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恭敬经白话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

凡夫白话译

 

‘善恭敬经’是如来教弟子对老师的态度。现今之人,求法学法均漫不经心,毫不恭敬,故得益甚少。

 

善恭敬经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住在如来本所行处宝庄严殿。尔时世尊与大比丘及诸菩萨摩诃萨等。并余无量百千万亿四部大众。左右围绕共会说法。

 

尔时长老阿难从坐而起。整理衣服右膝著地。以十指爪合掌向佛。身心恭敬而白佛言。世尊。如来常说有多闻者有大功德。若复教他立多闻处。世尊。彼善男子。得几所功德。作是语已。默然而住。

我是这么听佛陀说的,有一次如来处于他清净本然的宝庄严宫殿时,大比丘及诸菩萨,还有无量的在家出家男女四部弟子,都围绕在世尊跟前,准备听法。

这时长老阿难就从座位上起来,先把衣服整理妥当之后,就用右膝跪在地上,双手合十,身心都很恭敬的问佛说:‘世尊,您常说多闻的人有大功德,如果教别人多闻的善男子,会得多少功德呢?’问完话之后,阿难就静等佛陀的回答。

尔时世尊告长老阿难言。阿难。汝既问我以是义故。我当为汝譬喻解释。所以者何。智者于义譬喻得解。

 

阿难。譬如三千大千世界。所有树木百卉药草若小若大。乃至似于如横一指。从地生者彼等树木。并著枝叶花果子实皆悉备具。

 

阿难。而彼所有树木之中。如横一指最小之者。所生花果多少之数如一恒沙。如向一指所生花叶果实枝等。如横二指所生草木。还有若干花果子实。多少之数。如二恒沙。如是次第乃至从地更有出生。如横三指还有若干枝叶花果。多少之数如三恒沙。

 

阿难。于意云何。颇复有人能数彼树多少以不。

 

阿难言。不也世尊。

佛陀跟阿难说,阿难,你既然问我这件事,我就用譬喻来解释给你听,因为很多有智慧的人,也是从譬喻的引申而了解的。

阿难,譬如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的花草树木,有大有小。如果只有我们小指头那么粗的植物,所生长的花果有一恒河沙那么多。两根指头粗的,有二恒河沙那么多,三根指头粗的,有三恒河沙那么多。以此类推,三千大千世界的树木,总共有多少花果,阿难,有人能算得出来吗?

阿难回答说:‘世尊,没有人能算得出来。’

尔时佛复告阿难言。彼之一指以上所有花果子实。有人尚能数知多少。而彼善男子善女人。教他乃至一四句偈。为他显示不求果报。发慈哀心怜愍之心。乃至教他令得阿罗汉果。

 

复作是念。以何方便令多众生。以此法施因缘力故令得须陀洹果。乃至令得阿罗汉果。乃至令发菩提之心。以慈愍故教他乃至一四句偈。为他解释分别显示。

 

以此功德。欲比于前譬喻功德多少之数。于此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分不及一。亿千分不及一。歌罗数分不及一。譬喻分不及一。优婆尼沙陀分不及一彼等福德不可称量。

 

阿难。彼之男女多得善根。乃至令他住多闻中。复能向他乃至宣说一四句偈。

佛陀告诉阿难说,粗细如一个手指头以上的一切花果数目,有人还能知道有多少。而善男子善女人教人佛法的功德,可就算不出来了。他们以慈哀的心,怜悯的心,不求果报,教人一四句偈语,甚至教人证得阿罗汉果。

他们心想,应该用何种方法,让很多的众生,因为他们法布施的因缘,而证得初果至四果,甚至能发菩提心。他们完全居于慈愍之心,甚至教众生一四句偈语,为众生详细的解释分别其中的含意。

前面所说大千世界花果的数目,比起善男子善女人教人佛法的功德,是千万亿分之一都比不上的,因为他们的福德根本多得无法称量。

阿难,这些善男子善女人,善根深厚,能令别人多闻,或者只是向别人宣说一四句偈的真实第一义谛而已。

尔时世尊作是语已。长老阿难复白佛言。希有。世尊世尊。乃能作如是说。希有。婆伽婆如来。乃能作如是说。世尊。彼之受法善男子善女人。于是法中及法师所。应作何等恭敬之心。

 

作是语已。佛告阿难言。阿难。汝莫问我如是之事。何以故。今者众生无敬法心。

 

阿难复更重白佛言。善哉世尊。我渴仰法。于是法中深生敬心。如法学法。我作世尊侍者已来。未曾闻此如是之法。世尊。我从今已当作如是恭敬之心。如世尊敕不违圣教。

世尊说完之后,长老阿难又问佛陀说:‘希有的世尊,只有世尊您才能说得出这种法。世尊,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想要听闻佛法,他们应该对佛法及说法的法师,持怎么样的恭敬态度?’

阿难把话说完之后。佛陀就告诉阿难说,阿难呀,你不要问我这种事,因为现在的众生,根本就没有敬法的心。

阿难又再度请求佛说:‘美好的世尊,我非常的渴仰法,我对佛法深深的生出恭敬之心,我都照著佛法所言去做。自从我当世尊的侍者以来,从来都没有听过这样的法。世尊,我从今之后,都要用今天这种恭敬的心,照著世尊所教敕的去做,绝对不违背您的教诲。’

尔时阿难复白佛言。世尊。于后末世有善男子善女人等。于诸法中或有渴仰敬重心相。惟有口言。为衣食故为利养故。从贫贱中剃发出家。而作是言我能为法。虽复彼等求诸佛法。世尊。然彼众生无行法心示下贱相。是人还起下贱之心。

 

世尊。我为自身故发是问。我等云何应住。云何应行。作是语已。

这时阿难又向佛说:‘世尊,未来世会有些善男子、善女人,他们有的内心真正的敬重法,有的只是嘴巴上敬重。他们之中,有人为了衣食,有人为了得到名闻利养,于是就脱离贫贱的家庭,而剃除须发出家。虽然他们嘴里说是为了求佛法,然而却没有修行的心。因此,即使已现出家相,然而所作为仍属下贱,于是此人,还是会起下贱之心。

然而世尊,我是在为我自己而发此问的。请问世尊,我们这些真心求法的人,应该如何求法,应该如何去做?’阿难说完之后。

尔时佛告长老阿难作如是言。阿难。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乐于法者。欲得读诵。彼等众生欲向和上阿阇梨所。至已应问诸佛法言。随心所乐所堪说处。应说依止。彼或十腊或十二腊。为重法故应乞依止。

 

何以故。如来往昔虽复说言五夏比丘不须依止。而彼学者于前敬心乃能为法。以是义故应当依止。何以故。彼人欲学于佛法故。

佛陀就告诉长老阿难说,阿难呀,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乐于求佛法,想要读诵佛经,他们就要到授戒师和教授师那儿,请问佛法上的各种问题。这时和尚及阿阇梨就要随问法者的根器和性向,告诉他们要依止老师。求法者有人或许已经受具足戒十年或二十年了,但是为了敬重法的缘故,还是应该要求依止。

原因何在?我以前虽然说过,受具足戒五年以上的比丘,可以不须要依止师父。然而因为他对法很敬重,因而对教授师十分恭敬,由于这个缘故,应该要依止师父。也就是说,求学的人想要学佛法,就应该依止师父。

阿难。而彼和上阿阇梨等。为彼应作如是依止。当如是耶。我许汝耶。汝得利耶。我教汝耶。汝当谨顺莫放逸耶。应练行耶。如是与耶。若有比丘得具足法。彼则堪能与他依止。若能如是分别法句。与他依止名依止师。

 

若有比丘虽复百夏。不能闲解如是法句。彼亦应当从他依止。所以者何。自尚不解况欲与他作依止师。假令耆旧百夏比丘。而不能解沙门释种秘密之事。彼人为法应说依止。虽有百夏上座比丘。不解律法。彼等亦应说于依止。

阿难,如果被依止的和尚及阿阇梨,已经受了具足戒,而且清楚明白下列七个问题,就可以做别人的依止师。这七个问题是:一、此人是否可以教诲?二、是否我该允许此人学法,三、此人是否会得到佛法的利益?四、是否我该教此人?五、此人是否会恭谨顺从不放逸?六、此人是否该修练行法?七、是否该如此教此人?

若是有比丘已经受戒一百年了,却还不清楚这七个问题,那就应当依止法师。原因何在?因为自己都不了解佛法,又如何能当别人的依止师呢。因此,假使有出家百年的老和尚,而还不了解沙门佛法的秘密之事,为了求法的缘故,应该要依止老师。虽然是出家百年的上座和尚,如果不懂戒律的话,也应该要依止老师。

若有比丘从他受法。彼等比丘于彼师边。应起尊贵敬重之心。欲受法时。当在师前不得轻笑。不得露齿。不得交足。不得视足。不得动足。不得踔脚。足踝齐整勿令高下。

 

于彼师前勿升高座。师不发问不得辄言。凡有所使勿得违命。勿视师面。离师三肘命坐即坐。勿得违教。安坐已讫。于彼师所应起慈心。

向他人求法的比丘,应该要对说法的师父,生起尊贵敬重的心。当要受法的时候,在法师面前不可以随便笑,不可以露齿笑。不可以把脚交叉,也不可以看脚。脚不可以抖动,也不可以翘脚。足踝要整齐,不可以有高下。

在师父前面,不可以坐高的椅子。师父如果没有问话,不可以自己随便说话。凡是师父叫做的事,一概不得违抗。不可以直视老师的脸,和师父要保持三肘的距离。师父叫坐下即应坐下,不可以违背。坐下来之后就要静下心来等师父说法,对于老师,应该要起慈爱之心。

若有弟子欲受法时。长跪师前先诵所得。诵已有疑先应咨白。若见听许然后请决。

 

是时学者既受法已。右膝著地两手捧足。一心顶礼师所住处。地若平正即应设敬。若地偏隘即还却立。乃至师过至彼平所即便请法。若至平处礼师足已。却缩而行至十肘地。遥礼师已随意归还。

 

又复弟子应作是念。师在我后观我是非不应放逸。我若即来寻至师前。请决所疑是即为善。傥不得来应当知时。一日三时应参进止。若三时间不参进止。是师应当如法治之。

做弟子的要向法师求教时,要先跪在法师前,背诵将提出问题的经典。背完之后,再请问法师,是否可以提问题,得到允许之后,再把问题提出来。

当法师回答完学者的问题之后,学者就要五体投地,向法师顶礼。如果所跪问之处地不平或很窄,不适于顶礼的话,就要站起来走到平而宽敞的地方,向法师顶礼。顶完礼之后,要面向法师向后退走十肘之遥,再遥向法师顶礼之后,才可以任意离去。

做弟子的要经常想,师父在我的后面,观看我的是非对错,所以我不应该放逸。我一有任何疑问,就应该马上到师父的跟前,请求解答疑问,这才是对的。若是无法随时请益,也应当起码一天之中,三时请益。要是弟子在上午、中午、下午都不来参问的话,做老师的就应当要用适当的方法来调治弟子。

又复弟子若参师时。至彼师所若不见师。应持土块或木或草以为记验。若当见师在房室内。是时学者应起至心绕房三匝。向师顶礼尔乃方还。若不见师众务皆止不得为也。

 

又复弟子于其师所。除大小便不得粗言。师所呵责不应反报。师坐卧床应先敷拭。令无尘污虫蚁之属。若师坐卧乃至师起。应修诵业。

若是弟子到老师处参问,而在该处不见老师,则应该留下土块、木头或草等,作为曾来参问的记号。若是见到老师正在室内冥坐,这时学者应该起至诚的恭敬心,在房子外面绕三圈,再向老师顶礼后方可离去。若是有事务要请问师父,而师父不在的话,其他相关事务都必须停止,不可以先做。

弟子在师父面前,不可以说粗野鄙俗的话,除非回答有关大小便的事。师父如果有所呵责,弟子不可以反驳。师父坐卧的床坐,要事先擦拭干净,并先安置好,不可以有灰尘和虫蚁。师父在宴坐、睡眠,不宜打扰的时间里,弟子应该要勤于背诵经论。

时彼学者至日东方便到师所。善知时已数往师边。咨问所须我作何事。当白师言。入聚落不。若师欲得入聚落时。师所袈裟当须前奉先应洗手。若洗手讫应持己衣。还拭己手。

 

至彼师所身心安住。两手捧衣长跪而授。如法敬奉处所安住。然后奉水令洗手面。先奉内衣著身体者。尔乃更当奉余衣服常所用者。向于师所应作如是恭敬之心。

当太阳一从东方升起,学者就应该立刻到师父身边,见师父起床之后,就请问师父是否有事要他做。要问师父是否要出门去聚落,若是师父要出门的话,就要把袈裟奉上,奉上之前,要先洗手,用自己的衣服把手擦干净。然后才到师父那里,身心都不浮动,两手捧著师父的袈裟,跪著交给师父。得到师父指示后,如法的把袈裟放在所应置之处,再去打洗脸水来,让师父漱洗。接著再把师父的穿著,从里到外,一件件捧给师父穿著。弟子对于师父,平常就必须要这般的恭敬。

又复弟子在于师前不得涕唾。若行寺内恭敬师故。勿以袈裟覆于肩□。不得笼头。师经行处应常扫拭。天时若热。日别三时以扇扇师。三度授水授令洗浴。又复三时应献冷饮。

 

应当知时为师乞食师所营事。应尽身力而营助之。取师应器洗治令净。若师与洗先洗师器乃及己钵。若与应洗。如不与者不应再索。何以故。有因缘故。阿难。有诸比丘当作是念。如来往昔钵无人洗。彼等学佛应当自役。虽然如来许彼。

 

天若热时应具冷水。天若寒者应备暖水。凡所须者皆应尽备。亲在师前勿嚼杨枝。于他人处勿说师过。若遥见师寻起迎接。

弟子在师父面前,不可以吐口水,也不可以擤鼻涕。在寺庙内行走,由于恭敬师父的缘故,不可以用袈裟盖住肩膀,不可以把头包住。师父经行的地方,要经常扫擦干净。天气热的话,早午晚三时,要用扇子替师父扇凉。一天三次,要捧水让师父洗浴。还要三时中拿冷饮给师父解热渴。

时间到了,要知道去替师父乞食。师父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尽力去帮助。师父的钵要洗干净,若是师父让弟子洗钵,弟子要先洗师父的钵,然后才洗自己的。若是师父给洗就洗,若是不给洗,就不要再向师父拿钵。何以故,是有因缘的。阿难,有的比丘,想到如来以前也没有叫弟子洗钵,于是他也学佛,自己洗钵,所以他不让弟子洗,这是如来允许的事。

天气热的时候,弟子要准备冷水。天气寒冷的时候,要准备暖水。凡是该准备的,都应该事先准备好。在师父的面前,不可以嚼杨枝漱口刷牙。在别人的地方,不可以说师父的过失。若远远见到师父走来,要立刻起身迎接。

阿难。凡有师者。随在谁边学四句偈或听或读。或问或咨一四句等。是即为师。时彼学者于其师所。常起恭敬尊重之心。若不如是名不敬者。亦不名住正行之者。

 

若于他边说师过者。彼人不得取我为师。何以故阿难。彼无敬心不爱佛故。彼无行人况爱法者。彼无敬人当不爱法。彼大恶人亦不爱僧不入僧数。何以故。彼愚痴人不行正行。阿难。佛所言说皆为行者。

阿难,不管是谁,只要能跟他学到一四句偈,不管是听到,或读到,或请问,或询问,这人都是老师。学者应该经常对他的老师起恭敬尊重的心。如果不这么做的话,就叫做不敬,也就不能被称为是修行正行的人。

若在其他地方,说老师过错的人,不能拜我为师,何以故?阿难,因为他没有恭敬心,不爱佛之故。这种无修行的人,何况还能爱法吗。这种不恭敬的人,是不会爱法的。这种大恶人,也不会爱僧,也不能算是僧人。何以故?因为这种愚痴之人,不修行正法之故。阿难,佛陀所说的话,全都是为修正行的人说的。

尔时长老阿难闻佛说已。悲泣流泪以手扪拭。作是白言。世尊。于将来世少有众生住是行者。世尊。我等当行如是之行。我今当住如是之行。

 

世尊。若有比丘。于彼师所或和上边。不生敬心道说长短。于将来世得何等报。

 

佛告阿难。若将来世有诸比丘。或于师所或和上边。不起恭敬说于师僧长短之者。彼人则非是须陀洹。亦非凡夫。彼愚痴人应如是治。何以故。阿难。师实有过尚不得说。况当无也。

长老阿难听佛说了之后,不禁悲泣流泪。他用手把泪擦拭之后,向佛说:‘世尊,将来之世,很少会有众生是修如此之正行的。世尊,我们一定会修正行,我们会住正行。

世尊,若是有比丘,对他们的老师或和尚,不生恭敬心,而论说师长的长短。那么他们将来,会得到什么果报?’

佛陀告诉阿难说,若是将来有比丘,对老师或和尚,不起恭敬心,论说师僧长短的话,这人绝不会证初果,我说他是凡夫愚痴之人。何以故,阿难,就算老师真的有过错,都不应该讲,何况老师并无过失。

阿难。若有比丘于其师边不恭敬者。我说别有一小地狱名为椎扑。当堕是中。堕彼处已。一身四头身体俱然。状如火聚出大猛炎。炽然不息然已复然。于彼狱处复有诸虫。名曰钩□。彼诸毒虫常啖舌根。

 

时彼痴人从彼舍身。生畜生中受野兽形。或野干身或受狼身。彼诸人等见者大唤。或唱言狼或唱野干。阿难。彼痴人辈。皆由往昔骂辱于师及与和上。是故见者皆悉不喜。以彼往昔舌根过故。恒食屎尿。

 

舍彼身已虽生人间常生边地。生边地已舍于一切功德之事。具足恶法离众善法。虽得人身皮不似人。不能具足人之形色。不似父母。父母憎恶。

 

得人身已常被轻贱诽谤陵辱。离佛世尊恒无智慧。从彼死已还速坠堕地狱之中。何以故。以不恭敬施法。济拔难者故。

阿难,如果有比丘,对老师不恭敬的话,有一个特别的小地狱,叫做椎扑的,他们会堕落到此地狱。生到那儿的罪人,只有一个身体却有四个头,全身都起火燃烧,形状好比出大猛炎的火堆。这堆火从不会烧完,总是烧个不停。此地狱中有一种叫钩□的毒虫,经常嚼食罪人的舌头。

这个愚痴的罪人,在椎扑地狱受完报之后,又生到畜生中,或者成野干,或者成狼。人们见到它们时,总是大声叫喊狼来了,或野干来了。阿难,这些愚痴的人,都是由于以往骂辱老师及和尚的缘故,所以看到它们的人都不喜欢它们。由于以往舌头的罪过,因此它们经常吃屎尿。

受完畜生身之后,他们投胎做人,却经常生在没有佛法的边地。由于生在边地,因此无法做一切的功德事,而经常行恶,远离善法。虽然他们得生为人,却和一般正常人长得不一样,不像个人样。由于不像父母,因此惹得父母十分憎恶。

罪人投胎做人时,经常被人轻视、毁谤、欺负。由于远离佛法,所以天生没有智慧,死了之后,很快就又堕落地狱,因为前世不恭敬布施佛法,济拔苦难的老师之缘故。

阿难。若有人等。于教授师所。施自在师所。教法行师所。教真行师所。起不恭敬。受是重殃。阿难。彼痴人辈。自余更得无量无边苦患之法。

 

阿难。若从他闻一四句偈。或抄或写书之竹帛。所有名字。于若干劫取彼和上阿阇梨等荷檐肩上。或时背负或以顶戴常负行者。复将一切音乐之具。供养是师。阿难。作如是事。尚自不能具报师恩。亦复不名深敬于师。况敬法耶。作是敬者。是名敬师。

阿难,如果有人对教授师,对布施自在法的老师,对教修行法的老师,对教真实行的老师,起不恭敬心的话,就会受到这种极重的殃报。阿难,这类愚痴的人,除了受地狱等苦之外,余生还会受到无量无边的痛苦。

阿难,把所有只要听闻一四句偈的老师,名字全都写在竹帛上,经过若干劫时间,把所有的和尚和阿阇梨,全都背在背上、挑在肩上,顶在头上走。同时还把一切的音乐歌咏,来供养这些老师,都还不能完全报答师恩,都还不能称为是深敬老师的人,何况能被称为是敬法的人。而必须像我前面所说去做,才能叫做敬师者。

阿难。若有无量无边供养之具。尔乃堪能供养师耶。

 

阿难。当来之世多诸比丘得是经已。于师和上起不敬心无有正行。于师和上恒说于过。阿难。我说彼等愚痴人辈极受多苦。于当来世必堕恶道。

 

阿难。我向汝说我向语汝。如来在世于汝等边已为说讫。此是正道此非正道。于当来世彼诸比丘随行何行。还生是处得是果报。是故阿难。我教汝等常行恭敬。

 

阿难。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生恭敬尊重之心。当得如是胜上之法。所谓爱敬诸佛世尊敬重经法。深爱敬僧当入是次。

 

佛说是经已。长老阿难等及诸大众。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阿难,不是有无量无边供养的东西,才能供养老师的。

阿难,未来世很多比丘,读过这部经之后,还对老师及和尚不起恭敬心,这是不修正行的人,经常会说老师和尚的过失。阿难,我说这种愚痴的人,会受很多的痛苦,将来一定会堕落恶道的。

阿难,如来在世的时候,都已经告诉过你们,那些是正道,那些不是正道。也跟你说了,将来世的比丘,造了什么业会生到那里,会得那些果报。因此阿难,我教你们要常起恭敬三宝的心。

阿难,若是有善男子、善女人,能够生起恭敬尊重的心,就会得到无上之法。所谓爱慕尊敬诸佛世尊,敬重佛陀所说之经法,深深爱敬得道的诸贤圣僧,这就是修行正法的次第。

佛说完这部经之后,长老阿难及与会大众,听了佛陀之言后,都法喜充满,决心照著佛陀之言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