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典籍屋
心平乃一樵夫,结庐山隈,住在自己搭就的茅棚里,与他相依为命的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母。他每天都上山去砍柴一担,然后挑到城里卖了,换回三升米,够其母子俩吃一天,从没剩余。可想而知,他们的生活是多么艰辛啊!
这一天,心平又上山去砍柴,捡到了一锭银子。令他感到奇怪的是银子上出现了这样一行字:心平过海各分一半。心平再也没心思砍柴,他索性回家了。一进屋,便对母亲说:“妈,我今天捡到了一锭银子了。”心平的母亲听了,很是高兴:“你每天上山去砍柴,实在是太辛苦了!有此一锭银子,可以换回好多米哟。儿啊,你就多歇息几天吧!”心平听了,断然拒绝道:“不!那锭银子我是不可以一个人独吞的!”心平的母亲讶然了:“难道还有人也有份?”心平便把捡银子时的遭遇告诉了母亲。心平的母亲不无担忧地说:“那你准备到何处去找那个素不相识的过海呀?”心平答曰:“我也不知道。但我非要找到他不可!”母亲见他态度坚决,便缄默不语了。就这样,心平向邻居借来一些米交给母亲,启程找过海去了。
心平一路走来,一路打探。两三天过去了,依然没有眉目,可他并不灰心,继续在找寻。
第四天快近晌午时分,心平来到了一条河边,坐上了一只独木船。摆渡的把船上之人送到了对岸,每个人都会将一个铜板递了过去,这是渡船上的规矩。摆渡的一边收着铜板,一边笑着说:“慢走!”当心平刚要把铜板递过去时,不料脚未站稳踏板,铜板随着他的身子一侧而掉进河里去了,他人也险些要栽进水里了。心平带着歉意道:“我急于找人,失礼了,见谅!”“你要找何人?”看得出来摆渡的是个热心人。心平见问,便说:“找一个名叫过海的人?”摆渡的一听,笑了:“您怎么不早说呢,我就是过海呀!”心平喜出望外。过海问:“吃过午饭了吗?”心平摇摇头实话相告:“未曾吃过!”过海便决定带心平回自己家去吃午饭。一路上,过海告诉心平,母亲是他惟一的亲人,他一家就靠他摆渡所得的钱维持生计。不知怎的,每天只能挣九个铜板,不多也不少……
不知不觉间来到过海家,也是一间茅棚。一进屋,过海便对老母说:“我带回了一位客人。”过海的母亲连忙沏茶招呼道:“这位后生,从哪儿来的?”心平说明了来意,过海忙说:“是您捡的银子,怎可平分给我一半?我岂有不遵从之理?”心平过海两人各持己见,争执不下,竟惊动了土地公公。他化作一位须发皆白的老叟,拄着拐杖从外头进屋问:“你们为了何事争执不下呀?”心平与过海各诉道理。土地公公裁决道:“按天意行事,不会有错!”接着吩咐过海找来一把斧头,将银子置于门槛上剁。一斧下去,不偏不倚,恰好均分。不料那两半银子滚到庭院中直往泥土里钻去,霎时就不见了。过海埋怨不已。心平说:“拿锄头挖下去不就找回来了吗?”过海找来一把锄头,狠劲一挖,异声突迸。几锄下去,竟挖出了三大缸黄金三大缸白银,每只缸上都有心平过海的名字。
过海便要与心平均分这一笔意外之財,可是心平坚辞不受。这时,那位土地公公化成的老叟出来讲话了:“过海的做法是对的。如果不是你心平带着一锭银子来找过海,也就无法挖出这些黄金白银了。”心平也就欣然从之。
此后,心平过海两家结邻而居,都盖起了漂亮的楼房,娶来美妻,日子过得格外惬意!
好人得善报,这是上苍对人类的一种最值得咀嚼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