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起信论疏记会阅

(大乘起信论疏笔削记会阅卷第十)

 

续法法师会编

 

大乘起信论疏笔削记会阅卷第十

唐 西京太原沙门 法藏 述疏 

终南草堂沙门 宗密 录注 

宋 秀州长水沙门 子璇 修记 

清 钱塘慈云沙门 续法 会编 

顺天府府丞 戴京曾 阅定 

△次广释。(三)初止。二观。三俱 初止。(五)初修方便。二显胜能。三辨魔事。四简真伪。五示益劝 初修方便。(二)初明胜人能入。次显障者不能 初明胜人能入。(二)初托静息心修止方便。二止成得定除障不退 初托静息心修止方便。(二)初约外缘。二安内心 初约外缘。

若修止者。住于静处。端坐正意。

《疏》住静者。若具言之。有五缘。一者。闲居静处。谓住山林。及诸闲静等处。若住聚落。必有喧动。二者。持戒清净。谓离业障。若不净者。必须忏悔。三者。衣食具足。四者。得善知识。五者。息诸缘务。今略举初。故云静处也。

《记》闲居等者。不作众事。名之为闲。无愦闹故。名之为静。意令心寂。当须离喧。若欲离喧。宜去聚落。居阿练若。繁尘不对。止则易成。此有三处。可修禅定。一。深山绝人处。二。须阿兰若处。离于聚落。极近三里。即放牧声绝。无诸愦闹。三者。远白衣舍。清净伽蓝之中。皆名闲静处。故当第一。戒净者。欲盛妙馔。必资净器。戒若不净。定则不生。若知先所曾破戒者。当宜依法忏悔。令戒如故。以戒不净者。即有业障。令修止不成。便感邪魔病事等以为侵挠也。衣食等者。一。衣具足。以根有三故。上者。如雪山大士。随得一衣蔽形而巳。中者。如迦叶粪扫三衣。不畜余长。下者。如多寒国土。及忍力未成之者。许三衣之外。百一资身。二食具足者。此有四类。上者。随得充饥而巳。中者。常行头陀。受乞食法。下者。阿兰若处。受檀越送食。下下者。僧常食。及受请。除此。异求多积。长贪妨道。今须衣食者。若阙一种。心有所虑。得定无由。善知识者。有三。一者。办力资缘。二者。同行劝发。三者。教授法门。如鼎三足。阙一不可。息诸缘务者。有四。一。生活。二。人事。三。工巧伎术。四。学问读诵。随有一事。即有所妨。令不得定。

《疏》端坐者。调身也。先。安坐静处。每令安稳。久久无妨。次当正脚。或全跏。或半跏。若全跏者。先以左脚置右髀上。牵来近身。令脚指与髀齐。次。解缓衣带。使周正。不令坐时脱落。次以左手置右手上。垒手相对。顿置脚上。牵来近身。当心而安。次当正身。先挺动其身。并诸支节。作七八反。如自按摩法。亦勿令手足差异。正身端直。令脊骨相当。勿曲勿耸。次正头颈。令鼻与脐相对。不偏不邪。不低不昂。平面正住。次以舌约上颚。次闭眼不令全合。广如天台山顗禅师二卷止观中说也。今略总说。故言端坐也。

《记》正脚等者。押一脚为半跏。于中以右押左为降魔坐。以左押右为吉祥坐。若两脚相押为全跏。此坐能令仪相端好。广如智论说。故偈云。见画跏趺坐。魔王尚惊怖。何况入道人。端身不倾动。缓衣带者。恐坐久气满不安故。不令脱落者。仪相不妙。或恐风寒故。约上齶者。御风闭气。免神散心驰故。然欲闭口。先且吐□中秽气。吐时开口放气而出。想身百脉不通处。教悉开通。出气令尽。然始闭口。鼻中内清气。然闭口时。但得唇齿才相拄耳。眼不全合者。全开则掉。全合则昏。故但令断外光而巳。二卷止观者。即彼初学坐禅止观。本只一卷。开应成二也。彼有十门以修止观。第一具缘。略如疏明。第二呵欲。谓色声香等五欲。所言呵者。了知此五。恼惑众生。因之受苦。不得解脱。深生厌离。不复追攀。乃名呵也。第三弃盖。盖。谓贪欲。睡眠。恚。掉悔。疑也。所言弃者。觉知此五。盖覆众生心性。不得解脱。如日月为□云等翳。不得照明。今皆远离。即名弃也。第四调和者。谓调饮食不饥不饱。调睡不节不恣。调身不宽不急。调息不涩不滑。调心不浮不沉。令此五事。和畅得所故也。第五方便行者。谓欲。进。念。慧。一心。以能志乐修诸禅定。出离世间。昼夜精勤。进诸善法。念世无常。可轻可贱。禅定智慧。可贵可重。于漏无漏。拣择苦乐虚实之相。一心决定修行止观。以此名为方便行也。第六正修止观。于中有坐时修。历缘对境修。并如彼文。第七善根发。即同下文现报十益等。第八觉知魔事。如下文说。第九治病者。先须知病所起。起有四种。一。从四大起。二。从五藏起。三。鬼神所作。四。业因所感。既知病巳。即以止观治前二。以咒力治第三。修福忏悔治于第四。第十证果。即入住不退。并如彼说。略知大况。若要备见。可寻彼文。

《疏》正意者。调心也。末世行人。正愿者少。邪求者多。诈现寂静威仪。苟求名利。心既不正。得定无由。离此邪求。故云正意。意欲令其观心。与理相应。自度度他。至无上道。名正意也。

《记》调心者。心即是意。调伏心意。令趣向真正故。末世下。出不正相。然戒定慧学。及诸杂行。多有是患。菩萨戒疏云。佛法内人。多约四位起行。谓三学及杂行。初约戒学者。有二类。一。矫异者。谓虽不破戒。性非质直。依邪思计。现异威仪。眩耀世间以求名利。本无片心以求出离。然普抑余人无异威仪者。悉为无德。此是沙门贼。亦是威仪贼也。如迦叶宝积等经说。二。浅识者。谓性非深智。恃巳戒行。将为出离。陵他乘急戒缓之众。闻诸法空。便生恐怖。此是佛法怨贼也。出佛藏经。二。约定学。亦二类。一。约贪狂者。谓性乐名利。久在山中。心少澄静。现得定相。眩耀世人。招大名闻。普抑余人无此相者。悉以为非。此是阿兰若贼也。出华手经。二。约邪慢者。谓性非多闻。依山习定。鬼神加力。心定有见。既不善觉知即恃此起慢。当大名闻。陵灭余人。悉以为非。毁伤佛法。此是魔党大贼也。出起信论。及华手经。三。约慧学者。亦有二类。一。约浅者。谓性少听诵。学无次第。为名利冲心。急预讲说。巳见臆断。非毁古今。唯求利名。元无出意。恃自无行。亦轻侮戒定。此是卖佛法贼。当招大苦。出华严魔业。及楞严等经。二。约深者。谓性虽明辩。于二乘三藏。文义少通。然犹未得佛意。既当传法。唯赞名利以劝后学。非毁古今。显自独绝。恃此为德。起慢陵人。但诵持法药。而不自灭病。巳负深愆。况更法中起病。甚不可救奇哉。水中出火。以何灭之。此是害佛法之贼也。出佛藏十轮等经。四。约杂行者。亦二类。一。约福行者。谓性非质直。苟为奸计。共崇奇福。眩耀世人。招引重□。意在以少呼多。用此活命。既遂其所求。即恃此起慢。陵蔑余人无利养者。悉以为非。利养既尔。名闻亦然。此亦贩佛法贼。出迦叶经。二。约余行者。谓性非慧悟。随学一法。即便封著。眩此所学以招名利。拨余修者。皆非究竟。此亦愚人蠹害佛法贼也。行人苟沾一患。宜深戒除去之。离此下。明今意。皆可解。

△二安内心。(二)初约坐时修止。二约余时修止 初约坐时修止。(二)先离境。次除心 先离境。

不依气息。不依形色。不依于空。不依地水火风。乃至不依见闻觉知。

《疏》息。谓数息观境。形。谓骨锁等。色。谓青黄赤白四相。地等五相。皆是事定所缘之境。见闻觉知。是识一切处。通前为十一切处。亦可见闻等。是举散心时所取六尘。于此等诸尘。推求了达。知唯自心。不复托缘。故言不依。

《记》皆事定者。兼前数息等。不唯此五也。十一切处者。即青等四。空等五。及识为十。言一切处者。观一一法。皆遍一切处故。由此亦名十遍处观。亦可等者。谓不依心散乱时。眼所见色。乃至意所知法等六尘。闻。谓耳鼻。觉。谓舌身。知即是意。摄六略尽。今举能取所也。于此下。释意。以推此等。唯识所现。无别有体。既知心外无尘。岂合将心外托。若不然者。岂名修止耶。巳上诸定所缘。皆是权小教中之所施设。蹔令制心。渐发无漏。今此实教。故并不依。即直赐宝乘。不与羊鹿也。

△次除心。

一切诸想。随念皆除。亦遣除想。以一切法。本来无相。念念不生。念念不灭。亦不得随心外念境界。后以心除心。心若驰散。即当摄来。住于正念。是正念者。当知唯心。无外境界。即复此心。亦无自相。念念不可得。

《疏》一切下。除前境界。更有余心。皆亦遣也。亦遣除想者。所遣既无。能遣不立。泯然寂静。方名止也。以一下。问。何故能所心想。并不存耶。故此答云。以法本无想。欲顺于法性故。能所皆不存也。念念下。转释成法性无想所以。良以想无自性。穷之则空。故无生灭自体可得。此乃即生无生。即灭无灭故也。如阳炎水。本自干耳。亦不得下。若心外有实境。心缘此境时。抑令不缘。不可得故。后以心除心者。今既心外无尘。即所取无相。所取无相故。能取自然不生。何劳后心方更除耶。心若下。初习多驰。故摄令住正。是正念下。何者正念。故云外境唯心。是为正念。即复下。妄境既无。唯心亦寂。

《记》论分二。初。遣妄想。中三。一。正遣。余心皆遣者。此有二义。一。除见闻觉知外。更有心想。随何等念。悉皆除遣。二。除前数息骨锁十遍处境观想之外。更有九想八背等一切事定观想。悉皆不依。以今心心向理故。拣去事想。故云皆除。所遣等者。依幻说觉。亦名为幻。若说有觉。犹未离幻。说无觉者。亦复如是。故亦须除。是则幻心灭故。幻灭亦灭也。以一切等。二。释成。顺法性者。虽言一切法。意在真性。以一切法。悉皆真故。皆同如故。广如真如门说。斯则离心缘相也。转释等者。科指此文。良以下。释此文意。前言法性本无想者。实由想体自空。本自不生。今则无灭。此盖本空。非推之使空也。此乃下。会释文旨。非谓待无念时。方始不生不灭。以念念生处。即是无生。念念灭时。即是不灭。如经云。初生即有灭。不为愚者说。又经云。当处出生。随处灭尽。阳焰喻明可见。亦不等者。三。重拣。若心等者。先。反纵。意云。外境若实有体。抑心不缘。终不可得。以不可不缘之故。后得以心除心。此即纵其可除也。然剩者之一字。复详此文。似剩不故者之三字。但只可言。抑令不缘可得。后以心除心也。义方彰显。今既下。次。正明。既知无境。心自不生。岂得放心外缘。后更除遣。岂非自徒劳耶。如人令子为非。又复谴责。斯何理耶。心若等者。二。住正念二。初。正显。初习等者。此与前为异。前则不放心外缘。此乃任运驰散。外境等者。本无境界。妄起攀缘。是名不正。今则观境无境。知心无心。唯一实相。实相外更无别法。当尔之时。分别不生。故名正念。即复等者。二。离相。唯心寂者。此唯心之相。亦不可得。前则离能所分别唯一实相。名为正念。今则正念亦无自相。以凡所有相。皆虚妄故。斯则亦不知知寂。亦不自知知。自性了然故。不同于木石也。

△二约余时修止。

若从坐起。去来进止。有所施作。于一切时。常念方便。随顺观察。

《疏》非直坐时常修此止。余威仪中一切时处。常思方便。顺于法性不动道理。

《记》余威仪中者。即同天台历缘对境修也。谓历行住坐卧作语等六缘。对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境。且如欲行。便自思惟。我今何故行。有利则行。无利则不行。然于行时。了知行心。及行中一切事。皆不可得。不可得故。妄念自息。名为修止。即观上不可得(行心。行等事)法。一一空寂。因缘故有。名为修观。住等例此。又于见色时修止观者。见一切色。如镜像水月。悉不可得。不生分别想念。名为修止。色等因缘故有。毕竟空寂。名为修观。声等例此。顺法性理者。若止若观。俱顺法性。以法性常寂常照故。然天台修止。自分三止。观亦复然。以约三谛境修故也。今此文中。约真如生灭二门而修止观。皆顺一心。即是双运。双运即是息二边分别。中道第一义谛止观也。方便随顺者。以真如法性。举心即错。动念即乖。故凡有思念观察。皆为随顺方便也。

△二止成得定除障不退。

久习淳熟。其心得住。以心住故。渐渐猛利。随顺得入真如三昧。深伏烦恼信心增长。速成不退。

《疏》久习下。一。止成。以心下。二。明止力附心。猛利得定。深伏下。三。明伏惑入位。即信满入住。

《记》止成者。止前方便成也。未是即观之止。附心者。以久习故。随心成止。以随心故。即成三昧。即真如三昧也。真如三昧。方是即观之止。为奢摩他。梵语三昧。此云正定故。伏惑等者。伏四住见修烦恼。未能断故。故云伏惑。然此亦有伏无明义。论言深伏。意含此也。此当信位。若更增进。速入初住。故云信满入住。入住即不退。

△次显障者不能。

唯除疑惑。不信。诽谤。重罪。业障。我慢。懈怠。如是等人。所不能入。

《疏》一。于理犹豫。二。阐提。三。外道。四。五逆四重。五。恃我自高。六。放逸不勤。是六种障。随有一种。即不能入。

《记》理犹豫者。于上甚深义理。是非不定。如圆觉经二十五轮云。一念疑悔。则不能入。阐提者。阿阐提。此云无信。此则一向以为不是故。不同疑惑。外道者。为宗习邪法故。诽谤正道。此乃非唯不信。更加此过。故异前也。五逆者。弑父。弑母。弑阿罗汉。破和合僧。出佛身血。四重者。杀。盗。淫。妄。问。前疏文云。有业障者。但令忏悔今何除之。答。此中所除。约不忏者。忏则能入。不同小乘有定业故。涅槃经云。未入我法。业则决定。若入我法。则不决定。恃我者。一。恃我故不修。二。修之存我相。二皆不入。故圆觉云。彼修道者。不除我相。是故不能入清净觉。放逸者。或贪放逸故不修。或修之不勤。亦不得入。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况此类乎。是六下。非谓具此六障。方不得入。但于六中。或有一障。便能障道。不得三昧。

△二显胜能。(二)初能生一行三昧。二能生无量三昧 初能生一行三昧。

复次依是三昧故。则知法界一相。谓一切诸佛法身。与众生身。平等无二。即名一行三昧。

《疏》复下。一。标立。谓下。二。释相。即名句。三。显名。

《记》佛法身与众生身无二者。有三意。一者。意取众生法身故。二者。法身流转五道。名曰众生故。三者。众生相空。即法身故。于此三中。初后为正。故净名云。如自观身实相。观佛亦然。平等即无二。无二即一相也。一行三昧者。即真如三昧也。谓住真如境。故名真如三昧。以真如无异相故。但行造此法。故名一行三昧。此乃由境一故。使智行亦一也。前则从境得名。此则通于法行。科云能生者。其实即是义说为能生也。

△二能生无量三昧。

当知真如。是三昧根本。若人修行。渐渐能生无量三昧。

《疏》以此真如三昧。能生无量三昧。故名三昧根本也。若人下。文殊般若经云。何名一行三昧。佛言。法界一相。系缘法界。是名一行三昧。入一行三昧者。尽知恒沙诸佛法界。无差别相。乃至广说。是名上。皆一行三昧。入一行下。明无量三昧。

《记》当知下。初。蹑前生起。若人等。二。正明本义。以此真如等者。由真如是一切法根本故。修此三昧。亦与一切三昧为根本也。修行渐能生者。此三昧既是根本。若入此者。则能生长一切三昧。以末从本生。故诸三昧。自此成也。文殊下。引证。法界一相者。所缘之境也。系缘法界者。能缘之心也。停心谛理。与境冥合故。诸佛法界者。诸佛所证法门。河沙无量。隔别不同。然亦一一不异法性。入此三昧者。皆悉得知。无有差别也。是名下。消释彼文。上义证前文。下义证今文。如理会通。

△三辨魔事。

《疏》梵语魔罗。此云杀者。谓能夺行人功德之财。杀智慧之命。而言事者。盖佛以功德智慧。度众生令入涅槃为事。魔不如是。常以破坏众生善根。令流转生死为事。以魔乐生死故。三界群品。尽属于魔。今修行之人。志欲出离三界。又发弘誓。广度众生。魔惧减少眷属。故来挠之。令其退堕。行人要须辨识而降伏之。然有四种之异。一。烦恼魔。二。蕴魔。三。死魔。四。鬼神魔。前三在内。以内修伏之。鬼魔在外。呼名相降之。故今甄辨。

△于中二。初略二广 初略。(二)初魔事。二对治 初魔事。

或有众生。无善根力。则为诸魔外道鬼神之所惑乱。若于坐中。现形恐怖。或现端正男女等相。

《疏》魔。天魔也。此云障碍。鬼。堆惕鬼也。神。精魅也。如是鬼神。娆乱佛法。令入邪道。故名外道。如是三种。能变作三种五尘。坏人善心。三种者。一。示可畏之身。怖之以失志。二。现可爱之形。惑之以生染。三。现非违非顺平等五尘。动乱人心。

《记》障碍者。障入道人。碍令退堕故。堆惕精魅。并如下说。如是三种者。魔。鬼。神也。外道同人。故不说之。能变三种下。一者。违情五尘。或大或小。恐怖万端。故令失志。文云现形恐怖。是也。二者。顺情五尘。对男现女。对女现男。令其生染。文云端正男女。是也。三者。平等五尘。拣去前二。即是此境。文云等相。是也。以魔鬼神之三种。各能现违顺平等之事也。

△二对治。

当念唯心。境界则灭。终不为恼。

《疏》一切境界。尚唯自心。何况坐中此等诸境。是故观察唯心。魔境随灭。不能娆乱。以此唯心。非彼所知故。此是通遣之法。

《记》先。略释论旨以明通遣也。何况等者。如上所现。但是坐中一切境内之少分故。若能观心。无境不灭。故前云。若离心念。则无一切境界之相。又云。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等。以此下。唯心之义。方便教者。尚不能知。岂彼魔外。能解此理。大论云。蝇能缘一切物。唯不能缘热铁。若缘热铁。蝇则成火。魔能缘一切境界。唯不能缘实相。若缘实相。魔亦成实相也。通遣者。凡所见闻。但用此法而治。如天甘露。是病皆除。故圆觉云。除彼所闻。一切境界。皆不可取。此皆通遣法也。

《疏》别门遣者。治诸魔者。当诵大乘般若。及治魔咒。默念诵之。治诸鬼者。堆□鬼者。或如虫蝎。缘人头面。钻刺熠熠。或复击儮人两腋下。乍抱持于人。或言说音声喧喧。及作诸兽之形。异相非一。来恼行者。则应闭目一心。阴而骂之。作如是言。我今识汝是此阎浮提中。食火。嗅香。偷腊吉支。邪见喜破戒种。我今持戒。终不畏汝。若出家人。应诵戒律。若在家者。应诵菩萨戒本。或诵三归五戒等。鬼便却行。匍匐而出也。治诸精魅神者。谓十二时狩。能变作种种形色。或作少男女相。或作老宿之形。及作可畏身相等。众多非一恼乱行者。其欲恼人。各当十二时中本时来也。若其多于寅时来者。必是虎兕等。乃至若多于丑时来者。必是牛类等。行者恒用此时。则知某兽精魅。说其名字诃责。即当谢灭。此等皆如禅经中。及天台止观中广说。

《记》次。广引经书以出别治也。先。别出对治中。初。治魔。当诵大乘者。如诸药草。各有功能。般若者。金刚摩诃之类。咒者。诸陀罗尼。其数非一。默念者。恐彼闻之而解。使咒等无力。如授药令服。不可与知。治诸下。二。治鬼。堆愓者。禅病经云。罗旬逾长者子。初出家时。迦叶佛所。教数息观。静处见一鬼。面如琵琶。四眼两舌。举面放光。以手击□人两腋下。及余身分。口言堆愓堆愓。如旋火轮。似掣电光。或灭或生。或作鼠形。或作马声。或作鬼吟。或复窃语。种种恼乱。令行人发狂。佛言。此鬼是拘那含牟尼佛时。有一比丘。垂向初果。犯邪命故。为众摈出。嗔恚命终。自誓为鬼。恼乱四众。堆愓者。以口云也。腊吉支者。禅经云。此起尸鬼也。而言偷者。或是此鬼。爱偷死尸故。或是连下梵语。且两存之。非谓因偷夏腊也。故经云。诸腊吉支。手捉铁棒等。戒律。即声闻戒。诸部律文。归戒。可知。治诸精魅下。三。治神。少男女者。即顺情境。谓作父母兄弟诸佛形像等。可畏身者。或为虎狼师子罗刹之形。种种可畏之像。来怖行人。如嵬禅师所见。或无头。师见之曰。善哉。汝无头痛之患。或无腹五藏等。皆以言戏之。又见年少女人。师曰。贫道身如枯木。心若死灰。无以革囊见试。此鬼即时飞空而返。仍有偈云。大海可竭。须弥可倾。彼上人者。秉志坚贞。兕者。有说似牛。青色。一角。重千余斤。牙爪铦利。能伏千虎。乃至者。若多于卯时来者。必是兔□鹿等。辰时来。即龙龟鱼等。巳时即蛇蚓鳅等。午时即马驴驼等。未时即羊雁鹰等。申时即猴玃猿等。酉时即鸡乌雉等。戍时即狗狼豺等。亥时即猪狳豕等。子时即鼠燕蝠等。丑时即牛鳖蟹等。此等下。二。总指经书。以证其出处也。

△二广。(二)初魔事。二对治 初魔事。(五)初现形说法。(至)五食差颜变 初现形说法。

或现天像。菩萨像。亦作如来像。相好具足。或说陀罗尼。或说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或说平等。空无相无愿。无怨无亲。无因无果。毕竟空寂。是真涅槃。

《记》或下。现形也。如掬多令魔现佛形。八部翌从。不觉礼拜等。或说下。说法也。陀罗尼。此云遮持。谓持善遮恶故。然有多字。一字。无字。魔所说者。应唯前二也。以不知唯心。故不能说无字。空无相无愿即三解脱门。亦名三平等门。无怨下。显无相愿空义。可知。此魔但能说而不能证。天台云。魔能说别异空假中。不能证也。

△二得通起辨。

或令人知宿命过去之事。亦知未来之事。得他心智。辨才无碍。

《记》或下。先得通也。魔得有漏五通。故令行人。亦得此通。此中过去是宿命。未来是天眼。现在是他心。前现形。即神境。唯不显天耳。含在其中也。辨才。次。起辨也。

△三起惑造业。

能令众生。贪著世间名利之事。又令使人。数嗔数喜。性无常准。或多慈爱。多睡多病。其心懈怠。或卒。起精进。后便休废。生于不信。多疑多虑。或舍本胜行。更修杂业。若著世事。种种牵缠。

《记》能下。先。起惑。以正定令人灭惑。魔定令人起惑。由行人善根微少。故修三昧。引此邪相也。或舍下。次。是造业也。

△四据定得禅。

亦能使人。得诸三昧。少分相似。皆是外道所得。非真三昧。或复令人。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乃至七日。住于定中。得自然香美饮食。身心适悦。不饥不渴。使人爱著。

《记》初。据定。得自然下。二。得禅。自然饮食身心适悦者。禅悦食故。或于禅中。得人间上妙饮食。

△ 五食差颜变。

或令人食无分齐。乍多乍少。颜色变异。

《疏》五对。皆如文可见。

《记》初是食差。颜句。是颜变。五对等者。先。寄别总指也。总上魔境。共有五对十事故。

《疏》问。如现佛菩萨像。说甚深法。或是宿世善根所发。云何拣别。定其邪正。答。此事实难。所以然者。若是魔所作。谓是善相。而心取著。则堕邪网。若实是善根所发之境。谓为魔事。心疑舍离。则退失善根。终无进趣。是故邪正。实难取别。今且依古德相传。略以三法验之。一。以定研磨。二。依本修治。三。智慧观察。如经有言。欲知真金。三法试之。谓烧。打。磨。行人亦尔。难可别识。若欲别之。亦须三试。初则当与共事。共事不知。当与久处。久处不知。智慧观察。今借此意以验邪正。第一以定研磨者。谓定中境相发时。邪正难知者。当深入定心。于彼境中。不取不舍。但平等住定。若是善根之所发者。定力逾深。善根弥发。若是魔所为者。不久自坏。第二依本修治者。且如本修不净观禅。今则依本修不净观。若如是修。境界增明者。则非伪也。若以本修治。渐渐灭者。当知是邪也。第三智慧观察者。观所发相。推验根源。不见生处。深知空寂。心不住著。邪当自灭。正当自现。如烧真金。益其光色。若是伪金。即自当焦坏。此中真伪。当知亦尔。定譬于磨。本治犹打。智慧观察。类之以烧。以此三验邪正可得知也。

《记》问下。次。约通料拣也。先。问。宿世等者。如前所说三贤巳上。乃至于佛。能与二乘凡夫。作差别缘故。今定中所现。闻见既同。宁知邪正。答下二。答二。初。叹难解。堕邪网者。以邪为正。故楞严云。若作圣解。即受群邪。退善根者。以正为邪故。由是取之舍之。二俱有过。是故难也。如蹈火受焚。见宝不取。二皆有失。失故无进趣之日也。今且下。二。正拣辨四。初。标依古法。一者。深入禅定。二者。勿移旧志。三者。察其本末。如经下。二。引经为据。三试等者。若烧之益粹打之弥坚。磨而不磷可谓真矣。共事者。若蹔会聚。当共与之从事。从事则体其情性也。情则易变。性则不改。故可知之。如或未辨。久则见之仁者。则久而弥芳。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也。而又未辨。当用善巧观察。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自然可见其邪正矣。今借下。三。依法正拣。经中三喻。以验行人真实虚伪。故文云行人亦尔也。故以共事等三法试之。今文将以□于定境。不同经意。故云借此。但借其喻。非取法也。不净观者。随看当初所修何观。或数息。或不净等。今于此禅。发其境界。即却依本时修习。便验其邪正也。如烧下。四。合显经喻三。先。喻也。但举一喻。余则例知。故不言也。此中下。二。合。定譬等者。据义顺合。可知。以此下。三。结。三验等者。既以定石磨之。行槌打之。慧火烧之。邪正鈆金。足可彰矣。

△二对治。

以是义故。行者常应智慧观察。勿令此心。堕于邪网。当勤正念。不取不著。则能远离是诸业障。

《疏》行者下。依自随分所有觉慧。观诸魔事。察而治之。若不观察。则堕邪道。三种验中。此当第三智慧观察。当勤下。邪不干正。自然退故。若取著者。则背正入邪。若不取著。则因邪显正。是故邪正。在著不著也。不取著故。无障不离如智度论云。除诸法实相。其余一切。皆是魔事。偈云。若分别境相。即是魔罗网。不动不分别。是即为法印。此之谓也。斯则总显三中前之二法。以此大乘止门。唯修理定。更无别趣。故初定研磨。并依本修治。更无别法。所以合说。但依本止门故。

《记》以是义者。指前五对。依自等者。随巳所有慧力。观彼境界。不妄领受。当观诸法实相。无邪不破。以知境界唯心。本自不生。终不信任。妄有取著。堕于邪网。若不等者。以随彼境界而生取著想。其心则乱。以心乱故。失于正受。正受者。不受诸受也。今既受彼。即名为失。以失正故。师堕于邪。无所疑矣。邪不干正者。以邪法虚妄。正法真实。真实若立。虚妄自坏。以修行者。深住真如三昧故。自然退也。若取等者。魔所现境。意在令人取著。念心才起。堕彼无疑。若深入唯心。是邪则灭。是正则存耳。是故等者。不著。则回邪作正。著之。则变正为邪。不取下。然天台治魔。不离三种。一。止治。谓凡见一切外境好恶等事。悉知虚诳。不爱不怖。亦不取舍。亦不分别。息心寂然。彼自当灭。二。观治。谓若见如上所说种种魔境。用止不去。即反观能见之心。不见处所。彼何能恼。如是观时。寻当谢灭。若迟迟不去。但当正念。勿生恐怖。不惜身命。正心不动。知魔界如佛界如。一如无二如。魔界无所舍。佛界无所取。即佛法自现。魔境自灭。今此论中。前是观治。此是止治。止观二治。皆在不取也。智度等者。以生心取境。境便成魔。境惑其心。即为魔事。且如色等诸法。取之则成尘贼。不取则成妙境。今观一切。唯是实相。实相之外。更无诸法。是故见有法者。皆是魔也。况于定中所见境界。可不是魔耶。偈云等者。如经中说。有一比丘。魔欲惑之。经七千岁。竟不得便。何以故。以是比丘。不起心故。其犹密室。风不得便。风得入者。由孔隙故。魔得便者。由起念故。斯则下。示此节(当勤等)论文。以对三试之中。当以定研磨。及依本修治之二也。以此下。释所以。或曰。准论正念之言。但当其定。云何得有依本修治耶。故此释之。故前云。不依气息形色地水火风等。此则拣去余事观想也。又云。是正念者。当知唯心。无外境界。即复此心。亦无自相可得。又云。久习淳熟。其心得住。以心住故。渐渐猛利。随顺得入真如三昧等。故知深入此定。即是依本修治。更无别法以为本修也。问。据前所说。但是魔境。及至结文。何故乃言离业障耶。答。此有二义。一则行人内有业障故。外感魔境。若离业障。则无魔事。今就本言。故云业障也。二则若堕魔网。则成业障。以魔乐生死。起爱见。贪著世间名利恭敬。由是造业。故成业障。今离魔事。即是离业障也。

△四简真伪。(二)初举内外二定以别邪正。二对理事二定以明真伪 初举内外二定以别邪正。(二)初邪。二正 初邪。

应知外道所有三昧。皆不离见爱我慢之心。贪著世间名利恭敬故。

《疏》皆不离者。我见我爱我慢之使。常相应也。贪著者。内著邪定。外贪名利。又但一切禅定。不能减损烦恼者。皆不可据也。

《记》我见等者。迷此三惑。即名为痴。即我痴等。是末那中俱生四惑。以是俱生。故云常相应。皆是无明住地所摄。故名为使。不减烦恼等者。修定本为除断烦恼。既不能断。何用定为。如服药病增。则知非药。安可更服。据。依仗凭托之义。不可据者。不可凭仗而行也。

△二正。

真如三昧者。不住见相。不住得相。乃至出定。亦无懈慢。所有烦恼。渐渐微薄。

《疏》真如三昧者。谓在定时而不味著也。不住见。以忘心故。不住得。以忘境故。无懈慢者。出定亦无恃定之慢也。烦恼薄者。贪嗔痴渐薄。即正定之相也。

《记》不味著者。不同外道有见爱故。此通指。下二句。别出。忘心境者。绝能所故。即不味著相也。出定等者。本不以懈慢故入定。所以出定时。亦得如此。不同外道有我慢故。贪嗔等者。意本断惑。故得渐薄。不同外道贪名利等。如服药病除。是为良药。既知是良药。不可不服也

△二对理事二定以明真伪。(二)初真。二伪 初真。

若诸凡夫。不习此三昧法。得入如来种性。无有是处。

《疏》修大乘菩萨行者。要依此真如三昧。方入种性。不退位中。除此更无能入之路。种性者。约位。在十住以去。不退位中辨。

《记》论文反明。疏意顺释。要依等者。以真如是如来之性。故修此三昧。方成如来之种。如人生于王家。必继王业。此亦如是。除此等者。楞严云。十方如来。一门超出妙庄严路。又云。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门。十住巳去者。谓六种种性之初。即习种性也。不退位者。不退有四。一信。二位。三证。四行。今即位也。

△二伪。

以修世间诸禅三昧。多起味著。依于我见。系属三界。与外道共。若离善知识所护。则起外道道见故。

《疏》诸禅。谓四禅四空定等。世间诸定。及不净安般等。但取境相定。皆名世间定也。依于下。以味著定境故。不离于我。故云与外道共。共者。同得此事定故。若离下。以其共故。若得善友护助之力。得入佛法。若离善友。则入邪道。

《记》四禅。即色界。亦静亦虑。故谓之禅。四空。即无色界。有静无虑。故唯云定。不净。即观身五种。谓种子。住处。自体。自相。究竟不净。广如下说。安般者。梵语安那般那。此云出息入息。上二。即五停心观之二也。等者。更等后三。及四无量。六妙门。十六特胜。通明禅等。一切事定也。取境相者。以非理定。但缘彼息等诸相。不称真如。不出三界。故名世间定也。然天台明诸禅定。总为三种。一。世间禅。二。出世间禅。三。出世间上上禅。世间复二种。一。世间味禅。即四禅。四无量。四空定也。二。世间净禅。即六妙门。十六特胜。通明禅也。二。出世间禅有四。一。观禅。谓九想。八背舍。八胜处。十一切处。二。炼禅。谓九次第定。三。熏禅。谓师子夺迅三昧。四。修禅。即超越三昧也。三。出世间上上禅。有九。谓自性禅。一切禅。难禅。一切门禅。善人禅。一切行禅。除恼禅。此世他世禅。清净禅。行相广如次第禅门。略如法界次第。须者捡之。味著等者。不同真如三昧。不住见相。及得相故。同得等者。三乘人及凡夫外道。皆修此定。然凡夫多味著。外道带异计。所修虽同。修心有异。故得果各别也。若离等者。前说知识缘中。须教授善知识。要知邪正。辨真伪。以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故。如此善友。岂合辜恩。故法句经中。重重显赞。然修行禅定。不易其人。欲具谙其门。须遍览诸教。唯天台三种止观。明诸禅修证行相广在彼文。今略依初学禅观。明邪正发相。邪定发相者。或身手纷动。或时身重。如物镇压。或身轻欲飞。或逶迤睡熟。或煎寒壮热。见诸异境。或其心闇蔽。或起诸恶觉。或念外散善。或欢喜躁作。或忧愁悲思。或恶觉触身。身毛惊竖。或时大乐昏醉。如是种种邪法。与禅俱发。名为邪伪。此之邪定。若人爱著。即与九十五种鬼神邪法相应。多好失心颠狂。或诸鬼神等。知人念著其法。即加势力。令发诸深邪定智慧辨才神通。感动世人。见者谓得道果。皆悉信服。而内心颠倒。专行鬼法。若不值佛。及善知识所护。是人命终。还堕鬼神道中。若更生来多行恶法。即堕地狱。行者修止观时。若证如是等禅。有此诸邪伪相。即当却之。若知虚诳。不爱不著。当即谢灭。若起念著。即堕群邪。正禅发相者。若于坐中发诸禅时。无有如上所说诸邪法等随正禅发。即觉与定相应。空明清净。内心喜悦。澹然快乐。无有覆盖。善心开发。信敬增长。智鉴分明。身心柔□。微妙虚寂。厌患世间。无为无欲。出入自在。是为正禅发相。此二种相。如人与恶人共事。常相触恼。若与善人共事。久久愈见其妙。斯亦如是。行者宜深察之。故须善友教授。

△五示益劝。(二)初总标。二别解 初总标。

复次精勤专心修学此三昧者。现世当得十种利益。

《疏》后世利益。世量无边。现世利益。略陈十种。

《记》后世等者。妄尽习除。证真起化。德充法界。应用无穷。现益亦多。且举十种。故云略也。

△二别解。(三)初善友摄护益。二离内外障益。三行成坚固益 初善友摄护益

《记》当十中第一也。

云何为十。一者。常为十方诸佛菩萨之所护念。

《疏》以修此真如三昧故。诸佛菩萨。法应护念。令得勇猛胜进不退也。

《记》云何。征。一下。释。以修等者。略同金刚所说。持经之者。为如来知见护念等。如王世子。修德进业。堪绍国位。特为君之所宝也。为佛所念。理合如此。故云法应。

△二离内外障益

《记》当十中二之五也。

△文分为二。初离外恶缘。二离内惑业 初离外恶缘。

二者。不为诸魔恶鬼所能恐怖。三者。不为九十五种外道鬼神之所惑乱。

《疏》一。离天魔现形。二。离外道邪惑。

《记》现形者。身被其恼害也。以知诸法实相故。不为恐怖。邪惑者。心堕于迷网也。当念唯心无境故。不为惑乱二皆如上所治。九十五者。华严中说有九十六。谓六师各有十六种所学法。一法自学。余之十五。各教十五弟子。师徒合论。故成此数。今减一。如余处说。

△二离内惑业。

四者。远离诽谤甚深之法。重罪业障。渐渐微薄。五者。灭一切疑。诸恶觉观。

《疏》一。除业也。不起新业。旧业轻也。二。灭惑也。

《记》甚深者。即般若妙慧。深达实相故。今既入此深定。故不诽谤也。罪障薄者。巳达罪性福性。非内外中间我心自空。罪福无主。三昧渐深。罪业渐减故云微薄也。疑者。谓于理犹豫。觉观。谓语之加行。今达诸法唯心。无外境界。内离寻伺。于理决定。何所疑耶故皆灭之。

△三行成坚固益。

《记》当十中后五也。

六者。于诸如来境界。信得增长。七者。远离忧悔。于生死中。勇猛不怯。八者。其心柔和。舍于憍慢。不为他人所恼。九者。虽未得定。于一切时。一切境界处。则能减损烦恼不乐世间。十者。若得三昧。不为外缘一切音声之所惊动。

《疏》一。于理增信。二。处染不怯。三。不为缘坏。四。无世滋味。五。得深禅定。

《记》增信者。信欲成根。必务增长。渐入不退故。不怯者。知法如幻。故无所怯。绳蛇非毒。杌鬼无心。何所怯耶。故下文云。若修止者。能舍二乘怯弱之见。既不怯弱。则非同二乘。不坏者。了他如巳。故得柔和。柔和故不憍慢。不憍慢故人则不恼。不恼故不坏。不坏。行也。无世滋味者。世人不学此法。则爱见深固。贪著世间。今既知三界虚伪。诳人六根。焉可贪而乐之。不乐则离爱。离爱即减烦恼也。故下云。若修止者。对治凡夫住著世间。得禅定者。真如三昧成也。论云外缘者。即通举六尘。音声。即别指耳所对也。故楞严云。纯音无尘。根境圆融。无对所对。又云。不自观音。以观观者。能令众生。观其音声。即得解脱。斯则同诸法无行经。入音声慧法门。何所动耶。今于六尘中。唯举声尘者。阿含说此以为禅剌也。

△二观。(三)初明修观意。二辨观行相。三结观分齐 初明修观意。

复次若人唯修于止。则心沉没。或起懈怠。不乐众善。远离大悲。是故修观。

《疏》不乐众善。失自利也。下初观治之。第四观成之。远离大悲。失利他也。下第二观治之。第三观成之。

《记》心沉没者。以真如无相。向即心绝。分别不起。故云沉没。此如二乘取空为证也。由沉寂故。遂成二失。或起下。正显二失也。初观。即法相观。于中复有苦。无常。无我。不净之异。以见不净故不可爱。苦故不可忍。无我故不自在。无常故不可保。由是深厌世间而求出离。乐修众善以备将来。夙兴夜寐。无敢怠惰。第四。即精进观。胜心既发。念念精勤。敏则有功。故能成办。第二。即大悲观。谓见诸众生。漂沉苦海。无有福慧。不知苦本。耽乐生死。不求出离。故起大悲哀愍之意。如法华云。见六道众生。贫究无福慧。入生死险道。相续苦不断。不求大势佛。及与断苦法为是众生故。而起大悲心。第三。即大愿观。悲心既发。以愿要期。不择怨亲胜劣。皆令脱苦。逮得涅槃。众生界尽。我愿方尽。故能成矣。

△二辨观行相。(四)初法相观。二大悲观。三大愿观。四精进观 初法相观。

《疏》明四非常观也。

《记》非常者。谓非斥彼常情所执之四境故。

△文四。一无常观。二苦观。三无我观。四不净观 一无常观。

修习观者。当观一切世间有为之法。无得久停。须臾变坏。

《疏》修句。总标四观。当观下。所观也。无得下。能观无常也。

《记》一切有为者。除六无为外。余之四位。并是有为。无久停者。诸法既生。生巳即灭。如露如电。不可久留。故戒经云。壮色不停。犹如奔马。人命无常。过于山水。今日虽存。明亦难保。无常经云。假使妙高山。劫尽皆散坏。大海深无底。亦复有枯竭。大地及日月。时至皆归尽。未曾有一事。不被无常吞。

△二苦观

一切心行。念念生灭。以是故苦。

《记》一切心行者。如经中说。一念有九十刹那。一刹那中。九百生灭。既速生速灭。诚为苦也。故前云。动则有苦。果不离因。然苦者。逼迫为义。五苦八苦。种种不同。略而论之。不离三种。谓苦苦。坏苦。行苦。三苦之内。行苦最通。不唯五趣皆有。抑亦三乘悉具。今就通义。故标一也。

△三无我观。

应观过去所念诸法。恍惚如梦。应观现在所念诸法。犹如电光。应观未来所念诸法。犹如于云。欻尔而起。

《疏》过去则无体难追。现在则刹那不住。未来则本无积聚。但缘集欻有。不从十方来。

《记》恍惚如梦者。念过去法。恍恍惚惚。似有而无。如存若亡。徒有言说。实不可得。故云如梦。何啻过去。现在亦然。故净名云。是身如梦。虚妄见也。难追者。非谓有体而求之不易。故曰难追。以全体自空。但有言说。故云无体也。如电光者。应念诸法。前属过去。后属未来。于二中间。无体可住。终不可取。故云如电。故净名云。是身如电。念念不住也。刹那者。时之边际也。不住者。经云。初生即有灭。不为愚者说。又经云。刹那刹那。念念之间。不得停住。如云等者。云起晴空。何曾有本。法生真界。宁见所从。以生时无有来处。故灭时亦无去处。净名云。是身如云。须臾变灭也。缘集等者。兼能集之缘。亦无来处。并同于云。此文亦是空观。今科云无我者。以要对破常等四倒故。三世既空。则无有法。法尚不可得。岂更存乎我耶。若法有实我。则不如云梦矣。故曰无我。

△四不净观。

应观世间一切有身。悉皆不净。种种秽污。无一可乐。

《疏》上来四观。除于常等四倒。配释可知。

《记》不净等者。净名云。是身不净。秽恶充满。然有五种。一。种子不净。父精母血之所成故。二。住处不净。生熟二藏中间住故。三。自体不净。三十六物共和合故。三十六物者。外相三四丑。(谓发毛爪齿。眵泪涕唾。垢汗便利)身器二六成。(谓皮肤血肉。筋脉骨髓。肪膏脑膜)中含十二秽。(谓脾肾心肺。肝胆肠胃。赤痰白痰。生熟二藏)四。自相不净。九孔常流诸秽恶故。五。究竟不净。身坏命终。真不堪故。形骸若斯。复何可乐。疏云上来等者。总为结释也。除四倒者。常乐我净。是凡夫所执四种颠倒。故今以无常等四观。一一对治。如以四药。治于四病也。

△二大悲观。

如是当念一切众生。从无始时来。皆因无明所熏习故。令心生灭。巳受一切身心大苦。现在即有无量逼迫。未来所苦。亦无分齐。难舍难离。而不觉知。众生如是。甚为可愍。

《疏》不觉知者。无心厌背。故使苦无限也。甚可愍者。深发悲心也。

《记》如是当念等者。以悟自身非常既尔。当念众生亦复如是。无明迷故。不自知故。起大悲也。三界九类。故云一切。从无始下。穷其苦源。盖是无明所作。故前文云。以有无明染法因故。则熏习真如。以熏习故。则有妄心。乃至造业。受于一切身心等苦。巳受下。明三世皆苦也。难舍等者。无明未尽巳前。不能免故。如法华云。一切众生。为生老病死忧悲苦恼之所烧□。亦以五欲财利故。受种种苦。又以贪著追求故。现受众苦。后受地狱饿鬼畜生之苦。若生天上。及在人间。贫穷困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如是等种种诸苦。众生没在其中。欢喜游戏。不觉不知。不惊不怖。亦不生厌。不求解脱。无心厌背等者。反知厌背。苦则有边。故前文说。染法得佛后则有断。十地经云。有无数身。巳灭今灭。如是生灭。不能于身而生厌离。转更增长机关苦事。随生死流。不能还反。深发悲心者。众生与巳。性无二源。真乐本有而背之不求。妄苦本空而爱之不舍。迷头认影。枉此艰辛。行者观之。必生悲济。

△三大愿观。

作是思惟。即应勇猛。立大誓愿。愿令我心离分别故。遍于十方。修行一切诸善功德。尽其未来。以无量方便。救拔一切苦恼众生。令得涅槃第一义乐。

《疏》作下。因悲立愿也。心离分别。愿体也。尽未来者。长时心也。救拔一切。广大心也。令得涅槃。第一心也。

《记》因悲立愿者。思惟众生三世之苦。难舍离故。猛立希欲要结之心。乐具德行。济度彼苦也。愿体者。若有分别。则不能普度永度。便成颠倒。不称法性。以法性离分别故。然此亦是不颠倒心也。长时心者。于中初之遍十方三句。且明内修德本。若自无德行。焉能化人。先利其器。必善其事也。华严疏云。川有珠而不枯。山有玉而增润。内无德本。外岂能谈。又净名云。若自有缚。能解彼缚。无有是处。自若无缚。必能解彼缚也。后之尽其一句。正是长时。广大心者。文云一切。则九类四生。无不摄尽。故成广大。初句即是能度方便。若无方便。焉令发心。故以沤和善巧。令悉从化也。第一心者。高出人天二乘之境。更无过此。故称第一也。又今文中。具有四愿。心离分别。即誓断烦恼。遍修诸善。即誓学法门。救拔一切。即誓度众生。令得第一。即誓成佛道。既令彼得。功归于巳。即是自希证也。

△四精进观。

以起如是愿故。于一切时。一切处。所有众善。随巳堪能。不舍修学。心无懈怠。唯除坐时。专念于止。

《记》以起等者。既发如是希欲之心。应行是事而无怠惰。斯则以思无益。不如于学。故一切善法。勤而行之。苟能无处不修。无时不作。勤勇匪懈。心不厌舍。自然成就自利利他益也。惟除下。难云。此属观门。何又念止耶。答。盖此精进观中。无法不欲其精。无行不欲其进。止乃六度门中一法行耳。但余处与施等众善相应。坐时与禅定相应。故云专念止也。况观是即止之观。念止何妨。又可此二句。属下分齐科文。

△三结观分齐。

若余一切。悉当观察。应作不应作。

《疏》应作者。顺理也。不应者。违理也。

《记》余一切者。一谓除此四观之外。所余一切诸法行观。或顺或违。皆应审察。二谓燕坐。则唯专于止。若从坐起。余诸威仪中。应当思察利害之事。以便去取。难云。坐是止之齐相。余是观之齐相。坐中无有观耶。答。观有二。一。事观。通余时处一切善行。然亦即止之观也。二。理观。则通坐时奢摩他行。便成即观之止也。岂有坐中无观。去来无止者乎。今顺初心一往言之。故云坐时专止。余时修观也。

《记》顺理者。一切善德诸行法门。外违妄染。内顺真如。故云应作。即作持门也。前云。若人修行一切善法。自然归顺真如法故。违理者。一切恶法诸非律仪。内与法性相违。外能招报诸苦。故不应作。即止持门也。

△三俱。(三)初总标。二别辨。三总结 初总标。

若行若住。若卧若起。皆应止观俱行。

《疏》上来始习未淳。故动静别修。今定慧终成。故能双运也。

《记》若行等者。此约四仪六缘之中。皆须止观双修。定慧俱运。动静别修者。动则修观。静则修止也。虽云初且别修。亦须习其双运。如前文云。去来进止一切时中。常应观察。其心得住。随入真如三昧。文虽先止后观。次第别辨。然至修时。岂得相离。以文不累书。故成前后耳。今此文中说俱者。亦是重辨前文。恐人修时。各自习故。故特重为劝诫。皆应止观俱行也。以因时俱行。果方双运。如有足无目。有目无足。皆不到清凉池。独轮之车。岂免覆辙。故经云。因地心与果地觉。无二无别。方曰始终不相离也。

△二别辨。(二)初约法明俱。二对障明俱 初约法明俱。(二)初即止之观。二即观之止 初即止之观。

所谓虽念诸法自性不生。而复即念因缘和合善恶之业。苦乐等报。不失不坏。

《疏》所谓下。约非有义以明止。而复下。约非无义以明观。此二不二。故云即也。此顺不动真际而建立诸法。良以非有即是非无。故能不舍止而修观也。

《记》自性不生者。中论云。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知无生。今举四中之一。故云自性。此即无我无造无受者也。下即善恶之业亦不亡。非有义者。遍计全空。故言非有。依他不泯。故不言无。若言无者。则堕断过。以非同兔角。毕竟无故。即念因缘等者。经云。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又云。因缘和合。虚妄有生等。非无义者。依他宛然。故言非无。遍计全空。故不言有。若言有者。即堕常过。以非同妄情。有所得故。此二者。性相有殊。不二者。体用常俱。此顺等者。有二义。一。顺教。即此所引。是佛圣言。二。顺理。谓不动真际。是性不变。建立诸法。即性随缘。一法二义。故云即也。前疏云。不变性而缘起。染净恒殊。良以等者。经云。法身流转五道。名曰众生。中论云。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也。故能等者。约境修心以成观行。境既即亡而存心。亦即止成观也。然前段即真如门。后段即生灭门。二门不二。但是一心。故得止观双运也。

△二即观之止。

虽念因缘善恶业报。而亦即念性不可得。

《疏》此顺不坏假名而说诸法实相。良以非无即是非有。故能不舍观而修止。此说时有前后。然在行心。镕融不二。不二之性。即是实性。理味在此。宜可思之。

《记》虽念因缘等者。即前非无以明观也。而亦下。即前非有以明止也。疏不分配者。以前影后故。此顺下。先。正释文旨。故疏序云。不舍缘而即真。凡圣致一。此乃即随缘而不变故。良以等者。经云。一切众生皆如也。前云。以一切法。即真实性故。故能下。亦同前文。约心契境以成止行。心既即亡而存境。亦即观成止也。配归二门。反前可见。说时下。二。通示用心。有前后者。文不累书。言不顿发。故观之与止。前后而辨。若在行人修心之际。须止观镕融。无前无后。谓即止而修观。寂而常照也。即观而修止。照而常寂也。寂照之体。即是一心。一心名为实性。故云法性寂然名止。寂而常照名观。此中不唯止观不二。抑亦心境一如。谓以无缘智。缘无相境。以无相境。相无缘智。境智一如。如水与水。唯一实相。更无别法。方名圆顿止观。真如三昧。

△二对障明俱。

若修止者。对治凡夫住著世间。能舍二乘怯弱之见。若修观者。对治二乘不起大悲陋劣心过。远离凡夫不修善根。

《疏》初修止治于二过。谓正治凡夫人法二执。贪乐世间。兼治二乘执五阴法。见苦生怖。以止门无生。除此等执。次修观亦治二过。谓正治二乘狭劣之心。令普观众生。起于大悲。兼治凡夫懈怠之心。令观无常。策修善行。

《记》止治二过者。凡夫不知诸法自性无生。见有人法而起贪爱。乐住世间。今修止道。令知法本不生。今则无灭。自然见三界虚妄。如虚空华。不乐住著也。二乘得之。见法无我。于苦不怖。岂欲速取寂灭涅槃耶。以上下。释所以。可知。正治二乘者。以二乘一向沈空。以空为证怖惧生死。但求自利。不起利他。不成佛法。今修观道。知一切法。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知病识药。即起诸幻以除幻者。变化诸幻而开幻众。此则自然离于狭劣之见。而起大悲普能救济也。若凡夫得之。则能知无常苦空无我不净。而修诸善行。以修观门。不坏缘法。能除此障。

△三总结。

以是义故。是止观门。共相助成。不相舍离。若止观不具。则无能入菩提之道。

《疏》止观不离者。如凡夫人。非不乐世间。无以勤修善行。约二乘人。非不怖生死。无以起于大悲。是二行不相离也。止观不具者。谓止观相须。如鸟之两翼。车之二轮。二轮不具。则无运载之功。一翼若缺。则无凌虚之势。

《记》是义。蹑前对障离过以说。如凡夫下。意云。不乐世间。方能修善。斯则止成于观。约二乘下。意云。不怖生死。方能起悲。此乃观成于止。二行不相离者。犹如合绳。乍似相违。究竟相顺也。故集阿含经说。佛在瞿师国。阿难问上座。若比丘于空处树下闲房思惟。当以何法。专精修习。上座云。当以二法。所谓止观。阿难曰。多修习巳。当何所成。上座曰。修习于止。终成于观。修习观巳。终成于止。止观俱修。得诸解说。阿难复问五百比丘。亦作是说。阿难欢喜问佛。佛深印可。止观相须等者。亦如于绳。合之方用。故涅槃说。二乘菩萨。修不均故。不见佛性。无明邪见。自此而生。无上菩提。由之难入。如能具足修习。不相舍离。则能疾到萨婆若海。故涅槃云。定慧等学。明见佛性。法华云。如其所得法。定慧力庄严。以此度众生。自证无上道。由是菩萨行门虽多。总摄不过定慧。故华严云。譬如有力正。率土咸戴仰。定慧亦如是。菩萨所依赖。天台宗于止观深意在此。故彼文云。涅槃真法。入乃多途。论其急要。不过止观。止乃伏结之初门。观乃断惑之正要。止乃养心识之善资。观则照神解之妙术等。若人成就定慧二法。斯乃自利利人。法无不备也。今之学流。焉可偏习。又如天台说。若行者如是修止观时。即能了知一切诸法。皆由心生。因缘虚假。不实故空。以知空故。即不得一切诸法名字相貌。尔时上不见佛果可求。下不见众生可度。是名从假入空观。亦名二谛观。亦名慧眼。亦名一切智。若住此观。即堕声闻辟支佛地。故法华中。诸声闻等自叹言。我等若闻净佛国土。教化众生。心不喜乐。所以者何。一切诸法。皆悉空寂。无生无灭。无大无小。无漏无为。如是思惟。不生喜乐。当知若见无为入正位者。终不能发三菩提心。此即定方多故。不见佛性。若菩萨为度一切众生。成就一切佛法故。不应取著无为。尔时应修从空入假观。即当谛观心性虽空。对缘之时。亦能出生一切诸法。犹如幻化。虽无实体。亦有见闻觉知等相差别不同。行者如是观时。虽知一切诸法毕竟空寂。能于空中。修种种行。如空中种树。亦能分别众生诸根性欲。性欲无量故。则说法无量。若能成就无量辨才。即能利益五道众生。是名从空入假观。亦名平等观。亦名法眼。亦名道种智。住此观中。智慧力多。虽见佛性而不明了。菩萨虽复成就如此二观。犹是方便。非是正观。故缨络云。前二观为方便。因二空观。得入中道第一义谛观。双照二谛。心心寂灭。自然流入萨婆若海。菩萨欲于一念中具足一切法者。应修中道正观。若能谛观心性。非空非假。而不坏空假之法。若能如是照了。即于心性。通达中道。圆照二谛。若能于自心。见中道二谛。即见一切诸法中道二谛。亦不取中道二谛。以决定性。不可得故。是名中道正观。如中论云。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是中道义。此偈非唯是分别正观。亦是兼明前二种方便观门。当知中道正观。即是佛眼。即是一切种智。若住此观。即是定慧力等。了了见于佛性。即是安住大乘。行步平正。其疾如风。入萨婆若海。即行如来行。入如来室。著如来衣。坐如来座。以如来庄严而自庄严。获得六根清净。入佛境界。于一切法。无所染著。即一切诸佛。皆现在前。成就念佛三昧。安住首楞严定。普现色身。能入十方佛土。教化众生。严净一切佛刹。供养十方诸佛。受持一切诸佛法藏。具足一切诸波罗蜜。即入顿悟大菩萨位。即与普贤文殊。共为等侣。即常住法性身中。为十方诸佛称叹授记。能八相成道。于十方国。究竟一切佛事。具足真应二身。是名初发心住菩萨。然上所说依经明其三观行相。似成别异。若在行人。即须三智一心中得。不纵横并别。方是圆修也。天台空观。即此止门。假观。即此观门。中观。即此俱运门也。大约如此

△四防退方便。(二)初明可退之人。二明防退之法 初明可退之人

复次众生。初学是法。欲求正信。其心怯弱。以住于此娑婆世界。自畏不能常值诸佛。亲承供养。惧谓信心。难可成就。意欲退者。

《疏》复下。先。标行劣。以住下。举处释成。以其内心既劣。外缺胜缘。信行难成。故欲退也。

《记》众生者。十信初心之上品也。怯弱等者。谓于生死中。创起觉悟。惑业则无始积集。善行则方将修学。境强心弱。障重力微。在于观心。宁无恐怯。娑婆者。此云堪忍。具足五浊。实不可居。故经云。此浊恶世。地狱饿鬼畜生充满。多不善聚。唯佛如来。堪忍住故。亦可修忍。胜余方故。不能常值等者。以秽土之中。虽有佛出。然不久住。即入灭度。动经多劫。空过无佛。行者或生佛前。或生佛后。皆不得值。以不值故。不能供养亲近。承受圣旨。惧谓等者。其犹孤子。未及成人。便失恃怙。宁不忧虑。将无所损。行人亦尔。无佛为胜缘。内心又微弱。况兹秽境。五浊混然。期心上求。实为难进。拟退圣道。

△二明防退之法。(二)先通举圣意。次别引经证 先通举圣意。

当知如来。有胜方便。摄护信心。谓以专意念佛因缘。随愿得生他方佛土。常见于佛。永离恶道。

《疏》当知下。标圣善巧。专意下。释显巧相。

《记》胜方便者。即念佛三昧。十六观门。及佛愿力等。余门学道。名竖出三界。念佛往生。名横出三界。如虫在竹。竖则历节难通。横则一时透脱。故云胜方便也。一心不乱。谓之专意。即信也。忆想无间。谓之念。是行也。誓求往见。谓之愿。愿也。三心。是因。佛名相好。缘也。又专意念佛。因也。得生常见。果也。前云。因缘具足。乃得成办。则值诸佛示教利喜。然念佛有多门。一称名。二观像。三观想。四实相。又华严疏出五种。一。称名缘境念佛门。二。摄境唯心念佛门。三。心境无碍念佛门。四。心境俱泯念佛门。五。重重无尽念佛门。五教如次配知。随愿得生他土者。如随愿往生经所说。十方皆有净土。若欲生者。随愿往生。既与佛同住。即登不退。岂有还堕于恶道乎。

△次别引经证。

《记》上则泛明念佛。随愿生方而巳。此则的指求生极乐净土。故别引经以证。令其一心。称念弥陀佛也。

如修多罗说。若人专念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修善根。回向愿求生彼世界。即得往生。常见佛故。终无有退。若观彼佛真如法身。常勤修习。毕竟得生。住正定故。

《疏》若人下。引经。常见下。释文。若观下。引。住正句。释。但往生之人。约有三位。一。如华莲未开时。信行未满。未名不退。但以处无退缘。故称不退。二。信位满足巳去。华开见佛。入十住位。得少分见法身。住正定位也。三者。三贤位满。入初地巳去。证遍满法身。生无边佛土。如佛记龙树菩萨等。住初地。生净土等也。此中见佛无退。是初一位。毕竟住定。是后二位。

《记》修多罗下。分二。先。依生灭门事念佛。谓依意意识心。念报化佛也。修多罗。即指阿弥陀。无量寿。瑞相。十六观。及余诸净土经。若人等六句。因。即得句。果。专念。信行。愿求。愿也。回向。回因向果也。西方极乐者。如小弥陀经说。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乐事极故。毫无苦相。名为极乐。梵语阿弥陀。此云无量。光明寿命弟子国土庄严境界。悉无量故。其国土清净严美。佛身功德微妙。人天殊绝。贤圣难思。俱广彼经。不能具述。往生者。谓往生极乐土也。都有九品。由因行有胜劣。故往生有升降。华开有迟速。成道有前后。上上品者。发三种心。谓志诚心。深心。回向心。具足戒行。读诵大乘。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佛及菩萨。亲来迎接。观音菩萨。执金刚台等。至行者前。其人乘此。随佛之后。如弹指顷。即生彼国。生巳见佛。闻法开悟。经须臾顷。遍至十方。于诸佛前。次第受记。还至本国。得无量百千陀罗尼门。乃至下下品者。五逆十恶。具诸不善。以恶业故。合堕地狱。经历多劫。临命终时。遇善知识。教令称佛名号。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重罪。具足十念。乘华往生。佛及菩萨。共来迎接。生彼池中莲华之内。满十二大劫。莲华乃开。观音势至而为说法。闻法欢喜。灭罪除障。发菩提心等。如要备览。请检观经。问。准随愿往生经说。十方皆有净土。云何偏指西方。答。因易缘强。胜余方故。因易者。十念为因故。缘强者。彼佛愿力故。以彼佛因中。有四十八种广大誓愿。于中云。若有众生。欲生我国。十念成就。不得生者。不取正觉。有兹所以。故偏指也。余具如瑞相经。(一)问。云何七日。乃至十念。便得生耶。答。佛力不思议故。犹如蜾嬴。摙土作房。取彼桑虫负之。于其中教祝七日。化为巳子。况弥陀大圣。岂无有转物成巳之功。起死回生之力乎。又行人念力熏心。亦不思议故。苟能用心念佛七日。昼夜无间。必得革凡身心。为佛之身心矣。亦如桑虫。随类我咒。过七昼夜。变成蜾嬴形矣。又大本云。信乐不疑。乃至一念。念于彼佛。亦得往生。佛名经云。一闻佛名。灭无量劫生死之罪。所以然者。一心朗念。积妄顿空。喻如一盏灯。能灭千年室暗。一星火。能烧百辆车薪。况乘如来本愿功德。若船之遇顺风。岂有不灭罪生净土乎。一称尚尔。十念者可知。(二)问。大本云。唯除五逆。观经云。五逆得生。二义云何。答。大本云。唯除五逆诽谤正法。则知五逆而兼谤法者。乃在所除。如不兼谤者。未必除也。良由谤则不信。不信则不生。所谓疑则华不开者是。观经但言五逆。不言谤法。则知虽具五逆。不谤法者。必定得生。如兼谤者。亦不生也。良由信则不谤。不谤则华开。所谓信则决定生者是。(三)常见二句。论主会释义也。谓住此娑婆。或值三灾八难不吉祥事。或见十恶五逆诸不善人。或自身多诸惑业。病苦牵缠。修行信心。不能成就。若生彼乐土一见佛时。信必成就。终无退转矣。故慈云忏主。以彼此较量。则有十种苦乐不同。谓此娑婆。有不值佛。不闻法。恶友缠。群魔恼。受轮回。堕恶趣。尘缘障道。寿命短促。修行退转。尘劫难成之苦。彼乐国。有常见佛。常闻法。圣贤会。离魔事。息轮回。无恶趣。胜缘助道。寿命无量。得不退转。一生行满之乐。问。云何一生便不退耶。答。有五因缘。一。如来大悲愿力摄持。二。佛光常照。三。水鸟树林。皆演苦空。四。纯诸菩萨以为亲友。五。寿命永劫。故疏释云。处无退缘名不退耳。弥陀经言。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势至章言。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染香人。皆是此意也。(一)问。上云见佛菩萨。皆为魔事。今何又求见彼佛耶。答。上修真如三昧。唯心无境。故见佛说法。悉为魔事。以因果殊感故。此之念佛三昧。托境显心。故见有佛现。名善境界。以因果相符故。势至章云。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岂可将此佛境作魔境耶。(二)问。设有魔现。云何辨别。答。若得见佛。了唯心现。切莫取著。勿向他说。然念佛者。在于如来大光明中。必无魔事。或宿障深厚。及不善用心。容有魔起。固未可定。如经论说。辨之有二。一。不与修多罗合者。是为魔事。二。不与本所修合者。是为魔事。(三)问。真如三昧。不与念佛三昧同耶。答。无同无不同。以念佛三昧。于自心中。立佛为境。托彼佛境。显自真心。而真如三昧。即心为境。不立彼佛。唯一真心。无能所相。故无同。又念佛三昧。即念自心中本觉法身佛。而真如三昧。观诸佛与众生法身。平等无二。故无不同。所以二种三昧。念佛名胜方便。何者。念佛具三力。一。本有佛性力。二。新修观念力。此二。自力也。三。如来摄取力。此一。他力也。本如舟。念如帆。佛如便风。三事周圆。速登彼岸。若夫真如三昧。唯凭自力。设遇逆风。舟便覆矣。(四)问。古谓真佛。本无去来。云何有佛现令见耶。答。感应道交。不妨不来而来。无见而见。以法身佛。虽无生灭。从真起应。接引迷根。则于生心。见佛来迎。犹如水澄。月自现也。(五)问。今有专心念佛。于定梦中。不能得见。又有一生念佛。及临终时。亦不生方。何也。答。专心称念。定梦不能见者。由其过去业障重故。现在善力弱故。又佛有二加。一。无障则显加。令其亲见。二。障重则冥加。暗令得益。一生念佛不生方者。持念不精诚故。生疑不笃信故。无有往生愿故。不能断贪爱故。(六)问。复有临命终时。遇诸障难。如偏风失语。狂乱失心。水火雷击。虫啖鬼害。药毒阵亡。怨贼王难。若尔。云何正念得往生耶。答。应当预忏。必蒙佛护。礼拜持诵。即忏法也。盖礼念佛者。有六种胜益。一诸佛住顶。二天神冥加。三恶鬼不害。四八难消除。五无有诸横。六临终佛迎。故知日常一心礼念。即为预备不虞法矣。如人入城干事。须先觅下安处。抵暮昏黑。则有投宿之地。先觅下处者。预修净业也。抵暮昏黑者。大限到来也。有投宿地者。生莲花中。不遭障难也。(七)若观下。次。依真如门理念佛。谓依无分别智心。念法身佛也。初三句。因。毕竟句。果。谓阿弥陀。唯是法身第一义谛。无有应化世谛境界。彼佛法身。即行者心。以诸佛心内众生之智。观众生心中法身之佛。故不用事念而以观观也。常勤修者。盖无时无处。不一心观佛也。观经云。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是故常当一心系念。谛观彼佛。竟得生者。心一观也。佛土全彰。佛一举也。身心顿入。由此因缘。生自性之净土。见本觉之真佛。观经云。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虽然法性佛土。无一众生不具。若不观念。亦不得生。住正定句。亦论主会释也。因修念佛三昧。果得住正定聚。如影响相符。定无差舛故。况依如来大智愿海。岂有不正定耶。故第十一愿云。国中天人。不住定聚者。不取正觉。又四十二愿。诸菩萨众。闻我名字。皆悉逮得清净解脱三昧。四十五愿云。皆悉逮得普等三昧。常见不可思议诸佛。又颂说云。至彼严净国。便速得神通。必于无量尊。受记成等觉。又观经下品下生文云。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彼阿弥陀佛名故。命终之时。如一念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观音势至。以大悲音声。为其广说诸法实相。下品下生既尔。余八品生可了。故知生西方者。无有不住如来种中。入正定聚。正因相应也。前之事念。于四种念佛中。当称名观像。五种念佛中。当缘境。此之理念。四种中观想实相。五种中唯心。至于无碍俱泯无尽。事理俱通也。如理思之。

《记》疏中若人等。先。别消文。但往下。次。总释义。三位者。料拣往生之人。正是说于巳生彼者。若观经中。具明九品。天台所判。上三品人。始从习种。终至解行菩萨。中三品是十信巳下。以能持戒孝养等而求生故。下三品是今时悠悠凡夫。以作众恶重罪。临命终时。遇善友劝。方愿生故。上上品。见佛闻法。便证无生。故是道种人。上中品。位当性种。上下品。位当习种。一。得道有迟速。二。所乘有胜劣。得道迟速者。上上品如前。生巳便证无生。上中者。生经七日。得不退转。经一小劫。得无生忍。上下者。经三七日。能游十方。过三小劫。得百法明门。住欢喜地。乘胜劣者。初金刚台。次紫金台。后金莲华。今之三位。但就九品中前六品说。初位。即彼中三品人也。第二位。即彼上下品人。第三位。即彼上中上上品人也。以是料拣不退义故。作此判也。无退缘者。以彼寿命长远。又无女人。无三涂。无寒暑。无饥渴。无冤亲。无老病。所欲随心。常与声闻大菩萨等而为伴侣。常见佛闻法。水鸟树林。皆演苦空无常无我。念佛念法。由是善业则自然增长。尘劳则任运消灭。直至菩提。更无退转。故弥陀经云。若有人巳发愿。今发愿。当发愿。欲生阿弥陀佛国者。皆得不退转于阿耨菩提。与此秽土修行。霄壤有隔。犹如二人。共至前所。一则徒步。一则乘载。如是二人。难易可见。彼此二境。修行等差。亦复如是。然今有人。不审利害于两土。察因缘之胜劣。说空行有。数宝受贫。往往穷理以无西。沉空而谤教。信鄙俚于后代。非方便于先觉。恃巳为是。何是之有。谓我情忘。何情之忘。及乎赞喜谤嗔。惑之盛矣。殊不知存我入觉。觉思远焉。而罔信安养为息肩脱屣之地者。吾为其伤之弗能巳也。佛记等者。楞伽经说。龙树比丘。住初欢喜地能破有无见。往生安乐国。后二位者。即十信满足。及三贤位人。以观真如法身。勤修习故。愿生彼国。即是九品中上三品人也。初一位者。即未满十信位以下者。专持佛名。修行回向。求生净土。即是中三品等人也。则事理二念。可谓摄尽一切利钝机矣。

△五劝修利益分。

《记》劝修利益者。即流通分也。既陈法义。广示修行。圆顿之根。必依悟入。今总举前说。劝令受持闻思修习。得利益故。文中具说三慧益相。仍举不信毁谤之过。今但云劝修利益者。何也。谓举深该浅。故不言闻思。因劝而修故。自无疑谤。由是但云劝修益焉。

△文中三。初结前生后。二信谤损益。三结劝修学 初结前生后。

巳说修行信心分。次说劝修利益分。如是摩诃衍诸佛秘藏。我巳总说。

《疏》巳说句。结前信心章。次说句。生后此一分。如是下。通牒前三大章。

《记》如是者。指前三分所诠法也。谓一心。二门。二觉。二不觉。四位。二相。三细。六粗。五意。六染。二碍。四熏习。三大。二身。二见。三心。四方便。六度。三心相。四信。五行。二种念佛等。并巳说了。然此等诸法。尽是大乘中差别法义。故云摩诃衍也。诸佛秘藏者。即大涅槃内甚深三德。是诸佛所证。非因位能穷。故名秘。多所含容而无积聚。故名藏。此之秘藏。具足三法。谓摩诃般若。解脱。法身。一一皆具常乐我净。故名为德。虽有三名而无三体。如天面三目。不纵横并别。非一二三。而一二三。故名秘藏。然上所说差别法义。以此三法往收。罄无不尽。或难曰。收尽之言。何谓也。答曰。如上一心。是总举秘藏体。具足三大义故。二门不离真俗二谛。真中泯相即空是般若。显实是法身。生灭是俗谛。正是解脱。二觉中。本觉是法身。始觉是般若。始本不二是解脱。四位中。随一一位。皆有能证智是般若。所证理是法身。离障处即解脱。二相中。智净是法身般若。不思议业是解脱。四镜中。如实空是法身。因熏习是般若。后二是解脱。又初是法身。二是般若解脱。后二镜中。三是般若法身。四是解脱。九相中。前七属烦恼是般若。造业是解脱。受报是法身。五意。六染。二碍。摄入九相。可以意得。四熏习中。染熏中。不离无明妄心境界。起成惑业。流转生死。如九相所配。净熏中。真如是法身。熏起始觉是般若。离障处即解脱。三大中。体是法身。相是般若。用是解脱。二身中。真身属般若法身。应身是解脱。对治邪执中。能对是般若。二见无处即解脱。正理显处即法身。三心中。直即法身。深即般若。悲即解脱。六度中。皆具三种。如云以知。是般若。法性。是法身。本无悭贪。是解脱。三心相中。真即般若法身。方便业识即解脱。四信中。信真如即法身。信佛即般若。信法与僧即解脱。五行中。前四即解脱。止即法身。观即般若。或一一行。皆具三种。二种念佛中。能观念是般若。事念报化是解脱。理念真如是法身。以此三法。统收一切。靡不皆尽。此三不离前之一心。斯则十方三世一切佛法。皆此论摄。故云诸佛秘藏我巳说也。

△二信谤损益。(二)初信受福胜。二谤毁罪深 初信受福胜。(二)先总举三慧利益。次别显三慧益相 先总举三慧利益。

若有众生。欲于如来甚深境界。得生正信。远离诽谤。入大乘道。当持此论。思量修习。究竟能至无上之道。

《疏》持论。闻慧。思量。思慧。修习。修慧。

《记》甚深境者。一心二门三大也。一心则法甚深。三大则义甚深。二门则理事甚深。皆是如来所证之境界故。正信者。以此为实。不信诸法故。既生正信。故离诽谤。离诽谤故。入大乘道。道即因义。能通佛果故。持此论者。教是大乘之门。欲入大乘。故须持教。或读或诵。总名为持。视听所知。悉名闻慧。思慧者。思惟其义。修慧者。如说修行。究竟等者。始因闻思。终得佛果故。又一得永得。故云究竟。佛果圆通。名之为道。

△次别显三慧益相。(三)初闻时益。二思时益。三修时益 初闻时益。

若人闻是法巳。不生怯弱。当知此人。定绍佛种。必为诸佛之所授记。

《记》是法者。谓是心是佛。是心作佛之法也。故前云。所言法者。谓众生心。是心则摄一切出世间法。一切诸佛。本所乘故。一切菩萨。皆乘此法。到如来地故。不怯为授记。有二意。一者。但能如此不怯。他时必得如来授记。如宝藏佛说。释迦后时。必得然灯佛记。二者。景行若斯。义合得记。如圆觉经。清净慧章末云。若人闻此法门。不生惊畏。是则名为净觉随顺。汝等当知如是众生。巳曾供养百千万亿恒河沙诸佛。植众德本。佛说是人。名为成就一切种智。义同此也。又如法华经说。如来灭后。若有人闻妙法华经。乃至一句一偈。一念随喜者。我亦与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

△二思时益。

假使有人。能化三千大千世界。满中众生。令行十善。不如有人。于一食顷。正思此法。过前功德。不可为喻。

《记》假使者。实无此人。假以设立故。三千大千者。俱舍颂云。四大洲日月。苏迷卢欲天。梵世各一千。名一小千界。此小千千倍。说名一中千。此千倍大千。皆同一成坏。配亦可知。十善者。化人令行十善。果招天上。虽即数多。不离三界。不成无漏。不如下。若思此如来藏心本觉之法。是成佛因。超出世间。无漏无为。究竟令得无上佛道。时虽不多。功不可喻。岂可将世间善而为并耶。

△三修时益。(三)初时少德多。二校量多相。三征释所以 初时少德多。

复次若人。受持此论。观察修行。若一日一夜。所有功德。无量无边。不可得说。

《记》若有众生。初劝能修者。若人。次番劝。今当第三番劝。故云复次也。受持者。谓领受法义。任持在心也。观修者。谓于真如三昧中。观察诸佛法性也。一日夜。时犹少也。无量边。德甚多也。较前思益中。食顷之际。散心思惟。功不可喻。况一日一夜。定心观察欤。所获功德。诚无边量也。一日一夜尚尔。反显累月经年。乃至尽形观察。则时长行胜。其功德尤不可思议也。

△二校量多相。

假令十方一切诸佛。各于无量无边阿僧祇劫。叹其功德。亦不能尽。

《记》此中校胜。文虽不多。义则甚广。以能叹之人。是无上大觉。具一切智。有无碍辩。凡所叹说。无不究竟今则不独一佛所叹。仍举十方一切诸佛。是人胜而复多也。又非于少时间。仍各于无量无数劫中。是称叹时最长也。以十方一切。明处横遍。无量祇劫。显时竖久故。又非谓多佛。于长时中。叹其功德。令得边际。而又复言亦不能尽。是知此义丰文约之教。此余处校胜之文。实为尽矣。

△三征释所以。

何以故。谓法性功德。无有尽故。此人功德。亦复如是。无有边际。

《记》何句。征也。果人无量。劫数无边。于尔所时。经尔所佛。叹所不及。实有何所以耶。谓下。释也。性无尽故。功德如性。亦复无尽。性德无尽故。从性起修。德亦无尽。今修习斯论者。即是深入法性之所获也。法性功德。既横无边涯。竖无底际。而全修即性。岂有边际者乎。

△二谤毁罪深

其有众生。于此论中。毁谤不信。所获罪报。经无量劫。受大苦恼。是故众生。但应仰信。不应毁谤。以深自害。亦害他人。断绝一切三宝之种。以一切如来。皆依此法。得涅槃故。一切菩萨。因之修行。得入佛智故。

《疏》其有下。一。谤成罪重也。是故下。二。诫劝止谤也。以深下。三。释罪重意也。以一下。四。转释断绝三宝之义也。于中二句。一。约果人依之得涅槃。二。约因人依之得菩提。菩提涅槃。即是法宝。佛僧可知也。

《记》罪重者。受持既若福多。毁谤合招罪重。准大般若经说。谤法众生。入阿鼻狱。经无量劫。遇此境坏。则寄余界地狱。如是展转。遍历十方。还至本处。罪犹未尽。今言无量大苦。是此类也。亦如法华经说。谤经之人。其人命终。入阿鼻狱。具足一劫。劫尽更生。如是展转至无数劫。从地狱出。当堕畜生等。诫劝者。但应。劝也。不应。诫也。止谤者。亦是诫劝其起信。获罪如斯。谤则宜可止之。故胜鬘说。若自有智。则仔细体会。若不解处。则仰推如来。非我境界。苟能如此。则何患殃及于后世耶。释重意者。或问曰。以何义故。不信毁谤者。获罪若是。故此释云。一者。害自身心。二者。害他善根。三者。断三宝种。故招罪报。极为深重。如法华云。断佛种故。受斯罪报。是也。转释义者。又难曰。但谤此论。如何乃言断三宝种。成自他之害耶。故此释之。果人得涅槃因人得菩提者。此但约人互显影略而言。据理则一得俱得。故非别证。如心经说。菩提萨埵。依般若得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得菩提。此亦如是。法宝等者。以如来是佛宝。菩萨是僧宝。若不信此法。则无菩萨修行。即僧宝断绝。若无修行。则不证菩提涅槃。是法宝断绝。若不证果。即无如来。是佛宝断绝。三宝断绝。皆由不信毁谤。是故获罪。经无量劫受大苦也。将知大罪。莫大于谤法耳。

△三结劝修学。

当知过去菩萨。巳依此法。得成净信。现在菩萨。今依此法。得成净信。未来菩萨。当依此法。得成净信。是故众生。应勤修学。

《疏》三世菩萨。同行此法。更无异路。故劝修学。

《记》先。举示。过去。即释迦之流。现在。即马鸣等类。未来。即今之行者。楞严文殊叹观音圆通云。过去诸如来。斯门巳成就。现在诸菩萨。今各入圆明。未来修学人。当依如是法。我亦从中证。非唯观世音。是故下。次。结劝。此当第四番也。无异路者。经云。此是微尘佛。一路涅槃门。又云。十方如来。一门超出妙庄严路。问。彼明圆通法门。此说净信法门。云何将彼证此。答。圆通者。圆通如来藏心也。净信者。净信如来藏心也。圆通净信门虽异。如来藏心法无殊。不妨引证。问。信是众行中初一门。何唯成此而不具余诸行。(一难)纵成净信。位亦初住。非证二果可比。(二难)前叹功德。何太深耶。(三难)答。信既为众行本。本成。余行亦办。故前云。为令善根成熟众生。于摩诃衍法。堪任不退信故。(释初难也)又信若成满。入住不退。堪受佛果。故前云。信成就发心者。毕竟不退。入如来种中。(释二难也)况信该果海。果彻信源。因果位殊。信心无二。清凉疏云。启明东庙。智满不异于初心。初心。即信心也。华严云。若离信根。如是法性理趣。如是法门所行。如是所住境界。皆悉不能。又贤首品云。信能必到如来地。信能专向佛功德。信能生长菩提树。信能示现一切佛。若得信心不退转。则获灌顶而升位。既涅槃佛智。皆生信心。则信根本之功德。岂可量耶。(释三难也)再四劝勉。其。意远矣。

△三总结迥向。

诸佛甚深广大义。我今随顺总持说。回此功德如法性。普利一切众生界。。

《疏》诸佛下。先。结上所说也。于中上句。结义。下句。结文。回此下。次。回向利益也。于中上句。明德广下句。辨遐沾。

《记》诸佛者。谓能证能说之人也。甚深下。即所证所说之法也。此中深广。是总指三大。深约竖论。大约横说。二皆绝待。故加甚广之言。谓深中之深。非对浅之深。故云甚深。大中之大。非对小之大。故云广大。或可深广大三字。别对体相用之三义。深是体大。谓实相真法。非因位能穷。唯佛究尽。故大论云。智度大海。唯佛穷底。又法华云。深固幽远。无人能到。此则约过去无始。未来无终。不生不灭。故云深也。广是用大。谓过河沙之妙用。潜兴密应。无有休息。无有穷尽。此无尽之用。一一同于觉性。无有边涯。无有分限。故楞严云。我以不灭不生合如来藏。而如来藏本妙圆心。周遍法界。是故于中。一为无量。无量为一。小中现大。大中现小。不动道场。遍能含受十方国土。坐微尘里。转大法轮等。故云广也。大是相大。相。谓义相。即前所辨大智慧光明义。遍照法界义等。过于河沙无漏性德。与真如体。不离不断不异。不思议。非深非广。能深能广。故受大名。所言甚者。通贯三字。谓甚深甚广甚大。俱绝待故。此之三法。遍能含摄一切佛法。亦摄一切众生法。含摄虽多。俱不离一心。一心者。是诸佛所证之极致。是诸佛所说之根本。故前文云。谓欲解释如来根本之义。令诸众生。正解不谬故。今论主以少言句。随顺此法。略而说之。言虽约略。理无不备。故云总持说也。前云。如是此论。为欲总摄如来广大深法无边义故。应说此论。如法性者。法性遍满。圆无际故。造论功德。如性广大。亦无有际。法性甚深。无穷尽故。造论功德。如性甚深。亦无有尽。法性无漏。离诸染故。造论功德。如性无漏。非垢非染。法性无为。离有作故。造论功德。如性无作。非有为相。不可破坏。尽于未来。如是功德。无量无尽。无漏无为。欲何所利。由是论云。普利一切众生界。然利众生。不出二种。一。令离苦。谓离分段变易二生死故。二。令得乐。谓得菩提涅槃二无上乐。以众生有三乘五性。四生九类差别不同。故云一切。今回如性功德。普沾利之。令彼随自根性。咸得其益。终至究竟无上觉道耳。

大乘起信论疏笔削记会阅卷第十(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