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乘律·第1128部
根本说一切有部尼陀那五卷
唐三藏法师义净奉制译 |
根本说一切有部尼陀那卷第一
大门总摄颂曰
初明受近圆 次分亡人物
圆坛并户钩 菩萨像五门
别门初总摄颂曰
近圆知日数 界别不入地
界边五众居 不截皮生肉
第一子摄颂曰
近圆男女状 非近圆为师
难等十无师 莫授我七岁
尔时薄伽梵。在室罗伐城逝多林给孤独园。具寿邬波离来诣佛所。礼双足已在一面坐。合掌恭敬白佛言。世尊。若苾刍与他受近圆时。彼若根转。得名善受不。佛言。是受近圆。应可移向苾刍尼处。
复次世尊。若苾刍与他男子受近圆时。而此男子作女人音声女人意乐及形状法式。此人得名为受近圆不。佛言。邬波离。是受近圆。诸苾刍得越法罪。
若苾刍尼与他女人受近圆时。而此女人作男子音声男子意乐及形状法式。此人得名受近圆不。佛言。是受近圆。诸苾刍尼得越法罪。
若以不受近圆人为亲教师。此人得名受近圆不。佛言。是受近圆。诸苾刍得越法罪。
若人身有难事。自言我有。诸苾刍为受近圆。此人得名受近圆不。佛言。不名受近圆。诸苾刍得越法罪。
若人身无难。事自言我。有诸苾刍为受近圆。此人得名受近圆不。佛言。是受近圆。诸苾刍得越法罪。
若人实有难事。自言我无诸难。苾刍为受近圆。此人得名受近圆不。佛言。不名受近圆。诸苾刍无犯。
若人实无难事复自言无。诸苾刍为受近圆。此人得名受近圆不。佛言。此名善受。
若苾刍与出家者。未受十戒面受近圆。此人得名受近圆不。佛言。是受。诸苾刍得越法罪。
若人受近圆时。亲教师不现前。诸苾刍为受近圆。此人得名受近圆不。佛言。是受近圆。诸苾刍得越法罪。
若人受近圆时。作如是语。莫授我近圆。诸苾刍为受。此人得名受近圆不。佛言。非受近圆。诸苾刍得越法罪。
如世尊说。若人年满七岁能驱乌鸟。应与出家者。大德。若有童子年始六岁。于僧食厨能驱乌鸟。此人应与出家不佛言。许满七岁。此不应与若满七岁不能驱乌与出家不。佛言。不应许能驱乌故。
第二子摄颂曰。
日数每应知 告白夜须减
六日十八日 说戒不应频
尔时佛在室罗伐城。有婆罗门居士等。至苾刍所问言。阿离耶。今是何日。答言。不知。诸人告曰。圣者。外道之类于诸日数及以星历悉皆善识。仁等亦应知日数星历。云何不解而为出家。遂默不答。诸苾刍以缘白佛。佛言。我今听诸苾刍知日数星历。时诸苾刍悉皆学数星历及以算法。便生扰乱废修善业佛言。应令一人学数。虽闻佛教。不知谁当合数。佛言。应令众首上座数之。是时上座忘失其数。使知事人亦不能忆。佛言。可作泥珠。或作竹筹。满十五枚。每日移一。如此作时被风吹乱。佛言。应取十五枚竹片。可长四五指。一头穿孔以绳贯之。挂壁要处。每日移一。时彼举众皆共移筹。佛言。上座及知事者应移。时有婆罗门居士至苾刍所问言。圣者。今是何日。彼便报曰。仁今可问上座及知事人。诸人告曰。仁等亦有计番。当直知日人耶。时诸苾刍默然无答。以缘白佛。佛言。应可作白普告众人。时诸苾刍随处告白。佛言。不应随处作白。然于众集。在上座前而为秉白。大众应知。今是月一日。诸俗闻说复云。仁等。岂可不说半月黑白分耶。答言不作。苾刍白佛佛言。当称黑白月分。应如是说若于晡后大众集时。令一苾刍于上座前合掌而立一心恭敬作如是白。大德僧伽听。今是黑月一日。仁等应为造寺施主及护寺天神并旧住天神各诵经中清净妙颂。时诸苾刍虽复日日告白。不称造寺施主名字。佛言。当称造寺施主名字。亦应称说明日设食施主名字。令彼施主所愿随意福善弥增。若更有余施主皆同此说。及余天众八部之类。师僧父母皆悉称名。普及一切众生。皆令福利增长。时诸苾刍闻是语已。即皆各说清净伽他曰。
所为布施者 必获其义利
若为乐故施 后必得安乐
菩萨之福报 无尽若虚空
施获如是果 增长无休息
时有施主。请诸苾刍当设供养。苾刍知已不为宣告施主名及以住处。佛言。应预宣告施主名字云。施主某甲。明日当为大众设食。住在某处。复有婆罗门居士。至苾刍处问言。圣者。今是何日。答言。是十五日。彼复问曰。时人皆云十四日。如何仁等言十五耶。岂可苾刍不为减夜。答言。不作。时诸苾刍以缘白佛。佛言。应为减夜。时诸苾刍频于半月而为减夜俗人问言。圣者。今是何日。答是十四。彼言。圣者。时人皆云十五日。如何仁等频于半月而为减夜。时诸苾刍以缘白佛。佛言。汝等不应频于半月而减其夜。然须计时过月半已。应为减夜(谓从正月十六日至二月十五日为一月。从二月十六日至月尽。即是月半。令减一夜为其小月。余皆仿此。为东西不同故)如是一岁总有六日。是十四日有六日。是十五日为长净事。时有婆罗门居士。来问苾刍曰。圣者。今是何月。答言。今是室罗末拏月(当五月十六日已去至六月十五日)彼复问言。圣者。诸人咸云阿沙荼月(从四月十六日至五月十五日)仁等乃云室罗末拏月。岂可仁等不为闰月耶答言。不为。人皆共笑。时诸苾刍以缘白佛。佛言。应为闰月。时诸苾刍于每年中恒为闰月。俗人来问圣者。今是何月。答言。是阿沙荼月。彼复问言。圣者。诸人咸云今是室罗末拏月。仁等乃云是阿沙荼月。岂可仁等于每年中为闰月耶。答言。如是。同前讥笑。苾刍以缘白佛。佛言。不应于年年中而作闰月。应至六岁方为闰月(即是五六当三十月。此谓古法与今不同)时有国王。至二年半便为一闰。苾刍不随。人共嫌耻。佛言。苾刍应随王法为其闰月。若星道行参差者。亦应随其星道而数用之。是故汝等应可识知日月星分与俗同行。令诸外道来求过者不得其便。大德。颇有苾刍住处令授学人得说戒不。佛言。不得。
第三子摄颂曰。
界别不告净 亦不为羯磨
乘空不持欲 解前方结后
尔时佛在室罗伐城。具寿邬波离请世尊曰。住界内人得向界外者告清净不。佛言。不得。住界外人。得向界内者告清净不。佛言。不得。住界内人。得为界外者作羯磨不。佛言。不得。住界外人。得为界内者作羯磨不。佛言。不得。若有乘空持欲去时。成持欲不。佛言。不成。应更取欲。若不解前界。得结后界不。佛言不得。应以白四解前然后方结。
第四子摄颂曰。
不入界舍界 树界有世尊
不越及可越 羯磨者身死
具寿邬波离请世尊曰。颇得以界入余界不佛言。不得。有几种界不相涉入。佛言。谓小坛场及现停水处。并苾刍苾刍尼界。此皆不入若先结界有几种舍法。佛言。有五。一谓大众悉皆归俗。二谓大众同时转根。三谓大众决心舍去。四谓大众俱时命过。五谓秉白四羯磨解。得以一树为二界标不。佛言。各取一边得为三界标。或为四界标。量知分齐皆得成就。
尔时世尊。在迦尸国人间游行。遇到一处遂便微笑世尊常法。若微笑时。即于口中。出五种色青黄赤白及以红光。或时下照或复上升。其光下者。至等活地狱。黑绳地狱。众合地狱。号叫地狱。大号叫地狱。烧然地狱。大烧然地狱。无间地狱。疱形地狱。连疱地狱。阿吒吒地狱。阿呵呵地狱。阿呼呼地狱。青莲花地狱。红莲花地狱。大红莲花地狱。如是等处。若受炎热皆得清凉。居处寒冰便获温暖。彼诸有情各得安乐。皆作是语。我与汝等。为从此死生余处耶。
尔时世尊令彼有情生信心故。复现余相。彼见相已咸作是语。我等不于此死而生余处。然我必由希有大人威神力故。令我身心现处安乐。既生敬信。能灭地狱所有诸苦。于人天处受胜妙身。当为法器得见真理。其光上升者。从四大王众天。至三十三天夜摩天睹史多天乐变化天他化自在天。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少光天无量光天极光净天。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无云天福生天广果天。无烦天无热天善现天善见天乃至色究竟天。于此光中演说苦空无常无我等法。并说二伽他曰。
汝当求出离 于佛教勤修
降伏生死军 如象摧草舍
于此法律中 常为不放逸
能竭烦恼海 当尽苦边际
时彼光明。遍照三千大千世界已。还至佛所。若佛世尊说过去事。光从背入。若说未来事。光从胸入。若说地狱事。光从足下入。若说傍生事。光从足跟入。若说饿鬼事。光从足指入。若说人事。光从膝入。若说力轮王事。光从左手掌入。若说转轮王事。光从右手掌入。若说天事。光从脐入。若说声闻事。光从口入。若说独觉事。光从眉间入。若说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事。光从顶入。是时光明绕佛三匝从顶而入。时具寿阿难陀。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世尊。如来应正等觉熙怡微笑。非无因缘。即说伽他而请佛曰。
口出种种妙光明 流满大千非一相
周遍十方诸刹土 如日光照尽虚空
佛是众生最胜因 能除憍慢及忧戚
无缘不启于金口 微笑当必演希奇
安详审谛牟尼尊 乐欲闻者能为说
如师子王发大吼 愿为我等决疑心
如大海内妙山王 若无因缘不摇动
自在慈悲现微笑 为渴仰者说因缘
尔时世尊告阿难陀曰。如是如是。阿难陀非无因缘。如来应正等觉辄现微笑。阿难陀。此地方所。乃是过去迦摄波佛。为声闻众说法之处。时阿难陀闻是语已。疾疾取七条衣叠为四重。白佛言。世尊。我已敷座。愿佛知时可于斯坐。冀令此地有二正觉受用之处。谓迦摄波佛及今世尊。佛告阿难陀曰。善哉善哉。我虽不说汝自知时。尔时世尊即便就座。复告阿难陀曰。此地方所。是迦摄波佛所住之寺。此是经行处。此是廊宇门屋洗足之处。此是净厨地。此是浴室处。汝等应知。是时邬波离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说。净不净地者。不知齐何名净不净。佛言。乃至正法住世。有净不净。正法若灭。悉皆不净。世尊。齐何名正法住世。云何名灭。佛告邬波离。乃至有秉羯磨。有如说行者。是则名为正法住世。若不秉羯磨。无如说行。是则名为正法灭坏。
复白佛言。若无上大师在于界外。苾刍得秉羯磨不。佛言。不得。若大师在于界内。余人得秉羯磨不。佛言。得又得以世尊足僧数不。佛言不得。佛宝僧宝体差别故。于不可越界得越过不。佛言。不得。大德。不知有几不可越界。佛言。有其五种。谓苾刍界苾刍尼界小坛场现停水处二界中间。大德。若有深堑及以河涧。不可越界。颇得越不。佛言。若常有桥梁。越之非咎。如其桥梁破坏。得齐几时名不失界。佛言。得齐七夜。此据有心修理。无心修理随破即失。若有苾刍。正结界时。秉羯磨者忽然命过。得成结不。佛言。若知标相。所作羯磨已秉多分。此虽命过得成结界。若未知标相。所秉羯磨未过多分。此时命终。不成结界。若苾刍尼结界成不。准此应知。
第五子摄颂曰。
地墙等秉事 结界无与欲
但于一处坐 得为四羯磨
缘在室罗伐城。具寿邬波离请世尊曰。在地居人。共地居者遥秉羯磨。得成秉不。佛言。不成。与欲得成。大德。在地之人与墙头者共秉羯磨。得成秉不。佛言。不成。大德。在地之人。与树上者共秉羯磨。得成秉不。佛言。不成。大德。在地之人。与居空者共秉羯磨。得成秉不。佛言。不成。应知以树墙空为头。各有四句亦如是。如世尊说。有百一羯磨。几合与欲。几不合与欲。佛言。唯除结界。余并与欲。大德。若以神变幻术而作标相。得为标不。佛言。不得。神力幻术非实有故。或以日月星宿为标相者。得成标不。佛言。不得。日月星宿非定住故。若以水波浪得成标不。佛言。不得。由其波浪疾移转故。若苾刍为他持欲净乘空而去。此得名为持欲净不。佛言。不成。应更取欲。若有苾刍。秉一羯磨于四住处。并得成不。佛言。得如其四界。各有四人事现前者。各于其处别置三人。时秉法者。或席或床或板或荐。压四界上而秉羯磨。以秉法者添彼四数。咸成作法。如是若于四界。有别事起。作七羯磨等。谓驱摈羯磨。今怖羯磨。折伏羯磨。求谢羯磨。不见罪羯磨。不如法悔羯磨。不舍恶见羯磨若作此等羯磨之时。其秉法人。在彼四界角相近处。若以席板床荐总压而坐。秉法皆成。
第六子摄颂曰。
大界两驿半 下水上山巅
异见明相过 五众受七日
具寿邬波离请世尊曰。如世尊说。应结大界者。齐几许来是大界量。佛言。大界者。齐两踰膳那半。应可结之(言踰膳那者当三十里。是此一驿。由旬者讹也。欲令易了故有言驿之处)若过两踰膳那半亦是界不。佛言。若过非界。向下齐何名为大界。佛言。齐至水来名为大界。两踰膳那半外方至水者。此之剩处得名界不。佛言。不是。向上齐何名为大界。佛言。上至树抄或齐墙头。名为界分。大德。两踰膳那半外方至抄头斯之剩处得名界不。佛言。不是。若上山巅齐何名界。佛言。齐其水处。两驿半外方至其水。亦名界不。佛言。不是。世尊。若于夏中僧伽破坏。时有苾刍。故从法党向非法党。为是破夏为非破耶。佛言。此之苾刍。乐其异见至恶党处。经明相时。便即破夏。若不乐异见至恶党处。虽过明相不名破夏。如世尊说。若在夏中有缘须出。应受七日去者。不知何人应受。佛言。所谓五众。苾刍苾刍尼正学女求寂求寂女。此于何处应受。佛言。可于界内随意。可向一苾刍前合掌而住作如是语。具寿存念。我苾刍某甲于此住处或前或后三月夏安居。我苾刍某甲。为僧伽事故。守持七日出界外。若无难缘还来此处。我于今夏在此安居。如是三说。或有六日事来乃至一日。准七日应受。具如余处。
第七子摄颂曰。
五众坐安居 亲等请日去
于经有疑问 求解者应行
具寿邬波离请世尊曰。如世尊说。应夏安居者。未知谁合安居。佛言。五众合作。所谓苾刍苾刍尼正学女求寂求寂女。在于屏处对一苾刍。当前蹲踞作如是说。具寿存念。今僧伽五月十六日作夏安居。我苾刍某甲。亦于五月十六日作夏安居。我苾刍某甲。于此住处界内前三月夏安居。以某甲为施主。某甲为营事人。某甲为瞻病人。于此住处。乃至若有圮裂穿坏。当修补之。我于今夏在此安居。第二第三亦如是说。或前或后随意应作。应知尼亦对尼。准苾刍作。其求寂应对苾刍。正学女求寂女对尼应作。如世尊说。苾刍坐夏之时。若有邬波索迦等请唤之事。守持七日去者。若有外道及亲族等请唤。亦得去不。佛言。此亦应去。若于三藏有疑须欲咨问。亦得去不。佛言。得去。若苾刍未得求得未解求解。未证求证及有疑心。须往开决。为斯等事。亦得守持七日去不。佛言。皆得。若受一日二日等。准此应作。
根本说一切有部尼陀那卷第一。
大唐景龙四年岁次庚戌四月壬午朔十五日景申。
三藏法师大德沙门义净宣释梵本并缀文正字。
翻经沙门吐火罗大德达磨[禾*未]磨证梵义。
翻经沙门中天竺国大德拔努证梵义。
翻经沙门罽宾国大德达磨难陀证梵文。
翻经沙门淄州大云寺大德慧沼证义。
翻经沙门洛州崇光寺大德律师道琳证义。
翻经沙门福寿寺主大德利明证义。
翻经沙门渭州太平寺大德律师道恪证义。
翻经沙门大荐福寺大德胜庄证义。
翻经沙门相州禅河寺大德玄伞证义笔受。
翻经沙门大荐福寺大德智积证义正字。
翻经沙门德州大云寺主慧伞证义。
翻经沙门西凉州白塔寺大德慧积读梵本。
翻经婆罗门右骁卫翊府中郎将员外置宿卫臣李释迦读梵本。
翻经婆罗门东天竺国左屯卫翊府中郎将员外置同正员臣翟金刚证义。
翻经婆罗门东天竺国大首领臣伊金罗证梵本。
翻经婆罗门左领军卫中郎将迦湿弥罗国王子臣何顺证义。
翻经婆罗门东天竺国左领军右执戟直中书省臣颇具读梵本。
翻经婆罗门龙播国大达官准五品臣李输罗证译。
金紫光禄大夫守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上柱国史舒国公臣韦臣源监译。
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上柱国许国公臣苏环监译。
特进行太子少师同中书门下三品上柱国宋国公臣唐休璟监译。
特进太子少保兼扬州大都督同中书门下三品监修国史上柱国彭国公臣韦温监译。
特进同中书门下三品修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上柱国赵国公臣李峤笔受兼润色。
特进侍中监修国史上柱国公臣韦安石监译。
侍中监修国史上柱国越国公臣纪处讷监译光禄大夫行中书令修文馆大学士监国史上柱国郢国公臣宗楚客监译。
中书令监修国史上柱国酂国公臣萧至忠监译。
翻经学士银青光禄大夫守兵部尚书门下三品修文馆大学士上柱国逍遥公臣韦嗣立。
翻经学士中散大夫守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着紫佩金鱼修文馆学士上柱国臣赵彦昭。
翻经学士太中大夫守秘书监员外置同正员修国史修文馆学士上柱国臣刘宪。
翻经学士银青光禄大夫行中书侍郎修文馆学士兼修国史上柱国朝阳县开国子臣岑义。
翻经学士通议大夫守吏部侍郎修文馆学士兼修国史上柱国臣崔湜。
翻经学士朝议大夫守兵部侍郎兼修文馆学士修国史上柱国臣张说。
翻经学士太中大夫检校兵部侍郎骑尉修文馆学士安平县开国子臣崔日用。
翻经学士朝请大夫守中书舍人兼检校吏部侍郎修文馆学士经车都尉臣卢藏用。
翻经学士银青光禄大夫行礼部侍郎修文馆学士修国史上柱国慈源县开国子臣徐坚贞。
翻经学士正议大夫行国子司业修文馆学士上柱国臣郭山恽。
翻经学士礼部郎中修文馆直学士轻车都尉河东县开国男臣薜稷。
翻经学士正议大夫前蒲州刺史修文馆学士上柱国高平县开国子臣徐彦伯。
翻经学士中大夫行中书舍人修文馆学士上柱国臣李乂。
翻经学士中书舍人修文馆学士上柱国金乡县开国男韦元亘。
翻经学士中大夫行中书舍人修文馆学士上柱国臣马怀素。
翻经学士朝请大夫守给事中修文馆学士上柱国臣李适。
翻经学士中书舍人修文馆学士上柱国臣苏颋。
翻经学士朝散大夫守著作郎修文馆学士兼修国史臣郑愔。
翻经学士朝散大夫行起居郎修文馆直学士上护军臣沈佺期。
翻经学士朝请大夫行考功员外郎修文馆直学士上轻车都尉臣武平。
翻经学士著作佐郎修文馆直学士臣阎朝隐。
翻经学士修文馆直学士臣符凤。
书手秘书省楷书令史臣赵希令写。
孔目官文林郎少府监掌治署丞臣殷庭龟。
判官朝散大夫行著作佐郎臣刘令植。
使金紫光禄大夫行秘书监检校殿中监兼知。
内外闲厩陇右三使上柱国嗣号臣王邕。
根本说一切有部尼陀那卷第二
第八子摄颂曰。
假令不截衣 有缘皆得着
衣可随身量 若短作篅衣
具寿邬波离请世尊曰。不割截衣得守持不。佛言。不得。若有难缘者得。着不割截衣。得入聚落不。得往俗舍不。得入外道住处不。佛言。并皆不得。必有难缘着亦无犯。着不割截衣。得于外道舍坐不。佛言。不得。若外道不在舍时坐亦无犯。如世尊说。称肘量衣方合持者。若人身大肘短。亦依肘量而作衣耶。佛言。此人应取身量为衣。设取身量仍不周遍。佛言。若不遍者。应缝作厥苏洛迦衣而守持之(此译为篅长四肘阔二肘。缝之使合。入中牵上。以绦系之。述如余处。昔云只修罗者。人皆不识其事。此则形如小篅。是尼五衣之数也应为裙)
第九子摄颂曰。
不畜五种皮 由有过失故
开许得用处 齐坐卧容身
具寿邬波离白佛言。世尊。如世尊说。象王之皮不作鞋用者。余之象皮得为鞋。不佛。言此亦不。得所以者。何此象亦有鼻牙力故。如世尊说。智马之皮不应将作鞋者。余马之皮得为鞋不。佛言。不得。此亦能走有大力故。如世尊说。师子虎豹之皮不应用为鞋者虽非此兽是此类皮。得用作不。佛言。不得。斯等亦有爪牙力故。如世尊说。若此诸兽皮皆不应坐。余合坐者。齐大小来而得畜用。佛言。齐容坐处应畜如世尊说。皮合卧者。齐大小皮应卧。佛言。才可容身畜之无犯。
第十子摄颂曰。
生肉及诸醋 有五种不用
痔病爪不伤 回施知希望
尔时薄伽梵在室罗伐城。具寿邬波离请世尊曰。如大德说。开西羯多苾刍为病因缘得食生肉者。不知于何处当取。佛言。于五屠人处取云何为五。谓是杀羊鸡猪捕鸟猎兽者。大德。谁当合取。佛言令。敬信者取。令谁授与。佛言。还遣信人。于此城中时有苾刍。身遭疾苦诣医人所问曰。我有痟渴病。贤首。愿为处方。医人答言。宜可服酥必当平复。苾刍报曰。佛未听许为病服酥。医人答曰。世尊大悲。为病所须亦应开服时诸苾刍以缘白佛。佛言。苾刍。为病医遣服酥者。应可服之。时病苾刍。虽已服酥仍患渴逼。医人问曰。尊者。服酥气力何似。苾刍答曰。犹被渴逼。医人报曰。酥不差者。酸浆诸醋何不饮之苾刍答曰。世尊不许非时而饮。云何得服。医人报曰。世尊慈悲。为病所须亦应听服。时诸苾刍以缘白佛。佛言。我今开许。应饮醋浆。时诸苾刍不知何者醋浆。如何当饮。复往白佛。佛言。醋浆有六。皆可服用。一大醋。二麦醋三药醋。四小醋。五酪浆。六钻酪浆。此等酸浆若欲饮时。应以少水渧之作净。仍用绢叠罗滤。澄清如竹荻色。若时与非时。有病无病饮皆无犯。勿致疑惑。言大醋者。谓以砂糖和水置诸杂果。或以蒱桃木榓余甘子等。久酿成醋。麦醋者。谓磨[麩-夫+黃]麦等杂物令碎酿以成醋。药醋者。谓以根茎等药酸枣等果酿之成醋。小醋者。谓于饭中投热饙汁及以饭浆续取续添长用不坏。酪浆者。谓酪中浆水。钻酪浆者。谓钻酪取酥。余浆水是。
于此城中时有苾刍。身患痔病。其头下出。便以爪甲截去。极受苦痛逼切身心不能堪忍。便生是念。我遭此苦极为难忍。世尊大慈宁不哀愍。尔时世尊。由大悲力之所引故。至苾刍所问言。苾刍。汝何所苦。时病苾刍即便合掌。瞻仰世尊。忧情内感流泪哽噎。具以病苦而白世尊。佛告苾刍。岂我先时不遮汝等患痔病者不应截去。白言。世尊。佛已不许。若尔何故汝今作如是事。白言。世尊。为苦所逼。佛言。为苦逼故汝无有犯。今告汝等。虽患苦逼。不以爪甲等而截其痔。然治痔病有其二种。或时以药或复禁咒。若有苾刍。虽遭苦痛。其痔不应自截。亦不使他截。如违教者得越法罪。
尔时世尊告诸苾刍曰。此痔病经。我于余处已曾宣说。今为汝等更复说之。若诵持者必得除差。若有诵者。乃至尽形终无痔病共相逼恼。亦得宿命智。能忆过去世时七生之事。即说咒曰。
怛侄他 阿鲁泥(去) 末鲁泥鼻泥 俱丽婆鞞世沙婆鞞 三婆鞞 莎诃。
汝等苾刍。若诵咒时复作是说。于此北方有大雪山王。中有大树。名薜地多树有三花。一名相续。二名柔软。三名干枯。如彼枯花至干燥时即便堕落。我之痔病。或是风痔热痔癊痔血痔粪痔及余诸痔。亦皆堕落干燥。勿复血出脓流致生苦痛。即令干燥莎诃。
又复咒曰。
怛侄他 苫谜 苫末泥(去) 莎诃。
时诸苾刍闻佛说已欢喜奉行。
尔时世尊。于释迦住处在那雉商人聚落。是时彼村有一长者。素有信心情怀喜舍。造一住处。奉施尊者罗怙罗。尔时尊者住未多时。执钵持衣人间游行。长者闻去作是思惟。尊者游行未知来不。便将此寺奉施僧伽。罗怙罗随情游讫执持衣钵。还诣那雉商人处。问知施僧。即往佛所顶礼双足。而白佛言。有一长者素有信心。情生敬重造一住处。独施于我。住少多时。我有缘出去。后不久将施余僧。我欲如何。愿佛为决。世尊告曰。汝可诣彼长者之处作如是言。仁不于我若身语意曾生片许厌恶心耶。罗怙罗奉。佛教已。诣长者处告曰。仁非于我若身语意曾生片许厌恶心耶。长者答曰。我于尊处曾无此意。罗怙罗还诣佛所具陈长者无厌舍心。尔时佛告阿难陀曰。汝往诣彼那雉村中。现住苾刍总令集在供侍堂处。时阿难陀奉佛敕已。便诣彼村至住处已。告苾刍曰。应可并集供侍堂中。时阿难陀既言告已。还诣佛所顶礼双足。而白佛言我已往彼那雉村中。谨宣圣旨。现住苾刍咸皆已集。尔时世尊。将诸苾刍及罗怙罗。至彼寺已就座而坐。告诸苾刍曰。汝等应知。若有施主。以所施物施一别人。后时复回此物施一别人。此则施者非法。受者亦非法。名不净受用。如是若更回与二人。或与三人或与僧伽。斯等皆名施不如。法受不如法不净受用。汝等苾刍。若有施主。以所施物施二别人。后时复回此物施一别人。此则施者受者俱名非法。所有受用皆是不净。如是若更回与二人三人或与僧伽。施者受者俱名非法。所有受用皆是不净。汝等苾刍。若有施主。以所施物施三别人。后时复回此物。施一二三人或与僧伽。施者受者俱名非法。所有受用皆是不净。汝等苾刍。若有施主。以所施物施与僧伽。后时复回此物。施与一二三人与余僧伽。施者受者俱名非法。所有受用皆是不净。若先施苾刍僧伽。后回与尼僧伽。或复翻此。皆名不净。汝等苾刍。若其僧伽破为二部。先施此部。复将此物回与彼部。乃至皆是不净受用。汝等苾刍。若施一人不回与一人。施者受者皆名如法。所有受用皆名清净。如是若施二人三人僧伽。此尼此部更不回与余者。乃至受用皆名清净。如上广说。汝等苾刍。前是施后非施。汝等苾刍。地属于王。物属于主。房舍卧具施主为主。衣钵资具苾刍为主。所有施寺等物。若有破落。施主应自修补。不应持此回施余人。先施是施后非施也。汝等苾刍。应与罗怙罗先所住处。若苾刍施彼与此。除有难缘得越法罪。诸苾刍既奉佛教。即便授与罗怙罗先时住处。
如世尊说。应作五年及六年顶发大会。时有敬信婆罗门及诸长者。皆以种种饼果饮食奉施僧伽。时诸苾刍食皆不尽。便将所余持与求寂。时诸求寂既至明旦。还将饼果重与苾刍。苾刍问曰。汝于何处得此饼来。答言。是仁所惠。苾刍疑念。此之饼果是我食余。今更重餐准法有罪。以缘白佛。佛言若有希望心食。与时恶作。食便堕罪若无希望心与。有希望心食。与时无犯。食便堕罪。若有希望心与。无希望心食。与时得恶作。食时无犯。若无希望心与。无希望还得其食。二俱无犯。
尼陀那别门第二总摄颂曰。
分亡及唱导 张衣授学人
重作收摄驱 求寂同墙上
第一子摄颂曰。
分亡者衣物 互无应互取
见斗应须谏 随头向处分
尔时佛在室罗伐城。有一长者。唯有一子。年既长大爱乐出家。于正法中而受圆具。忽遇疾苦因即命终。时诸苾刍衣钵及尸悉皆同弃。诸俗人见来白苾刍。我辈流俗现有儿孙所求易得。死人之物尚不轻弃尊者既是出家。复无男女。所有资财苦求方得。于死人物何故不收。诸苾刍答曰。世尊未许收死人衣。苾刍以缘白佛。佛言。苾刍身亡所有衣钵不应弃掷。复有苾刍遇病而死。收取其衣露尸而送。俗人见嫌。佛言。不应露身而弃应以裙帔盖身而送。时诸苾刍以好衣盖。佛言。勿用好衣。时诸苾刍以破碎衣盖。佛言。应以非好非恶处中衣盖。时诸苾刍白佛。所余衣钵如何处分。佛言。有贫苾刍应可与之。时六众类常多贫乏。佛言。勿与六众。应从上座次第行与。少年苾刍竟不曾得。佛言。众应同集先以言白。众既和许可卖共分。
缘处同前。有一苾刍忽然身死。所有衣钵。并寄苾刍尼边。殡送事了。时诸苾刍知其身死。于尼处索。尼闻索时问曰。彼于何处死。答言。尼寺。尼言。在僧寺死物可属仁。在尼寺死者。彼则是我同法兄弟。所有衣钵我合得之。尼既不还。苾刍白佛。佛言。不合与尼。苾刍应分。缘处同前。有一苾刍尼。遇病身死。所有衣钵在苾刍边。诸苾刍尼诣苾刍所白言。尊者。尼名某甲。今已身亡所寄之衣愿尊见与。苾刍闻死便作是言。彼死之尼。即我同法姊妹。彼有衣钵我合得之。以缘白佛。佛言。应可还尼。缘处同前。有一苾刍游历人间。到一聚落在俗人舍。忽然遇病因即命终。是时长者殡送既讫。为掌衣钵。时有诸苾刍尼游行至此。长者见已白言。圣者。先有苾刍于我家死。彼之衣钵咸在我边。应可持去。时诸尼众答长者言。亡苾刍衣。尼不合得。诸苾刍尼白苾刍知。苾刍以缘白佛。佛言若处无苾刍者。尼即应受。
缘处同前。有一苾刍尼。执持衣钵游行人间。至一村内在俗人家。遇病身死。尔时家主送往尸林。为举衣钵。有诸苾刍行至于此。长者见已白言。圣者。先有一尼于我家死。彼之衣钵咸在我边。仁应将去。苾刍答曰。亡尼之物我不合得。时诸苾刍以缘白佛。佛言。若于其处无尼众者。苾刍应取。此亦无犯。
具寿邬波离请世尊曰。大德。若诸苾刍在俗人家而命过者。所有衣钵谁当合得。佛言。最初到者应得。若二人俱到。谁当合得。佛言。先索者得。若二俱索。谁当合得。佛言。二俱合得。或随俗人情乐。与者当取。
缘处同前。有二苾刍共相斗诤。诸余苾刍看斗而住。俗人见已作如是言。圣者。我是俗流。见他斗时尚为挥解。如何尊者看斗而住。苾刍报曰。此皆儜人好为斗诤。谁能为解。诸苾刍以缘白佛。佛言。应可止谏。不应看住。时诸苾刍。虽设言谏仍不止息。佛言。若谏不止者。应可与作舍置羯磨。有二苾刍。共为论议研核是非。因生嗔忿怀诤而住。时诸苾刍与作舍置。时彼二人作如是说。我等论议研寻道理。仁辈何因辄作羯磨。苾刍报曰。斗诤之人佛令舍置。由此因缘与汝羯磨。以缘白佛。佛言。不应如是为作羯磨。若现有二师者。应为谏诲。若满十夏离依止者。诸苾刍应谏。若不止者。众应与作舍置羯磨。具寿邬波离请世尊曰。若有苾刍。于两界中而命过者此之衣钵谁当合得佛言。随头向处合得。若头在两界。此欲如何。佛言。二处俱得。
第二子摄颂曰。
唱导乘车舆 得衣应举掌
僧伽获衣利 凡圣可同分
尔时佛在室罗伐城。时此城中。先多外道于此而住。由佛来至。令诸外道无复威光利养寡少。时诸俗流信外道者。皆悉乞求为兴供养。给孤独长者每于晨朝往诣佛所。路逢外道。从长者乞。欲为外道而兴供养。长者见已作如是念。外道邪徒修习恶法。尚能告乞供养己师。如佛世尊。于诸经中作如是说。若不信者劝令生信。使其调伏住正法中。如其大师见听许者。我告众人。于此福田而兴供养。作是念已。入逝多林顶礼世尊在一面立。即以上事具白世尊。唯愿听我随情告乞供养佛僧。世尊告曰随意应作。长者即便巡行告乞。时诸居士及婆罗门咸白长者曰。若诸圣众共来乞者。我等福利倍更增多。是时长者以缘白佛。佛告苾刍。应与长者共相借助。时诸苾刍既奉教已。便与长者相随告乞。诸人告曰。若布施时称我名字普告知者。斯曰善哉。世尊告曰。若有施主奉物之时。当唱其名为作咒愿。然后当受。便遣俗人唱其名字。诸人报曰。若令圣众唱我名者。其福增多。佛言。应令苾刍唱其名字。时有施主。将其财物就寺而施。佛言。若来寺中者。亦为称名咒愿方受。时彼苾刍周遍宣告。唱导之时众人云集。共相排逼不暇近前。佛言。其唱导者应可乘车或升高舆。若时暑热或遭风雨。佛言。应为幰盖遍覆其身。一面开门人多阗噎。佛言。应开四门令四人唱导。时给孤独长者巡告之时。多获上叠百千万双及余资财其数巨亿。便作是念。今我求乞多获珍财。我今宜应设大施会。佛及圣众普皆供养。当持此物安在众前一时奉施。作是念已。于逝多林所以种种缯彩周匝庄严。三衣资具架上盈满。各令诸人而为守护。便礼佛足白言。世尊。我欲明日广设大会奉佛及僧。是时世尊默然而受。给孤长者即于其夜。备办种种上妙饮食。明旦寺中敷设座褥。往白时至。佛与大众咸皆就座。饮食竟收钵已。嚼齿木澡漱讫。长者以诸衣物置上座前。即便前礼佛足白言。世尊。于此人间几是福田。佛言。有二。谓学及无学。学人差别有十八种。无学之人有其九种。是谓福田。堪销物利。云何十八种有学人。谓预流向预流果一来向一来果不还向不还果阿罗汉向随信行随法行信解见至家家一间中生有行无行上流。是名十八。何等名为九种无学。谓退法思法护法住法堪达法不动法不退法慧解脱俱解脱。是名为九。
尔时世尊作是语已。复说颂曰。
于此世间学无学 是可恭敬应供养
质直身语心清净 施此福田招大果
时给孤独长者。在上座前立请宣唱人。唯愿圣者。作如是白。若是世尊声闻弟子。是合恭敬是应礼拜。无上福田。堪受世间所有物利者。此之衣物随意当受。其宣唱者。在上座前立作如是白。大德僧伽听。若是世尊声闻弟子。是合恭敬是应礼拜。无上福田。堪受世间所有利物者。此之衣物随意当受。是时大众闻告白已。诸有远离贪嗔痴者。作如是念。给孤长者作是宣告。若是世尊声闻弟子。是合恭敬是应礼拜。无上福田。堪受世间所有利物者。此之衣物随意当受诸阿罗汉作如是念。我是僧中获无上果。于此物利应合受用。如世尊言。汝等苾刍自有胜善。当须内秘现粗恶相。我今如何为此衣利自扬己德。而云我是无上离欲之人。作是念已皆默然住。诸有余惑尚未尽者。亦作斯念。此物拟施无上福田。我惑未尽。是不应得。彼亦默住。诸有具缚异生亦作是念。此施无上福田。我今具缚灼然无分。是时众中竟无一人取其利物。尔时长者便作是念。我今岂与诸圣凡众覆钵事耶。须臾之顷形容憔悴面色痿黄。往世尊所礼佛足已在一面坐。即以上事具白世尊。尔时世尊。知而故问具寿阿难陀曰。给孤长者以多衣物奉施大众。何意众中无人为受。阿难陀曰。给孤长者作如是白。于此众中。若是世尊声闻弟子。是合恭敬是应礼拜。无上福田。堪受世间所有利物者。此之衣物随意当受。时诸大众闻此白已。圣凡皆默。由此因缘。无人为受。尔时世尊告阿难陀曰。汝今宜去告诸苾刍。现住室罗伐城及以余处。皆令总集供侍堂中。时具寿阿难陀。奉佛教已。便往告众令集堂中。还至佛所礼足。白言。大众总集。愿佛知时。于时善逝便往堂中就座而坐。告诸苾刍曰。给孤长者多施衣服。何故汝等而无受者。时诸苾刍默然无对。于时大师知而故问阿难陀曰。何故苾刍我问之时默尔无答。时阿难陀即以前事具白世尊。佛告诸苾刍。岂非汝等先以信心来投于我出家离俗求涅槃耶。诸苾刍曰。如是世尊。佛言。汝等若以信心投我出家情求涅槃修净行者。此诸苾刍所著衣服直一亿金钱。所住房舍直金钱五百。所啖饮食具足百味。如是等事我皆听受。汝并堪销若有苾刍破重戒者。于僧住处。乃至不销一口之食。僧伽蓝地不容一足。何以故。汝等应知。破戒之人有十种过失。自知我是破戒恶人他亦知是破戒之者。所有天神不来亲附。同梵行者知法善人。咸生轻贱。罪恶音响四远共知。未证悟者不复能证。已证法者悉皆退失。曾所听闻咸皆忘念。命欲终时心生懊恼。舍命之后生地狱中。又诸苾刍。应知受用有其五种。一者为主受用。二者父财受用。三者听许受用。四者负债受用。五者盗贼受用。云何为主受用。谓阿罗汉永除三毒。云何父财受用。谓诸学人尚有余惑。云何听许受用。谓淳善异生于戒清净勤修禅诵无懈怠心。云何负债受用。谓虽防禁戒而不勤修觉品善法。云何盗贼受用。谓于四重禁中随犯其一。是故汝等知是事已应当修学。然此长者。所施衣物及获余利。大众应可平等共分。
根本说一切有部尼陀那卷第三
第三子摄颂曰。
有张有不张 有出有不出
若在于界外 闻生随喜心
尔时佛在室罗伐城。具寿邬波离请世尊曰颇有苾刍僧伽共张羯耻那衣在于众中而非张衣耶。佛言有。若苾刍共张衣时。不与他欲而便昏睡或时入定。此人虽复处在众中。不得名为共张衣也。然而大众名善张衣。颇有苾刍僧伽共张羯耻那时而不领受成张衣不。佛言有。若苾刍僧伽共张衣时。与他欲已或时入定或复睡眠。虽不觉知亦成张衣。颇有苾刍僧伽共出羯耻那时虽在众中不名出衣耶。佛言有。若苾刍僧伽出衣之时。不与他欲而便入定。或复睡眠。此人不名出衣然而僧伽得名出衣。颇有苾刍僧伽共出衣时身在众中心不领受名出衣耶。佛言有若苾刍僧伽出衣。与他欲已或入定睡眠。然而僧伽成共出衣。若有苾刍出于界外。闻众已出羯耻那衣。生随喜心亦名出衣。
第四子摄颂曰。
授学等不秉 作法不成诃
十二人成诃 不净犯根本
缘处同前。具寿邬波离请世尊曰。授学之人得秉一切羯磨法不。佛言。不得。若半宅迦等诸有难人得不。佛言。不得。其授学之人合行筹不。佛言。不得。犯四重人得行筹不。佛言。不得。如世尊说。如为彼人作如法羯磨。彼人诃不成诃者。若为彼人作非法羯磨。其人诃成诃不。佛言。此即成诃若十二种人众差遣时作如是语不须差我。此等诸人诃成诃不。佛言。此得成诃。然此等人据其两事。我密意说诃不成诃。谓不清净人。大德。如世尊说。不清净人诃不成诃者。云何名不清净。佛言。四他胜中随犯一事。斯即名为不清净人(言据两事者。一为作如法羯磨。二是不清净人)
第五子摄颂曰。
更应重作法 勿使求寂行
守护善用心 见处离闻处
缘处同前。具寿邬波离请世尊曰。如授学人为他作法。秉羯磨已作法成不。佛言。不成。应须更作。犯四重人亦皆如是。时有求寂欲受近圆。彼亲教师为办衣钵。二师及证皆为唤来为有他缘使令出界。彼之亲族闻欲近圆。来觅求寂见便将去。妨废胜业障碍近圆。时诸苾刍以缘白佛。佛言如转轮王最大长子已受灌顶将登位时。昼夜令人防护看守。此之求寂亦复如是。将近圆时极须防护。凡有求寂欲受近圆。汝等不应使令出外置在见处离于闻处。向众虔诚合掌而住。
第六子摄颂曰。
收摄于界内 于众心降伏
截柱及门框 尼等同驱摈
缘处同前。邬波离请世尊曰。如世尊说。若为其人已作令怖羯磨。后于众中求乞收摄为解羯磨。具足几法应收摄耶。佛言。具其五法方为收摄。一者心有踊悦。二者于众顺伏。三者于罪请除。四者表申礼敬。五者于其斗缘皆悉舍弃。大德。在何处所为作解法佛言。可于界内。如世尊说。斗诤苾刍应可为作令怖羯磨。正秉法时现不相伏者。此欲如何。佛言为擎衣钵驱令出界。不肯出去。抱门柱者。所抱门柱咸可截却。若抱门框亦须斩截。所损柱门谁合料理。佛言。大众或可教化共俗修营。若苾刍尼为合斗者。此欲如何。佛言。作法驱摈一准苾刍。二众求寂及正学女。若众为作驱摈羯磨。不肯去者并可同前。大德。若苾刍若苾刍尼行污家时。亦应为作驱摈法耶。佛言。应作二众求寂及正学女。皆同如是。
第七子摄颂曰。
破戒应驱逐 伏处亦皆除
恼俗愿收谢 余众咸同此
缘处同前。邬波离请世尊曰。如世尊说。破戒苾刍应驱摈者。谁当作摈。佛言。僧伽若不伏时。为持衣物驱之令出。抱柱门框并悉同前。大德。如世尊说。若有苾刍。与诸居士共相轻毁。应可为作求谢羯磨。若与苾刍共相轻毁。亦应与作求谢法不。佛言。应作。大德。若于尼处及下三众为轻毁者。亦应与作求谢法不。佛言。亦作。尼及下众。若更互相恼亦皆如是。为作羯磨及驱摈法。
第八子摄颂曰。
与求寂令怖 为受成近圆
五法成就时 五夏离依去
具寿邬波离请世尊曰。若大众为求寂作令怖法。后时大众授彼近圆。得成受不。佛言。成受近圆。授者得罪应先为其人作解羯磨。如世尊说。五法成就年满五夏得离依止随处游行。乃至十夏所到之处仍须依止者。如其四夏五法成就。得离依止随处游不。佛言。不得。令满五夏故。已满五夏五法仍亏。得离依止不。佛言。不得。五法亏故。年至三夏善通三藏。具证三明除尽三垢。此人亦须依止师不。佛言。此亦须依制教定故。若满五夏五法成就许往人间随情游履。如其到处。得齐几日无依止师。佛言。得至五夜。此据有心。若无心求一夜不得。于僧受用饮食之类。皆不合受。
第九子摄颂曰。
同分非同分 有齐限及无
有覆无覆殊 名一种便异
具寿邬波离请世尊曰。如大德说。有同分罪非同分罪。何者是耶。佛言。同分罪者。谓波罗市伽望波罗市迦。名为同分若望余部。名非同分。下之四部同分亦然。如世尊说。有齐限罪无齐限罪。何者是耶。佛言。若有苾刍。不能记忆罪及夜数。名无齐限。若有能忆知罪及夜名有齐限。如佛所说。有覆藏罪无覆藏罪。何者是耶。佛言。覆有二种。一者覆夜。二者覆心。若有苾刍。虽覆其夜不名为覆。若覆其心便名为覆。世尊。于诸罪处说有名种。何者是名何者是种。佛言。波罗市迦谓之为名。此所作事谓之为种。下之四部名种亦然。
第十子摄颂曰。
不墙上行法 非于一二三
不对破戒人 不取授学欲
缘处同前。如世尊说。若有苾刍。欲行波利婆娑及摩那[卑*也]者应可与法。时六众苾刍弃彼界处。于垣墙上而行其法。诸苾刍问六众言。仁何所为。六众答曰。我行波利婆娑。诸苾刍曰。斯乃覆藏。何成行法。时诸苾刍以缘白佛。佛言。汝等不应于垣墙上而行其法。亦复不应于一苾刍及二三苾刍处而行其法。宜于四苾刍中。或时过此。行治罚法。时六众苾刍。行其复本波利婆娑。于四授学人处取法而行。佛言。不应于彼授学人处行复本法。亦不应于四波利婆娑人处作其行法。不应于四波罗市迦人令其秉法受其行法。非三犯重人加一清净人。亦非加二加三。如为一人作行覆藏法时。诸大众并悉清净。复须同见乃至六夜出罪。咸须清净。邬波离白佛言。授学之人得与其欲不。佛言。不得。得受此人欲不。佛言。得。由是苾刍故。
尼陀那别门第三总摄颂曰。
圆坛求寂堕 一衣烟药器
铁椎发及门 不应随铁作
第一子摄颂曰。
圆檀及天庙 两驿半依止
无钵不度人 钵等不书字
尔时佛在室罗伐城。时诸苾刍。随处洗钵及以濯足。遂令其地多诸蝇蚁。时婆罗门及诸居士问苾刍曰。此是圣者便利处耶。苾刍答言。非是便利。是我洗钵濯足之所。居士闻已遂生讥嫌。作如是语。但诸苾刍咸不净洁。洗钵濯足不择处所。时诸苾刍以缘白佛。佛言。不应随处洗钵濯足。汝等当知。若洗钵处应可涂拭作小水坛。时诸苾刍作圆曼荼罗。居士见已咸作是言。诸释迦子供养于日。世尊告曰。不应圆作。时诸苾刍作曼荼罗形如半月。居士复言。苾刍事月。佛言。坛有二种。一如槊刃。二如瓮形。或可随彼水流势作。若作日月形曼荼罗者。得恶作罪。若为三宝随何形势。悉皆无犯。
尔时世尊。为摩揭陀国大臣婆罗门名曰行雨。略宣法要。说伽他曰。
若正信丈夫 供养诸天众
能顺大师教 诸佛所称扬
时六众苾刍即便供养羯吒布呾那摩登伽瞿利迦天。时婆罗门及诸居士咸作是言。圣者。既于善说法律之中而为出家。宁容反更敬事天神。时诸苾刍以缘白佛。佛言。我为俗人密意而说。非是汝等苾刍所为。是故汝等。于诸天神勿为敬事。时有苾刍。于天神处便生轻贱。彼天神曰。我等于仁有何过失而见欺倰时诸苾刍以缘白佛。佛言。汝等从今于天神处。不应供养亦勿欺倰。时有苾刍。后于余处见羯吒布呾那及摩登伽瞿利伽像。即便打破。时诸居士作如是言。此天神像无有心识。圣者。何故辄毁破耶。时诸苾刍以缘白佛。佛言。汝等苾刍。于天神像不应毁坏。有诸苾刍随处游行。时彼路便右绕天庙。佛言。苾刍不应右绕天庙。遂即避路。便为棘刺之所伤损。佛言。应取旧路。若因道便而右绕者。诵圣伽他謦欬弹指令其警觉。具寿邬波离白佛言。世尊。如说大界极两驿半。令诸弟子于亲教师轨范师处每日三时请教白事。是佛亲制。彼诸弟子去亲教师及轨范师。有两驿半路遥时促。未审如何。佛言。应半月就礼。若去师五俱卢舍。应七八日一去礼拜。若一俱卢舍。每日一去。若更相近乃至同处。应每日三时而为礼敬。若异此者得越法罪。时邬波难陀无钵度人。时诸苾刍各洗钵已安置龛中。请白二师旋绕制底。邬波难陀所度弟子有缘须钵。便往尊者憍陈如钵边。欲取其钵。尊者告曰。此是我钵汝不须触。时彼复往余人钵处。同前欲取。还复见遮。时诸苾刍问曰。谁是汝师。彼便答言。邬波难陀。时诸苾刍以缘白佛。佛言。不应无钵度他出家及与近圆。得恶作罪。汝诸苾刍凡欲度人出家为求寂者。应与钵及小钵并以铜碗无令废阙。时阿尼卢驮有一弟子。为师掌钵师与弟子钵形相似。彼不能识。遂生疑曰。为是师钵为我钵耶。时彼即便于其钵底。各书名字。有一长者。奉请世尊及苾刍众。就家受食长者先与淫女有私通事。遂遣使人报淫女曰。我于今日请佛及僧。明日就家谨设供养。汝可来此手自奉食。是时淫女遇有他缘。不及亲往。佛及僧伽至时赴请。饼食已讫。说施伽他从座而去。时彼长者是阿尼卢驮弟子知识。佛僧去已。唯彼弟子未出其舍。是时长者白言。大德。愿以此钵暂时相借。以所余食欲寄与人。苾刍即以师钵与之。长者以钵盛满香馔寄与淫女。并附言曰。贤首。我请三宝奉献斯食。佛及僧伽并已食竟。汝可随喜。是时淫女既得钵食。置余器中。便于钵底见尊者字。知是圣者阿尼卢驮所用之钵。便作是念。阿遮利耶乃见人天之所供养我今有幸得见彼钵。若我空然而送还者。失大福利。事不应尔。即取其钵周遍揩拭。复用香汤再三净洗。涂以香泥置妙座上。右膝着地持妙花鬘虔诚供养。烧香普熏发愿而住。时有婆罗门。亦于淫女先有相知。来至其所见女供养。问言。贤首。汝何所为。答曰。此钵乃是尊者阿尼卢驮所受用器。即是人天所共尊重。我于此钵略申供养。婆罗门曰。汝以淫染总摄诸人。沙门释子亦不见放。时诸苾刍闻是事已。以缘白佛。佛言凡诸苾刍。于己物上书名字者。有如是过。是故不应书己名字。时诸苾刍不知何物是不应书。佛言。有五种物皆不应书。谓别解脱戒经。别解脱广释。及诸事等与律教相应之义。并私己物。于己物上不应书字。可作私记忆持。具寿邬波离白佛言。世尊。若律教等皆不合书者。于当来世诸苾刍等。心无持力咸多忘念。于诸缘起尚不能忆。如斯等事当复云何。佛言。若如是者。应书纸叶而受持之。
第二子摄颂曰。
求寂堕钵破 开余存念者
作二种重笼 并随所须物
尔时佛在室罗伐城。有一苾刍畜一求寂。常令持钵。后于异时手脱损钵。令师废阙。时诸苾刍。以缘白佛。佛言。不应令彼求寂洗钵。时舍利子有一求寂。名曰准陀。常令持钵。来请师曰。邬波驮耶愿见与钵。我当洗之。舍利子言。佛为损钵已制学处。彼便白言。我岂当作如斯过耶。时诸苾刍以缘白佛。佛言。若知求寂能存护者。听其洗钵。
时有苾刍守持铁钵。垢生损坏多有孔隙。以缘白佛。佛言。凡畜铁钵应可熟烧。时诸苾刍多积柴薪而烧其钵。即便损破。佛言。不应如是。火烧其钵。可于笼内安置烧之。彼便不知云何作笼。佛言。笼有二种。一者匠作。二者自为。言匠作者。谓是陶师。言自作者。或时以瓮。或可用瓨截破用之。彼安在地打着便碎。佛言。盛灰令满使人擎持。然后以钉徐徐疏孔凿为两段。时彼于外不以泥涂。佛言。应以草[麥*弋]作泥遍涂。彼不以物涂拭于内。佛言。应以麻滓作泥涂拭待干。然所烧钵犹未受色。佛言。内安稻[麥*弋]以笼合之口边泥涂。彼便以钵置地而熏。佛言。应用物支于上重安事亦同此。彼物薄小钵便相着。佛言应可高支勿令相近。仍不受色。佛言。应数数洗然后更烧。笼内烟出。佛言。应灰拥口彼以牛粪积为大聚烧便损钵。佛言。应垒牛粪从上放火。不知欲遣何人看火佛言。苾刍应自看守。若有别缘嘱余苾刍看。然后应去。地上烧钵多损诸虫。佛言。应净洒扫。是故我今听诸苾刍畜熏钵笼。及随此笼所须之物用皆无犯。
第三子摄颂曰。
一衣不互作 澡浴可遮人
于褥不剃头 病人随服食
尔时佛在室罗伐城。时有施主。造立浴室奉施僧伽。六众苾刍各着一裙互揩身体。俗人入见作如是语。此等诸人是何外道。时敬信者答言。是释迦子。居士闻已便起讥嫌。彼之大师常有惭愧。云何此等无羞耻耶。时诸苾刍闻以缘白佛。佛言。不应一裙互相揩洗。若有犯者得恶作罪。时诸苾刍在浴室内令俗人入。见苾刍等以手揩足复更摩头。俗人讥曰。沙门释子作斯鄙法。是不净洁。既揩足已复用摩头。时诸苾刍以缘白佛。佛言。入浴室时无信敬人不应令入亦勿令作。若教作者得恶作罪。时诸苾刍在浴室内无人守护。有诸居士来入其室。见苾刍等以手揩足复将洗面。便讥嫌曰。沙门释子实为鄙恶。以手揩足。复将洗面。佛言。若洗浴时。无令俗人入浴室内。应差苾刍为守护者。时给孤独长者。与一无敬信婆罗门往逝多林。苾刍见已报长者曰。勿使此人入浴室内。婆罗门曰。我有何过而见遮止。时诸苾刍以缘白佛。佛言。若知彼人有净信者应许入室。时有婆罗门入既被遮。见余不障。婆罗门曰。彼诸俗人皆许入室。何故于我而独见遮。苾刍报曰。此已归依受诸学处。彼便答曰。我亦归依受其学处。愿听我入。报言。可尔。便与受戒即许其入。彼既入已。见诸苾刍揩身下分复用摩头。遂起讥曰。沙门释子实为鄙秽。苾刍白佛。佛言。若知其人久怀信者许入。若初信者勿听。
缘处同前。时有长者。请佛及僧入室洗浴。是时世尊。将诸苾刍诣彼长者洗浴之处。见有苾刍与一苾刍揩摩身体世尊告曰。汝等见此苾刍与彼苾刍揩摩身不。白言。已见。佛告苾刍。其为揩者。是阿罗汉诸漏已尽。彼受揩者。是破戒人行罪恶法。汝等当知。不应师子与彼野干而为给事。
缘处同前。有一长者。娶妻未久诞生一息。年既长大。于善说法律而为出家。常求胜已寻义他方博学多闻。还来至此室罗伐城。父闻子至。便诣其所共相问讯。是时苾刍即为其父略宣法要。劝归三宝受五学处。后于异时。复为其父说七有事福业功德。父闻子说深生敬信。作如是言。尊者当知。我今亦愿作七有事福业功德。彼便答言。可随意作。父便问言。先作何事。答曰。当为僧伽营理浴室。闻已还家营理事毕。来报子曰。尊者。当称我名请佛及僧就舍澡洗。其子闻已。即诣佛所称父名字。而为请佛。时彼长者发深信心。自为苾刍香油涂身。以米屑揩去澡浴事毕。报其子曰。我极疲劳为我涂背。其子答曰。世尊于此已制学处。父便问曰。所制学处其事云何。答曰。勿以师子供侍野干。故我不应而为执事。父问子曰。谁是师子谁为野干。子答父言。我是师子父是野干。父曰。斯为妙事。以我野干能生师子。时诸苾刍以缘白佛。佛言。凡是父母于其子处能为难事荷负众苦。假令父母是极破戒。其子亦应为作供侍。是故我听于其五处纵极破戒应为供给。所谓父母亲教师轨范师及诸病人。尔时佛在室罗伐城。有一长者。于阿兰若处造立其舍。令诸苾刍随缘乞食依此而住。时乞食者须发既长。诣长者处长者见已问言。圣者。何故须发如是太长。答言。贤首。无净发人。长者告曰。我遣人来可令除发。其剃发人诣苾刍所。于卧褥上令彼剃发。时彼长者作是思惟。应观尊者除发以不。即往兰若苾刍住处。到已即于卧褥上坐。发着其衣。长者还舍。其妻遂见衣上有发。白言。因何过彼剃发人舍。令此衣上有其发污。长者思惟。将非圣者于彼褥上而剃发耶。即重往观见其褥上有剃发处白言。大德。可于余处剃发。勿令污褥。时诸苾刍闻已白佛。佛言。不应褥上而剃须发。便于净地剃除须发。佛言。凡是僧伽洒扫净地不应剃发。若有犯者得恶作罪时有老病苾刍。不能出外剃发。复遭风雨。佛言。若无力者随处剃除。然应扫除涂拭令净。若不尔者得恶作罪。又诸苾刍剪手足甲。随处弃掷。佛言。僧伽净地若弃爪甲。得恶作罪。
缘处同前。时有苾刍。身婴重病为苦所逼。便往医处报言。贤首。以所宜药为我处方。彼医答言。以水和麨非时可食。答言。贤首。世尊已制。不许我等非时啖食。医人答曰。圣者。大师慈悲。必缘此事开诸病人以缘白佛。佛言。有无齿牛食啖糠麦。后时便出其粒仍全。用此为糗非时应服。时病苾刍虽服不差。医人问曰。圣者。先时所苦得瘳损不。答曰。贤首。今犹未除。医人曰。岂非圣者未服水糗令病不差。苾刍答曰。我已服竟。医曰。当如何服。时病苾刍具以事告。医言。圣者。此非是药。应用生麦糗。以缘白佛。佛言。多将水搅以物滤之然后应服。病犹不差。复以此事告彼医人。医人答言。勿滤而服以缘白佛。佛言医人处方令服糗饮。若稠若团随意应服。
缘处同前。时有苾刍。身婴重病。往医人处问言。贤首。以所宜药为我处方。彼医答言。以大肉团非时煮饮。答曰。贤首。世尊已制。医人答曰。圣者。大师慈悲。必缘此事开诸病者。苾刍以缘白佛。佛言。有兽名豺。腹中肠直啖肉便出。体犹未变。应取彼肉煮而饮服。虽服不差。医人问曰。圣者。所苦得除损不。答曰。未损。医曰。岂可圣者未服肉汁令斯疾病而无损耶。苾刍具答其事医言圣者。此是故物不堪为药。应取新肉煮而饮汁。白佛。佛言。先以物滤然后饮之。病犹不差。彼以此事告彼医人。医人答言。勿滤而服以缘白佛。佛言。医人处方随意应服。若干若湿令有气味。皆应服食。勿生疑虑。佛告诸苾刍。凡所有事。我于病人非时开者于病差后咸不应作。若有作者。得越法罪。
根本说一切有部尼陀那卷第四
第四子摄颂曰。
烟筒坏色衣 鼻筒饮水器
针筒非宝物 眼药合并椎
尔时佛在室罗伐城。具寿邬波离白世尊言。如世尊说。开诸苾刍畜歙烟筒。不知何物是所应作。佛言。唯除宝物余皆得畜。如世尊说开诸苾刍着坏色衣者。不知何物是佛言。以七种缕作者随意应畜。又开诸苾刍畜灌鼻筒。不知以何物作。佛言。除宝又开诸苾刍畜饮水器。不知以何物作。佛言。除宝。又开诸苾刍畜盛针筒者。不知以何物作。佛言。除宝。又许畜眼药椎及小药合。不知以何物作。佛言。除宝。余皆应畜。
第五子摄颂曰。
药器及[毯-炎+瞿]毹 承足枯泻药
苾刍不应作 当择死人衣
缘处同前。具寿邬波离白世尊言。如世尊说。开诸苾刍畜贮药器。当用何物。佛言。除诸宝物。又开诸苾刍畜用[毯-炎+瞿]毹。不知何者是所应畜。佛言。七种缕作应可畜持。又开诸苾刍为洗足故畜承足枮。不知何物。佛言。除宝。
缘处同前。时有长者。身婴重病。往医人处问言。贤首。以所宜药为我处方。医人答言。先食腻物令其动病。然后应可服于泻药。长者闻已遂服酥油。时有苾刍。是彼长者常所供养。来过其舍慰问病人气力安不答言。圣者。我仍带病。医人处方先服酥油后服泻药。时彼苾刍报长者曰。我善医方。尔有药直拟酬医者宜将与我。我有泻药可持与汝。长者闻已答言。甚善苾刍持药与彼令服。是时长者药利过度。令一使人疾往医所问言。贤首。我之家主药利不停。彼医问言。何人授药。使者报曰。有一苾刍医人闻已情生嗔忿。汝应往彼问是何药。及其覆往苾刍处问。时彼长者便已命终。时诸苾刍以缘白佛。佛言。汝诸苾刍。不应卖药。若苾刍善医方者。起慈愍心应病与药然诸苾刍。不应与他泻药舍之而去。应自观察勿令过度。设有他行嘱人看守然后应去。仍报彼言。利若过度。应以某药为解。若有苾刍。受他价直然后与药。及以受雇为客作者。得恶作罪。
缘处同前。时有一人。负长者债。因被拘留经七八日。共立要契。某日当还。时负债人便作是念。期日既逼无可还彼。我应藏避。复更思惟。舍家逃窜此事为难。我当杀彼。是时长者近逝多林。为负债人之所杀害。身有衣服。六众见已共相谓言。今时丰足粪扫之衣。作是语已。即便共取。是时长者亲族来见恶言骂曰。圣者。着大仙衣作斯非法极为鄙贱。六众报曰。此非我杀。别有怨家来断其命。我等今者取粪扫衣。此有何过。时诸苾刍以缘白佛。佛言。汝诸苾刍。不应辄取此粪扫衣。若其大众共知弃物。是衣应取。若不尔者得恶作罪。
第六子摄颂曰。
铁锅并杵杓 自身不负担
以食供父母 毛緂不充衣
尔时佛在室罗伐城。具寿邬波离白世尊言。如佛所说。为温水故。开诸苾刍畜大铁锅令安锁者。以何物作。佛言。除宝。听诸苾刍为煎药故畜杓器者。以何物作。佛言。除宝。
缘处同前。时六众苾刍身自负担。或于肩上擎持大襆。时婆罗门居士见已讥曰。圣者我等俗人。为于父母妻子眷属。求觅衣食以身荷负。仁等为谁自为劳事。时诸苾刍以缘白佛。佛言。汝诸苾刍。不应头背肩腰而为担负擎持大襆。若有犯者得恶作罪。
缘处同前。时有居士。娶妻未久便诞一息。颜貌端正人所乐观。父便为子设初生会。付诸乳母令其养育。子渐长大。于佛法出家。日初分时着衣持钵。入室罗伐城而行乞食。忽遇其父问曰。汝已出家。答言。出家。其父告曰。汝之此身由我生育。今得成长。于苦乐事须相忧念。汝弃出家谁当济我。苾刍报曰。我岂能为俗家之事。时诸苾刍以缘白佛。佛言。父母于子能为难事荷负众苦。假令出家于父母处应须供给。时彼不知何物应与。佛言。应除衣钵余物供给。若无余物。可从施主随时乞求。若乞求难得。应以僧常所得利物共相供结。若无利物。应以僧常所食之分减取其半而为供济。若常乞食随他活者。以己所须满腹食内。应取其半济于父母。
缘处同前。时有施主。于聚落中造立住处供养众僧。有老苾刍依此而住。时老苾刍。为礼制底往逝多林。六众苾刍为贪利故。共作制法每为番次。常遣一人在门外立。邬波难陀次当其直。即于门外经行而住。遂遥见彼老苾刍来。便作是念。此何上座。我应就彼申其礼敬。到已问言。善来善来。彼便答曰。我今敬礼阿遮利耶。邬波难陀即作是念。此乃是其出家老叟。非但不识根本二师。亦复未曾知其敬法。便调之曰。善来老父。因即引入逝多林中。为作解劳令其暂息。时老苾刍白言。大德邬波难陀。我今须出彼时问曰。欲何所之。答曰。我礼制底事了还来。邬波难陀复劝令住。彼言。大德。我先不作在外住意。遂于本处留着三衣。故我不应久为停息。邬波难陀曰。此有三衣勿为忧虑。我当相与应守持之。即便授与大被毛緂小褥[毯-炎+瞿]毹。持作三衣并充下服。于日晡后鸣揵椎。时礼制底人悉皆共集。老苾刍曰。邬波难陀我暂出房旋礼制底。答言。老叟。汝无三衣云何礼敬。即取小褥充其下衣。又以粗绳绕腰缠束。复持毛緂以毛向外作嗢呾罗僧伽。重大毛緂亦毛向外作僧伽胝。既作是已报言。莫诃罗。今可随意而为礼敬。时老苾刍。既着衣已即出房外。诸苾刍见咸作是言。莫诃罗。何处着此戏弄衣来。答言。我此三衣皆以守持如佛所制何名戏耶。苾刍问曰。何人为汝持此三衣。答言。大德邬波难陀。诸人闻已咸作是言。除此人辈。谁复能为如此恶事。以缘白佛。佛言。长毛衣服有如是过。汝诸苾刍。但是一切长毛之物。咸悉不应持作三衣。若有犯者得恶作罪。如世尊说。制诸苾刍咸不应畜长毛三衣。时有净信婆罗门及诸居士。以上毛緂及余厚帔施诸苾刍。苾刍生疑便不敢受。彼诸居士报言。圣者。若佛世尊未出于世。我等便以外道为胜。今者世尊降临生界。我以仁等为上福田。施此微物。不蒙纳受。岂令我等舍善资粮从此世间趣于后世。时诸苾刍以缘白佛。佛言。应为受取作彼物想守持而用。若是毛短体轻薄者。此物应作长衣持之。凡是厚大长毛等物。咸应作彼施主物心而为畜用。
第七子摄颂曰。
发爪窣睹波 任作鲜白色
随意安灯处 一畔出高檐
尔时佛在室罗伐城。给孤独长者往世尊处。请世尊曰。我今愿以世尊发爪造窣睹波。唯愿世尊。慈哀听许。世尊告曰。当随意作。复言。世尊唯愿许。我于彼发爪窣睹波上。以鲜白物而为涂拭。复于其处行列然灯而为供养。佛言。皆随意作。长者以灯安在级上油下污塔。佛言。可于级下行列然灯。有犬食油坠损油器。长者白佛。请造灯树。佛言。随作。牛来触破。长者白佛。请为灯架。佛言。应作。四面安灯便非显望。长者白佛。请作高檐。佛言。随意。
第八子摄颂曰。
门户并檐屋 及以塔下基
赤石紫矿涂 此等皆随作
尔时给孤独长者白世尊言。唯愿许。我于发爪窣睹波中间空者。为作门户。复安檐屋并造塔基。复以赤石涂拭其柱。于塔壁上紫矿图画。佛言。随意。
第九子摄颂曰。
不应以橛钉 及升窣睹波
开许金银花 塔上以舍盖
尔时佛在室罗伐城。诸苾刍众于供养时。欲以花鬘挂于塔上。即便登蹑。以钉钉塔挂诸花鬘。时婆罗门居士咸作是言。仁等大师久除钉刺。何故今者以钉钉之。时诸苾刍以缘白佛。佛言。不应于窣睹波上尖刺钉之。若有犯者得恶作罪。然于创始造塔之时。应出傍橛作象牙杙。时诸苾刍至供养时。遂便登上窣睹波顶。而安灯盏。佛言。不于香台顶上而设灯明。若有犯者得恶作罪。时诸苾刍上窣睹波。安置幡盖供养之物。时婆罗门居士咸共讥嫌。不净登蹑。佛言。应使俗人。若无俗人应使求寂。若无求寂。诸苾刍等应先濯足净以香汤或涂香泥。作如是念。我今为欲供养大师。然后升塔。若异此者得恶作罪。若窣睹波形高大者。应可以绳系相轮下攀缘而上。有婆罗门居士。咸来诣发爪窣睹波处。各持花鬘奉献供养。所有干花而不摒除。不能净洁。佛言。摒除。时给孤独长者请世尊白。我今愿以金银花鬘供养发爪窣睹波。佛言。随作。塔上鸟栖不净秽污。欲于其上造立覆舍。佛言。应作。复为无门室闇损坏。佛言。随意开门。
第十子摄颂曰。
铁作窣睹波 及以金银等
许幡旗供养 并可用香油
尔时佛在室罗伐城。给孤独长者请世尊曰。愿许我造铁窣睹波。佛言。随作。复言。欲以金银琉璃水精铜等造作。佛言。应作。虽作塔上未善庄严。欲以幡旗并杂缯彩而为供养。佛言。应作。时彼不解造旗法式。佛言。有四种旗。谓师子旗牛旗金翅鸟旗及龙旗等。于旗幡上画作四形复白佛言。我今先欲香油涂拭。次以紫矿郁金栴檀等作妙香水。洗发爪窣睹波。唯愿听许。佛言皆随意作。第三门了。
尼陀那别门第四总摄颂曰。
户镮随处用 沾衣大小便
染衣损认衣 赊衣果无净
第一子摄颂曰。
户镮倚带网 取米为众食
寺内作私房 居人应受用
尔时佛在室罗伐城。具寿邬波离白佛言。如世尊说。于户扇上应安镮钮。苾刍不知当用何物。佛言。除宝余物应作。如世尊说。苾刍应作倚带。不知当用何物佛言。七种缕中随一应为。如世尊说。听畜网者。应用何物。佛言。茅蒯麻芒皆悉应作。世尊复说。许安窗网。当用何物。佛言。除宝余并应用。
缘处同前。于此城中有一长者。于三宝中深生敬信。意乐贤善。遂于露形外道娶女为妻。长者告曰。贤首。无上慈父是我大师。常所供养。及诸僧伽胜上福田。衣服饮食尔应供养。时诸苾刍常依僧次。日日之中恒至此家而受其食。时彼长者。遇有他缘诣余村邑。告其妻曰。我今有事须向彼村。如我在时。于佛僧处常为供养。勿令阙乏。答言。圣子。我依教作。时彼长者往苾刍处白言。圣者。我今有事须至余村。唯愿僧伽。恒依僧次就我家食。答言。可尔。时诸苾刍共相议曰彼长者妇先无信心。依僧次者及时早赴。时长者妻见苾刍至。恚而告曰。我未办食座复未敷。何故仁等平旦来至。时诸苾刍自相谓曰。彼长者妻久知无信。我等早至今已见嗔。明日临中应可就宅。时长者妇明朝凌旦。办食敷座而待苾刍。是时僧伽临中方至。女人报曰。圣者。我无余事业唯作此耶。我于晨朝早已办食并敷床座。何故仁等临午方来。时诸苾刍互相谓曰。我等早来已见嗔责。临中而至还复被诃。我等苾刍乞食常事。宜可巡家以自供济。更不往彼俗家而食。时彼长者事了还家问其妻曰。贤首。我诸圣者常来食不。答曰。唯初两日就斯受食。后更不来。长者思惟。应是我妇现悭吝相令诸圣者不来受食。时诸苾刍巡家乞食入长者门。长者见已问言。圣者。仁等何不常来受食。报言。长者。我等先是乞食之人。但持钵行足得充济。答言。圣者。只是我妇生悭吝心。然我田中岁禾新熟。随意持去以充午食。苾刍报曰。佛未听许。以缘白佛。佛言。作彼物想意。为僧伽持者。无犯。复有长者。于逝多林为诸苾刍造一别房。于其房内多置床褥及诸利养。时诸苾刍番次守护。将别房物置众物中。以缘白佛。佛言。其别房物随处受用。又将利养和杂众物。佛言。不应和杂。住别房者应可受用。
第二子摄颂曰。
随处当用物 营作人所须
器具食灯油 随施主应用
尔时佛在室罗伐城。时有长者。于旧寺内别造一房。于彼房中多施床褥。及以利养并皆丰足。时诸苾刍便将别物入众物中佛言。应随住人而为受用。所有利养亦不应和随本施用。时诸苾刍分众利物。不肯分与别房住人。佛言。虽受别房亦与众利。时诸苾刍差授事人。以见别房遂不差遣。佛言。依次应差。于此城中有一乞食苾刍。劝彼施主归依三宝受五学处。复于一时。为彼施主。说七有事福业。赞其胜利。施主答曰。我亦能作当作何事。答言。应为僧伽造立住处。施主报曰。我有财物欲营福业。未有人助。苾刍曰。尔可将来我能助作。时彼施主持物授与。即请为造。苾刍领物安己房中。不为修造施主念曰。我暂往观。新造住处营作了未。施主既至。不曾见有营作之处。白言。圣者。何故多时不为营作。苾刍答曰。营作之具是我所须。此物并无若为兴建。施主报曰。我所施物何不充用。苾刍报曰。此物已属四方僧伽。谁能损用。时诸苾刍以缘白佛。佛言。施主听者。应取此物作其器具。时此苾刍因行乞食到施主家。长者遥见作如是言。圣者。仁既日日巡家乞食我所造寺谁当捡挍。苾刍报曰。我岂忍饥为人造寺。长者答言。我所施物何不取食。报言。此物已属四方僧伽。佛未听许。以缘白佛。佛言。施主听者。应用便作上妙美好饮食随情食用。佛言。不应如是应食粗食。食粗食时无力捡挍。佛言。如僧常类苾刍食时。藏其器具内闇室中。复须灯油巡家而乞。时彼施主复见乞油问言。圣者。欲何所作。以事而答。长者报言。何不用物。具答如前。佛言。施主听者用时无犯。彼便通夜不灭灯明。佛言。不应经夜留灯。若收物竟便可灭除。如是应知。涂足等物所缘营事。准上应用。
第三子摄颂曰。
令雨沾僧物 夜半共分床
小座并依年 敷席咸同此
尔时佛在室罗伐城。六众苾刍。披僧伽帔既出。各分置于露处。令雨烂坏。时诸苾刍以缘白佛。佛言。大众卧具不应经夏令雨损坏。不收举者得恶作罪。时诸苾刍着僧伽衣浣染造钵令衣损坏佛言。若着众衣染衣造钵得恶作罪。六众苾刍人间游行。遇到一村。于彼村中有僧住处。夜过初更方始入寺。至亲友处各为解劳。六众告曰。汝诸具寿。大师正法现住于世。仁等如何而不依教。勿令于后生悔恨心。尔可随年授我卧具。时旧住人便于夜半。总集僧祇所有小座床褥。一处共分。六众苾刍便取卧具随处眠息。供给才了遂至天明。是时六众告诸苾刍。尔等收取卧具。吾欲进途。主人告曰。上座但求一夜自取身安。遂令大众得黄热病。时诸苾刍以缘白佛。佛言。不应于夜分僧卧具。应随亲友一夜而住。若更停留可随年与若异此者得恶作罪。时六众苾刍游历人间至一聚落。于彼村中有一住处。既入寺已见旧床席。是时六众便于大床并诸弟子各随眠息。然此六众并是耆年。曾无有人辄能移动。自余耆宿便于地上随处而卧。至天明已诣逝多林。时诸苾刍见已告言。善来善来。所有游履得安乐不。答曰。宁有安乐。在地上卧竟夜不安。报言。具寿。尔于昨夜何处房眠。即以上事具告诸人。时诸苾刍以缘白佛。佛言。若大床座及余敷褥。应从上座随次行与。
第四子摄颂曰。
大小便利处 经行不恼他
洗足及拭鞋 釜篦不夺用
缘处同前。时六众苾刍。常于大小便室来往经行。并共谈语教授读诵种种调戏。见他苾刍将欲入时。遂相遮止。告言。汝且莫入。我是耆年。故作稽留令他生恼。时诸苾刍起嫌贱心。以缘白佛。佛言。大小便处不应经行久住相恼。若有犯者得越法罪。时六众苾刍于洗足处贮水瓮边。驱他令起自言。我是耆年。应合先用。佛言。于洗足处若先洗时事未了者。不应强唤令起。得越法罪。时有苾刍前入小便。六众后至告言。我老。佛言。于先到者即可前入。此处不应随其年次。复有苾刍。洗足欲半。六众后来告言。我大汝应相避。佛言不应如是。凡为上座须识时宜。虽合在先看事未周不应令起。若令起者得越法罪。时有苾刍。以物拭鞋可欲将半。六众见夺报言。我老。佛言。不应依年待先用竟。未了夺者得越法罪。复有苾刍。釜中煎药尚未煎半。六众便夺答言。我老。此应先用。泻之于地自将其釜。佛言。不合依年。待先事毕然后方用。若不依者得越法罪。僧祇铁篦苾刍先用搅药未了。六众复夺佛言不应。若有犯者。得越法罪。
第五子摄颂曰。
染釜及水瓶 僧钵并饮器
刀石爪鼻物 支床不问年
缘处同前。有诸苾刍。用僧伽染器瓶釜等物。以煮染汁事欲将半。六众报曰。我应先用。时诸苾刍以缘白佛。佛言。不应依年。待先用竟。若强夺者得越法罪。时有苾刍。先用众钵食犹未了。六众告曰。我是耆年应与我用。以缘白佛。佛言。待彼食了不应强取。若故夺者得越法罪。饮水器物准上应知。时有苾刍剃发将半。六众来至遂夺其刀。佛言。若剃未了不应取用。其磨刀石准上应知。剪甲小刀用割才半。净鼻钳子现用未了。及支床物。彼卧时夺。以缘白佛。佛言。此等诸物并不依年。待彼事终。方可就取。若不依者。得越法罪。
第六子摄颂曰。
羯耻那衣[巾*((宋-木)/登)] 絣线正缝时
染汁杂物等 用时不应夺
缘处同前。是时大众有羯耻那衣[巾*((宋-木)/登)]。有一苾刍。用此衣[巾*((宋-木)/登)]张僧伽胝等。作衣才半。六众来见即便强夺。我是耆宿。理应先用。时诸苾刍以缘白佛。佛言。他用未了不应辄夺。待彼事毕方可取之。如其夺者得越法罪。如是应知。絣线缝刺才半用时。六众便夺。佛言。待了方取。不竟取者得越法罪。若用染汁刀子及针剃发衣坐砧。皆不应夺。准前应知。
根本说一切有部尼陀那卷第五
第七子摄颂曰。
外道覆认衣 作记死时施
有五种亲友 得法独应行
尔时佛在王舍城住竹林园。时摩揭陀主影胜大王。闻说妙法得见谛已。遂与八万诸天子众。并摩揭陀国长者居士婆罗门等过百千数。于大众中制立严教。击鼓宣令普告国人。不得有人辄为窃盗。若有犯者驱令出国。所有家资库藏财物。悉皆给与被贼之人。是时世尊。为憍萨罗国胜光大王说少年经。得调伏已。亦于国界作其严制。于我国中不得有人辄行窃盗。如有犯者断其命根。所有家资库藏财物。悉皆给与被贼之人。尔时群贼咸悉逃窜二国中间屯营而住。摩揭陀国有诸商人。相随而往憍萨罗国。到彼界已。时诸商主告其伴曰。我今平安仁可归去。从者去已。贼便遥见知无护者。便共劫夺。时诸商人咸悉走向憍萨罗国。投胜光王。既到王所。前白王曰。大王当知。于此国界先多交易。今由群贼商侣不来。时胜光王敕大将军。名毗卢宅迦。卿可急往捕捉群贼。并所盗财将来见朕。是时大将部领四兵。勇力军众象马车步。往贼营处旷野林中。彼诸群贼总集险林。放舍兵戈分所得物。尔时将军既遥见贼。便于四面周遍列军。战鼓才鸣群贼惊慑。或有奔逃或遭残害。或时被杀或复生擒。收所盗财并诸贼党。还至王所启大王曰。此是彼贼并所盗财。时胜光王告诸人曰。汝之本物各任将去。商估贾客既认物已。诸外道辈亦取自财及赤石染服。并将苾刍所有衣钵。时诸苾刍后至王所。王曰。仁等亦应认取衣钵。苾刍报曰。此货物中无我衣钵。王曰。仁等岂非先被贼劫答曰。我亦被贼。王曰。若无者。宜应唤彼外道。并将所认衣物随来。时彼外道既闻王唤。持衣即来。苾刍见衣作如是语。此是我僧伽胝。此是僧脚敧。王告外道曰。彼是小贼。汝是大贼。强认他衣。彼默无对。王言。圣者。仁于衣物有记验不。令我得知。此属外道此属苾刍。苾刍报曰。我衣无记以缘白佛。佛言。苾刍衣物应为记验。不知云何。佛言应为纽结或墨点净。及余记验方乃持之。
佛在室罗伐城。有一长者。娶妻未久诞生一息。其妻身死更娶后妻。未久之间复生一子。其第二子为母所苦。于善法律情希出家。既出家已游历人间。其父后时遇遭重病。定知将死。命长子曰。我所有财应作三分。子承父命遂即分三。便报子言。此是汝分用充家业。一分属吾以供葬事。余之一分与出家子。便自叹曰。
积聚皆消散 崇高必堕落
会合终别离 有命咸归死
说是语已遂即命终。其出家子闻父身亡。即到兄所孔怀相见。两共哀号问讯既终。兄乃告曰。父亡之日先有遗言。留一分财可宜收取。苾刍念曰。如世尊说。死后当与此非法财。时诸苾刍以缘白佛。佛言凡在家者命欲终时。有攀缘心如是施财并宜收取。父分与财勿生疑虑。既受财已。于三宝中而兴供养。其出家者临终之日。无顾恋心。若言我死后与者。如是之财即不应取。
缘处同前。有二苾刍共为亲友。言谈得意同处而居。时一苾刍人间游行。随缘施化于本房中及经行等处。忘遗衣物并齿木土屑。时彼亲友为收举已。遂起疑心即往白佛。佛言。收取无犯。然而亲友有其五种云何为五一者相爱。二者心喜。三者师长。四者得意。五者彼闻用物情生悦乐。如斯五种听许收用。
缘处同前。时有长者。娶妻未久诞生一女。年既长大便舍俗累。于佛法中而为出家。时属饥俭乞求难得。巡门乞食渐至父家。父见女来即前问曰。圣女。尔于今者云何济命。便报父曰。乞食巡门实诚难得。虽经辛苦亦不充虚。饥火所烧甚难堪忍。父闻斯语惨然不悦。便告女曰。尔若在家不出家者。设无怜爱终须供给。从今已往每日可来家中受食。既受请已。便于他日。复将一伴来诣父舍。受其请食。父报女言。我今无力能济二人。宜可独来而取于食。女报父言。世尊不许一女独行。佛若许者不遭斯苦。时苾刍尼具以上事白诸苾刍。苾刍以缘白佛。佛言。若时饥俭乞求难得不充济者。听苾刍尼从众乞法于父母舍而作往还。应如是乞。敷座席鸣揵稚言白。既周尼众集已时。乞法尼先从上座次第礼僧。于众首前合掌恭敬蹲踞而住。应如是乞。大德尼僧伽听。我苾刍尼某甲。今逢俭岁饮食难得。若无饮食不能存济。我某甲。今从尼僧伽。乞于亲族边作往还住止羯磨。愿尼僧伽。与我某甲于亲族边作往还住止羯磨。是能愍者愿哀愍故。第二第三亦如是说。羯磨白二准此应作。如百一中说。
若苾刍尼大众。为作与诸俗亲往还羯磨竟。此苾刍尼得独行无犯。往亲族家随意而食。复至丰时即不应往。如独往者得越法罪。
第八子摄颂曰。
赊取他衣去 及为他和市
不高下买衣 应二三酬价
缘处同前。时有苾刍。于俗人处赊买他衣。将至寺内遂即身亡。时彼衣主既闻消息。急诣寺中告诸人曰。某甲苾刍今何所在。苾刍答曰。彼已身死。衣主告曰。彼于我处赊取衣来。今可还直。苾刍报曰。仁今可去诣彼尸林随索衣直。衣主报曰。所有衣钵仁等共分。遣向林中从尸索债。如何释子欺诳于人。时诸苾刍以缘白佛。佛言。苾刍身死所有衣钵应还衣价。复有苾刍。于俗人处赊取贵衣。乃至苾刍身亡之后。是时衣主来至寺中问言。某甲苾刍今何所在。答曰。彼已身亡。衣主告曰。其人我处赊取衣来。时诸苾刍还将本衣却付。衣主报言。彼所将物是贵价衣。今此相还全无所直。时诸苾刍不知云何。以缘白佛。佛言。应随现前所有之物可充衣价。应告彼言。其人已死现有斯物。今以相还宜生欢喜。时有二居士共为交易。一人问曰此衣几价。衣主答曰。二十迦利沙波拏。买衣人曰。我今酬汝十迦利沙波拏。时邬波难陀来至其所。彼之二人作如是念诸大苾刍出言决定。我等宜应请断其价。二人共问邬波难陀。大德。此之衣物价直几多。是时邬波难陀私问一人汝欲买衣为当卖衣。答言。我买。邬波难陀报曰。此衣价直二十迦利沙波拏。又问第二。汝欲卖衣。报言。我卖。邬波难陀报曰。此衣可直四十迦利沙波拏。二人交易。卖索四十。买酬二十。因致纷诤。买衣人曰。我于和市人边闻直二十。衣主复云。我于和市人边闻直四十。互相谓曰。我等二人共于一处听其断价。两种不同。定是彼人故为斗乱。诸苾刍闻已白佛。佛言。凡诸苾刍。不应为他俗人断价。亦复不应于交易处辄论贵贱如和市法。若有犯者得恶作罪。时诸苾刍欲买衣服高下酬价。俗人报曰。我是小兴生人。仁等乃是大兴生人。时诸苾刍以缘白佛。佛言苾刍不应酬价高下。若诸苾刍欲买衣者。应令俗人酬其买价。若无俗人。应可二三得自酬价。过此酬者得恶作罪。
第九子摄颂曰。
果树差修理 四种不应分
果熟现前分 观时莫諠戏
尔时佛在王舍城。时频毗娑罗王。以一千根庵没罗林施与僧伽。时诸苾刍虽取果食不令看守。遂致摧折而便荒秽。频毗娑罗王见林摧折。问左右曰此庵没罗林是谁园树。大臣答曰此是大王。先以千株庵没罗树施与苾刍僧伽。僧伽食已而不看守。因即摧残致斯荒秽。然诸圣者曾不修理。时诸苾刍以缘白佛。佛言。于寺基业不应弃舍。大众应差守园之人令其修理。时守园人遂安篱栅。计诸果树分布与人。于树根下而嚼齿木。或时漱口或洗手面濯足浣衣。是时林树被溉灌已。枝叶滋荣果实丰熟。有众多客苾刍来告旧人曰。美果新熟仁应惠我。旧人答曰。我等已分。仁何得食。报言。此是轨范师分。此是亲教师分。此同亲教师分。此同轨范师分。时诸苾刍以缘白佛。佛言。有四种物。皆不应分。云何为四。一者四方僧物。二者窣睹波物。三者众家病药。四者寺资产物。若有违者得恶作罪。此等诸果应行与僧。时有贼来偷果。世尊告曰。大众应差守护园人。既受差已专为守护。因斯阙食。佛言。更别差人应早食已替彼令食。如世尊说。庵没罗果分与众僧。时守园人平等分与。其果有虫佛言应审观察虫者简却。先作净已然后行之。诸苾刍等净果之时。高声諠戏口出涎唾。灒污其果。佛言。不得諠杂。应圣默然而为观察。若諠闹者得恶作罪。
第十子摄颂曰。
无净人自行 自取不应食
不选开其病 结界证耕人
如世尊说。庵没罗果应行与僧。不知谁应合行。佛言。令净人行。若无净人。应使求寂。求寂无者。先作净已苾刍受取。应可自行。如世尊说。差守园人令其守护。净人求寂才去之后。众鸟咸来啄损其果。佛言。应以树叶盖覆。净人求寂事毕还来。宜应指示。时六众苾刍次差守园。简取美好庵没罗果。持至住处受已而食。时诸苾刍互相谓曰。美好之果久不见行。报曰。无可将来。咸被六众简取。好者持至住处。令他授与皆自啖食。时诸苾刍以缘白佛。佛言不应自取而食。若有食者得恶作罪。时六众苾刍自选好者令授而食。与此与彼遂便闹乱。佛言。不应自选而食。若有食者得恶作罪。无犯者。若火力微应取熟者。火力强盛应可食生。
缘处同前。时诸苾刍人间游行。遇至一村于中有寺。既入寺已。不见一人旧住苾刍。先向昼日游处。寺内皆空。时客苾刍自相谓曰。此之空寺既无苾刍。我等岂于无界之处而为居住。当共结界。先结小界。时旧苾刍遂即来至。客便告曰。善来善来具寿。仁可来此我为解劳。主人报曰。具寿。何为却与我等解劳。我是主人。暂向昼日闲静之处。客便告曰。我欲结界。已于此处先结小界。主人报曰。我于此处先已结界。彼此怀疑。为取先界为取后耶。以缘白佛。佛言。应取先界。后结不成。凡客苾刍至他住处。应可住经七八日。已无人来者。应共结界。若异此者得恶作罪。
缘处同前。有一苾刍。住阿兰若处。有二耕人共为斗诤。遂以身手互相捶打。时此二人。便以苾刍为证见者。时彼二人相牵俱至王所。各申道理。言有证人令唤苾刍。苾刍既至。王自问曰。此事如何。苾刍白言。大王。若能自立要契。如转轮王者。我能白王。王然其契。苾刍答曰。此二斗人更互相嗔俱行拳棒。王既闻已二皆与罪。苾刍告曰。大王。何故行罚。向者立要。如转轮王行化于世。王曰。轮王如何行化。答曰。夫轮王者。止其无益令行有益。王曰。若如是者二俱有犯。各与轻罚两皆释放。是时二人各生嫌恨。时诸苾刍以缘白佛。佛言。有斗打者。苾刍不应在傍看住。若见诤者急舍而去。如不去者得恶作罪。
尼陀那别门第五总摄颂曰。
菩萨像供养 吉祥大众食
大会草稕居 集僧鸣大鼓
第一子摄颂曰。
听为菩萨像 复许五种旗
为座置尊仪 铁竿随意所
缘处同前。若佛世尊自居众首为上座者。便有威肃众皆严整。世尊不在即无上事。是时给孤独长者来至佛所。礼双足已退坐一面。而白佛言。我今欲作赡部影像。唯愿听许。佛言。应作。欲安幡盖。佛言。随意。时彼长者不知欲造何幡。佛言。有五种旗幡。谓师子幡莫羯罗幡龙幡揭路荼幡牛王幡。长者复请为赡部影像作座。佛言。可作。又作铁竿而悬旗幡。佛言。应作。
第二子摄颂曰。
供养菩萨像 并作诸璎珞
涂香及车舆 作伞盖旗幡
缘处同前。给孤独长者白佛言。岂非佛为菩萨时广作供养。佛言。如是。我今欲为赡部影像随意供养。佛言。应作。世尊。为菩萨时着诸璎珞。佛言。如是。我今欲为赡部影像作诸璎珞。佛言。随意。唯除脚玔耳珰。余皆任作。我今欲作磨香涂香拭佛手足。佛言。应作。佛为菩萨时乘舆出入或乘御车。我今欲作辇舆。佛言。应作。复言。为菩萨时常持伞盖随从幡旗。我今欲为影像作其伞盖并造诸幡。佛言。应作。菩萨在家常着花鬘璎珞以为严饰。我今亦作用庄严像。佛言。如是。种种庄饰之具。我皆听作。
第三子摄颂曰。
吉祥并供养 花鬘及香合
诸人大集时 昼开门夜闭
尔时给孤独长者请世尊曰。佛为菩萨时。一切大众以吉祥事恭敬供养佛。若听者。我于赡部像前。为吉祥事并设供养。佛言。随意应作。我今复欲作顶上鬘及诸香合供赡部像。佛言。应作。长者言。我因赡部像庄严寺宇。时诸苾刍彩画其寺。以诸香泥花鬘烧香末香。奏诸鼓乐广设供养。时众人等见此希奇生未曾有。共相谓曰。此之住处极妙庄严。时诸苾刍见人闹乱昼日闭门。俗人见已便起讥嫌云障生善。以缘白佛。佛言。若有鼓乐为供养时。昼日开门至夜宜闭。
第四子摄颂曰。
大众集会食 薜舍佉月生
香台五六年 并应为大会
尔时给孤独长者设供养时。众多苾刍等七众俱集长者见已生大欢喜。作如是念。如世尊说。苾刍有五种时施。云何为五。一者于客来人及将行者而为给施。二者于病人及瞻病者而行给施。三者于饥俭年及在险路而行给施。四者若得新谷新果及。新节岁。先于持戒有德为供给已后当自食。五者若遇风雨寒雪之时。应持饼粥麨及诸浆往施众僧。勿令圣者冒涉艰辛。受我饮食安乐而住。我今见此苾刍苾刍尼邬波索迦邬波斯迦。远来至此疲于道路。若佛听者。我当为此而设大会。即往佛所礼双足已在一面坐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说。有五种时施。广如上说。由观菩萨大会供养四方人众悉皆云集行路辛苦。若佛听者我当设供。佛言。随意应作。长者遂设无遮大会。
尔时长者白佛言。我今更设大会。佛言。应作。长者白佛。菩萨生时是何月日。佛告长者。薜舍佉月日月圆时是我生日。我今欲作生日大会。佛言。应作。我今欲为赡部影像而作香台。佛言。应作。世尊。为菩萨时经于几岁而除顶髻。佛言。五岁。我今欲作五岁大会。佛言。应作。世尊。菩萨于几岁时重立顶髻。佛言。六岁。余如前说。世尊。我欲为作赡部影像作佛陀大会。佛言。应作。
第五子摄颂曰。
大会为草稕 不应杂乱坐
应打揵稚鼓 告时令普知
给孤独长者设大会时。六大都城并皆云集。时诸苾刍亦复来至。由斯席荐并皆阙少。佛言。长者。应结草稕随时坐食。苾刍食已不收而去。以缘白佛。佛言。苾刍食了应收草稕举置一边方随意去。若作佛陀会已应须弃之。时诸苾刍不依大小。越其次第相杂而坐。令行食者久延时节。或时食竟更有人来。失其时候。佛言。应告时至。虽告时至众闹不闻。世尊告曰。应打揵稚。犹尚不闻。佛言。应可吹螺并复击鼓。然未普闻。佛言。打大钟鼓。佛令打鼓。打三下已即便长打。诸有病者及授事人致有阙乏。佛言。应待病人请得食已。并授事人食竟然后长打。若不尔者得越法罪。
第六子摄颂曰。
集僧鸣大鼓 供了去幢幡
若多获珍宝 随应悉分与
如世尊说。应打揵稚及吹双螺者。虽如是作犹不普闻。佛言。应打大鼓令响普闻。为大会时远近咸集。设会虽竟人犹不散。世尊告曰。应除供养所设幢幡。时众见已自然散去。作此会时苾刍僧众多获珍财。不知云何。佛言。据合得者。先从上座乃至行末随其大小准法平分。时诸苾刍犹自纷扰。佛言。众若多者。应可千人与其一分各自分之。或复百人或二十人乃至十人。而为一分令自分取。邬波离白佛言。十人分中若一身死。亡人之分谁合得耶。佛言。若十人内已分衣竟。亡人之分应入僧伽。如其未分。九人合得。多亦准斯。尼陀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