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阿弥陀经疏钞演义会本

(卷第四)

 

明古杭云栖寺沙门袾宏述

明古杭云栖寺古德演义

民国华藏莲社净空会本

 

佛说阿弥陀经疏钞演义会本卷第四

三感果二  初佛现我前。二我往佛处。

初佛现我前

【经】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

【疏】其人。指持名者。承上但能一心不乱。命终之时。佛必现前也。以自力佛力。感应道交故。如二部经。及诸经中说。

【演】感应道交者。念佛功成。众生机熟。为感。无心扳缘众生。而于众生自然现益。为应。道交者。即所谓菩萨清凉月。常游毕竟空。众生心垢尽。菩提影现中也。

【钞】自力者。凡人命终。前有将谢。后有未生。平生善恶。自然现前。如十恶五逆。地狱现前。悭贪嫉妒。饿鬼现前。乃至五戒十善。人天现前。今专念佛。一心不乱。则净念成就。清净心中。宁不佛现前乎。楞严云。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是也。

【演】前有将谢四句。凡人命未终时。善恶之境未现前者。以宿业未完。今业未熟。故现果未尽。当果未现也。临命终时。则夙业已尽。今业已熟。当果现前矣。唯识云。由诸业习气。二取习气俱。前异熟既尽。复生余异熟是也。

【钞】佛力者。大本法藏愿云。我作佛时。十方无央数世界。诸天人民。有发菩提心。修诸功德。愿生我刹。临寿终时。我与大众现其人前。三辈往生中又云。其人命欲终时。佛与圣众。悉来迎致。观经九品。或言阿弥陀佛至行者前。或云至其人所。皆现前意也。

【演】大本法藏下。是引二部证佛力。

【钞】言诸经者。称扬诸佛功德经云。若有得闻无量寿如来名者。一心信乐。其人命终。阿弥陀佛。与诸比丘。住其人前。魔不能坏彼正觉心。又鼓音王经云。若有四众。能正受持彼佛名号。临命终时。阿弥陀佛。即与大众。住其人前。令其得见。又华严四十六经云。如来有十种佛事。一者若有众生专心忆念。则现其前等。所谓念佛众生。摄取不舍。是也。

【演】言诸经者下。是引诸经双证二力。一心信乐。是自力。与诸比丘住其人前。是佛力。能正受持。是自力。阿弥陀佛住其人前。是佛力。专心忆念。是自力。佛现其前。是佛力。

能正受持者。凡人念佛。心带异计。或杂余想。不名正受持。正受持者。离乎四句。不杂余缘。是名正受持也。

念佛众生摄取不舍。是观经第九佛观中文。摄取不舍者。以无缘慈。摄诸众生。众生不念佛则已。念则为佛所护。终得离苦。永得安乐。释论云。譬如鱼子。母若不念。子则烂坏。众生亦尔。佛若不念。善根则坏。

【钞】若依般若。则自力复二。一者念力。二者本有佛性力。兼以佛摄取力。乃成三力。本有如舟船。念佛如帆楫。佛摄取如便风。三事周圆。必登彼岸矣。

【演】本有佛性力者。真如内熏力也。真如内熏。人人皆然。今不得此力者。如木有火。不假钻燧。火终不现。虽具真如。不藉师友教诲。真如亦不现也。

【疏】佛及圣众者。佛兼报化。圣众兼菩萨声闻等。

【钞】兼报化者。观经明佛。先言六十万亿。后开丈六。次言下品化佛来迎。则知九品所见不一。摄论亦云登地方见报身。展转细妙。今但言佛。不分报化。以一摄多故。

【演】六十万亿是报身。亦名尊特身。亦名胜应身。丈六。亦名劣应身。亦名常身。化佛。是随类化身。

登地方见报身者。十信三贤菩萨。不断无明。不证真如。但见应身。登地已去。分断无明。分证法性。乃见报身。展转细妙。若无明已尽。位穷妙觉。则无佛可见。以菩萨机忘。如来应息。诸佛无有彼此迭相见故。故曰如来现起他受用。十地菩萨所被机也。

又起信论云。一者依分别事识。凡夫二乘心所见者。名为应身。以不知转识现故。见从外来。取色分齐。不能尽知故。二者依于业识。谓诸菩萨从初发意。乃至菩萨究竟地心所见者。名为报身。身有无量色。色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离分齐相。常能住持。又为凡夫所见者。是其粗色。非受乐相。故说为应。初发意菩萨等所见者。以深信真如法故。少分而见。知彼色相庄严等事。然此菩萨。犹自分别。以未入法身位故。若得净心所见微妙。其用转胜。乃至菩萨地尽。见之究竟。若离业识。则无见相。

前说依别教。起信依圆教。圆教十住。即别教十地故。别十地见报身。展转细妙。圆十地见报身。更展转细妙也。

【钞】兼菩萨声闻者。如观经上品上生云。佛与观音势至。无数化佛。百千比丘。声闻大众。无量诸天。现其人前。而亦有佛不来迎。菩萨来者。今从多分。

【疏】问。临终佛现。亦有魔否。答。古谓无魔。脱或有之。贵在辨识。

【钞】无魔者。单修禅定。或起阴魔。如楞严止观诸经论中辨之甚悉。今谓念佛者。佛威神力。佛本愿力。大光明中。必无魔事。然亦有宿障深厚。或不善用心。容有魔起。固未可定。须预辨识。如经论说。行人见佛。辨之有二。一。不与修多罗合者。是为魔事。二。不与本所修合者。是为魔事。所以然者。以单修禅人。本所修因。唯心无境故。外有佛现。悉置不论。以果不协因故。今念佛人。一生忆佛。临终见佛。因果相符。何得概为魔事。若或未能了决。但如前辨别察识而已。

【演】楞严止观辨之甚悉者。楞严开五十种阴魔。而受想二阴。是鬼神魔。天魔。止观开十境。三障。四魔。而魔事境。是业障天魔。

不与修多罗合者。修多罗中谓。应身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报身有八万四千相。相有八万四千好。若相好之数。或多寡不定。悉为魔事。

不与本所修合者。如本所观西方之佛。今佛从东来。唯观坐相。今见卧相等。

【钞】问。既曰非魔。当是真佛。而古谓佛无去来。云何有佛现在其前。答。感应道交。不妨不来而来。无见而见。故永明谓如幻非实。则心佛两忘。而不无幻相。则不坏心佛。又云。法身真佛。本无生灭。从真起化。接引迷根。此乃如来本愿功德。令彼有缘众生。专心想念。能于自心见佛来迎。不是诸佛实遣化身而来迎接。则佛身湛然常寂。众生见有去来。如镜中形。非内非外。如梦中事。不有不无。又经云。应以佛身得度者。即现佛身而为说法。亦此意也。是故水清则月自来。心净则佛自现。所谓感应道交难思议也。

【演】如幻非实下。是永明语。此乃如来下。是大师出从真起化之意。

如镜中形非内非外者。若言形在镜内。不妨当体全空。若言形在镜外。不妨镜中显现。佛现亦然。若言佛在心内。不妨实在西方。若言佛在心外。离心实无有佛。

如梦中事不有不无者。若云梦事是有。及至于醒。了无所得。若云梦事是无。正当梦时。原有梦境。佛现亦然。若言是有。自心显现。当体全空。若言是无。感应道交。不坏幻相。

水清。则月自来。心净。则佛自现者。谓水虽清。天上无月不能现。如心虽净。无佛悲愿为缘不能现。又如月虽明。地中无水不能现。如佛虽有悲愿之缘。众生心垢不能现。执佛从心现。不信西方有佛。执佛西来。不信自心显现。皆邪见也。

【疏】故知临终设像助念。文载圣经。法传西域。不应疑阻。

【钞】华严十五经颂云。见有临终劝念佛。又示尊像令瞻敬。俾于佛所深归仰。是故得成此光明。疏云。西域法。有欲舍命者。令面西。于前安一立像。像亦面西。以旛顶挂像手指。令病人手捉旛脚。作随佛往生想。兼与烧香鸣磬。助称佛名。非直亡者得生佛前。亦终成见佛光也。若神游大方。去留无碍者。置之言外。不尔。勉旃斯行。如上。则特为设像。以助往生。何况一心不乱。感佛现前。乃虑为魔。自生疑阻。

【演】华严十五下。是释文载圣经。疏云西域下。是释法传西域。神游大方下。是释不应疑阻。

华严颂者。经云。又放光明名见佛。此光觉悟将殁者。令彼随念见如来。命终得生其净国。见有临终等。

【疏】称理。则自性妄穷真露。是临终佛现义。

【钞】妄心未尽。幽幽绵绵。是为命根未断。惑断执空。情消见谢。人亡家破。烟灭灰飞。命终之谓也。诸妄尽除。不真何待。求佛不现前。不可得也。然而佛慈无限。岂必临终。是故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

【演】幽幽绵绵。即是第五颠倒微细精想。所谓如急流水。望如恬静。流急不见。非是无流也。命根未断者。若识阴尽。则能超越命浊。识阴未尽。则十二类之命元未断也。

又幽幽绵绵命根未断者。灭一切见闻觉知。内守幽闲。百尺竿头人也。人亡家破。烟灭灰飞者。人空法空。空空亦空。百尺竿头重进步也。此约断惑证真说。

然而下。谓佛体本然。不因断显。时时显现。物物全彰。但人自不觉尔。此约本然性德说。

是故下。古偈云。弥勒真弥勒。化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是也。

二我往佛处

【经】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疏】上言临者。是将欲命终。今言终时。正暖灵识去。心不颠倒者。以一心不乱。故不颠倒。以不颠倒。故不生他处。即得者。言其速也。

【演】暖尽识去者。众生息暖识三缘和合。假立命根。识。即赖耶见分。息暖。即赖耶相分。此八识者。来为先锋。去为后殿。暖尽识去。正八识离体时也。

【钞】颠倒者。繇其平日随顺妄想。不修正念。心多散乱。如前所谓将舍暖触。一生所作。俱时现前。心神惶怖。动止挥霍。应入地狱者。刀山剑树。视作园林。应堕畜生者。马腹驴胎。认为堂宇。就令作善。合生人天。未免憎爱父母。乃至小圣初心。犹不能正知出入。皆所谓颠倒也。乘此颠倒。三界七趣。随业受生。今既一心不乱。则内凝正念。外感佛迎。舍此报身。径生彼国。如佛言。随其心净。则佛土净。又言一切国土。唯想所持。净想成就。必得往生。固无疑也。

【演】心神惶怖动止挥霍者。沩山云。临行挥霍。怕布慞惶。前路茫茫。未知何往。

未免憎爱父母者。经云。见明色发。明见想成。异见成憎。同想成爱。流爱为种。纳想为胎。交遘发生。吸引同业。

小圣初心不能正知出入者。古云。菩萨有隔阴之昏。罗汉有出胎之昧。是也。

随业受生者。七贤女经云。雀来入瓶中。以縠覆其口。穿雀飞去。识心随业走。谓业识成形。依四大住。四大分张。业识随业转也。

一切国土唯想所持者。起信云。一切诸法。唯依无明妄心而得住持。若离妄心。则无一切诸法自相可得。楞严云。想澄成国土。知觉乃众生等。

【钞】他处者有三。一者娑婆世界。二者余佛国土。三者彼国边地。今皆拣之。

【演】彼国边地。即是疑城。在九品之外者。以其无真实信心故也。

【钞】速者。不经中阴。不隔时日。观经所谓如弹指顷。生极乐国也。又智者云。临终在定之心。即是净土。动念。则往生净土时。所云在定者。今心不颠倒是。所云动念者。后愿生彼国是。

【演】在定之心即是净土。此据寂光而言。然亦不妨实有事相。

【疏】大本云。其身体非世人之身体。亦非天上人之身体也。皆积众善之德。自然虚无之体。莲华中化生。亦无乳养之者。

【钞】积善者。即是善根福德成就之身。非以欲爱为因。四大为体。故不繇胎狱。托质华池也。

【演】非以欲爱为因四大为体者。经云。一切众生。皆以淫欲而正性命。又云。爱欲为因。爱命为果。众生爱命。还依欲本。西方上善。皆承净因力。随愿往生。若有若无清虚微妙之身。岂此因此体耶。

【钞】亦无乳养者。明自然增长。非如北洲。犹待指端出乳而为养也。

【演】指端出乳者。北洲男女。左右分行。其男女夙有缘者。路傍树林下垂覆之。成夫妇事。事毕树起。即分散去。无复相认。妇乃有孕。产子道傍。不顾而去。其往来者。以指端置儿口中。指即出乳。须臾长大。

【疏】其往生者。繇上一心不乱。作三九因。更细分之。亦应无量。

【钞】三九者。大本三辈。观经九品也。以一心分事理。事理亦复各分胜劣。后得往生。如其本因而为品位也。三辈者。如大本谓上辈者。发菩提心。事念阿弥陀佛。修诸功德。愿生彼国。命欲终时。佛与圣众。现其人前。便于七宝池内。莲华化生。住不退转。智慧勇猛。神通自在。所居七宝宫宇。在虚空中。去佛为近。是名上辈生者。配前。则双得事理一心者也。中辈者。不能大修功德。而亦发菩提心。专念回向。命终生彼。功德智慧。次于上辈。是名中辈生者。配前。则得事有余。得理不足者也。下辈生者。不能作诸功德。而亦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乃至十念。生彼宫宇。惟在于地。又次中辈。是名下辈生者。配前。则仅得乎事。未得乎理者也。九品者。观经所云上之三品。有生彼即得百千陀罗尼门者。有经一小劫。得无生忍者。有经三小劫。得百法明门。住欢喜地者。配前。则双得事理一心。而有深浅。故成三品。例上辈也。

【演】上之三品有生彼即得陀罗尼者。此乃从空出假。别十回向。道种性人。及圆教十信满心人。陀罗尼者。一能持善。二能遮恶。是总持也。

经一小劫得无生忍者。此乃侵断尘沙。已入别十行。已得性种菩提。及圆教八九信人。到彼一劫。始入圣种性。证无生忍。无生忍。言登别圆初地初住也。

经三小劫得百法明门者。此乃初破见思。已入别十住。已得习种菩提。及圆教第七信人。到彼三小劫。始入圣种性。得百法明门。言百法明门者。于相宗百法。皆证三谛。乃以百法。而为明达三谛之门。三谛若明。则了一切。心大欢喜。名欢喜地也。

【钞】中之三品。有生彼国。即得阿罗汉者。有生彼半劫。得阿罗汉者。有生彼一劫。得阿罗汉者。配前。则事盈理歉。亦以深浅。故成三品。例中辈也。

【演】中之三品百有生彼国即得阿罗汉者。乃小乘退失大心之内凡忍位。及世第一人。于临命终时。闻赞方等。回心向大。得生净土。因无漏道熟。便证小果。然回向心。须至别教七信以上。圆教观行。四五二品。方是中品上生人也。

生彼半劫得阿罗汉者。是小乘之暖顶二位人。其回向心。能至别教六信以下。圆教观行二三两品。方是中品中生人也。

生彼一劫得阿罗汉者。乃小乘之外凡。其回向心。能至别教初二两信。圆教观行初品。方是中品下生人也。

【钞】下之三品。有往生彼国。经十小劫。得入初地者。有经于六劫。莲华乃开。发无上道心者。有十二大劫。发菩提心者。配前。则有事无理。亦以深浅。故成三品。例下辈也。

【演】下三品人。若论阶位。全未伏惑。但闻法称佛。能灭业障。而得往生。乃名字人也。随功浅深。分于三品。

问。何中三品生。皆是小圣。下三品生。乃云得入初地。发无上道心。发菩提心者。岂中品。乃皆劣器。下品反皆大根耶。答。中品往生行人。德行有余。智力不足。皆在此土勤修戒定。不发大心。特于临终。发大乘心。乃得往生。故顺其先习。但证小果。若下品行人。则五逆十恶。乘急戒缓凡夫。特由临终。善友开发。而得往生。由戒缓故。生居下品。由乘急故。后皆不经小果。直入大乘也。如龙女八岁成佛。广额屠儿。放下屠刀。千佛一数。是也。

【钞】细分者。如前阶品中。分之又分。则百千万亿无尽辈品。皆以事理所得深浅。而为次第也。

【疏】如观经以上品上生为得无生忍。天台判属初地。而华严明无生忍。自有浅深。则上上品中。信有多品。况复余品。

【钞】浅深者。八地净忍分中疏云。无生忍。略有二种。一约法。二约行。约法。则诸无起作之理。皆曰无生。慧心安此。故名为忍。约行。则报行纯熟。智冥于理。无相无功。旷若虚空。湛如渟海。心识妄惑寂然不起。方曰无生。前说犹通诸地。后唯八地所专。余如前序中辨。故知无生忍位。自有浅深。则上上品中。从一地以至八地。已容多品。余可知矣。故细分之。亦应无量。

【演】约法下诸无起作之理。即不生灭性本觉理也。慧心。即离垢出缠始觉智也。安此者。以始觉之智。契本觉之理。如智不二也。忍者。如忍事人。心不怀疑。亦不说出。心中了了。吐露不出意也。

约行下。报行对集行说。集行者。念念勤修。心心趣入。加功用行。乃有功用道。属前七地之行也。报行者。不必举心运意。任运流入萨婆若海。无功用道。乃第八地之行也。智冥于理。出行体也。行无别体。以智为体。无相三句。明行相也。理无相无功。故行亦无相无功。理旷若虚空。湛如渟海。故行亦旷若虚空。湛如渟海。心识下二句。明用。行体如日。妄惑如暗。报行现前。妄惑不起。故经云。八地菩萨。离一切心意识分别。始名真得无生法忍。如前所说。

【疏】又三辈九品。二经相配。诸说稍异。如辅正所解融之。

【钞】观经疏云。此经九品。为令识位高下。即大本三辈也。孤山谓大本三辈。止齐观经六品。以三辈纯明善行。不及恶人也。灵芝判三辈止对上品。故云诸说稍异。草庵辅正解曰。天台以九品同三辈者。乃约位次相同。不约行因而言。则孤山。灵芝。皆不违天台。所以然者。以天台但约位次。则辈品正同。二师唯约行因。则止齐中上。各有所据。取义不同。故不违也。克实而论。则烦恼不异菩提。始恶何妨终善。恶人既已成善。岂不贤圣同科。三辈九品。正相配合。又何疑焉。

【演】孤山三辈齐观经六品者。以大本三辈。纯明善行。不及恶人。观经下三品人。皆五逆十恶人故。灵芝三辈对上三品者。以大本三辈。皆发菩提心。观经后六。皆未及故。

克实而论下。谓前三说。乃据行据位。取义不同。非克实之论。若克实而论。则烦恼菩提。皆无实法。烦恼之性。即菩提性。前念是恶。后念是善。又何碍也。恶人既已成善。岂不贤圣同科。如阿阇世弑父害母。应堕阿鼻。后因重悔。得无根信。即上品摄是也。况中下耶。

【疏】又华严明念佛者。数与心等。即是三辈九品随因不同义。

【钞】数心等者。华严二十三经。离垢幢菩萨偈云。以佛为境界。专念而不舍。此人得见佛。其数与心等。释云。数与心等者。谓随念随现。随念有二。一随念多少。佛亦如之。如念佛一声。有一化佛从口中出等。二随念浅深。佛应称之。如临终见佛有胜有劣等。多少浅深。即辈品分别也。此人得见佛者。即阿弥陀佛现在其前也。专念者。即一心不乱也。

【演】随念浅深佛应称之者。事一心念则浅。理一心念则深。浅则以事识见佛。但见应身之劣。深则以业识见佛。乃见报身之胜。

【疏】又志眼二种净业。亦三辈九品义。

【钞】志眼法师云。往生一门。有二净业。一曰正观。默照本心也。二曰助行。备修万善也。二事俱得。则了达四净土矣。如止得事善者。近生同居。远作三土因耳。故知净土。正究理萨所登境界。而兼容悠悠众生耳。

【演】正观默照本心者。以一心三观。照三谛一境。如智相应。随流识性也。古云。心随万境转。转处实能幽。随流认得性。无喜亦无忧。是也。

助行备修万善者。虽照本心。不修万善。则性亦不朗。如论云。如人但念摩尼宝珠。不加种种磨治之功。珠亦不净。但念真如。不假种种万行磨治。真如亦不明净。故虽了知自性本无悭贪。不妨随顺无贪修檀波罗蜜。以修行万行。自然随顺真如故。

二事俱得了达四净土者。如此正助双修。事理双备。先伏见思。生同居净。次断见思。生方便净。次断尘沙无明。生实报寂光净。

如止得事善者。谓不修正观。徒修事行。能伏见思。生同居净。远作三土因耳。故知净土下。寻常以净土一门。唯摄钝根凡夫。禅宗圆顿法门。乃究理菩萨境界。若如上论。则净土正究理菩萨境界。悠悠众生乃兼容耳。

【钞】又。圆机体道。是最上净业。茍加愿以导之。即预优品。愚朴之辈。但称佛发愿者亦生。观净土一门。则圣人无弃物也。按所云正观。通乎上中。所云助行。通乎中下。又法师此论极善。观者毋忽。

【演】圆机体道最上净业者。圆闻妙理。起圆信解。解入寂光。苟加愿力导之。如轻帆得遇顺风。上品上生何疑焉。愚朴之辈。不明理性。但信心称名。发愿往生。亦得生彼。故知净土一门。上及不退菩萨。下及悠悠凡夫。三根普被。上下兼收。无不度也。

正观通上中者。默照本心。能断见思尘沙。即上品。但伏不断。即中品。

助行通中下者。修万行时。能伏见思。即中品。全未能伏。带惑往生。即下品。

【疏】有言九品。八从莲生。以第一品云金刚台故。今参合经论。仍以九品皆属莲生。

【钞】八从莲生者。据观经上品上生文云。自见其身。乘金刚台。独无莲华二字。故言下之八品。乃从莲生。然经论所明。历历皆说生西方者。俱从莲生。大本法藏愿云。无央数世界。诸天人民。以至蜎蠕。生我刹者。皆于七宝池内。莲华中化生。言皆。则概举九品矣。又云。他方诸大菩萨。欲见阿弥陀佛者。径于彼国七宝池内。莲华化生。言大菩萨。则必非中下矣。又云。其上辈者。命欲终时。佛与圣众。悉来

迎致。即于七宝池内。莲华化生。言上辈。即正对上品矣。并无最上不莲之意。又法华云。闻此经典。如说修行。命终即往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大菩萨围绕住处。生莲华中。得菩萨神通。无生法忍。夫得无生忍。非上上品乎。又行愿品。普贤菩萨以十大愿王归极乐。而曰彼佛众会咸清净。我时于胜莲华生。夫普贤往生。非上上品乎。又宝积明十心回向。后得莲华化生。夫十心菩萨。非上上品乎。以是参考。确有明证。

【演】自经论所明。至确有明证。三引大本。三引诸经。皆证上品。从莲花生也。

【钞】问。果尔。则上上文中。何以曰金刚台。不曰莲华。答。文互有无。不足泥故。何以知之。上品中生。亦曰乘紫金台。又将曰七从莲生乎。况中品之下。亦但云此人命终。譬如壮士屈伸臂顷。即生西方极乐世界。文中并无莲华二字。又将曰六从莲生乎。夫既以不莲为胜。则中下劣品。何以不莲。又中品之上。独曰莲华台。其金刚台紫金台之类乎。其莲华之类乎。错杂不伦。进退无据。灼知文互缺而义必周也。

【演】自果尔则上上文中至义必周也。是反覆辩明。无莲华二字之意。错杂不伦。进退无据者。若曰莲花之类。不应下有台字。则进从莲无据。若曰金刚台。紫金台。

之类。不应上有莲花二字。则退从莲又无据。

【钞】愚意各有莲华。华各有台。台各不同。而金刚为台之最胜耳。如怀玉银台初来。金台继至。可验也。且台之义二。一者基台之台。则台在华下。如世刻像。下作宝台。台上安华。华上安佛。是也。二者房台之台。则台在华内。如法华玄义。以莲表十如。至如是报文云。譬如莲实围绕房台。又云。实依于台。实者莲子。子藏台中。则世所谓莲房是也。又华严十地莲华文云。琉璃为茎。栴檀为台。玛瑙为须。阎浮檀金为叶。并称茎台须叶。而涅槃亦云。付如茎叶须台。合为莲华。此所谓台。皆房台也。即法华甄叔迦宝以为其台之意也。观是。则知观经华座观中。先言作莲华想。次云释迦毗楞伽宝以为其台。则华内之台也。又云。一一金色。处处变化。或作金刚台。或作珍珠网等。则华下之台也。故上品中生。先言紫金台。次云足下亦有七宝莲华。则紫金台在华下明矣。华必有台。台必有华。言金刚台。不言华。与言华不言台。文前后互显耳。

【演】愚意至前后互显耳。详明文缺义周。十如。即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等。一切诸法。不离此十。亦各具此十也。如是者。指法之辞。谓诸法有如是之相。如是之性。乃至如是而穷尽。无非实相也。报者。答果曰报。

【钞】但上上品一生莲中。即时华开。即时见佛。即时证道。其余则华开渐晚。见佛渐迟。证道渐远。以是分别。知上上独胜。非为无莲也。若以无莲为胜。有莲为劣。是薄莲也。何取于莲邦。而华座观。明佛坐莲华。则佛亦劣矣。理云何通。

【演】但上上品下。是明上品殊胜之义。华开渐晚二句。上品中生。经宿花开。即得见佛。上品下生。经一日一夜。莲花乃开。七日之中。乃得见佛。乃至下品上生。经七七日。花开见佛。下品中生。经于六劫。花开见佛。下品下生。经十二大劫。花开见佛。证道渐远者。上中。经一小劫。上下。经三小劫。得无生忍。住欢喜地。乃至下上。经十小劫。得入初地。下中。经于六劫。发无上道心。下下。十二大劫。发菩提之心。

【钞】问。极乐九品。八从莲生。四明何为有是言乎。答。四明只说八从莲生。未说不莲为是何品。以中下品亦无莲华故。若果上上不莲。当必有说。而乃徒开其端。不竟其说者。何也。或此八字传写之误。安知不是极乐九品。必从莲生。俟高明更辨之。

【演】问极乐九品下。是释明妙宗钞或有差误。

【疏】问。下品之外。复有胎生。为实有否。答。表信力不坚故。实无胎生。

【钞】非胎生者。大本云。佛告弥勒。若有众生。修诸功德。愿生彼刹。不了佛智。志意犹豫。临命终时。方悔己过。以是生彼。才入边地。见七宝城。即使止住。于莲华生。亦有自然快乐。如忉利天。惟于城中经五百岁。不得见佛。不闻经法。以此为苦。故名胎生。非实胎育如人间也。

【演】不了佛智志意犹豫者。若了佛智。则知非净非秽。净秽历然。无彼无此。愿生彼国。以不了故。半信半疑。依违不决也。又犹豫者。利根执自性弥陀。唯心净土。不信十万亿外。有世界极乐。钝根执事。不信自性唯心之旨。皆犹豫也。

临命终时方悔己过者。直至四大分离。空无所获。方悔平日。不修净业。故云。看教参禅逐外寻。未曾回首一沉吟。前程黑暗路头险。始觉从前错用心。是也。才入边地见七宝城即便止住者。修诸功德。愿生彼刹。兼了佛智。则径生极乐。不修功德。愿生彼刹。又不了佛智。则竟滞娑婆。今因修诸功德。又临终自悔。故得入边地。不滞娑婆。以不了佛智。志意犹豫。故见七宝城。即便止住。

亦有自然快乐如忉利天者。古云。花中快乐如忉利。不比人间父母胎。是也。

故名胎生者。胎在生藏之下。熟藏之上。不见不闻。今不得见佛闻法。故名胎生。

【钞】又云。如刹帝利。其子犯法。幽之内宫。处以华观。层楼绮殿。好饰奇珍。宝帐金床。服御所资。悉皆丰备。而以阎浮金锁。系其两足。不得自在。即胎生喻也。又云。若识其本罪。深自悔责。求离本处。即得往诣无量寿佛所。又菩萨处胎经云。西方去此阎浮提十二亿那由他。有懈慢界。国土七宝。其乐无比。发意欲生弥陀佛国。而染著于此。不能前进。亦疑城边地类也。如是皆繇信不切故。

【演】如刹帝利下。喻胎生也。犯法。喻信力不坚。幽之内宫等。喻疑城自然快乐。阎浮金锁。系其两足。不得自在。喻五百岁不见佛闻法。如处胎也。

识其本罪。谓志意犹豫之罪。能了佛智。方名深自悔责。

【疏】问。既云七日。彼临终十念。特俄顷耳。何得往生。答。正以一心故。如智论中说。又自力他力。如那先中说。

【钞】智论云。临死少许时心。何能胜终身行力。答曰。虽时顷少。心力猛利。是最后心。名为大心。当知即是一心不乱故。

【演】是最后心者。此心之后。更无余心故。 名为大心者。以垂死之人。必知不免。谛心决断。胜百年愿力。是心名为大心。以舍身事急故。如人入阵。不惜身命。名为健人也。

又复大心。亦可即是菩提心。以此心之后。更无余心。则是顿入无心三昧。即是顿离念相。岂不为大。岂不即是菩提心。盖以九品行因。行行通乎九品。如五逆罪。临终十念为能消功。属下下品。若能伏惑。即中品。若根器大利。顿能断惑。如阇王重悔。得无根信。即是上三所摄。岂非五逆随于忏功。自分九品也。且十念得生。皆是夙有灵根者。十疑论云。临终遇善知识。十念成就者。并是宿善业强。始遇知识等。妙宗钞云。此虽造恶。已曾修观。故使临终。善友劝称十念。定心则成。亦是法行。乘急戒缓人也。由乘急故。得值善友。纵现世不修三昧。亦是宿种今熟。故得往生。故今大心。说即是菩提大心。亦无不可。况本钞文。当知即是一心不乱。若事一心。犹未为大。若理一心。岂不即是菩提心。是故名为大心。

【钞】那先经云。王问那先。人生造恶。临终念佛。得生佛国。我不信是语。那先答言。如持大石。置于船上。因得不没。人虽本恶。因念佛故。不堕泥犁。而得往生。亦复如是。则己之心力。佛之愿力。交相成也。

【疏】问。既云往生。昔人又谓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是乃有生无往。今日往生。二义相戾。答。以生于自心。故不往而往。名为往生。如华严解脱长者说。

【演】以生于自心故。不往而往者。既云自心则无往。既云生于自心。则无往而往。无往而往。生则决定生。往而无往。去则实不去也。今之往生。与昔人何碍耶。

【钞】华严重重法界。不出一心。楞严十方虚空。皆汝心内。是知极乐之生。生乎自心。心无界限。则无西无东。去至何所。状其易秽而净。脱旧而新。离一得一。似有所往。名之为往。岂曰从此向彼。如世间经城过邑之往耶。

【演】华严重重法界。不出一心者。重重法界不出四法界。四法界不出一真法界。一真法界。即当人自性也。

心无界限等者。此心广大。无有方所。无有彼此。去至何所。释上不往。状其易秽等者。乃离秽往净。离旧往新之往。非离此往彼之往也。释上而往。

【钞】解脱所说者。入法界品。解脱长者言。彼诸如来不来至此。我不往彼。若欲愿见安乐世界阿弥陀佛。随意即见。既云随意。则不越一念而生彼国。故知状其得生。名之往生。实无所往。不往而往。不妨说往。究极而言。非但无往。亦复无生。不生而生。不妨说生。

【演】解脱所说者。善财童子。第五于住林城。参解脱长者。长者即入普摄一切佛刹三昧。次从三昧起。告善财言。我见如是等。十方各十佛刹微尘数如来。彼诸如来。不来至此。我不往彼。乃至随意即见等。以佛来去随心现故。经云。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惟心造。是也。

【疏】问。兜率内院。昔人亦愿往生。今何偏示极乐。答。因难易故。境胜劣故。主师资故。又问。胜莲华世界。甚超极乐。何以不往。答。乐邦在近。不应求远故。

【演】兜率内院。昔人亦愿往生者。兜率乃欲界第四天。分内外院。外院是天人所居。内院是菩萨所居。三灾亦无所损。昔人愿生者。如白香山云。海山不是我归处。归则须归兜率天。是也。

【钞】问意盖谓弥勒亦现在说法。内院亦清净庄严。而不求生。当是何故。答有三义。一因难易者。凡生内院。必智断功德。堪与圣流。非若极乐。但求生者。净念成就。即克如愿。无论惑业。昔奘师谓内院易生。良以兜率之离人世。可计由旬。极乐之去娑婆。历多佛刹。彼论地。不论因。今论因。不论地。义各有取。然极而论之。奘师为当时一类之机。此经乃万世常行之道耳。

【演】必智断功德。堪与圣流者。智断。即证智断惑功德。内院皆证智断惑圣人所居。无此功德。不堪与会故。

极乐求生无论惑业者。求生净土。但得事一心功成。即带惑业往生。仗弥陀不思议愿力。如载巨石。不至沉渊。如上所说。

奘师谓内院易生者。奘师为相宗师德。而弥勒为相宗之祖。故奘师常于定中见弥勒圣相。临终归于兜率。常劝人修唯心识定。故谓内院易生也。

【钞】二境胜劣者。内院不越三界之中。极乐出过三界之外。极乐疑城。尚无女人。内院外生。便有三欲。故曰下生犹胜天宫也。三主师资者。弥陀圆万德之果。已证如来。弥勒称补处之尊。犹居等觉。经云。其中多有一生补处。则弥勒方与观音势至。同侍导师之侧。曰师资也。故见弥陀。即见弥勒。见弥勒。未必见弥陀也。又古德有云。先生西方。后生龙华。亦大有理。偏求极乐。不亦宜乎。

【演】弥勒犹居等觉者。以尚在因位。未为极果。犹清辩谓今弥勒未是遍知。俟龙华道后。方复问津。即其事也。后生龙华者。弥勒下生经云。弥勒菩萨。即于出家之日。便得成佛。坐于龙华树下。花林园中。三会说法。第一会。度九十六俱胝众。乃释迦佛法中造佛像者。第二会。度九十四俱胝众。乃释迦佛时。五种法师读诵大乘经者。第三会。度九十二俱胝众。乃释迦佛法中供养僧者。

【钞】胜莲华者。详见前寿命文中。今谓华严较论国土。娑婆之后。即云极乐。远之又远。至百万阿僧祇世界。方曰胜莲。则极乐者邻邦。胜莲者遐域也。喻如越饥吴稔。举足即吴。舍吴不往。而远慕燕秦。惑亦甚矣。

【演】华严较论国土者。心王菩萨。于众会中告诸菩萨言。佛子。此娑婆世界中。释迦牟尼佛刹一劫。于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刹。为一日一夜。极乐世界一劫。于袈裟幢世界金刚坚佛刹。为一日一夜。袈裟幢世界一劫。于不退音声轮世界。为一日一夜。佛子。如是次第。乃至过百万阿僧祇世界。最后世界一劫。于胜莲花世界贤胜佛刹。为一日一夜。普贤菩萨。及诸同行大菩萨等。充满其中。

【疏】问。见有一生念佛。临终未必往生。何也。答。良繇一生念佛。未是一心念佛故。

【钞】悠悠之徒。一生念佛。所谓虽不懈怠。亦不精进。未能一心。故不得生。若果真实用心。而未纯一。虽今世不生。亦植生因。必于来世成就三昧而得生彼。如梵网云。不得戒。而得增益受戒。宗门谓才出头来。一闻千悟者。是也。慎毋借口曰。某某念佛。徒劳无功。遂谤圣教为不足信。

【演】不得戒。而得增益受戒者。梵网云。千里内无能授戒师。许佛菩萨像前受戒。要须忏悔得见好相。即便得戒。见好相者。佛来摩顶。见光见花等。若不见好相。虽忏无益。然虽不得戒。而得增益受戒。一闻千悟者。如胁下施拳。隔江招手。诵药王而亲见灵山。逢吹镫而顿传心印。是也。

【疏】称理。自性无形。是不颠倒义。自性无垢。是生极乐义。

【演】自性无形。是不颠倒义者。形者。相也。一切诸相。皆倒心妄境。今真如自性。非一相。非异相。非非一异相。非一异俱相。离一切法差别之相。有何倒妄。自性无垢。是生极乐义者。垢者。染也。一切染法。皆苦因苦果。今离垢法身。出烦恼碍。智碍。离和合相。纯净明故。成法出离镜。宁非极乐。

【钞】六祖云。吾有一物。无头无尾。无背无面。是则求于正相尚不可得。将以何物而名颠倒。般若心经云。是诸法空相。不垢不净。是则求于净相尚不可得。将指何处而号娑婆。不颠倒处。全身坐极乐莲台。颠倒才生。应念住娑婆国土。即心即土。即土即心。西方去此不远。

【演】是则求于正相。尚不可得等。正者对倒而言。若有正相。与倒何异。无正无倒。是名真不颠倒。

是则求于净相。尚不可得等。净者对垢而言。若有净相。与垢何别。无净无垢。是名真净土。

四结劝

【经】舍利弗。我见是利。故说此言。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疏】是利者。指上见佛往生。此言者。见斯大利。故说此一心持名之言也。不愿往者。则孤佛说。是为第二重劝。

【钞】无利益语。佛所不谈。持名即得往生。于诸众生有大利益。故佛说也。良繇己得往生。是名自利。生彼国已。闻法得道。还能广度无量众生。是名利他。具斯二利。故云大利。第二劝者。初言众生闻者。止是得闻彼国庄严胜妙。故起愿乐。未委如何得生。今出其繇。言一心持名。佛来接引。遂得生彼。则愿当益切。故云二劝。

【疏】又言利者。反显不愿往生之害。示欣厌也。

【钞】此土修行。多劫升沈。不能解脱。今以称名往生。遂登不退。较其利害。明若指掌。利即诸乐。害即众苦。故当欣厌。

【演】指掌者。论语云。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注云。言易见也。

【疏】又我说者。正明无问自说故。

【钞】见斯大利。急为指陈。恐诸众生迟迟失利。故不俟请问也。

【疏】称理。则自性具足。是利义。

【钞】试观自性。欠少何事。灵知体上。弥陀圣众终日现前。常寂光中。极乐净邦无时不往。奈何佛见是利。众生若盲。佛说是利。众生若聋。虽是劳他金口宣扬。须是一回亲见始得。

【演】灵知体上。弥陀圣众终日现前者。自性寂即无量寿。自性照即无量光。慈即观音。智即势至等。

常寂光中无时不往者。常即法身。寂即解脱。光即般若。三德秘藏。行住坐卧不相离故。奈何下结劝。

三交引佛言令断疑惑二  初明佛同赞。二释经应赞。

 

初明佛同赞二  初本佛赞。二他佛赞。

 

初本佛赞

【经】舍利弗。如我今者。赞叹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之利。

【疏】承上不独我见是利而说此言。亦十方诸佛同见是利而说此言也。赞者。称赞。叹者。感叹。不可思议者。上言我见是利。今极言其利非寻常之利也。文有三转。一。非无益。故云利。二。非但事福之利。故云功德之利。三。非但功德之利。故云不可思议功德之利也。以是赞叹。非偶然故。

【钞】称赞者。称扬赞美彼佛广大功德。令人归信也。感叹者。感激叹息。此法人天希有。历劫难逢。令人悲喜。喜者。喜其得闻。悲者。悲其闻之晚也。不可思议。是此经原名。义见前序。经名不可思议者。正以阿弥陀佛。有此不可思议大功德也。

【演】人天希有历劫难逢者。佛未出世。人间止有轮王说十善法。天上止有帝释说出欲论等。皆有为因果。不出轮回。纵佛出世。亦先说人天小教。直至方等时。方有此超生死。出轮回之妙法。故经云。诸佛出于世。悬远值遇难。假使出于世。说是法亦难等。

【钞】文有三转者。利中多含。展转深广。初。事福之利者。修事相福。世间因故。是名小利。二。功德之利者。出世间因故。是名大利。三。不思议功德者。出世间上上因故。是名大利中大利。盖功德虽胜事福。于中复分胜劣。有可思议。有不可思议。今是不可思议之功德也。故大利中。复称大利。

【演】出世间因。指小乘四谛十二因缘法。此法能超三界。不堕轮回。但依事识修行。心外见法。不悟唯心。故犹可思议也。又通教无生四谛。别教无量四谛法。此法能超二乘。不堕偏空。但道后方证。因果不融。净土则理外修成。万法乃不由心具。虽尘劫修道。广游佛刹。指彼净土。但是体外方便。未为了义。故犹可思可议也。

出世间上上因者。以回神亿刹。实生乎自己心中。孕质九莲。匪逃乎刹那际内。是十方净秽。卷怀同在刹那。一念色心。罗列遍收法界。苟或事理攸隔。净秽相妨。安令五逆凡夫。十念便登于宝土。二乘贤辈。回心即达于金池也哉。是则大乘中大乘。了义中了义。佛法之妙。过此以往。不知所裁。是不思议功德。出世间上上因也。

【疏】不可思议。如声王中说。彼安乐世界。所有佛法。不可思议。神通现化。不可思议。若能信如是事。当知是人不可思议。所得业报。亦不可思议。又依正因果。四俱不可思议。

【钞】此分为四。一是施法广大功德。谓无量寿。无量光。三宝道品种种等。

【演】无量寿。无量光。三宝道品种种等。此指所施之法也。此法或出音敷演。或现相指陈。以彼土众生。六根清净。得大总持。六尘皆说。六根皆闻。法法头头。无非妙法故。

【钞】二是神化周遍功德。谓水鸟树林。咸宣妙法。衣食服用。受用自然。众生皆具相好神变等。

【演】水鸟树林下四句。此弥陀神变也。众生皆具相好神变等。此众生神变也。以彼国种种妙用。虽弥陀神变所成。若众生不得神变。不能受用。经云。方便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于一切法方便无碍众生来生其国。是也。

【钞】三是信受宿根功德。谓难信之法。能信受者。宿修无量善根等。

【演】难信之法三句。经云。若不往昔修福慧。于此正法不能闻。已曾钦奉诸如来。故有因缘闻此义。般若云。若人一念生净信者。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而种善根等。

【钞】四是果报难胜功德。谓即得往生。即得入上善会。即得不退转地。毕竟成佛等。皆超越常情。故云不可思议。如金刚般若云。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是也。依正因果者。依谓同居即寂光。正谓应身即法身。因谓七日功成。果谓一生不退。亦复超越常情。故俱不可思议也。昔英法师。于东都讲华严经四十遍。因入绰禅师净业道场。深入三昧。叹曰。自恨多年空寻文疏。劳身心耳。何期念佛不可思议。

【演】同居即寂光者。在下品往生。但见同居。圆心大士。即是寂光。池阁莲花无非般若。栏网行树尽是真如。所谓道人缘虑尽。触目是心光也。

应身即法身者。在中下往生。但见应身。圆心大士。即见法身。一一光明俱是三德秘藏。一一相好何非圆极一心。所谓微妙净法身。具相三十二也。

空寻文疏劳身心者。四十二章经云。博闻爱道。道必难会。守志奉道。其道甚大。永嘉云。吾早年来积学问。亦曾讨疏寻经论。分别名相不知休。入海算沙徒自困。是也。

【疏】称理。则自性离心言相。是不可思议功德义。

【演】自性离心言相者。以一切法不可说不可念。故名为真如也。

【钞】起信论云。是心从本以来。离心缘相。离言说相。是故举心即错。动念即乖。滞句者迷。承言者丧。然则当如之何。纵饶缄口忘机。依然堕落无记。是之谓不可思议。

【演】无记者。冥冥昏住。于善不善无所记别。曰无记。今缄口忘机。正是无所分别。故落无记。是思之不得。议之不得。不思不议。亦复不得。是真不可思议也。古云。不可以有心求。不可以无心造。不可以语默通。其斯之谓与。

二他佛赞六    初东方。二南方。三西方。四北方。五下方。六上方。

 

初东方三    初列名显广。二现相表真。三发言劝信。

 

初列名显广

【经】东方亦有阿鞞佛。须弥相佛。大须弥佛。须弥光佛。妙音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

【疏】引诸佛赞者。见此净土法门。乃千佛万佛。无量诸佛。异口同音之所赞叹。当谛信勿疑也。唐译具有十方。今缺四隅者。文省也。先东方者。举方常法。亦以东表智故。

【钞】十方者。奘师译有四隅。则成十方。今止六者。以正摄隅。故文省也。举方常法者。经中凡举十方。每先东为首。东者。于时为春。万物生长。有智慧义。以智者。万法之先导。故首举东方。即舍利文殊首众意也。

【疏】举六方者。释迦处中故。

【钞】既言上下四方。中央何独不举。盖释迦处娑婆世界。以本所居为中。前之后之。左之右之。仰之俯之。成六方也。

【疏】阿鞞者。此云不动。法身不动故。一云。不为二边之所动故。

【钞】法身者。不生不灭。无去无来。妙觉地无所增。无明地无所减。湛然常住。如如不动故。

【演】不生不灭者。本无有生。焉得有灭。无去无来者。无所从来。何所至去。无增无减者。果佛圆明之体。即众生性德之佛故。湛然常住者。寂而常照。照而常寂故。如如不动者。上如是智。下如是境。心境符合。得不动空有等法故。

【钞】二边者。有无也。有不能使之著相。无不能使之落空。不断不常。二不动故。

【演】有无断常。皆是妄心计度。若离妄心。自无一切法差别之相也。

【钞】问。东属春生。于卦为震。震者。动也。云何佛号不动。答。以是即动即静。应万变而常寂。故云不动。华严以东方为不动智。正此意也。

【演】东属春生。于卦为震者。易曰。万物出乎震。震。东方也。又曰震为雷。其究为健。又曰震。动也。

即动即静。应万变而常寂者。不迁论云。不释动以求静。即求静于诸动。是故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历天而不周也。

【疏】须弥相者。佛相无尽。如须弥故。

【钞】须弥。此云妙高。众宝所成曰妙。迥出群山曰高。佛之相好。百福所成。无不具足。是之谓妙。人天二乘。及诸菩萨。相好皆莫能及。是之谓高。

【演】百福所成者。世尊因地修行百福。果位感一种相好。修无量福。感无量相好。百福者。如大千众生悉瞽不见。悉皆医治复明。乃称一福也。

【疏】大须弥者。佛德高广。如大须弥故。一云佛名大于须弥。如维摩中说。

【钞】须弥高广。超于七金。以对七金。名之为大。佛德高广。无以为比。如大须弥也。佛名者。维摩经云。名称高远。踰于须弥。则谓大过于须弥也。

【演】七金者。一持双。二持轴。三担木。四善见。五马耳。六象鼻。七鱼嘴。皆有金色光明。七重环绕须弥山外。高广形量。次第减半。如须弥高八万四千由旬。持双即四万二千由旬。是也。

名称高远。踰于须弥者。自有高而不远。远而不高者。今兼二者。竖出三土。横遍沙界。仰之弥高。望之弥远。法界众生莫不瞻仰也。

【疏】须弥光者。佛光魔照。犹如须弥。瑛蔽众生故。

【演】佛光广照。兼身智二光。智光者。如经云。我以智慧光。广照无央界。身光者。如光明觉品。放光照一世界。十世界。乃至不可说世界。不可穷尽等。

【钞】光有二义。一者须弥宝成。宝能发光。如佛净极光通故。二者须弥体大。光明亦大。如佛光明无量故。

【演】净极光通者。无明荡尽。般若圆彰故。此即智光。光明无量即身光。

【疏】妙音者。法音圆妙。说法称机故。

【钞】圆妙者。如维摩经云。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又云。于众言音。微妙第一。

【疏】如是等者。多难悉举。且举五佛。以等摄之。恒河亦云殑伽河。沙者喻多也。

【钞】恒河在西域无热池侧。香山顶上。有无热恼池。流出四河。恒河在南。广四十里。沙逐水流。至为微细。佛近彼河说法。故凡言多。常取为喻。明东方多佛。如恒河中所有沙数也。若据法华一尘一劫之喻。则恒河者犹为至少。今举恒沙。意实无尽故。大本云。无量无数不可思议无有等等无边世界。诸佛加来。皆共赞叹阿弥陀佛所有功德。则恒沙未足以尽之也。

【疏】以上佛名。灵芝云。相传不释。亦有释者。或取因或取果。或性或相。或悲智行愿等。亦无碍故。

【钞】不释者。以佛具万德。不可以一德称故。亦有释者。以佛德融通无尽。亦可以一摄万。偏举一德。即备众德故。故举因则该果海。举果则彻因源。无有智而不悲。悲而不智。无有行非愿趣。愿不行成。如尧仁舜孝。禹俭汤宽。亦互具故。

【演】举因该果二句。因不该果。果不彻因者。权乘因果也。非一乘因果也。一乘因者。诸法实相是。一乘果者。亦诸法实相是。

智而不悲二句。智而不悲。小乘偏之智。悲而不智。凡夫爱见之悲。非大乘。一切种智。即悲之智。无缘之悲。即智之悲也。

行非愿起二句。行非愿起。伪行也。愿不行成。虚愿也。非菩萨无作妙行。称性之愿也。

尧仁者。通鉴云。尧仁如天。舜孝者。舜父顽。母嚚。象傲。克谐以孝。禹俭者。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汤宽者。伊尹赞汤曰。代虐以宽。

【疏】称理。则自性智慧不可尽。是东方恒沙佛义。

【钞】东方义见前解。有形之物可尽。智慧不可尽。外求智慧可尽。自性智慧不可尽。曰恒沙者。亦少分喻耳。所以道尽思共度量。不能测佛智。

【演】外求智慧可尽二句。古云。从门入者。不是家珍。向自己胸中流出。方始盖天盖地是也。又香严问一答十。问十答百。而死于父母未生前句下。及闻击竹。方云。一击忘所知。更不假修持等。

二现相表真

【经】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

【疏】其国者。本所住国。各于其国者。见佛佛皆然也。左右为广。前后为长。三千大千。详如俱舍中说。覆大千者。极言舌相之广长也。以多劫口业清净故。若详其繇。如华严中说。言此以明佛语为必可信。令断疑也。

【钞】俱舍论颂云。四大洲日月。须弥卢欲天。梵世各一千。名为小千界。此小千千倍。说名为中千。此千倍大千。皆同一成坏。释谓四大部洲。二轮日月。一须弥山。从下地狱。至六欲天。从欲天至梵天。齐此色天。名一世界。一一数之。积而至千。名曰小千。又以小千为一。一一数之。积而至千。名曰中千。又以中千为一。一一数之。积而至千。名曰大千。以三次言千。曰三千大千。其实一大千也。一大千世界。即经中一佛土也。彼阿佛。乃至恒沙诸佛。各各主此大千世界。今谓诸佛各于本界。出魔长舌。覆其界内。无不遍也。口业清净者。谓不为妄言。绮语。恶口。两舌。常为真实语。正直语。柔软语。和合语。而言多劫者。经云。凡夫舌过鼻尖。表三世不妄语。佛乃无量劫来。曾无妄语。久积功德。感斯胜相也。

【演】常为真实等四句。各有事理。永嘉云。正直语者有二。一称法说。令诸闻者信解明了。二称理说。令诸闻者除疑遣惑。柔软语者亦二。一者安慰语。令诸闻者欢喜亲近。二者宫商清雅。令诸闻者爱乐受习。和合语亦二。一事和合。见斗争人谏劝令舍。不自称誉。卑逊敬物。二理和合。见退菩提心人。殷勤劝进。善能分别。菩提烦恼。平等一相。如实语者亦二。一事实者。有则言有。无则言无。是则言是。非则言非。二理实者。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如来涅槃常住不变。

【钞】详其繇者。华严离世间品云。菩萨有十种舌。所谓开示演说无尽众生行舌。开示演说无尽法门舌。赞叹诸佛无尽功德舌。乃至降伏一切诸魔外道。除灭生死烦恼。令至涅槃舌。是为十。菩萨成就此法。得如来遍覆国土无上舌。则不止一因。故言详也。必可信者。凡夫舌相。不过三寸。古谓掉三寸舌。则毁誉抑扬。循其私意。容未可信。佛具如是广长之舌。宁有妄乎。其所赞叹。更疑不信。无有是处。

【疏】又行位菩萨。尚有广长舌相。更过于此。今犹略说。

【钞】菩宝舌相者。华严十行位菩萨。成就十无尽藏。其说法时。以广长舌。出妙音声。充满十方一切世界。言十方一切。则不止一大千而已。菩萨且然。何况如来。今且各就本国。故云略说。其实佛赞净土。遍十方一切世界也。

【演】十无尽藏者。谓信藏。戒藏。惭藏。愧藏。闻藏。施藏。慧藏。念藏。持藏。辩藏。其说法时。以广长舌充满世界者。即第十辩藏也。

菩萨且然者。以圆教菩萨。初住即得普现色身三昧故。

【疏】慈恩云。佛之舌相。证小。则覆面门。以至发际。今覆大千。证大事也。又云。菩萨得覆面舌相。故其言无二。悉真实故。则覆面之舌。已无妄语。况覆大千乎。

【演】证小。谓人天小果漏无漏因。大事。谓开示悟入佛之知见。

【钞】舌相小大者。以佛得色身三昧。六根自在。证小证大。各随其意。言大事者。法华云。佛为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谓令众生皆入佛乘故。今赞净土。现此舌相。则知净土法门。是为大事。同法华也。苟非大事。则所谓割鸡焉用牛刀也。又菩萨覆面者。举劣况胜。劝信之至也。

【演】色身三昧。即普现一切色身三昧。得此三昧。现一现多。现小现大。随意自在。是为大事同法华者。法华神力品。佛出广长舌相。上至梵世。赞叹法华。证一大事因缘也。今六方诸佛。现此舌相。赞叹净土。岂小因缘也。

【疏】又十方者。且就横说。若竖说者。通乎三际。无不赞叹。

【钞】以方例世。则前乎迦叶。乃至过去无量诸佛。后乎弥勒。乃至未来无量诸佛。必其广长舌相亦遍覆三际也。诸佛相同。则心同。智同。愿同。既六方赞叹此经。知三世诸佛。亦必赞叹此经。如六方也。所谓无间说者是也。

【演】诸佛相同。则心同等者。经云。十方诸如来。同共一法身。一身一智慧。力无畏亦然。今外相既同。内心何不然耶。又心智愿。即法报应三身。即法身般若解脱三德。

【疏】称理。则自性周法界。是广长舌义。

【钞】古谓溪声即是广长舌。然则广长舌相。不独诸佛有之。众生有之。即万象皆有之。是故情与无倩。融成一舌。舌即法界。法界即舌。说遍覆时。已成双橛。

【演】溪声即是者。东坡诗云。溪声即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是也。

情与无情融成一舌者。是法界一相。毕竟平等。平等之中。何分生佛。及与万象。

舌即法界法界即舌者。以趣举一尘无法不具故。所谓舌为法界。一切法趣舌也。所谓华藏世界所有尘。一一尘中见法界也。所谓一时顿现非隐显。一切圆成无胜劣也。说遍覆时。岂不两橛。

三发言劝信

【经】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疏】诚实。明必可信。以是广长舌端。出诚实语。谓此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汝当谛信。莫怀疑也。信义详后。

【钞】必可信者。以诚则真恳无伪。实则审谛不虚。所谓师子吼。无畏说。千圣复起不能易。万世守之则为楷者也。称赞不可思议功德。连下十六字。此经原名也。唐译止言称赞净土佛摄受经。欲文省便。以不可思议功德。摄净土中故。此不可思议。上文赞佛。今乃赞经。其义一也。故不重释。护念者。念佛之人。佛力保护。令其安隐。无诸障难故。佛心忆念。令其精进。无有退堕故。观经云。念佛众生。摄取不舍。又经云。念佛之人。阿弥陀佛常住其顶。又十种利益云。念佛之人。阿弥陀佛。常放光明。摄受此人。此本师护念。而十方诸佛同此护念。当知念佛佛念。感应自然。不可诬也。

【演】令其安隐无诸障难者。观经疏云。若为佛慈所护。终得离苦。永得安乐。是也。令其精进无有退堕者。释论云。譬如鱼子。母若不念。子则烂坏。众生亦尔。佛若不念。善根则坏。是也。

念佛佛念感应自然者。首楞严云。十方诸佛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等。

【疏】又八地始蒙佛护。故知往生。地位非浅。

【钞】八地佛护者。华严谓八地菩萨。常为如来之所护念。今此顿趣胜地。故曰非浅。

【演】八地菩萨。常为如来护念者。以此菩萨已入无功用地。住于报行。若如来不护者。彼时即入究竟涅槃。弃舍一切利众生业。故诸佛亲现其前说种种法。与此菩萨无量无边起智门。常为如来之所护念也。

【疏】诸佛告语众生。古有二说。一谓转引。一谓同时。今兼用之。

【钞】转引者。慈恩谓六方诸佛。告本国中之语。释迦转引以证己言。灵芝谓是释迦说此经时。六方诸佛。同时赞叹。今兼用者。以此广大最要法门。诸佛平时必所常赞。而正当释迦说此经时。十方诸佛齐赞。亦复何碍。弥显此经。乃普眼法门。遍乎法界。一说一切说也。

【演】普眼法门遍乎法界者。普眼有二。一大智普眼普照法界。二大悲普眼普照众生。今虽兼二者。意重大悲。众生遍法界。则大悲遍法界。大悲遍法界。则此法门亦遍法界。一说一切说也。

【疏】称理。则自性不变。是诚实义。自性不离。是护念义。

【钞】纯真绝妄。万劫如然。言诚实者。孰过于是。即今一视一听。一言一动。莫不与俱。亘古亘今。常护常念。行住坐卧。不离这个。何得诚言不信。护我偏违。可谓自诳自欺。自逃自逝。

【演】纯真绝妄四句。谓真如本无妄染。此真诚实也。外教以六识不起虚伪。一味专诚。便为诚实者。非也。以此识因尘而有。离尘则无。全体是妄故。

一视一听等者。古云。日用事无别。唯吾自偶谐。头头非取舍。处处勿张乖。朱紫谁为号。邱山绝点埃。著衣并吃饭。运水及搬柴。是也。

又视听言动莫不与俱者。所谓吾人食息起居。无不承他恩力也。亘古亘今常护常念者。所谓真如内熏无有间断也。行住坐卧不离这个者。所谓夜夜抱佛眠。朝朝还共起也。上约自性出缠说不离。此约自性在缠说不离也。

二南方三    初列名显广。二现相表真。三发言劝信。

初列名显广

【经】舍利弗。南方世界。有日月灯佛。名闻光佛。大焰肩佛。须弥灯佛。无量精进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

【疏】日月灯者。大智无尽故。

【钞】大智无尽者。日照台。月照夜。灯照日月之所不及。普遍继续。更无穷尽。佛之大智。横亘十方。竖通三际。方犹是也。又日光破暗。有般若义。名一切智。月以清凉照夜。有解脱义。名道种智。灯继日月。通乎昼夜。不住二边。是中道第一义谛。有法身义。名一切种智。

【演】大智无尽有二释。初一义约竖穷横遍释。第二义约三德三智释。德智相对者。以一切智。即观空之智。般若扫荡诸法故。道种智。乃观俗之智。解脱乃建立诸法故。一切种智。观中道之智。法身迥出二边。绝诸对待故。

【疏】名闻光者。名称菩闻。如光远照。

【钞】实大声宏。故有名称。普遍闻于十方无量世界。如日光照。无所不被。

【演】实大声宏等。名者实之宾也。佛于僧祇劫海。修无量行。故名称普遍闻于十方。

【疏】大焰肩者。肩表二智。焰喻照耀。

【钞】二智者。权智照事。实智照理。事理炳然。双照不昧。如两肩发焰故。又此二智。荷担一切佛法。有肩义故。

【演】权智照事者。广行万行。广度众生。知法知机。观根授法。炽然分别等。

实智照理者。正念真如。不生分别。言语道断。直契无为。如智不二等。

事理炳然双照不昧者。正权智照事时。即实智照理。炽然分别一切法。于第一义而不动。正实智照理时。即权智照事。心外无法。满目青山。

荷担一切佛法者。一切佛法。不出二谛。二智能担。曰大焰肩佛也。

【疏】须弥灯者。须弥为灯。照四天下。佛光广照。亦如是故。

【钞】须弥为灯者。如云须弥为笔。须弥为椎等。极言灯量之广大也。须弥在中。光照四部。佛以中道大智。照诸众生。如须弥灯也。然维摩经言。须弥灯王佛。身长八万四千由旬。而究其国土。乃东方过三十六恒河沙世界。今在南方。以佛同名者众故。

【疏】无量精进者。精进解见序分。但彼言常。此言无量。

【钞】无量二义。一者时无量。即是常义。二者事无量。自利利他。智行无边故。

【疏】称理。则自性光明不可尽。是南方恒沙佛义。

【钞】南方为离。离为火。火内暗而外明。是寂而常照也。真知不昧。灵焰何穷。华严光明觉品言。如来光明过一世界。十世界。乃至不可说世界。皆是自己心光觉照。一切不从外得。故曰。我见灯明佛。本光瑞如此。

【演】南方为离者。易云。离也者。明也。万物皆相见。南方之卦也。

火内暗而外明者。离。丽也。一阴丽于二阳之中。其象为火。体阴而用阳也。

本光。是众生本来有此光明也。

二现相表真

【经】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

三发言劝信

【经】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三西方三  初列名显广。二现相表真。三发言劝信。

初列名显广

【经】舍利弗。西方世界。有无量寿佛。无量相佛。无量幢佛。大光佛。大明佛。宝相佛。净光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

【疏】无量寿。因与本佛同名。古有二说。亦俱有理。

【钞】二说者。灵芝谓诸佛同名甚多。决非法藏所成之佛。以是本佛不应自赞故。慈恩谓设若自赞。理亦无妨。以导引众生。令生胜意故。今双取二说。谓据大本。过无边佛刹。同名释迦牟尼者。不可胜数。又观音师观音如来等。则无量寿之名。何止一佛。百千万亿。不可穷尽。若据佛分边事。焉得以凡常例之。将无自赞毁他。犯菩萨十重戒耶。我为法王。于法自在。纵横予夺。权实双彰。苟有利于众生。亦何施而不可。天上天下。唯吾独尊。可得云自赞否。前之一说。恐人不知诸佛数如微尘。拘执一偏故。后之一说。恐人泥于不应自赞。昧佛神用故。二说兼成。理固无碍。

【演】导引众生。令生胜意者。众生智浅不知佛境。若不赞扬。胜意不生。故欲引导众生。令生胜意。必须自赞也。如释迦世尊。亦自赞云。我是如来应供者。我是知道者。开道者。说道者等。亦普召群机。令生胜意也。观音师观音者。楞严云。我于过去。遇观世音如来。彼佛教我。如幻闻熏闻修金刚三昧。

唯我独尊者。悉达太子初降生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周行七步。目顾四方。曰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疏】无量相者。相好无尽故。

【钞】相好者。或三十二相。或八万四千相。或微尘相。德福无量。相亦无量也。昔志公现十一面观音相。僧繇不能举笔。况佛相乎。

【演】志公现十一面者。梁武帝。尝召画工张僧由。写志公像。志公以指分披面门。作十一面观音相。或慈或威。或定或慧。僧由竟不能下笔。

【疏】无量幢者。功德高显。喻之如幢。极其高显。名无量也。又无量者。广多义。

【钞】憧者。旛属。又云旗属。刊定记。幢有七义。约之成五。一。高显义。喻佛位极尊故。二。建立义。喻佛悲智。建立众生。及菩提故。三。归向义。喻佛为众生所宗仰故。四。摧殄义。降伏一切诸魔军故。五。灭怖义。如帝释告诸天众。汝与修罗战时。设有恐怖。当念我七宝幢。其怖即灭。喻佛得无所畏。众生念佛。即离恐怖故。今唯取高显一义。摄余义也。

【演】建立义者。上以大智建立菩提。下以大悲建立众生故。

【钞】广多者。其幢多而无量。如经言。幢旛宝盖。遍满虚空。佛竖无量妙义。指示众生。亦复如是。

【疏】大光者。光辉广被故。

【钞】光指化他之用。诸天人亦有身光。不假日月。二乘小果。因地菩萨。皆有光明。比佛为小。佛光瑛蔽一切。故云大也。

【演】佛光映蔽一切者。天人之光但蔽日月。声闻之光兼蔽天人。支佛之光兼蔽声闻。菩萨之光兼蔽支佛。唯佛光明。映蔽一切之大光也。

【疏】大明者。谓佛以大智。破诸惑尽故。

【钞】破诸惑尽者。一切智。破见思惑尽。道种智。破尘沙惑尽。一切种智。破无明惑尽。杲日者当空。无所不照。云大明也。虽前似觉他。此似自觉。各举一德。义实互具。如上总说中辩。

【演】见思惑者。见者。若云见理时。能断此惑。即从解得名。若云见只是假。假者不实为义。即当体受称。思惑入修道位。重虑缘真。此惑即除。名思惟惑。此从解得名。若云思假及爱惑者。此当体受称。然见惑从法尘起。能障真理。思惑从五尘起。能牵三界。此皆约欲界多分说。细论不拘。

尘沙惑者。谓众生见思数多如尘沙。乃他人分上之惑。菩萨之行。专为化他。若令众生能断见思之惑。于菩萨即是断尘沙惑。亦名别惑者。别在菩萨所断故也。无明惑者。谓于一切法无所明了。故曰无明。此惑乃业识种子。烦恼根本。声闻缘觉不知其名。别在大乘菩萨。定慧双修。万行具足。方断此惑。故亦名别惑也。内法内名。外法外名。能知能解。名一切智。

能知一切道种差别。分别无谬。名道种智。

佛智中必双照。三智具足。名一切种智。

此三智是果。三观是因。始终心要云。空观者。破见思惑。证一切智。成般若德。假观者。破尘沙惑。证道种智。成解脱德。中观者。破无明惑。证一切种智。成法身德。然非智不断。非断不智。心要先言破惑。后言证智。是非断不成智也。今钞先言智证。后言破惑者。是非智不能断也。

【疏】宝相者。相好殊特。如宝尊贵故。

【钞】相好如宝者。佛有无量相。姑举一二。目相。如经言。八万四千清净宝目。亳相。如经言。琉璃筒。胸相。如经言。紫磨金。肉髻相。如经言。甄叔迦。皆所谓宝相也。

【演】八万四千清净宝目者。楞严云。由我获得妙妙闻心。故我能现众多妙容。乃至二目三目。四目九目。八万四千清净宝目。或慈或威。或定或慧。救护众生得大自在。

毫相如琉璃筒者。如来现相。初生时牵长五尺。苦行时长一丈四尺五寸。成道时长一丈五尺。中空外明。如琉璃筒。

【疏】净光者。佛德清净。发光明故。又其光清净。名净光故。

【钞】清净发光者。有染之智。不发妙光。佛德至净。出大光明。譬如镜体清净。能鉴形故。其光清净者。譬如野烧。亦有光明。比之日月。不名净故。

【演】有染之智。不发妙光者。外道邪智。二乘遍智。皆无明为体。不发妙光。佛乃五住究尽。净极光通达也。

【疏】称理。则自性清净不可尽。是西方恒沙佛义。

【演】自性清净者。以性离惑染。从本以来。一切染法不相应故。

【钞】西方义见前解。良以真如自体。湛若虚空。绝点纯清。曾何涯际。纤尘乍起。佛灭多时。心垢顿除。古佛随现。

【演】湛若虚空者。如实空中。离一切法差别之相。无虚妄心念故。曾何涯际者。离念相者。等虚空界。无所不遍故。

二现相表真

【经】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

三发言劝信

【经】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四北方三  初列名显广。二现相表真。三发言劝信。

初列名显广

【经】舍利弗。北方世界。有焰肩佛。最胜音佛。难沮佛。日生佛。网明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

【疏】焰肩者。解见前文。

【钞】前有大字。义无优劣。

【疏】最胜音者。佛音极好。一切音声。无能及故。

【钞】佛有八音。一极好音。二柔软音。乃至八不竭音。今据极好。以释最胜。亦可八音兼备。故名最胜。则一切天人声闻菩萨所不能及也。

【演】八音者。一二如文。三和适音。四尊慧音。五不女。六不误。七深远。八如文。

【疏】难沮者。佛德坚密。不可坏故。

【钞】沮者。水名。佛证法身。已得金刚不坏之体。更无余惑。烦恼横流。莫能冲荡。故曰难沮。昔人谓吴其沼乎。难沮者。犹言不可沼也。又沮阻通用。止遏也。

【演】吴其沼乎者。子胥言。越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二十年后吴其沼乎。

止遏者。佛证法身。得无尽藏。所有神通妙用。不可止遏也。上义约体。此义约用。

【疏】日生者。佛光出现。如日初升也。兼二利说。

【钞】二利者。一者自利。众生本觉。覆在无明。如大夜中。日光不现。破惑显智。始觉朗照。如日东生故。二者利他。华严二十三经云。譬如日天子。不以生盲不见故。隐而不现。不以乾闼婆城。阿修罗手。阎浮提树。崇岩邃谷。尘雾烟云等物覆障故。隐而不现。不以时节改变故。隐而不现。喻佛始成正觉。说法利生。慧光普照。如日东生故。

【演】譬如日天子下。日轮普照喻也。喻遇恶不息利益。经中合法云。不以众生其性弊恶。邪见嗔浊。难可调伏。便即弃舍。不修回向。不以众生不知报恩。退菩萨行。不以凡愚共同一处。舍离一切如实善根。不以众生。数起过恶。难可忍受。而于彼所生疲厌心。释曰弊恶合生盲。邪见合乾闼婆城。令人妄谓为实故。嗔浊合修罗手。日为帝释先锋。彼嗔故覆障也。不知恩。合阎浮树崇岩邃谷。凡愚共同一处。合尘雾烟云。以云雾能遍虚空。犹彼凡愚同一处住故。众生数起过恶。合时节改变。谓频起过忒。乍善乍恶。如彼昼夜阴阳易度等。

【疏】网明者。智如宝网。遍照众生故。

【钞】网者。即梵网千珠。千珠交瑛。光明洞彻。如佛智遍覆众生。无所不照故。又种种法门。互相融彻。觉群迷故。

【演】梵网千珠者。大梵天宫有网罗幢。红光互射。彩色交辉。时佛观诸罗网。因为说无量世界。犹如网孔。各各不同。别异无量。佛教门亦复如是等。

又种种法门互相融彻者。一门涉入无量门。无量门涉入一门也。上义约遍覆说。此义约交融说。

【疏】称理。则自性含摄不可尽。是北方恒沙佛义。

【演】自性含摄不可尽者。净法满足无有所少。杳莫边涯。绝诸分量也。

【钞】北方为冬。冬主藏。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也。今则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无边德用。总在心源。觅之则无相无形。出之则无穷无尽。本来具足。不假他求。是故众生心。即名如来藏。

【演】万物之所成终成始者。于时。则为群阴剥尽。一阳复生。于物则为实理具备。生育之原。于人。则为智而为众事之干。

百千法门是般若德。无边德用是解脱德。同归方寸总在心源。是总一法身德也。觅之则无相无形者。以自性非有相。非无相。非非有非无相。非亦有亦无相。非一相。非异相。非俱非相。非一异俱相。远离一切诸相故。

出之则无穷无尽者。此圆觉性。本有过尘沙之妙用。潜兴密应。无有休息。无有穷尽故。

本来具足。不假他求者。妄心外念求之不尽。净德性满无假外求也。

众生心。即凡夫本具性德。如来藏。是果佛圆明之体。而众生性德之佛。非自非他。非因非果。即是圆常大觉之体。故即名如来藏。

又众生心者。即是生灭门中不觉义。依一念无明。遂成业识。复从业识。转起事识。以随事扳缘。分别六尘。是众生心相也。又如来藏者。即是生灭门中觉义。谓心体离念。法界一相。即是如来平等法身。是即名为如来藏也。而众生心。即名如来藏者。以不觉心不离本觉故。论云。若离觉性。则无不觉。若离不觉之心。亦无真觉自相可说。又云。譬如种种瓦器。皆同微尘性相。如是无漏无明种种业幻。皆同真如性相。是也。

二现相表真

【经】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

三发言劝信

【经】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五下方三  初列名显广。二现相表真。三发言劝信。

初列名显广

【经】舍利弗。下方世界。有师子佛。名闻佛。名光佛。达摩佛。法幢佛。持法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

【疏】师子者。如师子伏群兽故。

【钞】师子二义。一者师子众兽中王。游行无畏。如佛凡圣独尊。出入三界。自在无碍故。二者师子一吼。百兽畏惧。如佛说法。天魔外道皆信服故。又无五种怖。具四无畏。皆师子义。

【演】出入三界自在无碍者。凡夫入三界。为生死缚。不得自在。二乘出三界。为涅槃缚。不得自在。佛悲智双行。往来自在故。

师子一吼。百兽畏惧者。永嘉云。师子吼。无畏说。百兽闻之皆脑裂。香象奔波失却威。天龙寂听生欣悦。

五种怖者。一不活。二恶名。三死。四恶道。五威德。

四无畏者。一一切智无畏。二漏尽无畏。三决疑无畏。四说苦尽道无畏。

【疏】名闻者。释义同前。

【钞】前名闻光。今无光字。名闻者德。光者喻。虽无其喻。不异其德。

【疏】名光者。名如日光。无所不被。亦可并称。以名显光炽故。

【钞】如光义同上。名显者。如阿弥陀佛。名称普闻。十方三世。无不瞻念故。光炽者。如阿弥陀佛。光明普照。十方三世。无所障碍故。

【疏】达摩者。此云法。亦兼二利。

【钞】法者。轨持义。以法轨持己德。成己法身。以法轨持他身。令诸众生皆证法身故。

【演】轨持义者。若理法则能轨生物解。任持自性。如学人从缘一念。得悟自性。即此悟由。乃从性轨生。非外得故。若教行等法。则能轨正身心。持令不失也。

【疏】法幢者。法如幢故。

【钞】法如幢者。佛法高显。人天仰之为宗。邪外望之而伏。详如前文无量幢义。

【疏】持法者。二义。一者执中名持。二者执守名持。

【钞】执中者。不堕有边。不堕无边。善持中道妙法故。执守者。持此妙法。流通三世。使不断绝故。

【疏】称理。则自性测之弥深不可尽。是下方恒沙佛义。

【钞】文殊取钵。遥垂右手过下方四十二恒河沙世界。今谓更过下方不可说恒河沙世界。求于自性。譬如持竿探海。欲穷其底。终不可得。

二现相表真

【经】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

三发言劝信

【经】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六上方三  初列名显广。二现相表真。三发言劝信

初列名显广

【经】舍利弗。上方世界。有梵音佛。宿王佛。香上佛。香光佛。大焰肩佛。杂色宝华严身佛。娑罗树王佛。宝华德佛。见一切义佛。如须弥山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

【疏】梵音者。佛音清净。无杂染故。

【钞】无杂染者。余乘说法。是为杂染而不清净。今佛唯以一乘法。化导诸群生。所谓纯一不杂。具足清白梵行之相。故名梵音。

【演】余乘说法。是为杂染者。轮王说戒善。帝释说出欲。实有善当行。有恶当止。二乘说四谛。十二因缘法。亦实有生死可厌。涅槃可欣。皆杂无明之染。而不清净。若佛说一乘之法。则染污清净。总属空花。生死涅槃无非梦幻。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所谓纯一不杂。具足清白梵行之相也。

【疏】宿王者。一云月为宿王。一云即宿中王。如北辰故。二义皆得。

【钞】月为宿王。所谓万点星光。不如孤月。月非星类。喻佛为大觉。觉非迷类。胜一切故。即宿中王者。论语云。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言北辰宿类。而出乎其类。喻佛即众生。出乎众生。以生所归依故。皆得者。一以星月对显称王。一就星中独胜称王。今言佛在异类。异类中王。佛在同类。同类中王。故皆得也。

【演】觉非迷类者。凡夫三谛俱迷。二乘不迷真而迷俗。菩萨不迷真俗而迷中。佛乃三谛齐觉。超九界众生故。佛即众生者。若依生佛对说。则九界为生。佛乃大觉。今言佛即众生者。经云众生无上者佛是。则佛乃无上众生也。

佛在异类者。对九界云。佛为异类。若十界皆生。则佛为同类也。

【疏】香上者。佛圣中圣。如香中香。最上无比故。

【钞】香中香者。如栴檀香。云此香六铢。价值三千大千世界。又云。此香一焚。四十里外无不闻者。是香之最上者也。佛证五分法身之香。其香菩熏无量世界。一切人天修罗外道二乘之香。无能及者。故曰香上。

【演】五分法身。通大小乘。今云五分。乃大乘转五阴身心。得五分法身。

一切人天修罗外道二乘之香者。人天有戒善香。修罗有下品十善香。外道亦有邪定邪慧之香。二乘有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香。

【疏】香光者。其香发光。如断智二德故。

【演】断智二德者。如来果上有智断恩三德。今略恩德也。

【钞】断德者。香能避恶。有灭秽义。诸恶净尽。名之为香。智德者。光能破暗。有智慧义。灵明广照。名之为光。又常香止被鼻根。香中发光。兼被眼根。喻声闻止能灭恶。有体无用。佛灭诸恶。能具诸善。具足断智。如香光也。

【演】止能灭恶。有体无用者。声闻虽断烦恼证涅槃。不能从空出假。广度众生。但有五分法身之香。而无大用之光。有体无用也。佛则内断烦恼。具功德之香。外度众生。出大用之光。体用双彰也。

【疏】大焰肩者。释义同前。

【钞】焰肩之名屡出。正繇佛同名号。无量无边故。

【疏】杂色宝华严身者。万行因华。庄严法身故。

【钞】万行庄严者。虽证法身。若无万行。名素法身。佛称一切种智。故须四等六度。种种行门。无不备集。积功累德。助显法身。如万种宝华庄严色身也。以法身本具恒沙性德故。

【演】以法身本具性德者。虽云万德严身。然此万德属修。修无别修。皆从性起修。以有恒沙性德。方有恒沙修德。不然。修不从性。乃有作之修。无干性体。云何能严法身耶。

【疏】娑罗树王者。娑罗。此云坚固。亦云最胜。德不变易。三界独尊。如树王故。

【钞】坚固者。此树岁寒不雕。斧斤不损。有坚固义。如佛证法身。惑不能摇。境不能动故。最胜者。此树高大。一切林木无能及者。如佛超三界。众圣中尊故。具斯二德。名树王也。

【疏】宝华德者。佛德如宝华故。

【钞】前云严身。严有因义。今但言华。以华喻德。佛之万德。贵重华美。如宝华也。一云常乐我净。佛之四德。常如宝华无雕落故。乐如宝华悦人意故。我如宝华无待外故。净如宝华体莹洁故。富有万德。贵重华美。可例知矣。

【演】佛之四德。翻破凡夫无常计常等四倒。二乘常计无常等四倒。佛谁三德秘藏。不为四相所迁曰常。犹如宝华。不以春生。不以秋瘁。具无上菩提觉法乐。无上涅槃寂静乐。曰乐。犹如宝华。珍奇粹美。适悦人心。具八自在我。不待于外曰我。犹如宝华。不假阳和。不资雨露。不为五住所染。二死所累曰净。犹如宝花。精金美玉。净无纤尘故。

【疏】见一切义者。诸法之义。无不知故。

【钞】一切者。世出世间。诸法无量。则义无量。有知近义。不知远义者。有知偏义。不知圆义者。有知总义。不知别义者。有知实义。不知权义者。佛无不见。如悉达太子。名一切义成。即此意也。

【演】世出世间诸法无量。则义无量者。世间之法。是阴入处界等。世间之义。则积聚

涉入等。出世之法。是谛缘六度等。出世之义。则逼迫招感等。

凡夫知近不知远。但知世间法。不知出世间法故。

二乘知偏不知圆。厌有著空。不知空有无碍故。

初心菩萨。知总不知别。但悟涅槃心。不知差别义故。知实不知权。但知真如界内。不知佛事门头故。佛乃五眼圆明。三智圆显。无不见也。

【疏】如须弥山者。须弥为众山之王。佛德超绝。如须弥故。

【钞】前言须弥相。故指相好。今无相字。专就德言。合万德而交罗。如须弥以宝成称妙。中天下而独立。如须弥以最上称高。须弥王于众山。如来王于三界。其义一也。

【疏】称理。则自性仰之弥高不可尽。是上方恒沙佛义。

【钞】颜渊叹道。曰。仰之弥高。今借用之。言灵心卓越。体绝攀缘。仰之弥勤。高之益甚。昔净名过上方四十二恒河沙世界。而取香饭。今谓更过上方不可说恒河沙世界。求于自性。譬如接竹点天。欲至其巅。终不可得。

【演】体绝攀缘者。谓般若如大火聚。众生之心处处能缘。独不缘于般若之上也。

净名上方取香饭者。经云。时维摩诘。即入三昧。用神通力。示诸大众。上方界分过四十二恒河沙国土。有国名众香。佛号香积。今现在。其国香气。比于十方诸佛世界人天之香。最为第一。彼土无有声闻辟支佛名。唯有清净大菩萨众。佛为说法。乃至居士。遣化菩萨到彼。请香饭曰。愿得世尊所食之余。当于娑婆世界。施作佛事等。

二现相表真

【经】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

三发言劝信

【经】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疏】以上六方佛赞。亦是阿弥陀佛本愿力故。

【钞】本愿者。大本法藏愿云。我作佛时。名闻十方无央数世界。诸佛各于大众之中。称我功德。及与国土等。故今成佛。如其所愿。

【疏】有执楞严。谓观音耳根。此方教体。势至念佛。不与圆通。云何今日普教念佛。以此为疑者。正繇不达六方佛赞故。

【演】观音耳根。此方教体者。文殊选圆通记云。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欲取三摩提。实以闻中入。离苦得解脱。良哉观世音。

势至念佛不与圆通者。偈云。诸行是无常。念性元生灭。因果今殊感。云何获圆通。

【钞】疑者谓念佛法门。既不逗此方之机。又不入圆通之选。既居此方。何必念佛。今观六方诸佛皆赞此经。则知耳根者。偏逗此方之机。念佛则普逗十方世界之机也。大本云。十方众生。称我名号。必生我国。是也。耳根者。偏逗人类之机。念佛则普逗六道众生之机也。大本云。地狱鬼畜生。亦生我刹中。是也。然则耳根不摄念佛。念佛能摄耳根。是故耳根者。此方释迦如来所赞。念佛者。十方恒沙如来所赞。今从多赞故也。且今普天之下。辎素男女。自然念佛。如前文所明逗机之广。又何疑哉。

【演】耳根不摄念佛。念佛能摄耳根者。若论法门。念佛有事持理持。理持则反佛自佛。即是反闻自闻。是念佛能摄耳根也。而耳根则无事持之法。是耳根不摄念佛也。若论摄生。念佛则普摄利钝诸根。下自地狱鬼畜悠悠凡夫。上至具闻思修入三摩地者。皆生彼国。是念佛能摄耳根也。而耳根圆通。则下机绝分。是耳根不摄念佛也。

【钞】试设一喻。如此国中。有百千邑。于中士子分习五经。或有一邑。士多习诗。或有一邑。士多习礼。所称多习。据本邑故。如其参会诸经。通较合国。则习之最多。莫尚于易。今此耳根。如诗礼故。今此念佛。如周易故。

【演】今此耳根如诗礼者。耳根独被此方之机。不通余方。如习诗礼。据一邑言非合国故。

今此念佛如周易者。念佛偏逗十方之机。不局一方。如彼周易通合国言非一邑故。

【疏】问。既六方诸佛。共赞西方。云何六祖不随佛赞。反似斥无。其故安在。答。此有四意。一为门不同故。二似毁实赞故。三不为初机故。四记录有讹故。

【钞】六祖檀经云。东方人造恶。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恶。念佛求生何国。又云。愚人愿东愿西。后人执此。遂疑六祖说无西方。故为此辩。初为门不同者。复有二义。一者且据理事二门。六祖所说。是以理辈事门。若以事夺理门。则佛事门中。不舍一法。安得拨无净土。二者晋宋而下。竞以禅观相高。直指单传之意。几于晦塞。于时达摩始唱。诸祖继兴。惟欲大明此道。而此道无佛无众生。今西方者。正开示众生趣向佛故。此道举心即错。动念即乖。今西方者。正教人起心念佛故。此道心境俱寂。今西方者。正以佛国为境。发心求生故。是虽理无二致。而门庭施设不同。随时逐机。法自应尔。假使才弘直指。复赞西方。则直指之意。终无繇明矣。故六祖与净土诸师。易地则皆然也。

【演】以理夺事门者。真如界内不立一尘。有何净秽。何必愿求。欲显真如之理。故夺净秽愿求之事。非真无净秽往生之事也。

直指单传者。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单传心印。不立文字。

此道无佛无众生者。此道佛来也杀。魔来也杀。上无佛道可成。下无众生可度故。

此道毕心即错。动念即乖者。古云。莫动著。动著即头角生。又云。才拟让时白云万里等。

此道心境俱寂者。古云。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又云。出息不涉众缘。入息不居阴界等。易地则皆然者。六祖处净土诸师之时。六祖亦赞西方。净土诸师处六祖时。净土诸师亦单弘直指矣。

【钞】二似毁实赞者。六祖东西之说。只是劝人要须实心为善。空愿无益。何曾说无西方。喻如孔子生于东鲁。今有人言。齐人造恶。慕孔子求居鲁邦。鲁人造恶。慕孔子求居何国。盖谓为善是真学仲尼。何曾说无东鲁。六祖此言。正经中必以多善根。得生彼国之谓也。恶得云毁。三不为初机者。六祖自云。吾戒定慧接最上乘人。今初心下凡。以秋毫世智。藐视西方。妄谈般若。非徒无益。而又害之。故坛经者。慎勿示之初机。苟投非器。便落狂魔。诚可叹惜。 四记录有讹者。坛经又言。西方去此十万八千里。是错以五天竺等为极乐也。五天震旦。同为娑婆秽土。何须分别。愿东愿西。而极乐自去此娑婆十万亿土。盖檀经皆学人记录。宁保无讹。不然。则借此之西域。以喻彼之西方耳。古谓尽信书。不如无书者。此也。况西方千佛所赞。今乃疑千佛之言。信一祖之语。佛尚不足信。况于祖乎。明智者。当为世人决疑起信。在在处处。弘赞流通。即是代诸佛出广长舌。即是报佛深恩。如其违背圣言。故为魔说。其为罪也。何可言尽。今以喻明。于此有人。日出万言。以谤万佛。积满千岁。是人罪业。无量无边。而复有人出一恶言。拨无净土。阻人念佛。是人罪业。过于前人百千万倍。乃至无算。何以故。微尘诸佛。赞叹西方。惟欲人人成佛。汝独生谤。即是遍谤微尘如来。陷害众生。常沈苦海。不得成佛。故罪如是。其慎辞哉。

【疏】称理。则自性遍照。是六方佛赞义。

【钞】灵光独耀。迥绝中边。真照无私。何分彼此。故得一多无碍。主伴交成。无碍。则千差虽隔而非殊。交成。则万法不期而自会。然则六方不离于咫尺。诸佛悉现于亳端。今者此经。当在何处。

【演】灵光独耀二句。灵光对妄识言。妄识即八识之光。八识各缘自境。故不离中边也。灵光即真性之光。真性绝乎对待。故迥绝中边。

真照无私二句。真照对妄照言。妄照即六识之照。六识对境之照。故不离彼此。真照即自体之照。自体本无能所。故曰不分彼此。

回绝中边故一佛即多佛。多佛即一佛。一多无有障碍。以一多尽妄识分别。灵光非妄识故。

何分彼此故弥陀主即诸佛伴。诸佛伴即弥陀主。主伴交相成就。以主伴皆妄照安立。真照无主伴故。

无碍。则千差虽隔而非殊。如帝网千珠重重涉入故。交成。则万法不期而自会。如万象森罗不离太虚空故。

今者此经当在何处者。六方为能赞。此经为所赞。能赞之佛。不离咫尺毫端。所赞之经。当在何处。咦。不离当处常湛然。觅即知君不可见也。

二释经应赞二  初征名。二释义。

初征名

【经】舍利弗。于汝意云何。何故名为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疏】名必有义。彰闻其义。方克奉行。无所疑故。

【钞】题十六字。但征下之八字者。以不可思议。释迦所赞。其义已明。他方佛赞。增此八字。故征其义。云何佛护。云何佛念。以前教当信是经。今谓义明。然后信固也。

二释义  初闻持。二利益。三勉信

初闻持

【经】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经受持者。及闻诸佛名者。

【疏】闻是经者。牒上依正信愿。持名往生等。闻受持。即前三慧三资粮故。

【钞】闻即闻慧。受即思慧。持即修慧。闻即信义。受即愿义。持即行义。详见前释。

【疏】闻诸佛名。牒上六方诸佛名也。闻经受持。闻佛名者。亦应受持故。

【钞】问。此径闻阿弥陀佛名号为往生因。何兼诸佛。答。弥陀功德。为恒沙诸佛之所共赞。则闻诸佛名。知诸佛赞。信受此经。倍复亲切。故双举也。华严第六回向云。复于佛所。得闻佛名。转更值遇无数诸佛。即闻此经。又闻诸佛名之意也。

【演】答弥陀功德下有二义。前义乃卷多归一。后义乃展一为多。虽有二义。实一多相即。展卷无碍。以诸佛同一法身故。

【疏】大本云。多有菩萨。欲闻此经。而不得闻。又经云。宁于地狱得闻佛名。则知闻此经。闻诸佛名。大非易事。

【演】菩萨欲闻而不得闻者。或问云。今博地凡夫。闻者甚多。将超菩萨耶。答。闻经大有差等。凡夫耳虽闻名。心不飧采。或心虽思惟。不踊跃笃行。此但耳听言诠。心不得旨。如不闻也。今所谓闻者。因诠得旨。悲喜交集。笃信力行。乃心闻也。岂不超凡小耶。

【钞】菩萨欲闻而不得。则二乘凡夫可知矣。大本偈云。若不往昔修福慧。于此正法不能闻。已曾钦奉诸如来。故有因缘闻此义。地狱闻佛者。华严偈云。宁受地狱苦。得闻诸佛名。不愿生天中。而不闻佛名。故知此经。及与佛名。不易闻也。今得闻之。可弗信受。

【疏】称理。则自性自轨。是闻此经义。自性自觉。是闻诸佛名义。

【演】自性自轨等者。经有轨持义。自性本自轨持。即是真经。更于何处寻经。

佛有觉照义。自性本自莹照。即是真佛。更于何处觅佛。若离自性别求佛法。大似骑牛觅牛。抛家浪走也。

【钞】自轨自持。则尊者不说。我乃无闻。是真般若。自觉自照。则无名无字。无体无相。是名如来。斯则世问难信之妙法。不闻而历历分明。恒沙诸佛之洪名。绝听而轰轰在耳。可谓所未闻经。信之不疑。承事诸佛。无空过者。

【演】是真般若者。终日转经。不知经转。以非真经也。今无说无闻。方是真般若。所谓常转如是经。百千万亿卷也。

是名如来者。外求有相佛。与我不相干。以非真佛也。今无名无相。方是真如来。所谓真佛屋里坐。时人自不识也。

既知真般若。则处处弥陀说法。故历历分明。既识真如来。则时时诸佛现前。故轰轰在耳。历历分明。则阿难所未闻经。无不闻之。说信已成两橛。何况有疑。轰轰在耳。则夜神所事诸佛。一一承事。说不空早已相乖。况有空过。

二利益

【经】是诸善男子善女人。皆为一切诸佛之所护念。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疏】诸佛护念。故得不退菩提。不退义见前释。

【钞】上征云何护念。今出其繇。谓持经及佛名者。诸佛护之念之。令不退也。又唐译必为十方十殑伽沙诸佛之所摄受。则非惟不止六方。亦不止一恒沙而已。

【疏】阿者。此云无。耨多罗。此云上。三藐。此云正等。三菩提。此云正觉。言无上正等正觉也。

【钞】究竟极果。对下而言。名之无上。正观真谛。对邪而言。名之曰正。等观俗谛。对偏而言。名之曰等。亦名曰遍。觉者。灵明自心。正觉者。兼上正等二义。言此觉者。是无上正等之正觉也。

【演】究竟极果者。道穷妙觉。位极于茶。请一切种智。圆观第一义谛。对等觉而言名之无上。以等觉菩萨犹有微细无明未断。名有上士故。

正观真谛者。二乘修一切智。正观真谛。对外道邪见而言。名之曰正。以九十六种外道。各执异计。皆邪见故。

等观俗谛者。菩萨修道种智。等观俗谛。对二乘偏观而言。名之曰等。以二乘弃有观空。堕偏见故。

正觉兼正等二义者。以二乘对外道名正。若对菩萨。弃有观空。亦名邪故。

【钞】良以蠢动含灵。皆有佛性。则菩提者。佛与众生本来无二。无明所覆。遂成迷妄。是则邪觉。不名为正。

【演】良以下出上所以。

佛与众生本来无二者。谓本觉之体。因心果证。无二无别也。

无明所覆遂成迷妄者。谓不知真如法一故。不觉心起而有其念。遂成三细六粗也。是则邪觉。不名为正者。谓凡夫虽具有灵觉。而全皆是妄。非为正故。

【钞】声闻辟支。止破见思。虽得菩提。其道未中。是则偏觉。不名为等。

【演】声闻辟支止破见思者。声闻观四谛。辟支观十二因缘。虽行门不同。而所断者。同是三界见思。缘觉但侵习气。居声闻上耳。虽得菩提其道未中。不名为等者。菩提谓一切智。但能从假入空。不能从空入假。故其道未中。但悟偏真理。故是偏觉。未修平等观故不名为等。

【钞】一切菩萨。已尽尘沙。未尽无明。虽得正等菩提。佛地犹远。不名无上。

【演】一切菩萨已尽尘沙。未尽无明者。别教自十回向。十地至等妙二觉。圆教自第十信至等觉。是一切菩萨。别十向已尽尘沙。未断无明。初地始断一品无明。乃至妙觉断十二品无明。故未尽。圆十信已尽尘沙。未断无明。初住始断一品无明。乃至等觉断四十一品无明。故亦未尽。虽得正等菩提。佛地犹远。不名无上者。菩提。谓道种智分证一切种智。以能双遮双照。心心趣入萨婆若海。故得正等菩提。华严说十地菩萨。充满微尘国土。于那由他劫修菩萨行。所生智慧比一如来智慧。百分不及一。乃至优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故云佛地犹远。无论诸位菩萨。即至等觉。尚更有过者。名有上士。故不名无上。

【钞】惟佛一人。妄尽觉满。如望夜月。更无有觉过于此者。名无上正等觉也。今但持佛名。蒙佛护念。于如是觉。即不退转。言直至道场。终不再堕三有。中止化城。决定成佛也。大本法藏愿云。闻我名已。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有退转者。不取正觉。又云。繇于此法。不听闻故。有一亿菩萨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演】惟佛一人妄尽觉满者。如菩萨地尽。满足方便。一念相应觉心。初起心无初相。远离微细念故。名为妄尽。究尽诸法实相。边际智满。种觉顿圆。名为觉满。

如望夜月。更无有觉过于此者。观经疏云。无上士者。名无所断。无上士者,更无过者。如十五日月圆满具足。众星中王。最上最胜。威德特尊。是也。

【疏】前云。阿鞞跋致。正此不退菩提义也。而生前生后。意稍差别。

【钞】阿鞞跋致。云不退者。正言于无上菩提不退转耳。然前云。生彼国者。皆得不退。此言闻经闻佛。皆得不退。则不待往生彼国。而未生以前。即己成就菩提善根。不可破坏。况复生彼。而有退转。复有二义。一者。见生不退。如上所明。二者。纵其少寿多障。不克往生。而乘此自执持力。佛护念力。必于来生菩提善根。亦不丧失。毕竟得生彼佛国土。如昔人谓今生既下此等般若种子。纵未明了。谗出头来管取于般若中现成受用。正此谓也。

【疏】称理。则自性常觉。是不退菩提义。

【钞】灵灵独照。了了常知。不减不增。无得无失。菩提即我。我即菩提。尚无有进。云何有退。

【演】灵灵独照下。妄照有照。故有所不照。真照无照。故无所不照。妄知有知,故有所不知。真知无知。故无所不知。此知此照。无明地无所减。般若地无所增。悟时无得。迷时无失。

菩提即我下。菩提者真觉也。我者妄宰也。若迷时有减有失。悟时有增有得。则真觉非妄宰。妄宰非真觉。今既迷时无减无失。则妄宰全是真觉。悟时无增无得。则真觉全是妄宰。若真觉妄宰是二。则以我之妄宰。退彼之真觉。今既一矣。求其进相了不可得。云何有退耶。

三勉信三  初因闻信受。二随愿得生。三总结信愿。

初因闻信受

【经】是故舍利弗。汝等皆当信受我语。及诸佛所说。

【疏】皆当信受。是为第三重劝。有判此处即属流通。今仍属正宗。以承上文。正勉信受。令往生故。前文二皆劝愿。今复劝信。

【钞】第三劝者。上言闻是说者。止是持名得生。未委退与不退。今言不但得生。必于无上菩提永不退转。如是则愿当益切。故云三劝。未属流通者。以信愿往生。是一经要领。下文重重劝信劝愿。判属正宗。于义为当。汝等者。正指身子。以及现前大众。兼未来一切诸众生等。良以一佛亲宣。即当谛信。诸佛同赞。更复何疑。信行愿三。不可一缺。故前文劝愿。今复劝信。复劝者。前六方中已劝当信是经。今复明言当信我语。良以不愿。繇于不信。不信。则起行无繇。故佛于此经。重重劝信。如大本言。不信佛语者。乃恶道中来。余殃未尽。愚痴不信。未当解脱。又法藏愿云。至心信乐。欲生我刹。十念必生。惟除五逆诽谤正法。谤正法者。不信之谓也。又文殊般若经。如前所引。末亦云。惟除不信。又华严谓信为道元功德母。而复累言不置。岂徒然哉。清凉大师云。高齐大行和尚。宗崇念佛。以四字教诏。谓信忆二字。不离于心。称敬二字。不离于口。往生净土。要须有信。千信即千生。万信即万生。信佛名字。诸佛即救。诸佛即护。心常忆佛。口常称佛。身常敬佛。始名深信。任意早晚。终无再住阎浮之法。此策发信心。最为切要也。

【演】累言不置者。如信无垢浊心清净。信能悉施心无吝。信能欢喜入佛法。信能增长智功德。信能必到如来地等。

【疏】信者。不疑之谓。受者。信已而领纳不忘之谓。信而不受。犹弗信也。

【钞】信而不受。譬如有人。馈以异宝。虽知是宝。深信无疑。然拒之不纳。信亦何益。故曰犹弗信也。

【疏】又信即心净。如唯识说。

【钞】成唯识论云。信者。谓于实德能。深忍乐欲。心净为性。何言心净。以心胜故。如水清珠。能清浊水。又诸染法。各自有相。唯有不信。自相浑浊。复能浑浊余心心所。如极秽物。自秽秽他。信正翻彼。故净为相。今修净土。主乎心净。信为急务。明亦甚矣。

【演】于实德能。深忍乐欲者。谓于实则深忍。于德则深乐。于能则深欲也。八识规矩云。深忍者。于诸法实事实理。深信冥契。忍可于心。不为虚妄事理之所转故。深乐者。于三宝清净法身般若解脱。真净德中。深信好乐。不为妄染邪德之所惑故。深欲者。于一切世出世善。深信有力。能得善报。能成道果。起希望心。求必得故。于中忍可是信因。乐欲是信果。知之必好之也。

心净为性者。以心胜故。唯言于心兼心所也。谓此因果信不独自体清净。复能清净一切心及心所。如极香物。不独自香。复能熏香一切余物。如水清珠。不独自清。复能澄清一切浊水。其力最胜。故云。信为道源功德母。流从此出。而善从此生也。信能必到如来地。余或难必而信可决也。

何言心净下四句。是正释心净为性。

又诸染法下九句。是反明心净为性也。诸染法即贪等六烦恼。无惭等二十随也。各自有相者。如贪心所即于有。有具染著为性。能障无贪生苦为业。无惭即不顾自法。轻拒贤善为性。能障于惭。生长恶行为业等也。唯有不信者。不信即不信心所。谓于实德能。不忍乐欲。心秽为体。能障净信。惰依为用。自相浑浊复能浑浊余心心所等者。以不信不但自体染秽。复能秽浊一切心心所法。如极臭物。复能熏诸一切。是也。是故不信之力。胜诸染心。信正翻彼者。今信心所。正翻彼不信心所。不信既自秽秽他。则信自自净净他。故净为相也。

主乎心净者。维摩云。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

【疏】称理。则自性本来是佛。是信受义。

【钞】华严十信。全以果佛为自信心。良繇佛即是心。故众生心中。念念常有佛成正觉。作如是信。祇园妙旨。千佛玄谈。一时受毕。

【演】全以果觉为自信心者。以彼果佛为我因心。若离觉体。别言信者。是名邪信。非大乘圆顿之正信也。众生心中念念常有佛成正觉者。经云。应知自心念念常有佛成正觉。何以故。不离此心。成正觉故。

二随愿得生

【经】舍利弗。若有人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欲生阿弥陀佛国者。是诸人等。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彼国土。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

【疏】上言信受。今言信已生愿也。已愿。今愿。当愿。过现未三时也。举三时者。明有愿者。无一不生也。

【钞】已愿已生。则今佛说经之前。已有人求生彼国而得生故。今愿今生。则佛正住世时也。当愿当生。则闻经已后。至于今日。后之后也。先一言不退菩提。后云往生者。明发愿者。见世之中已顺觉路。况既得往生乎。无一不生者。见往生者甚多无量也。问。生者既多无量。今何偶一见之。答。十方世界。众如微尘。其往生者何限。子见娑婆。不见尘刹故。又问。生者既多无量。彼土何以容之。答。沧溟纳百川而不溢。明镜含万象而有余。况净土乎。即心是土。即土是心。以心归心。何弗容也。

【疏】称理。则自性非去来今。是已生今生当生义。

【演】自性非去来今。是已生今生当生义者。若言过去已生。现在今生。未来当生。此则三际迁流。四相流转。非生净土。乃生娑婆也。唯自性不落三际。乃已生今生当生义也。

【钞】万年一念。何古非今。一念万年。何今不古。则念念游行乐国。时时礼觐慈尊。谁非往生者。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既无其心。谁是往生者。无生而生。是名已生今生当生。

【演】万年一念者。十世古今。始终不离当念故。万年为古。一念为今。万年一念。何古而非今。一念万年者。一念普观无量劫也。一念为今。万年为古。一念万年。何今而非古。何古非今。以今夺古也。何今非古。以古夺今也。互夺两亡。则古今空矣。坐断三际。当处西方。谁非往生者。此出三际时也。

过去下。三际求心心不有。心不有处妄元无。妄元无处即菩提。生死涅槃本平等。则谁是往生者。此空三际心也。又谁是往生者。生而无生也。谁非往生者。无生而生也。生而无生。无生而生。是名已生今生当生。

三总结信愿

【经】是故舍利弗。诸善男子善女人。若有信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疏】上言有愿必生。则因果历然。只恐不信。与信而不愿耳。故总结信愿。言不信则已。若有信者。应当愿往。是为第四重劝。

【钞】第四劝者。从初而再。皆明发愿求生。至于三中。复明愿从信起。如上三重。止是劝说应当发愿。未显发愿功德。今言过未现在。但有愿者。无一不生。方知愿力。如是广大。焉可不信。焉可不愿。故云四劝。故云总结。智者云。火车相现。尚得往生。戒定熏修。功不唐捐矣。信之至也。永明云。劫石可磨。我愿无易矣。愿之至也。

【演】火车相现者。观经下品文云。或有众生。偷僧祇物。不净说法。无有惭愧。以诸恶业。而自庄严。如此恶人。命欲终时。地狱众火,一时俱至。遇善知识。教令念佛。寻得往生等。

劫石可磨者。有石方圆大一由旬。以诸天六铢衣。过五百年乃拂一次。磨此石尽。名为一劫。

【疏】称理。则自性如智冥契。是信愿双成义。

【钞】纯然真实而不虚者。自性如也。是之谓信。炽然出生而无尽者。自性智也。是之谓愿。如冥乎智。智契乎如。智外无如。如外无智。文殊信首。具足一心。普贤愿王。不离当念。

【演】真实不虚之如为信者。信有真实义。以若无有信。万事皆虚诳故。出生无尽之智为愿者。愿有出生义。以万德万行。皆从乐欲故。

四互彰难事令切感发三  初己囋诸佛。二诸佛赞己。三总结难事。

初己赞诸佛

【经】舍利弗。如我今者。称赞诸佛不可思议功德。

【疏】唐译但云。如我今者。称扬赞叹无量寿佛。此言称赞诸佛。古崖云。以弥陀诸佛。同一法身故。

【钞】同一法身者。如华严颂云。十方诸如来。同共一法身。一身一智慧。力无畏亦然。则弥陀即诸佛。诸佛即弥陀。故不曰弥陀而曰诸佛。盖该弥陀在诸佛中。下言诸佛。亦弥陀与诸佛同赞释迦也。

【演】一身即法身。一智慧即般若。力无畏即解脱。

【疏】唐译以弥陀该诸佛。今经以诸佛该弥陀。若二说兼具。于文更顺。而义亦足。

【钞】具二说者。应云如我今者称赞阿弥陀佛。及与诸佛不可思议功德。则经文既顺。而同一法身之义。亦在其中。文义双美。当知什师本有此意。文省便故。奘师后译。特为单举者。欲人于二经善会其意。而不泥其文也。又诸佛弥陀相即。是亦不可思议。

二诸佛赞己二  初得道难。二说法难。

初得道难

【经】彼诸佛等。亦称赞我不可思议功德。而作是言。释迦牟尼佛。能为甚难希有之事。能于娑婆国土。五浊恶世。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中。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疏】佛佛互赞。表此净土法门。决应信受故。

【钞】佛佛互赞者。以此念佛求生净土。纵一佛独赞。已当信受不疑。而今不但释迦赞于祇园。诸佛赞于六方。又此佛彼佛递互赞叹。岂非超生脱死。最要法门。是以再四叮咛。多方诲诱。恩踰慈母。仁过旻天。粉骨碎身。难足为报。

【演】恩踰慈母二句。慈母之恩。慈及一生。他生未必能慈。旻天之仁。仁止一界。他界未必能仁。佛之慈仁。无处无时而不慈仁。故云踰也。粉骨碎身二句。古云假使顶戴经尘劫。身为床座遍三千。若不传法度众生。毕竟无能报恩者。

【疏】彼诸佛等。即弥陀与六方诸佛也。释迦此云能仁。牟尼此云寂默。

【钞】能仁寂默。自有二义。一者对待说。则能者善权方便。曲就机宜。仁者至德洪恩。普沾万类。是大悲利物也。寂则澄然不动。顿息万缘。默则漠尔忘言。永离戏论。是大智冥理也。

【演】善权方便。曲就机宜。度生之才也。至德洪恩。普沾万类。度生之德也。有才无德。失度生之本。不能度生。有德无才。失度生之用。亦不能度生。才德兼备。体用同施。乃能度生也。

澄然不动。顿息万缘。心行处灭也。漠尔忘言。永离戏论。言语道断也。有一未忘。则狂心未歇。命根未断。不能证理。思议双亡。乃能证理也。

【钞】二者圆融说。以悲即智故。终日度生。无生可度。动一静也。以智即悲故。不起一念。常度众生。静一动也。故知偏举二字。乃至一言。佛之全德。摄无不尽。

【演】以悲即智下。以大悲故。往来三界。出没四生。终日度生。以大智故。一切众生即寂灭相。无生可度。

以智即悲下。以大智故。了法皆空。不起一念。不居生死。以大悲故。不住空寂。常度众生。不证涅槃。

偏举二字者。以悲即智。能仁即兼寂默。以智即悲。寂默即兼能仁。乃至一言者。能即兼仁。用即体故。仁即兼能。体即用故。寂即兼默。心行处灭。自然语言道断。默即兼寂言语道断。乃曰心行处灭故。

【疏】甚难希有。总下二难。具此二难。故言功德不思议也。

【钞】言二难者。于五浊得菩提。是为一难。又于五浊说此净土法门。是为二难。并此二种。是为最上难行之事。惟佛行之。希有罕见之事。唯佛有之。又难行能行。犹未希有。甚难行者而能行之。此诚驾古轶今。超贤越圣。天上天下。卓然独擅。而无与等埒者也。故云希有。

【疏】娑婆些此云堪忍。一云忍界。即释迦世尊所主大千世界也。五浊者。以五事交扰。浑浊真性。故名恶世。无五浊者。名善世也。

【钞】堪忍者。以此中众生。堪能忍受三毒烦恼。轮回生死。不厌离故。忍界者。如来于中独证自誓三昧故。又劫初梵王名忍故。

【演】独证自誓三昧者。证者忍也。自誓三昧。即如来因地四弘誓愿。愿成佛道。愿度众生。愿断烦恼。愿修法门。今已成佛。断无明成佛道。转法轮度众生。故为独证。此从如来得名。依出世之主得名也。

劫初梵王名忍者。空劫以前。此界未有人民。自梵王降生始有人类。劫初梵王名忍。遂名忍界。此从梵王得名。依世间之主得名也。

【钞】五浊交扰者。性本渊澄。繇劫等五。起诸尘滓。如楞严云。譬之清水。投以沙土。土失留碍。水亡清洁。汨然潬浊故。世者。迁流不已之谓。则此世之前。此世之后。当有无五浊之善世。今云恶世。边释迦见世言也。

【演】楞严譬之清水等者。经云。阿难。譬如清水。清洁本然。即彼尘土灰沙之伦。本质留碍。二体法尔。性不相循。有世间人。取彼土尘。投于净水。土失留碍。水亡清洁。容貌汨然。名之为浊。汝浊五重。亦复如是。

当有无五浊之善世者。以人寿二万岁前。邪见不起。烦恼轻微。四趣空虚。寿命久远。时分清净之善世也。

【疏】劫者。梵语。具云劫波。此云时分。劫浊者。无别体。以有四浊得名。众浊交凑。即其相也。

【钞】劫浊者。一大劫中。成住坏空二十小劫。辘轳增减。人寿增至八万岁时。增之极也。乃百年减一。减至二万。即入劫浊。无别体者。繇下四浊。当此劫中。因以得名。此之劫分。众浊交凑。昏乱驳杂。故云浊也。反显极乐国中。阿弥陀佛见在说法。清净之时。非劫浊故。今日我等。何为安处劫浊之世。而不求生彼国乎。下四仿此。故智者云。他方净土无三毒等。则名五清。正此意也。

【疏】见浊者。五利使为体。开之则六十二等。诸见炽盛。即其相也。

【钞】五利使者。一身见。谓执我我所。而起我身之见。

【演】执我我所者。内执为我。外执我所。或五阴中。执一阴为我。余阴为我所。

【钞】二边见。谓执惭执常。失乎中道。而起边傍之见。

【演】执断执常者。或执诸法是无。而起断灭之见。或执诸法是有。而起常住之见,中道即第八识。以二识恒转如瀑流故。恒则不断。转则不常。今执断常是失中道。

【钞】三戒取。谓非因计因。修诸苦行。而起取著我能持戒之见。

【演】非因计因者。非涅槃因。计以为因。或拔发熏鼻卧棘投灰。或持牛狗等戒。种种无益苦行。

【钞】四见取。执粗为胜。担麻弃金。而起自负所见之见。

【演】执粗为胜者。唯执己见为是。余皆是非。纵遇佛来。亦不信受。如担麻为宝。弃金不顾等。担麻弃金者。昔有二人入山。各担一担麻。偶于中路见无数布帛。一智者云。吾弃麻担布。一愚者云。吾担来路多。即是担麻。往前不远。又见无数白银。智者弃布担银。愚者依旧担麻。前往又见无数黄金。智者弃银担金。愚者依旧只是担麻。自负所见。不肯从人者。大率如是。

【钞】五邪见。谓拨无因果。堕豁达空。而起邪外不正之见。

【演】拨无因果。堕豁达空者。不信造善为乐。造恶为苦。而言善恶苦乐一切皆空。不知无我无作无受者。善恶之业亦不亡。堕豁达空。起断灭见故。

【钞】此五者。能令众生趋入生死。故名为使。而几微迅疾。为害非细。对五钝言。故名利使。开之则六十二者。以断常二见为本。而色等五阴。各具四句。三世迭之。则成六十。加本断常。成六十二。此之诸见。犹如罗网。犹如稠林。缠缚屈曲。不可出离。浑乱真性。故云浊也。反显极乐国中。人具正见。非见浊故。

【演】色等五阴各具四句。三世迭之。则成六十者。如色阴者。谓色大我小。我在色中。我大色小。色在我中。或即色是我。离色是我。色既如是。四阴亦然。五四共成二十句。三世迭之。成六十句。

【疏】烦恼浊者。五钝使为体。广之乃至为十。为百八。为八万四千。及恒河沙等。三灾感召。即其相也。

【钞】五钝使者。一贪。谓遇顺情境。起于爱著。不能舍离故。二嗔。谓遇违情境。起于恚恨。不能容忍故。三痴。谓于非违非顺境。起于愚暗。不能觉察故。四慢。谓于一切众生。起骄傲心。上陵下忽。不能恭逊故。五疑。谓于诸善法。起猜贰心。欲进欲退。不能决定故。此五者。亦能使人趋入生死。故名曰使。较前稍为重滞。故名钝使。广之者。谓合五利。为十烦恼。又分之为九十八。加十缠。成百八烦恼。又细推之。则八万四千。乃至恒沙。多多无量。劳烦我心。不得安隐。热恼我心。不得清凉。又喧烦之法。逼乱心神。使真明不朗。故名烦恼。

【演】较前稍为重滞者。以此五使。与境相对方得生起。不同五利才触即生。几微迅疾故。

分之为九十八者。见惑有八十八。以前十使。历三界四谛下增减不同。成八十八。谓欲界苦十使具足。集灭各七使。除身见边见戒取。道谛八使除身见边见。四谛下。合为三十二。上二界四谛下。余皆如欲界。只于每谛下除嗔使故。一界各有二十八。二界合为五十六。并前三十二。合为八十八。更加思惑十使。谓欲界贪嗔痴慢。上二界贪痴慢。共为九十八也。

细推则八万四千者。以十使互具成一百。历十法界成一千。身口七支为七千。三世共成二万一。四心各具二万一。共成八万四千数。以八万四千律仪对治之。则成八万四千法门。

【钞】三灾感召者。贪感饥馑。嗔感刀兵。痴感疾疫。乃至水火风之大难。皆以类从。故名浊也。反显极乐国中。人悉智慧。非烦恼浊故。

【演】三灾感召者。一小三灾。初饥馑。人寿减至三十岁时。天不降雨。由大旱故。草菜不生。思欲见水尚不可得。何况饮食。以是因缘。世间人民饥馑死者。其数无量。二疾疫。人寿减至二十岁时。有大疾疫。种种诸病一切皆起。以是因缘。世间人民疾疫死者。其数无量。三刀兵。人寿减至十岁时。诸人各起斗争。手执草木即成刀枪。互相残害。以是因缘。世间人民刀兵死者。其数无量。二大三灾者。一火灾。谓于劫坏时。有七日出现。大地须弥渐渐崩坏。四大海水渐渐消尽。大千世界及初禅天。皆悉洞然无有遗余。是名火灾。二水灾。谓初禅以下。七番火灾。坏于世界之后。世界复成。又于坏劫之时。渐降大雨。滴如车轴。更兼地下水轮。涌沸上腾。大千世界乃至二禅天。水皆弥满。一切坏灭。如水消盐。是名水灾。三风灾。谓二禅以下。七番水灾以后。世界复成。又于坏劫之时。从下风轮有猛风起。兼以众生业力尽故。处处生风。大千世界乃至三禅天。悉皆飘击。荡尽无余。是名风灾。

又复当知火烧初禅。有五十六番。水渰二禅有七番。风刮三禅有一番。合之共六十四番也。皆以类从者。嗔感火灾。贪感水灾。痴感风灾。

【疏】众生浊者。一云阿含三义为体。又云揽五阴见慢果报为体。恶名秽称。即其相也。

【钞】三义者。阿含经云。一者。劫初光音下生。二者。揽众阴而生。三者。处处受生。故云众生。五阴。即色受等。见者。横计主宰为见我。慢者。俱生主宰为慢我。果报者。前所作因。今受果报。亦上受生义也。恶名秽称者。生佛相对。众生之名。下劣鄙陋。轮回六道。备受诸苦。故云浊也。反显极乐国中。诸上善人。同会一处。非众生浊故

【演】横计主宰为见我者。横计谓横生计度。主宰即我执也。此即分别我执。唯识云。分别我执。是由现在外缘力故。非与身俱。要待邪教。及邪分别然后方起。故名分别。唯在第六意识中有是也。见我。如计即色是我。离色是我。我大色小。色在我中。色大我小。我在色中等。此从邪师训诲。而成分别我也。

俱生主宰为慢我者。俱生对分别而言。与生俱生。非强思计度起故。主宰者。我执也。此即俱生我执。唯识云。俱生我执。无始时来。虚妄熏习内因力故。恒与身俱。不待邪教。及邪分别。任运而转。故名俱生。此复二种。一常相续。在第七识。二有间断。在第六识。是也。慢我有七。一、我慢。二、慢。三、过慢。四、慢过慢。五、增上慢。六、卑劣慢。七、邪慢。此七种皆依我相而生。皆为慢我。此则不用教诲。生来即有。俱生我也。

【疏】命浊者。以色心连持为体。催年减寿。即其相也。

【钞】连持者。依业所引第八识种。外色内心。互相连属。即息暖识三。相持不散。是为命根。一不连持。命根即断。故以为体。催年减寿者。当此减劫。不满百年。而复泡沫风灯。刹那不住。尤为短促。故云浊也。反显极乐国中。人民寿命。同佛无量。非命浊故。

【演】第八识。即黎耶本识。种是种子。谓本识中亲生自果。功能差别者。释云。亲生自果者。从自种子亲生现行果故。功能差别者。显此种子非一种故。然此种子。与第八识。及所生果。不一不异。体是本识。果是现行。识体望种为用。现果望种为因。故此三法。理应不一不异也。宗镜云。本识是体。种子是用。种子是因。所生是果。此三理应不一不异。

依业所引者。谓随宿因力生善恶等。功能决定方成种子也。

外色即息暖。属第八亲相分。内心即第八现行识。属第八见分。由种子业力。此三相持不散。名命根不断。一不相持。或暖气离身。或出入息断。或见分离体。名命根断也。

【疏】此之五浊。且据果言。若楞严所云。或配三细六粗。或配五阴。义亦不异。

【演】此之五浊。且据果言者。谓上文所解五浊。且一往就果边说。非若楞严所说。通乎因果也。

或配三细者。是诸师以三细六粗释五浊也。或配五阴。是孤山。约五阴妄想为五浊也。

义亦不异者。谓法相虽不同。而义理则无别也。

【钞】配三细等者。以劫浊配业相。谓无明初起。性遂浑浊故。

【演】三细等者。起信论云。不如实知真如法一故。不觉心起而有其念。依不觉故。生三种相。一者无明业相。以依不觉故心动。说名为业。觉则不动。动则有苦。果不离因故。二者能见相。以依动故能见。不动则无见。三者境界相。以依能见故境界妄现。离见则无境界。以有境界缘故。复生六种相。一者智相。依于境界心起分别。爱与不爱故。二者相续相。依于智故。生其苦乐觉心起念相应不断故。三者执取相。依于相续缘念境界。住持苦乐。心起著故。四者计名字相。依于妄执。分别假名言相故。五者起业相。依于名字。寻名取著。造种种业故。六者业系苦相。以依业受报。不自在故。

以劫浊配业相者。劫者时也。心性本净。由无明初动时即浑浊。故曰劫浊。今业相亦然。无明初起成业相故。

【钞】次以见浊配转相。现相。

【演】次以见浊配转现者。见者能见所见也。前业相能所未分。次成转现。虽无分别。能所宛然。心境具足。故以见浊配转现。

【钞】次以烦恼浊配智。相续。执取。计名字相。

【演】次以烦恼配智相。相续相。执取。计名者。烦恼不出我法二执。我法复分俱生分别。今智为俱生法。相续为分别法。执取为俱生我。名字为分别我。四相皆属烦恼道故。

【钞】次以众生浊配起业相。

【演】次以众生配起业相者。众生者。众法相生。亦处处受生。故曰众生。以由造善恶不动等业。方感众法。处处受生故。

【钞】次以命浊配业系苦相。

【演】次以命浊配业系苦者。命浊即八识命根。为一期众生之总报主。为业所系住时决定不得解脱故。

【钞】配五阴者。以劫浊配色阴。谓空见不分。妄见空而两无其实。性为浑浊故。

【演】以劫浊配色阴者。楞严云。汝见虚空。遍十方界。空见不分。有空无体。有见无觉。相织妄成。是第一重名为劫浊。此即是以劫浊配色阴也。以相织妄成。是空与见相织。而妄成色阴。此即名为劫浊。岂不是以劫浊配色阴。

盖四大根尘同名色阴。而空见不分之时。根尘浑乱。非劫浊而何。分空分见。本无边畔。故云空见不分。以无体之空。织无觉之见。以无觉之见。织无体之空。乃妄见空而两无其实。此湛圆明心。为顽空所浑。而成劫浊。是性为浑浊。

【钞】次以见浊配受阴。

【演】次以见浊配受阴者。楞蕨云。汝身现抟四大为体。见闻觉知壅令留碍。水火风土旋令觉知。相织妄成。是第二重名为见浊。此即是以见浊配受阴也。以相织妄成。是六根与四大相织。而妄成受阴。以其见境领纳。浑浊真性。即名见浊。岂不是以见浊配受阴。

【钞】次以烦恼浊配想阴。

【演】次以烦恼浊配想阴者。经云。又汝心中忆识诵习。性发知见容现六尘。离尘无相。离觉无性。相织妄成。是第三重名烦恼浊。此即是以烦恼浊配想阴也。以相织妄成。是知见与六尘相织。而妄成想阴。既取著所领。则扰乱甚前。既浑真性即名烦恼浊。岂不是以烦恼配想阴。

【钞】次以众生浊配行阴。

【演】次以众生浊配行阴者。经云。又汝朝夕生灭不停。知见每欲留于世间。业运每常迁于国土。相织妄成。是第四重名众生浊。此即是以众生浊配行阴也。以相织妄成。是知见与业运相织。而妄成行阴。而去留假合。浑浊真性。即名众生浊。岂不是以众生浊配行阴。

【钞】次以命浊配识阴。

【演】次以命浊配识阴者。经云。汝等见闻元无异性。众尘隔越无状异生。性中相知。用中相背。同异失准。相织妄成。是第五重名为命浊。此即是以命浊配识阴也。以相织妄成。是一同一异。如经纬密织。而成识阴。而识住命存。识去命谢。浑浊真性。即名命浊。岂不是以命浊配识阴。

【钞】言不异者。前一说。心无初相。则超劫浊。乃至无业系苦。则超命浊。是断无明等。名五浊得菩提也。后一说。色阴破。则超劫浊。乃至识阴破。则超命浊。是破五阴等。名五浊得菩提也。为说少殊。而义则大同也。

【演】为说稍殊。而义则大同者。离九相无五阴。离五阴无九相。名殊而体一也。

【疏】观经云。浊恶不善。五苦所逼。今不言五苦者。文省也。

【演】浊恶不善者。浊者五浊。不善即十不善。五苦谓五道非乐故。

【钞】五苦者。疏云。五道之苦。或五痛五烧五恶等。详具大本。兹不繁录。以浊必有苦。举浊该苦。故曰文省。

【演】五道之苦者。地狱烧煮苦。饿鬼饥虚苦。畜生屠割苦。人间八种苦。天上五衰苦。此初以五道非乐。释五苦也。

或五痛五烧五恶等者。五恶谓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饮酒。五痛即五恶之现在花报。五烧即五恶之三涂果报。此次以五罪招报。释五苦也。

【疏】此五浊处。能自立者。亦已鲜矣。得成正觉。宁不难乎。是为第一重难事。明自利功德不可思议。

【钞】自立者。五浊恶世。人生其中。外则时势之所逼恼。内则惑障之所萦缠。况乎身属四生。命存呼吸。是以欲洁偏污。求升反坠。能于此中。分别善恶。持戒修福。自立于人天之位者。鲜矣。能于此中。深惧无常。修四谛十二因缘。自立于声闻缘觉之位者。抑又鲜矣。乃于此中。永断无明。高超三界。而得于无上正等菩提。是则同居火宅。独驭宝车。共溺爱河。卓登彼岸。岂非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此之谓难。此之谓自利功德不可思议也。

【演】身属四生者。卵因想生。胎因情有。湿以合感。化以离应。情想合离更相变易。

所有受业逐其飞沈。

【疏】称理。则自性始觉冥乎本觉。是我赞诸佛义。本觉冥乎始觉。是诸佛赞我义。自性寂而常照。照而常寂。是释迦牟尼义。自性染而不染。不染而染。是五浊菩提义。

【演】始觉冥乎本觉等者。诸佛久成是本觉义。释迦今成是始觉义。始觉在缠曰本。本觉出缠曰始。始本不二。是佛佛互赞义。

释迦乃大悲利生是照义。牟尼乃大智冥理是寂义。寂照同时。是能仁寂默义。五浊是染义。菩提是不染义。随缘不染。不染随缘。是五浊菩提义。

【钞】因该果海。果彻因源。则始本不二。用不离体。体不离用。则寂照同时。不染而染。难可了知。是菩提沉埋五浊。染而不染。难可了知。是五浊独露菩提。故知此佛彼佛。同归寂照之自心。烦恼菩提。不出悟迷之一念。本师即我。我即菩提。及得菩提。实无所得。

【演】因该果海等者。因该果海。始即本也。果彻因源。本即始也。用不离体。能仁即寂默。体不离用。寂默即能仁。

故知下。既云始本二觉。为此佛彼佛。寂照自心。为释迦牟尼。不独此佛是寂照自心。此佛彼佛同归寂照自心。始觉本觉。即寂照之体故。既云不染而染。是菩提五浊义。染而不染。是五浊菩提义。则烦恼菩提不出悟迷一念。既此佛彼佛同归自心。烦恼菩提不离一念。则本师即我。我即菩提。既我即菩提。则得菩提。孰为能得。孰为所得耶。

二说法难

【经】为诸众生。说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

【疏】前是人中难事。今是难事中之难事也。良繇净土法门。一切世间之所难信。佛于恶世得道。复于恶世说此法。以度众生。又难中难也。是为第二重难事。明利他功德不可思议。

【钞】言难信者。略举有十。今居秽土。习久心安。乍闻彼国清净庄严。疑无此事。难信一也。纵信彼国。又疑十方佛刹。皆可往生。何必定生极乐。难信二也。纵信当生。又疑娑婆之去极乐。十万亿刹。云何极远而得往彼。难信三也。纵信不远。又疑博地凡夫罪障深重。云何遽得往生彼国。难信四也。纵信得生。又疑生此净土。必有奇妙法门。多种功行。云何但持名号。遂得往生。难信五也。纵信持名。又疑持此名号。必须多历年劫。乃克成就。云何一日七日。便得生彼。难信六也。纵信七日得生。又疑七趣受生。不离胎卵湿化。云何彼国。悉是莲华化生。难信七也。纵信莲生。又疑初心入道。多涉退缘。云何一生彼国。便得不退。难信八也。纵信不退。又疑此是接引钝机众生。上智利根。不必生彼。难信九也。纵信利根亦生。又疑他经。或说有佛。或说无佛。或有净土。或无净土。狐疑不决。难信十也。

【演】十种难信。大约不出狂愚二病。前八系愚者高推圣境故不信。第九系狂者蔑视西方故不信。第十双兼二者。以愚者闻理之无。故疑不信。狂者闻事之有。故疑不信。

【钞】故难信而曰一切世间。是不但恶道难信。而人天犹或疑之。不但愚迷难信。而贤智犹或疑之。不特初机难信。而久修犹或疑之。不特凡夫难信。而二乘犹或疑之。故曰一切世间难信之法。今于此世演说此法。是犹人裸形之国。宣示威仪。对生盲之人。指陈黑白。此之谓难。此之谓利他功德不可思议也。

【疏】又法华金刚皆云难信。与此同意。

【钞】法华云。欲令众生。皆得闻知一切世间难信之法。又云。此经难闻。信受亦难。金刚般若云。闻说此经。心即狂乱。狐疑不信。而以不惊不怖不畏为希有。不惊等即能信也。今经难信。同于二经。奚可轻也。

【演】欲令众生。皆得闻知一切世间难信之法者。是文殊告弥勒之辞。谓四十年前所说。乘是三乘。性有五性。人皆易信。若说三乘是一乘。五性是一性。人所难信。寻常但说唯佛一人独得正觉。今曰小乘罗汉皆当作佛。人所难信。寻常但说修行三祇方始成佛。今曰即心是佛。人所难信。今欲说此难信之法。欲令众生得知即心即佛。无二无三之旨。故现斯瑞耳。

此经难闻。信受亦难。是法师品。佛告药王之辞。盖以行菩萨道者。得见闻读诵是经。乃能善行菩萨之道。求佛道者。若见若闻是法华经。闻已信解受持者。得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

闻说此经。心即狂乱狐疑不信者。此经非大乘根器不能持诵。所感功德。非常人可闻。闻必狐疑不信。盖此经之义趣。与其果报不可思议故也。以不惊不怖不畏为希有者。大乘之法。本自难信难解。非大乘根器。卒闻是法。未免惊愕疑怕畏惧。能闻是法。而不畏惧者。实为希有。

【疏】问。既云难信。则说为强聒。何以说为。答。终以佛说。有信者故。

【钞】因说有信者。此之妙法。若如来曾不闻宣。则万古永同长夜。终无有人念佛求生。故叹其难信者。见不信者之自弃。能信者之有缘。令一切众生悲伤绝分。而欣幸得闻故。今之信净土者。皆因佛说而发起也。虽今不信。一历耳根。永为道种故。

【疏】称理。则自性不可凑泊。是难信法义。

【钞】当知自性。不可以有心求。不可以无心得。不可以语言造。不可以寂默通。离四句。绝百非。空里栽华。波心踏月。无汝措手足处。是故灵山上德。终成败北之愆。汉地金刚。始有灭南之想。能信是法。岂不难哉。

【演】不可以有心求等者。自性非有。有心则堕增益执。自性非无。无心则堕损减执。自性离言说相。语言则堕妄想。自性离心缘相。寂默则堕无记。

灵山上德。终成败北者。灵山会上五千退席。及华严会上不见舍那之辈。败北者。军战败曰北。

汉地金刚。始欲灭南者。德山号周金刚。不信南宗单传直指之说。作青龙钞。径往南方。欲灭南宗。路逢婆子卖点心。婆子问云。所担者何物。答曰。金刚经青龙钞。曰。金刚经云。三心不可得。尊者欲点何心。山无对。至龙潭往复叩击。

恍然大俉。乃曰穷诸玄辩。若一毫置于太虚。竭世枢机。似一滴投于巨壑。乃焚青龙钞云。

三总结难事

【经】舍利弗。当知我于五浊恶世。行此难事。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一切世间说此难信之法。是为甚难。

【疏】述诸佛语。重为申明。见此二难。古佛不虚为赞辞。今佛非滥膺美誉。实语实行。两相符合。万代众生。当谛信而勿疑。感恩而无已者也。可谓反覆叮咛。婆心大切矣。

【钞】得道之难。其难有二。一谓善世得道。未足为难。今于恶世。二谓恶世得道。而得小果。犹未为难。今得无上菩提。是以难也。说法之难。其难亦二。一谓善世说法。未足为难。今于恶世。二谓恶世说法。而说其易信者。犹未为难。今说难信之法。是以难也。略为四喻。第一喻者。譬如有人。身入大海。复乘破舟。复遇逆风。复冲巨浪。复值罗刹鱼王毒龙。危在顷刻。而能于中。安隐得渡。是之谓难。不但自渡。并渡诸人。置之彼岸。是难中难。大海。破舟。逆风。巨浪。及罗刹等。此喻五浊。自渡。喻得道。渡人。喻说法也。第二喻者。譬如有人。身罹重病。复处风露。复乏饮食。复遭跌扑。复值庸医。误进药饵。危在顷刻。而能于中。调理痊安。是之谓难。不但自疗。并余病者。皆使平复。是难中难。第三喻者。譬如有人。身在囹圄。复膺楚挞。复系枷杻。复染疾疫。复被监押。将临诛戮。危在顷刻。而能于中。忽然解脱。是之谓难。不但自脱。并诸罪人。悉得免离。是难中难。第四喻者。譬如有人。身堕井中。复遇毒蛇。复困荆棘。复淹寒水。复值恶人。抛掷土石。危在顷刻。而能于中。腾跃而出。是之谓难。不但自出。并余同堕。俱时上升。是难中难。五浊等喻。义说同上。此之四喻。略喻释迦二种难事。明浅易晓。使知如来不惮劬劳。备历艰苦。为我等故。行难中难。一至于此。闻斯难者。皆应喜悲交集。感极呼号。声震三千大千世界。勇猛精进。思报佛恩。欲报佛恩。不越二事。一者自利。二者利人。自利者。于此恶世。力行此道。因得往生。亦云为难。利人者。于此恶世。复劝诸人。共行此道。同得往生。是则亦云难中难也。

【疏】又法华极赞说经之难。亦同此意。

【钞】法华极赞者。谓尽说余径。手掷须弥。足动大千。皆未为难。能于恶世说法华经。是则为难。今经难说。亦复如是。

【演】谓尽说余经。手掷须弥。足动大千等者。是多宝品。如来普告大众之辞。尽说余经如恒河沙。固是难事。然皆称机之谈。人亦易信。不足为难。若以手掌接须弥而掷方外。又以足指动大千而掷他国。虽皆难事。然有神通道力者。即能为之。犹未为难。唯于恶世宣说此经。最为难事。人不信故。生怨嫉故。招骂詈故。加杖木故。若无大愿生退屈故。

今经难说。亦复如是者。众生我慢心高。无明坚厚。不肯信受。多生怨嫉。亦犹是也。

【疏】复有二义。前难反显极乐得道为易。后难反显极乐说法为易。

【钞】得道易者。婆沙论谓念佛往生。乘佛愿力。为易行道。五浊恶世。艰于修进。为难行道故。说法易者。彼国诸上善人。慧深障浅。志意调柔。风树鸟音。悉资解悟。非比此土。刚强难伏。故举难显易。正示极乐决宜求也。

【演】刚强难伏者。法华云。是娑婆国中人多弊恶。怀增上慢。功德浅薄。嗔浊谄曲。心不实故。净名云。此土众生刚强难化。故佛为说刚强之语。而调伏之。言是地狱。是饿鬼。是畜生。乃至云。譬如象马。儱悷不调。加诸楚毒。然后调伏。如是刚强难化众生。故以一切苦切之言。乃可入律。

【疏】称理。则自性心境双融。是行此二难义。

【演】心境双融。是行此二难义者。得道乃彻悟内心。说法乃化他外境故。心者得道义。境者说法义。今性中心境双融。是二难并运义。

【钞】心逐境生。心体本寂。则无所得者。名得菩提。境随心现。境体自空。则无法可说。是名说法。心外无境。境外无心。自觉觉他。觉行圆满。

【演】心逐等者。心逐境生。则心无自性。心体本寂也。得道乃彻悟内心。今心体本寂。则无所得者。名得菩提。境随心现。则境无自性。境体自空也。说法乃化他外境。今境体自空。则无法可说者。是名说法。内心外境。互夺两亡。自觉觉他。二觉俱泯矣。

三流通分二  初重举听众。二明悉奉行

初重举听众

【经】佛说此经已。舍利弗。及诸比丘。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等。

【疏】法必流通。以佛说法。为普度众生故。复列众者。经初明众听法。经终明众受法也。独举身子者。以当机故。不言菩萨者。摄比丘中故。阿修罗者。此云非天。等者。等八部六道也。

【钞】流通者。光明疏云。流者下澍。通者不壅。又圭峰云。都无人传则不流。流者不住。传之遇障则不通。通者不塞。普度者。流通十方。以及三世。非仅为一处一时之众生也。当机者。以难信之法。唯智能信。故始终首举舍利弗也。摄比丘中者。菩萨虽不常随如来。然与诸比丘同为贤圣等侣故。又菩萨真俗双融。随类应机。亦可世间中摄故。

【演】菩萨真俗双融。随类应机者。凡夫著俗不通真。二乘耽真不涉俗。如徐六担板。各执一边。菩萨则真俗双融。不滞生死。不住涅槃故。或现二乘同真。或现六凡同俗。随类应机。不独比丘中摄也。

【钞】一切世间。所该者众。而独举天人阿修罗者。以明修此法门。善道众生。比之余道。为居多故。非天者。修罗富乐同天。无天行故。详有四种。玆不繁举。前列众中无其名者。摄于天人及大众故。问。修罗至为凶顽。何能执持圣号。答。鬼畜尚解归依。修罗岂不信受。不闻世主妙严品。诸修罗等。各得解脱门乎。今处人伦。邈然无信者。良可怪也。

【演】修罗详有四种者。一从卵生。鬼趣所摄。二从胎生。人趣所摄。三因变化有。天趣所摄。四因湿气有。畜生趣摄。

【疏】称理。则自性究竟圆满。是佛说经已义。自性周遍含容。是一切世间义。

【演】究竟圆满。是说经已者。若言如来将罢法座。为说经已。此文字教经。非自性真经也。自性真经。则首尾圆照。无欠无余。未召当机说法已竟。

周遍含容一切世间义者。若云天龙八部。为一切世间。此有情世间。非正觉世间也。正觉世间。凡圣该罗千足万足。未击犍槌人天毕集。

【钞】究竟。则首尾圆照。无欠无余。周遍。则凡圣该罗。千足万足。如是经者。未呼身子。已毕全文。又何待妙首白槌。双林抚尺。然后名为说法竟也。是故升堂入室。大众无增。鼓寂钟沈。人天不灭。

【演】妙首白槌者。世尊一日升座。文殊白槌云。谛观法王法。法王法如是。世尊便下座。天童颂云:一段真风见也么。绵绵化母理机梭。织成古锦含春象。无奈东君漏泄何。

双林抚尺者。梁武帝。请傅大士讲金刚经。大士上座抚尺一下。便即下座。帝愕然。志公问云。陛下还会否。帝曰不会。志公云大士讲经竟。

 

二明悉奉行

【经】闻佛所说。欢喜信受。作礼而去。

【疏】欢喜者。庆所闻故。信受者。领所闻故。作礼者。重所闻故。去者。闻已则退而修持也。亦前三资粮。及三慧也。

【钞】庆所闻者。多劫飘零。正以未闻此法。今知持名往生。可谓沉痾枕席。忽遇神方。久客他乡。乍闻家信。欣幸不胜。故云庆也。领所闻者。信之不疑。受之弗失。如奉王敕。如遵父命。故云领也。重所闻者。中心感激。五体翘勤。如蒙至极之恩。拜谢无已。故云重也。修持者。古人进而闻道于师。退而修道于己。非如今人入耳出口也。三资粮者。如上闻而信。即信资。信而受。即愿资。受而去。即行资也。三慧者。闻即闻慧。欢喜信受者。即思慧。去而修持者。即修慧也。

【疏】又此欢喜。亦具清净三义。如观疏中说。

【钞】三义者。观经疏谓一能说人清净。二所说法清净。三依法得果清净。证具此三义。故欢喜。今持名往生。乃佛所说。佛是一切智人。非四人等也。则人清净。遇如是人。宁不欢喜。持名往生。即证三昧。是圆顿教。非权法也。则法清净。闻如是法。宁不欢喜。持名往生。即不退转。直至成佛。非小果也。则果清净。证如是果。宁不欢喜。

【疏】又此欢喜。亦通深浅。各随所得。

【钞】深浅者。如华严初地。名欢喜地。文中具二十欢喜。一当得十句。如所谓念诸佛故生欢喜。念诸法故生欢喜等。今闻此经者。自庆我亦当来得如阿弥陀佛。我亦当来得阿弥陀佛如是妙法也。二现得十句。所谓转离一切世间境界故生欢喜。亲近一切佛。故生欢喜等。今闻此经者。现得转离娑婆五浊境界。现得往生净土。亲近弥陀。及诸佛也。此欢喜属地位中。而初行亦名欢喜。初住文中。亦云获无边欢喜等。故云深浅。若浅之又浅之。则随其分量。亦得法喜之乐而已。

【演】念诸佛念诸法者。诸佛谓究竟理。即所谓平等法身遍一切处也。诸法谓究竟智。即所谓圆满秘密藏。无量妙法门也。初地证遍满法身。与妙觉法流水接。故能念诸佛法。生大欢喜也。

转离一切境界故生欢喜者。初地菩萨证三无性。永离人执。不著外境,法执分别亦不现行。故云。转离一切世间境界。

亲近一切佛故生欢喜者。初地得无分别心。与诸佛智用相应。唯依法力自然修行。熏习真如灭无明故。故云近一切佛。又此地菩萨。于一念顷。能至十方无余世界。供养诸佛。请转法轮。故云亲近一切佛。

初行亦名欢喜者。此位菩萨多行施度。内外一切悉皆惠施。见求乞者心大欢喜。我得善利。彼受施者。亦复欢喜故。

初住亦云获无边欢喜者。以初住菩萨。信知一切法。从本以来自涅槃故。又此位能八相成道。自觉觉他。故获无边欢喜。

随其分量得法喜者。初心下凡。不能入理治惑。及与生善。闻世界悉檀。亦得欢喜益也。

【疏】又结归信受者。从始至终。信为根本故。

【钞】始终者。首标如是。乃信顺之辞。今复末言信受。则知因信生愿。因愿起行。从初发心。次得往生。究竟成佛。皆资信力。故云始终信为根本。

【疏】大本结经。备陈众生获益。龙天降祥。今不言者。文省也。

【钞】大本云。佛说此经已。无量众生。发无上正觉心。万二千那由他人。得法眼净。二十二亿诸天人民。得阿那含果。八十万比丘。漏尽意解。四十亿菩萨。得不退转。三千大千世界六种震动。大光普照十方国土。百千音乐。自然而作。无量妙华。芬芬而降。乃至阿迦腻吒天。皆作种种微妙供养。

【演】发无上正觉心。是圆初信也。得法眼净。是圆初住。外远见尘。内离垢染。则法眼圆明绝诸瑕翳矣。阿那含是藏第三果。约圆是第六信。漏尽意解是藏第四果。约圆是第七信。

得不退转者。不退有三。破见思名位不退。破尘沙名行不退。破无明名念不退。今四十亿菩萨所得。亦各随其分量也。

六种震动者;动起涌震吼击也。三种是形。三种是声。于形声中各举其一。故言

震动也。摇播不安之谓动。自下升高之谓起。忽然腾举之谓涌。隐隐出声之谓震。雄声猛烈之谓吼。砰磕发响之谓击。共有十八相。一方动谓之动。四方齐动名遍动。八方齐动曰普遍动。余五亦然。又直动为动。四天下动为遍动。大千界动为等遍动。下五亦然。

【钞】又云。二十五亿众生。得不退忍。四万亿那他众生。于无上菩提未曾发意。今始初发。种诸善根。愿生极乐世界。皆当往生。各于异方。次第成佛。同名妙音。八万亿那由他众生。得授记法忍。

【演】不退忍。即柔顺忍也。位在圆十信。此约净土三法忍说。若约教道说。通教三法忍。此不退忍。亦即是柔顺忍。以此忍属性地。性地方得不退故。别教五忍。则此不退忍。即是信忍。以信忍属十住。十住已得不退故。圆教四忍。此不退忍亦即是顺忍。而圆七信正属不退故。

未曾发意。今始初发。亦即是圆初信。或是圆初住。以下文有次第成佛。同名妙音故。

得授记法忍。是圆初住。得无生法忍光明故。或是八地。是名真得无生法忍故。

【疏】又大本嘱累持经功德。今持此经。亦当如是。

【疏】嘱累者。谓将此法门。嘱于汝。累汝宣传也。古德云。你若不是此等人。自然不来央及你之意。又嘱者。是如来金口付嘱。令彼流通。累者。今菩萨悬系于心。永无忘失也。

【钞】大本佛告弥勒。今此法门。付嘱于汝。于大众中。为他开示。当令书写执持。于此经中。生导师想。又云。无量亿诸菩萨。皆悉求此微妙法门。勿违佛教。而弃舍之。当令汝等。沦没长夜。备众危苦。是故我今为大嘱累。今经不言。皆文省故。

【演】为他开示当令书写执持者。法华开五种法师。一受持。信力曰受。念力曰持。即今执持是也。二读。三诵。对文曰赞。不忘曰诵。此二亦摄在今执持中。四解说。宣传曰解说。即今为他开示是也。五书写。即今书写是也。

【疏】又大本及法灭经。皆言法灭之日。独留此经。故知此经。总持末法。如华严论中说。

【钞】大本云。当来之世。经道灭尽。我以慈悲。特留此经百岁。众生得遇。无不得度。若有众生。于此经典。书写供养。受持读诵。为人演说。临命终时。佛与圣众。现其人前。经须臾间。即生彼刹。法灭经云。尔时首楞严经先灭。以次诸经。悉皆灭尽。独留无量寿经。度诸众生。华严论云。正法灭时。以总持持余尊法。为教理流转之因。今谓诸经悉灭。此经独存。念佛一门。广度群品。则诸经已灭而不灭。即是以一存余。流转无尽。正总持之谓也。一切众生。应当尊重恭敬。信受奉行。经所在处。如佛见在。问。独留此经。此经盖指大本。答。前不云乎。文有繁简。义无胜劣。详言之则大本。略言之则今经耳。非有二也。

【演】以总持持余尊法。为教理流转之因者。此同易卦之乾元义也。盖世间出世间。初无二理。世间法。则始自乾元资始。贞德收藏。为将来发育之机。出世间法。则始自华严初谈。终至弥陀后灭。为后劫流传之本。非乾贞则世间之生机尽灭。非弥陀则出世之慧命皆残。则此经此理。为诸佛相传慧命。为众生出世之本源。其关系岂小因缘耶。

【疏】称理。则自性无恼。是欢喜信受义。自性无住。是作礼而去义。

【演】自性无恼。是欢喜信受者。若云闻法而喜。领法而受。是为外随境界所迁。非真欢喜信受也。自性具有过恒沙等烦恼之义。是真欢喜信受也。

自性无住。是作礼而去义者。若云翘勤而礼。退席而去。是为妄缘风力而转。非真作礼而去也。自性无住了无根本。是真作礼而去也。

【钞】烦恼本寂。欢喜亦空。则苦土谁非乐土。来实无来。去亦何去。则往生毕竟无生。以此无生。生彼国土。非生彼土。实生乎自心也。然后无问自说。世尊免付空谈。独任当机。身子不孤重托。是真欢喜。是真信受。是名真法作礼如来。若其外极乐九莲之土。别说唯心。舍弥陀万德之名。另求自性。可谓当渡而问津。对灯而觅火者矣。

【演】烦恼本寂者。上云无恼是喜义。尚有喜在。喜非乐土也。今则烦恼本寂。欢喜亦空。则苦土谁非乐土。上云无住是去义。尚有去在。去非往生也。今则来实无来。去亦何去。则往生毕竟无生。以有生生彼土者。是生彼土。非生自心也。以无生彼土者。非生彼土。实生自心也。然后无间自说。世尊兔付空谈。此上不负弘法之主。独任当机身子不孤重托。此下不负受瞩之人。虽然。理非事外。性即相边。若其外极乐九莲之土。别说唯心。舍弥陀万德之名。别求自性。是当渡问津。对灯觅火矣。故曰不识彼关津。隔江犹问涉。早知灯是火。饭熟已多时。

三结释咒意

【经】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

【疏】释咒意者。以咒附经。经得咒而弥显。以经先咒。咒得经而愈灵。交相为用。应结释也。此咒详见不思议神力传。持此咒者。灭罪往生。故以拔业障生净土为名。陀罗尼者。此云总持也。

【钞】业障者。凡障有三。一烦恼障。二业障。三报障。今言业障。则中摄前后。烦恼者业之因。报者业之果也。业必有因。业必招果。故摄二障。除障贵除其本。如根绝不生芽。芽不生。则枝叶华果。悉不生故。今此咒持之。则烦恼不起。是拔业障根本也。如传言。日夜各持三七遍。灭五逆谤法等罪。是也。得生净土者。轮回娑婆。皆繇业障。业障既空。秽土种灭。随愿往生。故得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总持者。总统摄持。更无遗失。即咒之别名也。传名不思议神力者。即经名不思议功德也。持咒持名。即得往生。故同名不思议。

【经】宋元嘉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疏】宋者。南北朝国名。元嘉者。年号。天竺者。西域国名。求那跋陀罗。此云功德贤。

【钞】宋言南北者。时方南北分王。宋王江南。谓刘宋也。元嘉者。文帝元

嘉末年也。天竺。一云身毒。有五天竺。皆西域也。跋陀博通三藏。尤专大乘。号摩诃衍。神异非一。备载传记。恐繁不叙。一本陀下无罗字。或疑是求那跋摩。以二师同时故。未审何所译也。

【经】咒曰。

南无阿弥多婆夜一哆他伽多夜二哆地夜他三阿弥利都婆毗四阿弥利哆五悉耽婆毗六阿弥唎吒七毗迦蓝帝八阿弥唎哆九毗迦兰多十伽弥腻十一伽伽那十二枳多迦利十三娑婆诃十四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诵此咒者。阿弥陀佛。常注其顶。日夜拥护。无令怨家而得其便。现世常得安隐。临命终时。任运往生。

【疏】诸本句读稍异。今依古本。神咒不翻。不必强释。

【钞】诸本不同者。如南无阿弥多婆夜。一本作南无阿弥多婆夜多。以次句多字连属上句。故云稍异。今不必苦究是非。但依一本。至心诵持。自成利益。又有谓南无阿弥多婆夜。此云皈命无量寿。多他伽多夜。即多他阿伽度。此云如来。哆地夜他。新译云他的也挞。旧云怛绖他。绖。音迭。即地夜二合也。此云即说咒曰。自后方是密语。然神咒从古不翻。略有五意。一。如王密旨。勿妄宣传。但宜钦奉故。二。或一语广含多义。如仙陀婆故。三。或此方所无。如阎浮提故。四。或顺古文。如阿耨菩提故。五。或尊重。非唐言可对。如般若故。一亦可强翻。既谓之强。曷若已之。

【演】仙陀婆者。是梵语。有盐水马器四名。惟有智臣乃能辨识。如王食时。呼仙陀婆。则知要盐。如王洗盥。呼仙陀婆。则知要水。如王作众务时。呼仙陀婆。则知要器。如王出游。索仙陀婆。则知要马。

【疏】经咒相联。正显密圆通义。

【钞】详陈彼国。依正庄严。信行愿门。如经所明。是之谓显。遵佛秘敕。但持此咒。即得往生。是之谓密。显者。显此密也。密者。密此显也。兼持则双美毕具。单举亦交摄不遗。故曰圆通

【疏】虽云交摄。而专持名号。犹胜持咒。亦胜余咒。亦胜一切诸余功德。

【钞】偏赞持名也。一。胜本咒者。以咒云。诵三十万遍。则见阿弥陀佛。而持名。则一日一心。即佛现前故。又咒云。昼夜六时。各诵三七遍。能灭五逆等罪。而持名。则至心念佛一声。即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故。二。胜余咒者。专持名号。即大神咒。大明咒。无上咒。无等等咒。以十念便得往生。一生便得不退。威灵不测。斯名大神。余可例知故。问。准提功德。至广至大。如何但持佛名。而能胜彼。答。准提因地菩萨。弥陀果位如来。持准提既有神功。念弥陀宁无妙应。是故经云。持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名号。不如一称观世音菩萨。其福正等。又云。持无量无数观世音菩萨名号。不如一称地藏菩萨。其福正等。况如来乎。

【演】余可例知者。一小小乱。断无明见自性。大明咒也。往生彼国究竟成佛。无上咒也。证无生忍。回入娑婆。普度众生。无等等咒也。

【钞】三。亦胜诸余功德者。六度万行。法门无量。而专持名号。则种种功德。摄无不尽。以不出一心故。如前文中广说。愿净业弟子。专其信。不二其心。如经云。设有一法。过于涅槃。亦所不顾。禅宗知识。有教人但持话头。一切不作。故知原业余门者。尚当改修念佛。何况原念佛人。乃变其所守。而复他尚。心怀二路。志不归一。云何三昧。而得成就。直至无常。空无所获。罔思己过。反起谤言。呜呼谬哉。

【疏】称理。则自性空。是拔业障义。自性有。是陀罗尼义。自性不有不空。是生净土义。

【演】自性空。即空如来藏。所谓一空一切空。无假无中无不空也。自性有。即不空如来藏。所谓一假一切假。无空无中无不假也。自性不有不空。即空不空如来藏。所谓一中一切中。无空无假无不中也。

【钞】觅心了不可得。一切业障。谁为根本。即心无所不具。一切功德。何弗总持。当总持而不立纤尘。有是即空之有。无根本而出生万法。空是即有之空。即有则不空。即空则不有。不空不有。惟是一心。不越一心。是名净土。

【演】觅心了不可得者。二祖参初祖。时当隆冬。积雪至膝。坚立不动。初祖问欲求何事。二祖曰。乞师为我安心。初祖曰。将心来为汝安。二祖云。觅心了不可得。盖已得心空。已到觉心初起。心无初相地位也。

即心无所不具者。所谓自体有大智慧光明义故。遍照法界义故。真实识知义故。自性清净义故。常乐我净义故。清凉不变自在义故。具足如是过于恒沙不思议佛法。乃至满足无有所少义故。名为法身如来之藏也。

当总持而不立纤尘者。妙有即是真空也。故有是即空之有。无根本而出生万法者。真空即是妙有也。故空是即有之空。即有则不空。是如实不空也。即空则不有。是如实空也。而如实不空。与如实空。不离一真如心。而一真如心。正是寂光净土。故曰唯是一心。是名净土。

佛说阿弥陀经疏钞演义会本  卷第四终