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关闭
当前位置:典籍屋 > 启蒙 > 读后感大全

读《弟子规》有感300字

【第1篇】

    感谢焦作日报社举办校园记者“读经典写美文”活动,给我机会学习国学经典,感受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弟子规》这本书由入则孝、出则的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七个章节组成,每个章节都有注释、译文、经典故事组成。其中“孟母断机”告诉我们,学习要循序渐进,不得有厌倦心理,只有努力学习才能成为有用之才。

    《弟子规》也就是告诉学生做事要有规矩。认真品读经典国文,我们从中学到了不少做人的道理,潜移默化塑造着我们的思想行为。“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是告诉我们,人的一生很短暂,转眼就老了,所以每个人都要珍惜此时此刻。

    让我们从诵读经典开始,以实际行动传承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并使其发扬光大,让优秀的国学经典伴随着我们健康成长

【第2篇】

最近,我看了一本书,名字叫《弟子规》。虽然表面上很枯燥,但读起来还是挺有学问的。里面令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就是: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意思就是——借用别人物品,一定要事先讲明,请求允许。如果没有事先征求同意,擅自取用,就是偷窃行为,借来的物品,要爱惜使用,并准时归还,以后若有急用,再借就不难。

又一次,我看到一位同学,没有经过主人同意,就用了他的钢笔,谁知道那支钢笔现在已经绝版了,连主人都很少用,而那位同学还把那支钢笔弄坏了,害的主人伤心得要命。后来我们发现,那位同学有急事向别人借东西的时候,别人都不借给他。

我们以后使用别人的物品一定要经过同意才能使用,这样才能安安心心做人。

【第3篇】

读了《弟子规》第五页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我提出了两个问题:

一:这是什么意思?

二: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我继续往下看,我看见了注释:“父母叫你,就应该赶快答应,父母有什么事要你做,不要拖拖拉拉,懒懒散散。”这样第一个问题就解决了。但是关键在于第二个问题------为什么要这样做?

突然,我猛然醒悟:因为爸爸妈妈是生我养我的人呀!我的血管里,流的不仅是父母的血,更是父母的爱!换句话说,父母就是我,我就是父母,只是我们生活在不同的身体里罢了。既然父母就是我,那么我自己让自己做的事,我还会偷懒吗?所以说:“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于是,我悟出了一个道理:如果人人都把自己的父母当作自己去看待,那么我们这个世界将充满爱,充满孝。

(快捷键:←) 上一个 回目录 下一个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