為聖人之徑路,二則為神仙之梯櫈。凡學道之人皆因經戒而成真聖。聖人未*有不假經戒而立,不因元氣而成道者也。此一章之句分為三段,先明無形之道,次說運行之理,下明無名之法。第一明大道無形,第二明大道無情,第三明大道無名。第一明大道無形,能匠成天地,分判清濁。

老君曰:大道無形,生育天地。

道者,開口動舌、發言之詞也。又云:道者,虛無之炁也,混沌之宗,乾坤之祖,能有能無,包羅天地。道本無形,莫之能名。無形之形,是謂真形;無象之象,是謂真象。先天地而不為長,後天地而不為老;無形而自彰,無象而自立,無為而自化。故曰大道。經云:視之不見。故曰無形。杳杳冥冥,其中有精;混混沌沌,分為陰陽,故為天地也。育者,養也。長養陰陽,故為生育也。陽者,清也,上騰為天。陰者,濁也,下潛為地。天地者乃大道之子也。此一段明無情而運行,陰陽之用也。日月者,是陰陽之精氣也。

大道無情,運行日月。

自無而生有,造化以成形。故天無精氣,無以制日月之明;地無精氣,無以制山嶽鎮焉;人無精氣,無以制身形之存焉。故曰日月稟陰陽之所運行。故知道之無情,隨機而所化。又云:天何言哉?四時行焉;地何言哉?萬物生焉。經云:用之不可既,無情而運行日月也。日月者,大道之用也。此一段明無名,而萬物自生,長養萬物。

大道無名,長養萬物。

故元氣無形,不可名也。經云:道隱無名。乃生於天地。故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者,五行之子孫也。三才者,萬物之父母也。道者,三才之祖宗也。故元氣清靜,不可常名也。凡學道之人且在觀宗察行,若能智性無礙,可以登涉大道之徑,游於三才之外,常人無所能知也。前章明無形無名,故能運行於日月。此兩句乃是太上之自稱,無名之名,強名為道也。

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

吾者,我也。此明太上自言,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此故亦明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之義也。老君匠成天地,開闢乾坤,變化萬物,不言我為緣。道法自然,不能名號。一則從有入無,或從無入有,隱顯無方,存亡自在,豈有常名之稱焉。故經云: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又云: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前兩句明太上之所自稱,緣道無名。此後九句明大道尊卑之體,以元炁清靜,以天地男女為喻。就此章中,分為三段:第一明道分清濁動靜之喻;第二明天地男女動靜之機;第三明萬物本末之由。

夫道者,有清有濁,有動有靜。

清者,天也,正陽之炁上騰為天。濁者,地也,正陰之炁下結為地。夫者,發語之詞也。夫道能清能濁,能動能靜,以至大道無測,常名清濁動靜,皆為至道之用。几曰學道之士,若能明動靜之炁,安其位,則至道自來歸之。動靜合宜,故為正色也。此四句與前三句俱明清濁、動靜之理。並後二句,共成一章,以契至道尊卑之位、本末之由。於三段之中,第二段明男女清濁之用、動靜之機。

天清地濁,天動地靜。男清女濁,男動女靜。

《列子》曰:天積炁爾,地積塊爾。天地相連,終不相離。自地以上皆是天也。有諸天諸地,其名不一。四面八天,上有三十二天、三十二帝,皆清炁也。下有九地,九地之下謂之風水。風水之下,冥冥不測。自九地之上,上至諸天,皆出混元之圖也。《上清經》云:諸方各有五億五萬五千五百五十重天,天地之數亦然。此乃以彰至道之尊,大無不包,細無不納也。男者,陽也;女者,陰也。夫人在於母腹之中受胎之日,皆稟天地陰陽之炁,以成其形,稟天地純陽之炁者,以成其男。十月之中,常在母左腋下者,男也。稟天地純陰之炁者,以成其女。十月之中,常在母右腋下者,女也。女之水性,極陰之炁,故為靜也。男之火性,極陽之炁,故為動也。動者飛昇,上應於天。靜者濁滯,下應於地。故云天尊地卑,乾坤定矣;男尊女卑,陰陽分矣。故曰男動女靜。此二句明本末之由。與前七句合為一章,義分三別。

降本流末,而生萬物。

本者,元也;元者,道也。道本包於元炁,元炁分為二儀,二儀分為三才,三才分為五行,五行化為萬物。萬物者,末也。人能抱元守一,,歸於至道,復於根元,非返於末。末者化也;本者,生也。人能歸於根本,是謂調復性命之道者也。《南華真經》云:生者,神凝也;死者,物化也。人能歸真神,歸真神是謂返本還源,不可逐物也。此一段四句明清濁之源、動靜之基,人能有道,道自然皆歸。

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基.。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

清者,天之炁也;濁者,地之炁也。皆因清濁之炁生育萬物。世人若求長生之道,鍊陰為陽,鍊几成聖,皆因清自濁之所生,動因靜之所起。清濁者,道之別名也。學仙之人能堅守於至道,一切萬物自然歸之。故《西昇經》云:江河淮海,非欲於魚鼇、蛟龍,魚氅蛟龍自來歸之。人能清虛,寡欲無為,非欲於至道,至道自來歸之於人。但能守太和元炁,體道合真,萬物悉皆歸耳。此四句明心神本來清靜,皆因世欲之所牽也。

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欲牽之。

神者,妙而不測謂之神。心者,神也;神者,心也。心擾則神動,神動則心浮,心浮則欲生,欲生則傷神,傷神則失道。人能調伏其心,內安其神,外除其欲,則自然清靜。謂下文也。此一段四句,明修行之功,遣欲澄心,自然清靜也。

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

遣者,去除之喻也。人能去其情欲,內守元和,自然心神安靜。心既安靜,世欲豈能生焉?故引《西昇經》之言,所謂教人修道,即修心也;教人修心,即修道也。故以令人絕利一源,修真養性,次保心神安樂。故聖人云:修真養性,載神扶命,則離苦昇樂,福慶延流,而成真道矣。此兩句為一段,明修真至神,六欲、三毒自然消滅。

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滅。

六欲者,六根也。六根者,是眼、耳、口、鼻、心、意也。欲者,染著之貌、情愛之喻。觀境而染謂之欲,故眼見耳聞,意知心覺。世人若能斷其情,去其欲,澄其心,忘其慮而安其神,則六欲自然消滅,豈能生乎?內神不出,六識不動,則六根自然清靜,故不生也。三毒消滅。三毒者,三塗之根、三業之祖也。三者,身、心、口也。人有身時,身有妄動之業,心有妄思之業,口有妄語之業。此三業又為三毒。又云,三毒者,乃三尸也,彭琚、彭瓚、彭矯。上尸好華飾,中尸好滋味,下尸好淫欲。人若能斷得其華飾,遠其滋味,絕其淫欲,去此三事,謂之日三毒消滅。三毒既滅,則神和、炁暢、精固,三元安靜,三業不生,自然清靜。三元者,上元、中元、下元也。上為三境,生於萬物,天下三元掌人性命。且上元主泥九腦官,為上丹田;中元主心府絳官,則為中丹田;下元主炁海,屬腎官,為下丹田。此之三元,上主於神,中主於炁,下主於精,故乃掌人之性命也。人若能絕其三業,保此三官,更辮四時之炁,運轉精華,往來無窮,則三丹田固實,萬和柔順。心若太虛,內外貞白,皆因三尸消滅,除假留真,乃為清靜之道矣。前明修真至神,六欲三毒自然消滅。此明迷惑未斷,而心有所染著,故未能窮於妙用。

所以不能者,為心未澄、欲未遣也。

人若能去前三業,則三尸滅,三尸滅則保其三丹田,三丹田固實則炁通暢,往來無窮,即無世欲牽心,故為清靜之道。若未能專勤志意,澄心絕慮,則心不能內修至道,難窮妙用之理,則無所制伏於心猿,即漸失精神。精神既失,則六根妄起,世欲牽纏。此謂自不能解於生死之羅,難出輪迴之網者也。前章明能與不能修習。此章獨明能修而不著,破執而成真。九句正經,義分三別,合為一段。

能遣之者,內觀其心,心無其心;

人能斷情,絕食去欲,即無三業之罪。不以專志,修於內行,守於絳官,自內觀己心。心者,火也。故引《內觀經》之言,心者,火也,南方太陽之精,主於火也。上應熒惑,下應心也。心為絳官者,神也,妙用不測,變化無定,神明依泊,三葉如蓮花。又云,制之則正,放之則狂,清靜則生,濁躁則亡。明照八表,暗迷一方。故使學人可以觀之者,心處於形內,不以形觀心。既使形觀,則為二義。形者舍也,心者主也,舍不能觀主,故不可觀也。可使神觀心。神者炁之子,炁者神之母。但心意引炁,存神而觀之,自然感應。何以知之?古德云:為使炁神,神之與心,炁之與道,不相遠離。故聖人設法教人,修道即修心也,修心即修道也。心無所著,即無心可觀;既無心可觀,則無所用、無所修,即凝然合道。故心無其心,乃為清靜之道矣。

外觀其形,形無其形;

心者形之主,形者心之舍。形無主則不安,心無舍則不立。心處於內,形見於外。內外相承,不可相離。心形俱用,不可觀執。凝然混沌,有若無形,亦非無也。若非無心,豈能忘於形體乎?心忘形體,故曰無心。本經云:吾有大患,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心之與形,動無所染,靜而無著,此謂形無其形也。

遠觀其物,物無其物。

五行造化謂之物。又云,塊然有凝謂之形。几有形質者,俱謂之物也。物無其物者,謂之真,真空也。本經云: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物者,道之妙用也,非世之常物。

三者既悟,唯見於空。

三者,心、形、物也。內外中問,俱無所著,是名無為。既入無為,是名空法。空者,道之用也。有用有著,不名於道矣。前一段分三事。此一段獨明無空寂,雖名空寂之理,則俱無所著,即為真道也。此一章六句,合為一段。

觀空亦空,空無所空。

空者,真空也。空法之相,乃有二種:有大空,有小空。大空者,無為不為之理。小空者,破有歸無,以無為為無,是名小空。此二空俱無,即自然不染正性,乃成真道也。空無大小,亦無所去,有著即顯,無著即隱。空法之相,即隨影而見形,若言無見即斷滅。其法長存,如水似鏡,在人之身,掌人之性命。凡居有質,皆藉道以成形。一切物類,無不從道而生。大道坦然,常存於物,非為斷滅者也。

所空既無,無無亦無。

空者,亦非大非小,喻如道性,本無長短,亦無塵垢;悟即謂之真空,不悟謂之假相,非為至道。《上清經》云:空假之相,還復成假,天尊慈悲,乃立空假之相,善巧方便,隨機應化,教導人天,皆歸至道。所說空相,亦非空相。空相是道之妙用,應道用即有,不用即無。非無非有,非名為道。道本無形之形,真之能名;德本無象之象,是謂真象。杳杳冥冥,其中有精,其精甚真,非無為也。萬法俱無,是為空無。空無之道,亦非自然。破此空無,還歸於無無也。

無無既無,湛然常寂。

無無者,無執也。雖無執見,歸於寂法。寂法亦無,非為寂也,亦非空也,亦非無也。非空為空,謂之真空。非無為無,是無中之法。法亦俱無,歸於真寂。真寂亦無,非為無法,不有不無,非空非色。假名稱見,化導眾生。種種分別,皆為執見。執見既無,名曰自然。清靜非為空寂之法,空寂既無,則湛然常存,豁然無礙,即謂之真常之道也。前六句明空寂之理。此一段四句,明空寂俱無,自然無欲,即成真道也。

寂無所寂,欲豈能生?

此明法相皆歸寂滅,真道自然,長存不去,無著無欲,自然成道也。

欲既不生,即是真靜。

真靜者,自然無欲也。有欲則患生,無欲則道生。本經云:吾有大患,謂五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無身者,無欲也,無欲謂之真身。真身者,道身也。前四句明無欲無寂。此四句明真性之道,隨機應物,無所不應,自然清靜。

真常應物,

真者,體無增减,謂之真。常者,法也。常能法則,謂之真常之法也。法則真常,應物隨機,而化導眾生,無所不應於物,道之物也。常者,道之法也。應者,道之用也。法用無有,皆為常道,常道之中,自有真應之道。故云真常應物,道之妙用也。

真常得性。

凡欲得成真性,須修常性。而為道性得者,動也。動其本性,謂其得性也。

常應常靜,常清靜矣。

既在道性,本求清靜,自然應物,常用於世,無染無著,無垢無塵,隨機而化。本經云: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又云: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存者,道也。本清靜常應,而無所不應,隨方而無所不靜。故云常清靜矣。此一段六句,標前清靜之性,道性既清靜,乃得真性;既得真性,返歸於無得之理也。

如此清靜,漸入真道。

此言清靜之性,名為真道。經中不言,令人須假性修,漸進而成真也。真者,能長能久,不增不減,與天地齊壽,故為真道也。

既入真道,名為得道。

既入真道,名悟修真。鍊凡成真,鍊真成神,神真者,道也。故與天地同壽,日月齊明,造化萬物,故名為得道也。

雖名得道,實無所得。

道者,無得無失,亦無常形。本經云:道本無形,莫之能名。故云雖名得道,實無所得也。大道常存,亦無去住。又云:上德不德,是以有德。前明真性之道返歸無得之理。此明大聖立教,以無名之名,強名為道,教導人天,應接群品,雖無正形,悟者必得。

為化眾生,名為得道。

化者,返以守真謂之化。化者是遷變之義,逐換應見之名。化別種種,應見容儀,有無莫測,誘化時人。誘化者,指事為喻,恒勸開悟教道之名。普令後學之人拾惡從善,惜身保命。故要歸於聖教,只如太上西化流沙八十一國,亦法視相;或見大人,身長千丈,或見小人,身長丈八,變見無方,易形改號。或為金仙,或日梵仙,隨方設化,同體異名。教人修道,去妄成真,乃立清靜之教,皆為化也。應見降生於太清,渦水之右,真源之左,九井長存,雙檜猶在,見其道相,以化人天。又《聖紀經》云:老君自上古混沌初分,或以未分,開闢天地,安置日月星辰,分配五行,造化萬物,代代不休。為天王之師,時人莫能知之,非獨為西國演化。所言道本自然,無所不入,十方諸天,莫不皆弘至道。普天之內,皆為造化。蠢動含生,皆有道性。若能明解,即名為得道者也。

能悟之者,可傳聖道。

悟者,覺也,猶通也。通者,達也。凡學仙之士,若悟真理,則不以西竺、東土為名,分別六合之內,天上地下,道化一也。若悟解之者,亦不以至道為尊,亦不以象教為異,亦不以儒宗為別也。三教聖人,所說各異,其理一也。本經云:同出而異名。又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能悟本性,非分別所得也。但能體似虛無,常得至道歸身,內修清靜,則順天從正,外合人事,可以救苦技衰。以此修持,自然清靜。傳者,付度之名也。人能清靜,至道自來,不求而得,不學而成。本經云:天道無親,常與善人。清靜自然,聖道歸身。所以言可傳聖道也。凡此一段,前獨標無爭無德。後學眾生皆執偏見,妄情所起,失道迷源。老君又徹其前意,以上下有殊,乃破執性。

老君曰:上士無爭,下士好爭。

爭,求靜也。所言上士好爭處而求安,靜本性而自靜。爭者,執有也。上士不執有見,非為喧爭也。緣下士求達本性,故好爭而求靜,以其執見而求之者也。是名能體道合真者,不著於耳、目、鼻、口、身、意之病,亦不著於鹹、苦、辛、甜之味,亦不著於官、商、角、徵、羽之音。此之執見皆非本性。此者下士好爭之理,諸見無心,豈有爭乎?人若無爭,為清靜也。

上德不德,下德執德。

德者,貴也,有名稱也。上德者,明上古之君本無名號,亦無所稱,故言不德。本經云,上德無為者,道德所稱也。又云,有若無,實若虛。道者若執有見、有名,即非上德也。本不有不無,不虛不實,應用即有,昧用即無。故云: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知而不言者,隱也。又知可如不知,知不知上,不知知病,故云知者不可言也。故云上德不德,下德執德也。下德執德者,有名跡功業,以成稱名自見。凡諸有見,皆生分別。又本經云: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何以分別?既有分別,即為執德。若能除兩件之心,乃名為自然之道。兩件者,有為、無為之法。或立無為為是,破有為為非;或執有為為是,乃破無為為非。此是兩件之心。至道自然,亦非有為,亦非無為。故至道自然,湛寂清靜,混而不染,和而不同,非有非無。几學仙之士無以執非,但俱無執見,則自達真道,超越三乘,悉歸一乘。道不為下,故執德者不名為道矣。

執著之者,不名道德。

前說執德以為下德,故執諸相,行流涉于有為,不名道德也。道德者,通變無方,存亡自在,應用即見,能尊能貴,悉皆自然,非執見之人。若執見之人,豈能知之乎?此一段明眾生所以不得真道.至常清靜矣。

眾生所以不得真道者,為有妄心。

妄者,動也。情浮意動,心生所妄,動者思之,因妄者,亂之本也。一切眾生不得真道者,皆為情染意動,妄有所思,思有所感,感者感其情而妄動於意,意動其思而妄生於心。人若妄心不生,自然清靜。又云,妄動者,亡也。皆亡失其道性,故逐境而感情,妄動其心,故不得真道。

既有妄心,即驚其神。

驚者,心之極畏,名曰驚也。非祗指於心驚也。驚有二說.一則內修清靜,乃忘於形而驚其神。二則外習事業,乃勞於心,而驚其形;外既驚其形體,內誘則驚於其神。若得心神安靜,則外欲不生",欲既不生,自然清靜也。

既驚其神,即著萬物。

凡人若驚其神,則外有所著於境,內則失於正性。萬物者,眾多之名也。緣道貴守一,不可著於萬物而驚其神也。夫人得生於世,故稟地、水、火、風四大之中,和炁而生,按三才而所育,貴亦難勝。若能安然不動,內守元和,則思慮不惑,自然清靜也。

既著萬物,即生貪求。

貪者,是愛著之貌。雖名愛著,亦有二種分別之義:一者貪於世事,外求華飾,欲樂其情,則為陰咎,不合於陽教。既屬於陰,即不能清靜,乃為濁滯也。二者貪於進修,窮尋真教,堅求至道。此為內貪。名為貪,其理合於陽教,即輕清而為正,陰即濁滯而歸邪。若能體道合真,自然輕靜也。

既生貪求,即是煩惱。

然貪外事,漸漸斷除;貪求內事,勸勤修進。雖即內求至道,不可堅執之,亦乃生煩惱。凡言煩惱,亦有二一種,分別輕重:一者輕煩惱,二者重煩惱。一輕則是貪求至道,執之亦生煩惱。二則是外求世法,名重煩惱。輕即合陽,是名為清;重即合陰,是名為濁。雖分輕重,則不可執之。執猶著也。既貪著即生迷惑。但以拾重棄輕,內守元和,湛然不動,故謂之懷道抱德,自然淳朴。夫長生之道全在養神,若守元和不失,神即居之,神若居則心大安,忻忻而若喜,自然清靜,豈有煩惱生乎?

煩惱妄想,憂苦身心,便遭濁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

身心躭著外境,憂苦自生於內。濁者,染也;辱者,污也。身心染污,自歸流浪者,返復也。返復生死,不離輪迴,流浪於苦海之中。苦海者,憂苦之海也。海者,大也,憂苦事不能免也。非干至道不慈,自為人心造作。夫學道之士,但內守其一,外除其想。一者,身也。聖人皆云存三守一。三者,精炁神也。但守其身,必存於三也。故《西昇經》云:守身不失,常存也。專守其一,不生妄想,即免於苦海沉淪,憂苦不著於身心,自然解脫,合於清靜。故聖人遺其經文,以正其義,施大法橋,閉其徑路,教化未悟,令入妙門。此明人皆自失真元,故非為至道不慈者也。

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靜矣。

真道者常存,非古非今,非生非滅,外包天地,內入毫芒,法則萬物,常用於世。人能悟解,雖己自得,非為化物也。夫太上所言,人能覺悟,悟則本性,謂之得道也。亦非至道難求,亦非易得也。本經云:天道無親,常與善人。又云:道本無形,莫之能名。得悟之者,唯己自知。善人常能守於清靜,即皆為得其真道者也。此一章至書而錄之,總為一段。先明仙翁誦持此法,次明傳授帝君,天官洞府,悉皆祕隱,非為常輕者也。

仙人葛玄曰:吾得真道,曾誦此經萬遍。

仙人姓葛諱玄,字孝先。初學道之時,常誦此經,後得神仙之道,今位登左仙翁者是也。仙翁有孫,名洪字稚川,今之世人皆只乎朴抱子。祖代求仙,皆成真人矣。仙翁初入道之時,居長白山,或居東嶽。自後遍歷名山,慇懃求道。成道之後,隱跡潸形,為留經教於世,勸悟後學之途。凡言誦經萬遍者,萬遍即萬行圓備也。又《靈寶經》云,萬範開張者,乃明諸天梵炁彌羅,無不周遍也。範者,法也。萬法皆同,內外俱應。分即為萬象之形,聚為萬神之體,此乃為圓滿之義也。又云,萬遍道備,飛昇太空,萬神之備。萬遍既周,乃成清靜之道,非祗為誦持經文,何必苦於形而勞其神者也。

此經是天人所習,不傳下士。

天人者,極陽之仙也。天仙者,碧落飛騰,遊行自在,兩腋有毛羽,亦名羽客也。凡是天仙羽客,住於三清之上,常行於經法,亦非輕傳下士。世人若修天人之行,即謂天上人也。凡欲修學之士,何不誦習此經,日有進修之業,若無退慢之心,是謂有進無退之士也。亦不令輕傳下士。又聖人云,經法流行於世,學人若遇,須當寶而貴之,不可輕泄。如逢賢士,有心即授,有善即傳。此蓋流通救度,要其悟解者也。可傳可授,弘在人矣。

吾昔受之於東華帝君。

吾者,仙翁自稱也。東華者,按《上清經》云:東方有飄雲世界碧霞之國,翠羽城中蒼龍官,其中官闕,並是龍鳳寶珠合就,上有五色蒼雲覆蓋其上,故號蒼龍宮也。乃是東華小童君所居之處。此明仙翁自云吾逢彼帝君,即傳受此經,且非輕傳於下士也。

東華帝君受之於金闕帝君,

金闕者,西方有琅玕世界瓊瑤之國,瑠璃官內,其中官闕,並是琅玗寶珍瑠璃合就,故號曰瑠璃宮也。有一帝君於宮內亦寶祕此經。又云金闕帝君者也。應其名號,或太上分形化體,名號有殊。《上清經》云:後聖金闕玄元黃帝老君,太上是也。又《尹氏玄中記》曰:太上老君常居紫微官,或號天皇大帝,或曰太一救苦天尊,或號金闕聖君。故知太上隨方設化,應號無窮。即知先聖金闕西方瓊瑤國主帝君是也。上聖帝君盡皆寶祕此經,何況後學傳受,修持諷誦,豈不欽崇,重而行之者乎?

金闕帝君受之於西王母。

王母者,諸天神王帝主之母,居於崑崙。按《天地論》曰:王母居崑崙西側黃河出水之處。王母者,是天地之母。又云,天公、地母主統眾真,總攝三界,天上天下,是王母為至尊之母也。昔於金闕帝君受得此經,其帝君受此經於西王母之時,亦非輕傳於下士也。

西王母皆口口相傳,不記文字。吾今於世書而錄之。

口口相傳者,古聖人傳受經法,皆以內藏心腹祕受經文,流通行化,教導人天,並不記文字,即不以今世所見也。自仙翁後來,故書此經,傳於下世,普遍流行,即要拔度後學之徒者也。前明先聖傳受,次明後學尊卑,若能悟解真道,則隨功而獲果矣。

上士悟之,昇為天官。

上士者,外鍊形質,內養精神,外和其光而同其塵,內修功而保其元也。元者,元炁也。元炁是神之母。人能常存於元炁,下保於丹田,上固於泥丸,中守於絳官,如此愛重,保於三元,是謂內養於神。神者,炁之子;形者,神之舍。神是身之主,身無主則不安;形無神而不立。上達之士常服日精,保於下丹田,飲於月華,保於腦戶。腦戶者,泥九上丹田也,屬陽,故使太陰精炁保之。下丹田腎官氣海屬陰,故使太陽精炁保之。又《易》曰:一陰一陽之謂道也。且能待日月二景扶身形而行之,叉昇為天官也。是五雲五炁者,是五行之正炁也。凡上道之人,五臟既真,五臟炁自生,五行真炁化成五雲,扶其形質,上游三界。三界者,欲界、色界、無色界也。下游十方。十方者,四維上下是也。三界十方俱無滯礙,然後昇入上清,得位為天官之號也。

中士悟之,南宮列仙。

金者,肺也。玉者,骨也。凡學道之士先須鍊骨,謂之寶玉;鍊肺保津,謂之炁金。石者,腎也;丹者,心也。安心息炁,保於腎臟,乃得延年,非為世間金石寶玉也。此之金石能保其命。又圖南子云:外寶如何內寶存。此之謂也。若能內保於性命,然上參於上清聖文。聖文者,皆上清祕寶之書。下達玄微者,下元腎也。又《上清經》云:南方有丹靈天,內有藥珠宮,內有一真君號曰靈天君。又云,朱陽宮或云朱陵宮,其天中內有炎炎火鍊池,池有七寶宮殿,亦號曰紫陽宮。若有下達之士學道成功者,乃同司命真君錄其姓名,奏上南宮,得為仙官之號也。

下士得之,在世長年,

下士者,未能絕利一源,皆求資身益命之道;或服靈藥,或餌丹砂,或休名棄位,或淡靜安神,或依倚林泉,或藏跡於朝市,內修至道,外合五常。或隱或見,體道合真。如斯不退,尚保延年,何況高士英賢隱於巖谷,學神仙養藥,而得白日昇天。何故後人不能專至?即今西嶽華山山居隱士丁、陳二人在世延年?注名以入仙位,况後人不能相效。故舉此數喻,乃明至道無偏,求者必達。故本經云:天道無親,常與善人也。又參同歸一。

游行三界,昇入金門。

《靈寶經》 云:三十二天三十二帝,第六名上明七曜摩夷天帝,名恬懀延,此是欲界也。雖有此說,凡學道但去其欲,即名真人。又色界在二十四重天,無極曇誓天為色界,其帝君號名飄弩穹隆。,又太素秀樂禁上天為無色界帝君,名龍羅覺長。此名三界,乃指天地而言,此為外,約大綱之說也。若喻人身而言之,三界即三丹田也。下丹田為欲界,中丹田為色界,上丹田為無色界。人若保守於三丹田,則精氣神存上中下三丹田之境,真人游於三界也。若得三丹田神俱足,則自然昇天矣。故經云,形神俱妙,與道合真,此之謂也。《上清經》云:大羅天在三十二天之上。又《靈寶經》云:三界之上,渺渺大羅。大羅之境唯有三清宮闕,莫不上聖高尊游於其上。又云,有五億五萬五千五百五十重天。此不具載。又唐賢樂朋龜云:原夫八十一天,比太上之半壽。此者大約而言也。學道人若先修內行,保固守於三元神,三元神俱備,自得昇天,游於三清之境,出入金闕之前,朝拜太上,得為真人。故曰昇入金門也。前仙翁書錄乃標至學尊卑。此明真人所說,導引羣生,普令誦持真經,得善神擁護其身,漸入仙真之階。

左玄真人曰:

左者,陽也。玄者,一也。道君號得一,真人乃立其左右,陰陽一是也。故言左玄真人。左玄真人者號法解。為此真人大慈,仁者多請問因緣,下游五濁,救拔一切;復歸三境,侍從尊慈,太上保之,稱其名號。學仙之士但能存一,守於陰陽二炁,則為真人。何為守一?一者,道之本性。一為大也。又云身也。故引《西昇經》云:愛人不如愛身,愛身不如愛神,愛神不如舍神,舍神不如守身,守身長久,長存也。學人未悟玄微,但且護形愛炁,輕物賤名,思慮不惑,則血氣和平,如此即其一可存也。陰陽二炁即坎離之用也。故謂為真人之身。然後朝於太上,皆得為道之臣也。上則參於三境,下則游於十方,開導眾生,教化未悟,引接群生,普令得其道,此即為真人之所作也。

學道之士,持誦此經,

持誦者,依本曰讀,離本曰誦。學道之士,若能心正,道念不退,依法奉修,如對太上,行住坐立,常持專一,是謂誦持者也。

即得十天善神擁護其人。

此明學士心常念道,持誦真經,即得善神擁護。十天者,八方上下是也。《因緣經》云:每月十直齋,各有善神直日,亦為善神也。且人有三業、六根身形之業,故有十惡。十惡者,淫、殺、盜、嫉、婦、恚、惡口、兩舌、妄言、綺語,此為十惡。十善者,身不妄行,心不妄動,意不妄思,性不妄亂,耳不妄聽邪聲,口不妄言綺語,目不妄視邪色,鼻不妄受邪穢,舌不妄食邪味,識不妄受於驚怖,即名十二善。十善既生,十惡自滅,乃得真聖相護。十行既周,自然清靜。既生清靜,則無煩惱。煩惱既無,乃成真道。

然後玉符寶神,金液鍊形,形神俱妙,與道合真。

玉符者,玉皇之符也。令人學道功圓行滿,昇入仙階者。先得玉皇符命,然後昇仙也。玉符於身而論之,可明中元之事。中元者,心也。學人之心若能安靜,自然無染於塵垢,清靜而保固形神。若上等之人悟鍊金液之道,以固形質。中士未悟,身外求藥,合和修鍊,以佇性命。若論出入之道,亦先固形體,然後養於神識而形體固,形瘦力倦,神者為彼之主,主安則外固。假如世之屋宅無人,則不能全矣。內外之事如此也。故引《西昇經》之言:我身乃神之車、神之舍、神之主,主人安靜,神既居之;躁動,神即去之。又云:神生形,形成神。形不得神,不能自生;神不得形,不能自成。形神合同,更相生,更相成。此事表裹相應之道。又云,神常愛人,人不愛神。神常愛人者,願其人生。人不愛神者,為心所擾也。心亦神也,其神名曰靈童,能惡能善,能昧能明,能喜能怒,能正能邪。使意馬如風驅,心猿如箭疾,巧生千種,機出萬端,皆在此神。又《內觀經》云:心者神也,非青非白,非赤非黃,非大非小,非短非長,非曲非直,非柔非剛,非厚非薄,非圓非方,變化莫測,混合陰陽。大包天地,細入毫芒。制之則止,放之則狂。清靜則生,濁躁則亡。人能清靜,內修至道,制伏其心,心既安靜,其神則生,神生則形固,形固成神。神藉形而成,形藉神而生,形神相藉,安靜修功,形固神全。故云形神俱妙,內外相應,自然與道合真也。前明誦持威力,修鍊成真。此明真經道德貴重,世人悟解玄微,即得身超三界也。

正一真人曰:

正者,真也;一者,大也,亦為心也。心者,南方太陽之象,元處北方。因何太陽處於北方?為坎離中有一畫,故為一陽,是謂心也。一是陰中陽位,二是陽中陰位。此是五行返復之理,陰陽變化之用,是謂正一也。正一真人者,漢天師也,姓張諱道陵也。今為三天大法師,位任正一真人。又為三清度師。其真人今居聖真之位,亦曾鍊五行,修功為國,扶衰救苦,除害興物,利濟庶民,功圓行滿,超几成聖,位居高上正一真人。人若能修鍊其心,自然關府通泰,神和氣暢,皆由正一之事。今有天師所行正一斬邪三五飛步之道、銅符鐵券、金丹寶經、祕訣靈章、二十四階品籙,此不一一載也。

人家有此經,悟解之者,灾障不干,眾聖護門,

家者,身也。經者,心也。外學喻則家宅也。真人曰:家有此經,若能悟解玄微,靜身心,修行念道,持誦不退,即得眾聖神人護衛其門。既得神人護門,則災障干於家庭,邪魔無犯於住止。皆因主人清靜,故得神明護門。內舉此喻,則家猶身也。心則經也。人能清靜,行其至道於心,則謂之有此經也。悟者,覺也;達者,解也;通者,了也。覺了則謂心有經也。無經則未悟解,故有灾障,煩惱所生。若心了達,則無煩惱。煩惱既無,自然清靜,灾障不生,故不干也。眾聖護門者,人身中有三萬六千神,左三魂,右七魄。身有一萬二千形影,體有二萬四千精光,五臟六腑二十四神,耳、眼、口、鼻皆有也。一一各有宮闕所居人若清靜,眾神歸身,各居宮闕,故云眾聖護門。又三萬六千神各居瓊宮,即知烟蘿先生語不虛也。

神昇上界,朝拜高尊。

神者,心也。道典云:聰明正直謂之神,陰陽不測謂之聖。故云心靈則道降,道降則神靈,神靈則聖也。神明既聖,即可昇也。昇者,登也,昇登於上界。上界者,則三界之上三清之境大羅天也。人能保精、養炁、愛神,調和於元炁,填補於腦,烹鍊神水,變化精神,神炁若全,即得上昇三界,朝禮太上高尊。凡學仙之士,所說朝元,即有二種:一論天地,二論人身。即明三丹田、且三界朝元者,即上中下是三元也。上元者,上應玉清,始炁所化,號天寶君,理玉清聖境清微天,總一十二部聖行之經,為洞真教主,下於人身中為上丹田腦工,亦號泥丸工帝君,以主於炁;中元者,上應上清,元炁所化,號靈寶君,理上清境禹餘天,總一十二部真行之經,為洞玄教主,下於人身中為中丹田心府絳官帝君,主於神;下元者,上應太清,玄炁所化,號神寶君,理太清仙境大赤天,總一十二部仙行之經,為洞神教主,下於人身中為下丹田炁海腎宮帝君,主於命。此三元三宮三寶者,天地得之以成,失之以傾,人身得之以生,失之以死。故《黃庭經》云:一身精神慎勿失。故要保愛也。又云:仙人道士非有神,積精累炁以成真。凡學道之人,若能運用精華,存想神炁,朝拜三元,修功不退,久而行之,自得真道。故聖人云:心為使炁神,若知行炁主,便是得仙人。此明存想之道,皆以心而使之也。

功滿德就,相感帝君。誦持不退,身騰紫雲。

此明修道得果也。功滿八百,行滿三千。功行者,乃是修鍊之功行也。學人若能行胎息之道者,日行八百,即可以昇天,功行感應,自然昇舉也。古德云:功圓行滿,昇為金闕之臣,獨步玉京之上道也。學人若能專守三宮,朝拜真元,百節關府自然通泰,萬神和暢。相感帝君者,既存守三元,三元各有帝君也。誦持不退,則心念正道。謂誦持也。身騰紫雲者,內觀之道乃有正說。人有五臟屬於五行,人若修鍊五行,真炁傳於五臟,故為實腹。五臟真炁既成,自然尸解,出有入無,變化自在,存亡恍惚,此為得道之中也。紫雲者,五行真炁結成紫雲,乃是上天之誥命之炁。故凡得道之人皆乘紫雲而去,上昇三境,朝拜太上高尊,以表得道人證於尊貴之貌也。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註竟

● 此句與以下文義不符,侯善淵、劉通微本為『靜者動之基』 。

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