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关闭
当前位置:典籍屋 > 近现代 > 《易经系传别讲

下传06章 乾坤其易之门邪(04) 太平逍遥的日子

太平逍遥的日子

但是大要注意,伟大的哲学、宗教都出在乱世。越是乱世,人才越多。乱世的人都是痛苦的,因为痛苦,便要用思想来解决问题。太平时候都是文学,因为生活优裕,就把精神用到悠闲娱乐方面去了。《红楼梦》的那个时代,就是太平时代的反映。由康熙下半期开始,算是太平了三百多年,那个时候公子少爷,文学特别多。像袁子才这下班人,都出生在那个时候。所以当时就流行不作无益之事——一天到晚不去跳舞、打麻将、喝酒,如何排遣有涯之生命?人的生命有限啊!如果不做些有意义的事,那个日子怎么打发?活几十年太长啦!实在受不了,人会要发疯的。

这种话大恐怕很难会听见了。我现在想想,那个日子真的很舒服啊!要放暑假了,担心这两个月的暑假,回到怎么“玩”?怎么过啊?回到以后,竹床一铺,当着风口睡倒,看看唐人的诗词,翻翻书,很快地下午两三点了!妈妈的下午点心还没有出来,已经对妈妈很不舒服了!妈妈把点心拿来,一尝不对胃口,便不吃啦!妈妈再劝,反正不好吃,一副撒娇的样子。妈妈说:好,我再去做别的……现在想想古人所说的“日长如梦闲方觉,事大如天醉已休”,过一天好像过一年一样,这种生活情形,几十年来台湾青年差不多感觉到了。大生长在温室里边,我很担心将来大怎么办?不做无益之事,何以遣此有涯之生?所以大飙车、签大乐,舞厅“蓬拆”到天亮……

可见历史上永远不会出现太平,所以真正领导这个世界的大政治是很痛苦的。大政治要在这个世界将乱未乱的时候就导正它、预防它,但还得不到大的支持。一个社会、一个国跟一个庭一样。我半夜三四点钟起床,看到对面卖豆浆的夫妇,已经起来磨豆浆了。夫妇俩辛辛苦苦,省吃俭用买了房子,银行里存了钱,到了儿子长大,便不会再这么辛苦了,到了孙子便要“不做无益之事,何以败此辛苦之”了。一个庭不会超过三代,那是真的。这个社会上的庭,是不是如此呢?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