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典籍屋
【第1篇】
梁启超说:“苦难是磨练人格之最高学校。”人生难免有挫折,直面苦难,是坚强意志的体现,是人性光芒的闪耀,是人格尊严的显现。
舞台上的悲剧是光鲜的。人们用美的眼光审视它。不论悲壮的还是凄惨的,令人激奋的还是悲叹的,都有观众关注着。舞台上的英雄不怕牺牲,因为他们的精神仍会流传,他们不会销声匿迹,黯然退出历史舞台。所以,他们“可以含笑受难,慷慨赴死”。
然而生活中的苦难是暗淡的。它们摘掉了耀眼的光环,剥去了艳丽的外衣,悄悄降临在你的周围。正如一位哲人所说:“也许,没有浪漫气息的悲剧是我们最本质的悲剧,不具英雄色彩的勇
气是我们最真实的勇气。”这才是最真实的苦难,才是芸芸众生时刻忍受着的。这里没有舞台灯光,没有别人,只有自己,我们不需要演戏,我们只是过着平凡的日子,用天生的软弱承担起
日常的苦难,以显示人的尊严。有人说“一个人只要真正领略了平常苦难的绝望,他就会明白,一切美化苦难的言辞是多么浮夸,一切炫耀苦难的姿态是多么做作。”即使生活磨平了我们的
棱角,我们仍然可以在精神上站立起来,人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也是惊人的。
可是人是有局限性的。一些人倒下了,有的是因为对手的强大,有的是因为自身的局限。面对大自然降下的悲剧,我们无能为力,我们不能拒绝生老病死,我们不能预测天灾人祸,我们不是
上帝。对于这,是令人同情而又无奈的。而面对后者,因为自身局限而败倒在自己脚下的,是难以评判的,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是强者。
直面苦难,是坚强意志的体现,是人性光芒的闪耀,是人格尊严的显现。不要因舞台上的绘声绘色,忽视了生活中的无声无息。
【第2篇】
青春不畏挑战,磨砺见证成长。朱杰的故事给人地触动很深,一位90后女孩,幸福伊始,满怀憧憬,接二连三的打击却随之出现。25岁的年纪,用依然稚嫩的肩膀,直面苦难,用孝心扛起了照顾三位重病家人的重担,为我们年轻一代树起了孝老爱亲的榜样。
积极向上不惧风雨。从小到大,看到的身边的、小说里、影视中的励志典型不胜枚举,每个故事的不幸都各有不同,但每个主人公都像朱杰一样,生活态度积极向上。我有一位大学同学,刚上初中时父亲去逝,母亲带着智力有残疾的哥哥改嫁,她和爷爷奶奶相依为命,后来老人也相继去逝,因为没有经济来源差点辍学。但她没有放弃,在好心人的资助下,在自己的努力下考上了大学,读完了研究生,大学以后的学费都是自己勤工俭学挣来的。年轻人就是应该具备这样的能力,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久病床前有孝子”。孝顺从来不是说说就行,它是要经受考验的。“久病床前无孝子”的俚语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也都能理解,但朱杰的故事却让我们看到了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在年轻人身上传承。她没有因为长时间地照顾病人产生不耐烦、消极懈怠,反而在每天 喂 饭、喂水、喂药、按摩中,练出了一身照顾人的本事,把生病的老人们照顾得无微不至,让人交口称赞。“久病床前有孝子”不是简单的一句话,这其中的孝心、爱心、恒心、耐心缺一不可。
有舍有得人生无悔。青春最富有梦想,每个年轻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目标,职业憧憬。朱杰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女性,工作是她生命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但在困难来临,面对选择时,她毅然放弃了自己不错的工作,把全部时间用来照顾家中三位病人和年幼的孩子。这样的选择朱杰没有后悔,付出的同时她也收获了很多,姥姥的真心依赖,公公婆婆的病情好转,丈夫能安心工作,孩子在健康成长。是她的舍得让这个遭遇不幸的家庭依然完整,依然充满希望。
“既然没法去选择生活,那我就要勇敢面对。”好媳妇朱杰说得很对,自怨自艾、逃避困难都不是最好的选择,直面苦难,勇于担当才能让生活充满阳光。
【第3篇】
读了《飘》,郝思嘉勇于直面苦难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我。
郝思嘉原本是大户人家娇生惯养的淑女,晚会上衣着华丽,魅力四射的公主。因为她情感世界深入骨髓的挫伤,她去了外地。在异乡的时光里,北方佬一点一点地逼近她的故乡。当她听说塔拉(她的家)一带已遭受北方军的蹂躏,她想方设法回到了家乡。在外漂泊的生涯中,她承受了太多太多,她想回家,把头埋进妈妈的裙子里,放下一切重担,释放心中的烦闷。谁知,虽然她家的房子幸免于难,摆在面前的,却是是更为严峻的事实——妈妈已经逝世,自己的妹妹患了伤寒,爸爸也变得性情古怪,整日失魂落魄,家里的黑人也跑了大半。无奈之下,她再次挑起重担,千方百计,重建塔拉。
郝思嘉,以前什么也不用操心,衣食无忧,逍遥自在。从亚特兰大回来,面临的,却是如此境地。读到这儿时,我不禁猜测,她是否会逃避,逃得远远的,闻风丧胆,于这天大的灾难。令我想不到的是,这个娇小姐勇敢地直面苦难,主动包揽了家里的大事小事。从未做过苦活累活的她,整日奔忙,为摘棉花,为照料姐妹父亲,为找寻残存的一点食物。重建路上,仍有无数波折——离谱的天价税款,辛辛苦苦收集的棉花在大火里毁于一旦……她从未放弃过,几乎是不顾一切地搭建出路,只要有方法,她一定一条道走到黑。她必须成功,必须从铜墙铁壁中走出条路来。原本细嫩润白的玉手,由于终日的劳苦,长出了厚厚的老茧。粗糙的皮肤里,往日的风情魅力不再,往日的娇柔纯真不再,往日高高在上的威严也茫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女性中罕见的与近乎疯狂的执著,但她不在乎她忽然的成长,令我敬佩不已。
勇于直面苦难,是难能可贵的坚韧品格。
曾读过张海迪的故事:她五岁时因患血管瘤,高位截瘫,成了残疾人。面对残酷的现实,她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发奋图强。她15岁自学针灸,成了医生。虽无法走进课堂,但她自学了小学和中学的所有课程,攻读了大学、研究生、硕士的课程,学会了四国语言。1983年开始文学创作,写了《轮椅上的梦》、《生命的追问》、《绝顶》等等,翻译的作品超过100万字,并于2008年11月13日,当选新一届中国残联主席。她的坚强,感动了无数人。她曾说:“在人生的道路上,谁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就看你能不能战胜它。战胜了,你就是英雄,就是生活的强者。”
生活,不会总是一帆风顺,必有苦难。勇于直面苦难,让人生,也在苦难中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