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镜录略讲下册

(第十八章)

 

南怀瑾教授讲述

 

第十八章  止观丰佛宴

上一回讲了天台宗修止观的六十四种法门,对于这个法门大家不要轻视了它,它代表了中国的佛法,也是中国的佛教。这是在隋唐之间的智者大师把三藏十二部的教理及修法整合在一起,智者大师在当时不但为中国人所敬重,就是印度的修行人亦尊称为东方小释迦。他当年所编辑而成的止观法门绝对是正信之路,万不可忽略,若想研究天台宗的教义,则智者大师的《摩诃止观》更是不可不读。该书前后共有二十卷,对于一般人而言须费上好多的功夫,然而永明寿禅师把其中的精华抽了出来,放在这里。

中国从隋唐以后的第一流的知识份子,上自帝王将相,乃至唐太宗本人,虽然官做得大,表面上看来都在做世间的事业,然而内心里头都是从事于这种修养,而且走的都是止观的路线。这是最稳当、最实在的。严格来说,宋明的理学家大部分修养的方法也都走止观的路线。只不过他们是用儒家的四书五经的名词来表达,因此这个止观的原理牵涉到中国文化、中国哲学的演变史里头去了。真研究起来,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多少的财产,年轻的同学都不知道。下面我们接著看:

胸藏万卷书之弊

复次信法不孤立。须闻思相资。如法行者。随闻一句。体寂湛然。梦妄皆遣。还坐思惟(同维)。心生欢喜。

再说‘信法不孤立’,由理论、思想进入的照样可以成就。因此,不要以为走思想的路子不会成就,中国道家所谓‘精思入神’,思想进入了专精的状态而到达了神化的境界,也一样进入形而上。但是有个重点,须‘闻思相资’,走思想路线必须要学问渊博,就研究佛学来讲,无论大、小乘等三藏十二部经典都必须融会贯通。这些渊博的学问属于‘闻’的范围。闻了以后还要‘思’,研究。闻而不思,就变成了书柜,以前上一辈的前辈有人学问很好,比如有位已去世的老前辈吴先生,不管是西洋哲学或是中国典籍,没有哪一样不好,而且记忆力又强,但是同辈中叫他书柜。有时他来,熟的人就问,这个问题出在哪个本子上,他马上回答,在哪一本的第几页。这个在佛法就叫做多闻;有些人没有读过书,但是问题一到他手里,他就可以抓出一个重心来。那是一种思想的才能,这属于思。有闻不思不成其为学问,而变成了书柜。有思想而没有渊博的学问则易偏狂,在《论语》中,孔子说:‘思而不学则殆’,只思而不学就太危险了!因此必须闻思相资。因此走研究教理的路子一样会有成就。这是信行的部分。

夜梦易醒,白日梦难遣

‘如法行者’,有些人喜欢做功夫的,真正佛法的功夫要做到什么程度呢?‘随闻一句,体寂湛然,梦妄皆遣’,只要听到一句教理,解了只做功夫之偏,‘体寂’,当下就开悟了。‘湛然’,清清楚楚、一通百通、一悟百悟,什么都晓得了。自然如止水澄清,梦和妄念都没有了。功夫到家的人有几个特点,身轻如燕、夜睡无梦、昼夜长明,无论是白天或是夜里永远是清醒的。

因此我们说,佛者觉也,觉就是睡醒了的人;凡夫永远在睡眠中。夜醒无梦不算本事,要昼夜无梦,连白天的梦也没有。我们大家做的白日梦更多啊!整天想著要赚钱,房子要多盖一层楼……。

前两天我给小孩写信,我说人生有三件事永远解决不了,房子永远缺一间、钞票永远少一张、人才永远少一个。所以人啊!白天的梦永远也做不完。

如果说能做到如法行的人,随闻一句:‘体寂湛然,梦妄皆遣’。人生如梦、梦如人生,不做人生的白日梦,夜里更加不会有梦,妄想皆空。这个时候,‘还坐思惟、心生欢喜’,回到你那人生的本位上,‘思惟’,不是没有思惟,还是知道。‘心生欢喜’,初地菩萨叫欢喜地,有无比的欢喜。‘随闻一句,体寂湛然,梦妄皆遣’,这也就是禅宗言下顿悟的境界。

正思惟的修行路线

又闻止已。还更思惟。即生禅定。又闻于止。还即思惟。妄念皆破。又闻止已。还更思惟。朗然欲悟。

‘又闻止已,还即思惟,即生禅定’,在理上及事上到达这个‘体寂湛然,梦妄皆遣’的时候就自然得止了,这个止不同于初步把所有妄念挂在一个念上的止。到了这个时候,还要取正思惟,然后才能得到禅定。‘又闻于止,还更思惟,妄念皆破。’又听到这个理马上心念空掉了,绝对没有妄念。‘又闻止已,还更思惟,朗然欲悟。’有些人一听到这个理心念清净了,但是不要以为是到家了,还要正思惟,就像十五的月亮从东方一出来,整个世界照得都很清楚,好像要开悟了。

又闻观已。还更思惟。心大欢喜。又闻观已。还更思惟。生善破恶欲悟等。准前可知。此乃听少思多。名为法行。非都不听法也。

再来讲现,‘又闻观已,还更思惟,心大欢喜’,法行人由止生观来平衡,观理或观境,在这里头还要正思惟,正思惟很难解释,彻底讲在禅宗也就是还要这么一悟,心里头便可生出大欢喜来,所以有些行者在这时候一整天对人都是嘻笑傻笑的样子,有点半神经似的,如果定的功夫不够,又未能由舍入寂,便成了一种干(干)慧,有人变得很会作诗,诗兴不止,也是一种毛病。

‘又闻观已,还更思惟,生善破恶欲悟等,准前可知。’有一些人一听到这个理,观念上到达了,还要正思惟,而生出善法的境界,不过这时有的又成了执著,看到别人有不好的行为看不过去,对于自己有不好的杂念也无法忍受,好像是开悟,但还是毛病。对于善恶分别得太清楚,在心地上就无法善恶清净。

清末刘锷的《老残游记》里头有首诗非常好,其中两句:

自从三宿空桑后,不见人间有是非。

佛教戒律中头陀行不可三宿空桑,怕留情人间,意思是自从学佛以后,此心已经平了,无是无非。有时候用功到了某种阶段对于是非善恶,反而分辨得更清楚,这也会成为一种偏执的魔障,千万不要认为是道哦!在观中所现的‘生善破恶欲悟’等现象,它是一种向道升华的功能,还要转化,这些道理‘准前可知’,上面都讲过了。‘此乃听少思多,名为法行,非都不听法也’。这种情形就是由于‘听少思多’,不喜欢看经典,也不喜欢到善知识处听闻正法,而只是自己在那里空想、苦思、用功,换句话说,很少研究学理,而凭自己的聪明去修。‘名为法行’,也可以说属于做功夫这一路,专门用思想去做功夫。‘非都不听法也’,并不是讲完全的不听法。

信行端坐。思惟寂灭。欣踊未生。起已闻止。欢喜甘乐。端坐念善。善不能发。起已闻止。信戒精进。倍更增多。端坐治恶。恶不能遣。起已闻止。散动破灭。端坐即真。真道不启。起已闻止。豁如悟寂。是为信行。

这一段再来讲信行人。‘信行端坐,思惟寂灭,欣踊未生’,信行人走教理研究的路子,坐在那边思惟悟空的‘寂灭’之理,因多用思想,容易变成在念头上打转,‘欣踊未生’,不能从中得到寂静之乐。‘起已闻止,欢喜甘乐’,这时听到修止的法门,弄清楚了,依之而行反能尝到学法的甜头。

‘端坐念善,善不能发,起已闻止,信戒精进,倍更增多’,信行人坐在那里思惟善的各种内涵,端端正正地坐在那里念念想学到慈悲。‘善不能发’,但是慈悲却发不起来,我们仔细反省,学佛有几个人真正地起了慈悲?有呀!都是希望别人给我们慈悲!我们大家的心都很好,唉呀!这个人修行不对哟!其实重点不是他对不对,而是你自己对了没有?这种心态会是我们总希望人家成功,而自己坏了没有关系吗?我们的心理行为是很微细的,先要反照自己,其实我们的善心很不容易发起来。

‘起已闻止,信戒精进’,他说你这个时候就需要好好修止,研究止的道理,这样反能使你的理观落实,而更合于佛法的戒行、精进等功德,向前进步。有的人相信佛法、相信宗教,知道做好人是对的,戒律也知道,但这只是理论。‘端坐治恶,恶不能遣’,坐在那里希望自己思想里坏的念头少动一点,但是却做不到,这叫做‘瞎子吃汤圆心里头有数’。尽管在那里学佛,但是肚子里有多少坏念头,只有自己知道。有时候自己很痛苦,我这个学佛的,为何还那么多坏念头,希望它不要再来,但是不然,它比讨债的人还要厉害,排遣不了。他说你不要光是在那里只想善恶之理,而要‘起已闻止’,在听闻研究教理中,还要修止,这样便能使‘散动破灭’,伏了散乱心。‘端坐即真’,我也曾讲过,哪个打坐的境界最对呢?就是你把蒲团铺好,双腿刚刚盘好的那一刹那就是对的。‘真道不启’,但是当你动了念头,我要好好打坐时,就已经不对了。当你准备认识这是真的定境界,已经不是真的定了。‘端坐即真,真道不启’,坐在那里,想合于真道,做不到。

这时不可再如此瞎耗下去,‘起已闻止’,应该再研究止的教理,然后确实去修定,到了那一天才可以‘豁如悟寂’。悟的那个时候是豁然开悟,胸口好像拉开了一样,打开了心胸,身心清净了。这个时候,你不用刻意去求清净、求定,自然就在定中,这个定叫做寂灭之定。‘是为信行’,这是信行人破除障碍的道理。

坐少闻多。非都不思惟。前作一向极性。今作相资根性。就相资中。复论转不转。亦有三十二安心。化他相资。亦有三十二安心。合六十四。合前为一百二十八安心也。

‘坐少闻多’,有人专门讲经教的道理,打坐很少。‘非都不思惟’,并不是做不正思惟。‘前作一向根性’,前面所说的有些他的性向有这个偏好,有人生来就喜欢修道,但是光想修道学佛,教理不研究透彻是没有用的。‘今作相资根性’,思多以闻相资,闻多以思相资。并且,在教法上也有相资。所以我常鼓励大家多出去教教人家,因为教学相长,发心教人家,有时会因为人家提出来的问题而对你有帮助。‘就相资中,复论转不转’,就闻思和信法二种互相资助中,就知道转与不转,也就是止观互用在各类报器上的变化得失。

‘亦有三十二安心’,总共合起来有三十二种安心法门。

‘化他相资’,由教化别人而帮助了自己的进步,教学相长。因此,发心是利人的,绝对的愿不虚发。‘亦有三十二安心’,这中间也有三十二种安心法门。‘合六十四,合前为一百二十八安心也。’加上前面的总共有一百二十八种安心法门。

心的食谱

夫心地难安。违苦顺乐。今随其所愿。逐而安之。譬如养生。或饮或食。适身立命。养法身亦尔。以止为饮。以观为食。

‘夫心地难安’,他说,学佛真正讲起来就只有一件事,就是为了安‘心’立命。外面要先能做到安‘身’立命,我们外在的学问从六岁起求学一直读到大学毕业,就是学得技术如何去谋生。要先求安身,不可好高骛远。我很怕年轻人年纪轻轻的就学佛,满脑子装满了般若、菩提、真如,叫他做事结果一件事也办不好。谋生之道,安身都不能,何况安心?拿什么安心哪!不管东方或西方的宗教都是为了安心。‘违苦顺乐’,一切众生,不管是蚂蚁或者是人,求生存都有个共同的目的,那就是离苦得乐。

‘今随其所愿,逐而安之’。我们佛法的教法随其所愿,使任何人都能安心立命,这是学佛的人,弘扬文化的人所要走的路子。

‘譬如养生,或饮或食,适身立命’,例如,我们要把活著的生命保养好,不管吃的或者是喝的也好,都要吃得自己舒服适当,这个寿命才能维持住。‘养法身亦尔,以止为饮,以观为食’,父母给我们的这个肉身的生命是生灭法,不究竟,就是你养身养得最好,大不了让你活一百年,最后还是要毁坏。悟了道得意生身,就叫有了化身。法身是永远不生不灭,而补给我们法身慧命的能源就是止与观,止就是法身要喝的水。法身要水喝,等于我们的身体没有喝水不行;观则是法身要吃饭。因此,若想悟道而得不生不死的法身,除了修止修现、修定修慧外,别无他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