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典籍屋
相传古时候,尤溪村有座灯笼桥,桥下有个石洞,石洞很深,据说还没有人真正走到尽头。
村里也有几个胆子大的人曾经进去过,听他们说,越往里走,洞越黑越冷,往往走到一半的时候,打着的火把也熄灭了,里面还时常有怪声传出,他们也就走了一半就不得不退了回来。从那以后,村里再也没人进去过。
忽然有一天,来了个“洋人”(其实是回民),说要到村里来取宝。村民都很纳闷,在这里生活了那么多年,还头一回听说有宝。
这个消息很快就在村里传开了,大家就七嘴八舌围住洋人。这个问:“宝贝到底是什么东西,藏在哪里呢?”
这个洋人就说:“宝物是一头金牛,就藏在灯笼桥下的石洞里。”
那个问:“既然是金牛,怎样才能捉住呢?”
洋人说:“办法是有,就是找到金钥匙。”
又有人问了:“什么金钥匙?在哪里?”
洋人说:“就藏在村里的老寡妇家中。”
大家都笑起来了,村里人都知道,老寡妇都八十多了,无儿无女,家里除了两间破房,一个灶台,几个破碗外什么也没有,是村里的特别困难户,怎么会有金钥匙?
洋人见大家都不相信,索性就坐在地上,慢吞吞地说:“这一点大家就不知道了吧!老寡妇的房子少说有一千多年了,这一点可以问问村里年长的人,这个房子什么时候有的。金钥匙其实并不是真正的钥匙,而是千年稻草,就藏在老寡妇厨房横梁上,只有用千年稻草才能引出千年金牛。在引金牛时,要打着火把,带着稻草进入洞中,一直走到火把熄灭的地方,开始投下第一小把稻草。这一小把的稻草根数是有要求的,不能多也不能少,恰好是九根。再往外走一段路,这一段路也是有讲究的,不能多不能少,恰好是九丈,再投一小把。这样每走九丈路投一小把稻草,金牛就会边吃稻草边跟着,要一直把金牛引到河对岸湖边村的一个祠堂里……”
村里有个叫吴三的二流子听到这里,拔腿就往老寡妇家跑去。到了老寡妇家,就对她说,我想借你家的东西用一下。老寡妇看见是他,没好气地说:“我都穷成这样了,还找我老人家开心,看看家里有什么用得上的尽管拿走好了。”
吴三听了这话,赶忙跑到厨房,上了横梁拿了一把稻草就走(其实横梁上面有两把稻草)。老寡妇正纳闷呢,吴三已经跑得没了踪影。
吴三拿了稻草,点着火把独自一人就进了石洞。这时村里的人还在围着洋人听故事呢。吴三壮着胆子深一脚浅一脚往里走,走了好长时间,火把熄灭了。他按照洋人说的,投下第一小把稻草,再往外走,走了大约九丈路,再投一小把……,就这样一直往尤溪渡口走。
到了尤溪渡口时,吴三的手中只有一小把稻草了。这时船刚好靠岸,吴三跳上船,把最后一把稻草投到船上。今天坐船的只有吴三,但撑船的人却感到十分的吃力,他好不容易将船撑到对岸。
吴三下了船一直往祠堂方向走,到了祠堂,吴三左等右等,始终没有见到金牛,他恨得咬牙切齿,大骂洋人是个骗子。
再说这个撑船的人把船摆到对岸,吴三下船后,突然发现船仓里有一堆牛屎,他感觉好奇怪,今天还没有牛过河,哪来的牛屎?他也没有细想,就用竹制的扫帚把牛屎扫到河里。看见扫帚上沾了许多牛屎,他又把扫帚放在水中洗了几下。晚上准备回家时,忽然发现扫帚上有几处亮灿灿的地方,仔细一看,是黄金。
这头金牛其实已经被吴三引出石洞并骗到了船上,可他和撑船的人都是凡人,根本看不见,而投到地上的稻草都被金牛吃掉了。由于他没有听那个洋人说完,只拿了一把金钥匙,等他把金牛引到船上,却不能引下船,更谈不上捉住金牛了。
金牛坐船到了岸边后,变成了牛神,由于它是坐船来的,所以就在船上拉了泡牛屎,撑船人扫把上沾的黄金,正是金牛付的船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